王亚伟的全拼音字母卡片打印怎么打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股市360]王亚伟罕见演讲全文
&&更新时间:&08:20&&股市360&&【字体:
  ----本文导读:----
投资是项很辛苦和很寂寞工作。投资体系庞大而且复杂,就象一座很大森林,我们要耗用一生去研究它,会发现有很多值得探索东西。
  今天很高兴有机会能和北大年轻校友们一起探讨投资一些理论。  我对投资理论研究一直就很有兴趣。95年进入这个行业,从操盘手到基金经理到出来自己做,感触和体会还是很多。
  投资是项很辛苦和很寂寞工作。投资体系庞大而且复杂,就象一座很大森林,我们要耗用一生去研究它,会发现有很多值得探索东西。很多年以来我都这么做,持续思考,但一直没有做系统性总结。所以今天我也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全面反思一下投资一些重大领域理论框架。  今天讲座,我想法是和大家交流一些东西,而不是我要教导大家什么东西。今天分析框架分四个部分:宏观经济、股市波动性、公司经营和公司估值。在投资这座森林里,这四个分支是比较重要,对每一个分支我们都需要花很多心力去研究。以我认为,投资就是要不断建立一些理论框架,并在情况发生改变后有勇气不断打破它而重建。我们看巴菲特、费雪等大师,都有非常清晰理论体系,操作背后都有一套投资哲学在支持。我们也是在努力学习和思考他们投资哲学,所谓“有缘人得之”。我希望能够学习他们精华,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自己体系。  有一本很有名书叫《黑天鹅》,它主题是说,我们辛辛苦苦建立了很多投资模型,去管理我们日常投资。投资风险可以用一条高斯曲线来表达,大部分风险都在某一个区域里面,我们努力去规避最主要这样一些风险,但是一次极小概率意外出现,就可以颠覆一切,将辛辛苦苦建立模型打破,很多财富从而化为乌有。但我想,巴菲特从60年代做投资以来,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所谓黑天鹅事件,他不但存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很好,他是怎么做到?2008年《黑天鹅》这本书出版,让投资界很震惊,都在反思。黑天鹅事件是不可避免,关健是我们如何去应对,让我们资产不断增值,活得更好。这是促使我去思考另一个重要原因。  我谈谈研究基本思路。首先我认为,在市场每个具体阶段,我所研究这四个分支都有一些非常重要核心矛盾,有些非常敏感因素。如果我们不能挖掘出在这个阶段里最核心矛盾是什么,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还不够努力,我们还没有挖掘出本质和规律所在,所以要不断去探求。过一段时间新情况出来了,最核心矛盾改变了,我们又要重新挖掘。我们始终要努力抓住最核心矛盾。  其次,这四个理论框架里每一点,我都希望与巴菲特投资思想作一个印证。巴菲特对这些问题都有论述,零散地分布在巴菲特年报和各种访谈里面。巴菲特在投资界修炼已经达到非常高境界。他很多说法,我们要加以印证。我自己感觉这几年我们国人对巴菲特理解很粗疏。中国人很喜欢以简驭繁,不少人把他投资理念简单理解为不管宏观面、买了好股票就长期拿着不放就能赚大钱,这种绝对化理解是有问题,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所谓巴菲特信徒在2008年都吃了很大亏。有些地方是我们误解了巴菲特思想,以及有些地方是巴菲特讲不清楚。  一、宏观经济分析  (一)用“单一规则”分析经济周期  研究经济就是研究周期。我尝试用“单一规则”来分析经济周期。“单一规则”是借鉴弗里德曼说法,他认为,当代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信用形式,一切经济政策调节都是通过货币吞吐(扩张或收缩)来发挥作用。一切经济变量,都和货币有关系。货币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最主要因素,而货币推动力最可靠测量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由于货币供应量变动取决于货币当局行为,因此,货币当局就能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整个经济。政府只需要将货币供应增长控制在既适度又稳定水平上就可以了,方法就是将货币供应增长率相对固定,这就是所谓“单一规则”,除此以外,不应该也用不着对经济多加干预,市场会自己进行调节。这是弗里德曼最核心思想。  70年代开始,美国采取这种方式成功解决了通胀和失业率较高同时并存经济难题(这是凯恩斯主义所不能解决问题)。之后,这种货币主张被很多西方国家所接受,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政策最重要理论。但是显然,我们国家并没有这么做。  (二)一切通胀问题都是货币问题  一切通胀问题都是货币问题,这是弗里德曼最著名论断。通胀这个词语容易产生歧义,CPI并不是最好指标,货币购买力这个名词可能更好,大家更容易理解。最近几年货币发很厉害,买房子越来越辛苦,教育医疗等支出也让老姓感觉很头疼,我们购买力水平显然在严重下降。我认为,我们可以用货币发行总量变化大致估算货币购买力水平,具体到某一项资产价格,我们可以用供求关系来加以判断。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来分析房价、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比如劳动力,高善文一篇报告说,2007年下半年我们国家已经迈过了刘易斯拐点,农民工不仅仅要求满足最低生存需要就算了,他们对生活有了更高追求。劳动力供需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工人工资在上涨,农产品价格也涨得很厉害,由于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困难,因此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不可逆转,而且会长期维持,发改委说是有人故意炒作,这是推卸责任做法。CPI会长期比PPI涨幅高,这也是由于劳动力价格上涨引起,韩国和日本在迈过了刘易斯拐点后,就是这种情况。另外判断有色金属价格,全球量化宽松条件下,不仅中国资金起作用,全球资金都起作用,当然只有涨了。怎么去衡量货币供应量呢?有很多指标,比如M1增速、M2增速、M1增速-M2增速、M2/GDP等,后面还有介绍。  (三)产能增加和过剩周期、房地产周期是最敏感实体经济周期  货币是如此重要,我们要研究什么实体经济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重大变化。我们国家货币规模(M2)变化主要由两个方面引起,一个是信贷规模扩张,第二是外汇结汇,还有小部分是央行负债。  从2010年来看,信贷规模占67%权重,外汇结算占28%权重。是什么影响信贷规模变化呢?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固定资产投资。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4万亿元,采矿、制造、交通运输等和产能直接相关投资,达到11.1万亿,占比57%。而公共产品提供,如水利、环境教育、卫生文化等固定资产投资只占30%,这和国外很不一样。我们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老百姓娱乐生活消费,而是为了满足产能增加需要。所以,高善文文章《十年之痒》,结论我很认同,产能增加和过剩周期确是中国经济最核心周期。  我们产能扩张了,无非是为了满足两个需求:国内消费需求和国外消费需求(即出口)。但是,国内消费需求要有很大增长是很困难。2009年居民零售消费总额增长15%,2010年至今是18.3%,已经不错了,未来也不会有很大增长,这和我国政治经济环境是直接相关。我们社保、医疗体系等都不完善,尤其是养老问题很严重,现在大家养老金并非由国家统筹,还是基本由县市一级统筹,投资渠道只有国债和存款,这几年收益率还不到2%,在高通胀下这些资产严重缩水,寅吃卯粮,赤字严重,等到你们退休后,能拿到退休金有可能是不够,不足以维持你退休前生活,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会成为最影响中国人幸福感事情。那你还敢随便消费吗?  另外中国政府与民争利情况很严重。这几年国家财政增长很快,2006年增长22%、2007年增长32%,2008年金融危机还增长19%,2009年增长11%。今年前十个月增长22%,但是居民工资收入增长水平却很低,大家拼命呼吁,但个税起征点还是顽强地维持在2000元不变。可见政府并不想藏富于民,而是希望将更多钱放在库房里。由于有如此多顾虑,除非政治体制有大改革,我不认为消费会给经济增长带来惊喜。  看“一二五”规划时,说要培育中国消费市场成为世界级市场,我觉得是很困难。产能扩张还是要寄托在出口上。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出口持续大幅增长,我们是世贸体系最大赢家。我们出口依存度是很高,2009年出口占GDP是24%,出口金额与居民零售总额比重是65:100.2009年出口总额达到1.2万亿美金,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一。2008年金融危机出口下滑了一点,导致东莞工厂减少了15-20%,引起工人失业,社会动荡。现在国家推动城镇化建设,产能向中西部转移,加大基础建设,这是一个重大国策,这部分产能转移很大一部分是出口带来。因此要非常重视出口未来潜力。  简化一点,我认为产能增加和过剩周期核心是进出口周期。衡量指标上,进出口增速和出口产品结构比例,还有PMI等。高善文认为产能增加及过剩周期是核心周期,但没有说房地产周期,是不完整。房地产周期,影响也很重大。2000年之后,要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奇迹,除了加入世贸带动出口增长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房地产。03-07年地产狂飙带动经济发展,08-09年金融风暴,政府采用启动房地产方式来启动中国经济,算是把经济从泥潭里拉了出来,当然代价也很大。关心地产周期,衡量指标主要有:房地产投资增速、房屋销售量、新屋动工量、房价收入比、房租回报率等。  地产对经济影响有多大呢?我们看几组数据:  第一,房地产所占财富比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个统计,2004当年全球可变现资产规模是170-220万亿美金,住宅和商业地产90-130万亿,股票35-40万亿,黄金很少只有1.6-2万亿。因此从全球角度来看,地产占人类财富比重超过50%。而且由于货币贬值,全球不动产价格持续走高,今天地产所占财富比重应该更高。而中国呢,有一个大概测算,2009年7月中国房子总值超过90万亿,现在可能已经超过100万亿了。而我们GDP2009年是34.5万亿,今年大概是37.5万亿。房价总价值超过GPD两倍多。未来城镇化后,农村土地价格变得更值钱。房地产所占财富比重非常惊人,一点点波动对整体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房地产对M2吸纳。09年初M2是47.5万亿,年底时是60.6万亿,一年增加13.1万亿。而09年地产销售总额是4.4万亿,占新增M234%。09年房地产投资完成额是3.62万亿,占了27.6%,一部分卖出去了,还有一部分没卖出去。房地产销售额加上已经建好但还没有卖出去,估计占新增M2超过四成。和房地产业配套水泥、建材生产等,占比也很重,按照10--20%比例算,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房地产及配套产业对新增货币吸收比重可能在60%左右。这是09年增加那么多货币却没有发生很严重通胀其中一个原因。  第三,房地产对贷款吸纳。存量部分,09年末中国银行业对房地产业,包括对房地产公司和对贷款购房老百姓,总贷款占总体贷款规模23%。增量部分,09年全年新增贷款接近10万亿,其中房地业所占比重约22%。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一块比重也很厉害。它们还能发CDO和CDS,杠杆很高,在08年巅峰时曾达到几十万亿美金规模。因此,次级债问题爆发,房价闻风下跌,西方金融机构普遍都崩溃了,前车可鉴啊。从最近花旗、富国银行业绩报告看,房地产贷款占总体信贷比重仍达40%多。因此,这是一个全球问题,房地产业对货币和经济影响都很大。  (四)中国货币政策主要特点和未来可能经济风险  1。唯一目标是经济增长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全球罕见,说是兼顾,实际上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经济增长,其他三个传统目标都不重要,包括通胀在内。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控制通胀往往是最重要目标,即使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而降息,也要以通胀不恶化为前提。在中国,因为经济增长会带动就业,这关乎民心稳固,所以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拉动经济增长。由此所带来最糟糕问题之一,就是制度性地容忍负利率。  2。制度性地容忍负利率  负利率从经济学角度看很可怕,长期负利率会让资源错配,让资产价格不合理上涨。因为担心货币放在银行里贬值,货币只好不断流动去寻找投资增值机会,这会加快货币周转,从而令通胀加剧。过去历次通胀时期,政府都迟迟不愿意加息,因为担心加息会对经济增长带来影响。上一次是2007年,下半年开始通胀升温,12月时CPI已经是6.5%,而一年定期利率这才刚从3.87%调整到4.14%,2008年4月通胀达到高点8.5%,而利率在这期间却没有做任何调整。最近CPI也不断上升,我们加息过程也很缓慢。实际上我们是最早从全球经济危机中走出泥潭。现在CPI已经是4.4%了,但是我们利率直到上个月才从2.25%上调到2.5%。上个星期看到社科院一篇文章,说我们CPI权重设置有问题,这几年通胀可能被低估了7%,目前4.4%CPI我觉得也是不真实,直观感觉是6-7%,甚至更高。长期容忍负利率从经济学上看是非常可怕事情。但是这种政策目前看不到大实质性调整,实质上是用全体人民财富来补贴银行,这是一件极不负责任事情。在西方发达国家,控制通胀是所有央行最核心事情。包括这一波量化宽松,美联储大肆放水,但也定下前提是核心通胀率不可超过2%,超过了就停。美国现在通胀大概是0.2%--0.3%。  3。中国货币之谜  我们M2长期高速增长,但是为什么CPI却没有高涨呢?这就是“中国货币之迷”。有个指标M2/GDP,从91年88.8%增长到00年135.7%,08年是151.3%,09年178%,现在185%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里排名第一,美国是60%左右。每年M2增长指标,多年来央行定在15%左右,而08年1月之后增速惊人。对比一下美国,2008年1月,我国M2是41.7万亿,到2009年1月增到49.6万亿,增长18.94%。美国从7154万亿美元增加到8123万亿美元,增速10.36%。2009年底,我们M2已经62.56万亿,当年增长26.13%,而同期美国增长2.29%。今年10月份对比去年底,增长11.86%,同期美国是3.29%。我们目前M2是69.98万亿,美国大概相当于58.3万亿人民币,我们比美国多11.69万亿人民币,但我们今年GDP是37.5万亿,美国大概相当于99万亿人民币,将近我们三倍,但是我们M2比美国还大。这三年来,我们M2货币增长69%,而美国是16%。当然中美M2计算方式有些不同,但是大方面应该差不多。  同时我们看另外一组数据,易纲多年前一篇文章,中国1978年到1992,中国M1和M2分别增长了20倍,但是,官方物价指数和自由市场价格指数也只增长了1.25倍和1.41倍。货币流通量增长如此惊人,CPI增长却不是很多,超额货币去哪里了?我认为最好解释是,我们有大量产能和资产对M2较好吸收。年间,中国整体经济高速发展,百废俱兴,产能不足情况非常严重,大量外资被吸引进来,大量投资工业区,购买设备,修建高速公路等,货币增长再多也能吸收,所以通胀虽然出现了,但并不太严重。  4。房地产景气难以持续  08-09年间,货币超量发行,前面我介绍过,房地产吸纳了大量增量资金。大量购房客把钱交给房地产商,房地产商再去向政府买地,再投资建楼。货币从分散到高度集中,都汇聚到房地产商那里了。房地产商拿到了售楼款,M2是不变,并不是说新增货币被消耗光了。  货币和实体经济关系,周其仁说,这是水和面关系,水多了就加面。中国面,最敏感就是出口和房地产,我觉得现在都到了很难持续程度。看下我们最新房地产数据,1-10月份,全国房地产施工面积达到36.9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8.3%;竣工面积4.2亿平方米,新开工18.13亿平方米,明年可供销售面积可能达到30至40亿平方米。我们算算每年能销售多少面积,2009年销售了9.3亿平方米,今年以来,前10个月销售面积是7.24亿平方米,今年大概能卖掉10亿平方米,明年供应量接近需求量三倍多至四倍,所以明年房屋销售供给是很充分。  另外,在负利率情况下,房子一推出来马上就将被抢购一空,地产商说这是由于刚性需求强烈所致。这个刚性怎么看?有没有水分?大部分小两口,双方父母帮忙给首付,小两口每月交按揭,是现在很常见一种购房现象。耗用两代人财富去买房子,压力是非常沉重,有很多买房行为并不是出于自住需要,而是投资需要,甚至可以理解这是一种储蓄行为,是在负利率情况下,为避免财富缩水而不得已而为之一种行为。  这种“真实需求”既真实又不真实,我估计有30%,甚至更多购房行为,是我说这种情况。如果有一天我们利率加上去,不是负利率了,我们才能看清事情真相。房子供应量可能是过分充足了,而我们自住需求可能并没有现在所看到那么高。以我观察,现在整体房价已经到了不可再持续、不可再承受地步。  看一些简单指标,租金回报率只有2.5%,一些大城市可能更低。小两口买一套房子,不吃不渴都要二三十年,这种日子还怎么过?这对中国人整体财富是很大伤害。而且父母年纪大了,养老怎么办?对豪宅来说,中国财富加速集中,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所以豪宅影响不大,一不小心可能还有较大空间。但是,普通房子价格可能无法再持续增长了。  中央政府看很清楚,所以利用各种手段来限制买房,来压制房价增长空间。一方面房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生活,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另一方面还有一种阴谋论,据说美国这一波大放水是一个大阴谋,美元在美国停留并不多,很多都换成其他国家货币流出去了,集中流到了新兴发展国家,抬高了当地资产价格。某一天美国经济缓过气来了,美元一走强,货币回流,资金一撤,楼股齐跌,汇率急贬,新兴国家经济可能会受到重创。  现在这种阴谋现在都成了阳谋了,全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限制热钱流入。我自己判断,我们这三年货币发行如此泛滥,而且负利率,房价一再上涨引发羊群效应,大家都去买房子。现在房地产业感觉已经到了阶段性增长末期,泡沫是不小,需要一个较长时间去消化,甚至不排除较大调整可能性。现在多空双方处于僵持状态,如果某天出现一些经济问题,例如出口不景气了,房价走势会变得很敏感。  5。出口也面临压力  出口压力很大。去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国。今年1-10月份,出口额和09年同比增幅有百分之三十六,但和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只有6%(这是在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只上升了2.5%情况下做到,而同期亚洲多个主要国家汇率上升了6%---16%)。我们已经是全球出口老大,增长潜力当然是有限。今年广交会情况一般,石广生给自己定目标是明年出口增长9%。但是,我觉得,如果只有9%,增速就太低了,会引发很多问题。  明年出口有很明显压力,不利因素很多,汇率上涨、劳动力价格不可以逆转提高、农产品价格上升,还有原材料价格上涨等。美国经济虽然还不错,但是属于无就业增长,预期几年内可能都是这种情况,这样美国消费就很难起来。欧洲比较糟糕,除德国外普遍举步维艰,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等这些国家,长远来看它们国家财政都是要破产,对中国未来出口增长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我们国家出口,也许2011年还可以,但是到2012或者2013年就需要很谨慎了。出口事关我国货币发行增量。2004-08年,外汇结汇占新增货币M2接近50%,09-10年约占28%。如果出口顺差缩小,对我们货币环境都有较大影响,对资产价格也会有较大影响。而且我们货币如此滥发,真实通胀如此之高,如果某天经济形势不太好,资金外流,人民币升值进程甚至可能会逆转。这些都是水和面问题,水太多了,前所未有,但是我们面不够。我们通胀很有可能会起来,因此要做坏打算,甚至不排除恶性通货膨胀可能性。  今年年底M2会达到71万亿左右,仍然维持15%增长话,明年83万亿,后年96万亿左右。2012年GDP按照8%增长也就44万亿。M2/GDP将是218%,非常惊人。这是可持续吗?现在大家在讨论明年信贷规模是多少,6万亿、6.5万亿还是7万亿,我认为大家没有看清楚问题关健所在。  我们现在应该考虑是,趁现在全世界经济还可以,怎么迅速进行一些调整,产业如何升级,房地产价格较高,怎么通过一些方法让泡沫逐步释放。如果明年仍然维持六七万亿信贷规模,可能会带来很严重恶性通货膨胀。  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已经到了好消息不太敏感、坏消息很敏感时候,如果有一天出口不太顺利,我担心会产生骨牌效应。我很关心出口和房地产形势。有很多角度可以观察中国经济,我选择“单一规则”---用货币增量这个角度。我们国家现在经济局面有点类似95年通胀之初,当年通胀最高达到27%,当时朱F基选择硬着陆,大幅加息,压制了通胀,奠定了后来很多年经济发展基础。现在当然没有人可以象朱F基那么铁腕(编者注:本篇宏观经济部份评论主要发表与2012年上半年),但是我们要认真考虑怎么给经济逐步降温,不断回收流动性,给民企更多发展空间,有更多可投资领域。需要更多面,把水吸收掉。  未来,我希望能有较大加息,以及我们汇率可以升更快一些,控制热钱注入。整体来讲,明年下半年至后年,很多不好经济问题会逐步浮现出水面。但我不认为现在大家已经比较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五)对巴菲特误解  很多人认为巴菲特教导我们潜心研究公司而不必关心宏观经济,这种认识是错。1968末他关闭合伙基金公司是很明智,后来美国经济和股市都陷入长期调整。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长达三四年时间,巴菲特公司资产有四五百亿美元现金,一直都没有做大投资,直到金融危机之后,他才开始大规模投资,能用现金都用完了,而且还采用发行新股方式收购铁路公司。他是这波金融危机最大赢家。巴菲特是真正研究宏观经济高手。判断非常准确。宏观面对股市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想做好投资,不花心思研究是不行。  二、公司估值  (一)买点和卖点  巴菲特反复强调“安全边际”,好公司在较高折扣时买入,才有安全边际,才有好收益。如何给公司估值呢?他提出了一个现金流折现模型这个模型理论上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它要求预测公司未来五至十年增长速度并计算其未来现金流,然后根据一个合理折现率,计算出今天公司值多少钱。例如现在公司每股值10块钱,当跌到5块钱时候就买进它;未来当升到20块钱时候,就卖掉。  可见,这个模型不但是个估值体系,而且还是个操作模型。  但是我发现,根据这个模型去估值、去操作,非常困难。  首先。因为我们很难预测公司未来五年或十年增长速度,折现率多少比较合适,也很难判断,因为折现率理论上和利率相关,利率理论上和通胀率相关,要判断通胀率谈何容易。由于要计算时间很长,增长速度或者折现率稍稍作些调整,计算出来估值会出现巨大差异。我有些朋友在07年8月份40块钱买入万科,当时万科已经3000多亿市值了,他自己也用模型算了一下,觉得也不贵啊。  除了现金流折现这种模型,现在还出现了更多估值模型,其实原理基本是一样,同样问题很多。根据反射理论,在股价涨跌过程中,我们预期会不断发生改变。大家如果多看看一些券商研究报告,就会发现这个问题。股价涨了,它估值模型参数就变了,目标价就提高了,股价如果超过设定目标价后,分析师继续调整参数,目标价更高了。  如果跌了,处理过程也一样。今天是一个估值,股价大涨或大跌后,即使公司经营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公司又是另外一个估值。在股市头部和股市底部,相隔几个月,一个公司所谓估值可以相差几倍,尤其是一些周期类公司,分析师报告看起来都很有道理。07年7月份时候,看看不同券商地产研究报告,普遍将万科目标价调到五六十元,甚至七八十元,这都是市场上最有影响力地产分析师报告。是不是很可笑?由于各种不同模型参数设置随意性很大,以至所谓公司估值,成了一个“任人打扮小姑娘”。  实际上,不是分析师给这个公司估值,而是当时股价给公司估值。  这很有趣吧?我越研究,就越发现,估值这件事情,很不靠谱。公司无所谓估值,你不能给它一个准确估值。如果非要说有估值,那干脆说它有好几个估值。研究买点和卖点,哪个价格值得买进,哪个价格可以卖出,比研究公司值多少钱更有意义,操作性更强,也许更符合股市波动性特点。  那是不是我们就根本不要管什么主流估值模型了?不是,这些模型假设都是有一定道理,我们要了解市场共识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才能利用它来发财。我之所以说,所有估值都不靠谱,是因为我了解市场上基本上所有模型,这些模型都有些什么重大缺陷。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判断买点和卖点。  (二)市场中主流估值方法  简单分类一下,市场有三种估值方法。  1。成长性估值  第一种是成长性估值,我们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低速成长公司估值,另一类是高速成长公司估值。给低速成长公司估值,有个模型叫做所谓“戴维斯双杀”。你以比较低市盈率买入一些低速成长公司,举个例子,比如说以10倍市盈率买入一个公司,它每年成长也不高,10%吧,持续3年之后,市场认为它增长比较稳定,因此给它合理PE从10倍提到了13倍。你回报是1.1*1.1*1.1*1.3,挣了超过70%钱。这个模型可靠吗?见仁见智,我很怀疑。对于一些比较稳定公用事业类公司,由于产能扩张引起低速增长,可能有些道理。了解一下吧。  对于比较高速成长公司,情况会比较复杂,现实中它波动性会非常强,价格容易大起大落,谈所谓估值基本没有意义,我们要讨论是以下几个问题:  (1)卖点  我介绍过,一个处于成长期公司,成长期又可以分为高速成长期、稳健成长期和缓慢成长期,然后进入平台期。我认真研究过,在高速成长期后期,或者是稳健成长期中后期,市场会给公司一个很高估值,PE会很高。在高速成长期末期,市场往往会极度不理性地给它一个不可思议PE。我们看01年时候,网络股泡沫就是这样吹起来,有些网络公司之前可能以每年400~500%速度在增长,市场就认为这种速度可以长期持续,一个没有任何赢利公司也可以卖出一个天价,这当然是一个好卖点。高速成长期之后,到了稳健成长期,在它中后段,市场给他PE会稍稍回落,但仍然能维持一个比较高估值水平,这也是一个比较好卖点。一旦进入缓慢成长期,价格往往会大幅下跌,它PE水平就会大幅下滑。看看Google,一家伟大公司,稳健成长过去之后,现在PE水平大概只有24倍。微软也是,微软现在价格是2000年最高价一半不到,PE只有11倍,过了稳健成长期,公司价值可能大缩水,所以判断它现在处于什么成长阶段,是何等重要一件事。  另外,涨不动时候,也是一个卖点。怎么解释这个问题?我们经常会琢磨,公司经营情况如何,这个公司目标价是多少。如果有一天,发现它涨不动了,各种好消息都出来了,它还是不涨。那它现在是什么价格,那它就值什么价。不要和市场过不去。这个道理听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  (2)买点  好公司碰到不好时候,是最佳买入机会。或者是由于股市大跌,或者是行业遇上低潮,或者是公司碰到了一件倒霉事情,导致价格大跌,那都是很好买入机会。  巴菲特说过熊市是投资者好朋友。每次碰到股市大跌时候,都是好买点,所以我们应该很Hi才对。,而不应该愁眉苦脸。当年他买运通,那时公司刚发生了色拉油丑闻,股票跌得一塌糊涂,但巴菲特认为这一事件并不影响公司长远核心竞争力,因此加码买进。  当年买万科也是,05年上半年,公司发展得很好,但行业受到宏观调控,市场如惊弓之鸟,一路暴泻,股价跌到你不敢相信为止。这种机会,太难得了。  另外,跌不动时机,就是买入时机。举个例子,08年10月份时候,金融风暴,跌得非常厉害,港股从32000点一路往下狂跌,当时PE是25倍多,到底能跌到哪呢?是20000点吗?18000吗?不是,跌到10600点,PE是6.3倍,令人难以置信。腾讯当时从70多块跌到40块,还曾经下探到过35块。跌到40元时候,按当年业绩算,PE在23倍左右,仍然是香港,甚至全世界最昂贵股票之一,还能跌吗?为什么就不能跌到20块钱,10块钱?如果跌到10块钱,就是6倍多PE,和市场差不多。那个时候,还连接发生了几件事情:百度出了个“央视门”,央视爆光它搜索广告里有假药广告,大家口诛笔伐,股价从400多元暴跌到102元;腾讯广告部一个领导出了一点丑闻,据说是一些广告费用不清不楚,那叫“广告门”,投资者很担心;这还不算,马化腾在41块钱左右,出了大约1186万股,震惊市场,他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是对公司不看好了?大家吓坏了。但是,这么多很坏消息出来后,40块钱左右它就跌不动了,我们还能指望它能跌得更多吗?要不要再等等?实际上,跌不动了,就是一个最好买点。说来容易,做起来也很难。需要冷静分析公司业务,更需要勇气。  (3)和宏观面相关性  有些公司业绩和宏观面是强相关,有些是弱相关,还有些比较中性。对强相关公司,我们在判断买卖点时候要有定力,要耐心等待周期顶部区域或者底部区域。对弱相关公司,我们更多是了解公司本身基本面情况,而不必太关心宏观面。这有很多教训,比如说一些消费类公司,其实和宏观经济走势相关度并不太高,很多人等啊等啊,总想在宏观面最差时候才动手买入,这会错过很多机会。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建立一个框架,判断公司和宏观面是何种相关。  (4)对巴菲特误解  很多人认为巴菲特买股票后就是“长线持有,一直不卖出”。巴菲特也曾经讲过:“如果不想持有公司10年,就不要持有10分钟”,事实真是如此吗?巴菲特从60年代开始至2008年,有数据可查,他一共投资了200多只公司,持有超过3年,只有22只。可见,护城河深度是需要经常作评估。一旦公司经营有问题,就要走人。或者认为未来增长空间有限,也要出货。巴菲特在07年赚了五六倍卖出中石油就是一个好案例。  2。重组估值  重组估值,不是我研究对象。但我觉得大家可能有兴趣。我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李XX《展望99股市:谁是重组大黑马?》。他是我以前一个同事,99年写了这篇文章。  他有严谨思路,经过认真分析,筛选出20多只公司,事实情况是,他推荐这20多只重组公司基本上都是后来一两年超级大黑马。  直到现在,我都认为这是非常精彩、非常有深度一篇文章,我们可以学习他选股思路。后来他自己做私募了,做得很好,收获颇丰。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财富,和他深度直接相关。  3。相对估值  还有相对估值,其实也并不是我研究重点。刚好有一个朋友做了分析师,有时候向我请教,我就帮忙总结了一下。相信在座很多人,可能经常捕捉热点进行操作,可能也会感兴趣。所谓相对估值,它特点是不在乎公司好坏,而是在乎公司是否在中短期能够上涨。  它现在是券商和基金主流估值方法,讲究是资产配置、板块轮动、博弈。当然他们也做基本面分析,但不是最重要,它核心是敏感性分析,对经营指标、行业政策、经济指标(利率等)、资金喜好等,进行一些敏感性分析。我在此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大家开拓一下思路。  (1)总结一个行业里几类公司盈利模式,各种模式之间优缺点,核心几个经营指标是什么。对一个具体公司,什么经营数据变化,可能对他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比如说连锁店商业和百货类商业,最重要营运指标是不一样。地产公司,它地储备和土地成本,对业绩影响很重大,对股价影响也很敏感。对网游类公司,ARPU值、平均同时在线人数这些指标,就很敏感。当这些营运指标出现比较大变化时候,就需要你非常认真去关注了,可能会引起股票价格比较大波动。  (2)行业政策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比如行业标准、出口退税、税收政策变动,对公司影响是怎么样,哪些公司会受益,哪些公司不太好,提前要做好功课。  (3)宏观经济指标,例如利率上调对公司影响。简单而言,对负债率高公司影响就比较大一些,对轻资产低负债公司影响就会小一些。  (4)资金偏好敏感性。讲几个例子。一是市值,小市值公司比较容易受到资金喜爱。在中国,中小板、创业板估值比一般A股公司高一些,我认为是可以理解,市值小嘛,我认为这是合理事情,但也不能过高;二是机构持仓比重,如果机构持仓某只股票比例已经很高了,那么股价再涨就难了,如果持仓比例比较低,才容易跑出黑马;三是在行情反弹时候,行业内估值相对比较低公司,比较容易受到资金青睐;四是有代表性新公司IPO,其定价会影响已上市同类公司,等等。  (5)一些公司经营情况很糟糕,股价很低,这种公司往往是敏感度很高公司。它经营方面稍稍有改善,就可能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同进也存在一些重组、收购和资产注入可能性,容易成为黑马。  (6)高度关注公司增发和回购。  (7)关注管理层激励。公司业绩是很容易受到操控。我们要认真研究管理层激励具体条款。它可能会对公司未来业绩有所指引。  还有更多,希望大家不断总结。  此外,对于一个分析师,他中心任务是持续地系统性地寻找黑马和回避风险,我们可以做两个测试和一个评估。第一个测试叫股价强弱测试,还有一个是好消息坏消息测试。它们理论模型是这样,叫内部消息泄露模型,或者叫老鼠仓模型。比如说一个公司已经公布季度业绩了,三个月之后才会再次公布业绩。我做一个假设,这三个月里面公司没有发生重大事情,行业方面也没有发生什么重大事情。那么在这3个月里,能影响股价波动,应该只有大盘整体走势。三个月内股价波幅减掉股指波幅,按道理应该是一条直线,对不对?但是情况一般并不是这样,往往有波动,甚至大波动。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发生了内部消息泄露。一些内部人,比如说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或者销售总监等,了解公司经营情况,消息就这样泄露出去了,他亲人,或者好朋友,或者一些关系较好基金经理,就会不断地买进或者卖出,导致股价有所波动。  股价强弱测试:就是周期性,如一周或一月,对同一个行业里一批个股,或者找一批最有相关性个股,比较彼此走势相对强弱。  如果发现某个公司股价持续相对走强或持续相对走弱,作为分析师,应该打个电话或登门拜访了解一下情况了。  第二是好消息坏消息测试:就是当公司遇上好消息或坏消息时,对它股价表现进行打分。例如政府出台了一个地产利空,地产公司平均跌幅在5%,但某个地产公司只跌了1%,甚至还涨了,那就给它打个很高分数。或者,公司公布了一个重大利空,分析师猜测应该会下跌5%,但是它只跌了1%,甚至还上涨了,那也给它打个高分数。如果这种情况持续话,可能是由于公司经营方面起了某些变化,那么分析师就应该关注了。  坚持运用这两个工具,因为都是可以量化,可能有助于系统性地分析公司情况。  另外,可以进行一个分析师评级评估。有份量分析师对公司股价走势影响会比较大。我们要了解他们是如何估值,主流估值模型是怎么样。我们要分析其平均预期,也就是所谓市场共识。  自己研究这公司后,如果发现公司业绩比市场共识要高得多,那可能是一个好买点;如果远低于市场共识,那就是一个好卖点。另外,如果发现很多分析师高度一致看多或看空时候,往往是好买卖点。  三、小结  现在我想做一个小结。市场里有很多种投资理念,每一种都有成功案例,都有可取之处。我所坚持理念,和大家分享一下。说简单也很简单。
(责任编辑:DF126)
分享此文至微博已有0条评论我有话说
--股市360股票频道讯
本站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股市360立场无关。股市360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股票相关新闻: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股市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拼音字母打字练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