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思远的华美大宅晚报谁创办的?

塞尔维亚高中生的毕业舞会 着华美礼服性感靓丽/组图-今日关注-齐鲁晚报网
塞尔维亚高中生的毕业舞会 着华美礼服性感靓丽/组图
核心提示:
当地时间6月6日,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高中生盛装参加毕业舞会。
当地时间6月6日,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高中生盛装参加毕业舞会。
责任编辑:刘霞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直接加微信号“qiluwanbao002”关注齐鲁晚报官方微信公共平台。|||【】【】
十年磨砺 华美绽放——信息晚报
生命需要绿色,健康源自专业。赣州回春妇科秉承“质量第一,病人第一”的原则,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推行以“用心倾听、细心诊断、耐心解答、精心治疗、热心服务、衷心祝福”的六“心”
&&&&&&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赣州回春妇科从创立至今,经历了十年多的风雨历程,十年沉淀,华丽绽放。如今的她,设备完善、人才济济、环境优美,妇科诊疗技术初试锋芒,风雨积淀成就了现在的赣州市专业妇科品牌,在赣南大地上熠熠发光,是赣州地区一家以妇科为专业特色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 十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在赣州回春妇科的发展史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深层意义。十年来,赣州回春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关注患者的疾苦。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科技人才,促进医院良性发展,并一直致力于女性健康事业,为赣南女性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化服务。大胆实践、开拓进取,提倡&主动服务、亲情化服务&,为患者提供精细化、高质量的诊疗服务,在十多年里,赣州回春妇科独树一帜,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技术赢得了广大赣南女性的厚爱与信赖。
&&&&& 走进回春,处处给人以传达一种贴心的温暖。不难发现,这里均为清一色的女性医疗专家及护理人员服务。她们通过全力保护和尊重女性隐私,让女性不再有难言之隐。特别开辟 VIP绿色就诊通道,全程陪诊。同时推出知名专家预约、上门体检、私人健康顾问、VIP等各项贴心服务,让广大患者前就诊时倍感温馨。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回春不孕不育诊疗中心,凭借其高科技医疗设备、精湛的医术,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先进水平。不孕不育诊疗中心主任谢大夫以其崇高的医德、高超的医技被评为大众市民中的&好医生&、&好大夫&、&送子观音&。为了提高妇科诊疗技术水平以服务社会,斥巨资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的诊治不孕不育症的高科技设备。成功的实现了众多不孕不育家庭拥有孩子的梦想,为女性健康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给诸多疑难病症创造了彻底治疗的有利条件。
&&&&&& 生命需要绿色,健康源自专业。赣州回春妇科秉承&质量第一,病人第一&的原则,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推行以&用心倾听、细心诊断、耐心解答、精心治疗、热心服务、衷心祝福&的六&心&级服务,发挥自己的特色,竭诚为赣南百姓服务。
&&&&& 多年来,在赣州市广大市民的亲切关怀下,赣州回春妇科坚持继承和发挥在妇科方面的技术优势,办最好的专业妇科医院,医泽天下成为赣州回春妇科永恒的追求。十年春华秋实,从创办初期的默默无闻到如今成为百姓耳熟能详的妇科金字品牌,其中渗透着医护人员多少点点滴滴的努力和付出。十年岁月如歌,经过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回春妇科不断发展壮大,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同时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用无私的奉献点燃了一盏又一盏生命的明灯,用爱抒写了一篇篇女性健康事业发展史上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赣州回春妇科)
------分隔线----------------------------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0余年,有扎实的妇产科专业知识,能熟练诊...
张莉 
妇产科主治医师妇产科主治医师 中华医学会妇科学会会员 曾多次...
谢立群 
妇产科主治医师,赣州回春妇科妇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赣州学会会...
今日预约患者信息
尿道炎赣州市章贡区
不孕不育赣州水南
妇科炎症赣县
无痛人流南康市
宫颈糜烂黄金开发区
无痛人流赣州市章贡区
不孕不育赣州水西
妇科炎症赣县
无痛人流南康市
宫颈糜烂黄金开发区
地址:营角上6号,赣州饭店后门正对面,南门口往营角上走进50米!&&电话:6汇聚1000万达人的兴趣社区下载即送20张免费照片冲印
扫码下载App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陕西关中人,职于兵团,新疆作家协会会员,兵团作家协会会员,兵团文艺家学会会员,伊犁州诗词协会会员,四师作协会员,心理健康辅导员.四百余篇文学作品和数百篇新闻作品发表于《半月谈》《科技日报》《绿风》《绿洲》《华夏酒报》《伊犁河》《诗苑》《教师报》《兵团日报》《学习方法报》《新疆都市报》《新疆法制报》《工人时报》《乌鲁木齐晚报》《新疆广播电视报》《新疆北屯报》《伊犁日报》《伊犁垦区报》《伊犁晚报》《北方诗刊》《库尔勒晚报》《伊犁广播电视报》等国内报刊杂志,并参与主编四师地方教材《魅力家乡 我的伊犁》.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作者:赵旭风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就会发生许多动人的故事。与《伊犁晚报》的华美相遇亦是如此,意蕴悠长,令人难忘。
&&&&1997年,大学三年级的我,对新疆的印象也仅限于雪山草原、羊群毡房和那些“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的模糊概念上。没想到,在千里之外的咸阳却能与《伊犁晚报》相遇,可谓传奇。
&&&&邻居家的儿子从新疆回来,带了许多礼物,我幸运地拿到了一份。打开盒子,两朵雪莲花静静地躺在一沓报纸上。如果说忽然降临的那两朵雪莲花是一种浪漫的话,那么这几张《伊犁晚报》由三千里之外来到咸阳也可谓传奇。于是,仔细研读,品味神秘的伊犁,心中升起了无限向往。
&&&&大学毕业后,奔赴新疆,如愿以偿地分配到了农四师66团场工作。异地他乡,再次与久违的《伊犁晚报》相遇,竟然有些许“他乡遇故知”的感动。
&&&&近距离触摸《伊犁晚报》,其清新活跃、雅俗共赏的办报风格,让人如沐春风,爱不释手。
&&&&“好报纸!物超所值!”看到精彩的时候,不觉大加赞赏。
&&&&“那是当然!你知道晚报老总是谁吗?不知道吧?他可是咱们团场走出去的大作家!咱们团场是出人才的地方!”办公室的老主任满面春风,自豪地说。
&&&&老主任的一席话,让我知道鲍国安、叶惠贤、王亚楠等一批从66团场走出去的文化名人和66团场光荣的历史。此刻,对于这个团和这张报纸有了更多的敬畏和憧憬。
&2006年,一次宴会上终于见到了《伊犁晚报》总编王亚楠先生和时任副刊编辑的王秋红女士。百闻不如一见,晚报人儒雅的大家风范让人折服。也许是因为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话题,一桌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毋庸赘言,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聚会。
&&&&回到家,通过邮件给《伊犁晚报》投去第一篇稿子,没想到第三天便见报了,文学稿件能有这样高效的运作方式,让人惊叹,是以前投稿经历中少见的。
&&&&过去是写好稿子等待发表,没有多少紧迫感,然而面对《伊犁晚报》高效运作方式,忽然间,发现自己手上竟然无稿可投,创作的激情被迅速点燃。因为编辑们的鞭策抬爱,加上自己不断的努力,几年下来,竟然也有几十篇稿件刊发在《伊犁晚报》上,那种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有些时候,我们一个不经意的行为,往往对他人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人生。
&&&&记得一次,我们学校文学社的一个孩子参加全国的青少年作文大赛,喜获一等奖。站在领奖台上,她激动得热泪盈眶,捧着鲜红的荣誉证,语无伦次:“感谢赵老师,感谢《伊犁晚报》。”让在场的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指。只有我知道,孩子的第一篇稿子是我指导的,是我寄到报社,并被刊发在《伊犁晚报》学生作文版上。从此,这个理科班的孩子,竟然喜欢上了写作,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每一次善缘的相遇,都是一次上苍的垂爱。”这是一个参禅的朋友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此刻,对于这句话已我深信不疑,只因为那些华美的相遇。&(赵旭风)
阅读(189)|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与晚报华美相遇(刊于《伊犁晚报》)',
blogAbstract:'&&
&作者:赵旭风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就会发生许多动人的故事。与《伊犁晚报》的华美相遇亦是如此,意蕴悠长,令人难忘。
&&&&1997年,大学三年级的我,对新疆的印象也仅限于雪山草原、羊群毡房和那些“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的模糊概念上。没想到,在千里之外的咸阳却能与《伊犁晚报》相遇,可谓传奇。
&&&&邻居家的儿子从新疆回来,带了许多礼物,我幸运地拿到了一份。打开盒子,两朵雪莲花静静地躺在一沓报纸上。如果说忽然降临的那两朵雪莲花是一种浪漫的话,那么这几张《伊犁晚报》由三千里之外来到咸阳也可谓传奇。于是,仔细研读,品味神秘的伊犁,心中升起了无限向往。
&&&&大学毕业后,奔赴新疆,如愿以偿地分配到了农四师66团场工作。异地他乡,再次与久违的《伊犁晚报》相遇,竟然有些许“他乡遇故知”的感动。',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2,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2,
mainCommentCount:1,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陕西关中人,职于兵团,新疆作家协会会员,兵团作家协会会员,兵团文艺家学会会员,伊犁州诗词协会会员,四师作协会员,心理健康辅导员.四百余篇文学作品和数百篇新闻作品发表于《半月谈》《科技日报》《绿风》《绿洲》《华夏酒报》《伊犁河》《诗苑》《教师报》《兵团日报》《学习方法报》《新疆都市报》《新疆法制报》《工人时报》《乌鲁木齐晚报》《新疆广播电视报》《新疆北屯报》《伊犁日报》《伊犁垦区报》《伊犁晚报》《北方诗刊》《库尔勒晚报》《伊犁广播电视报》等国内报刊杂志,并参与主编四师地方教材《魅力家乡 我的伊犁》.',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潜伏》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之考证
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很喜欢这部电视剧,原因和众位看官都已列明,不再赘述。一口气看了三十集之后怅然若失,脑子不断萦绕着剧中的情节和镜头,于是怀着好奇心去搜索了一些资料,整理出来觉得蛮好玩的,于是发到了这儿。同时也知道这是一个自讨苦吃的活计,因为牵涉到史实,总会有一大堆错误,又何况没有经过严肃的考证和辨析。但只是出于对《潜伏》的喜爱和好奇之心,请众位谅解。如有勘误,敬请指正和批评,或者板砖笑纳,请阁下加以延续……)
  
  1、克公同志与龙潭三杰
  
  “您就是龙潭三杰之一的李克农先生啊”余则成在赴天津“上任”前,来到冀中根据地,受到李克农同志的亲自指导和教诲……
  “请把茶叶交给克公同志。”余则成为了让翠萍认真对待敌特工作的残酷性而讲述的故事,后来被运用到二人智慧传递情报中……
  
  龙潭三杰最出名的是故事是惊心动魄的顾顺章叛变事件:
  周恩来曾经多次谈到,“如果没有龙潭三杰,我们这些人早就不存在了。”所谓龙潭三杰,就是中共在与国民党争夺政权期间,打入国民党情报机构的内线间谍钱壮飞、胡底和李克农,他们是中共打入国民党内部的众多内线间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个。20&年代末,龙潭三杰组织了一个情报小组,李克农任组长,他们利用自己在敌人内部的特殊岗位,在白色恐怖中为保卫党中央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一天,任国民党中央调查科机要秘书的钱壮飞接到一份绝密电报,他破译到一半时,已大惊失色。电文内容是: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并已投降,如能迅速转到南京,三日内可将中共机关全部肃清。顾顺章供称中统内部核心里有共学分子埋伏。钱壮飞知道事情是多么严重,因为顾顺章当时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知道党的核心机密太多了。钱壮飞焦急万分,立即吩咐交通员以十万火急的速度去上海,将情报送到李克农手中。李克农将情报连夜通知了领导人陈赓、周恩来。根据这一情报,党中央采取了断然措施,废除了顾顺章知道的全部暗号和接头方法,中央机关全部转移。避免了一场后果严重的大破坏。
  
  龙潭三杰的前尘后世:
  (就像我们都特别好奇“The prince and the princess live happily forever……”之后会发生过什么,何况是血雨腥风、波澜壮阔的20世纪前半叶呢?)
  
  钱壮飞前传:钱壮飞原名钱壮秋,亦名钱潮,1895年生于浙江湖州一个商人家庭。1915年,他考入北京医科专门学校,191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专门学校,后留京行医,还教过美术和解剖学,演过电影,擅长书法、绘画和无线电技术。1925年经内弟介绍,他和夫人张振华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当时的中共领导人李大钊日在北京被军阀张作霖杀害,胡底和钱壮飞夫妇也上了黑名单,受到通缉。同年冬天,胡底和钱壮飞一起离开北京,转移到上海。受到组织指派,于1929年打入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后,以自己的精明能干及难得的廉洁赢得上司器重。
  胡底前转:胡底1905年生于安徽舒城,1923年考入中国大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住在钱壮飞家,和钱壮飞、徐光华合办了光华影片公司,以此为掩护替中共做地下工作。胡底1928年春应聘进入上海影片公司。不久,又经钱壮飞介绍,进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工作。1930年下半年,胡底被派往天津筹建长城通讯社,并出任社长。这是国民党情报机关在北方的分支机构,归南京长江通讯社管辖。南京、天津方面每有紧急情报,钱壮飞和胡底就立即报告给在上海的李克农,由李克农通过陈赓及时转报中共中央。这样,钱壮飞和胡底,一南一北,分别窃取国民党的主要情报。李克农1931年4月得知顾顺章叛变的那天晚上,用暗语给胡底发了一个电报:“胡底,克潮病笃。”胡底时在天津,接到电报后,马上乘坐外国轮船离开天津。
  三人在顺利脱身后都来到了中央红区。
  钱壮飞转移上海后奉命进入中央苏区,历任红一方面军保卫局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第二局副局长等,仍负责情侦工作。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后被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1935年3月末,钱壮飞随军长征到达贵州金沙县,为侦察南渡乌江路线只身进入沙土镇附近的丛林,随即失踪,被判定为牺牲。解放后,原反动民团头目受审时交代,当时他们捉住一个手拿雨伞自称文书的中年人,认为是红军干部便杀死投尸山洞,所说的外貌特征与钱壮飞一样,烈士的最后结局才终于明了。 日牺牲于贵州息烽一带,时年39岁。
  胡底1931年8月也离开上海,前往中共的江西苏区。红军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后,胡底任军委侦察科科长。长征途中,红军领导人之一的张国焘与中共中央不和,命令一部分部队随之南下,这被中共认为是一种分裂行为。胡底对张国焘的行为不满,在一些场合流露出愤懑情绪。张国焘以“国民党特务”、“反革命”的名义,于1935年9月下令将胡底杀害。中共1945年七大追认胡底为革命烈士;
  李克农同志,也就是片中所说的克公同志,1962年去世于北京。在由罗瑞卿大将所致的悼词中,“李克农同志是我党我军政治保卫工作的组织者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坚强勇敢地同敌人进行了斗争,同为革命而壮烈牺牲了的钱壮飞、胡底同志一起,对保卫党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对建设和组织党和红军的政治保卫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了解敌情、保卫自己、镇压反革命方面,作了艰巨的工作。全国解放后,在外交工作、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巩固国防的斗争中,有显著成绩。李克农同志在统一战线工作和外交斗争中,坚决贯彻执行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方针政策。西安事变前后,在对友军的统战工作和同国民党的谈判中,在国民党区域的工作和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工作中,对党的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抗美援朝和第一次日内瓦会议的斗争中,团结了朋友,打击了敌人,对朋友坚持了国际主义原则,对美帝国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据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获悉李克农去世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宣布休假3天,以庆贺这位强有力的对手的消失。这在美国的情报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李克农上将的一生可谓传奇之至,推荐大家阅读《李克农传》
  豆瓣书列:
  (有时候历史惊人的巧合吧:三人之中,钱壮飞死于敌人之手,胡底死于党内分裂叛徒之手,而李克农则是肩负了龙潭三杰的责任,成为我党情报战线上功勋卓著的领导人,并完成了建国后一系列的重大外交任务。三人均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在这儿详细记述了三人的生平,是希望我们为《潜伏》里的虚构主人公嗟叹时,更不忘缅怀老一辈革命家!)
  
  2、“黄雀行动”与“保密局天津特别组”
  天津保密局在败退前开展“黄雀行动”,主要由李涯负责派遣潜伏特务。而余则成认为翠萍被炸死死后,在上级组织一再要求撤退的情况下,誓死要拿到湘西真实的潜伏特务名单。
  但从历史上看,似乎真的有这样的特务案,按照网络上内容却区别很大,具体请参考
  《杨奇清传-侦破保密局天津特别组特务案》
  /diqurenwu/diqudanyirenwu.asp?people_id=7887&id=15945
  
  
  3、郝和平与《中国秘密战》
  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帖说,剧中 延安边保来天津办事的那个保卫干部“郝和平”辨认“佛龛”照片的那位同志,其原型是延安边保的 郝苏,他的儿子郝今在写了本书《中国秘密战》
  
  至于是否属实,等有机会看到导演或者编剧的时候(比如以后电视剧大火之后,《鲁豫有约》什么的采访的时候,众位看官一定要想着这个问题啊),可以去询问一下。
  但是很推荐郝和平和他创作的《中国秘密战:中共情报、保卫工作纪实》。
  豆瓣书列:
  
  其中,郝苏同志与罗青长、汪东兴、赵苍壁、凌云、邹瑜等中国情报保卫战线的部长级人物,原来都出身于延安窑洞的“情报侦察训练班”,曾任陕甘宁边区延安市公安局局长、总政保卫部部长。
  
  4、戴笠之死
  这部剧吸引人的一个原因就是编剧下了一番功夫,各个阶段的对敌斗争事件与历史基本上吻合。尤其是在戴笠乘坐飞机失踪及死亡一段,提及的戴笠受到蒋介石猜忌而四处奔走投靠美军方人士(其间余则成略施小计弄到了美军运送军备物资的机密电文内容)、去北京处理马汉三投靠日本人和惩治腐败(站长如坐针毡而余则成在受到接见时的表现再一次增加了站长对余的信任)、被蒋介石强令匆忙南下、以及他死后军统改组和派系之争等……
  至于中统、军统、CC以及戴笠、毛人凤、郑介民等人的故事,有兴趣者,可自行搜索其信息。
  
  很不错的电视剧,楼主提供的资料很有用
  应该说还是比较忠于史实的~~~
  我原来在《暗算》的贴吧里看到一个贴子。。考证过暗算的第三部《捕风》的原型是钱壮飞。
  谢了。很有收获
  真不错
  希望看到你把&&人间正道是沧桑&&也考证一下,次剧也相当好
  你说的事件,特别是龙潭三杰都是二三十年代发生的事,跟片中年代完全不符,所以谈不上什么原型考证。
    余则成是一个架空的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型,从性格看比较像郭汝瑰,从他的经历上看,先奉军统命打入汪伪,后卧底军统南京站,比较像周镐。
    周镐简历:1943年初化装成商人秘密潜入南京,负责与周佛海建立联系,并重建军统南京站,周镐直接参与了大汉奸周佛海与戴笠的谈判,见证了这个大汉奸加入重庆国民政府的全过程。
    在周佛海的安排下,周镐加入汪伪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事处第六科任少将科长,后转为少将高级参议。在此期间周镐一手组建军统南京站,搜集汪伪首都军事、政治、经济情报,为沦陷区的情报大站,周镐作为南京站站长被戴笠提升为军统少将,深受信赖。
    抗战胜利后,戴笠抵达南京,却下令将为党国长期潜伏的周镐关押审查,其罪名是接管南京日伪政权时犯有贪污罪。直到日戴笠因飞机失事而死,经军统中好友帮忙说情,军统局副局长唐纵同意将周镐放出。出狱后,周镐就闲居在南京二条巷蕉园5号家中。事后,一些好友来看周镐,曾告诉他,如果戴笠不死,你恐怕永远不会有自由的。之所以要审查他,是因为戴笠觉得他有很多地方值得怀疑。了解内情的军统人士还告诉他,比较重要的原因有:第一、1945年春,周镐与南方大学法律系女大学生吴雪亚恋爱并结婚,证婚人是中国早期社会党领袖江亢虎,而且派场颇大,严重违反了军统的纪律,特别是军统怀疑其妻吴雪亚可能是共产党;第二、军统怀疑周镐接管南京日伪政权的行动系受了共产党、新四军的指使,因此大张旗鼓的在首都公开干起来,抓了那么多的人,军统没有指示,系周镐自作主张,戴笠不能容忍部下这样不服从命令,高级干部也不能例外。戴还认为,如果让冈村宁次向周镐投降的话,就要打乱蒋介石的统一部署,那日9时何应钦的受降典礼还怎么搞?周镐的行动有损于重庆政府的正统形象;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周镐处在周佛海与重庆联络的关键位置,周佛海与重庆勾搭的来龙去脉,周镐知道得一清二楚,而且周镐当时已被军统和戴笠认为非常不安分,这些内幕如果泄露于公众舆论界,如何了得?听了这些,周镐感到前途渺茫,因而对军统产生了不满。他在日记中写道:“抗战胜利之后,满拟可以稍休。第—大愿,回籍省亲,使老父老母晚景略为快活,竟被戴笠这个魔王打破……”
   在家中赋闲的日子里,使周镐有空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进行思考,同时也引起了中共情报人员徐楚光的注意,徐决定争取他参加革命工作。徐楚光系周镐的湖北同乡,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步兵科同学,由中共派遣打入汪伪军委会政治部任情报局上校秘书、陆军部第六科上校科长等职。抗战期间,他俩就有良好的私人关系,周镐知道徐楚光是中共情报人员,相互之间曾交流情报,互通消息。周镐还曾利用自己任职的汪伪军委会军事处第六科掌握军事物资运输的汽车和火车车皮,给新四军运送过盐和物资,也曾将一些钱款资助过徐楚光作活动经费,默契的配合早已有之。1946年初,徐楚光潜回南京(1945年8月,徐楚光与钟剑魂、赵鸿学率汪伪首都警卫三师起义到了解放区),以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第三工作委员会主任的身份,负责南京、上海一带的情报策反工作。徐楚光多次拜访周镐,以同乡同学之谊指出跟着蒋介石将毫无出路,只有中共才能改变目前政府腐败无能的局面。周镐的言谈中也对徐楚光及中共的抗战英勇事迹表示敬佩和向往。
    1946年6月,徐楚光按约来到周镐家中,与他进行了开诚布公的恳谈,希望周镐为中共解放全中国的事业工作。主要还是做老本行,搜集军事情报和对过去有私交的西北军高级将领进行策反,以配合解放军的战场攻势。周镐经过深思,同意并接受了任务,并提出参加共产党的要求。经徐楚光介绍,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华中军区负责人邓子恢、谭震林亲自签署,委任周镐为京(南京)、沪(上海)、徐(徐州)、杭(杭州)特派员,并批准他为中共特别党员。徐楚光将这一消息告知了周镐夫妇,并说:“你们将过一种新的生活,高兴吗?”周镐妻子吴雪亚抢着说:“高兴极了。” 周镐在日记中写道:“我当共产党,的确为不良政治所驱使,余妻当有同感,乃商议做解放工作,正好徐祖芳(即徐楚光)同志函约相晤,恰到好处而成功。”
    约在1946年9月,在全国人民和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周佛海被解送南京,关押于老虎桥监狱,从9月21日起连续四天对他进行侦讯。周镐出于内心的愤怒,曾在一些场合扬言要为周佛海出庭作证,证明抗战期间周佛海和军统的关系,出出国民党的丑。他甚至还召集原来的一些在南京的老部下,油印了周佛海和军统之间内幕的书面材料,准备在公审周佛海时散发。周镐还曾策划公审时武装劫持周佛海到解放区,让蒋介石勾结汉奸的真相公诸天下。但均因条件不具备,未能实行。
  周镐在1948年淮海战役时,奉命策反国民党军刘汝明部起义,不幸被孙良诚、刘汝明出卖而被捕,1949年1月牺牲于南京。
  在古代,将相良才在曹营和汉营之间游走,亦非怪事,无论当时的领袖或后世史家也都有雅量接受这种现象,甚至有原为死对头献策的贼人,因爱其才而不计前嫌引为心腹者,如管仲之于齐桓公、魏征之于唐太宗、耶律楚材之于成吉思汗等等,不紧无损统治威信,反而奠定了一朝兴隆,成为佳话。然而到了现代,战争机器的精进,意识型态的绝对化和组织系统的严密,使得民族内战中的敌我划分甚至远较过去残酷,仇恨宣传下的滥杀不仅是冷冰冰,甚至还染上了嗜血的热情。
  今天看重庆台,说原型有中共五重间谍袁殊的影子:
  
  
    袁殊,原名袁学易,又名军光,化名曾达斋。着有《袁殊文集》。是电视剧《记忆之城》中朱今墨的原型。
    1911年出生于蕲春蕲州镇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父亲袁晓岚是老同盟会员,后任职于国民党。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年仅14岁的袁学易参加了罢工、罢市、罢课大游行,改名袁殊。
    1927年,袁殊参加北伐军,受到袁晓岚之友胡抱一(时任国民革命军江南别动军司令)的提携,加入国民党。“四一二”事变后被清党,回到上海。
    1928年加入狂飙社。
    1929年留学日本,专攻新闻学,接触了一些进步思想,回国后担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常委,参加上海左翼文艺活动,创办《文艺新闻》 。其间,袁殊以读者来信询问的形式率先披露了左联五君子遇害的消息。
    1931年10月,年仅20岁的袁殊经潘汉年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共情报系统的工作,由此逐渐褪去左的色彩,成为灰色人物。
    1932年,袁殊经由表兄贾伯涛(黄埔一期生)的介绍,成功打入中统。
    1933年,袁殊被吴醒亚任命为“干社”情报股股长。并利用记者身份结识日本驻沪副领事岩井英一,成功打入日方情报机构。
    1935年,袁殊因“怪西人案”入狱,中共身份暴露,在各方营救下提前出狱,再次到日本留学一年。
    1937年4月,为了加强自身的保护色,开拓情报来源,袁殊加入了青洪帮,成为可以和杜月笙、黄金荣平起平坐的“通”字辈师兄弟。此后,袁殊成为和中统吴醒亚、日本驻上海领事馆、社会帮会都有一定联系,集多种身份于一身的情报人员,巧妙地利用这种多重身份广开情报来源,上报给中共中央,为当时地处苏区、消息相对比较闭塞的中共中央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
    抗战爆发后,由戴笠亲自任命为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组少将组长,后根据组织安排充当“汉奸”,打入日本谍报机关,出面组织“兴亚建国同盟”,并以此为招牌,秘密组建新的情报据点,将一份份重要的战略情报从敌人的心脏发送到了延安。袁殊从“岩井机关”获得的重要情报有:
    ⑴1939年英法企图牺牲中国对日妥协的远东慕尼黑活动。
    ⑵日德苏战争一触即发的报告,为此苏共中央曾向中共中央表示感谢。
    ⑶德苏战争爆发后,日本动向是南进而非北进,以及日美谈判的情报等。
    日,袁殊在党组织的安排下,秘密到苏北解放区,化名曾达斋。并于1946年重新履行入党手续,结束了长达14年的地下生活。
    1949年2月,被李克农调到中央情报部门工作,并应邀作一些关于情报方面的报告。朱德在听了他的报告后,夸他是“我党情报工作战线不可多得的人才”。
    1955年4月,因潘汉年案株连而被捕入狱。
    1971年,袁殊在秦城监狱写下“豪情自负忘生死、毁誉一生甘自羞”的诗句。
    1982年,日,潘汉年被平反,9月6日,曾达斋亦被宣判无罪,折价归还其所有财产,承认其1931年入党之事实,在北京西苑新增配住房一套,享受原定级别待遇。曾达斋向组织提出恢复原名“袁殊”,理由为:“用袁殊这个名字没有什么可羞耻的。”
    此后,年迈的袁殊曾回到潘汉年家乡前去悼念早逝的故友,与逝者共同缅怀过往的峥嵘岁月,写下了《履痕重印江南路》的文章。
    1987年,袁殊病重,精神也极为紊乱,时常号陶大哭。同年11月26日,袁殊病逝于北京。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
    袁殊,1911年出生于湖北蕲春,又名学艺,化名曾达斋,1929年到日本留学,回国后担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常委,创办《文艺新闻》。他有多重身份:军统、中统、青红帮、日伪,然而他的秘密身份却是货真价实的中共特科。
    1931年10月,袁殊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立即转入了特科的工作。按照地下党负责人的指示,1932年春,通过表兄、黄埔一期的贾伯涛的关系,袁殊见到上海市社会局长、中统头子吴醒亚,打入了中统内部。后来他由吴醒亚介绍,成为新声通讯社的记者,从而可以出席南京政府的记者招待会,了解与结识许多人并且认识了日本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岩井英一。
    当时,中日正在谈判,谈的是货币兑换率与关税问题,这自然成了新闻界的抢手货。由于袁殊有岩井渠道,消息又快又准,这位“涉外”记者立即成了红人,连吴醒亚对他都刮目相看。过了一段时间,岩井便开始每月付袁殊200元的“交际费”,这样,他又成了日方的情报人员。自然,是得到中共地下党负责人的批准——成为了“三重间谍”。不久,岩井又安排袁殊到了日本。
    回国后,袁殊即与冯雪峰联系上。1937年6月,潘汉年以八路军驻沪办事处主任的身份回到上海。从此,直到1946年去解放区,在潘汉年的导演下,袁殊成功地演出了一场场出色的情报战。
    冯雪峰建议他以青帮身份“找杜月笙想想办法”,办起了时事刊行社。当抗日战争爆发后,戴笠一时找不到熟悉日本问题、又有相当的日本关系的人。杜月笙提醒他,有一个叫袁殊的日本留学生与日本领事馆副领事岩井英一关系不错,戴笠听了很高兴,于是亲自登门拜访。
    袁殊感到事关重大,立即去请示潘汉年。潘汉年沉吟了一会,说:“这是件好事,机会难得,你千万不可错失良机,答应戴笠的一切要求。”
    戴笠给袁殊安排了两项任务:一是收集日本方面的情报,二是坚持留在上海,不管时局有怎样的变化。就这样,袁殊又多了一个身份:军统,加上中统、青红帮、日伪,以及货真价实的中共秘密身份,则是五重身份了。这在中国情报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最多面的间谍了。
    从此,袁殊通过各种关系,大量获取日本情报,首先是向潘汉年汇报,然后,有选择地给军统汇报——毕竟是国共合作时期,有共同的民族利益。
    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袁殊置生死于度外,化装成日本学生,越过战线,深入到了日军阵地侦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军事情报,我方避免了很大损失。
    上海沦为孤岛后,袁殊奉命(潘汉年之命,表面则是戴笠之命)留了下来,以军统少将的名义,成立了秘密行动小组,专门惩办侵略者与枪杀臭名昭着的汉奸,并得到了军统局的奖励。其中最为成功的是,爆炸了日本在虹口的海军军火仓库。为此,军统给袁殊记了大功。
    1937年上海沦陷后,岩井英一又回到了上海,并成立了一个日本特务机关“特别调查组”,袁殊自然也成为了其中一员。当然,这事不仅潘汉年知道,军统也是知道的……由于袁殊迭立奇勋,戴笠把他召到香港予以奖励。在香港,袁殊还见到了潘汉年。
    辉煌的战略情报
    在香港,袁殊接受戴笠两项任务:一是暗杀李士群;二是深入日本关系,交换和平意见。袁殊回到上海,同军统潜伏人员策划爆炸李士群的巢穴76号。没想到军统上海区区长王天木等人叛变,把他给出卖了。后来,袁殊被作为“外务省情报人员”,引渡到了岩井那里。
    根据潘汉年指令(事实上,是中央的具体部署并研究批准),袁殊向岩井提出成立“兴亚建国运动”的本部,“兴亚建国运动”本部于1939年11月在岩井公馆成立。
    潘汉年借岩井之名,建立了这么一个机构,除了掩护一个电台外,更重要的,则是出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大局的考虑。
    在日伪与顽固派的夹攻下,隐蔽战线工作的任务也更为艰巨,必须以更灵活的方式深入敌人内部。在这之前,潘汉年已派关露打进76号。有袁殊进入了日本人活动的圈子中,对获取情报也就更加有利。延安由于远离情报中心上海,正急待掌握日本大本营动向及日、汪、蒋三方相互勾结又相互矛盾的微妙关系与变化。于是大量情报发往延安。
    1942年初,由日本外务省安排,陈孚木与袁殊一道,作为“兴建运动”的代表,应邀到日本访问。外务省头子野春吉三郎,是组织这一访问的主角。吉三郎向陈、袁透露,当前的国策,是准备诱降蒋介石,建立一个以日本国为主体的大东亚共荣圈,日军已确定了南进的战略部署。这一消息,让袁殊为之一震。
    来自各方面的情报表明,日军南进,已是确定不移的战略决策了,潘汉年即告延安。
    在欧战全面爆发之后,苏联始终担心腹背受敌。在有了确定日军南进的情报后,才放心大胆地从远东调出了几十万兵力到西线。
    自1939年到抗战胜利,袁殊从来没有发生任何意外,这无疑是与他的智谋与出色的活动分不开的。
    当然,这期间完成的情报工作可谓数不胜数:及时向党中央提供了日伪内部的人事更迭;苏南日军的兵力部署、清乡行动;建立通往根据地秘密交通路线;救援被俘的我方人士,这包括袁殊亲自救出的鲁迅夫人许广平,掩护潘汉年、范长江、邹韬奋等进入根据地;由于情报及时,粟裕部队迅速跳出了日伪合围的“篱笆墙”……
    后来,袁殊又担任了一系列伪职,如清乡政治工作团团长、江苏省教育厅长、清乡专员以及伪保安司令等等,他的情报工作日益老辣。
    1945年初,袁殊辞去了伪教育厅长等职,仅留下一个上海市参议的名分。“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后,袁殊被任命为忠救军新制别动队第五纵队指挥和军统直属第三站站长,授予中将军衔。
    直到第二年,即1946年初,国民党方面才知道袁殊去了解放区,不由得勃然大怒,于是,“抗战有功人员袁殊”,立即变成了“共党汉奸”,军统对袁殊下了通缉令,并派人去苏州抄家。
    “双十”协定后,袁殊随军北撤。华东组织部长曾山同志亲自找袁殊谈话,考虑到各种关系,让袁殊暂时改名,跟他姓——也证明是组织的意思,从此,“曾达斋”一直用了几十年。后来,他被任命为华东局联络部第一工作委员会主任,定为旅级。
    最后的岁月
    1949年,袁殊到了北京,转到了李克农的情报部门,做日美动向的调研工作。
    潘汉年每次到北京开会,两人都会见面。最后一次,即1955年,袁殊到北京饭店看潘汉年,潘十分伤感地说了一句:“凡是搞情报工作的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中外同行都一样。”在潘汉年事件发生后没几天,袁殊也被捕了,判刑12年,1967年期满,正是“文革”,又再度被押8年,1975年期满,仍被解送到另一个劳改农场“就业”。他还不知道,他的妻子端木1968年因受恐吓,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未遂,后离家出走,从此下落不明,显然已不在人世了。
    袁殊没有像关露,先后精神分裂多次,终无奈自尽。在狱中,他通读了《资本论》、马列着作、《毛泽东选集》,翻译了大量日文书籍,写下史料性传记《大流氓杜月笙》,并且仍然关注着党的情报事业,写了近8万字的《南窗杂记》,总结敌后情报工作经验。直到1982年平反后,还写了不少文章。他一生留下的文字近千万字。
    他是中国第一个提出“报告文学”这一概念,并最早对报告文学作出研究。同时,也在中国新闻学史上留下好些个“第一”的记录。(首创将journalism翻译为集纳主义。)他如不“改行”,当不弱于同在二、三十年代一同出山的着名作家。
    被誉为“东方佐尔格”的袁殊,直到今天仍以其扑朔迷离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也许,是他的“道行太深”了,直到今天仍不能辨明他“间谍”的本来面目。但他应是无悔了。在全人类反法西斯的伟大斗争中,他毕竟为自己立下了丰碑。
    ----------------------------------------------------------------------------------------------------------------------------------------------------------
    相关资料:《袁殊身后的牺牲》《中共情报史上绝无仅有的五重间谍》----谭元亨
    《袁殊:与狼共舞的中共无名英雄》----郭艳华 冯应彬
    《袁殊:一位红色情报员的传奇人生》----金秋
    《袁殊的传奇式经历》----丁淦林 (以上可于
查阅)
    《我的父亲袁殊》----曾龙
    《岁月如歌》----袁成亮
    袁殊()原名学易,曾用名曾达斋,笔名碧泉。湖北蕲春人。8岁来沪。民国17年(1928年)赴日留学,先后在早稻田大学和日本大学攻读新闻学与东洋史。民国20年(1931年)3月16日至翌年6月20日,在沪创办并主编《文艺新闻》周刊,最早发表左联五烈士被害的消息,并刊出中国新闻学研究会主编的《集纳》专刊。《文艺新闻》即被国民党政府勒令停刊。民国21年(1932年)下半年到新生通讯社当记者,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5年(1936年)担任外论编译社副社长。翌年参与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创办活动,被推选为总干事。在“孤岛”时期,他受党的委托,创办《译报》,打开局面后交梅益接办;还与美籍犹太人伊罗生合办《中国评论》,并担任《华美晚报》记者。日军进入租界后,受党的派遣,利用社会关系打入敌伪内部,以办《新中国报》和担任伪职为掩护,从事情报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渡江北上到达解放区,先后在苏北、山东、东北等地从事党的工作。后一度到香港工作。民国37年(1948年)在大连办《海燕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留在北京工作,为《世界知识》撰稿人。1955年因“潘扬事件”与潘汉年、扬帆同时被捕入狱。1982年正式平反。着有《记者道》、《学校新闻讲话》、《印度独立史略》、《新闻大王赫斯特》;译作有《新闻法制论》、《最初的欧罗巴之旗》、《一个日本女共产党员的日记》等。
  正在看
  感觉这些人都是聪明,能干,机敏的人才,可惜干这行很多都没有好下场,为之叹惋啊
  这些人都很伟大,无论投靠的党派最后结局如何。投靠哪一边,被人说是哪一边,暗算对方还是被暗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脑袋都是掖在腰带里的,睡梦之中、吃饭喝水,都不知何时被子弹或毒药暗算。成者王侯败者寇。是非功过,谁来评说!!!
  谢谢诸位的“考证“
  几个月前看这个剧的时候,还只是天津二台在播,
  自己也是出于好玩弄了这么写东西
  
  现在
  此片已经火过了大江南北
  知名杂志居然作了封面报道
  对人物和事件都在导演那儿得到求证
  所以对于我来说
  考证的真伪已经无足轻重
  而是在于看片时的快乐和感动
  
  对了,什么时候能上《鲁豫有约》啊?我估计《艺术人生》由点悬,呵呵
  mark 学历史
  看完这个电视,我总觉得余去台湾也是幸事,不然,之后的一系列运动他怕也是难逃啊。。不过,总是觉得女主人公的结局太过悲伤。。。。
  据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获悉李克农去世的消息后,欣喜若狂,宣布休假3天,以庆贺这位强有力的对手的消失。这在美国的情报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
  
  这又是西点军校学雷锋,周总理去世联合国下半旗一类的传说。。。。
  什么时候中国人能够改了这个毛病啊。
  
  美国中央情报局知道有这个人就不错了,当时他们的重点是苏联的KGB!
  中国还排不上号呢!
  龙潭三杰有两杰是安徽的, 真是奇了
  这个话题很有趣,但我毅然跳过。看完电视剧,我的感觉就是硬伤太多,和历史偏差太大,但有句话说的好啊,“爷不就是找个乐吗?那么认真干嘛!?”
  学历史了。致敬。
  标记一下下
  做考证的辛苦了,累啊。
  长见识~
  谢谢。
  谢谢各位让我学到这么多
  党内斗争太恐怖
剧情 / 爱情
姜伟 / 付玮
孙红雷 / 姚晨 / 沈傲君 / 祖峰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华美的叶片落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