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怎么看电脑配置现实环境?行业需求怎样?是否有行业所需的能力

广东省潮州市金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浅谈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幼教专业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思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所在的位置: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与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是职业人对其职业所产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心理体验,两者存在相互排斥的关系,即缓解职业倦怠有助于提升职业幸福感,而提升职业幸福感自然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教师目前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幼儿教师因其工作压力更大与待遇更低而出现了更为严重的职业倦怠,大量优秀幼儿教师流失。为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升其职业幸福感,政府和幼儿园应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与收入水平,实行以人为本的园所管理,并积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友善的园所文化
[责任编辑:
  [摘 要] 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是职业人对其职业所产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心理体验,两者存在相互排斥的关系,即缓解职业倦怠有助于提升职业幸福感,而提升职业幸福感自然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教师目前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幼儿教师因其工作压力更大与待遇更低而出现了更为严重的职业倦怠,大量优秀幼儿教师流失。为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升其职业幸福感,政府和幼儿园应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与收入水平,实行以人为本的园所管理,并积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友善的园所文化。
  [关键词]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职业倦怠
  一、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职业倦怠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于 1974 年提出来的,用于描述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衰竭的现象。[1]具体而言,它是指某行业工作人员长期在高压的工作情境中,由工作中持续的疲劳以及与他人相处中的各种矛盾冲突所引发的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属于一种心理与行为的异常状态。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即是指幼儿教师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工作中,由于自身或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等因素引起的一种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厌烦、麻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心理状态。教师职业幸福感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运用教育智慧,获取教育对象及社会的积极评价后感受到的一种来自职业本身的尊严感与幸福感,它让教师感觉到自由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实现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是一种持续的快乐体验。[2]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即是指幼儿教师个体或群体在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教育情境中,通过自身努力从工作本身获得的一种身心愉悦体验。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有助于提升幼儿教师对幼教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以更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从以上定义可知,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高度相关,二者均与教师的职业体验有着紧密的关系,由于人类体验痛苦与愉快的单一性与不兼容性,二者很难在幼儿教师个体上共存。这就意味着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产生必然会降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而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应能在某种程度上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一)教师行业产生职业倦怠的共同原因
  1.教师行业的复杂性要求教师付出更多,但教师的收入并不与其付出相等。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工作,其教育对象本身的复杂性就决定了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工作。一方面,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为了促进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发展,必然要求教师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多样的教育形式,但教师同样面临着来自生活、婚姻和家庭的压力,其精力很难充分满足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即使教师有充沛的精力,教师的工作也不像农民耕种庄稼、工人生产商品那样,短期内就可以见效,教师工作“成果”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只有在教师长期的努力下,学生的思想、知识技能、态度才会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有时可能并不是外显的,而更多是内隐的、不容易发现的。教师工作的这种长期性和效果的隐蔽性不容易让人产生成就感,其自尊和自信也就不容易建立和加强,反倒容易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价值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失去激情和憧憬。[3]与此同时,教师的经济待遇一般偏低,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待遇更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教师的经济收入偏低,其社会地位明显处于劣势。相对较低的收入和相对较微的社会地位使教师看不到自己的价值,久而久之,自卑感、失落感等一些消极的情绪会油然而升,从而使他们在工作上表现出冷漠、疲倦的状态。[4]
  2.沉重的社会期望已经成为教师不能承受之重。
  我国是一个高度重视教育和教化的社会,教师这一职业一直被人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家长们普遍抱有通过教育改变自己子女命运,使之晋身上层社会的愿望,并进而把这种愿望转化为对教师的高期望,由此造成家长对教师工作不切实际的要求,不能容忍教师犯错,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另一方面,在我国传统社会中教师往往被树为社会的楷模,社会普遍期望教师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现实中教师也只是一个从事着普通工作的凡人,过高的社会期望值和苛刻的标准很容易使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压抑,最终使教师在工作中产生自卑感、挫折感等消极悲观的情绪,并随之对教师这一职业产生疲倦感。
  3.物化的管理传统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
  传统的教师管理体制不关注教师内在需求,而单纯以教师对教育和学校付出多少作为评价的标准,并以蜡烛、园丁等隐喻的说法束缚教师的思想。随着现代社会个体自主性和自觉性的发现,教师开始要求学校管理关注自身的内在需求。当这种需求与强大的外部控制力产生矛盾,而教师又无力解决时,教师自然容易产生消极怠工情绪,进而产生职业倦怠感。
  (二)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特殊原因
  从表面来看,幼儿教师并没有遭受升学考试的压力,因此幼儿教师的工作应是轻松快乐的,但事实并不如此。就幼儿教育本身来说,一方面幼儿不同于中小学生,其自主生活能力尚没有得到完全发展,从吃喝到睡觉,无一不需要幼儿教师的关注和用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独生子女日益成为接受幼儿教育的主体,这些在家里备受宠爱的儿童在幼儿园稍有不顺就很有可能引起家长的各种误会。
  为了减少这种误会,幼儿教师不得不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必然造成幼儿教师长期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繁琐的教育工作,出现职业倦怠也就势必难免。
  就幼儿教师的待遇来说,幼儿教师待遇甚至远远比不上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据调查,幼儿教师的收入水平一般比小学教师低 20%左右,城市幼儿教师的工资每月在 500 元~800 元不等,农村幼儿教师的收入更低,一般每月只有200 元~300 元。[5]可见,幼儿教师同其他教师相比,其付出与回报更不对等。长期的低待遇一方面导致优秀幼儿教师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使得幼儿教师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难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同,对幼儿教师身心的发展及其对本职业的认同都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更是容易诱发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三、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
  (一)提高幼儿教师待遇
  幼儿教师待遇低的现实已经为社会各阶层所普遍认同。为了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政府要“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待遇与地位”。作为从事普通教育工作的平常人,物质资料的需求是幼儿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因此,回避教师的物质报酬,空谈教师神圣的奉献精神是不足取的。幼儿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方面给予教师适当的满足,以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为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创造条件。
  (二)幼儿园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实施人性化管理制度,有助于强化教师积极的心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按照制度的规定给教师们提要求很容易,但是要让幼儿教师理解并接受幼儿园管理,进而落到实处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需要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教师们的意见,让教师成为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其次,当制度制定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对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时要充分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换位思考以后,再反复研究,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第三,在管理中应充分运用心理暗示的功能,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中涌现的值得推广的事迹的宣传,强化教师队伍的正面积极心态,使教师普遍感受到积极愉快的职业体验。
  (三)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友善的园所文化
  无论何种管理制度在落实时都难免要遵循刚性的原则,但幼儿园多数都是女教师,在刚性贯彻幼儿园管理制度时,应尽量注重幼儿教师女性群体的特征,营造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氛围。同时,幼儿园要尽可能为幼儿教师提供人性化的管理服务,比如关注教师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不仅免费年度体检,对生病住院、生育休养的教师,幼儿园应安排行政人员前往慰问,传递组织的温暖;为教职员工生日送上一束鲜花或者一个蛋糕;为不同岗位的员工挑选定制款式大方、色彩协调的园服等。通过这些活动给予教师最真诚的帮助、最真挚的关怀,让教师在努力工作、辛勤付出的过程中得到源源不断的爱,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自然有助于幼儿教师消除内心的职业倦怠感,而增强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 H J.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1)
  [2][3]宁本涛. 教师职业幸福感群体缺失的制度困境与反思.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4)
  [4]高金锋.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影响及缓解策略.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5)
  [5]王玉美.浅析“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
·····
·····
·····
·····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你会如何着手建立幼儿成长档案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你会如何着手建立幼儿成长档案
09-12-09 &匿名提问 发布
如何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成长档案是幼儿成长过程的记录,其目的在于通过幼儿作品及相关资料的有意收集,反映幼儿的兴趣、态度以及在特定领域中的努力、进步与成就。现在很多幼儿园都会为幼儿创建成长档案,那么为什么要为幼儿创建成长档案,究竟应该如何创建,本文就这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创建成长档案的重要性1.描述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成长档案中收集了幼儿不同时期的作品、教师的观察记录、照片、影像资料等,这些可以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关于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的丰富的信息。2.动态评估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水平有没有进步,是否达到了规定或预期的发展目标,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到底有哪些,这些都需要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予以评估。传统的评估多使用测验、核查表、问卷等方式,尽管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它们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而成长档案的使用,可以将幼儿的各种作品和相关资料收集和积累起来,为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估提供全面、丰富、生动的信息。教师通过成长档案袋在一段时间里积累的各种作品特点及记录来评估幼儿,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也保证了评估的准确性。但必须指出的是,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估不是为了评比和贴标签,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它不是给幼儿好与不好的结论,而是发现幼儿成长与发展中有意义的事件(如技能、兴趣等)。因此成长档案中收集的应该是幼儿自发的真实的作品。3.支持以“幼儿为主”的学习。通过收集幼儿的作品,与幼儿一对一的交谈及观察,教师可以发现了解每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如何学习,以及他们的独特的兴趣、能力和需求。根据这些发现,教师可以思考重新塑造教室文化与课程,使他们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这种思考与改变也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档案可以让幼儿思考自己的进步情况,研究表明,曾经经历过整理自己的经验、检视自己的作品和思考自己进步情况的幼儿会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并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这种能力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是很重要的,当然,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和练习,大部分幼儿无法获得这一重要的能力。二、成长档案的内容一般来说,成长档案收集的内容可以覆盖幼儿的身体、动作、认知、言语、情感及社会能力等多个发展领域,而其具体形式更是丰富多样,主要有:1.幼儿的作品。幼儿的作品主要是指幼儿的美工作品和口述记录。口述记录呈现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记录了幼儿的想法、感情和反思。成人应该长时间持续地收集幼儿的口述记录,并记录背景资料。幼儿的口述可以用书面形式加以保存,或用录音记录的方式。2.文字记录。文字记录包括与幼儿的面谈记录及教师的观察记录。面谈主要是与一位幼儿深入探讨一个主题。如可以讨论幼儿最近读过的一本书或玩过的一个游戏,所提出的非正式问题可以引导幼儿口述对于阅读和游戏的感想和评论,并有助于了解幼儿在阅读或游戏中的困难与需求等。面谈记录则记下幼儿的想法和需求等信息,能够让教师或家长了解幼儿的个别需求,并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幼儿反馈。教师的观察记录可以包括幼儿的系统化记录和逸事趣闻记录,前者主要是记录的是幼儿在预定目标上的进步情况,而后者则是幼儿自发性行为的记录,它与系统化记录不同的是,并没有经过事先设计,而是捕捉一些有趣的事件,教师可以配上照片。3.影像资料。影像资料主要是指照片、录音带和摄像带。它们能提供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丰富信息,并且对促进家庭的参与有很大帮助,能让家长在没有实际经历的情况下,看到或听到幼儿的各项活动。如一份有幼儿复述故事、大声朗读自己的故事、练习唱歌的录音带,对幼儿、老师和家长来说,都是非常有力的语言发展证据。教师应该经常为幼儿和他们的活动照相或摄像,拍摄的时候,要简短记录所拍的内容或物体,包括日期、场所、幼儿的姓名以及每一个场景的特殊地方。4.各种测验和调查结果。主要是一些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调查表、检核表。如幼儿在家情况调查表、幼儿健康状况调查表、幼儿学习情况调查表等等。这些调查表能让我们迅速了解幼儿的情况。三、创建成长档案的原则为幼儿创建一个成长档案并不是随意的放几张幼儿的作品或照片,它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要有一定的计划性首先,教师应确定如何收集幼儿作品。教师需要思考“收集单一的美工作品、活动的照片、图画,还是每一种都收集一些?是定期收集还是在适当的时机收集?是收集最好的还是一般的作品,或者两者兼备?”。可以在自由活动时间,鼓励幼儿自由创作,也可以在发现该幼儿出现了值得收集的作品的时候。不管在什么时机收集,教师都应该将重点放在收集幼儿自愿制作的作品上,而不是教师要求下所做的作品,同时还应该保证为每一个幼儿收集一定量的作品。其次,教师应该计划与幼儿的面谈时间。每个幼儿在一周内都应该有机会和教师面谈一次,教师可以选择自由活动时间或其他时间,由于面谈是教师与幼儿一对一的交谈,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教师应该简单的做一个面谈的计划,规划在一周内什么时候和谁谈话。开始幼儿可能不适应这种谈话,但只要持续下去,幼儿会逐渐习惯这个程序。第三,教师应该制定和幼儿及家长分享档案袋的计划。教师应该有一个简单的计划,多长时间和家长利用成长档案来交流幼儿在一段时间内的情况。2.重视幼儿的参与教师首先应该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档案袋,为什么要有档案袋,怎么来制作自己的档案袋,并和幼儿一起设计成长档案的封面,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设计自己喜欢的封面,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和兴趣。其次,在平时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经常回顾和检视自己的作品。对幼儿来说,回顾作品可以提供机会让他们反省在生活中发生的事以及他们的所做所学,检视作品可以让他们回想产生这项作品所经历的体验,帮助他们看见自己的成长与改变。3.重视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开始时让家长了解档案袋的用途,可以邀请家长在家里收集幼儿自发的作品,照片等,并鼓励家长记录幼儿在家中的一些逸事趣闻将它们送到幼儿园,加入到档案中,以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情况。同时还要做好和家长的分享工作,应该定期和家长一起就孩子的档案袋中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向家长汇报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状况。可以举办作品展览会,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回顾档案袋中的作品,并请幼儿向家长介绍作品的内容,使家长与他们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与家长沟通。这样的过程比单纯的家长会要生动得多。4.撰写是成长档案的主要工作档案收集的主要是幼儿作品,但是这些作品一般都应该配上教师的记录,教师应该在作品旁边记录下作品产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以及教师对该作品的意见和幼儿自身对该作品的意见。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帮助幼儿思考:你是如何创作这项作品的?你喜欢这个作品的什么?你觉得有不满意的地方吗?以后想不想再修改?鼓励幼儿口述他的想法,如“我喜欢这条裙子的颜色,因为我喜欢粉红色”,刚开始幼儿可能只会回答一两个字,或者干脆说“不知道”,但是只要持续运用这种方法,一段时间后,幼儿就会习惯这种问答,回答也会详细,当然如果幼儿不肯回答,则停止提问。教师还可以记录下自己的简短意见,主要是回答以下问题:这项活动是由教师先开始的还是幼儿自发的?对幼儿来说,这是一项突破吗?这项作品是否代表幼儿在某一个特定结果或目标上有进步?这项作品是否显示幼儿能在新的情况下运用或是扩展已知的观念和技巧。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不定期的写一些观察记录,放进档案中,教师的记录应该是伴随幼儿在园的整个过程。5.反思是成长档案的核心通过成长档案,幼儿会思考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的目标,家长和其他的家庭成员会思考幼儿的学习和行为,而教师自己也会思考幼儿发展的现状,兴趣特点,特殊需要等等,从而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提供相应的指导,支持“以幼儿为主”的学习。四、成长档案的保存大部分的资料都可以存放在资料夹、资料袋中,如现在很多幼儿园采用相册或文件夹作为幼儿的档案袋,如果用录像带或录音带时,它们无法被放进资料夹中,就可以用硬纸盒,再把它们放在靠近电视或收录机旁边。但是要注意给每个成长档案贴上标签。所有资料都应该放在幼儿易于接近且安全的地方,让幼儿可以随时翻阅,或增加新的作品。这些资料也应该向家长开放,便于家长随时翻阅,了解自己孩子在园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关于幼儿的个人资料,如医疗记录及家庭电话号码等隐私的东西,则应该放在教师个人的抽屉或柜子里,以保障幼儿和他们家庭的隐私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中国新阶段改革的起点与趋势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改革开放,全面地、深刻地改革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进程,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公正的目标,有赖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全面改革。 一、中国新阶段改革的历史起点  中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也是一个经济转轨大国。在加快推进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同时,保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与发展,构成了30年来中国发展阶段的基本脉络。1.中国开始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  从发展阶段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将经历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发展的不同阶段,这可以粗略地划分为生存型社会和发展型社会。在生存型社会中,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解决温饱问题。进入发展型社会,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但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发展的目标开始逐步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由生存型社会步入发展型社会,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提升。进入新世纪以来,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还是从城镇化率来看,都出现了历史性的拐点。  (1)经济发展水平。根据邓小平的设想,中国要实现小康,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的国家水平,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1000美元。这也是一个国家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起点。到2002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达到1100美元。2007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了2456美元。  (2)产业结构。用产业结构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阶段时,通常把第一产业的产值不超过10%(亚洲国家不超过15%)、第三产业的产值超过40%作为一个参考指标。中国在2001年第一产业产值降到15%以下,第三产业产值首次超过40%。2007年,中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已经下降到11.7%。  (3)消费结构。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1996年降到50%以下,200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也降到50%以下,表明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整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到2006年,中国城镇恩格尔系数进一步降到35.8%,农村恩格尔系数则降到43%。  (4)就业结构。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工业化初期结束的标志之一是农业劳动力比重不超过55%;工业化中期结束时农业劳动力比重低于30%。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在2000年低于50%;到2006年,中国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到42.6%。  (5)城镇化进程。世界银行对全球1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700美元提高到美元、经济步入中等发展国家行列时,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40%~60%。2003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了40%。到2007年,中国这一指标进一步提高到45%。2.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  (1)中国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同步。中国发展阶段的提升,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单一的公有制被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所取代;政府集中管制的价格机制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机制所取代;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的格局为主要运用经济手段的宏观调控所取代。总的来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创造了条件。  中国发展阶段的变化,也是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发生的。中国正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过渡,这使得中国面临空前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变革。在这个背景下,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相对简单的社会结构逐步演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复杂的社会结构。  (2)市场化改革对中国发展阶段的跨越贡献突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经济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为中国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0年的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动力。一方面,市场化改革使市场逐步代替政府,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当前,中国商品市场已基本实现市场的完全配置,与30年前相比,要素的市场化也有了明显进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保障了资源的优化使用。这是中国经济活力得到释放的重要原因。  (3)中国发展阶段的跨越与思想解放程度高度相关。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历史。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是30年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4)中国发展阶段的跨越与国际化进程相适应。中国通过对外开放,成功地抓住了第三次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机遇,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来发展壮大自己。变封闭、半封闭的经济体为全面开放的经济体,既弥补了自身发展资本的不足,利用外部市场缓解了就业的压力,也有效地促进了国内改革的步伐。从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是中国30年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阶段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背景。这个过渡带有“转轨中发展”的特点,也带有“发展中转轨”的色彩。新阶段中国改革发展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结合这些宏观的结构性变迁来思考和分析。二、新阶段中国改革面临新的突出矛盾与挑战  中国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生存性”压力明显减弱,“发展性”压力全面凸显。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是改革发展阶段性的客观反映。当前,中国的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活力,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矛盾;这种变革,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正如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改革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近几年,这一矛盾呈逐步增大的趋势。到2006年底,中国的GDP总量只占世界的5%左右,但却消耗了世界近25%的钢材、34%的煤炭、50%的水泥。  2.经济快速增长的巨大潜力同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存在缺陷的矛盾。未来的10~20年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9%左右的年增长率是完全有可能的。重要的问题在于,粗放型经济增长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例如:商品市场的发育程度比较高,但土地、资本等要素市场化及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环境成本形成机制严重滞后;民营经济发展很快,但国有垄断行业改革滞后;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处于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之中,目前这个转变尚未完成;物价上涨过快,是与利率、汇率等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结构性矛盾;投资消费失衡,除了资金的成本(利率)偏低而导致投资偏好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体制改革滞后,公共服务短缺而导致居民消费偏好趋紧。  3.经济总量、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劳动报酬的增长水平明显低于经济的增长水平。比如,1998年~2005年,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长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都在30%以上,但城市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年均增长只有9.9%。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产值年均增长在10%左右,而劳动者薪酬年均增长仅为1%~3%。贫富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比如,2001年~2005年,高收入家庭的年均收入增长高达15%以上;低收入家庭的年均收入增长仅为5.3%左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为1.86倍左右,2006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3.3倍左右。  4.全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近些年来,全社会公共需求增长速度相当快,公共需求的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广大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不仅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还涉及到住房、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凸显。  5.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公共治理滞后的矛盾。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但公共治理方面仍然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例如,行政成本增大、行政效率低下以及体制性、机制性的腐败问题比较突出。其中的重要因素就是公共治理结构未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尚未有效地实行决策、执行、监督的相互制约和协调,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还比较薄弱。  社会矛盾的阶段性变化,是中国新阶段改革的现实背景。新阶段的改革,无论是目标和任务的选择,还是改革路径的设计,改革策略的制定,都需要进一步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矛盾的变化。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新阶段全面改革的重点和关键  中国新阶段改革的实质是全面改革。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发展性压力集中体现在人的发展上。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要使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源。广大社会成员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会对教育、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物质财富快速增加的新阶段,人们还要求实现公平正义的分配,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要求自由选择权、参与权;要求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发展性压力增大的矛盾和问题,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也涉及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还涉及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变革和创新。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使改革及时、主动地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新阶段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在于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由政府主导向由市场主导的转变,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重要的体制保障;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重要的是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确立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统筹中央与地方关系,其实质是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一个合理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和利益格局,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财政税收体制和官员考核机制。  近几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相比,总体上来说是相对滞后的。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治理结构中的一些矛盾凸显。例如,行政成本增大、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与表达渠道不相适应的问题;一些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与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利益主体多元化与社会组织发展滞后的问题;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等,这些都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未来5-10年,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全面改革成为中国改革的基本走势。一方面,中国需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动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改革;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造条件。例如,进一步的企业改革可以为政府减少微观经济职能、强化宏观经济职能创造条件;社会组织的充分发育可以优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公民政治参与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可以为建立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奠定坚实的基础。四、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今年2月份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以大部门制为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今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在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方面有重要突破。尤其是在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整合完善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等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进一步深化以大部门制为重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还相当艰巨。  1.按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需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领域的大部门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需要重点改善和加强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出发,加强政府中长期战略规划职能。尤其是能源、环境保护、对外经济、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经济战略职能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在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的同时,还需要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之间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针对市场多头监管和监管不力的现状,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保证市场监管的统一性。  2.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需要大大强化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近几年,在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强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进一步加快社会体制改革,还需要从制度上强化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最终责任,探索在社会领域大部门制改革。应当尽快把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并且大幅度提高其权重;建立起严格的基本公共服务问责制,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与干部选拔、任用和内部激励相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中国还需要实现政事分开,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社区自治、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投资体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社会建设。  3.按照完善公共治理结构的要求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大部门制改革并非简单地实现形式上的大部门、宽职能,最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在于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最终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在目前已经推出的大部门制改革,今后即将推出的大部门制改革中,都需要对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大部门制能够真正在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完善政府职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改革和调整中央地方关系。改革发展新阶段,无论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还是建立公共服务体系,都对改革和调整中央地方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中央地方关系从“以经济总量为导向”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转变已是一个相当迫切的问题。为此,要把进一步理顺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事权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合理地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专有职责和共有职责,按照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原则,重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公共财政制度。——————————————————————————  由中改院、越南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合作举办的“第五届中越经济改革比较论坛”-3日在越南河内举行。中改院研究人员及其分工邀请的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行政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的专家,越南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分工邀请的越共中央、越南政府各部委、各大研究机构的专家,以及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分工邀请的蒙古、老挝、乌兹别克斯坦的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了“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日趋复杂背景下转轨国家深化改革面临的挑战和任务”、“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公共服务职责”等议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看电脑配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