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公司2015安全生产会议讲话的工作思路

当前位置:>>
>>正文内容
澄合董矿分公司二届三次职代会暨2015年党委工作会隆重召开
澄合董矿分公司二届三次职代会暨2015年党委工作会隆重召开
1月9日,董矿分公司二届三次职代会暨2015年党委工作会隆重召开。矿业公司(局)总会计师财务总监张崇涛、纪委副书记焦新海、矿区工会体协副秘书长李鹏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来自基层各单位的职工代表、列席代表121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董矿分公司总经理吴兆军所作的做的《立足新起点 面向新目标谋求新跨越 创造新业绩为全面完成2015年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14年以来全矿干部职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克服了过高瓦斯区、销售不畅、煤炭价格持续下滑、资金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报告指明了2015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会议听取了工作报告(副总经理嵇军林)、党委工作报告(党委副书记陈平)和2014年度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报告(工会主席朱洲锋)。会议还听取了2014年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副总齐蓬勃)以及《董矿分公司二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提案落实情况的报告》(副总经理刘荣国),审议并通过了《2015年经济运行总体方案》,表彰了2014年度的&技术状元&和&技术能手&等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签订了2015年生产经营和生产责任状。
会议围绕公司局&两会&精神确定了2015年的总体工作思路、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对新一年的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强调大家要以&莫道雄关多艰难,昂首迈步从头越&的信心和勇气战胜困难,肩负起信任和重托,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拼搏进取,为全面完成2015年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
公司(局)总会计师财务总监张崇涛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董矿分公司2014年来的各项工作,就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他指出,一是认真落实公司局&两会&精神,把一切力量都集中在公司局&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紧紧围绕澄合各项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董矿分公司&煤质&优势,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忧患意识,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在2015年的各项工作中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
单位:陕煤澄合董矿分公司工会
通讯员:文:柴艳/ 图:郭鑫
【】【】【】
本月排行TOP20
协办: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投稿邮箱:
版权所有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
备案号:苏ICP备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络诚信自律同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您的位置: 新闻中心
公司(局)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日 10:16:46  作者:  来源:澄合网  浏览次数:3543次
【】 【】
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澄&& 合&& 矿&& 务&& 局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讨论稿)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及配套管理办法和集团公司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划。
  一、企业基本概况
  澄合矿区为国家规划的首批13个大型煤炭基地,即黄陇基地渭北煤田的一部分,位于渭北石炭二迭纪煤田的中段,地处陕西澄城、合阳两县。矿区东西长67公里,南北宽30公里,总面积约1718平方公里,煤炭资源储量丰富,资源赋存面积约1680km2,地质储量85.8亿吨,其中详查6.0亿吨,精查10.62亿吨,生产矿井保有4.11亿吨。煤种主要为优质贫煤和瘦煤。  澄合矿务局筹建于1970年2月,成立于1974年,原隶属煤炭工业部,1998年8月划归陕西省管理,2004年2月隶属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日注册成立了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为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企业在册职工10152人,其中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1351人。生产矿井6对,核定能力369万吨。其中:王村煤矿150万吨,王村斜井60万吨,董家河煤矿62万吨,二矿69万吨,权煤公司15万吨,合阳公司13万吨。  二矿、董家河煤矿建于上世纪70年代,已开采40年,现有资源已近枯竭。至2009年底,二矿剩余可采储量571.6万吨,可采期5.9年,董家河煤矿剩余可采储量369.2万吨,可采期4.3年。为了延长矿井服务年限,计划2011年对二矿、董家河煤矿扩充煤炭资源并进行技术改造,开拓三水平。  澄合矿区煤层瓦斯含量低,经鉴定为低瓦斯井田,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尘爆炸指数一般为15-20%,煤层属于不易自燃煤层,因煤层及周边4#煤中富含黄铁矿结核易氧化聚热引起煤层自燃。地温除F1断层及合阳断层附近地温异带外,其它均属正常。  澄合矿区属于华北型煤田奥灰岩溶水充水型矿区,是全国大水矿区之一,按《煤矿防治水规定》属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其中:董家河矿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二矿、王村煤矿、王村斜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区总体构造形态为向北倾斜呈缓坡状起伏的单斜构造,次级褶曲及小断层发育并伴有层滑构造。断裂构造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煤层顶板有两类,砂岩顶板坚硬容易管理;粉砂岩及砂质泥岩顶板破碎难以管理。煤层底板为石英砂岩,局部为砂质泥岩及泥岩底板。本区地表水体较少,煤系地层中以砂岩裂隙承压水为主,煤系基底奥灰水对煤层承压开采威胁较大。二矿、董家河煤矿、董东煤矿、百良旭升煤矿全部为承压开采,受奥灰水威胁严重;王村煤矿、合阳公司新区部分为承压开采。矿井&一通三防&和防治水工作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尤其是矿井水害防治工作已成为澄合矿区的头等大事。
  二、&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十一五&期间,公司(局)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环境安全、系统可靠、装备先进、管理到位、素质提高&总体要求,强化安全文化建设,深化安全基础管理,超前防范,超前治理,以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为重点,着力推进工作程序化、操作规范化、过程精细化、质量标准化,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完善救援体系,提高保障能力,建立安全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使安全生产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安全培训,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不断加强班组安全建设,狠抓以&三员&、&四位一体&安全检查确认为主的现场管理,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和应急管理,严格考核,使安全基础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通过实施安全风险抵押,强化领导带班责任,有效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矿区安全生产稳步发展。经过五年的努力工作,全公司(局)安全生产保持总体稳定,&十一五&比&十五&事故死亡人数减少6人,下降了50%。&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
  (一)安全目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全公司(局)共发生6起事故,死亡6人,百万吨死亡率0.325。其中:  2006年发生机电运输事2起,死亡2人,百万吨死亡率0.624。  2007年发生运输事故1起,死亡1人,百万吨死亡率0.287。  2008年发生机电事故1起,死亡1人,百万吨死亡率0.278。  2009年发生其它事故1起,死亡1人,百万吨死亡率0.238。  2010年发生其它事故1起,死亡1人,百万吨死亡率0.189。  (二)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促进职工安全行为养成  公司(局)始终把上级的有关安全要求及时贯彻落实到全年各项工作中,认真落实国发23号文件及其配套办法,严格执行领导带班下井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安全文化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二是重新编印了《安全文化手册》;开展了&双述&(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竞赛活动;印发了民爆物品安全管理知识《简明读本》。五是开展了青安岗隐患排查活动;开展了企业文化创建活动,推行了&五精&管理工作法,促进了安全生产。  (三)完善制度,严格考核,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  认真落实上级安全管理要求及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细化安全目标责任考核为切入点,把集团公司、局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具体分解,并建立了监督监管体系;按照上级关于安全管理工作新要求,对原有制度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健全了局主要领导、技术负责人、业务部门及科研技术管理等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机构和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通知》、《安监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管理办法》等20余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隐患不排除不生产,生产过程不安全不生产,从源头上严把安全准入关;安全小分队坚持&零点行动&,促进了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工作质量和安全验收确认制度的责任落实;坚持组织安监系统互动检查,增强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闭环管理意识。  (四)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员工素质不断提升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公司(局)安全生产的实际,积极推广了王村矿&职工在岗技能培训法&,现场传授操作技能,提高隐患处置能力;坚持抓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对特殊工种和新工人的教育培训,做到全员持证上岗;强化对&三违&和安全不放心人的管理教育,违章现象明显减少;邀请国家安监总局防治水专家武强教授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防治水知识专题讲座,增强了技术管理人员的水害防治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积极引进和招聘大中专学生,五年来共招聘各专业大学生450名,充实到安全生产的重要岗位。&十一五&期间,全局共培训矿井主要负责人42人;(复训)班组长以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180人。  (五)加大安全投入,不断改善安全环境  近几年,我公司(局)认真贯彻执行了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严格按照国家关于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的规定,足额提取与使用安全费用,不断更新装备,提升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装备性能,消除了矿井重大安全隐患,安全生产环境得到改善,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年全公司(局)生产原煤1294.23万吨,提取安全费用20382.28万元(其中董家河矿按20元/吨、其它矿井按15元/吨提取),实际使用21835.76万元。  &十一五&期间公司(局)先后实施了《2004年煤矿安全改造项目》、《2009年煤矿安全改造项目》,各项目均已竣工。  &十一五&期间使用国债补助资金及提取的安全费用重点对矿井各系统进行改造和装备更新,主要有以下方面:  1、通风系统  完成了王村煤矿(东、西风井)、王村斜井、董家河煤矿、二矿公司东风井主扇和变频控制系统更换改造工程。共计更新主扇10台套,更换主扇4台套,安装变频控制系统4套,扩修专用回风巷6300米。  2、防尘系统  为各矿井补充转载喷雾60套,声控喷雾15套,综采联动喷雾10套,综掘联动喷雾11套,矿井采掘运输系统实现了喷雾降尘自动化;更新煤层注水设备4套,逐步实现长钻孔动压煤层注水,取得了明显的降尘效果;安装采区防尘洒水管路9530米,形成了稳定可靠的洒水降尘、防灭火、供水施救系统;二矿公司、王村煤矿购置大巷喷雾洒水车,实现大巷冲洗洒水及刷白机械化;王村煤矿建成粉尘自动监测除尘系统,提高了综合防尘效果。  3、防灭火系统  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处理闭墙和巷道漏风采用罗克休材料进行注浆封闭,杜绝煤炭自然事故的发生;救护队装备注氮灭火设备、煤矿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王村煤矿、合阳煤炭公司采煤工作面安装了防火门;王村煤矿、合阳煤炭公司建成了束管监测系统,购置了红外线测温仪,自动检测采空区、闭墙内标志性气体浓度,有效预防煤层自然事故。  4、机电设备更新五年来,我公司(局)加大设备更新投入,以先进设备提高矿井安全保障基础,更新和购入154台(套)设备。其中主要综采支架及设备14套,综掘设备29套,液压钻车1套。  5、矿井防治水  2008年-2010年先后对董家河矿8个采煤工作面、二矿4个采煤工作面进行了探水注浆,董家河煤矿、二矿、董东煤矿各建成临时注浆站一座并正常使用,董家河煤矿建成地面职能永久注浆站一座,投入安全费用6401万元。  (六)明确目标,精细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再上台阶  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加大了日常动态检查考核力度,坚持每月专项检查督导,落实达标重点工作,季度全面验收工作机制,促进了采掘工程质量的巩固和提高;全面推行人本精细化管理,实施&井下像工厂&工作成效显著,各矿全部完成了局规划目标;在成本中列支1.2元/吨作为安全质量标准化专项费用,确保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深化&精品示范区&创建活动,对验收挂牌命名的27个&精品示范区&和44项标准化创新项目进行了奖励;王村煤矿被评为国家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和双十佳煤矿,权煤公司被评为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其它矿井均达到了公司规划目标。公司(局)连续三年被集团公司授予&安全质量标准化先进单位&荣誉。  (七)深化安全基础管理考核,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公司(局)高度重视安全基础管理工作,逐年修订安全基础管理考核细则,严格落实安全基础管理责任,建立考核工作机制,考核结果与领导的薪酬、政绩挂钩。坚持每季度对矿井、半年对非煤单位进行全面考核,各单位均达到了一级。  (八)加强现场隐患排查治理,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环境  落实集团公司安全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对生产过程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督查;按月制定了安全检查计划,坚持安全周检、小分队&零点行动&动态巡查活动;按照公司(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监督管理规定》,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实行分级管理,在每月的局长安全办公会议上研究和解决长期不能消除的安全隐患;各业务职能部门对重大工程、危险工序、工作面初采、撤架期间的安全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确保现场隐患的排查和消除,不断改善现场安全环境。  (九)扎实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和阶段性安全活动,及时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  公司(局)根据安全生产实际,坚持开展&安全督查行动&、&百日安全&、&雨季三防&、&冬季三防&、&一通三防&、&矿井防治水&、&机电运输锅炉压力容器&、&区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民爆物品管理&、&应急管理与预案演练&等安全活动,每项活动都进行严格考核和奖罚,确保取得实效。特别是在矿井防治水方面,投入3000多万元,按照&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工作程序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十)加强应急管理工作,职工避险意识明显增强  编制了《煤矿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专项应急处置预案,形成了全局统一的应急救援体系;健全了应急工作领导和工作机构,各矿井成立了兼职救护队;公司(局)定期举办了各单位科级以上管理人员应急管理培训班;制定年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规范了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和安全现状评估工作,重大危险源标示及避灾线路标示清晰、齐全;赋予了跟班领导、当班班组长、瓦检员、调度员发现危及人员安全的重大隐患,立即撤人的权利;按照《应急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每季度对矿井(每半年对地面单位)进行一次考核,下发考核情况通报,按考核结果进行奖罚;救护大队及时补充救护队员,强化日常训练,提高救援实战能力,连续七次代表陕西省参加了全国矿山救援技术比武大会,也是首次代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参加全国的比武盛会,取得了佳绩,为我局赢得了荣誉。  (十一)抓班组和安监队伍建设,现场安全监管意识不断增强  围绕学习推广王村煤矿安全管理经验,坚持抓班组&三个一&的落实,坚持抓班前职工自我安全提醒卡填写制度的落实,坚持抓全员自主排查事故隐患的落实,坚持抓&三员&和&四位一体&安全检查确认的落实,坚持抓岗位练兵技能训练的落实,坚持抓金牌班组、优秀班组长、首席员工月评比活动的落实。开展了职业危害防治专项检查、万名职工应急知识答题竞赛活动,举办了五个工种65名职工操作技能大赛,表彰了20名技术状元和能手,促进了班组安全建设和安监队伍建设工作。  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为实现安全生产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公司(局)所属矿井生产条件较为复杂,西区的董家河煤矿、二矿都是老矿井,存在有瓦斯异常区,又受奥灰水威胁十分严重。为了保证矿井深部回采工作面正常开采,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探测和实施奥灰水防治工程。东区的王村煤矿、合阳公司4#煤夹矸中富含黄铁矿结核具有自燃发火倾向。1993年王村煤矿11501工作面、2009年合阳公司西盘区回风巷曾发生煤层自燃。  近年来,公司(局)在安全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及其配套管理办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生产矿井零敲碎打事故未能杜绝,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漏洞,西卓煤矿相继发生&12.23&和&5.20&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领导干部对预防重大事故的警惕性和敏锐性不高,安全责任心和紧迫感不强。随着矿井开采强度加大、水平延伸,水患、瓦斯等灾害的威胁越来越显现。部分领导解决安全隐患行动迟缓,对隐患治理整改不力,方案制定不及时,措施内容不完善,工作责任不到位,监督执行不严格。  (二)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个别区队长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把制度措施当成是摆设,只讲在嘴上,挂在墙上,未落实到行动上。不管当班出勤人员多与少或条件多复杂,照常超量安排生产任务,致使职工经常延点,身体疲劳,为赶任务不按工序流程操作,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习以为常。  (三)现场安全监管不力。&三员联签&、&四位一体&安全检查确认制度执行不力,对违章行为制止不力。生产环节安全管控存在空档,&手指口述&执行不到位,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现场管理存在死角和盲区,给事故埋下隐患。  (四)部分领导重视产量任务,不能保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对考核标准要求不高,检查把关不严,环节验收不细,工作责任不实,工程质量时好时坏,安全基础工作薄弱。  (五)职工队伍安全技术素质偏低。随着矿井新型机械化设备的大量使用,有经验的老工人匮乏,新工技术水平偏低;区队重生产轻培训,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管理不严,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学习轻技能培养,采掘技术操作人员短缺是潜在的隐患。  (六)事故责任追究力度不够。对发生的事故没有严格执行&四不放过&,特别是区队班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不认真,制定的防范措施存在漏洞,对责任人追究不到位,没有真正从中吸取教训,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七)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还不到位,对已建成的避险系统,日常检查、维护工作跟不上;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工作不到位,兼职救护队人员装备配置和日常救援能力训练还不能满足规定要求,应急物资储备还达不到应急需要。  (八)整合重组的澄合合阳煤炭开发有限公司由于以前底子薄,安全基础差,煤炭生产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需要对井下各个系统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改造。  (九)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结合各矿井的安全生产实际,在&一通三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瓦斯监控系统需要升级改造;井下自动喷雾灭尘没有实现自动化,各矿没有装备大巷洒水车;二矿和董家河矿部分巷道失修严重,影响通风安全;水害严重的董家河煤矿、二矿井下尚未建设避难硐室、未配置可移动式救生舱,紧急避险能力不足。  (十)澄合矿区奥灰水水位+375m,董家河煤矿属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矿井,二矿属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现开采范围均在承压区,开采标高低于奥灰水静水位110m,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一般27m左右,隔水层底承受奥灰水压0.8-1.3Mpa,随着开采深度的进一步加大奥灰水还会进一步增大,而且局部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不足20m。给回采煤量的接续准备增设了采煤前进行电法探测、煤层底板加固、验证,采后作防水闸墙进行封闭等工序。王村煤矿斜井10#号煤开采范围煤层底板标高均在+371.6m,离5#煤层底板近30m,主要受上部5#煤层老空水影响。根据煤科院西安分院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报告,王村斜井10#煤开采条件为复杂型,有突水危险性。在10#煤可采前需做工作面的电法探测及探放水工作。随着矿井开采延伸,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水害已成为威胁澄合矿区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
  四、&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目标  &十二五&时期,国家确定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为解决深层次的安全生产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安全生产工作进入以实现安全发展为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期望不断增大,广大从业人员&体面劳动&的意识不断增强,对安全监管效能、事故灾难应对处置能力、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加强职业安全监管、有效改善作业环境,确保职工职业安全健康有了更高的期待,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随着矿井水平延伸,生产条件的变化,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亟待破解,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自我防护能力亟待提高,安全监管的方式与手段亟待改进。我公司(局)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既要解决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又要积极应对新情况新挑战。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严格落实国务院23号《通知》及其配套办法,牢固树立不安全不生产的安全生产理念,坚持预防重特大事故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相结合,紧紧抓住安全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突出超前预防,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工作环境,全面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以建设安全高效本质安全型企业为奋斗目标,建立以注册安全工程师为主体的安全管理队伍,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澄合矿区安全稳定持续发展。  工作思路:以突出&预防为主、超前治理、规范安全行为、实现自主管理&为总体思路。以保障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为出发点,健全领导组织和制度保障体系,以科学的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工作来保障安全生产,强化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强化安全基础工作,严格现场监督管理,不断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加大事故责任追究力度,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高事故灾害超前防治意识,突出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细化人的行为规范管理,实现本质安全生产。  (二)规划目标  全面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规定,以追求人、机、环、管优化匹配,实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的目标,使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达到行为规范、装备先进、环境可靠、管理精细、安全领先的现代化煤矿企业。到2015年,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安全生产环境全面改善,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设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全面实现,全公司安全生产保持稳定态势,为澄合矿区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原煤生产计划  矿井&原煤生产计划(万吨)&备注&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王村煤矿&200&200&200&200&200&  二矿&100&110&120&120&150&  董家河煤矿&55&75&100&110&150&  王村斜井&120&120&120&120&120&  权煤公司&15&15&10&&&  合阳公司&40&30&120&150&200&  董东煤矿&50&100&100&100&100&  百良旭升煤矿&50&80&100&100&  西卓煤矿&&&100&300&300&  山阳煤矿&&&100&300&300&  太贤煤矿&&&&&120&  义和煤矿&&&&&100&  坊镇煤矿&&&&&100&  东中深部&&&&&60&  合& 计&580&700&00&  2、安全控制指标  年度&控制目标&奋斗目标&其它&生产矿井原煤百万吨死亡率&新建矿井万米掘进死亡率&&  2011年&0.8&0.3&0&杜绝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及重大环境污染涉险事故,非煤生产单位杜绝重伤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事故。  2012年&0.6&0.3&0&  2013年&0.5&0.2&0&  2014年&0.4&0.2&0&  2015年&0.3&0.2&0&  (三)安全投入计划  &十二五&期间,全公司安全投资规划8.51亿元。积极推广应用安全先进适用技术,淘汰禁止使用的设备和工艺,加强煤矿信息化建设,建立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安全信息反馈速度和事故处理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环境的根本改善。  大力推广综合机械化采煤和综合机械化掘进工艺,实现综采机械化达到100%、综掘机械化达到85%。通过对矿井安全技术改造,完善矿井&一通三防&系统和矿井防治水系统,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全面提高矿井防灾保障能力,达到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目标。  1、安全投入项目  &十二五&期间,公司安全费用重点投入方向以矿井防治水和&一通三防&为重点,实施矿井通风、顶板支护、排水、供电、防治水,防灭火、防尘等系统改造,消除安全隐患;强化水灾防控技术措施,重点对采空区、奥灰水实施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查明影响安全开采的水害地质因素;建设完善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进一步完善灾害监控、预测、预警、防治技术体系;建设规范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装备水平,建立事故预报预警和应急协调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与应急信息平台体系,建设一支装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训练有素、救援能力强的应急救援队伍。  2、安全改造项目  (1)矿井通风系统技术改造,规划投资13511万元  开凿二矿、董家河矿三水平回风立井、购置主扇4台;更新各矿井局部通风机、湿式螺旋除尘风机;对王村煤矿斜井、董家河煤矿、二矿回风巷道扩巷、加固维修;更换自动风门;更新更换先进通风仪器仪表设备。  (2)矿井防尘系统改造,规划投资1623万元  各生产矿井装备洒水车,实现井下主要运输巷道防尘洒水系统自动化。  (3)矿井防灭火系统改造,规划投资1362万元  完善王村煤矿、王村斜井、董家河煤矿、二矿的矿井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完成装备各矿井的胶带机峒室自动灭火系统;对各矿井补充更换防灭火管路;二矿、董家河煤矿、王村矿购置煤体注水设备。  (4)矿井防治水系统改造,规划投资23567万元  二矿建设地面注浆站一座;董家河煤矿和二矿采煤工作面底板进行水文地质条件物探、打钻、注浆、构防水闸墙,购置安装排水管道及排水泵;王村煤矿对三下采区1#富水区边界探查,三下采区巷道直流电法探测,井下瞬变电磁侧向探查,钻探超前探查。  (5)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划投资11000万元 按照《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生产矿井分别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避灾路线上分别设置永久性避难硐室;在采掘工作面设置临时避难硐室或配备可移动式救生舱。  (6)其他系统,规划投资34047万元  各矿井完成补充更新部分仪器仪表、完善监测监控系统设备配件及传感器;二矿、董矿建设瓦斯抽放系统;更新各矿井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和工艺。对真空电磁启动器、高压非阻燃电缆、变压器、馈电开关、矿井提升机、高压开关柜、配电箱、移动变电站、电话机等淘汰设备进行改造。完成澄合矿区救援基地建设,增设合阳矿区救护中队,配备先进的救援技术装备。  通过煤矿安全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变煤矿的安全状况,为&两型三化&本质安全性矿井建设奠定牢固基础,为矿井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提供可靠保证,促进澄合矿区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投资方案  &十二五&期间安全项目投资估算主要依据《煤炭建设工程费用定额及造价管理有关规定》(中煤建协字〔2007〕第90号)及目前市场价格。各矿井投资计划年度实施表:  序号&项& 目&估算投资(万元)&实施年份&&&2011年(万元)&2012年(万元)&2013年(万元)&2014年(万元)&2015年(万元)&合&& 计&&&  1&董矿公司&&88&4548  2&二矿公司&&19&1565  3&王村煤矿&16&  4&王村斜井&43&4  5&合阳公司&32&  6&救护大队&7&830&735&285  (五)重点工程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程  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企业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到2015年煤矿企业安全标准化全部达到二级以上,非煤生产单位安全标准化全部达到三级以上。  2、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程 建设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体系示范矿井。实施煤矿企业矿井通风系统改造。落实区域防突技术措施,完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切实做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公司所有煤矿通过技术改造,达到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体系要求。  3、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工程  实施煤矿开采、供电、井下运输、排水、提升等系统的安全技术改造。开展煤矿地质、老空区普查和水害治理。实施防灭火工程技术改造。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更新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实施煤矿机械化改造工程。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4、职业危害治理工程 加强职业健康信息管理,建立全公司(局)职业危害数据库。以防治煤尘肺、矽肺为重点,实施粉尘危害综合治理工程;以防治煤尘职业危害为重点,实施职业危害隐患防范治理工程;加强职业危害防治技术应用,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生产设施、设备和作业场所开展治理。  5、安全科技推广工程  实施安全技术示范工程。积极与煤科院所合作,重点破解矿井瓦斯、煤尘、突水、火灾、冒顶和动力性灾害等防控技术、矿井通风系统与生产动态变化协同控制技术难题,装备深部矿井热害、瓦斯防治、顶板维护、水灾预防、通讯传感器等实际需求的先进技术设备。  6、救援基地建设工程  建设澄合矿区救援基地,建设集团公司东三局(韩城、蒲白、澄合)大型救援应急设备物资储备基地,具备救援重大事故的能力。按照&五化三提高&(思想革命化、行动军事化、管理科学化、装备系列化、技术现代化和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装备水平、提高技术水平)要求,建设全国一流高效的澄合救护中心。  (五)重点工作及政策建议  1、重点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通知》要求,切实把煤矿安全生产规划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重点工程纳入公司(局)总体规划之中,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矿井生产集约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2)强化煤矿安全科技保障作用。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不断优化矿井安全生产环境。以先进装备、自动化、智能化、用人少为方向,提升矿井安全装备水平,实现装备现代化、控制自动化、监测智能化。  (3)落实煤矿安全改造规划目标,2011年底前所有生产矿井全部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2013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生产矿井&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强化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进一步落实防治水措施。重点对老空区、奥灰水、实施水害补充勘探,查清影响安全开采的水害地质因素,实施重大水害治理工程。切实提高煤矿安全保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4)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费用提取使用管理制度,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安全改造项目资金实行专项资金&三专一封闭&管理制度(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专管、封闭运行),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国补专项资金用户&,把国补专项资金和企业配套资金一并存入该银行专户,专户、专账、封闭运行,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和有效使用。不得用于其他支出。  2、政策建议  (1)建议国补资金向老煤矿倾斜,重点安排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重大灾害治理、安全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及重大课题项目研究等专项资金。  (2)根据煤矿灾害程度和安全风险情况,合理提高安全费用提取的下限标准。
  六、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本质安全型煤矿创建工作,建成一批本质安全型煤矿,率先实现本质安全生产,引领和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整体提高。2013年底,建成3个以上国家级本质安全型煤矿;到2015年,建成6个以上国家级本质安全型煤矿,推进全公司(局)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  (一)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公司(局)所属矿井基本形成瓦斯、火灾、煤尘、水灾等灾害的超前探测和治理的预防机制。  (二)建立完善生产技术保障机制。实现组织设计、规程措施、采掘接替、作业过程、投产验收、系统分析、科技创新、生产管理等工作目标。  (三)建立完善安全评价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文化、安全培训、安全投入、班组建设、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预评价和生产安全管理后评价等管理工作。  (四)建立完善精品工程考核机制。围绕创建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和保持集团公司先进单位的目标,建立完善程序化、标准化和定量化管理办法,狠抓日常的考评工作,提取1.20元/吨煤作为创建活动基金。公司每季度、矿井每月对井下所有生产系统的合理性、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固定设备安装的可靠性、移动设备的运行管理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安全评估。  坚定不移地抓好掘进进尺,研究探索巷道快速掘进技术,提高单进水平,实现矿井均衡生产。  (四)完善企业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生产矿井: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落实安全生产技术及管理措施。有效防范瓦斯、水害、火灾等重特大事故。深化瓦斯综合治理示范矿井建设,有效提升煤矿瓦斯防治水平。完善灾害监控、预测预警与防治技术体系,加强重点时段和重点地域水害、火灾等事故防控技术措施。对资源整合矿井实施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查清影响安全开采的老空区、奥灰水等水文地质因素;治理井下电缆、皮带、电气、可燃材料支护等存在的外因火灾隐患及煤层自燃引起的内因火灾隐患,提高矿用设备安全性能。  严格煤矿安全准入制度,将技术人员列入安全生产准入基本条件,全面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采煤机械化和掘进机械化程度到2015年底分别达到100%和90%以上。完善煤矿地质勘探报告审查制度,提高地质勘探精度和安全基础参数的准确性、可靠性,将安全保障能力作为矿井设计的重要内容。严控新(改、扩)建矿井施工准入条件,严禁超能力生产。建设项目。加强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杜绝以包代管。建设项目进入二期工程前,必须安装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必须形成由地面主要通风机供风的全风压通风系统。严格实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综合监督管理。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制度,严格落实&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加强提升运输系统管理,完善各项保护装置、实时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安全可靠运行。  项目施工:加强工程招投标、资质审批、施工许可、现场作业等环节的安全监管,及时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建筑企业和施工工艺、技术及装备。严格落实项目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信息动态数据库,健全施工单位与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建筑设计、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开展防范高处坠落、施工坍塌专项治理,防范建筑事故发生。  特种设备:实施起重机械、压力管道、气瓶等事故隐患专项整治,建立重大隐患治理与重点设备动态监控机制。实施大型起重机械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工程。  职业健康:建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普查与申报系统,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建立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特殊工种准入、职业卫生培训、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员等制度。建立职业危害检测基础数据库,开展粉尘危害专项治理,实施尘毒危害防治示范工程。到2015年,新建、扩建、改建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危害申报率达到7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8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0%以上,接触职业危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95%以上。强化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加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监督管理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监管。督促企业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危害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改善作业场所环境。  (五)完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提高现场安全监管能力。  加强安监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安监人员培训考核等制度,分级分类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的能力评价体系。严格安监人员选拔条件。鼓励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到2015年,形成以注册安全工程师为主体的安全监管队伍。  改善安监机构工作条件。推进安监机构工作条件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驻矿安监机构工作条件建设达标率达到100%。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实施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工程,完善覆盖各级安监和应急救援机构的信息网络与基础数据库。强化源头管理。建立动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信息化网络建设。构建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和安全培训管理信息化共用共享系统支撑平台及保障体系。  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建立重大隐患逐级挂牌督办、公告、整改评估制度,推行重大隐患登记、销号和查询管理。构建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及监控预警机制。建立基于企业风险分级监管机制。建立完善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准入资格制度。完善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制度。定期公告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的单位,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建设和信息公开。  加强矿区舆论监督。依法维护和落实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合法权益。拓宽和畅通安全生产社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信箱,接受公众的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鼓励单位和个人监督举报安全隐患和各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对有效举报予以奖励。  (六)完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技术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实施科技保安工程。整合安全生产优势科技资源,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重大事故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科技攻关,实施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力争在重大事故致灾机理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突破。强化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安全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对安全生产的智力支持。建立注册安全工程师使用管理制度。加快培养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  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建立完善安全评价、检测检验、职业危害检测、安全培训支撑平台。建立完善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统计信息、考试考核、危险源登记、职业危害监测、宣传教育和局、矿两级安全监管技术支撑。到2015年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关键技术准入达到90%以上。  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与装备。完善安全科技成果推广机制,完善安全生产技术共性转化平台,将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列入公司(局)更新淘汰目录。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建立安全生产技术规程适时修订、及时贯彻和跟踪评价制度。制定落实危险性作业专项安全技术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提高安全生产监察效能。建立安全管理效果跟踪反馈制度。完善&覆盖全面、监管到位、监督有力&的安全监督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七)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  推进应急协调与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灾害预报预警联合处置机制,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按照国家二级和省四级救护资质标准,分别配备救护大队和各矿兼职救护队技术装备。到2015年兼职救护队达到省四级救护资质标准。  完善应急救援基础条件。强化应急救援仿真演练。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析与评估。到2015年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完成率达100%。  (八)完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素质。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培训。推行安全生产考培分离制度,建立安全培训质量考核与效果评价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提升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文化示范矿井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知识进区队、进班组、进家庭行动。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月&、&职业危害防治法&、&保护生命、安全出行&、&安康杯&、&青年安全示范岗&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打造安全文化精品工程,促进矿区安全和谐繁荣。  七、工作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把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摆在各项工作第一位的原则。切实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二)坚持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原则。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安全基础管理,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提升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水平。  (三)坚持正确引导、积极创建的原则。各有关部门要引导各基层单位积极开展创建工作,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四)坚持分类指导、分级建设的原则。要充分考虑本矿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确定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创建各具特色的本质安全型煤矿。各单位要在创建工作基础上结合各自的条件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五)坚持与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精品工程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现生产过程的动态达标。在此基础上开展本质安全型煤矿创建工作,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八、工作标准  (一)员工素质  1、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率100%。其他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率100%。新工人上岗前签订至少为期一年的师徒合同。  2、采矿、安全、机电、地测等专业中高级职称管理和技术人员占在册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中高级技术工人占在册工人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3、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按章指挥,遵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二)技术装备  1、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5%及以上。  2、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85%及以上。  3、无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工艺和设备。  4、主要生产系统机电设备、设施安全保护功能齐全,动作灵敏可靠,并且有故障监测功能。  5、大型固定在用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全矿机电设备综合完好率达到95%,电气设备、器材失爆率为零。  6、安全生产实现信息化管理,装设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作业人员定位和煤炭产量远程监测系统,运行正常。  (三)作业环境  1、采煤、掘进、移架、喷浆等作业时,有害气体、风速、温度、噪声、粉尘等动态监测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2、矿井提升、运输、通风、压风、防尘、排水、供电、供水、通讯等系统完善,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井下运送人员必须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主要平巷超过1.5km、斜巷垂深超过50m必须采用机械运送人员,并实现从井底车场到采区人员行走距离累计单程不超过1000m。  4、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落实班组、区队、矿井、公司(局)四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5、定期对煤矿及周边地理环境、自然灾害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进行安全评估,做好预警、预报,制定应急预案,并纳入防灾救灾应急管理体系之中。  (四)安全管理  1、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和公司(局)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有执行情况记录。  2、建立和完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模式。  (1)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制度,并有执行情况记录。  (2)建立和完善管理对象(通风、瓦斯抽采和监测监控、防突、支护、防治水、防火、防爆、防尘、运输提升、供电和矿山救护等系统)管理标准,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并有执行情况记录。  (3)建立和完善从业人员安全行为规范(人员准入、行为准则、安全培训)和安全管理(自检互检、监督检查、预警预报、责任追究、考评奖惩)制度,并有执行情况记录。  (4)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保障制度(建立组织机构,制定监督检查、员工激励与约束、安全资金投入与使用等制度),并有执行情况记录。  (5)建立和完善安全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做到安全管理实时跟踪问效,并有执行情况记录。  (五)安全效果  1、煤矿年度内百万吨死亡率为零,前两个年度内无3人以下死亡事故、平均百万吨死亡率不超过0.2,千人负伤率在1以下,非人身伤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小于20万元/百万吨。  2、达到国家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一级标准。
  九、工作途径  (一)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推进员工行为本质安全化。  1、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安全为了员工,安全依靠员工,安全成果由员工共享。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理念,规范员工的行为模式,全面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加强企业人文环境和生产现场的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搭建安全文化平台,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做到人人都是安全员,&三违&现象大幅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做到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保障零三违、零隐患作业。  2、严格执行煤矿人员准入标准。严格执行对煤矿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其他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工作经历、接受培训等准入条件的规定,从源头上严把人员准入关,实现人员的安全准入。  3、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变招工为招生&,不断改进培训方法,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培训。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强化员工的系统培训和考试,使员工具有较高的安全技能和专业岗位知识,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看着他人被伤害。  (二)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实现岗位达标目标。  实现企业达标,首先要实现岗位达标。要以基层班组职工岗位达标为核心,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实现岗位操作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各矿井在2013年底前基本实现岗位达标,2015年全部实现岗位达标。  1、制定岗位标准,明确岗位达标要求  各单位应结合各岗位的性质和特点,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各岗位的岗位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岗位职责描述、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岗位管理要求、行为安全要求、装备护品要求、作业现场安全要求等。建立岗位达标有关制度,做到&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记录、绩效有考核、改进有保障&,确保岗位达标创建持续、有效的开展。应定期评审、修订和完善岗位标准,确保岗位标准持续符合安全生产的实际要求。在行业标准规范、企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岗位职责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岗位标准进行修订。  2、建立评定制度,确定达标评定程序  各单位应建立岗位达标评定工作制度,对照岗位标准确定量化的评定指标,明确评定工作的方式、程序、评定结果处理等内容。岗位达标评定应当采用达标考试、岗位自评、岗位互评、上级对下级评定、成立评定小组进行统一评定等方式进行。  3、丰富达标形式,推动岗位达标创新各单位应采取班组建设活动、危险预知训练、岗位大练兵、岗位技术比武、全员持证上岗等切合实际、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全员参与岗位达标,人人实现岗位安全&的活动氛围,不断提升职工的安全素质,推动岗位达标创建工作。  (三)实现岗位达标的保障措施  1、严格制度要求,规范岗位达标  各单位应制定实施岗位达标创建方案,建立岗位达标有关制度,做到&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记录、绩效有考核、改进有保障&,确保岗位达标创建持续有效的开展。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加强检查指导和组织协调,把岗位达标创建作为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重点工作来抓,并安排部署和督促落实。  2、加大宣教力度,提升岗位技能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把岗位达标作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宣传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强岗位达标创建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基层岗位的针对性教育培训,使职工具备危险预知能力、操作技能、应急处置能力等,自觉抵制&三违&行为。矿井要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等各种方式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和提升员工安全素质。  3、制定奖罚措施,促进岗位达标  各单位应建立并完善企业岗位达标创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定具体的奖罚措施,将岗位达标与岗位职工的薪酬福利、职位晋升、评先评优等挂钩,对规定期限内不达标的,采取重新培训、调岗、待岗等措施。  4、加大安全投入,创造达标条件  各单位要加大安全投入,为开展岗位达标创建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条件,确保作业环境、设备设施、人员防护等方面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5、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岗位达标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应适时总结和推广岗位达标创建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树立典型企业,示范引领岗位达标创建,并提供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渠道和平台。  各单位应在岗位达标创建中,积极总结经验或借鉴学习其他单位的经验和做法,在企业内树立达标岗位典型,鼓励职工学习典型,超越典型,开创你追我赶、争创岗位达标的氛围,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岗位达标创建工作。  6、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达标质量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把岗位达标纳入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强化对岗位达标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督促基层落实岗位达标的要求。同时,要强化服务意识,指导和帮助企业解决岗位达标创建中的实际困难。  (四)加大安全投入,提升煤矿系统装备本质安全程度。  1、完善煤矿防灾系统和安全装备。要根据预防灾害情况和安全生产需要,不断增加安全投入,提高&一通三防&、防治水、提升运输、顶板等防灾系统装备安全水平。  2、严格矿用设备安全管理。严把矿用设备安全准入关,井下机电设备必须取得煤安标志,方准下井使用;建立完善矿井设备监测检验制度,加大对设备安全运行实时监测,消灭电气设备和器材失爆,确保安全运转。  3、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广应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工艺、设备。严格按照国家总局《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三批)》通知要求,两年内全部淘汰落后的产品、工艺和超期服役的设备,不断提高矿井设备的本质安全水平。  (五)预防控制事故灾害,提升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程度。  1、加大矿井灾害治理力度。要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加大对瓦斯、水害、煤尘、火灾、顶板等灾害的集中治理力度,超前预防、超前治理,消除危害。  2、优化井下作业环境。做到矿井提升、运输、通风、压风、供水、供电、通讯、监测监控等系统合理,运行可靠;井下有害气体、风速、温度、噪声等符合《安规》规定,减少职业危害。  3、提高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的能力。定期对煤矿周边地理环境、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等引发事故的因素进行勘察和安全评估,制定预报、预警、预防以及应急救援预案,把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纳入应急管理体系之中,杜绝和减少由于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  (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实现管理本质安全化。  1、推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在现有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建立适合局情、矿情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实行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制定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控制和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建立和完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和保障体系,做到管理科学、制度规范,实现由传统的经验型管理向主动、预控型本质安全管理模式转变。  2、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落实责任制,加强现场管理、技术管理,坚持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制度,加强基层班组建设,严格按照定员组织生产,积极开展安全评价,推进科学管理。  3、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岗位、班组、区队、矿、局五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定期从立项、地质勘查、设计、审批、核准、建设队伍资质、施工管理、生产过程等方面进行排查治理。对所有重大隐患,都必须要逐条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落实到位。  (七)加强组织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各矿主要负责人要把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组织机构,制定管理标准及措施,组织全员培训,全面抓好组织实施。
  十、保障措施  (一)推进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  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充分发挥单位安委员会的综合协调作用。建立现场检查与网络监控、全面检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  (二)严格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  认真贯彻国务院23号《通知》及配套管理办法,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重点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轮流现场带班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和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事故技术原因调查分析。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加强对重要时期、特殊工程、危险作业、治理重大隐患等特殊情况下的安全管控。各单位必须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措施,实行干部现场跟班指导,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工作。  建立精细化管理考核制度,以岗位达标巩固系统达标、保持动态达标、实现全面达标,打造零隐患现场,营造零事故环境,为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夯实基础。  (三)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各矿井建立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避险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责任,每月对各系统完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根据井下采掘系统变化,及时补充和完善,落实系统维护责任,保证系统常态完好可靠。完善各系统图纸等基础资料,建档规范管理。  将应急管理工作全面纳入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把应急演练延伸到区队班组,开展现场应急处置演练。事故信息处置要符合&快速反应、规范运作、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积极处置&的原则。制定的应急演练计划要切合现场实际,矿井每季度、非煤单位每半年至少要组织一次模拟事故演练,及时总结评估,并上报备案。  (四)强化规划实施与评估。各级单位和有关部门要将安全生产目标纳入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本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公布各单位安全生产指标、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对重点工程要编制工程专项规划,提出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进度安排,以及资金筹措方案。
        二O一一年六月十日
责任编辑:李依珊
&&&&&&&&&&&&&&&&&&&&
地址:陕西省澄城县 邮编:715200 电子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安全生产月主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