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的月工资是6500元,3500扣除五险一金3500元,

当前位置:
>>>我国将个税的免征额从2000元上调至3500元,9月1日起施行。小李20..
我国将个税的免征额从2000元上调至3500元,9月1日起施行。小李2011年9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145元,根据新税率表,那么小李这个月工资是&&&&&&&&元。 (&&&&)级次全月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1级X≤150032 级1500&X≤4500103级4500&X≤900020A.2500元&&&&& B.4500元&&&&&&& C.6000元&&&&&&& D.6500元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C试题分析:计算个人所得税时,首先要用本月所得减去3500这个基数。通过材料可知,在第一级中,应缴纳元,应税额为1500元;所以在第二级中小王应缴纳145-45=100元的税款,由于第二级的税率为10%,第二级中小王的应税额为100÷10%=1000元;所以小王9月份的工资为00=6000元。选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我国将个税的免征额从2000元上调至3500元,9月1日起施行。小李20..”主要考查你对&&财政及其作用,分配制度,税收的含义、特征及种类,依法纳税&&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财政及其作用分配制度税收的含义、特征及种类依法纳税
国民收入含义:
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财政含义:
为了履行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国家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国民收入:
&①含义: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②意义: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标志着一个国家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
③国民收入增加的途径: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广泛采用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国民收入按其最终用途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 A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 B消费主要包括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 C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二者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相互促进——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生产的发展为消费提供前提和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会促进生产。不一致——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积累和消费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积累多了,就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人民的劳动积极性,这样从根本上也不利于积累的扩大;如果消费多了,财富都吃光分光,也不利于生产的进一步扩大,最终又会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 D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该有所增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应该与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财政的含义及实现:
①财政: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 ②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③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财政的作用:
&①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财产性收入的含义:
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好生活活动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准确把握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几个问题: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①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整体水平低、多层次又不平衡,决定了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要实行按劳分配,而其他所有制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又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然性。 ②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要兼顾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各方面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的关系: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为前提。而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普遍实行,它存在于我国的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意味着劳动者只是受雇于企业主,他们只能作为劳动要素的提供者参与生产和分配。两种收入所体现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不同,因此区分二者首先要看是哪一类经济形式再作判断。
&(3)对比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①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②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内容与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原因: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结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
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a、按劳动要素分配: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b、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c、按技术要素分配: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包括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 d、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3)原因: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②健全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理论依据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依据的基本理论是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图示:
如何完善分配制度,实现公平分配:
1、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制度保证。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此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调节和整顿收入分配。(低、中、高、合法、非法)4、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5、个性问题:行业收入差距——加快垄断性行业改革,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区域收入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缩小区域差距 税收的含义:
&①税收的含义:人们习惯将税和税的征收合称为税收,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②税收必然性:有国就有税。国家通过税收形式组织财政收入,为其自身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③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增值税含义:
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
个人所得税含义:
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个人所得税,按照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税收的特征:
①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征收。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②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③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转不能随意改变)。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我国税收和种类:
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最大的两个税种。
①增值税: A.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 B.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C.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D.作用: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②个人所得税: A.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个人所得税,按照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B.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特点:纳税人所得越高,(高收入者多纳税少收入者少纳税)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C.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的个人收入。 D.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比较:
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
①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②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的单位和个人。
发票的含义:
发票是消费者购物凭证。也是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几种违反税法行为的异同点:
(1)相同点:都没有依法向国家缴纳应缴税款,都违反税法,都要接受法律惩罚。 (2)不同点:违反税法的手段、方式和特点不同。要特别注意区分偷税(以欺骗的方式逃避纳税)和骗税(骗取出口退税和税收优惠)。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②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③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四种违反税法的表现:
①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②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③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④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树立纳税人意识的要求:
①纳税人意识表现在义务和权利两个方面,即自觉诚信纳税的义务和认真监督税收征用的权利。 ②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③不管公民是不是纳税人,都要树立纳税人意识。
发现相似题
与“我国将个税的免征额从2000元上调至3500元,9月1日起施行。小李20..”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8207224371112696198926207208220631填空:方阿姨上月的工资为2400yuan,扣除2000元后俺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他应缴纳()元_百度作业帮
填空:方阿姨上月的工资为2400yuan,扣除2000元后俺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他应缴纳()元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课件[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六年级数学下册税率课件[1]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5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2015年三月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
我可以不是一个好员工,但不能不做一个好公民
&nbsp&nbsp&nbsp&nbsp这段时间,老板和‘老板娘’(与老总同居未结婚,公司高层领导)对我有些‘不满意’。前几天就为处理一位广东某片区已经离职但有劳动纠纷的员工的事情而有了严重分歧。&nbsp&nbsp&nbsp&nbsp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员工是公司某销售区域的财务主管,由于公司财务紧张,拖欠去年9-12月份的工资,多次讨要不得,在公司网络办公系统上对每一ID发了讨要工资的公开信,内容没有什么偏激,但老总还是被‘激怒’。公司没有退步,员工亦觉得委屈,双方矛盾进一步加深。为此,员工有些不配合公司的工作了。&nbsp&nbsp&nbsp&nbsp由于该员工手中掌握着数万元货款票据,公司不发工资,员工就扣押了这些单据。在协商中,公司同意暂发9月份工资,希望该员工把单据还给公司。员工还了部分单据后,公司以各种理由没有兑现发放9月份的工资,员工手中仍扣押着价值2万多元的票据,双方矛盾完全破裂。这是今年1月份的事情了,由于无法处理,此事一直拖延至今。&nbsp&nbsp&nbsp&nbsp3月中旬,公司以该员工乱发非工作信息为由,对其处以月工资20%的罚款,即210元。并以扣押单据为由,对该员工处以所扣押单据10%的金额罚款,共2000多元,,并扣发了2006年1月份(17天)的工资,总计约3500元,并下发了处罚决定书。该员工坚决不同意,拒绝还单据。&nbsp&nbsp&nbsp&nbsp我是今年2月下旬才入职。在双方闹得不可开交的情况下,棘手的案子转到我的案头。一看案卷,公司的处理显然毫无法律依据。&nbsp&nbsp&nbsp该员工未结工资6500多元,扣除罚款后,剩余工资3000多元。但由于该员工已经从片区负责人那结单3500多元,假如根据处罚决定,该员工不紧要退回单据,还要倒贴几百元给公司。显然,这条路行不通。&nbsp&nbsp&nbsp&nbsp接受后,我向原处理人员和财务经理以及被罚员工了解了情况,发现双方误解很深,员工对公司完全不再信任,而公司总觉得员工采取扣单的方式是绝对不允许的,一定要重罚。老总一定要我按照已经下发的文件处理,认为公司必须要严格执行规定,不能随便更改决定。这,显然是一道难题。&nbsp&nbsp&nbsp&nbsp我是这样想的:公司的目的,主要是把单据拿回来,避免损失扩大,也要严肃纪律,教育当事人,警示他人。要达到这两个目的,我该采用什么方式呢?&nbsp&nbsp&nbsp&nbsp我对老总罚款3500元的决定是坚决不同意的,虽然公司拖欠工资是不对的,但员工采取扣押票据也不能得到默认。公司为了警戒他人效仿,必须要作出相应处罚。&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前几日,我把处理方案交到老板案头,他一听我说要双方退步,未等我讲理由,就把我狠狠的批评了顿,还说我不为公司利益着想。老板是一个没多少文化的民营企业经营者&nbsp(请恕我不用企业家这一称呼),有着上世纪90年代中国民营企业经营者通用的弊病。。老板责怪我就是整天呆在办公室,不愿意出差去片区处理。这次,我没有过多阐述自己的理由,选择了沉默,我认为,需要找个适当的机会,我会和他解释的。&nbsp&nbsp&nbsp我还是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处理此案。去年,妥善地处理了徐伯伯和李阿姨的两起离婚后财产纠纷的诉讼,是我充分相信这件事情可以电话处理。&nbsp&nbsp&nbsp&nbsp昨天,我和被罚员工通了很久电话。由于我与她未曾谋面,一开始,该员工就对我有很大的戒心,并对公司一万个不满。经过耐心劝导安慰,把各种利弊分析给她听,她逐渐开始配合我的处理了。其中的过程,无法用三言两语形容,我只知道,电话至少打了10个,通话时间不下3个小时。&nbsp&nbsp&nbsp&nbsp经过n久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同意处罚610元。其实,我内心还为该员工感到不满,但为了让老板和员工都能接受,也起到应有的警戒作用,我想这个数字是比较妥当的了。自己被拖欠数月工资,结果离职了还被处罚610元。根据劳动法,处罚的数额不能超过当月工资的20%,而610元,已经是近半个月工资了。而按照公司原来的处罚,更是严重违法劳动法的,即使以扣押单据的理由提起民事诉讼,其获得的赔偿也不会达到此数(在退还的情况下)。我知道,在我声声‘莫姐’的美言下,莫姐已经是看在我处理的面子上才同意退步了,她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结款的。&nbsp&nbsp&nbsp&nbsp我和莫姐达成的协议,只是第一步,最难的恐怕是要说服全体员工都认为抠门的老板和‘老板娘’。老板总以为我吃里扒外,不严格执行公司的规定。我认为,这主要是我和老板的管理理念不同。&nbsp&nbsp&nbsp&nbsp&nbsp我认为,管理应该实行利益最大化。假如非要严格执行3500元的罚款,被罚员工是绝对不可能交还单据的,因为前面说了,该员工已经结款3500多元,假如她会执行,那就是她要从其他城市(她已经回家)赶到片区,把多收的钱退还公司,还要把单据无偿交给公司。如她不交还,公司必须宣布单据作废,并且得通知客户,还得派至少两人前往该城市处理。不仅让客户觉得我们管理的不善,更重要的是在经济上,公司得花费处理费用数千元。但花费了这些费用后,还不能解决问题。其他员工怎么想?公司现在给员工的印象如此差,这样只能继续恶化下去。且,被罚员工一纸诉状递交到劳动部门,公司还得应诉,最后多半得退回罚款,并还可能因为拖欠工资被裁判支付25%--50%的赔偿金。&nbsp&nbsp&nbsp&nbsp根据我的方案,公司可以和平拿回单据,610元的罚款,也足以教育当事人,惩戒其他员工。公司的退让并不是软弱,而是让其他员工知道,公司有错也会改,展示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虽然这610元或许还是太高了。在我和被罚员工的口头协议里,该员工同意承认错误,这已经是非常大的退步了。最终,公司可以在处罚决定书中以“该员工平时表现优秀,能主动承认错误,配合公司解决纠纷并全部退回单据……”为由,对该员工“酌情处理”。这样,给双方都有了台阶下,也让其他员工知道,凡是采用这样的方式和公司对抗的,只能会象这位员工一样,最终得退回单据,被处罚。也展示了公司处理问题的灵活性。&nbsp&nbsp&nbsp&nbsp早上,老板和‘老板娘’为此和我争了起来。我感觉老总的理念真的很难沟通,在‘老板娘’比较刺耳的声音中,我采取了沉默的方式以坚持我的立场――‘老板娘’在一旁唠唠叨叨,我好不在意的欣赏窗外的风景……老板开始没说话,后来不得不发话,说我不尊敬领导,说我应该知道‘老板娘’的风格……等等,还说,我要继续在公司工作就说一声,不愿意,可以走……&nbsp&nbsp&nbsp&nbsp&nbsp是的!我现在没有条件离开,刚来深圳,住的吃的,加上一身病痛,更重要的是要备考,我还得忍。但,我有我的信仰,我不会违背我的信仰和原则。我宁愿不做一名好员工,但我不能不做一个好公民。&nbsp&nbsp&nbsp&nbsp&nbsp每天17:30下班,我没有几天是20:00能回宿舍的。晚饭只能随便解决了事,而我的腰和颈椎不应该是较轻的病。我忍了,为了自己的理想,我得忍。我没有忘记石大哥对我说的那句话:要做一名苦行僧……&nbsp&nbsp&nbsp&nbsp回宿舍的BUS上,我给小老鼠打电话了,她安慰我别生气。谢谢了~~我想我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还是很强的。为这样的人生气?呵呵,值得吗?当然不值得。我应该感到高兴和自豪,因为我捍卫了自己的信仰和尊严。&nbsp&nbsp&nbsp&nbsp我必须坚持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自己的信仰,不管路再艰难,我都要走下去……&nbsp&nbsp&nbsp&nbsp昨天是丛飞走的日子,我不能给他丢人……&nbsp&nbsp&nbsp&nbsp写完了这篇日记,才觉得自己是手、腰、腿一直在麻疼麻疼……&nbsp&nbsp&nbsp&nbsp男人流血不留泪!!坚持就是胜利!!!&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农民&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日&nbsp&nbsp深圳&nbsp&nbsp&nbsp&nbsp&&&&
作者:[] 分类:[] 时间:[21:29:32] | 评论() | 阅读(547)
当前没有评论。
留下我的评论:
我的评论:
注意: 评论限制300字。当前的评论需要网站进行审核,所以在您提交评论和评论显示在网站上之间,有时间上的延迟。这个延迟并不会很长,所以没必要重新提交您的评论.张阿姨和李阿姨每月的工资相同,张阿姨每月把工资的30%存入银行,其余的钱用于日常开支,李阿姨每月的日_百度知道
张阿姨和李阿姨每月的工资相同,张阿姨每月把工资的30%存入银行,其余的钱用于日常开支,李阿姨每月的日
张阿姨和李阿姨每月的工资相同,李阿姨发现,余下的钱也存入银行,这样过了一年,她12个月存入银行的总额比张阿姨少了5880元,张阿姨每月把工资的30%存入银行,李阿姨每月的日常开支比张阿姨多10%,其余的钱用于日常开支
提问者采纳
5880÷12÷[30%-(1-77%)]=490÷[30%-23%],=7000(元).即李阿姨的月工资是 7000元.故答案为,=490÷7%,=77%
(1-30%)×(1+10%)=70%×110%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标准扣除额与工资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