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领域,都有哪些值得引进到国内但尚未引进的外文文献网站书籍

一年里,读了一些值得推荐的经济金融书籍(多图)
2014 年你都读过哪些值得推荐的经济金融类书籍?理由是什么?
Steven Li,投行金融风险执行董事(ED),CFA,FRM,业余历史爱好者。
Carol Alexander 的四部头 Market Risk Analysis。 非常全面系统地介绍了 market risk modeling 的常用方法和理论。内容深入浅出,从头教你进入 market risk model 的领域,附有大量应用实例。
第一卷是数学基础,可以不看,需要时查阅。
第二卷讲常用的统计和计算经济学方法,如 PCA, factor analysis, GARCH models, cointegration 以及 forecasting。 你会学到这些方法如何在实际中被应用于巿场风险分析。
第三卷讲常见的金融产品的定价模型。包括基本的固定收益产品,期权,期货,远期,以及 volatility models。最后一章 portfolio mapping 非常重要,教你如何把复杂的 trading portfolio 分解为到 risk factor 的组合。这是银行资产组合资本计算的基础。
第四卷真正进入 risk 模型,计算 VaR 及其相关量的各种方法,如蒙特卡罗和 historical simulation。 Scenario analysis, stress testing 和 capital allocation 等。
如果你立志做 risk quant, 不要指望 FRM,内容太浅太泛。但读了这套书,去面试这类职位绝对更靠谱。
再推荐一本财经类的畅销书 -《欧元的悲剧》(The Tragedy of Euro)。 这本书系统阐述了 2019 年前后欧债危机的背景,起源与过程,分析了欧元这一欧洲一体化货币形成过程背后政府,央行及银行等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对货币流通的基本经济原理以及货币政策背后的政治推动力的剖析十分深刻清晰。有些内容是在教科书中找不到的。
书中的不少观点似乎在印证阴谋论的观点,其中的一个核心是欧元体系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于德国来说是&不流血的凡尔塞条约&,也就是说以法国为首的国家通过非战争的手段迫使德国最终放弃了马克的统治地位,以换取两德统一的实现。但是与《货币战争》这样的书不同,作者的逻辑论证非常严密,而非简单地罗列数据和结论。书中还详细分析了欧洲央行与美联储在支持政府财政货币政策手段方面的异同。
在 YouTube 上可以找到作者 Philip Bagus 关于本书的访谈录。
慧航,←法号,本人男|不懂算法的经济学家不是好摄影师
2014 年,怎么能不提这本书:,虽然书中的观点遭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反驳,甚至
上已经有很多反对 Piketty 的书开卖。不过,他提了一个好问题。这本书中文版已经有了,《21 世纪资本论》。
另外,还有这本书:,关于美国高频交易的内幕,非常值得一看。
还有 @chenqin 大神的书:
老豚晕糖,Trading Strategist. Physics Ph.D.
今年事儿杂,看书的时间不多。最近恶补了一下欠着的书债,罗列了以下书单。以下带浓重的个人色彩,评论请随意。
经济是个很广的概念,金融的中大部分人关心的投资又&像山岳一样古老&,所以如果没理解错的话,经济金融类的书覆盖面很广,包括从教科书到文献,从公司管理到炒股赚钱应该都算吧。那我干脆脑洞开大些,一并在此推荐了。
(编辑中,待补充)
1. 《宽客》 by Scott Patterson
推荐度:★★★★☆
客观性:★★★★★
可读性:★★★★☆
(量化交易史)
一本讲述量化交易史比较中肯的书。可以当茶余饭后的小说书来看。不需要任何知识背景可以读懂。
今年抽出时间来看了一下,写的比较客观,不如同类书籍一样流行带点悲观色彩(无力感?)。量化交易中遇到的黑天鹅事件来源于人性本质的弱点(贪婪,恐慌,技术的趋同性?),只是量化交易的技术手段像粒子加速器一般加速了情况的恶化,使得整件事情体现出完全出人意料的局面,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速度发展演化,彻底改变了整体格局。技术在进步,问题会解决。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交易的地方就有超额收益。本人对此抱偏乐观态度(^-^)。
作者从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开始构建了整本书的脉络,视角独特,可读性强。市面上此类书籍中最推荐的一本。
2.《变革中国》 by Ronald H.Coase & 王宁
推荐度:★★★☆☆
客观性:★★★★★
可读性:★★★★☆
(中国经济市场化演变史)
作者是新制度经济学鼻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显然是本很有份量而且客观的书。
此书讲到了经济制度变革之内驱力包括中央集权 + 地方分权的&双轨制&,借鉴于来源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后毛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彻底地转变,并对此前的经济制度隐患进行反思和弥补。
书评借鉴一下。
&中国在毛以后的制度变迁是一个&双轨结构&,自下而上的边缘革命和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力相互作用,才使得中国的经济有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于是科斯和王宁的这本新书一个核心问题便是&中国是怎样走向资本主义的&。&
&中国的改革需要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视角,单一视角未必能够臻至有效理解。这种改革的&双轨结构&相较于之前的单维度的论述,展现了更丰富而切实的观察。不能否认领导人以及强势政府在推动改革上的贡献,同样也要意识到边缘处的变革逐渐形成的自发演化,并且两者往往是相互纠缠在一起,互有影响。&
推荐度给三颗星的原因是,对于(知乎的)大部分受众群体,八零后,九零后而言,所阐述的内容没什么实用性。此代人生于市场经济中,历史遗留问题或意识形态的桎梏已不在关心之列。如果此生不和体制打交道,那么何必关心体制演变曾犯过的错呢。
3.《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 by 时寒冰
推荐度:★★★★☆
客观性:★★★★☆
可读性:★★☆☆☆
(大众投资理财)
推荐的四星的理由是&&实用。普通人可以看,老人家可以看,炒股大妈们也可以看,哈哈。
作者的观点会有些偏颇,但是举证还是详实的,哈哈。
一些分析和论据可以看,比较偏悲观的结论不完全赞同。天朝是个神奇的国度,仅此。
4.《重来》,《重来 2》 by Jason Fried
推荐度:★★★★☆
客观性:★★★☆☆
可读性:★★★★★
(工作方式变革)
这么花哨的书如果放在书店我一定不会有冲动去买,可这是 K.K 推荐的,所以暂且一读。
读了之后发现这书不太像它表面看起来那么肤浅。主要讲如何基于&远程工作&这种方式组织管理工作,和为了使工作高效可以放弃哪些根深蒂固的观点。在全球信息的高速自由传播的前提下,以&创新&替代&传承&可以催生爆炸式得经济增长点。这种新技术催生的新经济模式以一种山雨欲来的架势在生产效率上全面击溃经济模式。哪怕只处于初生态,也是 1/0=&(无穷大)的结果。本书最值得仔细揣摩的部分是,为什么那些诸多常见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概念逐渐就变得低效了,变得资源浪费了呢?
摘录一些观点,可以试试深浅:与其做个半成品,不如做好半个产品;会议有毒;万不得已不筹资;刚刚好就是真的好;速度改变一切......
作者身体力行了此种新思维方式,来自实践的经验比较碎片化,所以整本书的结构看起来比较松散。但它们是经得起推敲的。鉴于这种新工作方式的抽象,书中增加了很多漂亮的图来解释。使得阅读更有趣些。
5.《失控》 by Kevin Kelly
推荐度:★★★★★
客观性:★★★★☆
可读性:★★★★☆
(新技术,新经济,新思维)
K.K 粉丝必读。经典。
6. 《选择权卖方交易总览》 by James Cordier & Michael Gross
推荐度:★★★☆☆
客观性:★★★★☆
可读性:★★★☆☆(繁体)
(期权交易方法入门)
7.《Zero to One》by Peter Thiel
推荐度:★★★★☆
客观性:★★★★★
可读性:★★★☆☆
(编辑中,待补充)
其余时间零散看的工具书,数学物理,人工智能等等,以及各种 paper,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是今年看的绝版书比较多,推荐了也木有购买渠道滴&&)书籍包括经济学、金融以及财务方面。
Carol Alexander 的四部头Market Risk Analysis. 非常全面系统地介绍了market risk modeling的常用方法和理论。内容深入浅出,从头教你进入market risk model的领域,附有大量应用实例。第一卷是数学基础,可以不看,需要时查阅。第二卷讲常用的统计和计算经济学方法,如PCA, factor analysis, GARCH models, cointegration 以及forecasting. 你会学到这些方法如何在实际中被应用于巿场风险分析。第三卷讲常见的金融产品的定价模型。包括基本的固定收益产品,期权,期货,远期,以及volatility models.最后一章portfolio mapping非常重要,教你如何把复杂的trading portfolio 分解为到risk factor的组合。这是银行资产组合资本计算的基础.第四卷真正进入risk 模型,计算VaR及其相关量的各种方法,如蒙特卡罗和historical simulation. Scenario analysis, stress testing 和capital allocation等。如果你立志做risk quant, 不要指望FRM,内容太浅太泛。但读了这套书,去面试这类职位绝对更靠谱。---------------------------------------------------------------再推荐一本财经类的畅销书-《欧元的悲剧》(The Tragedy of Euro). 这本书系统阐述了2009年前后欧债危机的背景,起源与过程,分析了欧元这一欧洲一体化货币形成过程背后政府,央行及银行等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对货币流通的基本经济原理以及货币政策背后的政治推动力的剖析十分深刻清晰。有些内容是在教科书中找不到的。书中的不少观点似乎在印证阴谋论的观点,其中的一个核心是欧元体系与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于德国来说是”不流血的凡尔塞条约“,也就是说以法国为首的国家通过非战争的手段迫使德国最终放弃了马克的统治地位,以换取两德统一的实现。但是与《货币战争》这样的书不同,作者的逻辑论证非常严密,而非简单地罗列数据和结论。书中还详细分析了欧洲央行与美联储在支持政府财政货币政策手段方面的异同。在YouTube 上可以找到作者Philip Bagus关于本书的访谈录。
今年事儿杂,看书的时间不多。最近恶补了一下欠着的书债,罗列了以下书单。以下带浓重的个人色彩,评论请随意。
经济是个很广的概念,金融的中大部分人关心的投资又“像山岳一样古老”,所以如果没理解错的话,经济金融类的书覆盖面很广,包括从教科书到文献,从公司管理到炒股赚钱应该都算吧。那我干脆脑洞开大些,一并在此推荐了。(编辑中,待补充)1. 《宽客》 by Scott Patterson推荐度:★★★★☆客观性:★★★★★可读性:★★★★☆(量化交易史)
一本讲述量化交易史比较中肯的书。可以当茶余饭后的小说书来看。不需要任何知识背景可以读懂。
今年抽出时间来看了一下,写的比较客观,不如同类书籍一样流行带点悲观色彩(无力感?)。量化交易中遇到的黑天鹅事件来源于人性本质的弱点(贪婪,恐慌,技术的趋同性?),只是量化交易的技术手段像粒子加速器一般加速了情况的恶化,使得整件事情体现出完全出人意料的局面,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速度发展演化,彻底改变了整体格局。技术在进步,问题会解决。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交易的地方就有超额收益。本人对此抱偏乐观态度(^-^)。作者从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开始构建了整本书的脉络,视角独特,可读性强。市面上此类书籍中最推荐的一本。2.《变革中国》 by Ronald H.Coase & 王宁推荐度:★★★☆☆客观性:★★★★★可读性:★★★★☆(中国经济市场化演变史)作者是新制度经济学鼻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显然是本很有份量而且客观的书。此书讲到了经济制度变革之内驱力包括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双轨制”,借鉴于来源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后毛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彻底地转变,并对此前的经济制度隐患进行反思和弥补。书评借鉴一下。“中国在毛以后的制度变迁是一个“双轨结构”,自下而上的边缘革命和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力相互作用,才使得中国的经济有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于是科斯和王宁的这本新书一个核心问题便是“中国是怎样走向资本主义的”。”“中国的改革需要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视角,单一视角未必能够臻至有效理解。这种改革的“双轨结构”相较于之前的单维度的论述,展现了更丰富而切实的观察。不能否认领导人以及强势政府在推动改革上的贡献,同样也要意识到边缘处的变革逐渐形成的自发演化,并且两者往往是相互纠缠在一起,互有影响。”推荐度给三颗星的原因是,对于(知乎的)大部分受众群体,八零后,九零后而言,所阐述的内容没什么实用性。此代人生于市场经济中,历史遗留问题或意识形态的桎梏已不在关心之列。如果此生不和体制打交道,那么何必关心体制演变曾犯过的错呢。3.《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 by 时寒冰推荐度:★★★★☆客观性:★★★★☆可读性:★★☆☆☆(大众投资理财)推荐的四星的理由是——实用。普通人可以看,老人家可以看,炒股大妈们也可以看,哈哈。作者的观点会有些偏颇,但是举证还是详实的,哈哈。一些分析和论据可以看,比较偏悲观的结论不完全赞同。天朝是个神奇的国度,仅此。4.《重来》,《重来2》 by Jason Fried推荐度:★★★★☆客观性:★★★☆☆可读性:★★★★★(工作方式变革)这么花哨的书如果放在书店我一定不会有冲动去买,可这是K.K推荐的,所以暂且一读。读了之后发现这书不太像它表面看起来那么肤浅。主要讲如何基于“远程工作”这种方式组织管理工作,和为了使工作高效可以放弃哪些根深蒂固的观点。在全球信息的高速自由传播的前提下,以“创新”替代“传承”可以催生爆炸式得经济增长点。这种新技术催生的新经济模式以一种山雨欲来的架势在生产效率上全面击溃传统经济模式。哪怕只处于初生态,也是1/0=∞(无穷大)的结果。本书最值得仔细揣摩的部分是,为什么那些诸多常见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概念逐渐就变得低效了,变得资源浪费了呢?摘录一些观点,可以试试深浅:与其做个半成品,不如做好半个产品;会议有毒;万不得已不筹资;刚刚好就是真的好;速度改变一切......作者身体力行了此种新思维方式,来自实践的经验比较碎片化,所以整本书的结构看起来比较松散。但它们是经得起推敲的。鉴于这种新工作方式的抽象,书中增加了很多漂亮的图来解释。使得阅读更有趣些。5.《失控》 by Kevin Kelly推荐度:★★★★★客观性:★★★★☆可读性:★★★★☆(新技术,新经济,新思维)K.K粉丝必读。经典。6. 《选择权卖方交易总览》 by James Cordier & Michael Gross推荐度:★★★☆☆客观性:★★★★☆可读性:★★★☆☆(繁体)(期权交易方法入门)7.《Zero to One》by Peter Thiel推荐度:★★★★☆客观性:★★★★★可读性:★★★☆☆(编辑中,待补充)其余时间零散看的工具书,数学物理,人工智能等等,以及各种paper,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是今年看的绝版书比较多,推荐了也木有购买渠道滴....)主要以 2015 年 1 月这个时点来看,有哪些经济金融方面非常好的外文书籍,你觉得是应该被引进国内的?可以说说你的理由吗?这里的「引进」被定义为:有出版社引入国内并翻译成中文版。
谢韦爷邀... 这个邀请提醒了我,这一年了倒是没正儿八经读多少书,好惭愧。。。新出的书我读的更少,就推荐一本吧,这本书偏学术(注释部分来源部分占了整本书1/3),应该还没被引进。(今年皮卡迪那本21世纪资本论太火了,好多书都被掩盖了光芒,比如这本。)( 刚去亚马逊中国搜了下还没有中文版 )美国区地址:这本书的作者,Atif Mian 是
Princeton 的经济学教授,是 Chicago Booth 的教授,他们都毕业于MIT。这本书的主要干了啥呢?他们认为,奥巴马和伯南克处理08年金融危机的方式错了。众所周知,伯南克是研究大萧条的专家,他研究了一辈子1933年大萧条,伯南克研究了那么久,得出的结论就是:金融危机之所以会演变成经济危机,造成全国范围内的大恐慌,是因为银行出现危机之后,停止了向实体经济借贷,实体经济没了贷款失了血,导致了更大范围的危机。在这本书出来之前,伯南克的观点一直是学界业界的主流。08年危机的时候,也正是因为这种观点,伯南克、盖特纳等才向银行注资,购买银行资产什么的。Atif Mian 和
的书出版之后,立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Summers (前财政部长,前哈佛校长)是这么说的:Atif Mian and Amir Sufi’s House of Debt, despite some tough competition, looks likely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s book of 2014; it could be the most important book to come out of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and subsequent Great Recession. Its arguments deserve careful attention, and its publication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reconsider policy choices made in 2009 and 2010 regarding mortgage debt.源自:Paul Krugman 立即跟进了这本书写了篇博客:三大主流财经媒体的报道:FT 把这本书列入了the 2014 shortlist:那 Atif Mian 和
做了什么呢?他们发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受损不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美国家庭债台高筑,杠杆率太高,以至于房地产作为一个资产,即使它的波动率不变,但美国家庭的net worth 的波动率却随着杠杆率的增高而变大,出现了危机时,人们被迫减少了消费,这种购买力的下降才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Atif Mian 和
分析了不同国家的 Consumption, Employment, Home Equity( 房子的价钱减去房屋贷款 ) 和其他的资产负债,他们发现, Home Equity 才是导致消费变化的主要原因,而且,当Home Equity 下降的时候,就业率的显著下降往往因为是大企业裁员,而不是小企业裁员。(但小企业往往会更依赖银行贷款,大企业反而更多的会从Sales 里面进行 Financing。)08年末,银行最困难的时候(银行债与国债spread最高,达到250bps),他们的借贷却一直在增长,反正是银行接受Fed 援助,Spread 下降到十几个基点的时候,他们发放的贷款居然随着资金成本的下降而减少了。作者认为,Debt 这种方式是错误的,穷人往往承受风险的能力最弱,却负债最高,富人资产负债表很好,却没有债务。当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穷人没办法维持自己的债务,只有卖掉房子,富人却往往能捡便宜。但是当穷人破产,没有消费能力的时候,企业的销售大幅下降,经济危机就发生了。Atif Mian 和
认为,应该更多的把房地产债务合约加上更多的股权因素,比如说让借款的本金随着房价变动而变动什么的。再比如大学学费是以后收入的百分比什么的(有没有想起九鼎?这想法其实最早是弗里德曼的),再比如让国债利息和GDP联系起来什么的。总之,Atif Mian 和
认为,处理经济危机应当把重心放到消费上,而不是银行信贷上。我对这本书也就是囫囵吞枣的读了读,以上的 Summary 是我个人的粗浅的理解,也参考了一点各大媒体的报道,各位同学还是去读读原著呗。kindle 版 大概 9 美金。话说这本书的作者还分析了下中国的债务情况,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再说几本旧一点的书吧,方便说明,截取一张iPad 上kindle的图好了。在我非常有限的阅读量下,我觉得上图中的前两本都值得读读:想起来读这两本书,还是因为以前读过的一片流传甚广的文章:I then explained that there are really only three ways for an individual to earn ten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a year:–Create a company that creates real wealth and keep a piece of the company. Bill Gates did that at Microsoft , and he is, probably, still one of the five wealthiest men in America. Vanderbilt (railroads and shipping), Carnegie (U.S. Steel ) and Rockefeller (Standard Oil) did it, too. These men played hardball, seeking to crush commercial competitors, but they did successfully transform America and the world.–Facilitate the creation of real wealth by others and keep a piece of each transaction. J. P. Morgan convinced European investors that they would earn far more investing in the fastest-growing indust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an they would investing in their more developed, more mature and more slowly growing domestic markets. He directed the capital that led to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industrialists got rich. European investors got rich. America was transformed, and his share of each transaction ensured that Morgan became wealthy as well.Venture capitalists, early round investors in new companies and firms that underwrite their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all facilitate the creation of new companies and the creation of jobs and wealth, and profit from it. Early investors in Microsoft, Google , Oracle and Apple all profited quite handsomely from it.This used to be the principal function of Wall Street firms other than those principally in retail brokerage. But it produces individual Wall Street executive wealth only slowly, and only when Wall Street produces increases in national wealth. Patient men like Warren Buffett still facilitate wealth creation, and Buffett may be richer even than Gates.–Steal it. Stealing money is much more reliable than earning it. You can steal wealth slowly, the old-fashioned way, buried within the operations of trading for the house account. Or you can steal it quickly, by using obscure and poorly understood financial artifacts to produce the illusion of wealth creation. Then you take a piece of the illusionary wealth, as personal cash, now. Then you exit and duck for cover before the entire game blows up. Better yet, you can sell your private equity firm to na?ve investors for one final twist of the knife into the carcass of your nation. (Deliberate fraud, like those allegedly committed by Bernie Madoff or Robert Allen Stanford, is too crude to be of interest to young financial engineers, and too likely to result in extreme punishment.)I then suggested that if students were not interested in earning their money through entrepreneurship (too risky), then investment banking in China offered the next best alternative for personal wealth creation. Facilitating investment in, and growth of, companies catering to the wants, needs, cravings and longings of China’s growing middle class, offers Chinese investment bankers a path toward personal wealth by creating national wealth, much as J. P. Morgan did for America.The students, though, were uninterested in banking in China. After the students left, it took my colleagues and me a couple of hours to figure out why this was so. I-banking in China is about improving China. The students saw i-banking in America as being about improving their own personal wealth, if the client could be assisted without too much personal inconvenience then and only then did they see American i-banking as also being about value creation.现在看看这篇文章略有点偏见,但是 Facilitate the creation of real wealth by others. 这句话还是促使我去读了前两本书,这两本书大概都是2000年左右出的,不知道有没有中译本。下面两本China 3.0 和 Red Capitalism 貌似都有中译了。不过也值得推荐。
其实关于问题中金融经济领域的书籍,个人觉得是有些广,还要看读者希望学习了解的方向:想或把握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或学习某个细化的专业金融知识, 亦或是学习某段金融历史或事件或人物从而以史明鉴。以下个人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抛砖引玉。我一直保持逛书店的习惯,在伦敦Waterstones或Foyles两大书店名目繁多的金融书籍中挑选非细化专业学习的金融书籍也是头痛的事,我一般会以Financial Times and McKinsey 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 Award 为参考。这个奖每年由Financial Times和麦肯锡联合评选得出, 其评选标准是选出“the most compelling and enjoyable insight into modern business issues.” (来源:FT官方网站)。这很符合我们学习工作之余看书的目的,要有所学所悟同时也很愉悦而不觉如教科书般枯燥。由于没法上载图片只能列出最近这个奖项中的一些好书:2014 Winner and short listed books: ,
(winner)Julia Angwin, Dragnet Nation: A Quest for Privacy, Security, and Freedom in a World of Relentless Surveillance and , The Second Machine Age: Work,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in a Time of Brilliant Technologies, Creativity, Inc. Overcoming the Unseen Forces that Stand in the Way of True Inspiration, Atif Mian and Amir Sufi, House of Debt: How They (and You) Caused the Great Recession, and How We Can Prevent It from Happening Again(以上内容均来自FT官方网站)最近确实读到了2014年的获奖作: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已经有很多了,该书作者法国经济学家Thomas Piketty从18世纪开始分析美国和欧洲的收入财富分配不平等问题来论述从长期来看当资本收益大于经济增长率时,财富集中就是其必然结果。而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平衡也会对社会造成影响。作者也提出了如何用税收调整或减少这种不平衡。对历史和分配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看。另外前面有回答提到的House of Debt也相当不错,前面已经介绍的特别详细了,这里就不赘述。其实我一直觉得历史是有很多相似性的,金融历史也不例外,以史明鉴也会让我们看问题更加通透一分。有时间读到其他好书时,我会继续介绍推荐,与大家分享更多好书,共同进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文文献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