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官网旗下有个叫启初的品牌,谁用过来说说,怎么样啊?

上海家化旗下品牌荣登三甲排行榜_公司新闻_股票频道_全景网
上海家化旗下品牌荣登三甲排行榜
  日,中国化妆品工商首脑会议暨化妆品报年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当晚,来自全国的品牌商、代理商、零售商共400余位化妆品行业精英齐聚欢迎晚宴“冬至夜宴”,共襄盛举。
  “2014年中国化妆品品牌榜暨细分品类三甲排行榜”正式出炉,该榜单评选了补水、美白、防晒、抗衰老、彩妆、BB霜、原液、香水、面膜、男士、儿童、高端洗护、口腔护理13大细分品类的品牌TOP3。此次排名仅以年度销售回款为唯一依据,评选对象仅限于本土品牌,各品类三甲在阵阵热烈的掌声中被相继揭晓。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家化”)力压群雄,旗下品牌佰草集、高夫、启初分别在抗衰老品类、男士品类、儿童品类中进入前三甲。
  次日,“唯美往事――行业30年老照片展”亮相湖北武汉东湖新国际会议中心黄鹤厅。来自上海家化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化妆品企业的近200张老照片,将参观者带人了时光隧道,仿佛回到了30年前。这些充满历史感的老照片引起了“中国化妆品工商首脑会议暨化妆品报年会”数百名与会嘉宾的极大关注和兴趣。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日化企业之一,上海家化在老照片展中呈现了企业百年发展历程:上海家化成立于1898年,前身为香港广生行,自诞生以来,上海家化肩负民族品牌的美丽事业,创造出众多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品牌――1989年,推出中国第一支护手产品――美加净护手霜;1990年,中国第一瓶六神花露水问世。
  其中,有一张照片点燃了大家的热情。那是1983年到1984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访问上海时,上海市政府向里根夫人南希赠送了上海家化“露美”系列化妆品礼盒。以国产化妆品为国礼,馈赠给外国元首夫人,这在中国化妆品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2001年,上海家化在上海股票交易所上市,面对中国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家化通过采取差异化的品牌经营战略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在众多细分市场上建立了领导地位,其旗下佰草集品牌已经成功地打入了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主流市场,开创中国化妆品之先河。
  此次展出的老照片都客观真实地记录了上海家化的历史发展变迁。无论历史沧桑变迁,家化人对美的追求亘古不变。
  日化行业竞争激烈,不仅仅是概念、广告之间的碰撞,更是企业和品牌综合实力的较量,这种实力包括:品牌的历史文化、企业的技术背景、产品的优良品质以及企业对品牌的专注度。
  2015年,上海家化将继续全力以赴,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日化企业而努力!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杉再起-倍霖山: 上海家化重上路 诸多风波过后,上海家化品牌犹在。如果能顺应行... - 雪球&:上海家化重上路诸多风波过后,上海家化品牌犹在。如果能顺应行业转型的背景,在品类和渠道上多出举措,迎接挑战,是可以再度走在正确的路上的。本刊特约作者 &高杉/文一年来上海家化(600315.SH)纷争不断,先是董事长葛文耀退休,而后公司中高层人事变动频繁,家化的股价在机构对葛总的怀念中下跌,在媒体掺和的口水战中徘徊。2014年,化妆品行业竞争更加激烈,诸多国际大牌进入中国市场,而且化妆品公司面临着消费者的代际转换和渠道变革的冲击。平安和新任董事长谢文坚是否能使家化再造辉煌?如果谢氏团队能克服行业面临的转型变革等困难,成功的可能性较大。曾经的天时地利人和有一派人的观点是,上海家化离了葛文耀就失去了方向,将走向衰落。但梳理葛文耀治下的家化,其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化妆品这个行业由于地域文化和消费习惯问题,虽然前五名跨国公司占据了行业38%的份额,但在全球六大化妆品消费国,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并非总是这些巨头,而是本土品牌:美国市占率第一的品牌是吉列(3.6%),资生堂集团销售额在日本占比20.9%,在巴西是纳特拉占有率达14.5%,在德国则是老牌企业拜尔斯道夫旗下的妮维雅占有6.7%的市场,在化妆品行业的发源地法国,欧莱雅占有率为6.3%。唯独中国,由于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和行业开放早等原因,一直被跨国公司占有先机,而本土企业正在凭借着天然草本的概念崛起。全球人均化妆品消费是36美元,较高的国家是法国和日本,其次是美国和德国,中国的人均消费额低于巴西和全球水平,为12美元,这给本土企业以机会。上海家化具备一些成功的基因,脱胎于本土老字号,当中华牙膏、小护士等国内品牌被外资收购甚至消灭之时,六神却占到了细分市场第一,说明公司具有很强的生命力。1998年,上海家化的佰草集研制成功投放市场,2001年公司上市,之后的年公司业绩却连续下滑,表面看是为了佰草集铺货加大了费用投入,实际上另有蹊跷。此时佰草集销售额才几千万,费用却突增1亿多元,显然难以解释,更何况三亚万豪酒店还显示亏损。因此,公司业绩下滑的真正目的是理清公司的产权,让并列第一大股东的上实日化离场,以实现家化集团对上市公司的完全控制。2004年上海家化卖掉房产公司20%权益之后,2005年又以4.54元/股的净资产价格回购了上实日化持有的1.02亿股股权,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家化集团控股上市公司39.38%,此时葛文耀已经全盘掌控家化集团和上市公司。当上海家化一边理清治理结构一边发展草本化妆品时,本土的另两家同样打造草本化妆品的企业成立了,珈蓝和相宜本草。郑春影领导下的珈蓝先后创立了美素、自然堂、雅格丽白、医婷四个个性鲜明的品牌,从低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进军,2013年销售额已经突破50亿元。而相宜本草借助资本的力量,准确定位,又很好的利用了电商和屈臣氏等现代渠道,十年间从零发展到单品牌20亿元销售额。两家企业的成功,反而折射了上海家化的固步自封。2011年,上海家化成为上海市国企改革的先导示范,中国平安旗下的平浦投资耗资70亿收购家化集团,此后公司陷入争议。但我们要看到的是,年家化的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分别为14.8%和72%,既有两大业务线六神和佰草集进入收获期的天时、地利因素,也是股权激励后的人和结果。与业务发展并行的公司治理上的冲突,先是曲建宁离职,撑起利润的两大支柱佰草集和大众消费品(六神)的黄震和叶伟敏却被压制;而后祸起海鸥表,葛文耀公开与平安的矛盾。平安投资一家企业都是要形成一定的协同效应,将其市值做大再逐步变现,这是由保险资金的性质决定的,保险资金久期长,其回报必须与负债成本相匹配。葛文耀有复兴民族老品牌的情怀,无可厚非,但是双妹和海鸥两个品牌都不是家化能消化的。首先,它们都是奢侈品,销量不大,单品价值量高,培育和塑造品牌内涵需要意见领袖和名人为其背书,耗资耗时。比如欧莱雅最初只是一个大众品牌,其品牌升级之路靠的是收购兰蔻。而双妹,有的只是老上海名媛的记忆,但是当代主流消费者很难将其与旧上海的绝代风华在一起。再看机械手表,海鸥凭借陀飞轮有了复苏的迹象,然而看看拥有最多奢侈手表品牌的历峰(Richemont)就可以发现,旗下七大制表品牌全球销售额29.86亿欧元,税前利润率26%;有同样业务线的LVMH机械表和珠宝部门销售额相仿,单店营收1400万欧元。这些数据如果分摊到一个品牌上,销售额很小。如果海鸥表走奢侈品,免不了初期的巨额投入,换来的销售额乃至盈利遥遥无期;如果走平价路线,也很难做过时计宝(单店销售也就22万元)。2013年的上海家化体现出竭泽而渔的特征:产品研发断层,收入增长乏力,渠道压货,费用控制严苛。以国际企业为标杆重新定位经历一系列变故之后,家化内部要面临的是梳理管理流程,外部则面临渠道变革。产品力、品牌定位和渠道能力构成了消费品公司成功的三要素,过去十几年家化证明了自身具备较强的产品力,进一步必须提高渠道力,现在公司面临的就是如何顺应渠道变革和新消费人群多变的偏好。首先看产品力和品牌定位,家化涉及化妆品、个人护理、家居护理三大类,避开生命周期短、研发投入大的彩妆。明星产品是中高端女性产品,即佰草集;成长性品类是男士护肤和婴童,分别为高夫和启初;现金牛产品是大众洗护类的六神;其他品类是个人护理的美加净和家居护理的家安。佰草集和六神证明了公司选型、定位的产品力,但公司挖掘新品后执行力不够,却导致高夫发展缓慢。男士护肤是成长性品类,咨询机构预期行业规模将由2013年的75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50亿元左右,高夫目前市场占有率7%,市场排名第四。过去三年渠道扩张过于粗放,2013年以来进行调整,发展更偏向流通渠道,资源投入将更加明确。8月18日全国经销商大会上,公司正式宣布通过两年全国商超系统拓展,把男士主流渠道都铺满。启初也是如此,定位高端,对标强生的“舒润”,上半年已经铺开商超和母婴店渠道,预计启初2018年预计能进入市场前三名,达到盈亏平衡。再看渠道能力,能否顺应渠道变革,并推出适合渠道特点的产品,并强力执行下去,是家化在后葛文耀时代成功的关键所在。过去几年,国内化妆品弯道超车的关键有两点,第一是抓住草本概念推出适合本土的产品,第二就是避开强手如林的一二线百货渠道,从三四线城市专卖店和连锁渠道铺开,再图向上发展,珈蓝的自然堂是成功典范,78%的销售来源于三线以下城市。然而,从低线市场往一二线城市发展面临着品牌力单薄的障碍。而上海家化的佰草集不必担心这一点,因为其定位就是中高端,建立了清新、自然、健康的品牌形象。不过,佰草集有“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的遗憾,即销售额上被后起的相宜本草全面超越,在新渠道上停滞不前。化妆品每个产品都有容量天花板,5-10亿元规模代表主要渠道的覆盖已完成;10-20亿元规模代表主渠道覆盖完成并开始进行精细化管理,子渠道、辅助渠道产生;20-50亿元规模代表新的品类、新的品牌、新的渠道、新的营销模式的创新。目前,佰草集主要依靠百货渠道的格局下,20亿元就是短期的天花板,更何况化妆品本身的渠道变迁十分迅速。化妆品零售渠道主要包括商超渠道、专营店、百货商店、电商、直销等。国际化妆品渠道结构相对稳定,如日、韩以药妆店为主,而中国市场的渠道结构正在经历快速调整。首先,现代化妆品专营店和电商快速抢占传统商超的份额;其次,客流购买转化率停滞不前,顾客忠诚度和投入产出比下降。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2006年至2012年,专营店渠道由11.3%上升至15.5%,零售额达310亿元;网络渠道占比由0.7%上升至13.1%,零售额达260亿元。预计五年内,国内化妆品渠道将变成现代化妆品专营店和电商各占30%的局面。而作为中高端化妆品主力渠道的百货店,仍有其生命力。根据中怡康对中国13个一、二线城市百货商场化妆品专柜的月度零售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百货渠道零售额188亿元,同比增长6.1%,但零售量同比增速为-1.8%。零售量同比负增长的原因主要由于中端和低端品牌零售份额下滑。其中中端品牌零售份额由51.3%下滑至48.7%,而高端品牌的零售份额已经占据整体市场的45.3%。百货渠道在布局上对中高端及高端品牌有需求,而品牌商也有在百货渠道提升知名度的需要,因此百货渠道的份额下降不会很明显。不过,2014年前8月,全国重点50家大型零售企业化妆品销售增长3.9%,低于10.7%的化妆品全国社会零售额增速。面对渠道变革,葛文耀向上推出奢侈品牌,往小众市场勇攀高峰,结果双妹连续亏损,更换了五个总经理。谢文坚则依托佰草集的品牌背书,推出适合新渠道的新品,如一花一木和典萃。电商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过去几年相宜本草在电商和屈臣氏(品牌销售额排名前十)渠道上做得风生水起,就很好处理了线上专供和线下产品的关系。佰草集计划到2018年电商渠道占比可达20%,打通线上和线下。平安给家化的目标是成为国际一流综合日化企业,内生增长五年要做到100亿元销售,再通过并购增加20亿元,公司现有的品类通过渠道和产品创新,可以实现收入规模迈上台阶。如果能借助资本力量在新品和渠道延展上有所作为,则可提高家化品牌的牵引力,在国内市场更有作为。(作者任职于倍霖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邢妍菁亦有贡献)-------------------------------------以上内容倍霖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拷贝。欢迎关注并推荐倍霖山观察公共微信方法1:点击右上角的按钮,选择“查看公众账号”,点击关注方法2:在添加朋友中搜索montpelerinasset已有5人赞助了这篇帖子14雪球币:101111同时转发到我的首页发布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豆瓣人人FacebookTwitter更多...改善盈利方式 上海家化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7%
导语:“在过去的时间里,上海家化曾出现过为了追求利润快速增长而透支品牌的现象。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晓晓&8月27日,上海家化(600315,SH)宣布,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8.19亿元,同比增长16.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4亿元,同比增17.08%,折合每股收益为0.85元。
上海家化董事长兼总经理谢文坚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在过去的时间里,上海家化曾出现过为了追求利润快速增长而透支品牌的现象,我们决定改变这种方式。&
他认为,&在日化行业,品牌的维护和增长得来不易,品牌的提升是需要通过长期且持续的投入,为此,在2014的第一季度已经把这个趋势根本性的扭转&。
与第一季度报告相比,上海家化二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52 %,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7.54%。公司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制定了明确清晰的战略规划,且在渠道经营,公司文化和制度上进行优化。2014上半年,上海家化发布五年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在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的战略目标,内含并购等增长方式。
在品牌上,上海家化聚焦化妆品、个人护理、家居护理三大领域,为旗下各品牌制定了五年发展计划。同时将集中资源,发展5大核心品牌,分别是超级品牌&六神&和&佰草集&,主力品牌&高夫&和&美加净&,新兴品牌&启初&。
经济观察报获悉,在产品销售端,上海家化已在全国搭建了组织有序的分销网络,覆盖网点总数已超过300万家,其中有组织分销网点达30万家,采取的渠道策略是,公司一面根据销售网点数量配置分销人员,对重点渠道匹配专职营销人员,帮助经销商建立专业、稳定的分销队伍,另一方面通过直销车把偏远网点串联起来,提高经销商网点拓展能力,并加强和经销商们的沟通。
与此同时,上海家化在今年上半年重新梳理了企业文化,并进行基础制度建设,制定覆盖全体员工且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建立透明公平的薪酬体系。
谢文坚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在今年上半年,上海家化备受舆论关注,并且遭遇日化行业增速放缓,公司不仅要积极推进自身变革,充分建立和推动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业绩上也要积极向前。
&现在的业绩增长符合预期,战略的落实与执行工作已全面展开,在品牌发展、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初见成效,公司还将继续深化落实与推进五年计划。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上市公司,我们也有很大的使命感要为股东、员工、客户持续创造价值,更包括要为股东、投资机构创造投资价值,带给他们回报,也是我们长期积极致力的方向&,谢文坚说。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家化股票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