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陆在2015春晚年将会面临金融危机吗?

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王红茹;
对于金融危机已开始影响多国实体经济的局面,国内多位学者表示——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不会太大  种种迹象表明,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各个国家逐步显现。美国8月份失业率升至2003年9月以来最高的6.1%,显示美国经济正趋向疲软;欧洲经济出现下滑,欧元区第二季度投资、消费及出口同时下降,导致当季经济收缩0.2%,为欧元诞生以来首次负增长;日本经济可能进入新一轮衰退,第二季度GDP环比下降0.7%,环比折年率(即宏观经济如果按目前的季度运行势头增长,发展速度变换成年度数据后将达到的水平)下降3%;在此背景下,亚洲地区出口增速下降,经济逐步走缓,资本大量外流。近期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由之前的4.1%和3.9%调低至3.9%和3.0%。WTO则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增长可能降至2002年以来的最低。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实体经济能否抵御来势汹汹的国际金融危机掀起的巨浪,令人关注。10月2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要千方百计防止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0月26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情况的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全球经济放缓以及由此带来(本文共计2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6.50元/期全年定价:4.80元/期 共249.60元
      && &|&&|&&|&
&|&&|&独家&|&
&|&&|&直播
&|&人物&|&
&|&数据&|&维权&|&
&|&荐房&|&地图
&|&出售&|&
  1、原文标题很想用崩盘二字,但因为崩盘的过于敏感同时兼有了哗众取宠的感觉,因此放弃改成了衰退,尽管崩盘二字可能不太确切,但衰退二字更不确切,总之本文标题是想简单的说明房地产市场将在2015年前遇到极大的危机,而危机之后,是否还会有接下来的繁荣,从目前来看,或许在20―30年内,我们难以看到这种景象。   2、房地产市场自启动以来,还并没有经过严格意义上的回调与回落。2008年以前唯有一次的行业危机出现在年间,那个时候笔者认为两点形成了市场的寒潮,一是整个世界经济正经历经济危机,纳斯达克泡沫,以及香港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让世界货币短缺,各国政府面对短缺,也并没有采取今天这种大规模印钞票的手段来拯救经济;第三则是人口红利正处于起始阶段,还没被放大到极致。全球经济在2002以后掀起的繁荣,其本质是人口红利的反应和再现,这6年时间,世界科技没有发生出让人印象深刻的变革。因此那时的房地产市场的寒潮,可以说是真正的寒潮,是市场原始的寒形态的反应。   3、指望一个上涨行业通过行政调控来实现主动或者被动调整,这不符合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供求两条线的相互博弈,而调控只能局部或者间断性改变瞬间供求关系,但这些被改变的供求关系会在另外一个时段,又集中向市场反映出来。经济是一场永不谢幕的均衡搏斗戏,故事永远没有结局,也不会长时间处于单边市场,当然对市场而言,供需双方通常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体市场。   4、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有周期,房地产行业也不例外。与朋友开玩笑说,房地产市场崩盘的三部曲:开发商疯狂(二级供应商与二级需求市场),大概);购房者疯狂(需求市场);政府疯狂(一级供应商)。当然这也比较符合行业经济与组织惯性行为,为什么是开发商先于购房者疯狂,这在行业经济学中是可以得到解释的,将任何行业推向高潮的都是供应市场,供应市场在看到市场机会时候,会放大未来可以得到的收益,由于地产行业在这个阶段,技术和经济规律以及经验均已经成熟,开发商对未来盈利模式的准确测度,导致他们在土地市场的激进与狂飙。购房者的疯狂更多的是源于开发商的诱导与经验的运用,在这之前,房地产市场涨幅让购房者认为,房地产市场就是一场傻瓜财富盛宴,只要你参与其中,都能赚大钱;最后疯狂的是政府,一方面是政府机构本身反映迟钝,二是政府本身不是盈利性动机为主要目的;三是政府谨小慎微到不到万无一失决不冒险的组织惯性。这有点象郁金香泡沫中,最后进场的那两个教授。政府被烘热的供应市场和需求市场所感染。也进入了抢钱梦想中。   5、本文开始讨论2002年市场背景一样,为什么笔者认为是2015年这个节点,理由其实是一样的。基本算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6年;年是7年,比较符合一次经济周期的时间。中国经济改革35年时间,大致经历了6个经济周期;这与19世纪与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周期规律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即市场象一个和睦的家庭,但没过几年和谐的两口总会出现一些矛盾,闹出一些小小的危机。所谓婚姻七年之痒并不是说第一个七年会出现问题,而是说每隔7年时间大概都会经历一次小小的危机。如果这是规律,那么真正难受的肯定不是2012,而是2014.   6、宏观经济周期与行业周期双重合。如果双周期同时处于回落周期,那么对行业市场的影响,就不能用什么调控来解决,不要迷信调控万能,如果调控万能,这个世界肯定没有美国的自有资本主义市场,看看美国政府的行为,你就会明白,因为罗斯福的失败,所以才有自有资本主义市场,罗斯福的行政方式,是不亚于毛泽东在中国的行政决策方式。再看看美国的金融政策,33年以后,美国银行业在长达50多年时间被禁止混合经营,凡是行政手段能够生效,就绝对不会产生自由市场。当格林斯潘把混业经营取消以后,20年自由市场孕育了又一个那个叫经济危机的怪兽。   7、今天的经济,就是一场没有规则的马拉松赛跑,那些老实的从起点站开始起跑的人,永远也不可能赢得胜利,但反过来赢得胜利的人,根本不具备健康而强壮的体魄。原因很简单,很多选手是在20公里,30公里甚至40公里的地方才加入。不断注水的市场,根本就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印发钞票可以让马拉松赛跑很繁荣,打破记录的人比比皆是,超富翁在印发钞票的市场俯首皆是,但这些富翁们并没有经过创业到成功的艰苦历程,他们富有并不是因为他们聪明,他们勤奋,甚至都不是他们有很好的机会,他们只是因为住在洪水流经入海口的那个地方,因此他们甚至都不用思考,就可以看见大江入海。他们不会游泳,他们甚至都不会为游泳准备泳衣,他们就这样出现在大海的浅谈上。他们很风光,当然我们都知道,大海会潮涨潮落,因此他们也会很危险。   8、这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市场真实状况。世界各地的印钞比赛,唯一的后果和最后的后果就是造就了太多虚假的富翁。那些从起点出发的比赛者一点没有受益,反而深受伤害。因此尽管货币市场的滚滚洪流波涛汹涌,但普通老百姓收入这个涓涓细流却日渐干涸。在自然界我们都知道,干流的洪水如果不能分散到支流,那么最后一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要么洪水蔓延陆地,要么江湖崩溃最后蔓延陆地,最后结果都一样,遍地狼藉。我这么说是有点太悲观了,但未来可能不会比我刚才说的更乐观。   9、上周四,小日本的东京股市,7级地震,超越2008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原因据说是两个方面,一是中国PMI数据再次回落到49.4;其二是美国可能退出QE3。这之前,东京股市已经从2008年以来最低点,上涨了130%左右。这里有三个问题,第一是两个据说的原因都不是来自日本本身;第二则是放量下跌,则意味着大多数庄家们内心深深的恐惧;第三是以往规律,高位深度震荡通常都是一种征兆。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繁荣依旧莺歌燕舞,美股基本创历史新高,欧洲股市今年大幅度上涨。但与股市上涨的不同的是,欧美实体经济都没到让人欢欣鼓舞的事实,苹果的崛起是以杀死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为代价的,创新带来的更多是死亡的气息,这样的创新于世界本质是一枚毒药。西班牙,意大利,英国,葡萄牙,希腊乃至美国的就业市场依然处于深水市场。   10、与上节意思一致的是,笔者讨论本来是房地产市场,中国房地产市场,但却说了一大堆与此不相干的话。其实也不完全不是毫不相干,笔者旨在想说明双周期之一的宏观经济周期背景问题。97年东南亚的经济危机,才是香港地产泡沫破裂的最大影响者,根本不是香港回归这个政治因素。一次宏观经济危机,对于行业的影响,特别是资本属性市场影响是何其巨大,这是笔者想要说明的。至于行业,行业反常因素,不违反常识的事情,你基本都找不出一件来。这是笔者要说的问题;第一从投资角度来说,GDP8%的增幅,房地产投资的真正受益不过2―3%(租赁回报);第二月供租金价反挂到50%以上;三是地价超过房价;第四是税费占了整个房价的50%以上;第五卖茶的老大妈都会给你推荐那个楼盘会有巨大的升值;第六每个从业者或者不从业者都会告诉你房地产最起码还有20年的大好时光;第八20岁的小伙子小姑娘是买房的主力军;第九这个社会的所谓中产白领的都会有超过两套房屋;我的个天,我举不出来符合常识的理由,这的确是个巨大的问题。   11、这里还有个问题,笔者想说的是,房地产市场在中国并不是孤独的行者。中国金融市场可能堪比房地产市场,甚至超越房地产市场。一方面银行可以肆意定价,拿着让GDP汗颜的利息;另一方面银行可以以小日本疯狂的方式进行经营,以平安银行为例,可以做保险,可以做储蓄银行,可以做投资银行,可以做证券,还可以做地产,其实我还真不知道平安银行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这有问题么?当然应该是有的,如果银行做地产,那么很简单的事实,就是地产会集裁判,比赛监督,运动员于一体,这样的体制,你指望不会产生问题?但平安银行并不是个案,在风起云涌的证券行业,跨业经营基本就是一项基本课程,如果你不参加,你就不合格,但问题在于,银行业参加了,那就合格了么?关于银行本身,笔者并不想过多探讨,但银行这么多年的高息,只赖一个行业的存在,地产业,如果地产业不贷款,你可以想象,有多少银行可能会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还装大爷?   12、如一个乐观者有100个乐观的理由,一个悲观者也有100个悲观的理由。这一次笔者站在了悲观的这个镜子前,怎么看都觉得有些悲观。如果从文章来说,这不是一篇严谨的论证文章,对章节中具体论述也缺严谨。不过文章只是想说明两个观点:双重周期衰落,房地产衰落比单周期衰落更严峻;第二是房地产行业已经失去了上升的任何想象空间,因此这次双周期衰落的背景是房地产行业进入阶段性夕阳产业的一种融合,这种三种因素相叠加,市场显得愈加悲观。
[责任编辑:wn] tag标签:&&&
二手房家居视频论坛
&[金安区][写字楼]&[金安区][住宅]&[裕安区][住宅]&[金安区][住宅]&[裕安区][住宅]&[金安区][住宅]
?(点击:359)?(点击:451)?(点击:566)?(点击:302)?(点击:418)?(点击:310)?(点击:436)?(点击:437)?(点击:341)?(点击:476)
() 你好,高速御景天地的公摊在20%左右,容积率是 2.7。 () 你好,恒大御景湾现在的优惠政策是:暖冬钜惠,精装准现房新春特惠95折,1.2万超低首付,外加三重大礼包,每套最高优惠4.5万。 () 你好,目前在售的均价是4500元/平方米。
() 您好,感谢您关注六安新地产交易网,新加坡御苑目前在售的有四期43#和35#楼,面积为98-127平米。 () 你好,白鹭雅苑目前有房源出售,目前在售35#、36#、37#楼,户型面积在98O―125O之间,均价4500元/O,预计2015年1月交房。现购 () 你好,曙光龙泽府第周边有曙光铂尊酒店和金领欢乐世界。 () 你好,百盛东金城二期商铺即将于2月1日开盘,目前的价格还没出来,要等到开盘之后才能知道。 () 你好,感谢你对六安新地产的关注,这个问题你先去六安房管局看你的房源可有备案,再与开发商沟通,再不行就用法律来解决问题。
&&&&&&&&&&
&&&&&&&&&&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
一房一价一房一价一房一价一房一价
三年时间,从一名普通的置业顾问到销售主管再成长为国企名盘的销
&3室2厅&3室2厅&3室2厅&3室2厅&3室2厅&3室2厅&1室1厅&2室1厅2015年专题
专家详析倒奶事件 预计2015年奶价降幅将超15%
09:36|作者:段丹峰|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者按: 2015年元旦刚过,河北部分地区爆发了因企业拒收鲜奶而导致奶农出现杀牛和倒奶的事件。在此之前,青海、山东等地区也发生奶农倒奶、杀牛事件。近两年,国内奶农经历很是坎坷,“过山车”一般让人很是头疼。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奶农们忍痛杀掉了赖以生存的活计?为什么2013年出现了“奶荒”,而现在又出现了“倒奶”情况?就此,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了资深乳业分析师宋亮。&
  中国经济网记者:近日,部分地区出现了奶农倒奶情况,您认为目前乳制品行业发展情况到底如何?&
  宋亮:目前来看,这种情况不是很严重,如果到2015年国内原奶价格继续往下跌,而国内的库存还将一直处于消化期的话,我认为可能会出现一个比较严重的、局部性的倒奶情况。
  中国经济网记者:倒奶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呢?此前是否有一些征兆出现?&
  宋亮:在中国目前的养殖体系中,散养户已经很少了,基本上都是几十头的小规模养殖户,近日,在青海、山东、河北的部分地区出现了散户以及小规模养殖户倒奶情况,以行业发展情况来看,这个趋势在整个2014年全年其实都比较明显。
  2014年,乳制品的整体销量和增长情况都不太理想,与2013年相比增长幅度保持在3—5%左右,但是,2014年整体进口量却出现了大幅增长,其中,UHT奶进口量达30万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进口量达10万吨左右,大包装奶粉则有100万吨。以此来看,由于进口量过快,国内消费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被进口量给“吃掉了”,所以国内乳品的销售量增长情况并不是很好。
  在2014年上半年原奶价格还比较高的时候,国内乳品消费市场已经开始下滑,企业的销售量在逐步减少,这种情况下企业压力很大,但是为了保护奶源以及响应政府号召仍然坚持收奶,收回来之后又不能很快销售出去,所以企业就选择将原奶喷粉入库储存,事实上,在2014年上半年的时候部分企业就已经扛不住了。
  整体来看,2014年全年国内并没有出现严重倒奶现象,只有青海等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情况,说明企业还在继续收奶。但是中小乳制品企业,包括一些地方乳企已经扛不住了,因为喷粉入库需要占用资金和库存,小企业容易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迫于无奈收奶积极性就下降了,即便有些区域性奶企还在收奶,但也是力不从心,所以整个收奶量就是减少了。
  这种情况持续到2014年底的时候,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乳企用来收奶的资金大约占用了企业几十亿的资金,因此部分大企业、龙头企业也开始减少收奶量,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在2014年底、2015年初的时候部分地区出现了倒奶现象,有些养殖户也因价格问题开始跟企业谈判了。
  中国经济网记者:2013年刚刚出现“奶荒”,为什么在短短一年之后的2014年底就出现了供远远过于求的局面?&
  宋亮: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过去中国奶牛养殖业以散养为主的模式和体系被彻底打破了,直到今天,国内奶牛养殖业一直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散户在不断退出,规模化尤其是大规模化养殖开始快速发展,产奶量持续攀高,高投入、高产出的养殖方式以及养殖成本的攀升导致国内原奶平均价格不断高涨。
  但实际上,这些增加的成本却是转型发展带来的成本,是必然时期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小规模养殖户因成本上升出现效益下滑的情况,因此在年就曾出现了杀牛倒奶的情况,进一步导致2013年出现了严重的“奶荒”。
  2013年的“奶荒”又造成企业通过奶粉补充库存的情况,国内原奶不够,企业就将注意力放到了国外,那么进口奶粉自然就多了起来。也就是这一年,国内乳品市场与国际市场开始全面接轨,接轨的程度取决于企业使用多少进口奶粉作为产品原料,而事实上2013年的“奶荒”大大推动了接轨进程的加快,促使企业尽可能用国外奶粉生产产品。
  到2014年问题就出现了。由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出现了过快的接轨,国际市场正好赶上原奶价格大幅下降,供过于求的局面,所以就传导到国内造成国内原奶价格出现下降,国内供过于求的状况也开始凸显。在这过程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还在收奶,卖不出去就喷粉入库,最终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中国经济网记者:具体来讲,造成今天国内“倒奶事件”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宋亮: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速度过快,当市场已经与国际基本完全对接的时候,国内还没有足够的措施来保护散户以及小规模养殖业的利益,导致国内原奶价格不断下跌,出现了倒奶现象。
  其次,企业库存“储水池”作用失效。2014年进口奶粉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占据了中国大部分消费市场,国际原奶价格出现下跌,最终导致国内企业减产停产,收购的大部分原奶都喷粉入库储存。而国内企业的库存其实起到了“蓄水池”的功能,库存满了之后“蓄水池”的功能就失效了,库存高涨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收奶的积极性下降。
  第三,从国际因素来看,中国乳品市场经过、2013年快速发展之后,已经基本上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很大部分企业使用进口奶粉生产产品,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年国际市场奶粉价格大幅下跌,原因就是乳制品主要生产国对于需求增长比较快的国家给了一个非常乐观的评估判断,认为这些国家的需求会高速度增长,这样的判断就促使他们的产量进一步增加、产能进一步释放。当2013年中国出现“奶荒”的时候,让他们觉得“奶荒”进一步证实了这个判断的正确性,进而造成国际原奶的供应量大幅增长。但是事实上这些国家的需求增长并没有那么快,特别是经过年之后新兴国家的消费需求实际上大幅下滑。一方供应量增加,一方需求下滑,造成了供过于求,传导到国内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事实上,从世界乳品格局来看,欧美等传统乳品消费国家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因此乳品消费增长更多依靠中国、俄罗斯、印度、中东、南非等新兴市场的增长,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对这些新兴国家的市场影响比较大,造成这些国家的经济出现大幅波动,乳品消费明显放缓,国际市场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原奶价格大幅下跌,对国内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中国市场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奶荒,这种非常不合理的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一些负面影响。
  中国经济网:2013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国内奶粉行业进行规范,这些政策是否间接导致了生产量的减少,进而导致收奶量减少?&
  宋亮:2013年政府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婴幼儿配方乳粉方面,而婴幼儿配方乳粉占国内整个乳制品市场的比例并不是很大,所以跟这个并没有多大关系。
  中国经济网:目前,有些舆论质疑“倒奶事件”背后可能暗藏阴谋,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宋亮: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阴谋,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国内原奶价格的大幅下跌对于一些大型的牧场以及养殖户造成了实质性影响、
  2013年的“奶荒”导致原奶价格大幅上涨,让投资方看到了机会,因此奶牛养殖方面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原奶量出现了增长,投资效果并没有马上表现出来,但是投资预期却看到了价格要下降,因此一些大型投资方可能想借“倒奶事件”保证奶价的稳定。但是我认为不存在阴谋一说,因为每一个利益集团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反而可以借这个“倒奶事件”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来加以应对。
  目前国内原奶价格水平比较高的局面确实不符合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奶价必然要下跌。
  中国经济网记者:在您看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次“奶业危机”?怎样去保护奶农利益?&
  宋亮:我认为当前政府要采取三种措施:
  第一,从长远来看,从产业健康发展来看,从解决国内奶业和进口矛盾的方向来看,我希望政府可以提高国内产品的技术指标,引导企业使用国内原奶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另外,面对进口过快增长的局面,在不违反WTO原则的基础上,政府可以用一些技术指标加以限制,通过技术壁垒延缓进口过快增长,提升国内乳业品质,在国内奶农养殖业和进口之间形成一个平衡。正如我以前提出的“资源分工”概念,就是指通过技术性指标引导国内奶源走高附加值产品之路,进口奶源走相对较低附加值产品之路,这样既能保护国内奶源,又能积极促进进口,从而保证需求稳定。
  第二,对于政府来说,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家庭牧场合作社模式,同时还应该加快土地流转、农村融资等方面的制度改革步伐。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加快农业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目前,中国奶牛养殖业正在处于转型发展阶段,从以前的小农养殖向规模化养殖的发展阶段过度。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比较关键,第一就是养殖的产业组织模式不合理,第二是整个系统性转型的成本过高。
  第三,面对当前倒奶频发、库存高涨的情况,建议政府设立临时奶粉储备库,帮助企业消化奶粉库存,提高企业收奶的积极性,防止倒奶情况发生。企业库存满了,“蓄水池”功能消失了,那么政府建一个新的更大的“蓄水池”来发挥作用。
  中国经济网记者:“倒奶事件”对于中国养殖业,乃至整个乳品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宋亮:目前,中国整个乳业都处于转型发展阶段,从上游养殖加工、到销售和渠道都在发生着变化,养殖业的问题也是中国农业现存的问题,在转型过程中,产业组织模式不可理、配套的服务设施部健全、农民的融资能力比较差等问题亟待解决。由此来看,实际上农民承担着市场风险和生产风险,这个问题是奶牛养殖业存在的问题,也是整个农业存在的大问题。
  当前,面对乳制品行业的转型,我认为政府应该首先要做好三件事情:
  首先,政府应该对农业采取补贴,并将补贴真正落实到位。其次,要把农业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立起来。第三就是要加快农业产业组织模式设计,推行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组织模式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向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第四,在产品加工方面,要利用国际资源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在与世界融合的市场上,能够具备跟国外企业一样的竞争实力。第五,从渠道方面来说,国际化全面接轨之后,也面临着电商等方面的压力需要解决。
  中国经济网记者:您对2015年的乳制品市场有何期待?奶价发展趋势如何?
  宋亮:我认为,2015年国内原奶的价格会进一步下跌,降幅或将达到15-20%,整个市场需求增长速度预计会保持平稳,行业集中度会进步一步提升。
  从进口方面来看,成品形式的进口量将保持快速增长,其中UHT奶的增长量预计同比增幅至少达60%,婴幼儿配方奶粉预计将同比增长至少40%,大包装奶粉的增长量可能会持平,甚至有可能会下降。整体来看,进口的表现形式就是原料型产品进口增长放缓,甚至下降,而成品型进口快速增长。
  从2015年整个企业的业绩增长情况来看,伊利、蒙牛等大企业将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国内乳制品生产企业的“两极化”现象将会比较严重,就是大型企业将仍然保持较好增长,但是中小企业将面临复杂情况,可能会停产、破产甚至是倒闭。
  最后我想提到的一点就是,政府、企业和媒体都要加强对消费者乳制品的宣传和教育,这已经到了一个特别急迫的阶段了。特别是关于高品质乳制品的教育,让消费者真正知道什么是高品质的乳制品。(中国经济网记者 段丹峰)
责任编辑:高晓川
|||||江苏农业|||福建农业|||湖北农业||||海南农业|重庆农业|||陕西农业|||宁夏农业|||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中国农产品网|||中国牧草网|||中国种植技术网|||云农网|农产品加工网|||灌溉网||
制作单位:农民日报社新媒体发展中心李佐军:今年七八月中国将爆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李佐军|中国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李佐军:今年七八月中国将爆发经济危机
  对下一届政府领导来说,面临一个抉择,一种选择把泡沫接过去,精心维护,最迟能维护到2015年,或2016年,那时就是一场更大的危机。第二种选择,不接这个泡沫,上台之后很快让这个泡沫给破掉;所以说经济危机可能是月份
  李佐军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被多个地方政府聘为顾问或首席经济学家。师从经济学家吴敬琏。以下是他日应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会邀请,在一场内部报告会所作的《2013年中国将爆发经济危机》的报告内容。
  第一个大问题的第一点――形势;
  第一大问题的第二点――社会危机;
  关于社会问题的第二个视角;
  第一个大问题的第三点――国际经济危机还要持续;
  第二个大问题――国际经济的展望。
  第一个问题,究竟当前国内外的形势怎么样、怎么演化?以及未来形势怎么看、怎么演化?这可能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我们企业及企业家,还有我们每一个人该怎么办?
  第一个大问题――形势。未来的形势,这个形势确实很微妙,我想这里重点就形势给大家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未来我们面临一些比较大的调整甚至危机。第二个问题,是未来国际经济究竟是怎么样一个演化趋势。第三是我们国内的短中长期的大的经济走势究竟怎么样?第一大部分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第二个大问题,企业和我们个人怎么办?这就涉及到选择什么样的板块投资,包括选择一些什么样的投资方式,还有企业怎么来综合性地应对等等。
  首先讲第一个大问题――形势。
  形势的第一个问题,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可能要发生一些事。一个可能要发生的事,十二五期间可能要发生一场经济危机。有人奇怪了,不是刚爆发了一场经济危机吗?刚爆发的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我们的出口下降,经济增长下降。但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经济危机还没有爆发,我们的银行还没有破产,我们中国人的经济危机正在酝酿之中,那什么时候爆发呢?我认为是2013年,为什么?给大家分析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经济方面的原因,经济方面的原因引发这场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有两个,一个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另一个是地方债务危机。当然这两个问题是相关联的,我重点从第二个角度跟大家说起,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工商业税收,最近一段时间以及未来一两年,因为很多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不太景气。有些地方政府的工商业税收要相应地减少,第二块收入来源是卖地收入。从今年开始,很多地方政府卖地已经大规模减少,是前几年的50%,甚至30-40%。前几年都是我们开发商求着政府给地,最近有一段时间开始流行政府问开发商,你什么时候来买我的地。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面临收支缺口的压力,北京市一年土地储备的贷款2500亿,这里面的利息支出压力就非常大,光朝阳区一个月的土地储备贷款利息支出就1000多万。如果土地卖不出去的话,收支平衡就麻烦了。所以工商业税收的减少,以及土地财政收入的减少,有很多地方政府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支出呢,反而是增加的,两大块支出,一大块是通常的支出,从国家层面来讲,是国防支出增加,部队的工资增加,南海、航母都需要增加投入,从地方政府来说,基础建设还要大规模向前推进,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需要政府支出,加强社会保障两个全覆盖需要政府支出,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需要政府支出,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需要政府支出,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社会稳定需要政府支出,所以支出的压力非常大。另一块,之前没有的,现在有了,那就是集中还款期的到来,还本付息的压力的到来。前几年,四万亿的投资,天量的信贷投放,当时很潇洒,但那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是要还的,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还款期就开始到来了,明后两年要还的有4.6万亿。为什么最近云南公路、上海的城投和我们长沙的公路等等,开始显示出一些问题,实际上这只是冰山一角,就是因为大规模的集中还款期到来与收入流不对称造成的巨大压力,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13年前后,有一部分地方政府可能要破产,当然,有军队,把枪杆子往这里一放,谁说政府破产?政府就不破产了。破谁的产?破银行的产,钱来自于银行,银行的钱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广大企业和老百姓,是破他们的产。这就是财政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这是第一个经济方面的原因,引发危机的原因。前一个房地产泡沫破灭可能带来的危机因时间关系不展开。
  第二个原因是外部的原因即国际的原因,前几年我们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其中有一股重要力量,就是大量的国际热钱流入中国,支撑了我们经济的泡沫生成,热钱是趋利性的、投机性的,说来就来,说走也可以走,他主要取决于不同地区的投资的回报利润。之所以现在还留在中国,因为这几年中国经济一直维持高速增长,这些投机的回报还相对比较高,但是中国经济在往下走,中国的风险在逐步显现,有一些国际组织开始猖狂做空中国概念股。美国经济现在缓慢复苏,美国美元有可能出现升值,美国也还有可能加息,所以这些国际热钱在某个时候有可能会大规模的撤出。这会造成我们中国经济泡沫的破灭,这是我们中国政府不好应对的。
  第三个原因是政治方面的原因,在中国一定还要有政治经济学的视野。为什么说2013年,因为2013年政府换届。在政府换届之前,本届政府在最后一年任期之内,最高的指导思想就是不出事,不惜一切代价维稳,维护经济的平稳发展,这就是最主要的事情。
  对下一届政府领导来说,面临一个抉择,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把泡沫再接过去,再精心维护,那么他会维护到什么时候呢?最迟能维护到2015年,或者2016年,那么那个时候就是一场更大的危机。那个时候爆发的危机的责任在谁,谁也说不清楚,这是一种选择。第二种选择,不接这个泡沫,上台之后很快让这个泡沫给破掉。破掉之后,首先会带来一段时间的痛苦,但对于新的领导人来说是好事,因为责任很清楚,不是他们造成的,是前面造成的。其次,在泡沫上跳舞跟脚踏实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泡沫破了之后他可以脚踏实地了。再者,新的政绩比较容易上来,因为起点一下降低了,泡沫破灭之后的政绩是比较容易做起来的,否则在起点很高的时候再往上走是很艰难的。一般来说,新的领导上台,在前面三五个月,出于政治上考虑,都要继承发扬肯定慎重,而在三五个月之后,就开始逐步暴露前一任的一些问题,显示自己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一个企业换个新的董事长,也都如此。所以为什么说经济危机可能是2013年,最可能是月份(下半年)。
  第四个原因,短中长三个周期的谷底可能叠加。短周期就是三五年的周期,目前这个周期的经济正在往下走,到明后年可能到谷底。中周期就是九至十年左右的周期,大家想想1949年、1957年、1966年、1976年、1989年、1998年,每十年左右一般是要折腾下去的,那么从1998年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应该来到了。本来08、09年应该是要发生的,但后来因为政策把它推后了,但不能推得太远。还有长周期,60年一甲子的周期,他们算易经的周期也到了。所以,2013年前后,中国可能要爆发一场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表现:部分中小企业破产、部分银行破产、部分地方政府破产,这是我们下一步要面对的这么一个状况。
  同时十二五期间前后,可能还会爆发一场社会危机。因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可能同时引发社会问题,目前,积聚下来的多种社会矛盾激化或爆发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关于第一大问题的第二点――社会危机
  我从两个角度来阐述:第一个角度是我们社会生病了,生病的表现是热。
  第一个热,公务员热。全世界最难考的就是中国公务员,考大学,两三个人中考一个,考博士,一二十个人中也可以考一个。但是考中国公务员,几千个人中才考的上一个。为什么大家削尖脑袋考公务员?因为公务员有钱有权有势有保障,因为我们中国政府已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财富、越来越多的权力,控制了越来越多的资产,土地是中国政府的,各种矿产是政府的,征税的权利是政府的,生杀予夺的权力也是政府的,很多重要的行业垄断也是在政府手里,中国政府太牛了,大家都想当公务员。公务员热反应的是改革在倒退。
  第二个热,国企热、央企热、国进民退。目前一年央企的收入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五百强的总和,我国国有企业央企凭借着垄断特权,比如垄断土地资源,垄断信贷资源,垄断定价,获得超额利润,这反映了我们改革在倒退。
  第三个热,房地产热。全民皆房地产,稍微有点实力的企业现在都搞房地产,海尔、海信、TCL、、罗蒙、所有这些优秀的私营经济企业都在搞房地产开发,有些企业房地产在其内部的占比是70-80%以上,我问过国内的一些董事长和总经理,我说,你为什么要搞房地产开发呢,你实业不是做得挺好的吗?还挺大的吗?然后他反问,他说我为什么不搞房地产开发呢?搞房地产开发是我搞实业的回报的数倍以上,我不搞我傻呀,这是一些比较大的企业。那么那些中小企业呢?那他就炒房,他直接搞开发没实力,那么他产业空心化,实业不做了,炒房从温州炒到杭州,从杭州炒到上海,从上海炒到北京,从北京炒到三亚。然后有实力的一些个体呢,买房子,一个人买几十套。而买不起房的老百姓呢?他们谈房子,只要一见面就谈房子,只要有人见到我,就问,李老师,你说那个房价是涨还是要跌?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跌?全民皆房地产。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生病了。
  第四个热,投机热,不是炒房就是炒股,不是炒股就是炒房,不炒房就炒,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现在炒资金,放高利贷,炒风盛行,投机盛行,这说明什么?说明生病了。
  第五个热,移民热。当官要当上裸官,稍微有点实力的企业家纷纷要移民。这就是中国当下社会问题的真实性。
  关于社会问题的第二个视角
  贫富差距过大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很多老百姓对社会不满的一个重要方面。
  贫富差距是怎么拉大的?
  第一个渠道,税收,9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加强了征税,优先是保障国税,我们政府的税收年年保持20%-3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两倍三倍于GDP和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我们很多政府就把这个作为政绩津津乐道,我们的GDP可能有点水分,但是财政收入可是真金白银。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我们政府与民争利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早早就该减税了,财税收入差距拉大不仅是各阶层的差距拉大,还有政府与企业、民众的收入差距拉大。现在政府控制的财富太多了。
  第二个渠道,投融资的倾斜,在这次反危机的过程中,4万亿的投资,超天量的信贷投放,投到哪里去?主要投向地方的投融资平台和大型企业,广大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广大的创业者拿到的比例比较低,就造成了财富、尤其是财产与收入的进一步拉大。
  第三个渠道,垄断行业,垄断造成的收入差距拉大,电信、电力、石油、石化、金融,垄断行业凭借垄断特权获得超额利润,有的垄断行业的收入是我们一般竞争性行业收入的十几倍。
  第四个渠道,土地收入分配不合理。我们有两种土地所有制。一个是城市国有,一个是农村集体所有。农村集体所有呢,这是宪法规定的,他实际上是个假的,所以当土地用作农业生产用途的时候,他才是集体所有,只要这个土地要变现,要搞开发,在这个过程中恰恰产生大量的土地增值税,但广大农村农民集体只能拿到10-20%,70-80%被各级政府、开发商拿走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城乡贫富差距那么大,为什么我们中国农民总是比较穷呢,在西方国家农民只要有土地,那他一定是中产阶级。
  检验我们是否真心实意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解决两件事:第一,给不给农民土地所有权;第二,允不允许农民成立农会。前者是农民最大的经济利益,后者是农民最大的政治利益。但这两个,我们是不敢的。如果我们把土地所有权给了农民,或农民集体,我们政府的土地财政就轰然倒塌,地方政府一半以上的收入来源没有了。所以,就造成了城乡贫富差距。
  第五个渠道,高房价造成的贫富收入差距拉大。高房价是收入再分配的一个机制和平台。我们有些老百姓一辈子积累了很多钱,想改善住房条件,高房价把祖宗三代积累的钱一扫而空,把中产阶级一下子打回原形去,那钱到哪里去了呢?到各级政府、银行、开发商那儿去了。
  第六个渠道,中国的股市,按吴敬琏说的是,连赌场都不如的地方。那么在股市上,中国股市谁挣钱?信息不对称的掌握信息的那一方是挣钱的。谁掌握信息呢?上市公司、证监会、基金公司的高管。至于那些不掌握信息的广大的散户要挣钱是不正常的,不挣钱是正常的,80-90%都是赔钱的。所以股市也是一个财富重新分配的一个平台。
  除了以上六点之外,我们老百姓手里还有钱,他们把这些钱存到银行里,但是通货膨胀让这些钱实际在贬值。通货膨胀的实质是通货过剩,那么发钞的权利在政府手上,多印钞票的过程也就是让你的票子变毛的过程,这也是一个财富的重新再分配。贫富差距怎么拉大,通过这些渠道把他拉大的!有一次有一个小伙子跟我说,2000年前后,我一个月两千块钱,现在一个月3800块钱,现在的3800块钱的购买力还不如当初两千块钱,因为通货膨胀。
  不仅如此,在2000年前后没有新三座大山: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现在新三座大山压上来了,使得我3800块钱的可支配比重大幅下降,所以请问李老师,我的生活水平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他说的是事实。
  但是这十年我国经济确实一直保持高速稳定发展,这就是现在为什么很多人对现在社会不满,有些人一上网,内容都不看,只看到标题就骂娘,他为什么骂娘?他有情绪了,觉得社会不公,所以为什么要爆发一场社会危机。经济危机的爆发会引发社会危机,那么这个危机也有可能与经济危机相伴随爆发。
  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爆发并不意味着昏天暗地,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经济发展有周期性波动,这很正常,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是该歇歇的时候了。暴风雨过后又是一片彩虹,所以到2013年爆发一场经济危机是一件好事,为我们长期发展赢得了机会。同时通过这场危机可以倒逼我们的转型和改革,所以即使经济危机发生也没什么可怕的。
  第一个大问题的第三点,国际经济危机还要持续。
  从当下世界经济体的表现就能看出来,刚刚爆发的美债危机和正在爆发的欧债危机只不过是世界经济危机持续的一个插曲。美国经济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个是负债累累,他之所以不想在利比亚陷入太深,就是因为没钱,小布什给奥巴马留下的是一个财政的烂摊子,打仗是要钱的。前不久,两党通过了关于提高国债上限至14.3万亿的法案,但是美国一年的GDP就14.6万亿美元,如果一旦超过GDP的值,就意味着以后一年辛辛苦苦所得的收入还不够偿还利息,这只是国债,美国还有其他很多债,比如企业债,金融债等等,累计有60-70万亿,是全球一年GDP的总和,美国如果是普通国家,其早就破产了,之所以不破产,因为他是世界上的霸主,可以利用他的美元霸权剥削全世界人民。
  美国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实体经济的复苏不如预期。
  第三个问题就是失业率偏高,目前依然是9.1%以上,美国政府特别在乎就业与失业,因为他们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们中国政府最在乎的是GDP和土地及财政收入,也就是自己的政绩和自己的收入。
  欧盟经济体也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总在谈的欧债危机。
  第二个问题是欧元基础货币过多,因为他货币统一了,但财政没统一,各个国家发展不平衡,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整个欧洲人口老年化还有整个福利社会,使得整个社会前进的活力和动力不足。而日本经济在九十年代以来就一蹶不振,地震、海啸加核辐射的三合一的危机让它雪上加霜,经济出现负增长,所以日本经济未来也不乐观。
  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受累于通货膨胀,印度的通货膨胀一度超过10%,俄罗斯也超过10%,巴西超过6%,中国超过6.5%。这就是当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主要状况,从这些经济体的状况,我们可以看出,后经济危机还没有结束。为什么还没有结束?首先过去一两年新兴经济体出现了快速见底反弹复苏,但是刺激政策刺激出来的,打强心针打出来的。只要强心针一撤,经济就往下走。
  其次是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一场大的危机走出来是要时间的。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有两种说法,一是,1929年到1934年,共五年,二是1929年到1941年,共12年;70年代的石油危机持续了7年;80年代的美国储贷危机持续了6年;90年代日本的坏账危机持续了8年;90年代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持续了4年,那么这场危机跟大萧条相比没那么严重,跟其他的相比,至少相当,所以指望2-3年过去,没那么简单。所以国际经济危机还要持续,国际经济危机的持续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带来出口极大的压力,外需不足。
  第一个大问题的第四点,国际的资源环境的危机。
  现在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总体是偏高,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最重要的都与中国有关,14亿人口大规模消费,消费影响环境,其他工业化国家跟我国相比,中国占主导,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世界第一,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第一个大问题的第五点,中美争霸带来的国际文明冲突的危机。
  中美争霸10年前就开始,当时中国国际地位排在第五、六名,而美国要压制中国,就开始制造事端,如南海撞机事件,轰炸驻南大使馆事件,但是拉登的出现吸引了美国的注意力,让美国集中力量对付拉登,现在拉登走了,美国开始把注意力重新转向中国,所以近年来开始在我们周围搞军事演习、发动战争,如伊拉克、阿富汗战争,朝鲜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越南等问题。美国开始利用贸易竞争、支持反中国的各种势力、反中国产品倾销等等全方位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就是维护其霸权,打击一切对手。为打击苏联,分化瓦解苏联,为打击欧元,美国制造科索沃事件,为打击日本,签订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出现泡沫,使日本经济长期不振,为打击亚洲四小龙,索罗斯制造金融危机。
  现在轮到中国,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近30多年保持10%左右的高增长,经济总量已经排到第二,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10年、15年超过美国,这肯定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现在就看中国能否具备比前面那些国家更强的抗压能力了,如果没有,那么结局也是一样的。所以现在的中国面临着一个比较险恶的国际发展环境,周围的朋友越来越少,谁叫你整天追求GDP、打肿脸充胖子呢?整天都忙于要实现赶超发展、弯道超车、超强规发展、三年大变样等目标,实际上,我们自己什么都没得到,别人却要你承担与之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压力。
  第二个大问题――国际经济的展望。
  国际经济的展望在这里主要强调六个要点。
  这六个要点在两年前的数次研讨会中我反复地强调过,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当时的预测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其中包括对九一一事件爆发后美国经济走势的预测,我当时就说看美国怎么来应对九一一事件,当时美国有两种方法可选,第一种方法是美国当局宽宏大量,如采用这种方法来应对,美国经济将会继续繁荣。第二种方法是采用大规模的报复,如果是这样的话美国经济将从此走向衰落。事实上美国采用大规模的报复来处理此次事件,果不其然,美国经济在接下来的时间伤痕累累,元气大伤,表明我当时的预测是正确的。另外一个是对四万亿的投资政策出台后的预测,我当时就说过四万亿投资对经济刺激的效果最多能持续一年多,在2009年初的时候我预测2010下半年中国经济将会往下走,当时中国经济处于V加U形,而是2010下半年刚好处于经济的拐点,事实证明在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确实往下走。我现在要说是2013年要爆发经济社会危机,大家可以检验我说的对不对。在两年以前对于经济形势判断的六句话也可以说是六个要点在这里我还是坚持。
  第一点是国际经济危机还将持续。国际经济仍将在低位徘徊至少2到3年,这是两年前说的第一句话,现在看来事实如此,至于原因在前面已经解释过了,在此不再多说。
  第二点是国际贸易投资和就业形势有所缓解,但仍不能乐观。国际贸易在2009年下降了13%,然后在2010年出现了反弹,虽然在2011年也有所反弹,但还没回复到反弹前的水平,国际贸易现在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并且这次是美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搞贸易保护,跟以往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搞贸易保护的特征不同,以前是发达国家强调自由贸易,现在是中国强调自由贸易,当前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苗头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对中国的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
  第三点是美元从中长期来看还要贬值。美元为什么要贬值?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美国目前国债高企,从现在来看美国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来偿还国债:第一、变卖国有资产来偿债;第二、逐步发展经济,发展产业来偿债;第三、借新债还旧债;第四、印钞票还债。那么美国会采取那种方式来偿还债务呢?美国会采用第一种方式即变买资产来还债吗?当前美国最大债主是中国,美国不大可能采用此种方法解决债务问题。而采用第二和第三种方法来偿还债务又显得过慢过累。权衡利弊后美国最有可能采用的方法是印钞票,因为这种方法成本低、效应高。而印美元直接好处还有:一是直接形成购买力,作为世界货币可以直接消费。二是直接消减债务负担,美元多了开始贬值,自然债权人就受伤。三是使美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上升。四是直接削减财政赤字。五是有利于华尔街金融市场活跃,因为金融创新、金融衍生品都以美元为手段,发行更多的货币就促使华尔街市场更加繁荣。美国现在对美元贬值有恃无恐最大底气在于其所拥有的大量黄金储备,其最坏的处境就是最后放弃美元,重新创造一种新的世界货币,而其却可以轻松凭此摆脱自身巨额债务,所以说美元在接下来的时间仍将持续贬值。
  第四点是新一轮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难以避免。事实上,新兴国家的通货膨胀已经到来,发达国家的也即将到来,欧盟已达到了3%,美国也超过了2%,未来将进一步演化,第一个原因是各国为了刺激本国经济都采取了低利率的政策,降低利率的政策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提振经济;而另一方面却又会引发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第二个原因是各国政府为了维持高增长而采取印钞票的政策,现在很多国家都是通过印发钞票来维持高通胀来刺激经济,导致了高房价,制造了经济泡沫。
  第五点是全球产业结构正在加速成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实体经济比重上升,虚拟经济比重下降。因为虚拟经济有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所以现在各国都在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二、新兴产业在全球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将上升。所谓新兴产业是指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行业,当前全球面临的三大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经济危机的化解都离不开新兴产业的发展;三、新兴经济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上升,西方发达国家的地位将会有所削弱。
  第六点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将困扰今后一段时间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政府的支出多了,收入少了,这就导致国家发债券,如果在可控的范围内,还将有利于国家发展,如果超过范围就引发债务危机。
  从这六个判断不难看出国际在未来两三年即“十二五”的前中期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这六个大的趋势还将继续演化。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节放假安排 201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