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乡村旅游规划、休闲农业,需要具备什么基本知识呢?

||||||||||||||||
当前位置:&&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注475180
(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二、农户+农户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分析认为,农户+农户模式是由农户带动农户,农户之间自由组合,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这也是一种初级的早期模式,只是通过农户间的合作,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远离市场的乡村,农民对企业介入乡村旅游开发有一定的顾虑,大多农户不愿把资金或土地交给公司来经营,他们更信任那些&示范户&。在这些山村里,通常是&开拓户&首先开发乡村旅游并获得了成功,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农户们纷纷加入旅游接待的行列,并从示范户学习经验和技术,在短暂的磨合后,就形成了&农户+农户&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分析认为,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是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形式。但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影响,通常旅游的带动效应有限。
在湖南汉寿县的&鹿溪农家&,从2001年7月起开发乡村旅游,最初只有两户村民参与,在不到一年的旅游接待中,&开拓户&获纯利8000元,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到2003年全村30多户中有14户条件较好的农户参与旅游接待服务,还有不少农户为旅游提供特种家禽、绿色蔬菜、山里野菜、生态河鱼等农产品和参与民俗表演,逐渐形成了&家禽养殖户&、&绿色蔬菜户&、&户&、&民俗表演队&等专业户和旅游服务组织,吸纳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形成了&一户一特色&的规模化产业,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顺利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公司+农户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分析认为,公司+农户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公司开发,经营与管理,农户参与,公司直接与农户联系与合作。这种模式的形成通常是以公司买断农户的土地经营权,通过分红的形式让农户受益。它是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实践中,由高科技种养业推出的经营模式,因其充分地考虑了农户利益,在社区全方位的参与中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它通过吸纳社区农户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在开发浓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时,充分利用了社区农户闲置的资产、富余的劳动力、丰富的农事活动,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丰富了旅游活动,向游客展示了真实的乡村文化。同时,通过引进旅游公司的管理,对农户的接待服务进行规范,避免不良竞争损害游客的利益。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分析认为,这种经营的缺点在于公司经营时因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形式的短期行为,会对乡村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带来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公司自主经营,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隐瞒财务信息,不分或少分红给农户,而造成农民利益的损失。这种模式目前在国内比较普遍,其案列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本文作者:
(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请尊重版权:本文知识产权归所有,转载请标明来源。
已有人评论 相关内容阅读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
10月17日,台湾畅销书作家九把刀的“爱情三部曲”之二《等一...千龙湖:打造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终极目的地
(陈杏华(左二)陪同参加湘江论坛的嘉宾参观千龙湖。 王志伟 摄)
  李广军 唐群雄    今年10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湖南千龙湖投资集团承办的世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城市联盟第二次峰会(湘江论坛)在长沙市望城区千龙湖举行,来自全球的前国家政要及驻华大使代表、城市联盟(市长)代表等齐聚于此。不仅如此,千龙湖还是峰会的永久举办地。如此风光的背后,谁能想到,12年前千龙湖还只是个病险水库。    提起千龙湖,必须提到他。这个人,黝黑的脸、粗糙的手、憨厚的笑;这个人,游历数十个国家,见多识广,却极少穿西装,从不戴领带,言必称“我是一个农民”。    他叫陈杏华,湖南千龙湖投资集团董事长,长沙市乡村旅游促进会会长。多年来,他先后获得“全国民营企业创业之星”、“全国优秀水利企业家”、“和谐中国·2007年度十大影响力人物”、“湖南省创业标兵”等荣誉。    千龙湖,千农富。12年来,陈杏华和父老乡亲一起,始终坚持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兼顾与共赢,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    陈杏华说,他还有一个梦想:从2015年开始,用7年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城镇化建设之中去,打造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终极目的地,和父老乡亲一同走向富裕。    人是要有梦想的    12年前,千龙湖还叫“格塘水库”,是一座病险水库。12年前,几乎所有人都投出反对票,对他的选择说“不”,他坚守回乡投资的承诺,怀揣建设家乡的梦想,毅然将蒸蒸日上的建筑公司和房地产公司交给他人打理,自己则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望城格塘,进行第二次创业。    2002年,陈杏华返乡投资,开启了规划建设千龙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大幕。如今,进村道路畅通了,水库病险治理了,环湖6公里道路全部硬化铺沥青,村里路灯、垃圾桶一应俱全,村容整洁漂亮。从2002年正式开发以来,陈杏华共投入近4亿元,使之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现在,以经过治理的2800亩水库为核心,这里成为全国七大乡村旅游企业之一。度假区的兴旺带活了一方经济,也致富了百姓,促进了就业:12年前,格塘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到今年已突破12000元。    “千龙湖度假区开业之初,只有一栋2层楼房,仅能住20来人;现在度假区内楼房林立、别墅交错,可以提供近500个床位。”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陈杏华说,有时候,梦想还是要有的。    今年61岁的陈杏华仍然清楚记得40年前自己的梦想:“能够盖起几间房,有一辆单车,戴一块手表,能成个家。”    1953年,陈杏华出生于格塘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庭贫困,仅仅读了“4年半书”的陈杏华便放弃学业,开始承担起生活的重担。15岁那年,他到长沙城拉了4个月板车、挑了4个月土方,又到岳阳干了4个月苦力。凭着聪明好学和任劳任怨的性格,他开始学泥工,从初期建筑工地上一个干些和灰、挑砖、递砖等纯体力活的小工,到在格塘的建筑行业小有名气,学会砌墙、铺瓦、拉线等有技术含量的活;最终,1978年他被选进建筑队负责日结算,继而经过民主选举坐上格塘建筑队一把手的位置。    血气方刚的陈杏华大胆推行包工包料制度,并做了一个同行认为是吃了豹子胆的举动——购买了当时的人认为是天价的一辆16000多元的大型翻斗车。敢作敢为的陈杏华仅仅用四年时间,就把格塘建筑公司发展成为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建筑企业。    1986年,靖港区建筑公司负债累累,被黄牌警告,陈杏华出任公司经理后,大胆改革,使公司起死回生,实现了一年摘牌、两年扭亏、四年连升两级的目标。1996年,公司改制为湘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陈杏华出任公司董事长;2001年,陈杏华又组建长沙银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开发了湘华娱乐城、湘华公寓、银晟花园、长常高速住宅楼等项目。    进入21世纪,陈杏华的房地产公司在长沙市已经颇有名气,年业务收入好几千万元。2001年,他被评为“全国民营企业创业之星”。    这个时候,陈杏华已经完美地实现了自己定下的40岁目标:把公司办好,创企业品牌。    下一步,陈杏华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热恋的故乡。    家乡是一份牵挂    其实早在2000年,回家乡建设投资的想法就在陈杏华心头涌动。那些年,为了拓展思路,陈杏华跑了几十个国家,看到发达国家的文明程度和乡村建设,再与自己家乡作对比,不忘本的他不再为自己的成就感到荣耀,感触更多的,是一份对家乡人民的责任。    致富的他经常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格塘,看望父母和乡亲。每次回到自己的家乡,看到的是格塘水库比以前更加荒凉,田地也荒芜了不少;听到的是格塘人不喜欢格塘,嫌弃这里贫穷落后,交通不便。他想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怎么办?捐赠一笔钱,不能起大作用,一个地方要脱贫致富,靠输血终究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要提高造血功能。    “一座年久失修的水库,一塘被人遗忘的死水,何不变废为宝,以此为依托开发旅游休闲度假村,带动家乡经济发展?”在陈杏华看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加上假日的增加,旅游休闲将是一个非常有市场潜力的产业,“如果能将现在几千亩水面的格塘水库改造成一个水上游乐园,周边搞一些休闲设施,这样利用城市市民游乐休闲消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家乡人民收入,又改变了家乡生态面貌,自己还可能从中得到新的商机,岂不是一箭三雕!”    于是,当时已经在长沙市建筑业占据一席之地的陈杏华,毅然决定回乡开发2800多亩的格塘水库。这一想法,让整个格塘沸腾了。但当时,周围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的决定不成熟,不可能盈利。因为在他之前,已经有不少老板在此遭遇过滑铁卢,有些人投入几百万元,连个水花都不见。    和家里人开诸葛亮会,支持的只有“一个半人”——老婆弃权,因为她知道,就算是反对,也阻止不了陈杏华的决心;而老丈人是唯一的支持者,这个睿智的老者笑着说:“我不懂什么休闲农业,也不懂什么项目好坏,不知道发展前景……我只相信人,这么多年,陈杏华还没有失败过。”    事业上的伙伴也不看好这个项目。公司开股东会,7个股东,除了陈杏华自己,其他人都强烈反对。陈杏华不说什么,他和6个股东一一谈判,收购股份、安排职位……最终,公司百分百股份在手,没有人能动摇他的决心了。    “我答应过,只要赚了钱,一定回望城投资。”陈杏华解释,做出这样的决定有三个因素:致富家乡;顺应国家宏观政策;对农村原生态环境日益向往。    2002年,陈杏华专门成立了长沙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有限公司,他担任董事长,将房地产公司交给总经理去打理,自己则一头扎进了千龙湖的改造和建设之中。    2003年,投入1500万元进行公共项目建设——道路不通,就修建了20多公里的公路;水库病险,就改建了水利渠道2000多米……一年内,家乡人见证了乡村交通的便利、周边集镇的新面貌。    2004年,进行了一年的项目建设;日,千龙湖正式开业了。这些年来,陈杏华对千龙湖的投资每年都是数以千万计,他在建筑公司和房地产公司赚的钱,都被投入到这里,10多年下来,已经接近4亿元。    10多年来,陈杏华打造了千龙湖休闲度假、蔬菜种植、水产孵化、生态山庄等产业,使之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去年游客接待量达到30万人次,营业额首次突破6千万元。    周边农民变员工    “要让农民受益,不能伤害农民的利益。如果企业发展不好,是我自己的事情,但绝不能坑农民。”2003年,50岁的陈杏华立下了“投资千龙湖,把家乡建设好,把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做大来回报家乡”的目标。如今,千龙湖的兴旺,也带活了一方经济,致富了百姓,促进了就业。千龙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农富”,它使格塘人看到了一条亮堂堂的致富路。    从2008年开始,千龙湖立足自身优势,通过资源整合,运用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等政策,逐步从农民手中流转了近4000亩田地、山地,率先做起了农业休闲文章,开辟葡萄园,种植火龙果,营造苗木基地、生态山庄,为周边农民提供各种就业岗位近千个。    流转土地的村民,每年不仅能获得租金,自己还能进入度假区打工。    卢香红是千龙湖度假村的一名普通保洁员。“现在我每月有1800元收入,三餐饭全在度假村吃;下班后我还能在家养猪种田,日子过得很美满。”    而在几年前,卢香红和格塘镇的许多村民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千龙湖挥土动工后,卢香红幸运地完成了从一名农民到一名企业员工的转变。目前,在千龙湖工作的500多名员工中,86%是本地农民。    乡村旅游与农业休闲的结合,不仅提升了旅游境界,也为农村产业调整、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示范。几年间,规模化农业休闲项目在这里已经形成了气候。    现在,附近村民在千龙湖度假区的周围办起了数十家农家乐、小旅馆和卡拉0K歌厅。只要千龙湖一举办比赛,或是周末、长假,这些小店的生意就跟着红火起来。这不,今年国庆七天长假,又让这数十家店面赚得钵满盆满,店老板们也笑得合不拢嘴。    千龙湖开发项目用工用材都在当地,是带动周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据统计,10多年来陈杏华先后投入的近4亿元中,劳动力成本和设备成本都沉淀到了周边农民手中,而千龙湖,从来不拖欠工资。    青山绿水中的广阔胸怀    很多人都评价说,陈杏华最令人敬佩之处,在于他拥有致富思源、回报社会的广阔胸怀。正如他在开发建设度假村之前做出的惊人举动:拿出1500万元投资乡村基础设施及公益设施建设。许多人认为陈杏华傻,自己的事不做,先做公家的事,陈杏华却说:“我做这些事情,既是回报家乡,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再说,周边的环境变好了,我的企业才会有发展前景。”    道路修通后,农民出门便利了,信息灵通了,致富大门随之开启。千龙湖项目建设成为带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千龙湖吸收了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在千龙湖工作的农民都经过了专业培训,不但学到了一技之长,还养成了文明习惯、增长了见识、启迪了思想。    2006年,陈杏华提出了一个建设新农村的崭新模式,即由长沙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有限公司与周边三个村委会合作成立公司。千龙湖以现金入股,村委会代表农民以土地入股。这种模式,就是农民将土地作为资本入股以后,农民既成为公司股东,又成为公司员工。公司对土地进行连片开发、高效种植和集约经营。公司对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抗风险能力。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以后,集中建设优美的人居环境,村民变市民,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建成新农村。    “我很重视农业这一点,不单因为我是农民出身,我确实觉得,国家真的需要把农民、农业、农村这一块做好。”陈杏华成功了,千龙湖度假区成为一个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的休闲胜地,千龙湖成为长沙乃至湖南休闲旅游业的新亮点。2013年10月,他创办的湖南千龙湖投资集团,成功承办“世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城市(城区)联盟第一届峰会”,26个国家的城市代表、46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上百位重量级嘉宾聚首千龙湖,论道望城区。今年,峰会继续在千龙湖举行,谈笑间,陈杏华和各位来宾握手,落落大方。言谈中,他仍然记得,“要用自己已有的和可以做的,去为社会,具体是为农业、农民、农村这一块尽力而为。这就是我的责任。”    多年来,凡是家乡修路、建校等需要出资的公益事业,陈杏华都是有求必应、有难必解。他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同时也热心于公益活动,曾多次向学校捐款捐物,累计达200多万元;在汶川大地震时,号召千龙湖全体员工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捐助物资共51.9万元,积极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12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在陈杏华身边的人看来,已经年过花甲的他思维并没有停顿,一直在步步为营,而不是固步自封。    这个以建筑起家,却在年近半百时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农民企业家,仍然和从前一样,有空就到外面去考察学习;他也放不下公司的事务,公司所有的建设工程,他必定亲力亲为;从以前的三农问题到新农村建设再到时兴的城镇化建设,他都常有涉猎,有关这方面内容的报纸杂志,他都喜欢收藏,并且从中汲取营养。    “希望以千龙湖的成功之路带动附近乡村的城镇化。”陈杏华说,在他的心中,有一个梦:将格塘周边两三个村的万亩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农民集中安居,形成自然而有活力的乡镇;经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培育,推动农民就地工人化;配合城镇化建设,引入有实力的学校和医院等配套设施,改善宜居环境,从而实现乡村的就地城镇化。“在青山绿水之间,在休闲农业和休闲旅游中寻找乡镇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从2015年开始,用7年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城镇化建设之中去,打造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终极目的地,完成自己这个梦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区别及联系有哪些,谢谢_百度知道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区别及联系有哪些,谢谢
我国是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乡村地域广阔,乡村人口众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城市景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乡村是我国经济改革最早的地区,经济水平显著提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把自然、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入到传统旅游文化中,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是旅游业的一朵奇葩。随着旅游业与农村、农业的不断融合,将进一步带动农村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成为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促进资源高效用、满足新兴消费需求的朝阳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已开始了农业旅游。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现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1]数据显示&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为消费者提供休闲、观光、体验等服务,是实现农业多功能、高效益的新型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而且可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2011年,中国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预计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约26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约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同比增长1%;旅游外汇收入465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出境旅游人数7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出境旅游花费690亿美元,同比增长25%。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被认为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举措;是推销名优特产品的重要途径;是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的好契机;是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新思路;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重要一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随着涉农旅游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国内的涉农旅游企业越来越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行业改革和国际化的深入研究。长期对旅游业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从当前旅游业的宏观景气状况出发,以涉农旅游业的发展经营和行业需求走向为依托,详尽地分析了中国涉农旅游业的发展与行业需求、发展速度和竞争态势,对涉农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全国各地的发展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缉互光就叱脚癸协含茅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农民,而且可以促进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增强城里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即休闲农业是基础。乡村旅游是重要的营销模式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游览、度假等服务,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乡村旅游是指以乡缉互光就叱脚癸协含茅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所进行的休闲、观光、体验以及学习等旅游活动。做休闲农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开展乡村旅游。像远景设计研究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多年,可多了解一下。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含义
1. 什么是休闲农业?什么是乡村旅游业?什么是乡村旅游? 传统农业只有食品与原料的供给功能。休闲农业与之完全不同。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游览、度假等服务,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乡村旅游业是休闲农业的另一种称呼,直观易懂,经常使用。 (注意与“乡村旅游”区别!) 特点:
(1)乡村旅游业是一种”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2)乡村旅游业的产品是一种服务性商品,其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其核心价值是服务质量,而不是具体的水果、蔬菜等,顾客满意与否,取决于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所有感受的总和(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农产!!);
(3)乡村旅游业的资源丰富多样,如,各种色彩和形状的作物、果树、蔬菜、种养、民居、沟渠、道路、农具、传统劳作技术、手工艺、节气活动、衣食住行习惯、婚丧嫁娶习俗等等。
(4)乡村旅游业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和经营单位; (5)乡村旅游业以盈利为目的。 乡村旅游的概念
定义: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所进行的休闲、观光、体验以及学习等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活动的形式: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观农家景、购农家物、随农家俗、用农家具等。
乡村旅游业与乡村旅游有什么关系?
乡村旅游业是为乡村旅游服务的一类产业。 2. 乡村旅游业的主要类型:
乡村旅游的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不同的区域位置、资源基础、投资主体、体验类型以及乡村特点等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第一类,城市近郊休闲娱乐型。这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数量众多的乡村旅游形式。一般在城市近郊,交通方便,可以为这部分游客提供食宿服务,娱乐设施较齐全。如,成都的农家乐,泰安的方特、花样年华等
什么跟什么呀,开玩笑你也信!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乡村旅游很难吗?乡村旅游与农业休闲规划设计专题
乡村旅游很难吗?乡村旅游与农业休闲规划设计专题[]
乡村旅游很难吗?
——乡村旅游与农业休闲规划设计专题
  导语: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游子对故乡记忆的眷恋和思念。
“乡愁”其实源于“城愁”,是从乡间走到城市里的那个群体在“愁乡”是久居城市因找不到融入感,因城市一元结构畸形发展滋生“愁城”。“乡愁”因“城愁”而生,“愁城”因“愁乡”而起,“乡愁”的完整意义应当是“城乡之愁”。
  中央设想在城镇化过程中体现乡愁,对于目前急速城镇化和高度集约化的大潮,估计也就是美好愿景而已,现在就连农村都快没有乡愁了。
  回望今天的中国,乡愁不知不觉已经成为略显奢侈的情感体验了,特别是对城里人而言。既然乡愁是稀缺型产品,那么在这个市场配置资源的时代,带有浓郁“贩卖乡愁”色彩的乡村旅游则很容易成为抢手货。
  那么“乡村旅游规划设计”自然也成为相关热词。鉴于最近几年我们多少经历了一些乡村旅游规划的实例,也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也一些心得,其中令我们不安与惶恐的是,乡村旅游真的是解决各种农村问题无所不能的利器吗?中央一呼,各地纷纷振臂响应,似乎只要搞了乡村旅游,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富民惠农、美丽乡村等等都可迎刃而解。
  乡愁固然美丽,理想也很丰满,但你那地方若没有两把刷子,还真不好搞乡村旅游这件事,中央那么多年,年年一号文件落脚于“三农”,可见,农村问题有多重要,更可见农村问题有多难,假如一个乡村旅游分分钟就给解决了,中央岂不是很没面子?
  网络上很多规划策划大咖也都给予了乡村旅游无往不利的方法、模式、思路,在我们有点看不懂的同时,也无意与各位大咖争辩对错,本来乡村旅游就是在市场配置资源下实践性工作,各人的实践不同,结论自然不同。
  现将我们对当下乡村旅游开发规划设计的理解梳理出来,希望从不同角度给大家以借鉴的方向。
  一、 前提:发展乡村旅游要有两把刷子
  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乡村空间被挤压的越来越少,比较美丽的乡村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别着急乐观,这里说美丽的乡村成为稀缺资源,普通的乡村仍旧遍地都是,一点都不值得稀罕。
  如前所述,要搞乡村旅游需要两把刷子,分别是:相对美丽的乡村环境,或者足够超越别的的设施条件,也就是通过足够的投资来改变先天不足。
  看到这,您扭脸看看身边的村子,再掂量掂量口袋里的银子,看看能不能玩乡村旅游这件浪漫的事,应该多少就有个判断了。如果两把刷子都不具备,文章也就甭往下看了。
  二、 定位:乡村旅游将是中高品质休闲产品
  本文从规划设计视角谈乡村旅游系统开发,单个农户自发经营这种,就不在讨论之列了。
  无论是政府或者开发商,在当今条件背景下投入开发乡村旅游,首先不能再认为这是一件简单粗放的事,依托区位优势那种人均20、30元包玩一天的乡村旅游产品已因为竞争激烈而陷入困局,老的产品无力提质,新的产品不易进入,外部整合成本太高,都是导致相对停滞的主要因素。
  从台湾或国外经验来看,乡村旅游也非低端产品,只不过因我国农村地区普遍相对落后等原因,乡村旅游成为低端便宜的同义词,实质上,这种局面在国内不少地区随着市场的升级而逐步改变,特别是某些占据优势资源的乡村区域,俨然已经成为高大上的目的地。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未来低端产品会消亡,只要市场有需求,低端产品仍然会长期存在,不过其生存空间会受到挤压,存留于相对边缘的区域。
  乡村旅游属全部旅游产品体系中内涵清晰、外延广泛的一类专项旅游产品,需要同时满足“发生在乡村地区和以乡村作为主要吸引物”两大特征,这两大特征也是乡村旅游基础价值和面向游客的核心吸引力所在。
  由上述概念很容易得知,如果乡村旅游的吸引仅仅因为价格便宜而品质不高,必然是难以持久的,乡村旅游的本质吸引力在于为游客提供乡村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旅行体验,特别是个性化的精神体验是主要产品消费诉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种乡村主题鲜明的产品,并不代表说乡村旅游的产品品质可以不高、条件可以简单,而是要通过产品传递出乡村文化中质朴、真诚以及充满乡愁的内在意境;服务方面,不一定如标准化产品一般有据可循,但这种乡亲般的人文情感交流、乡愁所蕴含深刻无限延展的心灵慰藉、绿色质朴的纯粹感受,都是一切标准化所不能媲美的乡村旅游核心价值。
  由此看来,可以持久经营的乡村旅游产品,至少要满足“环境好、有内涵”两个要素,这样形态的产品,难道还会品质不高吗?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用不了5-8年,国内乡村旅游必然会在资本的驱动下普遍有一个质的飞跃,一线城市周边及东部沿海地区将会率先冒出众多高品质的乡村休闲度假型产品,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常态。
  三、趋势:产品细分和跨界是乡村旅游的主要方向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带薪休假的落实,以及门票型收益景区的增长乏力,过了“到此一游”阶段的城市群体,日常周末大小长假出游将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的时候,主要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会成为最常见和普及的产品形态。
  简单而言,当乡村概念被激烈市场竞争所瓜分殆尽之时,产品细分将会出现。初期的乡村旅游,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最先想要的都是如何不同深度挖掘“三农”资源,当挖掘到一定程度,就会显得刻意且脱离群众,此时,细分类产品和跨界搭配便会出现。
  产品细分是乡村旅游基于自身环境资源特点所直接或间接衍生出的产品内容,这里的细分,不是只在广义的乡村旅游产品分类,而是狭义的,以某个细分方向的深耕。例如,基于有机种植和风格特色而延伸出的主题农场,如意大利农场、某某酒庄;或者基于某类特定人群而营造的专项功能聚集,如亲子、婚庆之类;再或者在占据优势资源的条件下,根据市场消费来细分产品层次。
  跨界,更是以乡村环境为依托,与业主自身优势背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1+1&2的升级。应该说,乡村是一件非常百搭的外套,无非看你是披着外套还是真要靠这件外衣保暖,决定乡村旅游所占据的分量比重。
  无论是细分或者跨界,都将不再是狭义乡村旅游的范畴,而越来越走向综合型开发。当然,作为一个位于乡土环境之中良性的理性旅游综合开发,都将于原住民脱离不了干系,处理的得当,不仅光鲜亮丽,而且还非常保暖。
  四、 核心:乡愁与乡居的极致化对比体验
  乡村旅游很难吗?很多人一会说要突破产业问题,一会说要统筹几个维度、一会又要协调多种关系…我倒觉得,那都只是外围画圈圈,自外而内多少个圈层忽悠了自己也不一定,自内而外找到了乡村旅游出游行为和心里的本质,乡村旅游应该没那么难。
  除非真是奔着跨界跨进别的领域里,说回乡村旅游本身,我们认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核心在于:乡愁与乡居的极致化对比体验。
  乡愁,是软性方面,主要包含人文气质和环境风格。既然是乡村了,怎么能少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呢,这里请各位自行脑补下美好朴实的旧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那种整齐划一的营房,不是乡愁讨论的范畴。或许这里理想化的程度略多,但也不得不矫枉过正。而且,当美好的乡土环境成为带来盈利资源的时候,本色出演那淡淡的朴实,也应该只是管理机制层面的问题,况且已有不少成功的范例。
  乡居,是硬件方面,唯指能够让游客住下来的设施条件。目前制约很多乡村旅游更进一步的重要因素便是,很少有地方能够提供出能让城里人安心踏实住下来的地方。安全、卫生是第一层面,舒适、享受则是更进一步。如果乡村有了与优美环境相匹配的独特居住空间,谁还愿意再不辞辛苦开车折腾回城里呢?而且,我们的观点认为,乡居完全不必拘泥于传统民居,经过改造的现代风格居所,甚至新型材质的时尚集装箱房、汽车营地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只要搭配的够好。
  乡愁是白天,乡居是晚上,白天可以辛苦点,晚上一定要舒服些,两相对比,难道不是最基础、最机制的跨界对比体验吗?
  如果你那里有优美的山水田园环境,在没想好做哪些具体产品之前,至少你先着手设计建设一批动人的乡居设施准没错。游客来了,哪怕你在村子里找个农民伯伯给他们讲故事、编竹筐,估计都不会差了。
  乡居实例:
  这样的画面,这样的设施,难道不是与城市或门票型景区极大差异的乡村吗?摒弃我们之前对乡村旅游不够高级的成见吧,乡村旅游本应是最具品质的休闲生活方式。
  五、 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培育从点滴做起
  讨论到乡村旅游规划,言必称产业如何如何,恨不得立刻用乡村旅游这一“神器”统筹解决地方所有一产与三产的各种问题,这里先容我们泼点冷水,即:乡村旅游在你那里是不是产业尚且还是个问题呢。
  如果你那里乡村旅游压根没做起来,就那么十家、八家接待本地人的农家乐,好意思说产业吗?产业的形成与规模聚集,看上去再美,它也是一点一滴汇聚而成,其中市场的自然生长特别在前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哪怕你规划安排的看上去很美,资本自己的判断会根据市场走,而不是跟着规划走(国家政策性规划除外)。
  规划拿到之后不知道从何下手,那是因为规划做的太系统,也太完美。所有环节的环环相扣,牵一发动全局似的,非要你全盘大投入,把乡村环境基础设施全改了、把农民经营服务意识全变了、把线上线下营销全做了…这些也都没错,但殊不知,地方若是有这些资金和操盘能力,何止乡村旅游,早就全面现代化了。
  当然,肯定不是说规划无用,这么说的意思是,无论作为业主还是规划者,都应理性看待客观发展过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先选择一两处优势区域,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投资商主导、农民参与,用死磕般的勇气做到比竞争对手更好,让所有人都尝到甜头之后,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关于乡村旅游的起步或者落后地区,我们更倾向于摸着石头过河,从点滴局部做起,质量大于数量;对乡村旅游成型或者竞争激烈的地区,升级优化也同样是“产品为王”这个思路,如乔布斯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那样去思考、去行动。
  六、 途径:村镇风貌景观的三步走升级
  制约我国大多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除了乡居设施质量外,最主要的便是乡村(特别是镇区)的风貌景观环境普遍很糟,有钱的乡镇像城市,没钱的乡镇脏乱差的城市,乡下也多是村村通的水泥路+新农村整齐的瓷砖房,能种植的地方全都开垦了,种点有观赏性的作物还好,否则真是不太有美感。
  北京望天树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在编制汉中某县乡村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并不算创新性的提出三步走策略:
  优势区域政府联合投资商建设若干综合型基地;
  线路之上合适位置政府投入改造若干公共节点;
  景区周边政府扶持有积极性农户改造一批农家乐。
  其中,基地,不仅是延伸至乡村区域的服务配套的神经末梢,更是依托略有实力投资商建设一批拿得出手的乡居,根据每个基地和投资商的特点,基地风格各异,但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布局了:自驾车房车露营基地、融合现代艺术与涂鸦绘画的集装箱房基地、依托有机茶园的山地度假基地…基地本身具有一定功能,并通过基地辐射周边乡村区域的活动性产品,例如登山、采摘、自行车…
  节点,作为明显带有公共配套性质的内容,应由政府主导投入建设,节点整合有观景台、停车场、厕所、小型服务站、交通指示牌等,在无法全面改善乡镇风貌的前提下,先从局部入手,带入部分旅游服务功能与意识,纳入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有钱的地方多做几处,没钱的地方少做几处,让游客有机会停下来。
  农家乐,完全让农民自主去做肯定不行,农民很难知道城里游客的要什么。至少农家乐的改造设计要政府把关,甚至最好政府聘请合适的设计公司做出方案来扶持农户,服务也必须要培训,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还是那句话,开始不用数量多,但必须要效果好,才能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七、 农户:农户需做好两件事
  中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客观的说,我们的农民不同于国外,长期处于社会底层,虽然很多农民在经济上已经相对优越,但从事服务行业,从理念到意识再到水平,基本上与要求差距仍非常大,也可能是寡闻,至少在我们的认知里,很少看到完全由农民群体自主开发成功的经典范例。
  若规模化发展乡村旅游且主要依托农民,行业与产业都仅可维持在较低的水准,我们的观点是走曲线救国之路。
  曲线,是指在整个行业格局中,由政府和农户奠定一定的基础,规模化系统化的产业升级与发展,必须要导入至少是当地农业产业经营的优势企业,或者外部投资商进入,不管是企业主导或者“企业+农户”之类的方法,才能有机会走上良性进步的产业发展之上,如此,反过来作用于农户,效果会更好。
  除了经营农家乐之外,更多的农户在乡村旅游的大格局中,做好两件事最重要,分别是:提供“乡愁服务”和实现绿色有机农业产品供应。
  服务,是体现地方人文与乡愁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特点,鼓励甚至奖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到旅游发展之中,提供一线乃至二线的服务,意识好的,提供乡村向导、餐饮接待、手工艺展示之类,意识一般的,客房卫生、安全防护也总是可以的。
  绿色有机农业,立志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我们建议未来的趋势一定是走上绿色生态农业之路,化肥农药留给那些农业大县去用吧,小而美的乡村,绿色有机农业搭配乡村旅游,肯定效益更好。这些方面,通过政府引导农户走上绿色农业产业之路。近的,为乡村旅游营造好的环境,有机农产品直接卖给游客;远的,政府为地方绿色农业品牌进行背书,优质农产品如今可以很容易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里外农户也都合适。唯独转型的阵痛期,需要政府与主力投资商,用好的机制体制来化解。
  ——乡村旅游很难吗?本文一定也没有标准答案;写了这么多,我们仅希望为行业提供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我们不认同用所谓的方法论去套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我们更希望,每个地方都能用适合自身情况的方式方法、思路理念去解决问题,如此,乡村旅游应该不难。
(望天树景观规划设计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 北京望天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0 - 2013
备案号: 京ICP备号-1
客服热线:010-
电子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乡村旅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