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凯恩斯主义在如何走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解决失业问题上的主张

  在新浪看到政府正准备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好像是要加快铁路等大型基础项目建设,实施积极财政,在这个多事之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08年的4万亿财政投资。闲来无事,就此谈谈西方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用一句话来说明就是“主张政府干预市场”,不只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干预,经济繁荣的时候同样需要干预。经济困难失业人口大量增加的时候,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减少税收,刺激消费,同时放松银根,鼓励企业投资,增加就业。经济繁荣失业人口大量减少的时候反向操作,实施紧缩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投资,增加税收,抑制消费,同时收紧银根,限制企业投资。  凯恩斯主义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种主要流派,同其他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比如芝加哥经济学派“反对政府干预市场”)相比,并无高下优劣之分。但是在目前的中国,遵循凯恩斯主义很可能会误入歧途。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凯恩斯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就是上个世纪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大萧条”()之后不久,凯恩斯发表了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凯恩斯的《通论》是与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斯密的《国富论》齐名的经济学著作,可见凯恩斯主义来头不小。也可以说,凯恩斯主义就是为化解之前令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束手无策的“大萧条”而量身定做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不过从今天看来,凯恩斯主义其实也没什么高深,“政府干预市场”不过是社会主义的常态而已。事实上,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大萧条”折磨的死去活来的时候,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却在高歌猛进。“大萧条”之前,苏联在欧洲还是一个相对落后农业国。“大萧条”之后,苏联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家。1936年,就在凯恩斯的《通论》面世的同一年,苏联提前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生产总值跃升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当时的凯恩斯有没有借鉴苏联模式的成功经验呢,也许吧,但是把凯恩斯主义称为西方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却一点儿也不过分。但是要充分理解凯恩斯主义,不能只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就从资本主义世界为什么会爆发“大萧条”危机说起吧。  众所周知,一战的爆发是因为欧洲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争夺经济资源和产品市场所致,当时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从最初的自由竞争经过垄断竞争,继而发展成高度垄断的帝国主义。一战结束后,垄断资本主义已经空前绝后,其垄断程度已到极限。  
  凯恩斯主义为什么受欢迎?因为它把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合法化,相当于赋予政府无上的市场权利。孔子的学说为什么最后成了中国帝王们一致拥护的学说?道理都是一样的。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垄断呢,书上说是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那又是什么造成了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呢,书上说是优胜劣汰的自由竞争。那是不是自由竞争的最终结果都必然造成垄断呢,答案是肯定的,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说明,在人类普遍参与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垄断,秦始皇和凯撒并不是天生的。那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根本原因是普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或者说由于普遍存在的人的不平等,人与人竞争,结果必然形成垄断,冠军得到金牌和最大荣耀。
  顶一下
  西方的民主不是反复强调“人生而平等”吗,哪来的普遍存在的人的不平等。其实“人生而平等”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说,人在诞生的瞬间是普遍平等的,都是作为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的。另一方面是说,来到了也就不再平等了,人自从诞生,就产生了普遍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有先天的因素,父母的基因差异,以及父母提供的成长环境差异。但是更大的取决于后天自身的因素,在人与人的竞争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智力、体力以及情感上的差异。中国有13亿人可以跑,但是刘翔只有1个。  或者可以这样理解“人生而平等”,大家都是作为人而降生的,而不是别的什么动物,在人的层面上大家普遍平等。《老子》有语“道可道也 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 非恒名也 无名 万物之始也 有名 万物之母也”,规律是可以掌握的,掌握规律要注意规律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处在变化中的。特征是可以识别的,识别特征要注意特征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处在变化中的。万物起源的时候没有表现出来他们的特征,处于“无名”状态。万物被识别出来全靠他们表现出来的特征,进入“有名”状态。
  凯恩斯给政权带来了扩张利益的理论,但也把政权带入一个难以逆转的困局。好在还没有上升到孔子和马克斯层面。  
  mark  
  “道可道也 非恒道也”,水往低处流,海啸的时候,水也可以往高处走。“名可名也 非恒名也”,有人从穷小子变成了亿万富豪,也有人从王公贵胄变成了市井无赖。“无名 万物之始也”,柴和梁最初都是木头。“有名 万物之母也”,柴可以被烧掉,所以被称为“柴”,梁可以支撑起房屋,所以被称为“梁”。  多说两句《老子》,原文“不见而名”,没见过就能识别。原文“道恒无名”,规律总是抽象的,只存在于事物的普遍共性中。
  说了这么多“有名”“无名”的乱七八糟,你到底要说明什么呀。就是要说明人的平等只存在于“无名”状态,人只要“有名”,只要是因为个体差异而被称作张三李四王老五,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普遍的不平等。而这种普遍的不平等,必然会造成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形的,如下图。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这种金字塔形的人类社会就诞生了,虽然是不平等造成的,但是与公平无关。金字塔形的人类社会的分配也必将是金字塔形的,但是倒立的金字塔,如下图。  
  虽然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是金字塔形的,但是金字塔与金字塔也有区别,如下图,三种金字塔的面积相同,高度不同,后文会详细说明三种金字塔的优劣。    同样,人类社会的分配金字塔也有区别,如下图,三种金字塔也是面积相同,高度不同。  
  多说一句,社会金字塔的三种形态和分配金字塔的三种形态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不然对后文会有很大的误解。  回到上文说到的“一战结束后,垄断资本主义已经空前绝后,其垄断程度已到极限”,之后贴了一张图,这张图说明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分配金字塔的演变过程。资本主义在经历了自由竞争、垄断竞争到高度垄断,分配金字塔的深度越来越浅,说明社会财富和机遇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形成了劫贫济富的社会分配机制,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难惠及社会的底层人群。  社会金字塔的顶端,如下图。    社会金字塔的底端,如下图。  
  虽然社会金字塔的顶端聚集的都是胜利者和征服者,但是毕竟是极少数人。虽然社会金字塔的底端聚集的都是碌碌无为的人,但是毕竟是社会的大多数人。众所周知,如果金字塔的底端弱不禁风,不堪重负而坍塌,金字塔的顶端也将不复存在。也就是说,极少数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人必须得到大多数处于金字塔底端的人的支撑,才能高高在上,失去了这个支撑,爬得越高跌的越惨。而劫贫济富的社会分配机制就像在从金字塔底部抽砖到金字塔顶部一般,一方面减少支撑强度,另一方面加大负载重量。1929年,劫贫济富到了极限,这个支撑终于挺不住了。
  呵呵,好贴。分开再来,哈哈哈
  《老子》有文“故天之道 损有余而益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上天的规律,用多来补少,削峰以填谷。人类社会的规律则相反,以多占少,多者愈多,少者愈少。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天道”和“人道”的斗争史,每当“人道”肆无忌惮的时候,“天道”就会出手,结果“天道”似乎还从来没有失败过,呵呵。
  《老子》有文“故天之道 损有余而益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上天的规律,用多来补少,削峰以填谷。人类社会的规律则相反,以多占少,多者愈多,少者愈少。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天道”和“人道”的斗争史,每当“人道”肆无忌惮的时候,“天道”就会出手,结果“天道”似乎还从来没有失败过,呵呵。
  《老子》有文“故天之道 损有余而益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上天的规律,用多来补少,削峰以填谷。人类社会的规律则相反,以多占少,多者愈多,少者愈少。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天道”和“人道”的斗争史,每当“人道”肆无忌惮的时候,“天道”就会出手,结果“天道”似乎还从来没有失败过,呵呵。
  就象美国社会必然包括物质类产品(当然包括人)和意识类产品一样,凯恩斯或X恩斯的理论必然有一个前提。国家的本质在意识层面就是规则、规定,任何国家都不例外。而美国这个国家意识层面的基础就是历史悠久而广泛的【宗教文化】,虽然宣称不确立国教,那总统为啥要手抚圣经宣誓就职·?而不是双手合十念阿弥陀佛·?  所以美国是事实上的存在国教的国家,只是没有在宪法里规定,否则就有悖自由平等精神。这一表象反应了美国社会的深刻内涵:向人们宣告主流文化的存在或地位·!  传统的中国有国教,很长的历史里其教主孔子被全社会供奉。孔教是半开放、世俗化的一个组织,靠师生之利益纽带传承、维系。实质是一个拜物教,逐渐放弃了孔子的理想,转而角逐官场之名利。被世俗化、拜物的文人们给糟蹋了好多世纪,以至于连累了孔子及其学说。  所以今天在中国很难再树立起本宗的儒文化,实在是被贪腐之儒给抹黑的结果。孔子学院,那么漫长而黑暗的历史,让人们很难再把其想象成阳光、正面的一种进步文化。反而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其被利用而形成的恶与罪,很难再让人们区分文化的孔子和教化的孔子。其实这一切与孔子本人及其思想何干·?  同理,凯恩斯也一样,凯恩斯理论的基础或脱胎于近似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其理论的意识基础肯定是某宗教文化,其物质基础决不会是神马特色社会主义。美国最让人们向往的就是平等、自由,分两个层面:意识形态多元文化并存,允许各种宗教社团合法、自由存在。物质层面推崇的是有限的、受意识形态影响、约束的丛林法则、自然法则,生命至高无上与财产私有化,财产与生命同等地位。市场化、丛林法则等一旦与生命和财产私有权利抵触,则一边死去,甚么丛林法则、市场化,此时生命与私产得到最高尊重,其它必须绕路~~~  那么凯恩斯在其发源地出问题了,是不是就彻底颠覆其理论了·?显然否,理论、理论,就是要不断发展,有理则用,无理则废弃之、修正之~~~  凯恩斯是基于市场化国家之纯数理化、理想化、模型化的理论,有很多约束。而这些约束也许现实社会根本就做不到,于是失去了前提,结果可想而知。  凯恩斯是企图以市场化的自动平衡与负反馈自然形成边界,而这个边界在混沌理论中是存在一个区间的,既不无限扩散也不无限收敛。这个边界是在共同的宗教文化下,自动、自发、自然形成的。以市场结果为主导,主动避开探究那只看不见的手,在此基础上再创造一只看不见的手,给市场援助以货币。而现代经济金融、货币越来越虚拟化,自然也是看不见的手^_^  但是在大量移民引入后,且移民群体扩大到足以影响本地经济的时候,凯恩斯理论的硬性、隐形约束被破坏了,主流宗教文化主导的消费区间逐渐被后来者冲击为向上发散,成为与中国一样可耻的浪费为荣的社会,凯恩斯自然失效~~~  源源不断进口中国产品就是在逐渐打开消费区间,使得社会消费脱离生产,走向发散。发散型的社会,什么理论都没用,唯有哲学解决之道。  中国这个特色社会更是疯狂,总体上看,社会消费和生产双双失速,不断走向发散,彻底断了自动回归的路径。生产的双市场供应以及消费的双阶层断崖式结构,使得社会矛盾都最后向官僚、富人聚焦,彻底割裂社会,走向崩溃。  所以理论就是有理就论,需要不断发展的东西,是不断纠错、修正的过程。而不是完全模仿、死搬硬套,削足适履。否则被先人思想、理论制约,后人只能悲剧:起码不如古人~~~  中国的秘密就在于摈弃、绞杀了一切对民有利的文化,而积极引进了一切对【国家统治】有利的洋垃圾。而闭关锁国的中国能有几个人透彻了解美国或其它西方国家·?  你把人们都不了解的东西引进来,而社会管理者却基本都是文人。在西方,文科就是宗教、神学院、语言什么的,在这个基础上全社会推广科学。而恰巧西方经济学大多都是立刻学问,是脱离或基本脱离了哲学的。其理论特征是都有相应的数学模型,而非空谈。都是把社会模型化以后进行的针对物化市场的研究,而隐含了意识形态的宗教文化这一前提。  虔诚的宗教信徒每餐都要祷告,浪费可耻是社会公德。铺张浪费、吃货文化在美国是根本没有市场的,因为他们不想因为自己的罪孽进地狱,都想上天堂去寻找上帝~~~  而中国文理分科,在社会管理领域又几乎排斥了所有的理科人士。剩下了文人自己一知半解的嘤嘤嗡嗡,唯西学马首是瞻。既然不懂,只能照搬。文人顶多精于哲思、诡辩,对于理科的东西在荒废多年后几乎一窍不通,看不懂,理解不了,自然也没有自己的认识和发展。西方经济学大都有模型化后的数理推导和规划,而这恰恰就是文人或文科生的悲剧,迈不过的一道槛~·~  人才不见得需要复合,但只要文理皆有,相互搭配,实行广泛的民主,那么即便民主后走错了路,那也是民主的选择,后果大家心甘情愿共同分担。而不是相反被某些自大、自私、刚愎的文人、伪理科人瞎折腾,出了事就是竭尽全力捂,网络上大肆删帖,可笑、可耻、可鄙~~~  马扁de故事以及老马扁子三十四年换美元的发洋财路~~~_  /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1005623.shtml  国有子公司机关职工真实工资报表以及对社会【主义】的反思~~~  /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1006100.shtml  美联储批准中国国有银行在美成为控股公司  /article/CNIntlBizNews/idCNCNE10      
  接下来说说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经济奇迹是如何取得的。上文说过,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之前,苏联在欧洲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国。再往前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的前身俄国当时在欧洲只能算是一个大国,工业还很落后。一战与工业发达的德国交战,那真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结果内乱崩溃,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爆发了十月革命(1917年)。从此因祸得福,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
  北宋中期的熙宁变法类似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青苗法,市易法等,就是典型的国进民退,国家大包大揽,重挫商人的积极性,严重干扰了市场行为,遭到了普遍的反对!但是,凯恩斯主义对挽救美国经济,乃至挽救世界经济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正是由国家主导的各种公共事业建设,让许多市民不至于因失业而饿死,从而重建美国经济!
  凯恩斯主义不是不可以,但国家干预所使用的资金应当来自税收,而不是印钞
  市场经济不是完全的真理,如果实行100%的市场经济,那社会底层就会被无情的消灭,这就是反人类的罪行了。
  从苏联成立(1922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39年),强调计划和平均分配的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回报给苏联的是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把一个欧洲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了世界第二工业强国。让我们用“社会金字塔”和“分配金字塔”来回顾这段历史。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分配金字塔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类似,社会财富和机遇集中在极少数贵族地主资本家手中。十月革命爆发到苏联成立前,俄国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苏联成立后,开始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强调对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分配金字塔的演变过程如下图所示。  
  那这种分配金字塔的演变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人民当家做主”吗,社会金字塔也会倒转过来吗。当然不是,再次强调,人类社会所有正常的稳定的社会金字塔都是少数竞争胜利者在上,虽然是不平等造成的,但是与公平无关。历史上凡是试图让社会金字塔倒转的尝试,都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必将导致残暴的极端主义,不正常不稳定当然也不长久。
  社会金字塔虽然没有倒转,但是形态随着分配金字塔的改变也发生了改变,如下图所示,相同的面积,不同的高度。    相同的面积代表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和二战前的苏联有共同之处,土地还是那片土地,民族还是那个民族。  不同的高度代表两者的强弱已经明显不同,俄国是工业落后的农业大国,而苏联则是世界第二工业强国。  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巨大的反差呢,是因为计划经济和平均分配加深了分配金字塔的深度吗。表面上是这样,于是被凯恩斯等西方经济学家借鉴发展成了凯恩斯主义。但是计划经济和平均分配其实并不是苏联由弱变强的最根本原因,那最根本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在我看来,这本书充分反映了当时普通苏联人的精神和内心世界,反映出普通苏联人誓死保卫苏维埃,努力建设祖国,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巨大热情。随着苏联分配金字塔的加深,社会财富和机遇开始向社会底层人群开放,这激发了大多数苏联人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同时,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大萧条”危机,让苏联有机会获取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吸引优秀的外来人才。于是,大多数苏联人鼓足干劲,奋发图强,学习技术,学习经验,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支撑国家的“钢铁”人才。  不断增加的“钢铁”人才才是苏联由弱变强的真正秘诀。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出现,社会金字塔的强度才有保障,高度才会提升。
  稍早于凯恩斯主义出现的罗斯福新政(1933年)率先在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政府干预市场”,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无非是凯恩斯主义的前奏。之所以新政成效显著,能有效的缓解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同样是因为加深了分配金字塔的深度,让社会财富和机遇向底层人群开放,增强了社会金字塔底层的强度,使其可以继续支撑起整个社会金字塔。但是二战结束后的世界经济史说明,凯恩斯主义只是学到了苏联成功模式的皮毛,并未得其精髓。随着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的爆发,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彻底失灵了。
  那为什么凯恩斯主义在1933年可以取得成功,而在1973年却失败了呢。是不是像后来的芝加哥经济学派所主张的,错在“政府干预市场”过多,应该主要让市场自己来决定呢。继续回到社会金字塔和分配金字塔,先来说说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分配金字塔形态,如下图。    是的,你没有看错,分配金字塔的深度足够让社会底层人群分享社会财富和机遇,那为什么还会出现经济滞胀呢。
  要彻底解释清楚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滞胀并开出药方,还是要从《老子》一书中汲取营养,请看新文“《老子》的真谛,男人‘无为’便是德”。/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1010775.shtml  《老子》的真谛,男人“无为”便是德。  《老子》作为全球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哲理书,其中最重要的“无为”思想很可能是被误读了几千年。如果颠覆一下思想,变换一下视角,用《老子》的“无为”思想来解读经济,几千年前的东方智慧几乎可以打败所有目前流行的西方宏观经济学。  一直以来,《老子》中的“无为”都被解释成与世无争的不作为,真是这样吗。先来引述《老子》开篇的第一句话“上德 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 不失德 是以无德”,其中认为“不德”是“上德”,也就是说主张“不德”。接下来《老子》有文“上德 无为而无以为也 上仁 为之而无以为也 上义 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礼 为之而莫之应也 则攘臂而乃(扔)之 故失道 失道矣 而后德 失德 而后仁 失仁 而后义 失义 而后礼”,其中认为“无为”并且“无以为”是“上德”,也就是说主张“无为”并且“无以为”。另外,《老子》文中还多次提到了“不欲”,与“不德”“无为”一样也是《老子》的重要主张。
  那么《老子》是如何给人才下定义的呢?《老子》接下来谈到“上士 闻道堇(勤)能行之 中士 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 闻道大笑之 弗笑不足以为道”,解释如下。“上士 闻道堇(勤)能行之”,人才或者优秀的人,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积极行动弥补自己的不足。“中士 闻道若存若亡”,普通人,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是不能积极行动,或者只能被动的弥补自己的不足。“下士 闻道大笑之 弗笑不足以为道”,失败的人,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只能看到别人的不足。  简单的说,凡是怀着一颗“无为”之心,并且积极努力,思想上“无为”而行动上“有为”的人,就是人才。男人“无为”便是德,无论他现在是穷小子还是百万富翁,都不会影响他未来的成功。大多数普通人,思想上“无为”,行动上同样“无为”,不能算是人才。而失败的人,思想上“有为”,行动上“无为”。
  @easeinchina
22:00:00  《老子》中的“无为”都被解释成与世无争的不作为  -----------------------------  是的,特别是一些领导者也是这样。很无聊。
  绕了一大圈,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和经济滞胀。为什么说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的时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分配金字塔形态已经有足够的深度呢,因为冷战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开始向外输出社会主义革命,这当然会要了资本主义的老命。为了活下去,资本主义一方面高墙壁垒,用冷战铁幕隔绝社会主义革命。另一方面,洗心革面,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行凯恩斯主义,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最大程度的消除贫富分化。于是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长达三十年的黄金时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享受了长期的经济繁荣,期间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经济危机。
  似乎凯恩斯主义成了万灵丹,可以消除一切经济波动,应对所有经济危机。也许吧,但是有一种危机,凯恩斯主义对它没有一点儿办法,那就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危机”。前面说过,《老子》讲到了“天道”和“人道”,“天道”喜欢平均主义,强调公平,而“人道”喜欢优胜劣汰,强调效率。每当“人道”肆无忌惮的时候,“天道”就会出手教训“人道”。但是如果“天道”在经济领域成了社会常态,会有怎样的结果呢。结果就是“大锅饭危机”,而要全面了解“大锅饭危机”就需要用到“人才经济学”。  先回顾一段发布在“《老子》的真谛,男人‘无为’便是德”里的文字。  那为什么研究经济要理解《老子》中的“不德”“无为”和“不欲”呢?因为《老子》早在几千年前就用“不德”“无为”和“不欲”给人才定下了最好的标准。而个人认为,人才才是人类社会经济领域占据第一权重的要素,其他要素比如资本、技术、管理等都必须作用于人才要素才能对经济产生影响,暂称其为“人才经济学”吧,或者“老子经济学”,呵呵。其实也不限于经济领域,凡是人类普遍参与的诸如政治、军事、贸易等诸多领域,人才同样是最重要的因素。
  中国的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凯恩斯主义“高福利,低失业”的安乐环境下,许多“无为”之心渐渐变成了“有为”之心,人才的增长速度越来越慢,社会金字塔高度的增长也随之慢了下来,“大锅饭危机”让有能力支撑经济增长的人才越来越少了,这就是1973年石油危机不同于1933年“大萧条”危机的社会经济环境。1933年凯恩斯主义可以通过增加福利来增加人才数量,支撑经济增长。但是在1973年,增加福利已经不能有效的增加人才数量,也就无法支撑经济继续增长。并且随着人才数量的减少,社会金字塔的高度有降低的趋势,如下图。  
  难得的好贴,等楼主继续
    失去了增加人才的效用,凯恩斯主义却没有失去推高通胀的副作用,所以经济滞胀不可避免。芝加哥经济学派观测到了这一经济现象,于是提出“反对政府干预市场”,“让市场决定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大萧条”之前的论调。但是就是这种早已过时的“让市场决定一切”的陈旧理论,实实在在的让资本主义经济走出了经济滞胀的泥沼,再次享受了长期的经济繁荣。年,除了日本,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持续经济增长,期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芝加哥经济学派也因此声名鹊起,先后有6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是弗里德曼(1976年)、斯蒂格勒(1982年)、科斯(1991年)、贝克(1992年)、福格尔(1993年)和卢卡斯(1995年)。
  可惜苏联没有出现类似芝加哥经济学派的批判思潮,在平均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于积重难返,不知不觉中就被“大锅饭危机”这锅温水给煮死了。很多人认为苏联是被美国用“星球大战”搞军备竞赛给拖死的,或者是跌进了“和平演变”的温柔乡给醉死的,睿智的郎咸平教授更认为是被美国处心积虑的搞阴谋给设计陷害死的。呵呵,苏联一解体,似乎苏联人一下子都成了傻子,任由别人摆布,全无还手之力,看来克格勃养了一群只会吃白饭的酒囊饭袋。  “星球大战”、“和平演变”以及被美国落井下石,这些都不过是苏联受到的外伤,但不是致命伤,最多也就算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锅饭危机”不断减少人才数量才是导致其解体的肿瘤。八十年代末的苏联已经病入膏肓,其人才数量根本无法支撑起一个超级大国。年,前后接近七十年,还真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富不过三代”。曾经无比辉煌的经济奇迹苏联,就这样静悄悄的走下了历史舞台,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感慨之余,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大锅饭危机”对社会金字塔的影响,不断减少人才数量,进而降低社会金字塔的高度,如下图所示。  
  悲剧远没有结束,下一个“大锅饭危机”的受害者也许会令国人为之一振,他就是——日本。年,日本失去了十年,又失去了十年,还在继续失去下一个十年。又有很多人说日本被美国算计了,“广场协议”(1985年)逼迫日元升值吹胀了日本资产泡沫,然后美国戳破了日本资产泡沫,打残了日本经济,除掉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可是“广场协议”后,英法德澳加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都相对美元大幅升值了,怎么只有日本被美国摆了一道。看来日本人真挺傻的,起码比那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人都要傻。呵呵,小日本的算盘打的劈啪响,他不算计别的国家就谢天谢地了,能这么轻易就让别人给折腾了。
  最近历史穿越剧好像很流行,咱也赶赶时髦,穿越一把,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日本,冒充一个日本人潜伏下来。我怎么发现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富得流油呀,看大门的都去“天上人间”夜总会消费。一打听,原来东京的地产价值都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了。过去用航母没能占领美国本土,现在用日元就行了。日本人都普遍感觉自己战后这几十年的卧薪尝胆现在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打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指日可待了。虽然表面上见了美国人还是90度的鞠躬,但是内心那个牛呀,那个激动呀,那个骄傲呀,那个目空一切呀。这个时候如果你站出来说日本经济有危机,大家注意安全,估计马上会被扔过来的皮鞋给活埋了。  俗话说什么来着,乐极生悲,骄兵必败。自我感觉越来越好的日本人渐渐失去了“无为”的心,巨大的经济泡沫让“有为”的感觉占满了几乎所有日本人的内心世界,战后一直兢兢业业的日本人开始慢慢变质,自满自足的情绪弥漫开来,而人才却越来越少了。终于在1990年,越来越少的进取心,越来越少的人才,无法继续吹大资产的泡沫,才发现原来是春梦一场转头空。就像二战时的太平洋战争一样,用日元占领的洛克菲勒广场又被美国给夺了回去,呵呵。
  纯理论没市场了,你先解释下现在的情况预测下未来走势。如果对了再来贩卖理论不比什么都强。
  但是日本真正的危机并不是资产泡沫的破灭。后来2000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也破灭了,紧接着2007年次贷危机,美国房地产泡沫又破灭了。不到十年的时间,美国经历了两次资产泡沫破灭,但是美国经济还没有失去任何一个十年。真正让日本伤筋动骨一蹶不振的还是人才的危机。  日本社会的贫富差距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几乎一直是最小的,所以他的“大锅饭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也是最严重的。但是日本是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其国民的忧患意识一直十分强烈,所以大和民族在全世界来说是仅次于犹太民族有着强烈上进心的民族。1990年日本经济受到的沉重打击也应该让大部分有些飘飘然的日本人清醒过来,重新拾回“无为”之心,日本的人才数量应该恢复增长才对呀。但是紧跟着资产泡沫破灭而来的是更严重的危机——人口老龄化。
  Mark  
  @迎风而pee
23:22:44  纯理论没市场了,你先解释下现在的情况预测下未来走势。如果对了再来贩卖理论不比什么都强。  -----------------------------  哦,好主意。可惜本人不是半仙,只知历史,不测未来。没本钱,也不敢当二道贩子。至于解释现实吗,最精彩的自然要留着压轴用了,呵呵。
    先来看两张图,第一张图是年日本适龄劳动力人口数量。    第二张图是年日本就业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  
  即便是芝加哥派“稳定币值+不干预”,还是受到奥派的非议,认为市场依旧因为政府信贷使得最先获得新币者产生资源集中的巨大优势,造成结构性扭曲,并且这种扭曲是固态  只是程度比凯恩斯主义好点罢了,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就是芝加哥派的代表大作...
  这两张图说明了什么呢,第一张图说明日本在1990年之后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劳动力人口的增长速度逐渐变慢,进而出现了长期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第二张图说明日本在1990年之后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基本上是逐年下降的。两方面因素加起来,说明日本在1990年之后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开始逐年上升。  还记得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吗,很多人背诵过的中学课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为何,因为少年人多“无为”之心,而又年富力强,血气方刚,喜欢争强好胜。而老年人多“有为”之心,喜欢因循守旧,维持现状。纵有“无为”之心,奈何已经年老体衰,难当大用。
  @buhuiba14
09:46:14  即便是芝加哥派“稳定币值+不干预”,还是受到奥派的非议,认为市场依旧因为政府信贷使得最先获得新币者产生资源集中的巨大优势,造成结构性扭曲,并且这种扭曲是固态  只是程度比凯恩斯主义好点罢了,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就是芝加哥派的代表大作...  -----------------------------  奥地利经济学派吗,呵呵,似乎也是主张“自由主义”,影响力稍小。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就是芝加哥派的代表大作”,这个完全同意,呵呵。
  1990年之后日本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严重限制了日本社会人才基数的增长,继而其人才基数开始逐年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要想继续保持经济增长,保持其社会金字塔的高度,只能通过提高人才占总人口的比例。也就是说原来一万个日本人里有一个“松下幸之助”出现就可以支撑日本经济的增长,现在需要九千个日本人里就出现一个“松下幸之助”才能支撑日本经济的增长。真是难为大和民族了,他们还没有优秀到这种程度,所以失去了一个又一个十年。但是,年日本社会金字塔的高度变化并不大,没有出现苏联式的坍塌,目前小日子过得远比大多数西欧国家舒服。虽然不情愿,但是不能不承认,大和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进取心值得尊敬。
  拿哈耶克和米尔顿来比,除了前者方法论上存在部分“先验”,不像后者“实证”那么纯粹外,其他主张基本一致。除了一点:货币政策...  现在西方大多数经济学者认为:2008年代表着哈耶克的胜利,但是政府虽然抛弃了弗里德曼却选择的是凯恩斯,因为这是政治问题了。
  我靠,LZ对凯恩斯主义是解释根本是胡说八道。  的确,经典的凯恩斯理论无法解释滞胀。按照经典凯恩斯理论,通胀越高,则实际利率越低,GDP发展应该更快。但是70年代的滞胀,高达13%的通胀并没有带来更高的GDP增速。原因是,原本凯恩斯的模型过于简单,有些经济现象并没有考虑进去。比如70年代石油危机。石油价格大幅上涨,造成了输入性通胀。滞胀现象在后凯恩斯主义的模型里,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  至于LZ推崇备至的芝加哥学派,在08年经济危机前一直认为美国房地产市场不存在任何泡沫。美国房地产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繁荣,人民理性投资的结果。下场怎么样你也看到了。更可笑的是,在经济危机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甚至依然无法解释为啥08年美国会爆发金融危机。。。。。  凯恩斯理论,是唯一一个能正确解释并预言几乎所有经济学现象的学说。而LZ把它跟苏联计划联系起来更是可笑。要知道凯恩斯本人在生前不止一次的表达过对苏联的厌恶。而且他的理论,是完全基于西方市场的理论,跟苏联的计划经济毫无联系,也完全无法在苏联那样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应用。
  拿哈耶克和米尔顿比较,两人除了方法论上前者存在些“先验”,后者“实证”性纯粹外,还是体现在货币政策主张有差别。其余的,两者基本说是一致的。  美国2008年,经济学者基本认为代表着哈耶克胜利。不过美国ZF依旧没有选择弗里德里希而选择的是凯恩斯,因为这已经不是经济问题了。
  看到8万亿我笑了,不是误入歧途。而是偏向虎山行。。在我们这个大政府主义的国度。凯恩斯主义简直是为中国量向定做的。。经济学只是个婊子,想怎么操怎么操
  凯恩斯理论,是唯一一个能正确解释并预言几乎所有经济学现象的学说。  ==================  这话说的很有“凯恩斯”的派头,不过我觉得更有神学家的气质。
  @easeinchina
21:08:00  在新浪看到政府正准备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好像是要加快铁路等大型基础项目建设,实施积极财政,在这个多事之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08年的4万亿财政投资。闲来无事,就此谈谈西方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用一句话来说明就是“主张政府干预市场”,不只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干预,经济繁荣的时候同样需要干预。经济困难失业人口大量增加的时候,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减少税收,刺激.....  -----------------------------  这个帖子很不错。  可惜在天涯这种地方,越是有营养的帖子,越是曲高和寡。  中国的民智水平很利于统治的。
  @soul_fly
10:26:17  我靠,LZ对凯恩斯主义是解释根本是胡说八道。  的确,经典的凯恩斯理论无法解释滞胀。按照经典凯恩斯理论,通胀越高,则实际利率越低,GDP发展应该更快。但是70年代的滞胀,高达13%的通胀并没有带来更高的GDP增速。原因是,原本凯恩斯的模型过于简单,有些经济现象并没有考虑进去。比如70年代石油危机。石油价格大幅上涨,造成了输入性通胀。滞胀现象在后凯恩斯主义的模型里,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  至于LZ推.....  -----------------------------  呵呵,欢迎百家争鸣,也希望你能有一颗“无为”的心。  不过我还是认为《老子》人才经济学几乎可以打败所有目前流行的西方宏观经济学,他们无法解释的经济现象,人才经济学基本上都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ceiet
10:29:18  看到8万亿我笑了,不是误入歧途。而是偏向虎山行。。在我们这个大政府主义的国度。凯恩斯主义简直是为中国量向定做的。。经济学只是个婊子,想怎么操怎么操  -----------------------------  呵呵,以身饲虎,这可是佛祖干过的事情,确实够大够气派。想玩弄经济学,起码自己不能是个太监吧。
  @buhuiba14
10:26:35  拿哈耶克和米尔顿比较,两人除了方法论上前者存在些“先验”,后者“实证”性纯粹外,还是体现在货币政策主张有差别。其余的,两者基本说是一致的。  美国2008年,经济学者基本认为代表着哈耶克胜利。不过美国ZF依旧没有选择弗里德里希而选择的是凯恩斯,因为这已经不是经济问题了。  -----------------------------  哈耶克的学说在30年代就已经被抛弃了。而2008年的经济危机,怎么可能代表着哈耶克的胜利??这明明说明了他的学说的失败!!  哈耶克认为自由市场能够解决一切,国家完全不必干预。他的学说,以及整个芝加哥学派,在事后都无法解释08年金融危机的形成,更不用说预测并阻止了。这样的彻头彻尾的失败,你怎么能解读成胜利的??  跟哈耶克比起来,起码米尔顿.弗里德曼 还承认国家货币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跟作用。哈耶克是个政治家更多于经济学家
  葡萄牙(P)、意大利(I)、希腊(G)和西班牙(S),这些欧债危机的当红主角是“大锅饭危机”的最新受害者,被形象的称作“PIGS”国家。这些国家普遍迫于选举的压力,还在遵循着“高福利,低失业”的凯恩斯主义,结果是养了越来越多的懒汉。这些懒汉用选票做武器,拼命捍卫着自己的“PIGS”生活,要缩短工作时间,还要带薪度假,就是不要勒紧裤腰带过穷日子。但是由于“大锅饭危机”不断减少人才数量,进而不断降低社会金字塔的高度,“PIGS”国家的失业率普遍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口又拿起更多的选票武器来捍卫自己的“PIGS”生活,结果导致了更严重的“大锅饭危机”,更少的人才,更低的经济增长和更高的失业率。呵呵,“PIGS”就是陷在这样一个死循环里出不来了。  所以,要解决欧债危机,芝加哥经济学派开出的药方应该会有疗效。虽然治表不治里,但总比不治而亡要强。如果“PIGS”依然我行我素,不思悔改,同胞们,大胆做空欧元和欧股吧,杀猪吃肉的机会来了,呵呵。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其实只对美国有用,对其它国家无用的。原因只有一个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个人之见,勿拍砖!
  “大锅饭危机”到此基本告一段落,现在回过头来看美国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和2007年的次贷危机,结合石油危机后美国的社会财富分配情况,如下图所示,年,美国社会的分配金字塔在逐渐变浅。    所以说,美国最近这段时间出现的“占领华尔街”运动绝不是什么偶然事件,截至2010年,美国的贫富分化程度已经接近并超过了1929年“大萧条”爆发前的状态,当然如果考虑税收和转移支付等因素后,情况会好一些。但是美国这种贫富分化加剧的趋势说明,芝加哥经济学派的经济政策不过是让美国回到了垄断资本主义的老路上而已,“大萧条”早晚会卷土重来,美国和美元并不是避风港和保险箱。到时,也许凯恩斯主义就又成了灵丹妙药,呵呵。
  接下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美国作为一个“高福利,低失业”的国家,年在分配金字塔不断变浅的情况下,美国社会金字塔的高度却可以保持,经济总体继续增长。  首先,由于在冷战期间,美国已经把贫富差距缩小到了资本主义经济所能承受的极限状态,所以贫富差距再次扩大到危机状态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另外,芝加哥经济学派开出的药方对“大锅饭危机”产生了疗效,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重新拥有了“美国梦”,也就是“无为”的心渐渐多过了“有为”的心。所以在年,虽然分配金字塔在不断变浅,美国的人才数量却在持续增加,足以支撑美国经济的增长。
    其次,美国作为历史悠久的移民国家,吸引了大量怀揣“美国梦”的外来优秀人才,保持了持续的人才顺差。这些优秀的外来人才给美国社会和经济注入了无限活力,是美国社会金字塔保持其世界第一高度的最强有力的支撑。  另外,大量中国廉价商品帮助美国有效压低了通货膨胀,从而降低了美国人成才的门槛和成本。虽然同时提高了中国人成才的门槛和成本,但是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光荣称号,并且成功打压了美国的制造业和产业工人,逼迫美国人都去玩高科技,呵呵。
  @soul_fly
14:15:48  @buhuiba14
10:26:35  拿哈耶克和米尔顿比较,两人除了方法论上前者存在些“先验”,后者“实证”性纯粹外,还是体现在货币政策主张有差别。其余的,两者基本说是一致的。  美国2008年,经济学者基本认为代表着哈耶克胜利。不过美国ZF依旧没有选择弗里德里希而选择的是凯恩斯,因为这已经不是经济问题了。  --------------------------...........  -----------------------------  你真的知道奥派对紧急危机的认识?
    这个soul_fly就是个不学无术的2B  这个soul_fly就是个不学无术的2B  这个soul_fly就是个不学无术的2B
  @生命和思考
15:08:30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其实只对美国有用,对其它国家无用的。原因只有一个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个人之见,勿拍砖!  -----------------------------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凯恩斯主义,当时还是挺有效的。
  @soul_fly
14:15:48  @buhuiba14
10:26:35  拿哈耶克和米尔顿比较,两人除了方法论上前者存在些“先验”,后者“实证”性纯粹外,还是体现在货币政策主张有差别。其余的,两者基本说是一致的。  美国2008年,经济学者基本认为代表着哈耶克胜利。不过美国ZF依旧没有选择弗里德里希而选择的是凯恩斯,因为这已经不是经济问题了。  --------------------------...........  -----------------------------  @buhuiba14
16:23:25  你真的知道奥派对紧急危机的认识?  -----------------------------  怎么又扯到奥地利学派去了??奥地利学派跟哈耶克还有点关系,它跟Friedman有一毛钱关系??  再说对奥地利学派来说,它想要的其实是一种类似于回归金本位的货币制度。这简直是谁用谁死。  对于2008年金融危机,预测跟解释最为准确的,经济学界公认的是 Steve keen.而他正是典型的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
  @easeinchina
16:37:44  @生命和思考
15:08:30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其实只对美国有用,对其它国家无用的。原因只有一个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个人之见,勿拍砖!  -----------------------------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凯恩斯主义,当时还是挺有效的。  -----------------------------  战后的经济,凯恩斯主义、战争红利,我认为是后者起的作用更大。
  @easeinchina
16:37:44  @生命和思考
15:08:30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其实只对美国有用,对其它国家无用的。原因只有一个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个人之见,勿拍砖!  -----------------------------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凯恩斯主义,当时还是挺有效的。  -----------------------------  @生命和思考
16:49:30  战后的经济,凯恩斯主义、战争红利,我认为是后者起的作用更大。  -----------------------------  可是一战结束却没什么红利留下,近三十年的繁荣,应该不单靠二战红利,期间没有大的危机发生应该也是凯恩斯主义的作用。
  @soul_fly
16:44:17  @soul_fly
14:15:48  @buhuiba14
10:26:35  拿哈耶克和米尔顿比较,两人除了方法论上前者存在些“先验”,后者“实证”性纯粹外,还是体现在货币政策主张有差别。其余的,两者基本说是一致的。  美国2008年,经济学者基本认为代表着哈耶克胜利。不过美国ZF依旧没有选择弗里德里希而选择的是凯恩斯,因为这已经不是经济问...........  -----------------------------  关系多的是,不说两者都是米塞斯当会长的超圣山学社成员,单说对哈耶克和凯恩斯论战的时候,费里德曼就是坚定的站在哈耶克这边.  不知道没关系,信口开河就不好了...  最主要的是,我问你的是奥派对经济周期的解释,不是解决办法,呵呵.到底是谁胜利,这可是关键性问题.
  年百分之一最富的美国人收入(税前)占美国总收入(税前)的比例    年百分之十最富的美国人收入(税前)占美国总收入(税前)的比例  
  @soul_fly
16:44:17  @soul_fly
14:15:48  @buhuiba14
10:26:35  拿哈耶克和米尔顿比较,两人除了方法论上前者存在些“先验”,后者“实证”性纯粹外,还是体现在货币政策主张有差别。其余的,两者基本说是一致的。  美国2008年,经济学者基本认为代表着哈耶克胜利。不过美国ZF依旧没有选择弗里德里希而选择的是凯恩斯,因为这已经不是经济问...........  -----------------------------  @buhuiba14
17:47:13  关系多的是,不说两者都是米塞斯当会长的超圣山学社成员,单说对哈耶克和凯恩斯论战的时候,费里德曼就是坚定的站在哈耶克这边.  不知道没关系,信口开河就不好了...  最主要的是,我问你的是奥派对经济周期的解释,不是解决办法,呵呵.到底是谁胜利,这可是关键性问题.  -----------------------------  我靠,他们论战的时候,Friedman可能都还没从芝加哥大学毕业。还坚定站在哈耶克这边。。。。我无语了  至于你说的理论,难道你是说Business Cycle? 那我举段你最喜欢的 Milton Friedman关于Hayek 的论述:  In 1969, economist Milton Friedman, after examining the history of business cycles in the U.S., concluded that "The Hayek-Mises explanation of the business cycle is contradicted by the evidence. It is, I believe, false."  据我所知,信这个的经济学家很少很少,而政治家里,有名的也就Ron Paul而已。
  The Austrian business cycle theory (or ABCT) attempts to explain business cycles through a set of ideas held by the 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s. The theory views business cycles as the inevitable consequence of excessive growth in bank credit, exacerbated by inherently damaging and ineffective central bank policies, which cause interest rates to remain too low for too long, resulting in excessive credit creation, speculative economic bubbles and lowered savings.[1] The creators of the Austrian business cycle theory were Austrian School economists Ludwig von Mises and Nobel laureate Friedrich Hayek.  好吧,这就是哈耶克的奥地利经济周期理论。不错,费里德曼和哈耶克在货币政策问题上持有不同见解,所以他不认可很正常。至于凯恩思这个无论是希腊、美国1973石油危机、甚至是如今中国都没见到有成功的理论,两人意见倒是出奇一致...It is,they believe,false.  至于你说哈耶克和凯恩斯辩论时,费里德曼的年纪问题,我觉得很无语...凯恩斯1946去世后,哈耶克都在批评凯恩斯主义。甚至现在将两人的论战称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论战”
  鉴于soul fly不敢正面回答我关于经济周期解释的问题,我只能直接先挑明奥地利学派很早就将经济周期和银行信贷扩张直接划了等号...以史为鉴,到底谁胜利了呢?
  对于凯恩斯主义,我们直接称为砸玻璃主义好了。因为对于凯恩斯迷们来说,把自家玻璃都砸了,就是对凯恩斯本人最大的尊敬。
  @buhuiba14
21:16:52  对于凯恩斯主义,我们直接称为砸玻璃主义好了。因为对于凯恩斯迷们来说,把自家玻璃都砸了,就是对凯恩斯本人最大的尊敬。  -----------------------------  呵呵,个人认为,凯恩斯主义、芝加哥经济学派、奥地利经济学派……他们的主张都是针对某个时期特定的资本主义经济疾病开出的药方,有的治头不治脚,有的治脚不治头,都需要对症下药才有疗效,都不能一劳永逸的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疾病。
    美欧日都讲完了,下面说说中国吧。请看新帖《中国不会崩溃,因为中国已经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1011691.shtml  先来看看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好像与收入有关,甚至经济学家还测算出了人均GDP3000美元的具体数字。其实,这个“中等收入陷阱”与人均收入、人均GDP基本无关,那与什么有关呢?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紧密相关,下面用社会金字塔和分配金字塔说明如下。社会金字塔和分配金字塔的相关介绍请见《误入歧途的凯恩斯主义》。/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1010163.shtml  中等收入陷阱,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社会金字塔的断裂分层,如下图所示。  
  @buhuiba14
21:16:52  对于凯恩斯主义,我们直接称为砸玻璃主义好了。因为对于凯恩斯迷们来说,把自家玻璃都砸了,就是对凯恩斯本人最大的尊敬。  -----------------------------  @easeinchina  07:57:05  呵呵,个人认为,凯恩斯主义、芝加哥经济学派、奥地利经济学派……他们的主张都是针对某个时期特定的资本主义经济疾病开出的药方,有的治头不治脚,有的治脚不治头,都需要对症下药才有疗效,都不能一劳永逸的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疾病。  -----------------------------  从哲学上说,不会存在一劳永逸的药方...
  @buhuiba14
21:16:52  对于凯恩斯主义,我们直接称为砸玻璃主义好了。因为对于凯恩斯迷们来说,把自家玻璃都砸了,就是对凯恩斯本人最大的尊敬。  -----------------------------  @easeinchina  07:57:05  呵呵,个人认为,凯恩斯主义、芝加哥经济学派、奥地利经济学派……他们的主张都是针对某个时期特定的资本主义经济疾病开出的药方,有的治头不治脚,有的治脚不治头,都需要对症下药才有疗效,都不能一劳永逸的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疾病。  -----------------------------  @buhuiba14
10:31:58  从哲学上说,不会存在一劳永逸的药方...  -----------------------------  所以需要不断探索与发现,而不是亦步亦趋,呵呵。
  mark  
  @buhuiba14
21:16:52  对于凯恩斯主义,我们直接称为砸玻璃主义好了。因为对于凯恩斯迷们来说,把自家玻璃都砸了,就是对凯恩斯本人最大的尊敬。  -----------------------------  @easeinchina  07:57:05  呵呵,个人认为,凯恩斯主义、芝加哥经济学派、奥地利经济学派……他们的主张都是针对某个时期特定的资本主义经济疾病开出的药方,有的治头不治脚,有的治脚不治头,都需要对症下药才有疗效,都不能一劳永逸的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疾病。  -----------------------------  @buhuiba14
10:31:58  从哲学上说,不会存在一劳永逸的药方...  -----------------------------  @easeinchina
12:40:12  所以需要不断探索与发现,而不是亦步亦趋,呵呵。  -----------------------------  从基尼系数波动角度看经济增长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观察办法,我想下面应该是分配制度设计了吧,拭目以待。
  土地确权 唐僧肉只能落到妖魔鬼怪和神仙裙带的嘴里  在社会金字塔已经断裂分层的中国,任何以人民币计价的社会财富的分配必将如上图所示,分配金字塔的深度越来越浅,财富和机遇越来越向社会顶部集中,而社会底部人群越来越难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全民造富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  曾经的“下海致富”、“炒股发家”、“炒楼暴富”都是在社会金字塔尚未断裂或者断裂不严重的年代发生的。时至今日,白手起家也许只剩下了美丽的传说而已。连淘宝这样才创立不到十年的虚拟平台都能滋生腐败和寻租,只能感叹在今天的中国“创业已死,官业当立”了。
  今天儿童节,祝大家红起来。顶楼主  炒股也是要有很多技巧的,闭门研究肯定没什么效果,不如大家一起交流聊聊,成功率会高很多。进群,验证信息:888
  顶楼主
  马克一下
  欢迎参与讨论帖《睁眼看世界 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属于普通中国人的财富机遇》  /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1014968.shtml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挣美国工资,开德国汽车,喝法国红酒,穿意大利服装,住加拿大房子,娶日本老婆,呵呵,生活乐无边。这里还有一句话,作为中国人民币,应该投美国基金,买德国股票,炒日本期货,呵呵,赚钱在海外。大家与其陷在危机四伏的中国股市和楼市,何不睁眼看世界,而且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将给所有中国人带来一次公平的财富机遇——走向海外。  本帖的主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属于普通中国人的财富机遇,欢迎大家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呵呵。
  @热核  11:43:04  凯恩斯主义不是不可以,但国家干预所使用的资金应当来自税收,而不是印钞  -----------------------------  真的呀?没有货币扩张,根本就没有现代资本主义,中国历史就是典型的例子。欧洲的现代资本主义产生,先是美洲大量金银,后是现代银行纸币扩张。
  @热核  11:43:04  凯恩斯主义不是不可以,但国家干预所使用的资金应当来自税收,而不是印钞  -----------------------------  @辩思
09:00:39  真的呀?没有货币扩张,根本就没有现代资本主义,中国历史就是典型的例子。欧洲的现代资本主义产生,先是美洲大量金银,后是现代银行纸币扩张。  -----------------------------  货币扩张不要“过犹不及”就很好,呵呵。
  @easeinchina
09:17:41  货币扩张不要“过犹不及”就很好,呵呵。   -----------------------------  “过犹不及”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辩思 92楼
09:52:15   “过犹不及”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  真实的通货膨胀水平应该可以参考,统计局的CPI数据就算了,呵呵
  @easeinchina
10:07:09  辩思 92楼
09:52:15  “过犹不及”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  真实的通货膨胀水平应该可以参考,统计局的CPI数据就算了,呵呵  -----------------------------  “通货膨胀水平”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easeinchina
10:07:09  辩思 92楼
09:52:15  “过犹不及”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  真实的通货膨胀水平应该可以参考,统计局的CPI数据就算了,呵呵  -----------------------------  @辩思
10:18:31  “通货膨胀水平”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  呵呵,保持你的生活水平不变,同样的地方,同样的消费,这个月比上个月多花了多少钱,如果不明显,那就算算这个月比去年同期多花了多少钱。
  @easeinchina
10:28:38  呵呵,保持你的生活水平不变,同样的地方,同样的消费,这个月比上个月多花了多少钱,如果不明显,那就算算这个月比去年同期多花了多少钱。  -----------------------------  呵呵。我可不干。别人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不变?  实话说,你在搞计划经济。各种商品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是不同的,每个人收入提高或降低的速度也不同,这些变化你如何制定标准?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凯恩斯 新浪博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