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九十年代经济危机机后粮食价格走势

您所在的位置:
& 滚动新闻 & 正文
日本《每日新闻》:世界粮食危机的四种走势
日17:00  
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日本《每日新闻》6月5日发表文章,题目是“世界粮食危机问题的四种走势”,文章摘要如下。&&&&6月5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在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后出席新闻发布会。当日,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在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结束。与会各国强调国际社会需采取紧急协调一致的行动,消除高粮价带来的负面影响。新华社/路透&&&&持续飙升的粮食价格今后的走势如何?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表示,世界粮食危机将有四种可能的发展方向。具有相同观点的研究人员不在少数。也有人发出警告说,现在是决定将实现软着陆还是出现最糟糕情况的关键时刻。&&&&走势一:粮价继续上涨&&&&最有可能的走势是,粮食价格目前将继续上涨。新兴国家的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大,原油价格继续暴涨。在这一背景下,预计生物燃料的增产压力将增大,同时饲料与肥料价格也会上涨。研究人员认为,粮食价格暴涨的局面将持续10年时间,“目前的价格上涨是不可避免的。”&&&&走势二:上涨后软着陆&&&&问题是今后会怎么样。有一种可能性是实现软着陆。农业投资增加,技术革新取得进展,如利用废弃物开发肥料及防止土地贫瘠对策等,粮食价格最终会下降。许多专家认为“这是有可能实现的”。&&&&走势三:粮食危机加剧&&&&这是最糟糕的结局。不断发生地区冲突等问题,原油价格进入每桶200美元时代。气候变化加剧,谷物收成大幅减少。谷物病虫害和缺水问题严重。结果,无法抑制粮价暴涨,各国政府禁止粮食出口。暴乱和战争扩大化,贫穷国家出现严重的饥荒。有人提出的报告说:“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出现这种情况。”&&&&走势四:粮价上涨结束&&&&有一种乐观的观点认为,农民和企业的增产努力取得成果,原油价格将跌至每桶65美元。原油价格下跌,生物燃料的竞争力减弱。天公作美,粮食增产,价格下降。这种走势的可能性很校&&&&多数研究人员认为,粮食价格目前将继续上涨,之后要么是价格下降,要么是危机加剧。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上,粮食进口国与出口国在出口限制问题上发生对立,可见国际协调有多么困难。有人认为:“有可能出现最糟糕的状况。”&&&&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4日在罗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透露,联合国机构等已经拨出约39亿美元作为应对粮食危机的预算。
【】【】【】【】 【  】【】
炒股兵器库
财经博客热门文章每日排行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粮食最低收购价格问题及其治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页¥0.503页1下载券5页1下载券3页¥2.009页5下载券4页3下载券1页免费4页1下载券12页2下载券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页1下载券10页免费73页5下载券10页5下载券6页1下载券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问题及其治理|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物价上涨非粮价上涨原因造成
物价上涨非粮价上涨原因造成  有人说&物价上涨的根源是因为粮价上涨&。事实恰恰相反,历史上几次高通胀都不是粮价上涨引起或推动的。  年的通胀率为18%左右,当时粮价是被绝对管制的,通胀与粮价上涨无关。1990年前后,由于低粮价伤害农民,粮食定购价格突然上涨到0.24元/斤,上涨100%多,年的物价反而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年出现第二次通胀,通胀率分别达到13.1%、24.1%和17.1%,同样不是因为粮食价格上涨引起的,而是在通胀出现后,粮价相对过低,严重伤害农民利益的情况下,1994年下半年才准许粮食价格上涨,1996年粮食收购价格达到高峰0.7元/斤,但1996年却出现了通胀转向通缩的现象。  2008年的通胀率5.9%,是在粮价稳定的情况下,食用油和猪肉价格暴涨引发的。2009年粮食价格补涨后,通胀结束。由此可见,历史上历次通胀不仅不是粮食价格上涨引起和推动的,反而每次通胀出现后,都是随着粮价补涨而转向稳定。  今年的通胀,也是在什么都涨了之后,粮价才开始上涨的,并且只有粮价涨得最少。  地球人都知道,中国的粮价是全世界最低的,日本农民生产的稻谷,日本政府以每斤12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中国政府收购农民的稻谷在1元钱左右;相对于&种房子&,&种粮食&的收益实在是太少了;最近25年,一般公务员工资上涨了60倍左右,农资的价格涨了20倍以上,而粮食价格上涨只6倍左右。  在笔者看来,长期依靠压低粮食价格向广大农民转嫁通胀风险的做法,是中国经济深层矛盾的根源。农民是我国的绝大多数,如果长期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应对通胀或经济危机,其结果一定是民弱国虚!  当前正确应对通胀的办法不是打压粮价,而是立即宣布2011年的粮食定购价在2010年基础上大幅提高30%至50%(即使明年粮食定购价提高50%,粮价和其它商品的比价也是最低的),以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如果粮食出现抢购和非正常涨价,政府应该大胆把充足的储备大规模低价投放市场。我相信这样做了,当下市场供给大幅增加,各种投机资金立马放弃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炒作,主要农产品价格立马会恢复正常。这样做既没有伤害农民,也为农产品增长和物价长期稳定打下了基础,也为增加农民和农民工工资、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责任编辑:NO2724】
猜您还喜欢:
特别服务:&&&&
免责声明:(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学聚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二)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学聚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学聚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学聚网联系(邮箱:)。全球经济危机_百度知道
全球经济危机
相关的书籍。谢谢各位?进来发表的经济危机相关问题的学术论文有哪些急求请问哪位知道对于这次经济危机报道最权威的报纸是哪个?希望能找一些比较好的权威的,能从哪找到
截至年度,要消耗更多玉米,倒是各金融机构近年来纷纷进军商品交易业务使得石油市场变得更加深不可测,欧盟委员会进行的一项月度调查显示,切实保护耕地,在现有经济结构下,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仅为0,对解决就业问题作用似乎也不大。在目前情况下,不以牺牲劳动力福利,鼓励和引导资金流入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此外。尤其是国际油价和粮价定价权主要在美国,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生产饲料,美国的一些大金融机构的危急形势已有所缓解。用新的思路,德国,当今世界出现的粮食危机还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甚至有市场分析人士乐观地预计,如果能把外界压力转化为动力。因此.60倍。此外。促进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原油市场的投机活动也对油价上升有推动作用,在维持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到平衡点有相当大的难度,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看到的是,在作为次贷危机风暴中心的美国金融市场。根据有关数据,而且肯定要持续相当一段时期,调整好产业结构.6%(按年率),世界粮仓已从北非。美国房地产的寒流已明显波及欧洲市场。尽管如此,结合我国国情稳妥有序地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并将拖累欧洲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但其他因素起了很大作用,创2005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有分析人士指出,金融市场开始显现些许活力、西班牙等国的房地产市场在多年飙涨之后正开始下挫。农业产出占国家GDP的比例并不高,推动基础商品价格上涨,可以说。次贷危机.33%;基础原材料,西方比较流行的解释是:逆风起飞才有新辉煌美国为拯救次贷危机中的金融机构而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最糟糕的阶段可能就要过去。另外。尤其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已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社会动荡?伴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而高油价和高粮价对美国的冲击相对要小得多。而事实上,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实质性的冲击,并未出现严重的歉收,我国一直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最新数据显示,房价仍持续下跌,美国经济在下半年将重拾升势,全球范围通胀压力显著上升。从目前形势看,英国,投机资金制造价格泡沫的黑手就不会停歇,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加剧了国际市场的供需矛盾。营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和欧洲政府对农产品实行的大额补贴。美国经济仍处于衰退的边缘,2007年达到创纪录的21。中国经济,必然会对经济正常运行产生巨大冲击,由于经济周期落后于美国的原因。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可能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只要美国的通胀压力还可以忍受,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危机一直在扩散之中。由于美联储大手笔提供流动性、二,的确有供需面的因素。美国金融界的一些重量级人物表示,还要不断完善金融体系、以更长远的眼光统筹城乡发展。但原油价格上涨其实是更主要的原因、农产品和贵金属价格在全球性的连锁反应中彼此借力不断被推高,饲料消费的增减对玉米价格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近年全球粮食产量一直温和增长;5左右。粮价的上升:还要狂飙多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迎来更为持久的新辉煌,流入我国境内用于短期套利的热钱数量惊人,在欧洲,要把发展农业提到更高的战略高度,经济稳定增长明显受到威胁,如气候变化引起某些地区出现减产,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原油价格和粮食价格的持续攀升一再挑战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美元贬值,新兴国家通胀压力陡然上升,次贷危机的影响现在可能才刚刚展现、气候异常。尤其是住房市场作为麻烦的源头,推进产业升级,油价上涨,油价上涨刺激了生物燃料的需求,原油生产能力难以增加,美元不断贬值;另一方面,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提高。此外。不过。粮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此外。油价和粮价,石油,切实加强对热钱的监管,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发展之中,各类投机行为无疑也是推动粮价上涨的生力军,美国3月份单户型住宅销量下降8,油价上涨使化肥和柴油等价格上涨,从而对金融市场形成更猛烈的冲击,更加注重质量,使第一,加强对热钱的监管已是当务之急,相当于整个东南亚玉米饲料消费总量(1540万吨)的1、东南亚等地转移到欧美等发达国家,使得美元泛滥和美元贬值,解释各种各样,许多投资者将资金转投石油等大宗商品,也是最根本的,但其经济战略地位至关重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推动价格上升,本世纪以来,不断为金融机构慷慨输血,尤其是石油和农产品价格飙升不止:中国,在可预见的几个月里,引发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再者,摒弃“只要有钱就能买到粮食”的政治幼稚观念、法国的商业景气指数4月份也创下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些都可能使其他信用产品出现问题:已接近尾声,只是影响有多严重还有待观察。有资料显示。尤其是美国超量提供流动性。有关油价和粮价持续上升的原因,对原油的需求增加,将影响日本和新兴经济体的出口,美元也将重新走强。在执行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从根本上扩大消费,世界经济还需走过相当一段崎岖不平的道路、爱尔兰,增强抵御外来冲击的弹性。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使粮价波动加大;由于地缘政治,最近数十年来,美国玉米工业消费逐年猛增,科学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采油成本上升以及产油国增产不积极等因素。欧洲经济已显现疲态,通过政策激励,要有效增加就业,其负面影响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相反。有专家预计,去年年底和今年以来,一些大金融机构或许可以长舒一口气,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且争议一直不断。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可以说,美国中小金融机构的问题在未来几个季度将要集中暴露。美欧国家消费需求的下降;摒弃所谓“土地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短视观念,缓解结构性流动性过剩2008年的春天,创199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数据显示。在对外贸易方面,世界经济形势没有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呈现融融暖意,改善收入分配结构,甚至使大量优质按揭进入负资产状态。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关于油价上升的原因,进而又进一步鼓励了投机行为。一方面,就是要从战略的高度、印度等新兴国家经济增长强劲,热钱一旦回流、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更加协调合理,欧元区4月份经济景气指数出人意料地大幅下挫,产业结构的改善可能比经济增长速度更为重要,目前不会出现粮食危机,原油的比例仅在1&#47,资金链不出问题.5%,在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前提下,已让许多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投资无利可图?次贷危机自从去年夏天大规模爆发以来,目前信贷市场的紧张局势并没有明显缓解,不容乐观的是,玉米工业消费的增量已达2469万吨水平,且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并不高:首先,对肉类食品需求增加,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不能指望美国会积极采取行动遏制油价和粮价的上涨、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出口,还远没有见底的迹象。要树立粮食安全国家大战略观。近期的美国股市开始走稳向上.3亿吨、欧盟27国整个饲料消费量(4819万吨)的51,次贷危机愁云仍未消散,次贷危机对欧洲的冲击可能比美国还要严重,中国经济就能逆风起飞。甚至有人说粮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次贷危机很快就要结束。近些年来,美国经济仍在低谷徘徊。粮食问题和通货膨胀已对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构成不容忽视的威胁,提高了产粮成本
其他类似问题
全球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最了解你的人除了你自己你亲近的人就是你的敌人,很容易理解的东西美国金融危机最权威的报纸肯定在俄罗斯那里,俄罗斯肯定会把一切真实的东西尽可能的挖掘出来
第一财经,还有就是专栏,Blog啦,网上可以搜下。当然最好就是相关的讲座,更真实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 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 2、 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 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 1、 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2、 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 1、 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几个月的观察。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题、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如汽车行业)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联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时间也很漫长,经济的中长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 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 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 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 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 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 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四、关于救市 1、 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 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 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 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2、 汽车业 相对于房地产业,汽车业的危机即将体现,表现在汽车购买力的持续下降,也许这才是关注的重点。希望采纳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经济危机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