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案例,计算机审计,联网审计属于哪一方面

一是以推进区(县)级部门联网审计为契机,强化信息化建设调研。根据区域发展需求,对接市审计局审计信息化建设要求,成立课研组对区(县)级部门联网审计开展调研,重点研究联网审计内外部环境、联网审计自身建设与上级审计机关资源整合、主要解决问题以及建设目标等,为推进联网审计夯实基础。
二是以计算机审计模式建设为导向,着力提高审计规范性。针对计算机审计方法随意性、多样性的问题,注重把审计实践中摸索到的经验通过模块定性,推动计算机审计模式化。2014年,将对财务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同时做好规范化模式建设,涉及财务数据系统运行环境安全性、采集数据准确性等7大块31个子项。
三是以计算机审计方法库建设为重点,强化审计实务支撑。从规范审计方法、服务审计实践出发,推进计算机审计方法库建设,重点建设预算执行计算机审计方法库,紧紧围绕审计流程,对审计方式方法、审计经验等进行提炼,编制使用文档,实施计算机审计方法固化管理。
四是以区重点信息化项目审计为抓手,强化信息系统审计。围绕区&大平台、大范围、大联动&的城市智慧管理目标,选择区相关重点信息化项目开展审计,重点对管理程序规范性、资源配置合理性、系统应用可靠性和业务数据准确性、管理工作信息化覆盖率以及建设目标完成情况等方面开展绩效审计,提高审计能力,推动计算机审计工作向纵深发展。&&&&&联网审计论文_范文大全网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联网审计论文
&&&&&&&&&&
联网审计论文
积极实践联网审计 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建设较快发展。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人均gdp突破**美元,所辖6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同时,公共行政管理体制、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也不断深入,如何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实行政府联网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十分有必要。 一、联网审计的目的和总体思路 (一)联网审计的目的 按照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理念,通过对财政收支、国资运营社会公众资金(市属各个国资公司)、社会公众资金、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等全部政府性资金管理和使用的部门单位的联网,建立由审计机关负责建设的“政府资金综合监控平台”,在审计机关用于开展联网审计的同时,提供 “监察窗口”、“财政窗口”、“国资委窗口”等,使其他具有监督职能的部门也能在设定范围内利用平台中的数据和监督方法,形成政府综合监督应用格局,形成联网审计工作模式的扩展和深入的应用,实现以下总体目的: 提高监管效果与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和网络化审计;资金走向哪里,监督紧跟到哪里;政府支出到哪里,审计跟踪到哪里;资金使用到哪里,绩效评估开展到哪里;应用信息化、自动化手段,通过对政府资金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发挥审计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免疫系统”作用。 (二)联网审计的总体思路 1、立足审计转型要求,突出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绩效审计、计算机审计融为一体纳入联网审计系统建设要求内。 现阶段,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要求,在联网审计系统中体现为:联网范围上基本包括了管理使用政府性资金的全部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能和资金性质,总体上划分为财政分配及收支管理(财政地税部门)、部门预算执行(各预算单位)、社会公众资金(社保资金及住房公积金)、国资营运(集团化管理的国有公司)等四大类;联网审计内容上既包括财务数据,也包括重大业务管理数据,将审计经验转化为计算机技术模型开展对比与分析。 按照绩效审计要求,将绩效审计理念和方法体现在联网审计分析模型中,根据各个审计对象的审计目标、审计思路和要求,重点突出分析性审计模型的开发建设。如部门预算执行联网审计、社保基金联网审计、国资集团公司联网审计三个项目中,分析性审计模型的开发建设占有很大比率。 注重审计信息化资源的整合,在联网审计系统中不仅包括审计业务模型、通用分析查询功能、预警功能等技术,还注重联网审计系统与现有的oa管理系统、ao审计系统等信息化资源的对接,总体上要求实现:联网审计系统与oa管理系统交互;ao审计系统功能移植到联网审计系统中;预警信息发布到邮件系统供领导层决策等。 2、按照四大类政府性资金共性特征,面向满足横向、综合分析需求,开发联网审计业务模型。 结合每一类政府资金的审计要求,重点围绕“审什么、怎么审、审到什么程度”等思路,体现到联网审计系统业务模型构建过程中。 根据政府性资金相互关联的特征,重点突出建设各类政府性资金数据集,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相互关联的不同性质的数据链接起来,在此基础上开发审计业务模型,满足横向、综合分析需求。如社保资金审计涉及到地税部门的征收数据、公安部门的户籍管理数据、工商企业登记数据等,在做联网审计数据规划时一并考虑,按照联网审计要求统一做好数据集建设。 围绕审计项目实施中需要外延调查对比、分析、取证等各项要求,按照审计事项需要实现的各个分项目标,将与审计事项紧密关联的外部门管理的业务数据,同时建设在联网审计系统数据集之中,一并规划建设数据集,便于实现审计横向、综合分析业务需求。如教育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取得财政部门的部门预算分配系统数据后,一并搭建数据集。 3、按照“在线实时、监督有效”的要求,基本实现实时采集数据,经联网审计系统自动分析、整理数据后,通过预警功能及时发布疑点信息,也能满足审计人员随时开展被审计对象的审前调查、日常跟踪了解掌握对方情况、为有针对性确定审计项目计划作准备等审计管理要求,能够较好地发挥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功能。 4、面向开放性、拓展性,规划建设联网审计系统。总体上,要求同一平台上实现各个不同单位(资金)的联网在线审计。具体体现为:全部的联网部门(单位)的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建立在同一平台下;全部的联网部门(单位)的审计分析模型,搭建在同一联网审计平台上;全部的联网部门(单位)的联网在线审计或监控,在范文大全整理*同一平台上操作与实现。 5、实现联网审计系统体现“审计专家经验库”要求。在开发、定制各种审计业务需求的同时,根据审计人员轮岗交流,以及不同审计人员、不同审计思路、不同审计方法等实际情况,增设了随时可以创建联网审计业务分析模型的功能,这样,不仅能积淀前人的经验,也能创新审计思路和方式方法,更够起到相互学习交流审计经验的作用。 6、结合审计项目实施过程开发联网审计业务需求模型。审计模型的开发,结合项目审计实践,更能突出针对性、有效性,也能带动审计人员更直接、更感性地提升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能力。 7、面向市县联网审计“一体化”(即1拖n模式)规划建设。总体上,探索能够满足各县区审计局和市审计局使用同一联网审计平台、建立各自数据库、在同一联网审计平台上完成联网在线审计任务的方向,规划和建设整个联网审计系统。为此,突出加强了联网审计平台强大功能的规划和建设。 8、实现政府多个部门同时共享联网审计系统的监控资源。按照市政府要求,联网审计系统要满足监察、财政、审计、国资等多个部门共同使用、共享监控资源的需求,系统建设中,在同一平台上增设了各个部门的监控窗口,通过政府网路资源,能够[1]&&&&&
上一个领导讲话: 下一个领导讲话:
看了《联网审计论文》的网友还看了:
[][][][][][][][][][]
[][][][][][][][]
[][][][][][][][]
[][][][][][]
[][][][][][][][][][][][]当前位置:
(文章阅读)
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点击数:46】【时间: 00:00:00】
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
钦州市钦北区审计局& 叶芳& 苏丽蓉
前言: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大潮中,钦州市迈进了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财政总收入超百亿元地市行列,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五项指标增速居全区第一;中外两国政府合作共建的第三个园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落户钦州,钦南台湾农民创业园获国家批准,茅尾海获批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海洋公园,五皇山获批为国家地质公园,广西第十二届运动会成功举办,北部湾大学正式开工建设,汽车、修造船、飞机项目引进取得重大突破。钦州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我们审计机关的要求更上一个台阶,而信息化建设是制约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审计机关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是制约着审计人员的信息化观念的转变和树立、信息化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因此,应站在审计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本着对事业和队伍负责的态度,应加强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保证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为顺畅开展数据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和联网审计提供良好的前提和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保证国家审计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一、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传统审计方式着重看财务数据,不管是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还是手工审计,主要是看财务数据,从财务数据当中找问题。但是在审计发展的新要求下,不仅仅只是看被审单位的财务数据,还要看此单位的业务数据。只有把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关联分析,通过这种关联分析来查找被审计单位的问题,特别是隐藏在体制、机制等等运转过程中不宜发觉的问题。从系统论、信息论的角度思考,运用计算机在趋势分析、对比分析、多维分析这方面的优势,对被审单位所有信息系统进行审计监督,从中查找宏观性、机制性、规律性的问题。如果还是停留在传统审计的查账方法,一本账一本账翻,这样的工作量是人力物力都无法承受的。将系统运用到计算机审计中去,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对获取的大量审计数据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数字化,再将有价值的信息有机地组合起来,然后确定延伸线索,用计算机审计方式解决问题,制订计算机审计方案。在财务审计的同时,注重对业务活动的审计和效益审计,通过计算机审计,运用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将业务活动审计包括绩效审计有机进行结合,通过业务活动数据很容易地对绩效进行分析,这是信息化给审计工作提供的新天地.与传统现场审计相比,联网审计有三项突出特征:一是实现适时审计。审计人员通过网络访问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信息数据库,缩短了每次检查活动的相隔期间以及检查时间,对于具体的财政财务收支事项,既可以在该事项结束后实施审计,也可以在该事项进行过程中适时进行审计,从而实现了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的结合,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的结合。二是实现远程审计。联网审计中,审计机关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访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管理系统及其数据库或数据库备份,随着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通过远程访问完成审计的程度也将得到提高,适时性特征也因此而更加明显。三是实现更高效率地数据采集和分析。在传统现场审计中,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辅助实施审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在数据量上受到所携带设备、审计范围的限制;在时间上受到现场组网和审计进度的影响。联网审计中,网络连接一次性完成,其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数量,基本不受设备限制;审计范围在事前确定为最大可能的范围;时间不受现场组网时间与审计期间影响。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网络互连后,在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测评和高效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适时、远程检查监督的行为。因此,联网审计具有更高的审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效率。在网络互连的方式下,信息系统是财政财务数据源的必然载体,因此它不仅决定了审计人员对会计和其他经济信息的依赖程度,更重要的是决定了是否可以依赖。
二、我市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信息化建设建设起步晚。被审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 客观上要求审计机关的作业方式必须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全面检查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发挥审计监督的应有作用。自2011年实施”金审工程”以来, 促进了审计人员工作的规范化,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但是由于信息化起步晚,审计人员知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是主要的、且不争的事实.审计工作在钦州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必然也要调整思路、审视理念,同时合理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审计监督。只有通过审计信息化的推进,才能够进一步完善审计职能。否则的话我们就会面临着进不了门、打不开账的威胁,因为这是一种客观反映。
(二)审计干部业务能力与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匹配。一是人员结构不合理。我区审计机关队伍老化问题十分突出,三十五岁以下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比例很低,懂财务又懂法律、工程建设、计算机等专业的审计人员更是凤毛麟角,这就造成基层审计机关掌握较新专业知识和新技能的干部过少。二是审计人员计算机水平不高。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队伍的老龄化,部分审计人员虽然有丰富的财会、审计知识和经验,但由于知识结构上的欠缺,他们很难提出符合信息化规律的审计需求,将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操作的语言还需要有个磨合的过程。另一方面,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由于非计算机专业,仅掌握浅层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运用技能,缺乏深层次的计算机系统设计、程序编译检测技能,还不能有效分析系统结构,完成难度较大的实质性审计程序尚有难度。此外,各级审计机关在运用通用软件的同时,培训时间短,技术掌握不熟练,实际运用与软件设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三)审计机关信息化程度与被审计对象不对称。一方面,在金融、税务、社保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领域,由于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与这些部门相比开发较晚,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使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审计水平难以满足对这些行业的审计需要;另一方面,在涉及农业、基本建设等领域又由于审计对象信息化水平较低,不具备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条件,也影响了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四)存在一些影响计算机审计作用发挥的误区。首先是计算机审计审前准备不充分,审计重点不突出,制定的审计方案指导性不强。其次是存在“五重五轻”现象:重建设轻应用、重开发轻推广、重数据库构建轻加载更新、重设备配置轻人员培训、重形式轻实效,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着计算机审计作用的发挥。此外,计算机审计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一方面,尚未对分散的信息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使用,未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共享链,从而造成审计信息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审计机关局域网与相关部门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还没有为联网审计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环境。&
(五)缺乏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和标准导致风险较大。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方兴未艾,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审计系统的计算机审计的准则和标准制度严重滞后。没有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和标准,难于评价和判断实行计算机审计之后的审计效果,开展计算机审计在降低审计风险的同时也相应带来新的审计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一是对计算机知识缺乏足够的理解,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程序缺乏了解,以及不安全的数据采集方式可能带来的国家机密与商业机密的泄露;二是使用技术不成熟的审计软件。有的审计软件的使用没有经过科学的测试,或本身就存在设计的缺陷;三是审计证据的可靠性。由于有的被审计单位计算机运行处在缺乏控制的状态,从计算机系统取得的证据,难以保证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四是过分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审计人员过分依赖计算机技术可能会导致检查效率低下,取证范围狭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得不到保证。五是当前运用计算机审计难于克服的其它风险。包括固有风险:如被审单位资产变化、计算机管理技术、内部人员变化等。控制风险: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控等。
三、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构想
我国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应该遵循“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分三个层次来逐步推进。首先是要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其次是构建审计信息系统.第三层次是达到信息系统审计。&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设备和软件来辅助审计工作。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使审计人员从冗长乏味的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那些需要专业判断的部分.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具体来说.计算机技术可以辅助审计人员完成以下工作:(1)数据采集与转换。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识别不同会计软件的数据格式并将其转化为通用的数据格式。(2)审计抽样。在手工条件下需要人工计算的总体容量.抽样容量及标准估计值等工作均由审计软件自动完成.因而方法更科学.结果更客观。(3)数据分析与计算。将计算机技术用于分析性审计程序.可以非常快捷、方便地得到分析结果。(4)项目管理。计算机软件可以辅助审计人员完成编制审计计划.记录审计日志、生成审计底稿、撰写审计报告、管理审计档案等工作。
(二)建立计算机审计模型
信息系统审计随着网络经济的出现,人们对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和有效性更加关注。这就要求审计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系统处理的结果,而要延伸到系统本身,即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我市目前在这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建立信息系统审计制度,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已是大势所趋。信息系统审计是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与评价的活动,一般包括系统开发审计.系统运行审计和系统控制审计。主要作用是(1)评价系统处理流程的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2)验证系统信息的正确性、适当性和数据的完整性。(3)促进企业充分利用系统的各项资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4)提高系统的合法性,确保系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目前我市审计业务量非常大,对财政、税务、社保等大数据量和数据集中程度高的主要公共资金管理部门,探索审计数据集中采集和分析挖掘方法,逐步实施“预算跟踪+联网核查”的计算机审计模式;对国库支付信息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进行深入调查,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和专项资金联网审计的作业模式和审计方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域,是今后政府绩效审计探索的重点。针对被审计对象特殊性,将建立国家投资项目信息库、材料价格库、审计专家库等专业数据库,为审计实施提供信息支持。逐步实现建设项目管理、问题定性定量、投资绩效评估等方面的信息化。结合本行业审计特点,组织行业计算机审计技术的推广、交流和攻关的要求。不断积累行业计算机审计方法和经验,积极探索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相互验证的计算机关联审计方法,建立企业审计、金融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高校审计、医院审计、外资审计等行业计算机审计模型。在经济责任审计领域,探索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立经济责任审计专家经验库,探索建立经济责任评价信息系统;绩效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领域,探索和总结政府资金绩效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的经验和方法,逐步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专项资金使用绩效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的计算机审计模型,探索建立绩效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的信息支持系统和绩效评价信息系统。
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提高对审计信息化的认识
如果我们还是按照手工审计的方式来看待计算机审计的话,势必会使我们的计算机审计走入误区;如果还是用传统审计的方式去构建计算机审计平台的话,很可能计算机审计到不了位,今后还可能会走弯路、还会出问题。基层审计机关由于条件和环境的制约,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就如何抓好审计信息化建设,结合基层审计机关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薄认识。要加强对审计信息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审计信息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应认识到我国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时间还不长,无论是审计人员还是被审单位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不能盲从或过分依赖计算机,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审计中来。&
(二)完善计算机审计规范
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制度规范还不完善,尤其是多数财务软件在设计时不考虑审计的需求,导致审计软件与财务软件难以对接这对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加强计算机审计的立法,进一步制定并完善计算机审计的制度规范显得尤为迫切。&
(三)注重应用,在实践中提高
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审计实践,增加审计的技术含量,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是审计信息化的根本任务,但是审计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实践,逐步提高。因此审计信息化建设要注重应用,讲求实效。在组织力量对审计软件进行攻关的同时,也要根据审计的实际需要开发一些具有行业和地方特色的小软件、小模块,从一个个小闪光点做起.积少成多。
(四)加快培养高素质计算机审计人才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如何,关键还在于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要在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并深化培训内容,注意将计算机技能与审计思路相结合。同时,要注意吸引高水平的计算机人才加入审计队伍。
市政府部门网站
中央部门网站审计-浅谈信息技术对计算机审计的影响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审计-浅谈信息技术对计算机审计的影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徐州市审计局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以考核为抓手,狠抓创新应用 努力开创全市审计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发布日期】: 【来源】: 【关键字】:以考核为抓手,狠抓创新应用 努力开创全市审计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浏览量】: 627
&&& 2010年是扬州市审计信息化工作创新之年,我局按照省厅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目标和要求,一手抓考核、一手抓应用,审计信息化继续保强势推进的态势,通过全市审计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2010年,全市13人(目前全市有61人)通过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考试;AO案例荣获省厅优秀奖11篇、应用奖90篇、鼓励奖28篇,荣获审计署优秀2篇、应用奖22篇、鼓励奖65篇,审计方法获省厅优秀奖 21篇、应用奖 47篇;住房公积金联网审计系统荣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荣获省厅信息化综合考核一等奖。下面,从三个方面汇报扬州市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情况:
&&& 一、2010年特色工作
&&& 第一,抓考核。4月20日,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会议在高邮召开,会议传达了全省审计信息化工作会议暨区县联网审计现场会精神,表彰了8个2009年度审计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部署了2010年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考核事项。通过召开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会议、下发《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与考核方案》,将信息化工作任务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从2010年年底考核情况来看,全市在计算机审计方法、AO应用实例、信息系统审计实例、人才培养等方面较前均有所进步,个别单位甚至实现了零的突破。
&&& 第二,抓培训。年初开展了全市计算机审计方法培训,并对《扬州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审计实例》等四个获得审计署优秀信息审计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点评。针对全市在审计方法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举办了计算机审计方法实例写作培训,为顺利完成审计方法考评任务垫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推进全市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开展了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培训,使全市专(兼)职档案管理员初步掌握了在OA上进行档案管理的内容与方法。组织全市16名审计人员参加了审计署计算机中级培训、3名计算机专业人员参加了全省计算机专业人员培训。还利用OA平台和审计署下发的课件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培训功能。通过培训和考试,进一步增强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审计能力。
&&& 第三,抓应用。一是全面普及OA应用。全面应用OA公文处理模块完成日常公文起草、流转、签批、阅办和归档,大力推进无纸化办公进程。实现项目计划动态管理,积极开展OA和AO的交互,并对OA系统进行升级,在OA上集成了档案软件、法规库以及扬州审计门户网站。二是继续深化AO应用。在全员通过AO认证考试的有利条件下,继续实现AO应用两个百分百。充分运用AO的审计分析工具,促进绩效审计项目的开展,继续提高审计项目中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覆盖面。此外,还对我局内控电子监察系统有关流程和功能进行了修改、完善。通过狠抓应用,大力推进了审计管理和审计实施的信息化、数字化。
&&& 第四,抓创新。一是进一步拓展信息系统审计内涵。全市共开展了19个部门和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并将信息系统审计向绩效拓展,试点开展了9个计算机信息系统绩效审计项目,努力探索绩效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有机结合的路子和方法。根据信息系统绩效审计项目撰写的《招投标信息系统绩效审计案例》获审计署2010年优秀AO案例。二是进一步深化联网审计。全市积极打造内外协同的联网审计模式,市局对住房公积金联网审计系统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努力探索联网审计绩效评价指标,继江都、邗江之后,高邮市审计局也实现了与财政的联网审计,目前住房公积金、财政联网审计成效已初步显现。2010年3月,《扬州市住房公积金联网审计案例》获审计署优秀AO案例、优秀信息系统审计案例、扬州市信息办2009年信息化优秀案例。我局住房公积金联网审计的经验还在全省联网审计工作现场会上作了介绍,撰写的《住房公积金联网审计实践与思考》分别被2010年《江苏审计12期》、《中国审计》(增刊)采用。
&&& 第五,抓提炼。一是继续开展了审计方法征集报送活动。全市征集审计方法130篇,向省厅报送审计方法128篇、审计方法体系5篇,被省厅录用并上报审计署68篇,其中优秀21篇、良好47篇。二是继续开展AO应用实例征集报送活动。全市征集并向省厅报送AO应用实例138篇,被省厅推荐上报审计署101篇。获审计署优秀奖2篇、应用奖22篇、鼓励奖65篇。三是继续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实例征集活动。全市征集信息系统审计实例21篇,通过开展全市信息系统案例评审,评选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还对历年专家经验、AO案例、信息系统审计实例进行了汇编,完成了《住房公积金联网审计指导书》初稿的编撰工作。
&&& 第六,抓管理。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推进应用的管理制度,制定并下发了《扬州市审计机关OA和AO信息交互管理试办法》,并将OA应用效果纳入审计信息化综合考核。完善了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基础台账,按保密要求加强对笔记本、台式机及移动介质的管理。严格按等级保护有关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对我局OA审计管理系统、住房公积金联网审计系统、扬州审计门户网站进行二级等级保护备案,进一步规范了网络管理。
&&& 二、&十二五&期间八大任务
&&& &十二五&期间,我局将努力构建以数字化为标志的现代审计模式,进一步提升审计队伍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监督能力。主要有八大任务:
&&& 一是研究制定扬州审计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围绕审计工作中心,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坚持应用为主,继续抓好应用培训,进一步推进与财政、社保、住房公积金等行业的联网审计,进一步研究、探索信息系统审计工作,努力推进数据化审计方式。
&&& 二是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创新。认真落实审计署和省厅关于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审计工作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创新审计管理和质量控制数字化的方式和途径,切实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机关行政管理和审计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全面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管理和决策水平。
&&& 三是继续抓好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培养。以服务审计实践为目标,加大审计信息化培训力度,加快计算机审计人才培养进程。继续组织审计人员参加审计署计算机中级培训,加强通过计算机中级的审计人员的信息化后续教育,组织参加计算机专业人员专题培训班,积极开展计算机审计其他应用培训,积极开展网络培训,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努力打造中、高级审计信息化人才,全面提升审计干部队伍信息化素质,促进全市审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 四是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继续力促AO应用实现2个100%,力争用好、用活、用出特色;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成果,促进绩效审计项目的开展;继续探索信息系统审计,进一步提高信息系统审计的质量;总结和推广审计人员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新方法、新经验;继续征集计算机审计方法和AO应用实例,促进计算机审计成果转化;鼓励开发&三小&审计软件,鼓励运用其他计算机审计软件和数据库技术,继续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审计项目中的覆盖面,推进审计业务实施的信息化,全面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监督能力。
&&& 五是继续探索实时、在线的联网审计方式。区县财政联网在抓应用的同时,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单位开展联网审计部署,力争实现功能全覆盖;继续深化住房公积金联网审计应用;继续探索并实现对社保基金等系统的实时、在线监督。同时,围绕审计工作中心,继续拓展联网审计深度和广度,努力探索联网审计绩效内容,进一步提升联网效益。
&&& 六是基本建成审计信息化数据库。制定扬州审计数据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审计数据库,提升数据资源建设的规范化水平,为审计业务、审计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有效支持。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紧跟审计署、省审计厅数据中心的建设步伐,初步建设起扬州市审计数据和交换中心,实现审计资源数据共享。
&&& 七是基本建成审计信息化网络系统。结合办公楼搬迁,重新规划并建设审计内网、外网、专网,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与保密管理,为省、市、县(区)三级审计机关的业务协同、资源共享提供网络设施和安全保障。
&&& 八是加强审计信息化制度建设和规范建设。根据工作需要,结合扬州实际,健全和完善现行有关制度和规定,建立健全计算机审计标准规范,总结形成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和操作制度体系,进一步形成以结果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计算机审计良性约束激励机制。
&&& 三、2011年重点工作
&&&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为了开好头、起好步,我局将认真贯彻江苏省审计厅审计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积极落实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对审计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大力开展审计信息化质量提升年活动,力争在以下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 (一)提升联网审计工作成效
&&& 一是扩展区县财政联网审计应用。试点先行的江都、邗江、高邮在总结经验、研究改进的基础上,努力将区县财政联网审计扩展到预算执行审计、财政决算审计、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多个领域,并在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大集中、开展绩效分析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推动全市财政联网审计上台阶。
&&& 二是完善住房公积金联网审计系统。对住房公积金联网审计系统进行二期升级,对原有审计事项模型进行改进,并对相关业务功能进行升级,积极探索联网审计绩效内容,进一步提高联网审计效益,并对住房公积金联网审计数据规划进行研究。
&&& 三是稳妥推进与社保的联网审计。在现有软硬件资源基础上,推广住房公积金联网审计的成功经验,继续探索对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稳定的重点资金进行联网审计的方式方法,努力实现对社保基金等系统的实时、在线监督。
&&& (二)提升信息系统审计水平
&&& 继续创造条件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研究和开展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绩效审计,不断改进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方法。全市拟开展16个部门和单位的信息系统审计,继续拓展信息系统审计的绩效内涵,组织开展全市信息系统审计案例评审,继续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绩效审计工作。希望通过两年的努力,打造出具有扬州特色的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绩效审计的典型案例。
&&& (三)提升信息化成果转化质量
&&& 继续开展AO应用实例、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信息系统审计实例的征集评审活动(以下简称&三个报送&)。今年在全市审计工作会议上,市局已经下达了审计信息化&三个报送&的任务数,并要求全市在年初要选准项目、落实人员,树立精品意识,全力抓好AO应用成果总结提炼工作,全面提高报送质量。
&&&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市的审计信息化工作,在省厅领导和计算机处的关心、指导下,在兄弟市局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在扬州全市审计机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稳步推进和长足发展,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当前,全省信息化建设发展势头非常猛,我们深知信息化建设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审计信息化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审时度势、凝心聚力,坚定做好审计信息化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集中精力、突出重点,找准做好审计信息化工作的措施和路径;进一步加强领导、全力推进,加大做好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力度和强度,确保圆满完成信息化质量提升年各项目标与任务,在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创新转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中央国家机关国土资源部江苏省教育厅财政部江苏省公安厅中央政府门户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民政部司法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江苏省文化厅 江苏省省级机关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人事厅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交通厅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农林厅 全国审计机关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青海宁夏新疆 市县审计机关南京市审计局无锡市审计局常州市审计局苏州市审计局南通市审计局连云港审计局淮安市审计局盐城市审计局扬州市审计局镇江市审计局泰州市审计局宿迁市审计局 重点新闻网站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徐州人才网徐州招聘徐州信息港
徐州市审计局主办 徐州市审计局办公室管理 备案证编号:
徐州市审计局计算机审计处 维护
建议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分辨率浏览本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绩效审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