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天气地区的劳动力构成状况

您现在的位置:
江苏省无锡市2005年第四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本文所采用的职业供求数据来自市、区(县)两级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均为本季度的有效数,经统一汇总分析,基本能反映无锡市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整体情况。
&&& 一、供求总体情况 
年四季度各类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77939人,同期进入市场求职的人数为93124人,求人倍率为0.84。由于四季度是劳动力市场的淡季,因此供求人数均较上年度有所下降,需求人数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减少了9.51%和9%,求职人数较上季度减少了11.03%,但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9%。求人倍率较上季度增加了0.02,但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12。
表1. 供求总体情况
需求人数(人)
求职人数(人)
本期有效数
二、本季度我市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
1、劳动力市场运行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市场态势,求人倍率为0.84。各个地区的供求情况差异较大,江阴、宜兴和滨湖区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江阴市的求人倍率最高,为1.51,其余各地区则劳动力的供给均大于需求,供大于求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是新区,求人倍率仅为0.39。
2、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加剧。虽然从供求总量看,求职人数远多于需求人数,但本季度被“招聘难”困扰的企业已由住宿餐饮业、零售业的用人单位扩大到制造业,而求职人员中那些文化程度较低、技能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或是年龄偏大者,即使在用人单位降低招聘门槛之后也难以成功就业。求职人员结构与用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用人单位提供的薪酬福利、职业发展机遇不能满足求职人员的需求,是导致供求结构性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
3、劳动力需求情况
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需求结构相对稳定,用人需求比重为51.78%;
从行业需求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用人需求在各行业中居前三位,其他行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用人需求增长较快;
企业的用人需求占绝对主体地位,各类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企业的需求人数较多,共占企业需求总数的近八成;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是用人需求的主体,需求比重分别为45.85%和32.20%;对女性的用人需求多于男性;16-34岁年龄组的求职人员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主体,其需求比重为57.82%;用人需求文化结构以初中及以下文化和高中文化为主,所占比重分别为38.04%和36.79%;对技术等级或职称有要求的用人需求比重为51.23%。
4、劳动力供给情况
各类失业人员和外埠人员构成劳动力市场供给的主力军,分别占求职总数的39.02%和34.91%;
求职人员主要流向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这两个职业大类,所占比重分别为39.41%和19.67%;女性求职人员略多于男性;求职人员相对集中在16-34岁年龄组,占求职总数的69.77%;求职人员以高中文化程度者居多,占求职总数的52.51%;,求职人员中有某种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人员所占比重为35.66%。
5、劳动力供求状况对比
各类职业中,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的求人倍率最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最为突出,求人倍率最低;
女性求职者的求人倍率高于男性;年龄与求人倍率成正比,年纪越轻求人倍率越低;各文化程度中,除初中及以下文化,其余各组的求人倍率均小于1;各技术等级或职称均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6、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网络就业服务平台日趋完善,目前,市职介中心、新区和江阴市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均可为招聘单位和求职者提供网上职业介绍服务,宜兴市和滨湖区也通过本地区的劳动保障网向外发布招聘求职信息。11月份,市职介中心的无锡就业网()进行了全新改版,新网站加强了网上自助的职业介绍服务,还新增了专技人才就业服务、外埠毕业生源信息查询,代理人员信息查询、职场资讯、政策法规查询、案例发布、办事表格下载等多个服务项目,添加了论坛、留言板等信息反馈功能,旨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双方提供更为便捷且不受时间限制的服务。
7、四季度外来务工人员短缺,造成我市家政服务人员、餐饮服务人员、饭店服务员、裁剪缝纫工、纺织针织印染工和电子元器件制造装调工等职业供不应求。外来务工人员的短缺现象,一是因为春节将至,外来务工人员返乡过节,年底外来人员供给数量骤减所致;二是由于我市一些短缺工种的工资报价低于周边城市,如电子元器件制造装调工的工资待遇明显低于近邻――苏州、上海的同类企业,裁剪缝纫工则低于浙江一些城市的工资报价,在节前各地民工均出现短缺的情况下,工资报价偏低的企业的招聘需求就很难满足。
8、明年一季度劳动力市场走势预测。预计下个季度劳动力供求总量会较本季度有所增加,制造业的用人需求比重将有上升。本地的各类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和春节后的跳槽人员构成一季度的求职主力军,一些企业招聘难的问题会在节后的求职高峰期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 三、分产业劳动力需求
四季度,第一、二、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为0.07%、51.78%和48.15%,第二产业的用人需求仍占主体地位。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二产业的用人需求均呈下降之势,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0.79和3.43个百分点。由于无锡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使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市的产业需求结构仍将以第二产业为主。
表2. 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需求人数 (人)
所占比重 (%)
&&& 四、行业需求情况
从行业需求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用人需求在各行业中居前三位,所占比重分别为50.41%、15.61%和13.77%。其他各行业中,又以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用人需求较多。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制造业的需求比重略有下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用人需求有所上升。
表3. 按行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需求人数 (人)
所占比重 (%)
农、林、牧、渔业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 五、用人单位需求情况  
四季度,企业的需求人数共76842人,占需求总数的98.59%,其中内资企业的需求人数又占企业需求人数的将近七成。各类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企业的需求人数较多,共占企业需求总数的78.9%。机关、事业单位的需求比重仅占总体需求的1%不到。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国有、集体、联营企业的用人需求均呈下降趋势,有限责任公司的需求比重上升幅度较大,分别上升了3.28和14.98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均较上季度略有下降,但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了2.51和0.59个百分点。
表4. 按经济类型分组的需求人数
需求人数 (人)
所占比重 (%)
其中:内资企业
&&&&&&&&& 国有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港、澳、台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 六、分职业供求情况分析
四季度,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仍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同时也是求职人员相对集中的职业(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的需求比重分别为45.85%和32.20%,流向这两个职业大类的求职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39.41%和19.67%。另外,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也是供求人数比较集中的职业,需求比重和求职比重分别为9.67%和16.25%。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从用人需求情况看,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用人需求均呈下降趋势,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需求比重均较上年度和去年同期有升有降,根据我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预计两大职业的需求人数和需求比重均将呈上升趋势。
从求职人员的流向分析,由于商业和服务业人员长期供不应求,就业竞争的压力较小,工资待遇也较以往有了提高,因此,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在求职人员所占比重较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上升了1.85和0.76个百分点。由于用人需求的下降,求职人员中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所占比重也相应呈下降之势。
各类职业中,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的求人倍率最高,这是因为本季度这一职业(大类)的用人需求较以往增加了许多,主要包括提供给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园林绿化等公益性岗位,滨湖区新建的观光果园区、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区招聘的种植业生产人员和农副林特产品加工工,而具有此项技能的求职人员相对短缺所致。求人倍率最低的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仅为0.47。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除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的求人倍率增加了2.42和2.2,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的求人倍率较上季度增加了0.08外,其余均有减少。
表5. 按职业分组的供求人数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单位负责人
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
七、求职人员分类
四季度,求职人员中各类失业人员占39.02%,外埠人员占34.91%,本市农村人员和在业人员分别占11.7%和11.94%,在学人员和退休人员分别占0.85%和0.38%。
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求职人员中各类失业人员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其中就业转失业人员的降幅较大,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比重也较上季度下降了6.74个百分点。在业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下降了3.1和3.98个百分点,一是因为四季度并非适宜跳槽的时段,二是在职人员流动趋于理性。外埠人员、本市农村人员所占比重则均有上升,其中外埠人员的比重分别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上升了2.31和1.13个百分点。本季度在学人员所占比重甚微,且较以往有所下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日益凸显的今天,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对帮助高校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项目上仍有很大的服务空间。
表8. 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求职人数
求职人员类别
求职人数(人)
所占比重(%)
新成长失业青年&
&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
就业转失业人员
其他失业人员
本市农村人员
&&& 八、招聘、应聘条件分析
  1. 性别
从用人需求的性别要求看,对性别无要求的需求比重为39.8%,对男、女求职者的需求比重分别为27.93%和32.37%。虽然我市的制造业用人需求旺盛,但其中的电子、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人需求主要集中于女性,且第三产业的用人需求结构也以女性为主,因此长期以来市场对女性的用人需求多于男性。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对男性的需求比重下降了1.92和0.43个百分点,而女性则上升了1.73和1.93个百分点。
从求职人员的性别结构看,女性求职人数近年来首次超过男性,占求职总数的51.35%,这是因为四季度老城区转制的国有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为纺织类企业,如庆丰集团、绸星集团、江南色织一厂、第一棉纺厂等,纺织类企业被分流的员工以女性居多,这些人员进入市场择业,拉升了女性求职者所占的比重。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女性所占比重分别上升了1.93和8.23个百分点,男性则呈下降趋势。
从供求情况看,虽然女性求职人员略有增长,但由于市场对女性的需求多于男性,因此女性的求人倍率高于男性。与上季度相比,男、女求职者的求人倍率变化不大,但比去年同期均有下降。
表9. 按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2. 年龄 
四季度,16-34岁年龄组的求职人员仍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主体,这一年龄段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57.82%,求职人员占求职总数的69.77%。
与上季度,对年龄无要求和45岁以上年龄组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上升了0.92和0.7个百分点。去年同期相比,45岁以上年龄组的需求比重下降了3.85个百分点,25-34岁的需求比重上升了2.73个百分点,其余变化不大。
与上季度相比,求职人员中16-2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下降了1.27个百分点,其余年龄组人员均有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的求职人员年龄结构更为年轻化。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年纪较轻的求职人员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稳定性较差而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年纪较大的求职人员求人倍率反而较高。 
表10. 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3. 文化程度
四季度的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8.04%和36.79%,对大专及以上文化的需求比重为10.45%,对文化无要求的占14.72%。与上季度相比,对高中及以下文化的需求比重呈上升之势,对大学及以上文化及对文化程度无要求的需求比重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用人需求对文化程度的要求呈升高之势。
求职人员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最多,占求职总数的52.51%,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占33.73%。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占13.76%。高中文化的求职人员所占比重与上季度相比略有下降,但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77个百分点,初中及以下、大专文化的求职人员所占比重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7.53和3.95个百分点。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求人倍率最高为1.07,这是由于对文化程度要求较低的服务性行业和制造业的中小型企业用人需求量较大,求职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拉升了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求人倍率所致。其余各组中,大学文化的求人倍率较高,为0.87,对于硕士以上文化的求职人员,市场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因此其求人倍率最低,仅为0.63。
表11.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人数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初中及以下
其中:职高、技校、中专
4. 技术等级或职称 
四季度,对技术等级或职称有要求的用人需求比重为51.23%,求职人员中有某种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人员所占比重为35.66%。用人需求的技术等级结构与求职人员的技术等级构成都主要集中在初中级技能和专业技术职务。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对技术等级或职称有要求的需求比重略有下降。求职人员中具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人员所占比重虽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81个百分点,但比上季度略有上升。
从供求状况分析,各个技术等级或职称均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其中高级技师和技师的求人倍率最高,分别为13.26和21.06。
表12. 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人数
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
职业资格四级(中级技能)
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
职业资格二级(技师)
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
&&& 九、四季度全市部分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供求排行榜
从各个地区的职业供求排行情况看,本季度,电子元件器件制造工、裁剪缝纫工、纺织针织印染工、机械制造加工工、餐厅服务员、饭店服务人员、营业人员、收银员、推销展销人员等岗位普遍供不应求,机动车驾驶员、秘书、打字员、行政业务人员、财会人员、检验计量人员等岗位供过于求的矛盾较为突出。同时由于各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各有差异,某些岗位在不同地区的供求情况也截然不同,如治安保卫人员在市区缺口数较大,但在老城区、新区等地仍供过于求。
需求大于求职缺口
最大的前十个职业
需求小于求职缺口
最大的前十个职业
岗位空缺与
求职者比例
岗位空缺与
求职者比例
市职介中心
电子元件、器件制造工
机动车驾驶员
餐厅服务员、厨工
普通电力设备检修工、电工
营业人员、收银员
裁剪缝纫工
房地产业务人员
治安保卫人员
秘书、打字员
机械冷加工工
电信业务人员、话务员
保险业务人员
检验、计量人员
饭店服务人员
其他企业管理人员
纺织针织印染工
其他教学人员
纺织、针织、印染工
机动车驾驶员
推销展销人员
裁剪缝纫工
行政业务人员
健身娱乐场所服务员
秘书、打字员
餐厅服务员、厨工
机械热加工工
检验计量人员
营业员、收银员
其他运输设备驾驶员
机械冷加工工
物业管理人员
其他教学人员
营业人员、收银员
机动车驾驶员
其他购销人员
裁剪缝纫工
治安保卫人员
饭店服务人员
餐厅服务员
行政业务人员
化工产品生产工
秘书、打字员
电气电子设备装配工
其他企业管理人员
保险业务人员
装璜美术设计人员
机械冷加工工
检验、计量人员
餐厅服务员
治安保卫人员
裁剪缝纫工
物业管理人员
电子元器件制造装调工
其他社会服务人员
营业人员、收银员
餐饮服务人员
治安保卫人员
营业人员、收银员
其他行政办公人员
饭店服务人员
机动车驾驶员
电子元件、器件制造工
纺织针织印染工
秘书、打字员
推销展销人员
建筑和工程施工人员
机械工程技术人员
物业管理人员
电子工程技术人员
中介服务人员
其他企业管理人员
美发美容人员
营业人员、收银员
推销展销人员
治安保卫人员
其他机电产品装配工
行政业务人员
保险业务人员
餐厅服务员、厨工
机动车驾驶员
饭店服务人员
检验、计量人员
裁剪缝纫工
秘书、打字员
电子元件、器件制造工
美发美容人员
机械工程技术人员
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
电气工程技术人员
秘书、打字员
推销展销人员
治安保卫人员
电子元件器件制造工
加工中心操作工
其他企业管理人员
行政业务人员
机械设备维修工
检验、计量人员
营业人员、收银员
机动车驾驶员
饭店服务人员
房地产业务人员
裁剪缝纫工
治安保卫人员
纺织针织印染工
其他企业管理人员
机械冷加工
秘书打字人员
电子元件器件制件工
电信业务人员.话务员
餐厅服务人员
机动车驾驶员
橡胶制品生产工
其他行政办公人员
饭店服务人员
物业管理人员
检验计量人员
冷作板金加工工
机动车驾驶员
裁剪、缝纫工
机械设备装配工
检验、计量人员
治安保卫人员
饭店服务人员
物业管理人员
美发美容人员
金属冶炼工
其他企业管理人员
其他金属冶炼、轧制工
金属轧制工
办公设备维修人员
稿件来源:
无锡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形势与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中国细分市场研究领航者
&&报告编号:No.188813
&&更新时间:2011年02月
&&打印时间: 06:11
报告名称:
报告价格:
纸介版: RMB6500元 电子版: RMB6800元 两个版本:RMB7000元
报告格式:
电子版或纸介版
交付方式:
Email发送或EMS快递
订购热线:
400-817-8000(全国24小时服务)
北京:010-47072
福建:/5337136
报告目录内容
报告目录:第一章 人力资源与劳动力相关概述第一节 人力资源(简称HR)简述一、人力资源意义涵盖二、人力资源特性三、人力资源的数量四、人力资源、人口资源、人才资源三者关系五、社会评价第二节 劳动力一、劳动力范围界定二、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三、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第三节 劳动务其它阐述一、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二、劳动力或劳动适龄人口
第二章 2010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运行环境解析第一节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一、中国GDP分析二、中国CPI指数分析三、中国汇率调整分析四、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析五、存贷款利率变化 六、财政收支状况 第二节 2010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新法规及影响分析一、法规及政策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二、行业准入条件及程序 三、行业相关法律法规1、《劳动合同法》的影响2、《就业促进法》的影响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影响第三节 2010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社会环境分析一、中国就业形势分析二、中国教育现状三、中国人口集群分布四、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
第三章 2010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运行新形势透析 第一节 2010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运行总况 一、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迅猛二、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面临洗牌三、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地域特色明显四、人才猎头公司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中的作用第二节 2010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分析 一、机构分类二、机构规模三、机构的地区分布四、机构从业人五、外资机构进入中国第三节 2010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需求分析 一、总体需求状况二、各种企业需求三、影响需求的因素分析第四节2010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服务业重点区域市场运行分析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环渤海经济圈地区第五节 2010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专业化的薄弱二、人才国际化程度相对比较低三、信息化的水平差距比较大四、规范化程度不够高五、观念陈旧六、研发力量薄弱
第四章 2010年中国劳动力市场整体运行态势分析第一节 2010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动态分析一、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在景德镇召开二、劳动力市场遇冷 春节"返乡潮"渐热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资源概况 一、劳动力数量与劳动参与率 二、劳动力总体素质特点分析 第三节 中国就业结构和状况 一、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分析 二、就业的行业分布及其变化 三、就业的所有制分布及变化 四、非正规就业人数规模情况 五、流动就业的规模情况分析 第四节 工资状况 一、劳动力市场分层和工资分化 二、行业之间工资差距情况分析 三、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增长分析 第五节 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情况 一、保障项目及范围 二、筹资方式及基金运行概况 三、待遇水平及享受条件 第六节 2010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三个新动向及其影响分析一、"民工荒"二、劳动力的成本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三、工人停工、集体维权等事件大量出现
第五章 近两年中国劳动力市场深度剖析第一节 2010年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 一、中国劳动力市场特点分析二、中国劳动力市场正在经历成长烦恼三、中国劳动力市场走向科学规范现代化第二节近两年中国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分析 一、2009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数量 二、2010年11月末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数量 第三节 近两年中国大专院校毕业生分析 一、2009年全国大专院校毕业生数量 二、2010年全国大专院校毕业生数量 第四节 中国劳动力市场景气分析 一、2010年中国劳动力市场景气指数 二、2011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预警 第五节 中国劳动力市场景气分析 一、2010年中国重点省市输出方向 二、2010年中国重点省市流入来源 三、2010年中国重点省市需求特点
第六章 2010年中国劳动力重点区域市场薪资水平调研第一节 珠三角市场薪资水平 一、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 二、劳动力市场薪酬总体情况 三、劳动力市场薪酬排行情况 四、劳动力市场各行业薪酬情况 五、供求缺口较大的职业薪酬情况 六、年薪酬走势分析预测 第二节 长三角市场薪资水平 一、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 二、劳动力市场薪酬总体情况 三、劳动力市场薪酬排行情况 四、劳动力市场各行业薪酬情况 五、供求缺口较大的职业薪酬情况 六、年薪酬走势分析预测 第三节 环渤海市场薪资水平 一、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 二、劳动力市场薪酬总体情况 三、劳动力市场薪酬排行情况 四、劳动力市场各行业薪酬情况 五、供求缺口较大的职业薪酬情况 六、年薪酬走势分析预测 第四节 其他省市薪资水平 一、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 二、劳动力市场薪酬总体情况 三、劳动力市场薪酬排行情况 四、劳动力市场各行业薪酬情况 五、供求缺口较大的职业薪酬情况 六、年薪酬走势分析预测
第七章 2010年中国劳动力市场调查分析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地区性变化 二、对劳动力年龄和性别的需求与供给出现差距 三、企业用工条件要求与农民工自身素质存在差距 第二节 70、80后劳动力市场调查 一、70、80后工作者的工作情况 二、70、80后工作者的收入情况 三、70、80后工作者的家庭情况 四、70、80后工作者的心态情况 五、70、80后工作者"三观"特点 第三节 90后劳动力市场调查 一、90后工作者的工作情况 二、90后工作者的收入情况 三、90后工作者的家庭情况 四、90后工作者的心态情况 五、90后工作者"三观"特点 第四节 中国民工生存状况分析一、我国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基本解决二、国务院六项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建设领域农民工需求缺口四、农民工农忙时节现用工荒
第八章 2010年中国各行业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 第一节 制造业劳动力需求分析 一、需求特点 二、各细分行业需求分析 三、各细分行业薪资水平分析 四、劳动者素质要求分析 五、年发展形势 第二节 服务业劳动力需求分析 一、需求特点 二、各细分行业需求分析 三、各细分行业薪资水平分析 四、劳动者素质要求分析 五、年发展形势
第九章 2010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第一节 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情况 一、劳动力供求基本态势分析 二、农民工转移就业规模分析 三、已就业的农民工从业态势 四、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第二节 对部分地区农民工短缺原因的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平衡 二、劳动力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 三、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调整存在时滞 第三节 2010年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 一、2010年劳动力供需总量 二、2010年劳动力市场求职人员状况 三、2010年按产业分组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 四、2010年按行业分组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 五、2010年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排行 第四节 年对策措施和建议 一、进一步落实政策,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二、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 三、加强信息服务,畅通劳动者求职就业的渠道 四、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方式,实现经济和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章 2010年中国西部劳动力市场分析透析第一节 西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 一、西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 二、西部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分析 第二节 西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状况 一、农林牧渔业劳动力的比例 二、西部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三节 西部农业劳动力的富余状况 一、富余数量与转移方向分析 二、转移速度与城乡差距分析 第四节 西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分析 一、西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现状 二、西部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分析 第五节 促进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与建议
第十一章 2010年安徽劳动力市场分析 第一节 安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 一、安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 二、安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分析 第二节 安徽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状况 一、农林牧渔业劳动力的比例 二、安徽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三节 安徽农业劳动力的富余状况 一、富余数量与转移方向分析 二、转移速度与城乡差距分析 第四节 安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分析 一、安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现状 二、安徽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分析 第五节 促进安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与建议
第十二章 2010年湖南劳动力市场分析 第一节 湖南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 一、湖南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 二、湖南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分析 第二节 湖南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状况 一、农林牧渔业劳动力的比例 二、湖南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三节 湖南农业劳动力的富余状况 一、富余数量与转移方向分析 二、转移速度与城乡差距分析 第四节 湖南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分析 一、湖南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现状 二、湖南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分析 第五节 促进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与建议
第十三章 2010年江西劳动力市场分析 第一节 江西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 一、江西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 二、江西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分析 第二节 江西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状况 一、农林牧渔业劳动力的比例 二、江西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三节 江西农业劳动力的富余状况 一、富余数量与转移方向分析 二、转移速度与城乡差距分析 第四节 江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分析 一、江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现状 二、江西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分析 第五节 促进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与建议
第十四章 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 第一节 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预测 一、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供给预测 二、年中国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 三、年中国劳动力市场薪酬预测 第二节 年中国劳动力细分市场供需预测 一、年重点省市劳动力市场供需形势预测 二、年供大于求的热点职业供求趋势预测 三、年供不应求的热点职业供求趋势预测 第三节 "十二五"及中长期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研究 一、"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工作面临的有利条件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趋势分析 三、经济增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 四、"十二五"时期农民工总体就业形势
图表目录: 图表:年中国GDP总量及增长趋势图图表:2010年一季度中国三产业增加值结构图图表:年中国CPI、PPI月度走势图图表: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图图表: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图表: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对比图图表: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对比表图表: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走势图图表: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图表:年我国社会固定投资额走势图图表:年我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额对比图图表:年我国财政收入支出走势图图表:2009年1月-2010年4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图表:2010年4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照表图表:2009年1月-2010年3月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表 单位:亿元图表:2009年1月-2010年3月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速走势图图表:年中国外汇储备走势图图表:年中国外汇储备及增速变化图图表:日中国人民币利率调整表图表:年央行历次调整利率时间及幅度表图表:我国历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情况统计表图表: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势图图表: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走势图图表: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走势图图表:年中国就业人数走势图图表:年中国城镇就业人数走势图图表: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走势图图表:年我国总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图表:2009年人口数量及其构成图表:年中国城镇化率走势图图表: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走势图
&&本报告网址:
& 中国报告大厅()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潭天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