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欧版货币宽松政策对卢布的影响是什么样的。

“宽松货币”支撑全球经济温和增长|欧股|超买_凤凰财经
“宽松货币”支撑全球经济温和增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欧元区经济在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下,将逐步加快复苏步伐,预计2014年全年欧元区经济增速为1.2%。英国经济复苏前景较佳,全年经济增速预计将达到2.9%。由于房价飙升加大了市场对其国内资产泡沫风险的担忧,英国央行近期释放了可能提前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年底前加息的概率加大。
201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维持温和复苏性增长态势。具体来看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全球经济增长格局“西升东降”;二是全球货币政策“双重分化”;三是国际市场“罕见繁荣”;四是跨境资本流动“频繁无序”。展望下半年,全球经济走势在总体向好的同时仍存隐忧,需要警惕以下风险:一是发达经济体的政策风险;二是主要经济体的结构性改革及转型风险;三是金融市场低波动性引致的风险;四是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经济延续温和复苏性增长态势2014年上半年,尽管受北美极寒天气、乌克兰危机及部分新兴市场政治动荡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球经济仍然延续了温和复苏性增长态势。美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基础逐渐稳固,区经济回升但通缩风险仍存,日本经济受上调影响大起大落,新兴市场受制于结构性问题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展望全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3.6%,较2013年的3.0%明显改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分别有望增长2.2%和4.9%,二者增速差距进一步缩小。1.极寒天气拖累美国经济,快速反弹依然可期2014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先抑后扬。由于遭遇20年不遇的极寒天气,一季度个人消费增速锐减,私人投资和出口大幅下滑,当季大幅萎缩2.9%。但极端天气作为暂时性因素并未对美国经济整体向好的大趋势造成实质性冲击。二季度以来,就业市场、居民消费、制造业及房地产等多项数据显示美国经济的反弹动能正在强化。预计美国经济增长将在二季度快速反弹至3.8%的年内高点。展望下半年,美国经济以下几方面尤为值得关注:首先,在个人可支配收入连续增长和家庭“去杠杆”基本结束等因素支撑下,预计下半年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情况将好于上半年。其次,走势和美联储货币政策将是全球市场焦点。受能源、食品、服务等价格走高影响,美国率快速回升,预计2014年末和核心CPI同比增速将在1.9%左右。由于美国压力已在多个子行业显现,应高度关注美联储提前加息的可能。同时,这一“加息”不会是单纯地提高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美联储将会借助“政策工具组合”来实现短期利率“可控的”提高。其三,中期选举将在11月初举行,也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短期波动。1990年以来的6次中期选举年中有5次都出现了选举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下滑,特别是私人投资和政府支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总体来看,三季度和四季度经济增速仍将保持在3%以上,年末失业率有望降至6.0%。预计美国2014年全年经济增长1.9%。2.欧洲经济温和复苏,下半年或推欧版QE欧洲经济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温和复苏势头,前两个季度经济同比增速实际值和预估值均为0.9%,其中核心国德国经济增速较快,法国微幅增长,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部分重债国也开始逐步走出衰退。但不断强化的通缩风险与维持高位的失业率却是欧元区复苏道路上的绊脚石。欧元区CPI同比增幅连续9个月低于1%,今年6月份增幅仅0.5%,PPI更是连续9个月负增长,目前欧元区失业率仍然维持在11%以上高位水平。相对而言,英国经济复苏的步伐明显加快,前两个季度经济同比增速实际值和预估值分别为3%和3.1%。上半年欧洲政策方面主要有两大看点,一是欧洲央行[微博]再度放松货币政策,颁布了包括降息、新一轮长期再融资操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二是欧洲议会在换届选举前通过了欧洲银行业联盟单一监管、单一清算、存款担保的相关法案。下半年,欧洲央行可能推出包括直接购买资产支持证券(ABS)在内的一系列欧版量化宽松(QE)措施,以支持经济复苏,摆脱通缩风险,缓解欧洲金融市场尤其是银行业面临的困境。欧元区经济在宽松货币政策支持下,将逐步加快复苏步伐,预计2014年全年欧元区经济增速为1.2%。英国经济复苏前景较佳,全年经济增速预计将达到2.9%。由于房价飙升加大了市场对其国内资产泡沫风险的担忧,英国央行近期释放了可能提前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年底前加息的概率加大。3.日本经济大起大落,未来仍有下行压力上半年,日本经济受上调消费税等因素影响经历“过山车”走势。一季度日本GDP大涨6.7%。在4月上调消费税后,日本零售、制造业及出口数据均出现下滑,预计日本二季度GDP出现负增长几成定局,预估值为-4.4%。展望未来,预计日本经济在三季度将开始反弹。不过未来日本经济仍面临多重下行压力:首先,安倍内阁新近推出的新经济增长战略仅为纲领性文件,对债务高企、“老龄化”等痼疾不可能立竿见影。其次,虽然CPI持续攀升,但日本家庭收入水平不增反降,这势必制约未来日本私人消费的增长。第三,安倍右倾政策令日本与其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及韩国的关系持续紧张,这给日本的出口蒙上阴影。预计日本三、四季度GDP增长率为2.2%和1.8%,全年增长率为1.5%。4.政治经济风险双升,资金回流难解新兴市场困境第一季度,新兴市场地缘政治风险大增,GDP增速继续放缓,跨境资金继续大量流出,货币大幅贬值。第二季度,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形势仍不容乐观。一方面,新兴市场地缘政治风险进一步加大制约其经济增长稳定性。印度和埃及大选、越南国内反华暴行、泰国军事政变、伊拉克乱局升级恶化等事件导致新兴市场政治风险继续上升,对新兴市场经济的稳定增长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受政局动荡、内需疲软及外需不景气影响,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仍旧疲弱。第二季度,包括印度、韩国、印尼、南非、巴西等经济体的制造业PMI继续出现不同程度下滑,率仍居高不下,被下调评级的企业数量增多,经济增长仍处于持续放缓阶段。值得关注的是,跨境资本从第二季度起开始迅速回流新兴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展望下半年,虽然新兴市场国家已采取加息等短期措施缓解资本外流,但上述举措可能制约其投资和消费的增长,而跨境资本过度流动或将造成其金融秩序紊乱,进一步加大“稳增长”的压力。虽然下半年发达经济体内需持续增长或将拉动新兴市场经济开始缓慢反弹,但受制于新兴市场内部结构性问题,反弹幅度或将较为有限。预计2014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可能从2013年的4.7%小幅走高至4.9%。其中,印度2014年经济增速有望提升至5.4%,但预计同期巴西和俄罗斯仅增长1.3%和0.5%。 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资产价格同步上涨2014年上半年,主要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全球金融市场低波动性,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包括股市、债市、大宗商品在内的主要资产价格出现同步上涨现象。国际资本流动愈加频繁无序,一季度国际资金大幅外流使新兴市场遭遇剧烈动荡,但二季度资本回流又推动新兴市场资产价格出现超跌反弹。1.震荡且稳且上行,欧系货币分化加剧2014年上半年,全球主要货币变动特征有四。首先,美元在震荡盘整的同时,波动率收窄,“V”型走势打开后市上行通道。年初美元强势上行开盘,2月和4月出现两轮下行波动,5月后美元震荡上行动力逐渐增强。截至6月30日,美元指数收于79.79,较年初下跌0.54%,但较半年低点(5月6日收于79.15)反弹0.81%。其次,欧系货币分化加剧。欧元区经济复苏依然疲弱以及欧洲央行6月初开启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成为欧元下行的现实推手;而英国经济增长强劲及英国央行不断释放加息信号,则支持持续对美元和欧元升值。截至6月30日,欧元对美元较年初贬值0.49%,英镑对美元较年初升值4.19%。再次,延续低位震荡。由于地缘政治加重避险需求,同时美国经济数据不稳,对日元形成一定支撑。截至6月30日,日元对美元收于101.33日元/美元,较年初升值3.72%。最后,新兴市场货币经历年初冲击后,在地区政治风险冲击下进一步加剧分化走势。截至6月30日,巴西雷亚尔、印尼盾、印度卢比、土耳其里拉和泰国泰铢分别对美元较2014年初分别升值7.27%、2.34%、2.78%、1.39%和0.86%。俄罗斯卢布和南非兰特对美元则贬值3.43%、1.26%,阿根廷比索和乌克兰赫夫米分别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24.26%和42.60%。展望后市,美元下半年走强仍是大概率事件,三季度有望突破81点位。欧盟峰会结果虽对欧央行政策产生一定变数,但是如果下半年继续出台更多宽松措施,欧元区实际经济增长有限的话可能进一步拉低欧元;而英国经济数据持续向好可能使其加息进程提前启动,支撑英镑继续走强。日元走势在受美债利率和地缘风险影响的同时,更多取决于日本经济能否稳定增长以及日央行货币政策走向。新兴市场货币在地缘政治风险、内部经济不平衡加剧和外部欧美经济复苏的三重压力下,仍面临下行冲击。2.乐观情绪持续升温,全球股市普遍向好美股连创新高。素有恐慌指数之称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VIX指数6月份多次跌破11点,远低于20点的长期平均水平,反映出市场乐观情绪占据主导。美股在利多因素下屡创新高。截至6月30日,标普500指数、道琼斯(.02, 0.13%)指数和纳斯达克(4444.91, -4.66, -0.10%)指数较年初分别上涨6.05%、1.51%和5.54%。展望下一阶段,美股连创新高引发市场对美股基本面能否支撑目前的较高市盈率进行重新评估,预计其短期内的回调将不可避免。但在美国经济基本面向好支撑下,我们认为下半年美股仍存一定上行空间。欧股稳步上涨。由于欧债危机渐趋平静、欧洲央行推出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欧洲股市整体上涨。截至6月30日,欧元区STOX0指数、德国DAX30指数与法国CAC40指数分别较年初上涨3.84%、2.94%和2.95%,同期英国富时100指数仅微跌0.08%。展望未来,尽管欧元区复苏步伐快慢不一,通缩压力持续存在,欧央行新一轮宽松政策效果尚难判定,但是欧债危机渐趋平息、欧洲经济整体向好,企业盈利状况持续改善等因素或将推动欧股继续震荡上扬。日股先抑后扬。日经指数今年以来至5月中旬震荡下行,后受利好提振,出现反弹并创下5个月来的收盘高点,不过仍未收复前期失地。截至6月30日,日经225指数较年初下跌6.93%。展望未来,日股持续反弹的可能性不大,或将在震荡盘整中再次回调。新兴市场股市回升。受美联储退出QE的外溢影响更趋温和、自身经济表现优于预期等因素提振,新兴市场股市整体上扬。截至6月30日,新兴市场MSCI指数较年初上涨4.80%。印度孟买30指数、巴西圣保罗BOVESPA指数与阿根廷Merval指数同期分别上涨了20.04%、3.22%和46.30%。展望未来,地缘风险反复发酵、经济放缓压力仍未根本缓解等因素,将使未来一个时期新兴市场股市的大幅波动成为常态。3.地缘风险推升金价油价,短期仍将维持高位上半年,地缘政治风险和美欧货币政策成为主导国际金价的关键。年初乌克兰危机推升黄金避险需求,黄金现货价格一路上扬至年内高点1383美元/盎司。此后在美国主要经济数据持续向好带动下,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国际金价震荡下跌。进入6月后,受欧洲央行推出一揽子货币宽松政策、伊拉克内乱不断升级、美联储议息会打消市场对提前加息的疑虑的影响,国际金价再度快速走高。截至6月30日,纽约黄金现货价格报收于1327.33美元/盎司,较年初上涨8.4%。同期国际价格在接连不断的地缘政治风险推动下持续震荡走高,尤其是反映美国油价的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涨势更为明显。截至6月30日,WTI原油期货价格和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报收于105.37美元/桶和112.36美元/桶,分别较年初上涨10.7%和6.4%,二者价差从年初的10.44美元/桶收窄至6.99美元/桶。展望后市,短期内国际金价和油价都将继续得到支撑。金价方面,一是伊拉克和乌克兰地缘冲突仍将支持避险需求,预示黄金现货价格仍有上涨动力;二是印度央行已放宽黄金进口管制,这一乐观预期也将支撑金价。但考虑到美联储稳步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影响,预计金价在下半年将呈现先升后跌走势,高限至1340美元/盎司,下限至1150美元/盎司。原油方面,在供需平衡局面下,伊拉克内战走势将成为决定下半年的关键。预计下半年WTI和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波动区间预计分别为95-115美元/桶和105-125美元/桶,同时二者价差趋向再度拉大。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战火蔓延至伊拉克南部的石油主产区,布伦特油价很可能快速突破120美元/桶,届时美国和国际能源署将可能动用战略原油储备。4.美债价格上行动能衰竭,欧债有望继续走强上半年,在美联储正式启动缩减量宽购债规模背景下,美债收益率不升反降,与市场预期截然相反。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从年初的3%左右一路下降至5月末的2.4%上方,创下11个月低位,6月上旬短暂反弹之后再次下跌,截至6月30日收于2.53%。收益率下降意味着国债价格的上涨。上半年支撑美国国债超买的因素主要包括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仍不明朗、地缘政治风险频现、美联储加息预期后延等,但从下一步走势看,美国国债价格继续走高的动能或已耗竭,2.4%将是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短线底部区间,预计短期内美国国债价格存在快速回落的可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未来几个月或将触及2.80%的高位。欧债危机企稳、经济复苏启动为欧洲国债市场回暖创造了较为良好的环境,在欧洲央行宽松预期、德国走低及乌克兰危机事件驱动下,欧元区多国国债收益率均创下历史低点。考虑到欧洲央行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目前的低利率,且下半年可能进一步推出欧版QE,预计欧债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日本央行超宽松货币政策推动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今年3月末日本央行首次成为日本国债最大持有者,占比达20.1%,其对10年期国债购买量加码,推动30年期和10年期国债利差创下15个月新高,进一步体现了日本央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对其国债市场的影响。预计日本国债收益率短期内持续窄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大。国际经济金融新形势下中资银行关注点:1.建议理性认识全球经济复苏的渐进性、曲折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深化改革、培育内生增长动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推动银行经营模式转型和产品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201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虽然在持续推进,但复苏力度弱于预期,美国经济出现季度负增长、欧洲经济环比增长率较低、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依旧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IMF[微博]和世界银行[微博]均下调了对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外需乏力“倒逼”中国经济转型,中央对改革深化的各项战略部署将有序推进,建议银行高度重视外部环境变化,坚定不移地对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并在此过程中与实体经济共享改革红利,实现业自身的创新发展。2.建议重视国际银行业复苏的行业趋势,稳健推进国际化经营,从以“广布局、打基础”为核心的国际化先期发展阶段加快进入以“强经营、创业绩”为重点的纵深发展阶段,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切实、有力的金融服务,也为中资银行多元化、可持续盈利作出更大贡献。建议中资银行在国际银行业持续复苏、国际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密切围绕中央的宏观调控部署,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适时、适度的资金和服务支持,同时也不断夯实中资银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础。3.建议高度关注全球货币政策的新变化,以及国际金融市场近期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高度重视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随时调整应对策略。2014年上半年,美联储的鸽派特征有所显现,欧洲央行实行了较为罕见的负利率政策,中国货币当局也进行了定向降准操作,全球货币政策呈现出超出预期、相对趋松的新特征。受此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也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包括:美债收益率在QE退出背景下不升反降、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降至近七年低点、全球股市债市同步走牛、国际资本流动渐趋不稳定等,这些异常现象表明国际金融领域可能存在不易察觉的市场风险。对此,中资银行需要高度关注,提前预判来自外部的汇率风险、交易风险、信用风险等,及早作出应对;此外,还应重视对客户的风险提示工作,提前警示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4.建议高度重视全球流动性结构变化对国内信用市场的可能影响,未雨绸缪做好风险管控工作,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保障银行资产质量的相对优良。2014年上半年,受美联储持续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下滑趋势尚未企稳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流动性进一步呈现出由新兴市场向发达国家转移的结构特征。如此背景下,市场对中国流动性紧张、银行业信用风险上升的担忧不断增强。有鉴于此,建议中资银行在高度重视市场变化、做好舆情管理的同时,多方面加强信用风险管理。5.建议高度警惕全球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带来的区域风险,保障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稳健开展。2014年上半年,全球地缘政治呈现出动荡加剧的核心特征,乌克兰危机和伊拉克危机不仅在局部产生了巨大的破坏性影响,还对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特别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大国对抗,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并导致全球博弈结构更趋复杂、合作氛围有所削弱。如此背景下,建议中资银行加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管控。分区域看,建议高度关注乌克兰危机和伊拉克危机走势,加强乌克兰、俄罗斯、伊拉克及其周边地区的业务风险管控;建议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经济体的分支机构密切关注中国周边地区传统地缘政治风险,谨慎介入政治风险较大的当地项目;建议密切关注乌克兰危机和伊拉克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原油市场的直接冲击,及时做好市场风险管控工作。( 工研金融观察·2014年年中·国际经济金融;总策划: 詹向阳 中国金融研究总监
课题组长: 樊志刚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资深专家
邹民生 上海证券报首席编辑;
课题组成员:马素红、程实、宋玮、王婕、罗宁、郭可为、吕振艳)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保本保息,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近一年收益超40%,收益堪称“基金中的信托”。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平安旗下陆金所提供,保本保息,1万元起投。
预期年化收益
凤凰点评:合理对冲市场风险 获得超额收益 适合中长期投资。
01/24 09:46
01/24 07:31
01/24 08:25
01/24 09:23
01/24 08:40
01/24 14:14
01/24 14:15
01/24 14:15
01/24 14:16
01/24 14:16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1/24 09:49
01/24 09:49
01/24 09:49
01/24 09:49
01/24 09:49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50178
播放数:222440
播放数:110923
播放数:142150
48小时点击排行业内最权威的外汇资讯
速汇货币:各央行退守迎欧版QE 焦点转向宽松额度
13:41:40 来源:
  据《华尔街日报》、彭博等多家外媒隔夜报道,有泄密文件显示,执委会可能在周四提议,从2015年3月份开始,每个月购买500亿(1.159,0.%),购债时间至少持续一年,也可能持续22个月至2016年底,整个QE规模至少为6000亿欧元(1.159,0.%),最高可达1.1万亿欧元(1.159,0.%),而市场此前普遍预期QE规模约在5000亿欧元(1.159,0.%)。该消息公布后,欧元(1.159,0.%)先跌后涨再跌,可见对于欧版QE市场第一反应是看空欧元,但鉴于消息未必可靠,欧元出现反弹,但最终在欧版QE很大可能确实推出的预期下欧元再度走软。  在经历了该泄密事件后,欧版QE的额度似乎已经少了很多悬念,但不能否认,作为市场已经探讨了将近六周时间的重磅性决议,仍然值得投资者拭目以待。今日北京时间20:45市场将迎来万众瞩目的欧洲央行决议,随后北京时间21点45分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将就决议结果发表新闻发布会。届时无论欧洲央行决议是否如预期实施QE,或者释放其它信号,均可能引发市场的大幅波动。  至于重中之重的德拉基的表态,如果释放强力宽松信号,那么欧元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承压,直到有迹象表明欧元区经济、通胀率开始回升;如果释放循序渐进的宽松信号,那么鉴于目前欧元极大的空头仓位以及此前已经累积的下跌幅度,欧元可能出现大幅反弹走势;此外,投资者同样要谨防德拉基无所作为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上一个交易日,继瑞士央行意外取消(0.8608,-0.0143,-1.63%)汇率上限、丹麦央行意外降息之后,加拿大央行也毫无征兆地降息,英国央行的纪要更是显示两位鹰派官员不再支持加息,这些央行的意外决定似乎都在提前为欧洲央行今日可能推出的QE做好布局。  加拿大央行周三公布决议声明,意外降息25个基点至0.75%,称降息旨在保证通胀前景和价格暴跌之际稳定性所面临的下行风险,同时大幅下调通胀率和经济增长预期。(1.5,2.11%)应声受挫,兑加元(1.5,2.11%)隔夜刷新五年半高点1.2394,今日亚市开盘后继续震荡上行。其它交叉盘方面,欧元兑加元(1.5,2.11%)、(1.5132,-0.0009,-0.06%)兑加元(1.5,2.11%)、(0.8067,-0.0104,-1.27%)兑加元(1.5,2.11%)均迅速飙升,上涨幅度及力度和类似。  对于原油价格过去半年大跌50%左右,加拿大央行指出,油价大跌前景会“毫不含糊地不利于”2015年的加拿大经济,甚至未来数年,不过油价下跌的不利影响将会逐渐缓和;该行强调,众多劳动力市场指标表明经济显现出疲态;该行预期近期原油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但中期有望回升,同时预期通胀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在接近2%的水平,但油价下挫压低通胀,整体性恐怕会在2015年跌破目标区间。  英国央行周三公布的本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货币政策委员会(MPC)表决结果显示为支持加息0人,支持维持不变9人,此前预期是2:7。原先在去年8月至12月寻求加息的MPC委员威尔和麦卡弗蒂现在认为加息将对长期通胀造成风险。加息预期的不断推迟令(1.5132,-0.0009,-0.06%)汇价闻讯短线跳空70基点,最低至1.5075。  因油价下跌,英国去年12月通胀率意外跌至0.5%,为逾14年来最低,远低于英国央行的2%目标。会议纪要显示,英国央行预计通胀降至负值在2015年上半年发生的几率“约有一半”。不过,会议纪要称委员们预计这只是暂时现象,只要油价不进一步下跌的话。  会议纪要还称,英国和美国经济增长依然稳健,但欧元区增长迟滞而新兴经济体温和放缓。英国央行预计2015年第一季度经济将增长0.7%;并指出,货币政策可能将会在恰当时候进行调整,以实现2%的CPI目标;如果开始升息则可能比以往周期要缓慢。  可见,随着油价大幅下跌,最近几个月全球的通胀率均出现明显下降,各大央行也使出浑身解数防范通胀的进一步走低,以及应对欧版QE削弱欧元的风险。  回到日内风险事件,除了密切关注欧洲央行的举动外,投资者也需适当留意美国将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包括当周初请失业金、FHFA房间指数、Markit制造业等数据,数据的好坏将影响美元强势地位能否进一步得到确认。
&&& 【微信公众号搜索“亚汇”或APP Store搜索“亚汇通”,外汇行情资讯尽在掌握。】
&&& 本文地址: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亚汇网APP
外汇行情资讯,尽在【掌】握!
最优经纪商点差对比;最新外汇牌价和兑换器;最及时外汇资讯和策略分析;外汇开户代理一站解决,赠金、比赛、培训抢先获悉。
关注亚汇微信公众平台
01-23 17:28:4301-23 17:25:2501-22 17:27:47
网友跟贴 15 参与 | 0人跟帖
专家机构排行
外汇风云榜
白银日线图探底回升,几乎形成反转阳线。市场周期目前偏向于多头,日线截止发稿时
欧元汇率761.690&美元汇率621.350&英镑汇率971.270&日元汇率5.201&
美国和俄罗斯开始拼血,针对俄罗斯卢布的货币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美俄货币战有多惨烈?来看看下边的最新消息。
本周一,卢布一夜暴贬10%,美元兑卢布现货盘中突破64。为了组织卢布贬值和防控高风险,在汇市收盘数小时后,俄罗斯央行意外宣布,将关键利率从10.5%大幅上调650个基点到17%。这是俄央行不到一周来第二次加息。
结果,在周二(12月16日)的欧洲交易时段,俄罗斯卢布兑美元再次扩大跌幅,逼近80大关,日内跌幅近20%。算下来,今年卢布贬值幅度差不多有五成,这意味则卢布的国际购买力折半。如此暴跌,可以认为卢布崩盘,贬值已阶段性失控。俄罗斯股市的情况又如何呢?RTS当天大跌19%,创1995年以来最大跌幅。为了控制卢布下跌,莫斯科交易中心表示不接受美元兑卢布高于64.4459的报价。
卢布崩盘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俄罗斯卢布和的崩盘式暴跌呢?三个原因:
一、油价暴跌。
在过去半年的时间,美原油由104美元每桶跌至54美元每桶;过去14个交易日从76美元以上跌至54美元每桶,半年跌幅近5成。伦敦的价格在过去5个多月的时间内,从112美元以上每桶跌至现在59美元,跌幅也有四成多。
按现在跌势,原油恐怕要到40美元上下才会止跌。而之前俄罗斯的财政预算都是按原油每桶80美元以上制定的。如此依靠能源出口、产业如此单一的国家,遇到如此严峻的形势,再加上的资本撤出,俄罗斯经济崩溃就不奇怪了。这是俄罗斯卢布和股市暴跌的原因之一。
二、西方制裁导致俄经济举步维艰。
在过去大半年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针对俄罗斯进行了严厉的经济制裁,俄罗斯也进行了一系列反制裁。欧俄制裁,彼此都受伤,但鉴于俄罗斯的经济实力,相比西方经济实力差距很大,因此对俄罗斯的经济影响要比对欧洲的经济影响大很多。这种制裁,让俄罗斯的经济非常艰难,这也是俄罗斯不断拉中国到远东投资的根本原因。前几天,副总理刚刚来过中国,就是要招商引资。
三、做空卢布的货币战。
俄罗斯的卢布、股市暴跌得如此惨烈,除上述两个因素外,最重要的还是西方资本做空卢布。卢布崩盘是一场赤裸裸的货币战,否则不会出现如此崩盘式下跌。
一场策划已久的货币战
卢布崩盘暴跌,本质上是一场赤裸裸的现代货币战争,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展开的对俄罗斯卢布的绞杀行动。这次的货币战行动,布局已久,从乌克兰暴乱开始到现在,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如果从策划开始,恐怕过去数年,美国都在策划和准备着对俄罗斯卢布的绞杀。
从过程上看,对卢布绞杀主要分如下四步:
一、推翻乌克兰亲俄政权。
美国通过资助乌克兰反对派,推翻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权。然后,通过背后推动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来分化和恶化欧俄关系。这一行动,目的有四:一是推动欧、俄尖锐对立,破坏欧、俄新关系进程,延缓欧亚大陆一体化进程;二是通过恶化欧俄关系,推动新冷战的形成;三是迫使俄罗斯不得已自救从而割裂乌克兰的同时,怂恿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经济、金融展开系列制裁;四是通过对俄罗斯的制裁,在经济上击垮俄罗斯,以便于对下一个目标&&中国进行如法炮制的围攻。
推翻乌克兰亲俄政权,使得俄罗斯不得不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自救。因为,乌克兰对俄罗斯来说太过重要。俄罗斯一旦失去乌克兰,西面将无任何屏障,接着美欧就会以此为跳板,分化俄罗斯内部,俄罗斯的其他加盟共和国就可能像现在的乌克兰的各个地区一样一个个闹独立。到那时,俄罗斯内乱不止一盘散沙,将无可救药。
俄罗斯有普京,自然不会让事情发展至此。所以,早期就支持东部民间武装对抗乌克兰亲西方政府,同时推动克里米亚独立加入了俄罗斯,在保住对黑海控制权的情况下,还能利用克里米亚威慑欧洲,找到地缘反击点。
客观上,在2014年上半年的对垒中,俄罗斯损失不小,但欧洲损失也不小,损失最大的是乌克兰。总体而言,俄罗斯的损失从得到的克里米亚的领土中弥补了回来。在这次对抗中,俄罗斯的反击是无奈的反击,但在上半年以较小代价换取更大利益,斩获不小。
二、一系列制裁和封锁。
借助乌克兰的局势,美国挟持着欧盟,对俄罗斯展开了一轮轮的经济制裁、金融封锁。如此的结果是,俄罗斯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俄罗斯不但难以再从西方市场获得资金,还有更大规模地西方资本从俄罗斯撤离。如此结果是,卢布不断贬值,股市不断下跌,经济增长停滞。
三、打压油价。
如果仅仅是前两步,俄罗斯经济虽然会比较艰难,但不会伤筋动骨。然而,美国岂会善罢甘休,于是重新拿起了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使用过的&石油武器&。通过打压油价来打压俄罗斯的经济。
由于前苏联的解体已严重破坏了原来苏联的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俄罗斯的经济因此结构非常单一。2013年,其财政收入的52%来自油气出口,其油气出口占出口收入总额的68%(2013年,其石油出口收入为1736.68亿美元,天然气出口为672.3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其社会福利、军费等各种财政开支,一多半都来自能源出口。俄罗斯2014年的财政预算是假定原油价格在80美元以上,现在原油价格只有54美元,可见其压力多大。
由此可知,打击俄罗斯经济的七寸就是打击能源价格。由于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大部分来自石油,而天然气基本是协议价格,所以打击俄罗斯经济就是打击原油价格。
过去半年,面对世界经济疲软的预期,国际油价不断下跌。油价下跌主要三个原因:一是沙特为了和美国打击伊朗和俄罗斯,二是沙特为了借机打击世界发展页岩油产业,三是华尔街借机做空石油。沙特不减产,OPEC成员国谁都不敢减产,因为减产意味着自伤。在美国和沙特的联手做空下(沙特王室一定在期货市场上也做空原油,并不会少赚钱),国际油价暴跌。这一重打击,让俄罗斯经济濒临崩溃。
四、油穷&币&现。
美国资本在做空油价时,一定会顺势做空卢布,并不断加压。如今,在巨大的做空压力下,国际油价越跌越快,与此同时做空卢布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加。于是,我们看到最近两天随着油价不断下跌,俄罗斯卢布和股市崩盘的壮观场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场西方由国家层面到资本层面,各方利益针对俄罗斯的一场经济绞杀,是一场赤裸裸的货币战争。
货币战是美国最拿手的,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像样的经济体都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针对苏联,上世纪90年代初针对日本,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针对东南亚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1998年针对即将&出生&的欧元&&&&&&如今,这把刀子对准俄罗斯猛捅。事实上,美国针对中国的货币战也早已布局。2000年后逼人民币升值就是货币战的开始,如今联合西方绞杀俄罗斯卢布是针对人民币的预演。
本质上,香港的&占中&就是乌克兰式的&颜色政变&,就是试图效仿乌克兰通过街头政变实现夺权或迫使中国镇压。一旦中国行为过激,美国就会效仿针对俄罗斯的方式,联合西方制裁中国,然后再上演一场绞杀人民币的好戏。现在,这个计划仍在酝酿中,领头搞&占中&者威胁要搞街头暴力,这就是想上演乌克兰街头那一幕。中国,对此要保持高度警惕。
卢布现在崩盘了,俄罗斯股市也崩盘了,那么问题来了,俄罗斯会崩溃吗?
对于卢布也好、俄罗斯股市也好,甚至俄罗斯整个经济,崩盘都是我们之前分析过,不足为奇,因为几个月前的形势就摆在那了。普京为此实际上已经做了严密的准备,普京的过去几个月的表现已经表明:俄罗斯不可能向西方妥协。
我们在过去几个月也一直强调,俄罗斯经济大概率会崩,但俄罗斯会崩而不溃。所谓崩而不溃,就是虽然货币、股市出现一轮崩盘,但整个社会不会崩溃,俄罗斯的国家不会崩溃。这是俄罗斯过去一年布局以及当前国际局势决定的。
俄罗斯为何不妥协?因为,对俄罗斯来说,妥协意味着俄罗斯要崩溃,西方从不会对妥协的对手仁慈,一定会下死手直到对方瘫痪。苏联解体后的罗斯,曾经持续10年的社会崩溃让俄罗斯很受伤,经历全过程的普京绝不会让历史重演。反抗,俄罗斯经济虽然可能因此而崩溃,但以当前国际形势而言,俄罗斯的形势会比1990年代好得多。
俄罗斯这个国家经济虽然不够发达,属于不那么有钱的国家,但俄罗斯的财富却是非常巨大的。我们不妨看看俄罗斯的财富:国土面积170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50. 7%,居世界第一位。水力资源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探明储量82亿吨居世界第八位。天然气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强,居世界第一位。
资源如此丰富,旁边有一个&油老虎&,多少资源都能吃得下的中国,还愁资源卖不出去?俄罗斯真急眼了,那是什么都敢卖的主,沙俄皇帝把阿拉斯加都卖给美利坚了。所以,拥有如此丰富资源的俄罗斯,加上如此需要资源的中国,俄罗斯必然崩而不溃!
另外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即:面对卢布和股市的崩溃,俄罗斯的社会很平静,反倒是美国到现在依然有大规模的示威。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俄罗斯高层对现在的情况表现得也足够淡定,中国至今仍壁上观。这些情况表明,未来将会有大戏可看。中国,绝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你猜,中国会何时出手?明天,华银百汇-经银生活将继续解析。
另外,再补充一个金融常识。有观点认为,10月13日中国央行与俄央行签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卢布下行时以固定汇率互换货币无异于直接送钱。这个观点错误的和缺乏常识的。
货币互换不是货币交易,是两种货币的交换,是彼此之间的负债,双方的货币都不会因为汇率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双方货币期限为3年,到期要不终止,要不就是重新签署新协议,类似情况很常见。为了更清楚什么是货币互换,我们不妨看看货币互换的概念。
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同时也进行不同利息额的货币调换。简单来说,利率互换是相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而货币互换则是不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货币互换双方互换的是货币,它们之间各自的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改变。初次互换的汇率以协定的即期汇率计算。货币互换的目的在于降低筹资成本及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 货币互换的条件与利率互换一样,包括存在品质加码差异与相反的筹资意愿,此外,还包括对汇率风险的防范。
看清楚上边货币互换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防范汇率风险,就是为了防汇率大幅波动的。
货币互换的优点有:①可降低筹资成本;②满足双方意愿;③避免汇率风险,这是因为互换通过远期合同,使汇率固定下来。
已经通过协议固定的汇率,怎么会因为汇率波动而给俄罗斯送钱?对于有些试图煽动某种情绪却缺乏专业性的评论,大家要注意,切莫被忽悠。
&& 致此时的你
更多信息请点击:&
本文来源:易汇网
责任编辑:liuhui
今日点击榜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风险提示:外汇交易尤其是保证金交易具有很大的风险, 未必适合所有的投资者。使用杠杆比例来进行外汇操作对交易者有利也有弊。阁下在决定投资外汇市场前,应该仔细考虑阁下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和承担风险的能力。由于存在遭受一部份或全部初始投资的损失的可能性,因此阁下不应该以不能全部损失的资金来投资。并且, 阁下还应该留意所有与外汇投资相关的风险。若有任何疑问,应该向独立财务顾问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宽松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