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畜牧兽医局2o14执业药师年养殖补贴几月份发放

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家畜良种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_百度法律
&&&&&&&&&&&&&&&&&&法律
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山东省家畜良种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鲁财农〔2005〕57号)各市财政局、畜牧办:  为加强和规范家畜良种补贴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省财政厅、省畜牧办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家畜良种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或建议,请及时向省财政厅、省畜牧办反映。  二○○五年十一月十四日  山东省家畜良种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为加强和规范家畜良种补贴资金(以下简称"补贴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补贴资金来源由省财政预算安排。 补贴资金使用遵循公开、公正和农民直接受益原则。 家畜良种补贴工作由省畜牧办公室、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实施。省畜牧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相关技术和咨询服务,对项目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管、评估和总结等;省财政厅主要负责落实补贴资金预算,分配、拨付补贴资金,对资金使用进行检查和监督等。  各级畜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加强协调,搞好配合。 市、县级财政部门要逐步增加家畜良种补贴资金投入,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并按照全省统一规划,上下结合,配套联动,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资金的整体效应。
第二章 补贴品种、区域、对象和标准 补贴品种应根据全省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年度支持重点和市场供求状况,从分布面积广、农民养殖规模大、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强、良种化程度低的家畜品种中选择确定。具体品种为:  (一)牛。奶牛以直接引进和选育的高产奶牛品种为主;肉牛以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引进品种和主要地方优良品种为主。  (二)羊。以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引进品种和分布范围较广的地方优良品种为主。  (三)猪。以生产中主导的引进品种为主,兼顾二元杂交母猪。 家畜良种补贴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实施。项目县(市、区)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位于优势产区。在《山东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定的畜产品优势产区内。  (二)产业基础较好。资源相对丰富、农民具有养殖习惯、 养殖积极性高、数量规模较大、加工流通设施发达、产业运行机制完善。  (三)支撑服务体系健全。当地畜禽良种繁育、饲料加工供应、疫病防治、信息物流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畜牧业组织化程度相对较高。  (四)政府高度重视。当地政府把畜牧业作为促进粮食转化、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 补贴对象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内的养殖户优先安排。具体对象为:  (一)奶牛。产奶及后备母牛存栏10头以上。  (二)肉牛。能繁母牛存栏5头以上。  (三)肉羊。存栏羊30只以上,其中能繁母羊10只以上。  (四)生猪。存栏猪60头以上,其中能繁母猪10头以上。 补贴标准根据当年家畜良种市场价格和补贴资金预算安排情况确定。细管冻精补贴一般不超过市场价格的50%;家畜良种一般不超过市场价格的30%。 补贴资金可用于家畜良种补贴项目规划编制、补贴项目组织实施、技术服务、检查验收等支出,但最高比例不超过补贴资金总额的2%。此项支出由省财政厅、省畜牧办统筹安排使用,各市、县不得再从补助资金中提取管理费用。
第三章 补贴程序 省畜牧办公室、省财政厅根据本办法规定,每年制定下达《山东省家畜良种补贴实施意见》,明确重点补贴品种、补贴标准、实施范围、补贴资金额度、配套技术措施、工作进度及要求等。 各市根据《山东省家畜良种补贴实施意见》,组织编制本辖区《家畜良种补贴实施方案》,确定项目县、具体补贴品种、补贴资金安排、工作进度等,由市畜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联合上报省畜牧办公室、省财政厅。 省畜牧办公室、省财政厅对各市上报的《家畜良种补贴实施方案》进行审核、批复。各市按照批复要求和本办法规定组织实施。  经批复下达的《家畜良种补贴实施方案》原则上不得变更。因实际情况发生较大变化确需调整的,须由市畜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联合上报省畜牧办公室、省财政厅审批。 省畜牧办公室、省财政厅组织有关市进行公开招标,确定家畜良种供应单位。投标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备有权限部门核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二)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育种资料齐全、种畜系谱完整、档案健全;  (三)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较大的养殖规模,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内提供符合标准的种畜和冻精;  (四)防疫措施严格,供应的种畜和冻精健康无疫,售后服务到位。 项目县(市、区)畜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在中标单位中选择具体良种供应单位,并签定家畜良种供应合同。 项目县(市、区)畜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通过媒体及乡村公告等多种形式,及时向农民公布家畜良种补贴实施范围、补贴条件、补贴品种、补贴标准、申请程序和相关要求等。 符合条件的养殖户须向县级畜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家畜良种补贴资金申请表》(见附件1)。  县级畜牧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家畜良种补贴实施方案》和报名先后顺序审查确定补贴对象名单、补贴品种、数量、补贴金额等,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县畜牧主管部门与补贴对象签订《家畜良种补贴合同》(见附件2)。 补贴对象在购买家畜良种或进行配种时,应向良种供应商或家畜配种改良站提交《家畜良种补贴合同》,并支付扣除财政补贴金额后的差价款。 良种供应商或家畜配种改良站将《家畜良种补贴合同》和发票存根报县级畜牧主管部门,县级畜牧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统一向县级财政部门申请拨付补贴资金。  县级财政部门对上述材料审核无误后,在7个工作日内直接 或通过县畜牧主管部门向良种供应商或家畜配种改良站拨付补贴资金。
第四章 监督管理 项目县(市、区)选择确定的家畜配种改良单位,要在本县(市、区)范围内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家畜配种改良单位要将家畜改良的具体收费情况进行公布,并悬挂于站内位置明显处,严禁重复收费或多收费。 任何地方、单位和个人不得套取、挤占、挪用补贴资金。违反规定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各级畜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 各级畜牧主管部门要加强种畜和冻精的质量控制,组织好各个环节的衔接,做好有关活动的记录归档,并把补贴对象作为社会化服务的重点,引导将其纳入专业畜牧合作组织或产业化经营体系之中。 各市财政部门、畜牧主管部门在当年12月底前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报省财政厅、省畜牧办。
第五章 附则 各市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省财政厅、省畜牧办备案。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畜牧办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发布部门:山东省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日 实施日期:日 (地方法规)
&2014 Baidu 此内容系百度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不代表百度赞成被搜索网站的内容或立场朔州市党务公开平台
当前位置:
畜牧兽医管理局2011年党委(党组)成员理论调研文章
发布时间:
& 浏览次数:
朔州市饲料工业发展调研报告
朔州市畜牧兽医局&&& 张玉春
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饲料的质量与动物的生产能力(肉、蛋、奶、皮毛等的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我市饲料工业起步于八十年代,在广大畜牧和饲料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促进和保障养殖业,特别是奶牛、肉羊生产健康快速发展的支撑产业,为加快实现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步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朔州市饲料工业发展状况
目前,全市有饲料生产企业5家,从业人员249人,2009年饲料总产量4.2万吨,其中:配合饲料1.5万吨;浓缩饲料2.6万吨;预混合饲料0.1万吨,工业总产值9148万元,营业总收入8167万元。饲料经营企业100多处,各类饲料的年流通量超过50余万吨,全国饲料知名品牌几乎在我市均有销售,销售有单一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蛋白原料等,其中以配合饲料、浓缩饲料为主,约占市场流通量的70%。其中:以牛、鸡、猪饲料为主,约占年饲料消费量的90%以上。
二、行业监管情况
(一)加强监管力度,饲料安全水平得到提升。
为了切实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的安全,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我们积极行动,认真贯彻落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不断加强监管力度,饲料安全工程得到了明显提升。近年来,我们年年有针对性的对饲料生产、经营、使用企业,进行了反刍动物饲料中&动物源性饲料&检测,&瘦肉精&违禁药品监测,饲料标签及饲料安全因素监测的专项整治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共累计抽检饲料500多个批次,分别送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进行监测,平均合格率达到100%。
(二)强化培训,饲料从业队伍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市先后组织饲料从业人员参加省饲料办举办的&饲料检验化验员&、&饲料加工设备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以及&饲料经营技术人员培训班&,培训技术人员80余人,组织饲料专家,技术人员编写资料800余份,有力地提高了全市饲料从业人员的素质。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原因
(一)规模化程度低、同质化现象突出。
我市饲料工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作坊式生产、分散经营、品种单一、品质差的问题。经营者的小农意识促使企业单打独斗,与国内一些大企业在组织规模、科技含量、营销管理、产品研发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另外,饲料行业准入门槛低,导致众多条件不足的新生饲料企业不断涌现。由于实力不足,这些企业在经营开发上没有主题,没有创意,无力创新,只好盲目跟进,模仿大厂的产品设计规格,结果在同一个地区,同一类型、同一营养水平的产品遍地皆是,同化现象严重。
(二)竞争激烈化。
众多饲料企业尤其是中小饲料企业,为了生存不惜采取非常规竞争手段,譬如虚报营养含量,原料以次充好。更有甚者,在产品中使用国家明令停用、限用的添加剂。另外,目前我市饲料营销网络已下沉到村级经销商。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县乡级的经销商在一天之内接待4-6个业务员,市场竞争正达白热化。一个月销量超过100吨的经销商,在他的门市部一般会同时摆放5-6个不同厂家的产品,谁给的条件优厚就推销谁的产品,在店内形成另一轮的竞争,从中获取不合理的收入。这样一来,饲料企业固然受到影响,不过最终这部分&营业收入&会转嫁到养殖户身上,从而加大了成本,伤害了广大养殖户的热情。弄到最后,谁的日子也不好过。
(三)教育、培训、推广体系滞后,饲料科技产业化水平低。
我市在主要畜禽的动物营养和饲料科技应用方面已接近国际水平,但产业水平比较落后,饲料工业的整体科技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饲料原料、产品及添加剂的快速检测技术缺乏,不能满足在线快速控制配合饲料质量等检测要求。此外,行业人才的培养缺乏必要的指导和规划。饲料工业职业培训体系不完善,严重影响了生产、经营一线人员素质的提高。
四、下一步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坚持规模化。
作为畜牧业的基础,饲料企业只有不断扩大才能具备更佳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走规模化道路。采取扶、育、引的措施,不断提高饲料行业组织化程度。
1、扶强龙,就是要加大对现有企业进行资产整合,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通过内引外联,技术嫁接,提高科技水平;在政策上继续给予倾斜、引导其与周边养殖户建立稳固的利益共同体;
2、育新龙,就是要加大产业提高力度,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新产品,强辐射带动的原则兴办龙头企业;
3、引外龙,就是要积极寻求途径,挂靠外地已有一定规模,技术水平高,拥有品牌,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
(二)不断加强饲料工业结构调整,优化饲料工业布局。
1、我市饲料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要与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要加快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工业等行业的发展,要适应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多生产可为大型养殖场配套使用的饲料产品。
2、加强行业宏观调控和企业审查登记证审核制度,逐步提高行业进入成本,打破地区和部门间的条块分割,避免盲目上马和重复建设。促进地区间合理分工与协作,推动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推进饲料工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和商品化,逐步提高集约化程度。要通过兼并、合并、联合、控股等多种形式,建立起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三)完善饲料监督管理体系。
各级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加强饲料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顺饲料监督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加强饲料行业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确保我市饲料监督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要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管理,督促企业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四)加强饲料质量监测。
近年来,饲料行业的产品更多的是热衷于提高畜产品质量,忽视产品质量及饲料安全性,甚至受利益驱动,在饲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镇静剂等禁用药物和添加剂,造成有毒有害物质在畜产品中残留,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对此,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饲料质量监测,以保证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
朔州市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肉蛋奶的消费和需求量逐年提高。但是在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兽药、饲料添加剂、消毒剂等畜牧业投入品也被伴随着使用,导致畜产品中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可能性增大,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因此,我带着这个问题就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消除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保障我市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进行了调研。
一、朔州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朔州是一个畜牧强市,目前奶牛存栏16万头,羊224万只,猪60万头,鸡240万只。肉、蛋、奶总产总产量分别达到7.7万吨、2.4万吨、40万吨,全市畜牧业总收入达31亿元。伴随着养殖业的壮大,在养殖过程中,个别养殖户不按规定或滥用兽药,使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超标;另外,人畜共患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尤其是布病时有发生,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动物产品质量的安全。
(二)畜产品加工过程污染。畜产品质量问题不仅表现在畜禽饲养过程中,而且在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由于卫生条件不合标准,使其成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又一隐患。主要表现为: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摊点布局分散,监管困难,个别摊点的卫生条件无法达到规定标准等。
二、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影响
(一)对社会居民健康的影响。畜禽疫病控制不严、药物残留和其他有害物质在畜禽体内的残留,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二)对畜产品市场的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给畜产品市场最直接的负面影响,是降低了消费者对畜产品的消费信心,消费信心下降的直接后果就是减少消费行为,进而影响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三)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畜产品消费减少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降低畜牧业收益水平。进而对畜禽养殖的上下游产业产生严重影响。最终威胁畜禽产业和畜牧业的生存和发展。
总之,畜产品质量安全对相关产业带来明显影响,轻则使各产业成本增加、行业形象受损、产业竞争力下降、经济效益下降,重则使各产业遭受沉重打击,甚至可能使一些产业类型完全丧失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畜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利益驱使导致质量安全隐患。生产经营者都希望获得最大的经营效益。在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上,利益动机驱使表现得十分明显。以畜产品生产、加工为一方的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处于信息极不对称的状态,面对多种畜产品的内在质量问题,消费者根本无法辨别真伪,这为经营者获取非法利润创造了条件。从畜产品生产加工的全部环节看,利益动机都是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动因。
(二)畜产品质量管理机制不完善。一是管理组织体系不协调。目前,畜产品质量管理部门涉及商务局、畜牧兽医局、工商局、质监局等多个部门。但是参与畜产品管理的各部门之间职责范围不清、职能重叠,各部门都根据相应的规定参与对畜产品的管理,而产品质量问题需要解决时,又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二是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力量薄弱,人员较少,业务素质不强也是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生产和质量监管技术落后。一是畜产品生产加工各环节技术落后既制约了畜产品产量提高,也引发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饲料和兽药生产技术落后,饲养方式落后影响了畜产品质量;二是畜禽优良品种较少。三是质量检测手段落后。就朔州市而言,朔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没有条件对农药、兽药的残留进行检测,对产品的质量很难判断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下。朔州市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第一,饲养方式大部分以传统的家庭养殖为主,饲养管理粗放、科学饲养的成分少;第二,畜产品商品率低;第三,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少;第四,畜产品产业链不长。产业化经营是畜牧业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对畜产品质量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首先,小规模的家庭式饲养不利于加强防疫;其次,小规模饲养的收益少、采用先进技术的成本高,养殖户不愿意采用。因此,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是造成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又一影响因素。
四、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有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还需要技术和管理措施做保障。就朔州市目前情况,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思路是:在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控制兽药残留为重点,以提高饲料质量为切入点,以发展绿色品牌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畜产品信息可追溯体系建设为基本点,明确规定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的质量安全责任,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市场准入备案制度,依法处置各种违法行为。
(一)严格控制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
&&&药物残留问题是制约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树立生物安全理念和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针对现代化饲养管理体系下疫病控制的新特点,生物安全已经和药物治疗、疫苗免疫共同组成了疫病控制的三角体系,通过生物安全的有效实施,减少在饲养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严禁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药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以及兽药。要做好药物来源、用药品种和数量登记,科学用药,以消除药物残留的危害。
(二)不断推进规模健康养殖、深入实施牛羊良种工程
&要不断推进规模健康养殖、重视并实施良种这个畜牧业的先导和基础产业。不断组织实施奶牛国补项目和肉羊良种工程,同时大力提高种猪生产和标准化养鸡水平。2010年朔州市建设了奶牛小区60个,肉羊小区73个、完成总投资18440万元。全市改良绵羊51万只,改良山羊3.5万只,推广三元有种猪15万头,推广标准化养鸡3万只。完成奶牛良种补贴8.8万只。目前,奶牛良种工程已取得了成效,全市奶牛平均单产达到5.5吨,有力的推动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
&&&(三)提高饲料质量
&&&全面启动动物饲料安全工程,加强检测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饲料标准化体系,建立饲料安全信息体系,提高饲料行业管理水平,提高饲料产品质量,为饲养业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对违法生产、经营、使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影响饲料和养殖业安全的行为应予以处罚。加快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推广,通过宣传和教育,实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消费的良性研发,并提高使用者对饲料安全因素的认识,确保饲料安全可靠。
&&&(四)防止源头污染,大力实施绿色动物产品工程
&&&畜禽饲养场或饲养小区应建立在地势干燥、有利于防疫,符合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要求的地方,远离工业污染;与屠宰加工厂、畜产品交易市场、居民区等保持一定的距离。饲养场应优化饲养条件,防止环境污染,肉品加工企业厂区应符合动物防疫和环保要求,生产区布局合理,建筑材料和工艺流程符合有关规定,无害化处理消毒设施齐全。规模养殖废弃物实行沼气生产,制造有机肥,废渣还田等综合措施,强化和促进生态养殖业的发展。
&&&(五)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可追溯体系建设
&&&要按照农业部有关规定,集中力量加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冷链建设、兽医实验室建设,加强动物疫情测报、流行病学研究、风险评估等动物疫情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畜产品信息可追溯制度、畜禽养殖档案、用药记录、消毒记录等,对没有有效免疫标识的畜禽一律不准上市流通;出现问题的畜禽,将按标识号码索查免疫档案,并追究有关责任。
(六)不断推进和完善&放心肉&工程
要依法加强畜禽饲养、屠宰、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不断促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推进以&安全、绿色&为核心的&放心肉&工程建设,构筑畜禽及其产品安全供销网络,促进各经营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合法诚信经营;目前,朔州市畜牧局和商务局经过审核评定,已经首批选定了15家&放心肉&工程示范摊点,下一步还将继续进行推广。
&&&(七)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教育,提高公民自我保护意识
&&&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促使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危害畜产品质量安全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依法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加快畜牧科技创新
推动现代畜牧发展
陈& 廷& 荣
&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今年全国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畜牧业,对振兴朔州经济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社会的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十五&以来,我市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畜产品产量、畜牧业收入居全省前列,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进入了一个生产不断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但尽管如此,我市畜牧业按建设现代畜牧业的要求相比仍存在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服务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目前,我市畜牧业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为落实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总体规划,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促进我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 (一)指导思想。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战略,继续培育两大优势产业(奶牛、肉羊),重点搞好四大工程(疫病防治、良种推广、牧草生态建设、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设双百小区(100个人畜分离奶牛示范小区、100个标准化肉羊养殖园区),最终实现四个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效益转变、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半农半牧向以牧为主转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以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为中心,坚持市场导向,加强宏观调控,保障畜牧业平稳较快发展。坚持协调发展,推进产业化经营,优化区域布局,构建优势产业带。坚持依靠科技,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畜牧业竞争力。坚持政府扶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和科技贡献率进一步增强,畜牧业总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由目前的42.7%上升到60%以上;畜牧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初步实现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生态环境美好型转变。努力将朔州建成草茂林丰、畜牧发达、农业高效、农民富裕的小康城市,建成全国农区的畜牧强市。
二、实现现代畜牧业的主要措施
(一)加快畜牧优势产业基地建设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以养殖方式转变为重点,以推进品种改良为主线,继续加快以奶牛、肉牛、肉羊为主的畜产品基地建设,提升传统主产区畜牧业档次。
奶源基地。进一步推进以山阴县、应县、朔城区、怀仁县为主的奶源基地建设,在保证期末存栏奶牛25万头的基础上,要把建设重点放在提高生产力水平、质量、效益、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上。一是在自繁自育的基础上,主攻单产。继续实施好奶牛良种工程,并全面推广青贮饲草、配合饲料、科学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适用技术,走出一条科学养牛之路,要突出抓好带穗玉米青贮和秸秆科学加工利用,使秸秆的科学利用率达到50%以上,80%的奶牛吃上青贮草。使我市奶牛单产水平达到6.5吨以上,比目前增加1.5吨。二是转变养殖方式。加快建设古城、云东、绿乳、绿缘、世纪等标准化奶牛养殖园区,引导、帮助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牛场。期末存栏奶牛300头以上的奶牛园区或小区(场)要达到100个,10头以上的家庭牛场达到3000个。三是调整畜群结构,加大低产奶牛的淘汰比例,提高单产水平,增加养牛效益。四是要以机械化奶站建设为载体和突破口,改造传统养殖业,提升奶牛养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提高鲜奶质量。&十二五&期末全市达到500个,实现100%的机械化挤奶。五是推进实施利用世行贷款,通过养牛改良盐碱地项目。
商品羊基地。进一步建设平鲁区、右玉县以及山阴县、朔城区、怀仁县的山坡区,以改良本地羊和改变养殖方式为重点,加强基地建设。保证期末出栏肉羊由目前的99万只增加到150万只,使我市成为全省乃至华北地区重要的优质商品羊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建设好现有的几个种羊场的同时,&十二五&期间每县区要建成1个二级种羊场,年供种能力达到5000只以上。二是要推广肉羊经济杂交技术、舍饲半舍饲技术,彻底改变传统养殖习惯。三是建设家庭肉羊生产场。&十二五&期间年出栏50只肉羊的家庭肉羊场达1万个。
各类基地建设以突出抓好规模种草户、规模养殖场和示范养殖园区为重点,稳步推进饲养方式的转变,逐步推广舍饲、半舍饲的养殖模式,按照品种优良化、管理科学化、免疫程序化、设施规范化、产品安全化、养殖专业化的标准建设现代化、高效益的养殖园区。
&& (二)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
&今后几年我市要突出机制创新,积极培育新型产业化市场主体。 &十二五&期间,一是要突出发展一批乳业、草业、肉羊、肉牛加工型龙头企业,使之做大做强。鼓励、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加工规模,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全市年产值超500万元的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发展到30家,实现产值10亿元,辐射带动农户达到20万户。乳制品加工企业,围绕奶源基地,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在朔城区引进名牌,再建一座年加工10&20万吨鲜奶的乳制品龙头企业,使全市鲜奶加工能力达到75万吨的规模。肉羊加工企业,要尽快由初级产品加工向优质羊肉精、深加工转变,实现优质优价。&十二五&期间全市要重点扶持兴办一座年加工30&50万只高档肥羔羊的加工企业。二是着力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围绕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培育壮大各类畜牧专业合作社、协会和农民经纪人中介组织队伍,搞活畜产品流通渠道。建立健全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畜牧业。三是着力推进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依托右玉玉羊市场、怀仁南小寨市场、应县金城畜禽交易市场、山阴奶牛交易市场,建立和完善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龙头、专业市场为骨干、集贸市场为基础,规范的生产&&批发&&零售一体化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建立畜产品快捷的绿色运输通道,建设发达的畜产品流通体系。按照世界贸易规则,采用国际标准进行畜产品的生产加工。规范畜产品市场消费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加快完善畜牧业信息网络,及时提供国内外畜禽及其产品、饲料、兽药的供求数量和价格信息,国内外畜禽疫病动态和科技信息,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广为发布。通过三类市场的培育,在转变生产方式的同时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口衔接。
&&& (三)搞好草地建设和饲料工业
尽快适应国家政策调整、我市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立草为业,在巩固&十五&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实施耕地种草,强化草地治理和保护,加快饲草料产业化开发。一是鼓励农民耕地种草,把饲草饲料作物纳入种植业计划,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的实施,除在一些风沙口继续抓好林木种植外,凡宜草地方继续发展以苜蓿种植为主的草业经济,推广饲料玉米种植。今后几年,人工种草面积每年要保持在15万亩左右。到&十二五&期末,全市耕地种草、粮草轮作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20%左右,实现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的转变。二是继续采取人工种草、草地改良等综合配套措施,加快天然草地&三化&治理和草地保护,提高草地生产水平,确保草地建设速度每年增长5%。三是加快草产品产业化开发。在前2年青贮窖建设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推广秸秆青贮,加快秸秆资源转化,搞好秸秆养牛、养羊示范场、示范园区、示范县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秸秆科学处理饲草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同时以现有的旺发、青山生态园、瑞阳青、嘉明等牧草加工厂为依托,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提高加工档次和规模,使年加工转化牧草达到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四是加快发展饲料工业。重点发展适合朔州畜牧业需要的预混料和浓缩料生产,开发中草药、生物饲料等新产品。加快原有饲料加工企业改造,大力支持发展民营饲料加工企业,实现饲料工业体制创新。加强饲料行业管理,规范饲料加工生产、经营、销售和使用。
&&& (四)加快畜禽良种化进程
今后几年,一是加快建设和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立市家畜生物工程技术推广中心,依托现有的种畜场,通过引进新品种和胚胎,建设一批以牛羊为主的良种繁育生产基地,实施种畜供种场的扩建改造工程。&十二五&期间要建成市畜禽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中心、建设6个畜禽改良贮精站和300个人工授精网点。完善市级奶牛冷冻精液供应中心、种畜禽质量检测中心和奶牛性能测试站,对种畜禽质量和性能进行监测。二是继续按规划组织实施好两大良种工程。对已启动的&全市黄牛改良、奶牛冷精配种工程&和&全市肉羊良种化工程&,按原定规划和方案,有组织、按步骤实施,使两项兴牧富民工程达到应有的效果,期末全市奶牛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肉羊出栏提前2-3个月,产肉性能提高20%以上。三是加强良种的引进与地方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围绕优势特色畜产品生产区域,加快优良品种的纯繁扩群、种畜更新和改良步伐,不断提高种畜禽质量。
(五)加强畜产品安全保障
实施动物保健工程。在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下发的《重大疫情责任追究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责任制。一是继续加强社会化免疫工作。对重点疫病实行强制免疫计划。建立免疫标识、免疫证明和免疫档案制度。保证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降低畜禽死亡率。二是完善市、县、乡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建设市动物疫病监测检验中心,为全市提供技术保障。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发展到35个,全部建成国有性质的标准化中心站。三是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反应机制。按规定建立市、县物资储备、技术支持系统,完善市、县、乡疫苗冷链系统。加强疫病监控设施和疫病信息报告系统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确保全市口蹄疫、禽流感、布病、结核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率达到100%,其它猪、鸡的免疫率达到90%以上,坚决杜绝大的疫病流行。
实施畜产品安全工程。一是加强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国家畜产品、种畜禽、饲料、兽药质量标准,制订和完善我市地方标准,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二是强化检疫规范化管理,确保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规范有序进行,严厉打击未经检疫和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三是整顿规范饲料、兽药市场保证畜产品在加工、销售环节的安全。建立饲料质量监测预报网络,建设饲料标准试验和饲料安全生产基地,使饲料产品的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添加剂和预混料合格率保持在100%以上。&十二五&期间,建成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加强畜产品卫生和质量监督检测。在畜牧业发达、饲料兽药生产相对集中的县(区)建立饲料兽药检测所,在全市范围开展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
(六)实施科技兴牧战略
加强畜牧业科学技术研究。加强三农协作,形成技术合力,围绕影响畜牧业发展的科学技术问题,对畜牧业生产、加工急需而在短期内又难以突破的关键技术,积极组织引进大力推广。充分发挥朔州农校的教学和人才优势,不断为全市各级畜牧部门充实、培训高水平的人才,提高畜牧兽医队
伍的素质,增加畜牧生产的科技含量。
加快畜牧兽医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大力推广牛羊性控繁殖、高产奶牛饲养技术、肉羊品种改良及舍饲规范化养殖技术、秸秆青贮技术、秸秆生物发酵技术、种草养畜配套技术、草产品加工技术、重大畜禽疫病综合防制技术、畜禽营养新技术等先进适用畜牧技术。开展科技承包、技术服务,兴办各类科技经济实体,实施&丰收计划&、&跨越计划&、&攻关计划&、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科技项目,加快畜牧兽医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多层次、多形式举办畜牧科技培训,加强对畜牧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技能训练,提高畜牧队伍和生产者的素质。&十二五&期末,全市累计培训农民要达到20万人(次)。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畜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市县畜牧兽医部门和乡镇兽医站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的组织单位和依托力量。年内要按照中央和省政府的精神,完成兽医体制改革,县(区)都要成立畜牧局,补充人员,壮大队伍,增强服务功能。同时要转变职能和工作作风,加强行业管理,依法治牧。
2、多渠道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各县区畜牧局要积极争取政府以及财政、发改委的支持,争取到的畜牧业投资要由生产领域向基础建设领域转移,重点用于加强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料兽药安全、畜产品安全监测、科技培训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草地生态治理和草地建设,稳定和保护畜牧业生产能力。继续做好&世行贷款养畜项目&,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向畜牧业。在此基础上市县两级畜牧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建立畜牧发展资金和风险基金,保障畜牧生产健康发展。
3、制订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发展畜牧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今后几年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对新建的人畜分离小区给予资金扶持,推进畜禽健康养殖。对于养奶牛、肉牛100头、养羊1000只以上的农户要从世行贷款安排、技术服务、销售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在此期间要继续执行&供精补贴&、&青贮补贴&、牧草加工补贴等优惠政策。
4、加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和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意见的通知》,落实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资、办公经费等,乡镇站人员的工资,办公经费要列入财政计划,予以解决。县(区)要围绕区域内畜牧业发展规划,在原有30个中心站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部分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实行防、检、监、查四位一体,人、财、物三权归县。畜牧兽医科技人员要转变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大中专畜牧专业毕业生要优先安排到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充实提高基层队伍。
5、加强畜牧宣传和法制建设。加大对畜牧业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畜牧业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对畜牧业的认识。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以及《山西省动物防疫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畜牧执法力度,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增强执法手段。
对实施规模健康养殖的调查与思考
朔州市畜牧局 &兰世和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畜牧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势在必行。从我市发展实际出发,全面启动和实施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生态文明、持续高效为特征的规模健康养殖,是今后一段时期加速我市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形式,必将有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朔州是一座以煤电为主的新兴能源工业城市,同时又是一座农业占举足轻重地位、生态和畜牧得到长足发展的城市,是全国农区重要的奶牛和商品羊优势产区。全市辖两区四县,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3万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把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现农民稳步增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走出了一条以园区促规模、靠规模带基地、凭基地联农户,农牧结合,以牧为主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2009年底,全市畜牧业总收入达到30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40%。奶牛存栏、鲜奶产量、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人均畜产品占有量四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到09年底,全市奶牛存栏14.44万头,饲养肉羊量165万只,出栏32万只。畜牧龙头企业发展到21家,形成了年加工80万吨鲜奶、150万只肉羊、10万头肉牛、15万吨草产品和10万吨饲料的生产能力。
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大力推广规模健康养殖,这是转变畜牧发展方式,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和发展水平,有效化解市场风险的最佳途径。推广规模健康养殖,是一场饲养方式的革命,需要上上下下形成共识,方方面面合力推进。
在全市上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春天,就实施规模健康养殖,我们深入六县区进行专题调研,现谈一下对实施规模健康养殖的看法、调查与思考。
一、实施规模健康养殖计划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规模健康养殖计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规模健康养殖,是遵循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科学分析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的方略。实施规模健康养殖,有利于优化我市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种植业、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全面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雄厚的产业基础。实施规模健康养殖计划,有昨于促进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农业,使我市农业走上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的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轨道,全面提高我市粮食生产和畜产品生产能力。实施规模健康养殖计划,对于保障畜产品市场供应,满足城乡居民对畜产品&菜蓝子&消费需求,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二)实施规模健康养殖计划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措施。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的大小,已成为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已上升到3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的推进和城乡居民对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实施规模健康养殖,可以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我市玉米产量较大,正常年玉米总产3.8亿公斤;我市山多坡广,人均占有耕地较多,牧草、秸秆资源丰富,全省拥有天然草地292多万亩,年产农牧秸秆约9亿公斤。立足我市农业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规模健康养殖,必将为构建以种植业为基础、畜牧业为主体的现代高效农业经济,推进我市农业向农牧结合、共同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实施规模健康养殖计划是兴牧富民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畜牧业发展较快,畜禽存栏、畜产品产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畜牧业已从农业附属地位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形式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畜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重视,畜产品的供应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广大农民积极发展畜牧业,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资发展大中型企业,各级政府和领导正在积极谋划发展和建设现代畜牧业,畜牧业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市畜牧业正处在从传统的依靠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向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布局区域化的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实施规模健康养殖计划,对于优化的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实施规模健康养殖计划,对于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使畜牧业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农民收入的增加,实施规模健康养殖计划是确保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实行规模健康养殖投资少、生产周期短,比较效益高,能够组织和吸纳千家万户发展畜牧业,能够达到小户能增收,中户能致富,规模养殖达小康的效果。同时,能利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和当地的山区、丘陵、山川、河流、草地、果园等多种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就地就业增收。因此实施规模健康养殖,就成为兴牧富民的必然选择。
二、对规模健康养殖内涵的思考
  (一)规模是指数量多少的问题。是指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业主按照大生产的格局适当集中土地、机械、资金、劳力等生产要素,形成较大的经营规模和生产规模,为社会提供较大批量的畜禽产品,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或者是畜牧产业在较大范围的、整体性地发展,使畜牧产业形成较大的规模,并达到相当的规模经营效益。具体说,一是指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个人养殖的规模要有一定的头数,如奶牛小区饲养量要达300头以上,肉羊小区饲养量要达1000只以上,养猪小区出栏的头数要达到3000头以上,蛋鸡场存栏蛋鸡要到10万只以上。二是指基地县建设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如奶牛基地县饲养量要达到10万头,猪基地县出栏要达到30万头,羊基地县出栏要达到30万只,蛋鸡存栏要达到300万只。三是指产业发展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如猪、鸡、牛、羊的存栏出栏要达到一定的规模,畜产品总产量要达到一定规模。四是区域内畜牧业经济发展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如畜牧业产值要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5%以上。五是指畜禽养殖的规模化程度要达到70%以上。
  (二)健康则含义广泛,内容丰富。一是发展理念要科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发展思路,实现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要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达到农牧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二是指养殖企业和养殖场要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进行建设和生产,在养殖场的规划建设、饲养管理、粪便污水处理、防疫卫生等方面都要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推进畜牧业生产的标准化。三是指从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关系来说,畜牧业的发展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污染周围环境,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走畜牧发展、生态良好、畜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四是指产品要符合卫生检疫和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如何实施规模健康养殖计划
  抓科学发展,在畜牧业发展上实现率先突破&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仅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畜牧业率先突破的客观要求。从国际上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由于受到土地资源和科技水平的制约,再要实现大幅度增长十分困难。而畜牧业是种植业的延伸,是连续种植业和加工业的中轴环节,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不仅能够带动大农业的产业升级,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而且能促进农业生产走上农牧业紧密结合,各产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轨道。世界上畜牧业发达国家都是农牧结合,以牧为主的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均达60%以上,可以说不解决畜牧业发展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没有畜牧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从全国来看,山东、河南、辽宁、黑龙江等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均在40%以上,都是通过率先发展畜牧业,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由农业大省向畜牧业大省的转型。
  抓规模养殖,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上实现根本性变革&近年来,虽然规模养殖户比例逐步增加,但我国畜牧业生产主要依赖千家万户分散饲养,70%~80%的禽、蛋、生猪是千家万户和小企业生产的,国内10万只鸡以上的规模化、现代化养鸡生产企业还不到50家。在受到比较效益下滑和疫情影响时,大量散养户缩减养殖规模甚至弃养,造成畜牧业生产和市场的波动。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由于生产分散,饲养管理水平低,科技应用普及率不高,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养殖效益不高,抗御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不强。因此,要转变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必须大力推进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发展标准化养殖,提高规模化比例。只有提高规模化水平,才能提高畜牧业生产的水平,才能提高抗风险能力,使畜牧业生产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而且也关系到畜产品的有效供给,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畜牧业建设。转变粗放、落后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畜牧业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长期的过程。建设现代畜牧业要求我们要按照现代畜牧业的生产方式指导和组织畜牧业走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道路。要求我们积极推广标准化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场和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的规模化养殖模式。扶持和引导畜牧业生产企业、积极鼓励农民养殖户发展合作制、股份制经营,增强养殖企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抓龙头企业建设,在畜牧业区域发展上实现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畜牧业生产依靠千家万户的局面还没有改变,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畜牧业的企业化、合作化、产业化程度低,市场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低。发展和壮大龙头加工企业是畜牧产业化发展的主推力。一要围绕猪鸡牛羊四大主导产业,结合优势畜产品基地县建设和龙头企业加工需要,建设一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畜牧业区域经济发展。二要扶持畜禽养殖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扶持养殖大户、营销组织、行业协会、经纪人与养殖户联合,以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为依托,建立畜牧生产合作社,促进畜牧业生产由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鼓励、培育和引进大型龙头企业、营销组织等吸收农民入股,签订生产销售合同,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三、我市推进规模健康养殖的做法和经验
主要有三点:
(一)、顺势而为,确立四种模式,形成规模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
朔州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饲草资源和传统的养殖习惯,决定了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家庭养殖像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奠定了我市奶牛和肉羊发展的雄厚基础。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一退双还&、京津风沙源治理和舍饲圈养等重点工程项目的立项建设,特别是省委、省政府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实施,使朔州的畜牧业如虎添翼,形成快速发展格局。全市养奶牛的村由2000年的428个发展到2007年的近900个,占村庄总数的53%;养奶牛户由2000年的2.1万户发展到2007年的5.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17%。养羊户占到农户总数的60%以上。畜牧业成为我市农村名符其实的富民产业和希望产业。与此同时,在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并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据我们调查了解,&十五&末期,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率仅有11%,这种&小、散、低& 的落后养殖方式,一方面不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导致养殖成本高、生产水平低、畜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不明显。另一方面给疾病防疫治疗、饲草开发利用、抵御自然灾害侵袭、承受市场波动风险等带来极大困难。同时,由于人畜混居,农村环境卫生差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顽疾。加上受农村经济发展条件特别是农民自身资金积累能力等因素的限制,畜牧业进一步向高水平、现代化方向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建市以来,我们在奶牛发展中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波动和起伏,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传统的肉羊散养方式,与生态的恢复和发展也形成了巨大的矛盾。推广规模健康养殖,开展饲养方式革命,与传统的散养方式决裂,势所必然、势在必行。作为主政一方的党委、政府,只有迎势而上、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大力发展规模健康养殖,把畜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才能带领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为此,我们从2006年起,就把建设标准化养殖园区和人畜分离小区作为新时期畜牧业起步腾飞、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列入各级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和整个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拉开了全面推广规模健康养殖的序幕。
推广规模健康养殖,必须以建设人畜分离养殖小区为基础和载体,走标准化生产、集约化饲养、科学化管理的路子。以什么样的模式建设,才能营造更加有利于信息、技术、资金实现最佳组合的发展机制,充分释放生产力潜能,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和养殖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实践中,我们在坚持以政府补贴一半投入为主导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探索了四种建设模式:一是企业自主型。对一些已经在发展中形成一定规模的养殖企业,引导他们建设标准化人畜分离养殖园区,自主建设,自我管理。全市先后培育了像平鲁区的绿乳养殖场、右玉县的三源养殖场、山阴县的兴荣奶牛养殖场、朔城区的塞外奶牛养殖场等30多家养殖企业建成标准化园区,占小区总数的16%。二是大户牵头型。在奶牛和肉羊集中养殖区,通过宣传动员,发动养殖大户和有能力的投资大户建设园区。然后,由畜牧部门或乡村两级组织散养户入区饲养,统一管理,分户经营。像山阴县八里庄奶牛人畜分离小区、南辛寨人畜分离小区和怀仁县南小寨肉羊人畜分离小区等就是这种模式。目前,这类小区约占小区总数的60%。三是集体组织农户合作型。这种模式的园区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在移民新村,我们从新村建设伊始就规划了标准化养殖园区,园区的所有权归集体,农户的牛羊入园后分户饲养,既解决了移民村发展规模养殖的问题,又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找到了有效途径。第二类是有条件的村庄集体投资,农民合作建园,采取物业管理、分户饲养等形式,养殖户集聚入园,形成规模,以牛入股、以奶计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年终分红。像应县六里庄奶牛人畜分离小区等。第三类是村委会筹资,资产归集体所有,大户无偿入驻,分户经营,像朔城区峙庄肉羊小区等。目前,全市建成集体组织农户合作型小区38个,占小区总数的22%。四是循环发展型。这类小区除进行规模养殖外,还配套建有大型沼气池等,实现养殖副产品和沼渣等废弃资源再利用,发展其他产业,改良盐碱地。尽管目前采取这种模式的小区不多,但它代表了我们今后小区建设的方向。我们这次会议观摩的佳联农牧公司就是这种类型。
通过不同模式的养殖小区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规模健康养殖进程。目前,全市有各类养殖小区、园区、企业253家,发展了拥有10头奶牛、50头猪、百只羊、千只鸡以上的规模养殖大户5000多家。规模化健康养殖逐渐成为养殖主流,形成了40多个奶牛、50多个肥羔羊集中生产区。特别是奶牛业已具备了相当规模和实力,300头规模以上的小区达到了80个,千头以上的奶牛村39个,万头以上的奶牛乡镇9个。全市奶牛规模养殖比例由&十五&末的11%提高到现在的35%,成年母牛单产由4.5吨提高到5.3吨,出栏羊平均胴体重增加了12%。按照现有推进速度,到&十一五&末,全市奶牛规模养殖率可望达到50%以上,成年母牛单产可望提高到6吨以上,力争头均提高收入20%。
(二)、务实推进,抓住四个关键,探索规模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
发展规模健康养殖,建设标准化养殖园区,改变千百年来固化的粗放式喂养模式,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再加上要让群众把视为命根子的奶牛和羊群放到离开自己视线范围去饲养,还得配套较大的投入,推广起来难度较大。实践中,我们紧紧抓住领导推动、试点带动、管理驱动和龙头拉动四个关键,不遗余力抓实施、齐心协力抓推进、竭尽全力抓落实。
第一,领导推动。建设人畜分离养殖小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更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有力扶持。从2006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就把建设人畜分离小区,推广规模健康养殖列入农村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着手调研,制定方案。2007年,列入为民办实事内容,并与县区签订了责任状。要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扶持人畜分离小区建设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搞好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市县两级主要领导亲自上手,分管领导靠前指挥,着力解决了发展中的两大难题:一是解决了地从哪里来的问题。我们把畜牧业用地视为农业用地,对建设人畜分离小区的,优先审批。仅去年和今年两年时间,全市就合理解决人畜分离小区占地4800多亩,修路100多公里,同时提供了水电、通讯配套服务,确保小区能如期施工。二是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坚持多条腿走路的方针,筹集畜牧发展资金。首先,以政府投资为主导。从2006年开始,市县两级财政加大了对畜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两年半的时间,市县两级财政投入畜牧业发展的资金就达2亿元。特别是去年我们以政府名义,从农发行贷款1亿元,无偿投放给农民,帮助他们建设人畜分离小区和青贮窖,狠下决心改造我市的传统养殖业,切实解决了原来农户散养一家一户想办办不了、该办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实际问题。其次,整合国家项目投资。近三年,全市共整合京津风沙源资金、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项目资金及各类支农资金共& 1亿多元。再次,吸引群众个人投资。每一项畜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我们坚持投资不包揽,政府和受益农民按比例分摊的办法,调动农民投入主体的积极性。几年来,我们采取这种办法,共吸纳农民投资3亿多元。此外,我们还采取县乡两级领导分包小区建设的办法,协调解决小区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第二,试点带动。建设人畜分离小区,一次性投资大,尽管政府给予较高的补贴,但对于具体的投资者,仍然承担着巨大的投入风险。无数次实践证明,农民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相信的是眼睛,不是耳朵。只有通过试点带动,让他们眼见为实,才能稳步推行。为此,我们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坚持与发展现代畜牧业紧密结合、坚持与封山禁牧政策紧密结合的原则,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首先在全市养奶牛和养羊比较集中、群众认识程度高、渴望扩大养殖规模的村,选择了16个奶牛人畜分离小区和8个养羊人畜分离小区试点,培育典型,以点带面。通过小区的集中连片建设,有计划地对全市奶牛、肉羊实施退村进区,推进&一村一品&,建成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用生动、成功的事例,教育了农民,激发起大户踊跃投资的热情,也调动起养殖户自愿进区、入区饲养的积极性。
第三,管理驱动。实现人畜分离,让农户散养的奶牛入园进区,农民最不放心的是管理。因此,我们始终把科学管理放在第一位,坚持建设与管理同步,制定了详尽的奶牛小区和肉羊小区建设、管理方案,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防疫、统一配种、统一挤奶、分户饲养&,统分结合的&五统一分&管理模式。在小区基础建设方面,由市里统筹规划设计,县、乡负责建设,充分考虑了平川四县奶牛集中,山区两县肉羊集中的实际情况,确保了小区的布局、选址、规模和设施等的合理安排。全市所建的奶牛人畜分离小区全部配套建有奶站、青贮窖、配种室、防疫室和排污设施。各小区都制定了小区建设承诺书、农户入区协议和运行管理办法。畜牧部门对所有养殖园区和养殖大户进行档案式管理,建立了完备的一牛一卡、一户一表、一园一册制度。与此同时,对小区内青贮饲料供应、品种改良等诸多环节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了完善的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饲养管理技术等系列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养殖的科技含量,使小区成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集成转化的基地和载体。
第四,龙头拉动。畜牧业的规模健康发展,既需要解决地和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又需要解决畜产品哪里去的问题。朔州整部畜牧发展的历史,实质上是一部龙头企业拉动发展的历史。随着规模化的深入发展,龙头企业的作用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始终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充分挖掘民间资金,积极引进市外资金,争取借贷银行资金,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建设各类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1家,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路子。一是对已经做强的龙头企业予以全方位的支持。重点筛选了具有一定规模、已经动工新建扩建、短期内能形成经济增长爆发力的14家畜产品加工企业,从资金投入、项目申报、外部环境等方面予以支持。二是不断创优环境,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我市发展。先后引进蒙牛、伊利、雅士利三大企业入驻建厂,与我市的古城集团形成了联动发展之势,对全市乳品加工业形成强力拉动。目前,全市乳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家,形成年可加工鲜奶80万吨的能力,带动了5万多农户13万农民从事奶牛养殖。三是不断延长产业链,发展新的龙头企业。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培育了怀仁南小寨、右玉玉羊、朔城区旺发、应县瑞阳青等一大批草畜产品加工企业。同时我们还鼓励和支持小型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不限规模、不限速度、不限资产,积少成多,对农户形成带动力。肉猪、肉鸡、皮革、肠衣等小型加工企业形成星罗棋布之势。四是建设机械化挤奶站,确保奶源质量,为龙头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原料保障。全市共拿出近800万元,补贴机械化挤奶站建设。目前,建成机械化挤奶站484座,90%以上的奶牛实现了机械化挤奶。
(三)、配套服务,建设五大体系,构筑规模健康发展的强力保障
促进畜牧业规模健康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与之相配套。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加强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健全了饲草开发、良种繁育、防疫检疫、信息培训五大服务体系,促进畜牧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一是建立完善了饲草种植开发服务体系。为了满足发展畜牧业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全市奶牛单产水平,并带动种植业结构调整,我们在奶牛集中区重点实施了10万亩带穗青贮玉米工程,以此带动全市建设150万亩优质高蛋白饲用、加工用玉米基地。同时,坚持立草为业,充分利用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的有利机遇,在前几年的基础上,每年新增以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5-10万亩,种植当年生玉米10万亩。目前全市累计人工种草面积达75万亩,饲草在种植结构中的比例由2001年的1%上升到现在的20%,占到耕地总面积的13.7%。真正使种草与养畜、与生态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我们大力实施青贮窖建设工程。从2006年开始,对农民建设青贮窖给予补贴,每150立方米的标准窖补贴6000元,其中市补3000元,县补3000元。目前,全市共有150立方米以上青贮窖近7000个,可满足9万头奶牛的粗饲料供应,通过青贮喂养,秸秆利用率提高了15%,仅此一项,可为农民增收近亿元。
二是建立完善了良种服务体系。良种繁育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们抓住良种这个畜牧业的先导和基础产业,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奶牛和肉羊良种工程,重点在提高养殖质量上寻求突破。在奶牛良种工程上,首先,在规范原有150个配种站点的基础上,新建了100个配种站点。统一冻精采购供应,全面推行黄牛改良、奶牛冷精配种工程,实现了100%的奶牛使用国家评选出的优质种公牛精液。其次,推广奶牛系谱档案管理。对所有奶牛都建立了系谱档案,确保不发生近亲交配。再次,培育高产核心牛群。投资190多万元引进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顶级名牛精液,在10个奶牛园区培育高产奶牛核心群3000头,头均产奶7吨以上。良种奶牛繁育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全市奶牛单产和农民养牛效益奠定了基础。在肉羊改良示范工程上,全市建立了10个肉羊改良点,改良肉羊5万多只,通过改良,肉羊提前1&2个月左右出栏,只均增收50&60元。我们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60%以上的肉羊完成改良,仅此一项可使农民年增收2500&3000万元。
三是建立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疾控防治服务体系。目前,我市农民在畜牧业上的总资产大约30多亿元。为了切实保障这些财产的安全,保护已经形成并健康发展的养殖基地,加快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发展步伐,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治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市级建立了朔州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为全市畜产品、饲草、饲料、兽药的质量监测、畜禽疫病的化验监测、良种繁育的试验示范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六个县区建立了化验室,目前已全部能开展常规检测。重点在乡镇一级投资750多万元建立了35个高标准的畜牧兽医中心站,达到了每两个乡镇就拥有1个集防疫检疫、繁育改良、新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基层畜牧服务工作站,从总体上提高了全市常规化验、疫病检测水平和处置疫情的应急反应能力,形成了严密的覆盖全市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网络,建成了完备的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同时我们按照省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完成了全市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市各县区都单独设立了畜牧兽医局,并整合组建了&动物重大疫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机构。乡、村两级防疫员按照国家要求已全部配足配齐,共配备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防疫人员582人,村级防疫员1244人,工资按照国家同类工作人员标准足额发放。形成了机制健全、职能明确、队伍稳定的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撑体系。
四是建立完善了信息服务和技术培训体系。推广规模健康养殖,建设人畜分离小区,为实现畜牧业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又能为我们对养殖户进行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提供宽阔的平台。鉴于此,2005年,我们建立了朔州市畜牧信息网,并将终端延伸到各县区畜牧部门和养殖大户,为所有园区和养殖大户提供市场商情动态、产业发展前瞻性咨询,以及饲草饲料科学配制、秸秆科学利用、传染病防治等各种信息咨询服务。同时,与省农科110、网络文化站、新农村信息服务站等联网运行,共享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实现一站多用,既扩大了信息体系覆盖面,又节约了建设资金。在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服务方面,我们除了利用网络咨询培训外,还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多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作专题讲座,组织县区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养殖大户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外畜牧业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以办班培训、以会代训、巡回宣讲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几年来,共培训农民5万人次,全面提高了农村主要劳动者运用科学技术的水平。
五是建立完善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事关人民身体健康、事关公共卫生安全。为此,我们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把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标准、规范饲养管理、屠宰加工及市场监管作为畜牧业发展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一是严格开展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确保活畜流通检疫率、屠宰检疫率、畜产品检疫率、持证率和病害畜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二是构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对全市8个畜产品交易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凡进入交易市场必须做到所售的畜产品全部经过检疫、全部持有检疫证明、对进入市场内所有销售摊点监管到位。同时设立了20个放心肉销售点,引导和鼓励建立统一有序的畜产品市场。正因为如此,今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市作为全省奶业大市,才没有出现大的动荡。
四、我市推进规模健康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推进规模健康养殖过程中,部分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进度相对缓慢的原因。一是资金到位慢;二是土地使用及合作社成立问题需经过多个部门审批拖延了时间。建议省市资金直拨场区、合作社。
(二)、土地问题影响规模健康养殖进程。如应县的望岩、寇寨小区就因土地问题影响了小区建设;建议政府应大力协调规模健康养殖用地。
(三)、规模健康养殖土建完成后,我们应逐步加强引导养殖场区的入畜、饲养管理、引种、繁改、饲料等软件的标准化建设。
实践正在和将要证明,按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推进以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为主的规模健康养殖有利于信息、技术、资金实现最佳组合,可以充分释放生产力潜能,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和养殖效益;推广规模健康养殖,是转变畜牧发展方式,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和发展水平,有效化解市场风险的最佳途径;我市星罗棋布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将推动全市畜牧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对提高雁门关区生态畜牧基地建设水平和农民收入将产生深远影响,将成为加快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实现形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们结婚了2o1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