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公司转让 ,明确新法人债务和银行债权债务概括转移关系

您的位置:&&&&&& > 正文
被转让企业的债权和债务比较研究(下) 09:35&&来源:蔡永昌
关键词: 澳门典,商业企业,商业企业转让,生产要素
内容提要: 商业企业在二十世纪初移植到法学世界,自此商业企业在商法里的角色愈来愈重要,法学家们不断研究,务求塑造出一个属于法学界本身的企业,但至今法学界对商业企业的概念与性质尚未得出划一的定义,商业企业转让仍未有统一的规则,尤其是企业转让时债权与债务移转与否方面。本文首先对商业企业及商业企业转让作一番阐释,再将焦点集中在商业企业转让时债权与债务,透过对各国立法及学说进行比较,继而在文章最后部份表达对此问题的个人立场。
三、学说的见解
(一)学说一:债权与债务必须转让予受让人,相反协议无效
支持这一学说的法学家,除了认为企业内包括经营企业而生之债权与债务外,也认为企业是一种&独立财产&,独立财产的典型例子是遗产。企业也是一样,企业内各式各样的财物是经营企业而生之债务的担保,所以企业转让时,企业的正财产不能脱离它的负财产(即债务){45},换言之,企业转让之情况下,经营企业而生之债务转移给受让人,加上不能脱离的特性,否定了当事人透过协议不转移债务的可能性。
另有一些法学家,把企业视为法人,是承担权利义务的主体,故经营企业而生之债权与债务不是企业主所有,而是由企业本身来承担,转移企业时,这些权利和义务也会随着企业的转让而转移。另一方面,他们经常把企业转让等同于新股东的加入,强调新股东须要对加入前的债务负责,从而认为企业转让把债务移转予受让人是必然的结果,当事人不可透过协议排除{46}。
(二)学说二:推定债权与债务转让予受让人,但双方另有协议除外
这学说流行于意大利,意大利法学家普遍认为经营企业而生之债权与债务是企业的要素,所以企业转让时,会把这些债权和债务移转给受让人。
意大利学者F.Reberschegg、A.Tondo和S.Torcinovich在其著作中,列举了企业所包含的要素:有体物(动产或不动产)、无体物、企业主的债权与债务、企业主为了经营企业活动而设立的合同关系(如不动产、){47}。
虽然他们赞同企业转让把这些债权和债务移转给受让人,但容许当事人作出协议排除债权和债务的移转,情况就如企业部份转让。
(三)学说三:债权与债务不会转让予受让人,但双方另有协议除外
这学说流行于法国,法国学者们主张经营企业而生之债权与债务并非企业的要素,因此,企业转让时受让人不会取得这些债权和债务。
法国学者Jean-Bernard Blaise在其著作中,列举出企业包含哪些要素,与及不包含哪些要素。他认为企业包含:有形要素:动产、商品及为着经营企业之整套设备;无形要素:商业名称及场所名称、租赁权、工业产权、著作权、顾客;他认为企业不包含:不动产、债权与债务{48}。
也有法国学者指出,企业不是一份独立的财产,所以它并没有资产与负债。由此推导出企业转让既不包括转让其持有人的债权,也不包括转让其持有人的债务{49}。
若受让人欲取得经营企业而生之债权与债务,则要以中的债权让与和债务承担的规定,与出让人达成协议,并通知债务人(债权让与的情况)或者获得债权人的同意(债务承担的情况)。
四、结论:本人之立场
上述的三种学说之间的分岐,主要基于学者们对企业有不同的理解所导致。
支持学说一的学者,是以法人说与及独立财产说为基石,但是这两个学说,在现今的法学界中已经衰落了,对于这两个学说的批评,前人已经讨论过,简述如下:
针对法人说,西班牙的Joaqu&n Garrigues教授指出它在构思企业是转让的客体时,走进了死胡同当中:企业怎可能同时是权利的主体,又是权利的客体呢?另外,这位教授亦指出视企业为法人的话,会导致企业与公司之间出现混淆不清的现象{50}。另外,他们常把新股东的加入视作企业转让,实际上,两者分属二事,前者根本没有发生权利义务移转的情况,承担权利义务的主体由始至终是公司本身。而在实证法中,判断哪些是上的人,是以&法律人格&为标准,无论是德国、法国、意大利以至澳门,均没有将法律人格赋予企业,所以企业并非法人。而独立财产说的支持者,意大利的Lorenzo Mossa认为企业是以企业活动之经营而组织起来的财产,这些财产只用作担保经营企业而生之债务,然而,事实上,企业的财产需要担保企业主所有的债务,不论这些债务是否由企业之经营而生(《澳门典》第704条及第751条),相反,企业主之其他财产,亦需要担保经营企业而生之债务(《澳门民事诉讼法典》第704条){51}。而《澳门商法典》第82条第一款规定:
&自然人商业企业主因经营企业而生之债务,须以构成企业之财产偿付;如无该财产或该财产不足以偿付,则以私人财产偿付&。这一条体现了企业主之其他财产也须要偿付经营企业而生之债务。《澳门商法典》第82条第二款规定:&商业企业清算前,企业主之私人债权人仅于商业企业主无其他财产或其他财产不足以偿付时,方可执行用于商业企业之财产&。也体现了企业的财产亦属企业主个人债务的担保。既然法人说与及独立财产说不成立,因此,以法人说与及独立财产说作为基石的学说一也不被接受。而学说二与学说三的争议,主要是对于企业内的要素有不同的理解,要解决债权与债务是否企业内的要素,就需要找出一条判断企业要素之标准。葡萄牙的Ant&nio Menezes Cordeiro教授认为,判断企业所包括的范围之标准有二:一、功能因素(葡萄牙文:Factor Funcial),求诸于商业世界本身,必须考察一个企业是怎样有效地组织起来,怎样运作;二、法律因素(葡萄牙文:Factor Jur&dico),就是看法律怎样规定企业所包含的要素{52}。首先看看《澳门商法典》相关的规定,以求找出立法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澳门商法典》第110条是关于合同之继受的规定,该条的第一款规定:&取得人继受为经营企业而订立之合同所产生之非具人身性质之权利及义务,但另有约定者除外,且不影响特别规定之适用&。但《澳门商法典》第111条特别针对劳动合同之继受问题,该条的第一款规定:&取得人继受转让人与企业员工订立之劳动合同所产生之权利及义务,但转让人与取得人之间于移转前约定有关员工继续在另一企业为转让人提供服务者除外&。
债权方面,《澳门商法典》第112条第一款规定:&企业转让时,与企业有关之债权自动让与,但另有约定者除外&。第二款则规定:&自转让登记日起,上款所指之债权让与,即使未通知债务人或未获债务人接纳,亦对第三人产生效力&。
债务方面,《澳门商法典》第113条第一款规定:&于企业在转让前因经营而发生之债务,企业取得人须承担责任,但以载于必备账簿者为限&。第二款规定:&对于企业在转让前因经营而发生之债务,转让人仍须承担责任,但债权人明示同意免除其责任者除外&。
综观上述三条规定,《澳门商法典》是采用了《意大利民法典》的立法例,《澳门商法典》的立法者是采取了学说二,认为企业之内包括了债权和债务。
功能因素方面,要求我们从商业世界当中,了解企业的组成与运作,意大利Francesco Galgano教授亦指出:&确定一个财物是否&企业的财物&(意大利文:bene aziendale),取决于企业主的财物之特定目的&{53}。
换言之,须考察该财物是不是&为着企业活动之经营&,是不是&整个生产程序当中的生产要素&。譬如一家生产汽车的企业,里面的机械设备、生产场所、生产技术、商标等等,皆在整个生产程序当中的担任重要的角色,均为着企业活动之经营而存在。
《澳门商法典》第110条指出了为经营企业而订立之合同在企业转移时,受让人继受合同,属这类合同的有租赁合同、劳动合同、供应合同等等。企业主订立这些合同,目的是为了得到生产要素,劳动合同使企业主得到工人所提供的劳动力(劳力或智力),令企业能够运作;供应合同令企业主得到所需的物资,把这些物资投入企业当中进行企业活动;又或者是为了使用生产要素,如租赁合同,让企业主使用商业场所,进行企业活动。因此,这些为经营企业而订立之合同也是生产要素之一。就债权方面,《澳门商法典》第112条第一款所描述的债权是&与企业有关之债权&,而不是&为经营企业而订立之债权&或&经营而发生之债权&,这就可能有问题,例如:一家从事商品买卖的企业,其中一位客人购买其商品,但暂时无钱付款,那么,这个要求客人付款的债权当然是与企业有关,原因是这位客人是&企业的客人&,他&购买企业的商品&,但是否&为经营企业而订立&呢?这一问题关系到这种&与企业有关之债权&的地位。
不要忘记该企业所从事的是商品买卖活动,场所、商品、供应合同、劳动合同等方是生产要素,上述的债权根本在其生产程序当中占不到一席位。这个结论也能够套入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如上述的汽车生产),试问怎样可能把一个要求他人付款的债权投入生产程序当中,继而制造出产品呢?
试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债权的间接客体是一定数额的金钱,无论哪一种企业,其运作也需要金钱才行,所以金钱也是生产要素,这样的话,这种债权岂不是与供应合同、租赁合同与劳动合同一样,令企业主有权获得生产要素吗?然而,本人认为与供应合同、租赁合同与劳动合同相比,这种债权欠缺了确定性,企业主一方面可以视这些金钱是企业运作的资金,将来收回这笔金钱后再投入生产程序当中,但另一方面他可收回这笔金钱后,不投入生产程序当中,而是利用这笔金钱做其他事情(例如:请朋友吃饭、买屋子等等),所以,即使债权的客体是金钱,但我们不能确实地回答这笔金钱就是企业运作的资金,这就不能认定债权也是生产要素,包括在企业之内。也有学者指出,若企业拥有债权,转让时可提高价格,体现了债权包括在企业之内。但本人认为,虽然债权令企业的价格提升,也不代表它就是生产要素{54},决定一财物是否企业的财物,须以它是否企业的生产要素、是否为着企业活动之经营为准绳。本文曾经提及&企业的商誉&(意大利文:avviamento dell&azienda)&,它也能够提高企业的价格,但主流的理论认为它不是企业的要素,而是企业的特质(葡文:qualidade){55}。可以证明,即使提高了企业的价格,也不代表是生产要素。
但是,债权有没有可能成为生产要素呢?本人认为,大多数的企业为从事产业活动与中介活动,这些范畴内很难接受债权是生产要素,但在一种特别情况:从事银行活动的企业则可以视债权是其生产要素之一,因为银行活动其中一项是&贷款活动&,这种活动令银行对向其贷款的客人享有债权,要求客人还款,既然包括在银行活动的范围之内,也就说明贷款活动所生的债权不但是&与企业有关&,而且是&为了企业活动之经营&。
既然不能证明债权是企业内的生产要素,这就得出以下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企业转让时不应把债权移转予受让人。表明了债权是一个属于企业主的、不包括在企业内的财产,如果企业主想把债权移转予受让人,须以民法中债权让与的规定作出。至于从事银行活动的企业,则应由特别法明确指出把经营银行活动而生的债权移转予受让人。债务方面,《澳门商法典》第113条与《意大利民法典》第2560条差不多,同样出现以下的问题:一方面要受让人承担经营企业而生的债务,另一方面出让人也要承担这些债务,究竟立法者是想移转债务呢?
还是不想移转呢?
关于这个问题,意大利的Lorenzo Mossa教授主张《意大利民法典》第2560是转移债务予受让人,但出让人仍然受债务约束{56}。而意大利的Mario Rotondi则认为该条只是法律创造了一个连带责任予出让人和受让人,目的是方便作为第三人之债权人{57}。
《澳门民法典》第590条第一款 a 项规定债务承担其中一种方式是&透过原债务人与新债务人订立合同,而该移转须经债权人追认&,而第590条第二款指出无债权人的明示意思表示,原债务人与新债务人将负连带责任。情况与《澳门商法典》第113条相类似。学理上把这种债务承担称为&并存债务承担&(德文:Schuldbeitritt),指因承担人加入现有债之关系,与前此之债务人,负连带债务之责任{58}。但是,债务承担的定义是不变更债之同一性,而以&移转&债务为目标之合意{59}。所以并存债务承担并非真正的债务承担,因为第二债务人之加入,原债务人之义务并未被取消或减少,只是原债务人之关系&扩张&而成连带之债{60}。
另一方面,《澳门商法典》第113条第三款只赋予取得人有求偿权,而转让人则没有,此乃&不真正连带责任&,这体现了最后承担债务的人其实是转让人。
再从判断企业要素之标准来考虑,债务是要求债务人向债权人作出一定的给付,申言之,是投向外的,而不是投入生产程序之内,所以债务不是企业的生产要素。
所以,本人认为《澳门商法典》第113条并非把经营而生之债务移转予受让人,它只是创造了一个不真正连带责任,以方便对企业转让毫不知情的债权人而已。
总的来说,本人的立场是支持学说二:企业转让时,债权与债务不会转让予受让人,若要转移,应按民法典中的债权让与和债务承担的规定作出。
蔡永昌,澳门大学法学院法学士(中文日间),大。
{1}范健、王建文合著:《商法的价值、源流及本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45页。
{2} Alfred Marshall著,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10月第1版,第303页。
{3} Joseph.T.Straub、Raymond.F.Attner 合著,游文浩译:《企业概论》,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第7页。
{4} Guillermo.J.Jim&nez S&nchez 主编:《Derecho Mercantil》,Barcelona,Editorial Ariel, S.A.,1999,5.a edici&n,Pg.57。
{5}吴建斌著:《现代日本商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10页。
{6}Jorge Manuel Coutinho de Abreu著:《Curso de Direito Comercial》vol.Ⅰ,Coimbra,Livraria Almedina,Outubro, 2003, 4.a Edi??o,Pg.189。
{7}原文:&L&azienda & il complesso dei beni organizzati dall&imprenditore per l&esercizio dell&impresa&。费安玲、丁玫所译之《意大利民法典》把 azienda 与 impresa 均译作企业,但事实上两者并不相同,Mario Rodonti 教授指出&impresa 是企业主的活动&(Impresa & l&attivit& dell& imprenditore),故本人把 impresa 改译为&企业活动&,见 Mario Rotondi著:《Diritto Industriale》,Padova,Edizioni CEDAM,1965,5. a Edizione,Pg.36。
{8}Francesco Galgano著:《Diritto Civile e Commerciale》vol.Ⅲ,tomo.Ⅰ(L&impresa 、le societ& in genere、le societ& di persone),Padova,CEDAM,1994,Pg.80。
{9}上述的学说,详见 Ant&nio de Arruda Ferrer Correia著:《Li??es de Direito Comercial》vol.Ⅰ,Universidade de Coimbra,1973,Pgs.201~232。
{10}Karsten Schmidt著,Federico E.G.Werner 译:《Derecho Comercial》(Handelsrecht),Buenos Aires,Editorial Astrea de Alfredo y Ricardo Depalma,1997,Pgs.85。
{11}关于企业作为客体的问题,详见唐晓晴著:《企业作为法律关系主体与法律关系客体的可能性兼评我国民法界对企业性质的认识》一文,该文载于唐晓晴著:《民法基础理论与澳门民法的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168~174页。
{12}Yves Guyon著,罗结珍、赵海峰合译:《法国商法》(Droit des Affaires)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752-753页。
{13}Rodrigo Ur&a、Aurelio Men&ndez 主编:《Curso de Derecho Mercantil》vol.Ⅰ,Madrid, Civistas Edic&ones S.L.,1999,P.100;Francesco Galgano著:《Diritto Civile e Commerciale》vol.Ⅲ,tomo.Ⅰ,Pg.79。
{14}范健著:《德国商法:传统框架与新规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123页。
{15}Karsten Schmidt著,Federico E.G.Werner 译:《Derecho Comercial》(Handelsrecht),Pg.149。
{16}Ant&nio de Arruda Ferrer Correia著:《Li??es de Direito Comercial》vol.Ⅰ,Universidade de Coimbra,1973,Pg.232。
{17}谢怀栻著:《外国民商法精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238页,该著作以&营业&来指称&企业&。
{18} Barbosa de Margalh?res著:《Do Estabelecimento Comercial》,1951,Lisboa,Edi??o &tica,P.235。
{19}谢怀栻著:《外国民商法精要》,第238页。
{20} Giuseppe Ferri著,Carlo Angelici、Giovanni B.Ferri 校订:《Manuali di Diritto Commerciale》, Torino,UTET,1991,8. a Edizione,Pg.220。
{21}唐晓晴著:《企业作为法律关系主体与法律关系客体的可能性&&兼评我国民法界对企业性质的认识》,载于《民法基础理论与澳门民法的研究》,第182页。
{22} Barbosa de Margalh?res 教授指出:&某商人以出让人身份,把一些企业的组成部份转让,但不能继续从事同样的商业行为,则并非部份转让&。见 Barbosa de Margalh?res著:
《Do Estabelecimento Comercial》,Pg.234。西班牙最高法院第4号法庭日、日与日之判决中,指出&如果移转的要素足以令受让人从事企业活动,推定存在企业转让&。
{23} Karsten Schmidt著,Federico E.G.Werner 译:《Derecho Comercial》(Handelsrecht),P.147。
{24}&物权特定性原则&的意思是:&每一个独立的物上都存在单独的所有权,一个所有权只能设在惟一的物(德文:einzige Sache)上,而不能设在数个物的集合&。因此,所有权不能设立在某个企业之上。因为企业是物、权利(尤其是债权),以及商业价值,例如顾客来源和客户关系的集合。摘自 Manfred Wolf著,吴越、李大雪合译:《》(Sachenrecht),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16-17页。
{25}Fritz Baur、J&rgen F. Baur、Rolf St&rner著,张双根译:《德国物权法》 (Sachenrecht Ⅰ)(上册),2004年2月第1版,北京,法律出版社,第623页。
{26}Karsten Schmidt著,Federico E.G.Werner 译:《Derecho Comercial》 (Handelsrecht),Pg.149。
{27}E.Santos J&nior著:《Sobre o Trespasse e a Cess?o da Explora??o do Estabelecimento Comercial》,载于《As Opera??es Comerciais》,Coimbra,Livaria Almedina,1988,Pgs.449-450。
{28}Barbosa de Margalh?res著:《Do Estabelecimento Comercial》,Pg.235。
{29} Francesco Galgano 教授根据《意大利民法典》第2556条,主张&企业转让需遵守组成企业之单项财物的方式,意味着企业并非一种与企业之单项财物互相区别的独立财物:简单来说,企业是财物的集合&,该教授又认为:&立法语言用&企业转让&一语,并不意味着必须存在一种财物作为转让之客体,&企业转让&中的&企业&一词在语言功能方面,具有&缩略的功能&(意大利文:Funzione di condensare)&。换言之,即是把《意大利民法典》第2555条的内容缩写成&企业&两个字而已,立法者用&企业转让&一语并非承认企业是一个整体。详见 Francesco Galgano著:《Diritto Civile e Commerciale》vol. Ⅲ,tomo.Ⅰ,Pg.82及该页的注6。
{30}Francesco Galgano著:《Diritto Civile e Commerciale》vol.Ⅲ,tomo.Ⅰ,Pg.85。
{31} Jorge Manuel Coutinho de Abreu著:《Da Empresarialidade(as Empresas no Direito)》,Coimbra,Livraria Almedina,Novembro,1999, reimpress?o,Pg.331。
{32}见法令第97/99/M 号《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第227条第一款,由于该法令是回归前制订,术语方面与现行的《澳门商法典》不太一致,第227条第一款用&营业场所之顶让&(葡文:Trespasse do estabelecimento),实际上相等于《澳门商法典》的&商业企业之转让&。
{33}见法令第97/99/M 号《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第250条第二款。
{34}见法令第97/99/M 号《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第271条第二款。
{35}沈达明编著:《法国商法引论》,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49页。该著作把法文&fonde de Commerce&直译为&铺底&。
{36}《德国商法典》的译本众多,本人所引用之译文是杜景林、卢谌合译本。译本终归是译本,不及原文般直接,故转载第25条第一款德文版,以作比照:&Wer ein unter Lebenden erworbens Handelsgesch?ft unter der bisherigen Firma mit oder ohne Beif&gung eines das Nachfolgeverh?ltnis andeutenden Zusatzes fortf&hrt, haftet f&r alle im Betriebe des Gesch?ft Verbindlichkeiten des fr&heren Inhabers. Die in dem Betriebe begr&ndeten Forderungen gelten den Schuldnern gegen&ber als auf den Erwerber &bergegangen, falls der bisherige Inhaber oder seine Erben in die Forf&hrung der Firma gewilligt haben&。
{37}19世纪,商人逐渐发现无体要素及顾客群为其企业活动所带来的价值,首部承认&企业&之法律是1872年的税法(向企业转让征税)。取自 Jean-Bernard Blaise著:《Droit des Affaires》,Paris,L.G.D.J,1999,Pg.238。
{38}第一、前次出售该企业的人之姓名、出售日期、取得企业的价格;第二、该企业上设立之优先权与质押权的清单;第三、前三年经营企业所实现之营业额与利润;第四、不动产租赁日期、期限、出租人与出让人之姓名。
{39}原文:&Se non&pattuito diversamente, l&acquirente dell&azienda subentra nei contratt istipulati per l&esercizio dell&azienda stessa che non abbiano caratere personale.&。
{40}原文:&La cessione dei crediti relativi all&azienda ceduta, anche in mancanza di notifica al debitore o di sua accettazione, ha effetto, nei confronti dei terzi, dal momento dell&iscrizione del trasferimento nel registro delle imprese. Tuttavia il debitore ceduto & liberato se paga in buona fede all&alienante.&。
{41}原文:&L&alienante non & liberato dai debiti, inerenti all&esercizio dell&azienda ceduta,anteriori al tresferimento, se non risulta che i creditori vi hanno consentito.&。
{42}原文:&Nel tresferimento di un azienda commerciale risponde dei debiti suddetti anch el&acquirente dell&azienda, se essi risultano dai libri contabili obbligatori.&。
{43}原文:&Los cr&ditos mercantiles no endosalbles ni al portador, se podr&n transferir por el acreedor sin necesidad de consentimiento del deudor, bastando poner en su conocimiento la transferencia.&。
{44}西班牙最高法院日之判决(Sentencia del Tribunal Supremo de 25 de febrero de 1960)。另外,Rodrigo Ur&a 与 Aurelio Men&ndez 教授亦言:&La transmisi&n de lestablecimiento no implica tampero la asunci&n por el adquirente de las deudas que el transmitent ehubiera comtra&do para la organizaci&n o el funcionamiento del establecimiento que se transmite (art.1205 CC; STS de 25 de febrero de 1960), y as& sucede incluso en el caso de que con e lestablecimiento se transmita tambi&n el nombre comercial&,摘自 Rodrigo Ur&a、Aurelio Men&ndez主编:《Curso de Derecho Mercantil》vol.Ⅰ,Pg.120。
{45}Mario Rotondi著:《Effitti della vendita dell&azienda sui debiti e i crediti》,载于 Mario Rotond i著:《Studi di Diritto Industriale》,Padova,CEDAM,1957,Pg.252。
{46}Mario Rotondi著:《Effitti della vendita dell&azienda sui debiti e i crediti》,载于 Mario Rotond i著:《Studi di Diritto Industriale》,Pg.253。
{47}F.Reberschegg、A.Tondo、S.Torcinovich 合著:《Corso di Diritto Commerciale》,Padova, CEDAM,1995,Pg.56。
{48}Jean-Bernard Blaise著:《Droit des Affaires》,Pgs.242~245。
{49} Yves Guyon著,罗结珍、赵海峰合译:《法国商法》(Droit des Affaires)第一卷,第753页。
{50}Joaqu&n Garrigues著:《Derecho Mercantil》,tomo.Ⅰ,Bogot&,Editorial Temis,1987,Reimprec&on de la 9.a edic&on,Pg.165。
{51}Miguel J.A. Pupo Correia著:《Direito Comercial》,Lisboa,Ediforum Edi??es Jur&dicas, Lda, Fevereiro,2003,8.a Edi??o,Pgs.305。
{52}Ant&nio Menezes Cordeiro著:《Manual de Direito Comercial》vol.Ⅰ,Coimbra,Livraria Almedina,Mar?o,2001,Pgs.241~243。
{53}Francesco Galgano著:《Diritto Civile e Commerciale》vol.Ⅲ,tomo.Ⅰ,Pg.80。
{54}这个见解是参考了Jorge Manuel Coutinho de Abreu著:《Da Empresarialidade(as Empresas no Direito)》,Pg.335当中的注868。
{55}Ant&nio de Arruda Ferrer Correia著:《Li??es de Direito Comercial》vol.Ⅰ,P.206;Jorg eManuel Coutinho de Abreu著:《Curso de Direito Comercial》vol.Ⅰ,Pg.212;唐晓晴著:《企业作为法律关系主体与法律关系客体的可能性&&兼评我国民法界对企业性质的认识》,载于《民法基础理论与澳门民法的研究》,第182页。。但也有持反对意见,视商誉为企业的要素,如 Ant&nio Menezes Cordeiro 教授,见该教授的著作《Manual de Direit o Comercial》vol.Ⅰ,Pgs.239~241。
{56}由于 Lorenzo Mossa 教授的著作年代久远,本人尚未能找到其著作,文中的主张是转引自 Ant&nio de Arruda Ferrer Correia著:《Li??es de Direito Comercial》vol.Ⅰ,Pg.217及Miguel J.A. Pupo Correia著:《Direito Comercial》,Pgs.305。
{57} Mario Rotondi著《Effitti della vendita dell&azienda sui debiti e i crediti》,载于 Mario Rotondi著:《Studi di Diritto Industriale》,Pg.250。
{58}黄立著:《民法债编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635页。
{59}邱聪智著:《新订民法债编通则》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429页。
{60}黄立著:《民法债编总论》,第636页。
【参考文献】
谢怀栻著:《外国民商法精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范健著:《德国商法:传统框架与新规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范健、王建文合著:《商法的价值、源流及本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吴建斌著:《现代日本商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沈达明著:《法国商法引论》,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Yves Guyon著,罗结珍、赵海峰合译:《法国商法》(Droit des Affaires)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黄立著:《民法债编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邱聪智著:《新订民法债编通则》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Manfred Wolf著,吴越、李大雪合译:《物权法》(Sachenrecht),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Fritz Baur、J&rgen F. Baur、Rolf St&rner著,张双根译:《德国物权法》(Sachenrecht Ⅰ)(上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Alfred Marshall著,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10月第1版
Joseph.T.Straub、Raymond.F.Attner 合著,游文浩译:《企业概论》,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Jean-Bernard Blaise著:《Droit des Affaires》,1999,Paris,L.G.D.J,P.238。 Francesco Galgano著:《Diritto Civile e Commerciale》vol.Ⅲ,tomo.Ⅰ
(L&impresa 、 le societ& in genere、le societ& di persone),Padova,CEDAM,1994
Giuseppe Ferri著,Carlo Angelici、Giovanni B.Ferri 校订:《Manuali di Diritto Commerciale》,Torino,UTET,1991,8. a Edizion eMario Rotondi著:《Diritto Industriale》,Padova,Edizioni CEDAM,1965, 5.
a Edizion eF.Reberschegg 、 A.Tondo 、 S.Torcinovich 合著:《 Corso di Diritto Commerciale》,Padova,CEDAM,1995
Karsten Schmidt著, Federico E.G.Werner 译:《 Derecho Comercial 》(Handelsrecht), Buenos Aires , Editorial Astrea de Alfredo y Ricardo Depalma,1997
Guillermo.J.Jim&nez S&nchez 主编:《Derecho Mercantil》,Barcelona,Editorial Ariel, S.A.,1999,5.a edici& nRodrigo Ur&a、Aurelio Men&ndez 主编:《Curso de Derecho Mercantil》vol.Ⅰ, Madrid,Civistas Edic&ones S.L.,1999Joaqu&n Garrigues著:《Derecho Mercantil》,tomo.Ⅰ,Bogot&,Editorial Temis,1987,Reimprec&on de la 9.a edic&o nAnt&nio de Arruda Ferrer Correia著:《Li??es de Direito Comercial》vol.Ⅰ, Universidade de Coimbra,1973
Jorge Manuel Coutinho de Abreu著:《Curso de Direito Comercial》vol.Ⅰ(Introdu??o, Acto Com&rcio, Comerciante, Empresas, Sinais Distintivos), Coimbra,Livraria Almedina,Outubro,2003,4.a Edi?? oAnt&nio Menezes Cordeiro著:《Manual de Direito Comercial》vol.Ⅰ,Coimbra,Livraria Almedina,Mar?o,2001
Miguel J.A. Pupo Correia著:《Direito Comercial》,Lisboa,Ediforum Edi??e sJur&dicas, Lda,Fevereiro, 2003, 8.a Edi?? o专题:唐晓晴著:《企业作为法律关系主体与法律关系客体的可能性兼评我国民法界对企业性质的认识》,载于唐晓晴著:《民法基础理论与澳门民法的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P168-174
Mario Rotondi著:《Effitti della vendita dell&azienda sui debiti e i crediti》,载于 Mario Rotondi著:《Studi di Diritto Industriale》,Padova,CEDAM,1957
Barbosa de Margalh?res著:《Do Estabelecimento Comercial》,Lisboa,Edi??o &tica,1951
Jorge Manuel Coutinho de Abreu著:《Da Empresarialidade(as empresas no direito)》,Coimbra,Livraria Almedina,Novembro,1999,reimpress? oE.Santos J&nior著:《 Sobre o Trespasse e a Cess?o da Explora??o do Estabelecimento Comercial》,载于《As Opera??es Comerciais》,Coimbra, Livaria Almedina,1988
《澳门民法典》,1999年11月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澳门商法典》,1999年11月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澳门民事诉讼法典》,1999年11月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工业产权法律制度》(法令第97/99/M 号),载于 http://bo.io.gov.mo/bo/i/99/50/codrjpicn/declei97.asp
杜景林、卢谌译:《德国商法典》(根据德国 Beck 出版社1998年第32版翻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根据法国 Dalloz 出版社1999年版翻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费安玲、丁玫译:《意大利民法典》(根据1997年修订之意大利文版翻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Codice civile》,2004,Roma,Societ& Editrice de《il Foror Italina》。
《 Derecho Mercantil 》(C & digo, Empresa, Sociedades, T & tulos, Contratos, Concursal y Navegaci&n),Mardird,McGRAW-HILL,4.a edici&n,Actualizada a septiembre de 1999《C&digo das Sociedade Comerciais》(C&digo Comercial、C&digo das Sociedade Comerciais、Estabelecimento Individual de Responsabilidade Limitada、C&digo de Registo Comercial),Coimbra,Livaria Almedina,2002
《Loi relative & la vente et au nantissement des fonds de commerce》,载于 http://admi.net/jo/loi17mar1909.html。
《Loi relative au r&glement du prix de vente des fonds de commerce》,载于《Code de Commerce》,Paris,Dalloz,,P.924~928。
出处:《澳门法学》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适合基础好、时间充裕、自学能力强的学员
高清智能交互课件,下期学费减半。 适合基础薄弱、工作忙,高效备考的学员
实验班助教贴心指导,签署协议保障通关。适合有专职助教督促指导,零基础、时间紧的学员
考点集中,方便快捷,手机/平板专属课堂。购买全套课程任一班次同时购买移动班,可享7折优惠
历年真题,应试指南。看书、做题、云笔记功能一应俱全
1100元/门&
1800元/门&
3000元/门&
500元/门&&
50-100元/套&&
司法考试相关栏目推荐
··············
学员:maojiayi学员:wppwdd8学员:laimengzhu学员:gongzheng2013学员:szt520125学员:wangshen1987
咨询电话:010-
特色班精品班实验班移动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紧扣大纲全面讲解,超值优惠套餐!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
当年考试不过,第二年半价重学!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权威师资阵容,经典班次科学搭配;高清视频课件,移动应用随学随练。
当期考试未过,签署协议,学费全返!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每15分钟一个讲座;
化繁为简,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适合有一定专业基础,高效利用零散时间高效备考的学员!
含全套基础学习班、法条串讲班、 冲刺串讲班、真题解析班、论述题精讲班。
1、凡本网注明“来源:法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法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法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Copyright & 2003 - 2015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咨询电话:010-6500111 咨询时间:全天24小时服务(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不休息)
传真:010- 投诉电话:010- 邮箱:&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18层()
  /   京公网安备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债务人和债权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