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沃达丰异地恋没话题怎么办不是一个城市充值怎么办 ?当地人说不能办外地卡充值,急救

一行4人日离开厦门,2009年元月1号返回。从出发时的惶恐和期待到离开时的不舍,20多天的印度之行将成为我脑海中多年的珍藏。现将此行的笔记和相片整理一番,供朋友们共享。  想去印度可先在网上下载印度使馆的申请表,填好后加上相片2张、护照原件和2份复印件及身份证复印件寄到广州印度领事馆(保险的话最好自己去或托广州的朋友递交,我们是托朋友交上去的)。一般1周就会有结果。如果住在上海和北京那就更方便了。签证费用495圆人民币。资料递交后一周左右接到领事馆的电话,询问我们的职业及是否认识同行的人,如实回答。如果英语不灵光也不要紧,对方会安排一懂汉语的人同你交流。等签证的时候正好发生孟买恐怖袭击案,担心是否成行,没料想竟然批了,看日期正好11月26日,就是袭击的那一天。同事朋友都劝放弃,事先计划同行者中也有2人放弃。我等思量再三,还是决定按原计划行动!  日:晚19点45分厦门起飞至香港,晚21点10分抵达香港,21点45分登上飞往德里国际机场的班机。来回都是港龙公司的航班,厦门—香港---德里----香港---厦门,全程票价5050圆人民币,同行者小江在淘宝网上订的。本来南方航空也有去德里的飞机,票价便宜400左右,想想还要去广州,麻烦且费用更多,最终还是选了港龙。  登机的人流多是印度人,人高马大、头缠大布包的锡克人很吸引人的眼球。港龙的国际航班是大型空客飞机,经济舱单排8个座位,舱内两个过道,比以前常坐的737和757宽敞许多。港龙的服务不错,晚餐分中餐、西餐和印度餐3种,空姐事先发单,你可提前选择自己喜欢的菜式。为打发漫长旅行,每人前方都有一块屏幕,里面除了随时显示飞机离港和到港的时间外,还备有近30个频道,多是新闻、音乐、风光和电影,中英印日韩文都有,最新的一集蝙蝠侠就是在这趟航班上完整的欣赏完的。休息前每人还发了双厚袜子,可以在休息时脱鞋穿袜,考虑的还算周到。  印度当地时间10号凌晨1点37分抵达德里,算上2小时30分的时差,我们飞了6个小时左右。落地后马上把时间调整到当地时间,今后20多天的行程都以新时间为准了。  出关很顺利,机场出口左侧有两家兑换处,都是1美金换48.05卢比(差不多1块人民币换7块卢比,人民币升值对出行者而言是好事啊!),奇怪的是Thomas
cook 要200卢比的手续费,旁边的State Bank of india不多要一分钱。按前辈的经历推算,估计第一家给你兑换单,用不完的卢比在这可以换回美圆,另一家则不可。  为方便起见,在出口处的Airtel公司办事处买了印度的手机卡,3个人花了1个半小时才搞定。语言不通浪费了三分之一的时间,手续繁琐是主要原因。每个人要填两张表格,基本上是护照上的内容,而且还要照相留底,护照也得现复印两张留底,最后才是发卡,输入号码。印度的手机号码是10位,都是9字打头,办卡每人450卢比,通话费另外充,我们每人充了100卢比。实际上印度的各城市都有充值点,只是店家要收百分之十五的手续费。这家运营商拨出每分钟收5个卢比,接听3个卢比,每通电话过后都会在手机上显示余额。回到香港的少候,竟然还有信号,应该是印度的全球通。当地还有家运营商,就是著名的沃达丰公司,价钱应该差不多。   事先通过旅游者的圣经LP(LONELY PLANET)预定了旅馆和的士,在出口处看到了等待的司机,七拐八拐,终于登上了他的老爷车,一辆破旧的小面包,大小和五菱差不多。   印度的首都机场里面还可以,可外面却象个大工地:漫天的尘土,象刚开工的开发区。除少量的私家车,更多的是古旧的的士和机动三轮。等客的司机三个与群、五个一堆在等客人。估计土建的原因,从上车到出机场关卡就用了20分钟。而机场到德里的公路象是用过10年的高速路,而且40分钟的路程全是一片尘雾,环境是糟了点,还好有思想准备。  司机年近50,微胖,说英语时口音极重,中途停车要去喝杯热茶,半夜三更又是异国他乡,担心他有什么企图,于是被我等拒绝。事后诸葛亮一把:天这么冷(12到15度),他等了这么久,半途喝点热的很正常。  抵达旅馆,看了看房间,类似我们的县城招待所,单间每天300卢比,公共卫生间,卫生还过的去。等办好入住手续已经是10号凌晨4点30分,洗涮完毕记录完毕然后上床入睡已经是5点24分。20天的印度之行就要开始了…..zzzzzz  抵达印度的第一张相片,德里的Pahar Ganj,是背包客常住的地方街上的小店街道一角。凌乱混沌却有有序中午放学回家的小男生小女生。他们的校服都挺漂亮。别致、合身、色彩夺目。比之我们的运动外套样式的校服要强多了,至少养眼啊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赶上发新贴了,沙发有我坐,哈哈!  楼主三人去印度 真好啊,20天肯定是放的假吧!
  作者:flash2008cn 回复日期: 14:55:21 
    赶上发新贴了,沙发有我坐,哈哈!    楼主三人去印度 真好啊,20天肯定是放的假吧!    ==================================================================================    晕,人家明明说是“一行4人”呀,LS咋给砍掉一个?  
不错的照片,很具有生活化。  
佩服楼主的勇气,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还敢去,印度也一直是我纠结的梦想,常常处于想去和不敢去之间徘徊,希望我的印度之行能早日提上议程,也愿楼主能够把这贴尽快写完,辛苦啦~!
  12月有那么多人去印度吗  去年2月去的印度  也是在厦门不过是坐泰航  整个经济舱就我们一行3人  飞机都起飞了我还老感觉要再上来人
  别的没啥,就是印度街道上的电线、电缆太恐怖了,不知印度有没有电线电缆安装规范哪!
  期待下文。
  好像没有想像中的好
  12月10日:中午12点才起床。出门一看:天哪!小巷里挤满了人!(我们住的地方叫Pahar Ganj,离德里的市中心走路20分钟的路程)明媚的阳光,熙熙攘攘的人流,满大街的小店,陌生的人种、语言,四处游荡的野狗,横卧街道的老牛,叫卖声,招呼声,偶尔从身边经过穿着漂亮校服的学生,肮脏的乞丐,黄色的三轮,难懂的英语。截然不同的异国情调让你心跳加速,莫名的兴奋!-----这就是我对印度的第一印象。感觉很象早年的莲坂、殿前和蔡塘。  
按图索骥,找到前辈们推荐的餐厅,专门叫了印度菜。比想象的好吃,至少能咽下去。(头几天带去的老干妈派上用场,不过3天后我就一直吃印度菜,完全适应了。同去的4人,有3人先后闹肚子,惟独在下一直完好无损)餐后都要送上糖和一种印度香料的混合物让顾客咀嚼,那香料长的象孜然,味道象八角。后来才知道这是让你去除口中异味的东东,从这点看还是挺环保的。   饭后走了不到10分钟就到了新德里火车站,自诩大国的印度首都的火车站,规模之小,环境之其脏让人难以想象。  印度大的火车站都有专门为外国游客服务的国际服务中心,在那买好下一站的火车票。关于印度的火车,接下来将有详细介绍,这里按下不表。  从车站到德里市中心的康诺特广场也就20分钟的行走路程。这是个三环相饶的广场,大部分是早期殖民时期的建筑,其地理位置类似天安门广场,三环相套,面积估计和天安门也差的不多。闲逛中,寻访到德里最有名的莎丽店,门口竟有两个持枪保安,搜身搜包后才能进入。里面的客户看模样气质都是有钱的主,而店员全是男的。  离开店家已是华灯初上,依旧的车流、人流和小贩。返回广场,找到一吃饭处,象是高级餐厅,1000卢比,比中午的贵了1倍,味道一般,样子难看。(当时想以后不吃印度菜了,不曾想3天后就适应了)这家店里的服务生全是男的,最小的看起来也近40岁了,老的有60岁的饿样子。整齐的白衬衣、领节、黑裤,挺有“范儿”啊!  逛了几个小时,发现这的饭店商店里的服务人员都是男的,也许是这的社会分工和宗教信仰导致的吧?  从中午起床到晚上返回,一直是滚滚的车流和人流,所住的小巷热闹依旧。想想凌晨4点到达时的冷清,反差之大,始料不及。  睡前又翻看了前辈们留下的印度游攻略,再次得到提醒:我们住在集市而不是市区。200美圆一天的酒店随时可以找到,但我们是背包客。  还有两句是这样写的:印度是众神和宗教之国,是嘈杂和贫穷之国。对这两句当时并不理解,随着行程的深入,慢慢的有了了解。  今天就到这了,明天将到新德里的主要景点转转。且听下回分解。  提醒:在印度外出逛集市前最好排空肚子,因为大街上的厕所是半敞亮的,有围墙的地方就是厕所,大白天人来人往,当地人一转身就解决了。屎尿横流,我都不敢用,更甭说女士了。不过一般接待游客的餐厅都有厕所,对付着能用。      小巷里的三轮车夫小巷一角小巷中的印度民族乐器店街边小憩的印度老人。同伴说印度老人个个都象泰戈尔新德里火车站。德里一共3个火车站,规模差不多。机场也有3个,以英迪拉甘地夫人命名的国际机场规模最大
  继续发图片,文字慢慢补充这是印度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机动三轮。数量之多类似当年北京的面的。在印度,从首都到地方城镇,这是最常见的百姓出门用的最多的交通工具,当地人叫它“吐吐”,形象的很。这也是我们在印度城区转场时的最常用的家伙新德里的公共汽车。和中国没得比!正常行驶时前后门都开,都站时乘客跳上或跳下,票价3个卢比,吐吐的十分之一不到虽然街上也有理发店,但这种靠墙而做的刮脸师傅时不时出现。师傅和客人都坐着刮脸,这是头一回看见新德里的公共汽车站这就是德里市中心康诺特广场一角
  再发些抵达印度第一天的图片康诺特广场一角。其实广场和天安门广场差不多,但我找不到合适的角度拍全景,只好将就了偷拍广场上的印度女子。印度地域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南北东西的长相差别很大,总的来说靠北靠东地区的印度人要养眼些,其他地方就见仁见智了广场上卖印度小吃的小贩。东西一般,但摆放的很有特点广场一角
  期待更新,会更新吗?
  呵呵,期待更新
  更正:印度西北方向的人要高大漂亮些,东部和南部和西北相比差别巨大。  俺争取每天更新,当然春节期间(除夕到初六)要放自己一个星期的假。
      
LZ继续哦,,,期待ing ...    
很羡慕LZ哦......
  很好,支持一下,
  好文章!等待更新!!!
  好文啊,期待楼主更新
  期待ing...    DDDD
  印度街道似乎很乱,人很多.
  印度好玩么,怎么想到去那边了
  江湖传言,印度是背包客的终极所在,如果印度都没问题,那其他地方就不在话下了!更何况印度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其独特的风俗、文化、宗教对游客引力巨大。
  还有就是现在的印度经济还没腾飞,等他腾飞了,那古老的风貌就全变了,而且物价也上去了。这次自助游,22天的所有费用11000元人民币---来回机票,印度的食宿交通门票纪念品
  12月11日,周四:  
一大早起床就在旅店里直接用膳,味道和价钱还不错,早知道就不用去外面费神寻找了。  
400卢比包了一辆韩国现代小车,大小和夏利差不多,匆忙间去了5个地方。1是毗湿奴老婆的庙。2是印度门。3是胡马雍陵。4是莲花庙。5是库杜布塔。其中3和5都是世界文化遗产。1986年的时候,印度就有22处古迹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而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这个概念。   不知是当地的假日还是学生踏青的缘故,这几个地方参观的学生特别多,小学生都是成百上千的同时入内。不管什么景点,他们的人数最多,而且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校服,色彩鲜明、设计独特、贴身合适、男女不同,是印度一道独特的风景。印度学生都不怕生,看到老外都会主动上前招呼并握手,拍照的时候极为配合,他们是印度之行让人愉快的一个源泉。难忘的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和面对外国人时的热情大方。   印度中后期的改朝换代多伴着宗教冲突,这些在胡马雍陵和库杜布塔遗址中体现明显,而胡马雍陵是世界闻名的泰姬陵的建筑原型。  景点1和2都不要门票,两个世界文化遗产门票都是250卢比,当地人只要我们的十分之一。对老外,印度尚未实行国民待遇。  
逛了5个景点,也碰上些头疼的事情:总有主动上来招呼的野导和主动要求照相的老妇人,纠缠很长时间,最后的目的还是小费。另外我们的司机事前没招呼就前后带我们去了3家商店,前两个还进去看了,最后一个直接告诉他不用 。他也干脆:进去看5分钟就可以,买不买都无所谓。  
回到小店,匆匆吃过午饭已是下午3点50,还好火车站就在附近,及时赶上4点30分开往旁则普邦阿姆利则的火车。  
印度的火车分6个档次,可提前订票,不限时间。订票都是实名制,而且实施多年。国内春运期间如果也搞实名制的话,买票难问题和黄牛问题是否迎刃而解了呢?可以借鉴。  
这趟我们选择是是CC等级的城际列车,软座,每节车厢80人,没有站票。车座方向以中间为界,相对而坐。从新德里到阿姆利则共6小时车程,500卢比的车票。整个过程最让人惊艳的是乘务员给每个乘客送了7种不同的食物和饮料(免费),分别是:  1. 每人一瓶矿泉水  2. 每人一盒利乐包装的芒果汁  3. 点心:包括一种印度的油炸食品,类似国内的煎包,甜的。三明治、盒装糕点、类似波波糖的印度小吃、两颗糖果。  4. 印度红茶兼茶点  5. 正餐:米饭及糨糊状的印度菜  6. 小点心:油炸面包条  7. 冰淇淋  
真是辛苦了穿制服的乘务员,一个人为80个人服务,6小时的路他忙了5个小时,辛苦辛苦!!  
晚10点40准点到站(不曾料想,在印度坐了6趟火车,这是唯一的一次准点),顺利租了辆“突突”抵达事先预定好的LP上推荐的旅店Luky Rooms。比德里的宽敞亮堂了许多,还有电视和空调,虽然破旧的很,但还能用,每天400卢比。洗涮记录完毕,zzzzzzz  
  发德里5个景点的图片第一站财神庙还没到就碰到游行的队伍,不知道他们的诉求,赶紧拿出相机,他们也很配合。队伍的最前端是7、8个盛装的吹鼓手,可惜匆忙间没拍到第一站财神庙。印度的财神是个女的,是印度教3大主神之一毗湿奴的老婆。这座庙是1932年一富豪出资修造的。财神庙门口的小店。这个庙游客不多,也没什么特别所在,时间紧的话可以放弃财神庙一角。进庙不用门票,但要拖鞋,保管鞋的门卫会向你要小费,可以不给。考虑到中印人民的传统友谊,还是给了5卢比印度的古迹很多,古迹里的鸽子也成群结队大片大片的
  继续德里的第二站印度门到了,它是为纪念一战中捐躯的8万多印度官兵修建的,死者的名字都在上面刻着印度门好象1932年才建成,印度国庆阅兵或其他重大活动都在这进行在印度门游览的一家三口。额头上的红点表明他的信仰,他供的应该是印度教里的湿婆。湿婆是音译,男的印度门下的士兵和长明火种,让人想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刚到印度,看什么都新鲜,见什么都拍,普通的游人也不放过
  继续印度门对面的大道,望不到尽头,肯定超过1000米,尽头便是总统府,时间紧,没去在印度门附近巡逻的士兵似乎很有亲和力印度门旁边抓拍的印度妹妹,穿裙装莎丽意味着她是一未婚青年可能是锡克人尚武或高大英俊,看护印度门的士兵一多半是锡克小伙,而锡克教徒还不到印度人口的2%
  继续可爱的印度小朋友,见谁都笑,谁见了都喜欢
  继续印度门附近买笛子的小贩,吹的不错,旋律一出来就让人想到印度电影
  沙发,期待下次更新。
  继续发德里的照片。德里实际就是新旧德里的汇合,两个地方紧紧相连。胡马雍陵门口排队的印度男生,估计是高中这拨是小学生,校服漂亮多了这拨不知道为什么没穿校服进了胡马雍陵,先去旁边的副陵看看。里面埋的是胡马雍的理发师。皇帝的发型很重要啊虽然是陪葬,面积也挺大,几千平是有了
  继续发胡马雍陵御前理发师坟墓出口处一老夫人端坐,极赋民族风情,赶紧拍啊!刚要走,被拉住了,钱还没付哪?!想走?没门!2个卢比打发了胡马雍主陵的大门。胡是莫卧尔王朝的第2个皇帝,命运多舛,失国17年后又重新打回来了,没料想好日子刚开始,就从楼梯上摔下来,死了大门上的六角型现在也没弄明白什么意思?以色列的六角和穆斯林建筑的六角有什么关系?进入大门,看到主陵。如果换成白色,是不是很象泰姬陵?实际上胡马雍陵就是泰姬陵的雏形和泰姬陵相比,除了颜色规模有所差别,胡马雍陵还少了四根大柱子
  继续发胡马雍爬上主陵,看见外面的石棺,应该是陪葬,皇帝怎么能在外面晾着从上往下瞧,又一拨学生娃要进来了胡马雍陵比想象的要大的多,从正中间的主陵往四周瞧,宽大整齐肃静在胡陵里游玩的印度妹妹。我们进来是250卢比,她们只要20卢比,印度还没有对外国人实施国民待遇第一次见到松鼠,赶紧拍下来。时间长了发现,在印度有公园就一定能看见松鼠,见到它们的概率远远大于见到老鼠
  下一站就是莲花寺啦小东西太可爱了,忍不住再发一张到莲花寺了,其实它的历史很短,1986年建成,是一个新教派的宗庙这个教派的创始人来自伊朗,教派崇尚科学与和平。了解不多,反正看介绍的时候觉得费解
  接下来是莲花寺了小家伙太可爱了,再发张到莲花寺了,1986年建成的莲花寺是一新宗教的宗庙,创始人来自伊朗这个教派信奉的是科学与和平。这还是宗教吗?年轻的妈妈,印度的色彩特别艳丽,很入画这位年轻的母亲好象有些忧郁
  莲花寺内看到的印度人民偷拍的一对恋人快乐的一家人,哥哥嫂子小孩子和小姑子小叔子女孩子的手妆,是鱼和花的组合,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是2007年在新加坡倔强的小朋友等待入园的学生。莲花寺是新景点,票价好象是100卢比
  下面该到库杜布塔了远看库杜布,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征服德里的第一位信仰依斯兰的帮主在一印度庙的地址上建造的帮主把以前的印度庙拆了,用拆下的材料建了它。塔高三层,以前可以爬上去,听说出过事踩死过人就不在开放了塔身上刻着可兰经,很精细这么壮观的家伙已有800年以上的历史,文明古国就是不一样啊原计划旁边再搭一三倍高的家伙,可能是战乱,刚开工就停了,留一残骸
  再发些库塔园内的配套建筑被捣毁的印度庙残骸库园内的铁柱。攻略上说它铸于公元400年,含铁量是100%,风吹日晒这么多年,竟然没有生锈,八成是成精了配套废墟之一配套废墟之二配套废墟之三
  还有后续吗
  德里一日游终于发完了!当天游览完毕后,想想胡马雍和库塔,心中感叹:印度是个伟大的国家!  明天该去旁则普邦的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了配套废墟之四配套废墟之五园内游览的学生,他们穿的是校服还是童子军的服装?
  难得好贴,期待更新。。。。。。。。
  真好看,觉得看印度的人物比看景色有趣多了
    楼主的介绍比较全面,让人觉得印度还算值得一去    比那些单纯发恒河图片的帖子强多了    
  12月12日,周五  
窗外虽然传来狗叫,但不影响睡眠质量。早8点半起床,直奔4楼顶去看晨光中的金庙,那正式我们阿姆利则之行目的所在。  
金庙是锡克教的发源地和圣地,虽然锡克教人口只占印度人口的2%左右,但影响巨大,现印度总理辛格就是锡克教徒。上世纪80年代初,一伙锡克教徒占领了金庙,和政府军对峙了几个月,最后甘地夫人下令进攻,双方皆有死伤,政府军占领了金庙。圣地遭次劫难,教徒那堪忍受,没多久,甘地夫人就被她的锡克卫兵枪杀,此事当时轰动世界,35岁以上的人可能还有记忆。  
整个金庙被一弘清池包围,而清池又被包裹在巨大的白色建筑群内。金庙之所以叫金庙,是因庙身的三分之二被金箔包裹,耀眼夺目,它是五世锡克古鲁(导师的意思)所建,快300年了。  
锡克男人高大威猛,高鼻深目,这和公元前1600年前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有关,小时候学地理一直搞不清为什么印度也有白种人,这次全明白了。锡克男人包头且终身不理发不刮胡子,只有他的妻子和镜子见过他摘下头包的样子,正因为如此,锡克老人不管是士大夫还是贩夫走卒个个都象泰戈尔。锡克男人留发包头的风俗是5世古鲁留下的示训,目的是让锡克男人随时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开始不明白这同责任有什么关系,想想就明白了:就象在公共场合穿正装的解放军官兵,一旦向周围的人明确了你的身份,那么有些事你就不能去做,而有些事情你必须挺身而出。扯远了,回来吧。  
金庙里人流如织,多是世界各地的教徒和印度本国的游客,不论男女老少,进门必须脱鞋洗脚盖头,女的头巾遮盖,男的绑块布就行了,鞋子免费保管,头布也免费提供,参观免费。正宗的教徒进门都要下跪,还有很多人不顾寒冷入池沐浴。整个庙宇虽然宏伟,但里面的金庙不大,人太多,排队20多分钟才能入内,里面放置的经书和普通办公桌一样大,2尺厚,大胡子庙住在念经,而整个庙宇都回荡着颂经的声音。  
和德里一样,见我们是老外,总有人主动招呼握手照相。总有人问japanese?或korea?马上大声回答china!这样的一问一答,每天至少15次。    
阿姆利则靠巴基斯坦边境30公里左右,下午租车一个小时去边境,观看奇特的充满戏剧性的两国闭关仪式。  
这个仪式的性质类似我们的升降旗仪式,但两个敌对国家同时面对面的进行,让人向往和担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严肃庄重的事情在游客眼中变的轻松诙谐。两边都在自家边境一则搭建了看台,坐满了人,两边加在一起有一万多人,双方早就形成默契:此起彼伏有规律的号角声,整齐划一的爱国口号,互不干涉互不影响,加上双方官兵夸张的步伐(踢腿时脚部远远超过肩膀,没点武术或舞蹈底子,根本做不到!)使得本来的边关哨卡成了两国游客的舞台,甚至交通、吃饭、纪念品买卖、包裹保管也跟着兴旺起来,整个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归来已是晚7点,晚饭后,看日本人河尾妹童30多年前的印度游记,可能是刚进入印度,对游记中描写的东西没什么感觉。12点入睡zzzzzz    
  开始发阿姆利则的图片及说明啦起床后赶紧爬到屋顶,观看不远处的金庙顶
  难忘的阿姆利则从旅馆的屋顶看阿姆利则的街道,印度人的生活从早9点开始,14点午饭,20点晚饭,这会儿街上人还不多在阿市住的旅馆大门,门是一点不大,背包客挺多,碰到一对波兰夫妻也住这下楼,见到的第一位人力三轮车夫,怎么看都是诗人的感觉阿市街道一角,古旧的可以街上的水果贩子。印度最便宜的水果是香蕉和木瓜,木瓜合两块人民币一个,香蕉10个卢比可以拿一串,8到10个
  阿姆利则众生相现榨现卖的果汁,味道没得说,就是杯子太。。。。15到20卢比一杯街上的蔬菜贩子,和我们一样,手机在阿市早已是寻常物服装贩子,这两位属于流动摊贩,不知道当地有城管吗?车开的很快,以为是公汽,看里面全是孩子,服装整齐,估计是校车阿市街头常看的塑像,老人家是锡克教的创始人,阿市商店里有卖他的画像或挂历
  阿姆利则的印象塑像的左下角是厕所,右下角是个卖早餐的摊,后边是个垃圾场,有点刺激!这就是卖早点的摊,除了印度茶,就是干面饼和炒饭,当地人用手解决。旁边那红衣女子是本次印度之行的组织和策划者我的同事小陈等客的车夫,好象刚拉了趟伙,疲惫的样子到现在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东?去金庙看看,还没进门,就被门口的黄衣侍卫吸引了
  印象阿姆利则从庙里走出一老者,怎么看都象教授诗人或其他高人,其实是搬运沙石的小工,头顶的就是装沙的工具这两门卫的主要任务是提醒那些没有脱鞋盖头的人要守规矩,其实大家都很自觉,要不左边那位也不会这么清闲走进大门,看见金庙啦虔诚的信徒虽然是游客,但离开的时候我学着单膝着地,单手点地,以示敬重
  阿市金庙印象女人池,她们只洗脸和手足男人在这个角落,池里的水还算干净,比恒河好多了,据说被圣水洗过可治百病外围建设另一个角度看金庙打小就要接受传统教育,一切都要从娃娃抓起
  阿姆利则金庙印象不敢打搅他,一个面对金庙念念有词的教徒走累了,可以喝口水,服务的都是义工金庙里的锡克教老太太。比之印度教的女人,她们的地位很男人基本上是平等的,在印度教的教义里,女人没有自己的身份,只能扮演妻子母亲女儿等附属角色。不过从装扮上,我们看不出锡克女人和印度教女人的区别金庙里的专业人士,边说边唱,讲经唱道金庙里的一对夫妻,被妻子吸引了,忽视了左边的丈夫
  金庙打算进入金庙内部的人太多了,里面有硕大的经书,大小和书桌类似,还有念经的庙住,还有1984年的记忆
  太晚拉,要睡了,天亮的时候再发印巴边境的闭关仪式。新年快乐!
  让我们看到一个别具特色的印度,老大观察事物的角度很有味道,继续
  好看好看。感觉印度又脏又乱。但人物很有特色
  还有没有?过年了,祝大家新年快乐!!!!!!!!! :)
  今天白天太忙了,把印巴边境的闭关仪式送上吧到了印巴边界,大门那边摇动绿色旗帜的就是巴方,仪式还没开始,人流刚刚入内这是印度这边的看台巴基斯坦那边的观众也开始密集起来准备参加仪式典礼的印度士兵,他们的礼服的确夺目,更象是为表演准备的,对面的巴方也一样的花哨印度这边的人也多起来了
  继续印巴边境的闭关仪式他在不起眼的地方用麦克风指挥印度民众高呼口号,大意是印度万岁之类,对面也一样,此起彼伏,互不干涉,绝对不会出现混音现象印度方面的士兵整装待发了两位排头兵先出发了小分队出发了,旁边的练队抬腿尤显夸张印度方面已经准备好了,两士兵中间的图案就是印度的国徽,取之阿育王时期的一雕塑作品,原做还在博物馆里呆着
  ?再来一次试下在不起眼的地方指挥大家呼口号的那位
  继续发印巴边境的闭关仪式典礼巴基斯坦方面也不含糊,看人家的服装就知道了,可惜我们在印度这边,镜头伸不远不知道他们的目光可有交集?天天这么面对面的来一次却不知道对面的人叫什么,唉---没办法!天色逐渐暗下来了,两国的旗帜也慢慢落下来了我怀疑两国士兵的帽子是同一个家伙设计的每天都有n多的人来这观看典礼,每天的面孔都不一样---除了士兵和维持秩序的警察
  纠错一下:巴基斯坦方面的士兵和服装也不含糊
  明天放假,暂停几天,剩下的半个多月的见闻图片争取正月15前搞定。 祝各位牛年快乐!!!
  印度好多帅哥美女啊~~  真的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见识了这个古国~~我喜欢~~
    12月13日,周六    
8点30分起床,睡眠质量良好,肚子也争气,同行者中已有人倒下,我这边还没什么状况。  
早饭后去了旅店旁边的一个小花园,地方不大,却是印度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地方,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开始独立的标志性事件就发生在这个小花园内。上个世纪初,当地人不顾殖民当局阻挠,响应甘地号召静坐抗议,结果遭到英军射杀,2000多人死亡,多为妇孺。80年代奥斯卡获奖影片“甘地传”对此事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后独立运动轰轰烈烈在印度展开了。  了解完这段历史便去逛巴扎,阿姆利则的集市也叫巴扎,和新疆相同。仔细想想,印度西北部同阿富汗、巴基斯坦及新疆是穆斯林较多的地区,风俗语言应该接近。这的巴扎大部分是莎丽店,基本上是本地人消费.一路总被车夫和小贩打扰,还好已经习惯了。女人也许更适合来这逛,我主要是想看看当地人的生活状态。街道不是很干净,满是灰尘,车来车往很密集,不小心容易碰上。午饭后决定再去金庙里瞧瞧,这回去的是二楼锡克教博物馆,里面大部分是油画,配上图片和说明,详细描述了锡克教的起源发展及现状。英语不灵光,多亏同行小江帮忙,明白个大概:锡克教发源于公元16世纪左右,和印度的其他宗教相比,历史不算悠久.创始人不满当时穆斯林和印度教间的流血冲突,于是结合两者的优点创办了这个新教派,因为新宗教不排斥其他宗教,不承认种姓制度,影响力越来越大,结果遭到当时莫卧尔王朝的打压.从锡克教5世古鲁(导师,宗师)开始,教徒开始武装自己,变的尚武起来,一度在旁则普建立了自己的独立国家,时间不长,只有50年,后来被英国人灭了.现在内部分温和派和独立派两种,后者人不多,但有点恐怖分子的感觉.   1978年十多位教徒为护教自杀身亡,博物馆展示了这段历史,血淋淋的图片让人瘆的慌!小江道:以第三者的眼光,这样的展出肯定能加强民族凝聚力,但是否也加剧了仇恨?是否为和平埋下隐患?  出博物馆,顺着人流到外围参观,见很多人往二楼涌,也跟着去了.到楼上一看,几百人齐刷刷盘腿而坐,每人领到一餐盘和碗勺,随后有人分发面饼,绿豆糊,土豆辣椒糊和奶昔.原来这是施饭的地方,可怜我等午饭刚过1个小时,肚子已满,其他人很快就吃完了, 下一拨几百人已经进来了为了体验和尊重,只好把它撑下去了.  后来才知,锡克教义提倡互相帮助扶危救困,这便是具体体现.所有费用都是民间募捐.我也没白吃,捐了20块.  5点旅店汇合,突突车去火车站.60卢比的车钱,车夫收了100后却不找零,说是帮着搬行李了.印度之行第一次被讹.有了这次教训,以后碰到突突车,都准备好零钱,车夫想讹都没门儿!  顺利登车,下一站是印度教圣地瓦拉纳西.  
  开始发阿姆利则第二天的图片及说明阿市第二天起来看到的第一个人依旧是车夫,目光深邃的车夫,没办法,人种如此,这的大部分人都是目光深邃这是第二天的早饭,面饼和奶昔,还有份咖哩蔬菜糊没上来这是当地一不错的食品,相信大家都能接受并喜欢,当地称它为mansla dosa,是玉米糊体摊平后包上土豆泥,再配上些小菜,符合中国人的胃口在印度餐厅吃完饭后,桌上都会送上一盘这样的东西,长的象孜然,味道象茴香,混着白糖一起嚼。是用来去除口中异味的,效果很好且自然环保,可以提倡旅馆旁边的小公园,印度独立史上著名事件的发生地,英文好的人直接看说明吧
  那盘玉米土豆饼的正确拼写是:Masala
  继续阿市第二天的记录独立公园里的长明灯,旁边有一说明:由印度石油公司赞助公园里小憩的人们街边的榨甘蔗机,可手动也可机动,一根甘蔗可以榨两杯,味道还可以,就是杯子太。。。。进入巴扎后的第一家店,老板很热情,虽然没买什么东西这家店象是兄弟两开的
  继续阿市第二天的记录巴扎一角,和德里的那条街很象这家店是卖婚礼专用莎丽的,店员见我们要拍照,特意摆了个造型看店的小朋友。锡克教中,男子都要包头,这种包法意味这他还没结婚跟一街头乐队拐进小巷,乐队不见了,却有了更惊讶的发现:古老的裁缝,感觉象到了中世纪,他们的缝纫机是手摇的刚才那两个是负责缝纫的,这位才是裁缝
  继续阿姆利则的记录印度本土生产的最常见的一种摩托,TaTa公司的产品,印度最有名的民族品牌街头民族手绘的手艺人和顾客作品完成了,估计得把上面厚厚的的油彩洗掉才不至于影响日常生活街头常见的印度小吃,油榨为主午饭时遇到的印度姑娘,当时的感觉是上帝把优点都给了她:幽雅、大方、美丽端庄、温柔典雅。。。。旁边的是她的妹妹,一问才知道,她只有15岁。。。
  从巴扎返回后第二次踏入金庙,这是从博物馆外围墙洞里看到的金庙
  进入大食堂,每次里面可容纳500到600人,众人席地而坐,看看周围,就小江和我俩老外
  大食堂里提供的食物,味道还不错,只是刚吃过午饭,把它吃完的时候,我们这拨已经散了,下一拨已经进来了,每小时3到4拨人马
  大食堂里的餐具都是在这里清洗了,忙碌的都是义工
  就要离开金庙的时候,竟然发现一佩刀武士!印度法律允许锡克男人佩刀,但这位老人家是金庙众多的人流中我们发现的唯一一例佩长刀者
  要去赶火车了,再见了金庙!再见了阿姆利则!  下一站是印度教的圣地瓦拉那西
  先留名,等楼主继续。
  lz辛苦了,呵呵。那个印度美女太美了。
  强帖留名!印度美女很有feel哦,呵呵
  12月14日 周日    
24小时的火车之旅,从印西到印东,目的地:瓦拉纳西,印度教圣地所在,教徒渴望终老之地。按印度教的说法,在瓦拉纳西恒河边火葬,可免去轮回之苦,直接进入天堂,所以去那朝拜和火葬的人特多。  
还是按顺序来,先说说火车上的见闻吧。这趟订的是3A车厢,据说每列火车只有两节,和国内的硬卧差不多,所有乘客的名字在火车启动前都贴在车厢一侧,虽然是几天前订的票,我们依旧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3A车厢没有免费的食物,正餐每份45卢比,有专人前来推销,但订饭的人不多,更多的当地人是自己准备吃的,路中常有小贩上来推销印度茶,一小杯5个卢比。列车员只负责提供并收拾卧具,垃圾落地他是不会清扫的,种姓制度下细微详细的社会分工使得列车员不屑也不能去打扫车厢,而当地人也习以为常。  
这一天的火车之旅遇到些有趣之人:  1、 妹妹在广州做生意的纺织厂老板:近60岁,猪八戒一样的肚子,得知我们来自中国,还马上和身在广州的妹妹通了电话,让同行的来自广州的小郭和电话那头的女子讲了几句中文。人是很健谈,但是个色鬼,手不太老实。  2、 可爱的小姐妹,11岁和10岁,全家去瓦拉纳西朝圣,为我们唱了首印度歌曲。爸爸在制药厂工作,问他们家是不是富人时,姐姐害羞且自豪的小声道:我们是中产阶级!  3、 锡克教老太太,已经67岁了,是一座有着1500名学生的学校校长,丈夫孩子都是医生。中途下车,看到了来接车的儿子,190的身高,没缠头包,难道锡克人的儿子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宗教?  4、 带长枪的人,不知是负责车厢安全的还是临时搭车的,没问。据说印度的基层武装人员可携带枪支乘坐除飞机外的任何交通工具。    睡起来后,洗罢吃罢聊罢,开始打扑克消磨剩下的几个小时。一直以为瓦拉纳西是终点站,便全然不顾的扑克下去,中途一站,见车厢里不少人下车,一问才知道瓦拉纳西到了,再三确认后,慌忙下车,还好是大站,停的时间较长,万幸!万幸!  已是晚8点,灯光透射出浓浓的雾气,站台上竟然有头牛慢悠悠走近车厢门口,不愧是印度教的圣地。  出站后被几个突突司机围住,面目吓人,夜色下显得狰狞,很象阿富汗的塔利班(没有贬低的意思,当时人生地不熟,的确是那种感觉),把我们团团围住大声嚷嚷,让人不快亦不安,最后决定放弃突突,改坐一老式大使牌轿车,100卢比到达事先预定的旅店。  上车后心稍安定,一路过来,车站广场、路边、主干道上至少见到50头以上的牛儿,已有心理准备,习惯就好。  15分钟左右抵达旅店,顺利入住,比之阿姆利则,条件有所改善,单间每天450卢比。  按计划,明天一大早要看恒河日出,睡吧zzzzzzz    
  印度火车的3A车厢,这边是三层
  这边是两层。并非所有3A都是左3右2的,后面坐的3A都是左3右3。在印度,一般百姓长途很少买这个等级的车票。
  阿姆利则到瓦拉纳西中途一小站
  火车上供应的正餐,没份45卢比,吃的人不多。这时候已经适应了印度的口味,这盘最后吃的很干净
  在瓦拉纳西入住的房间,简单而整洁,没什么异味
  所住旅馆房间里的装饰画
  瓦拉纳西所住小旅馆正面图,背后是一小菜园子,菜园子后面就是印度的母亲河
真的很好,我也很想去,支持支持噢。。
  假期结束了,开始补充新内容了    12月15日,周一    早6点30分被叫醒,洗涮完毕直奔旅馆旁边著名的恒河,几分钟就到了。太阳已从河对岸生起,印度的母亲河就在眼前。  大清早,气温只有10度左右,河岸上除了黄白之物,就是沐浴的教徒了。  河堤上三三两两的人群,沐浴的,租船的,要饭的,小商贩等。沿河岸慢慢往前走,去观赏和感受这座对我们来说全新的古城。  河岸台阶坐着一老者,不停的在纸上写着,满纸只有一个名字,他说是一个女神的名字;水塔边两个点着火堆取暖的人,应该是20年没有换过衣服洗过澡。虽然已经戒了一年多的烟,还是接过他们递上的土烟吸了一口,一块抹布似的黑布裹住烟嘴,大家轮流抽,想想那又黑又亮的抹布,不由得佩服了自己一把。分手的时候他们俩伸手要钱,原来不是在这修行的啊?!有些扫兴;往游客额头上点红点的人,打扮的也很酷,他要钱是可以理解的。  随后这一天的女主角出现了,一个卖花的10岁女孩子——芭别塔。她主动上前招呼,原以为她会和别的小朋友一样伸手讨要,结果她展示了自己的不同:没有伸手,而是拿出各国游客送给她的硬币让我们欣赏。此时就想送她一中国硬币,可身上没有,只好送她一元人民币纸币,并答应如果有硬币一定给她。  芭别塔能说一口不带印度口音的英语,4年级,今天放假。她带我们去看她的家。沿河阶往上,穿过几条小巷就到了。父母、两个哥哥、23岁的姐姐还有奶奶一家7个人住在一起,象是自己搭盖的楼房,难以想象的狭窄,楼道一人侧身才能通过,3层楼3间房,每间只比我们普通单元房的洗手间大一丁点,也就4到6平米。想到前两天看的日本人河童写的那本书:已经过去了30多年,瓦拉纳西依旧。  爸爸和兄弟姐妹都不在,只看到火堆旁烙饼的妈妈和奶奶,她们没有丝毫的窘迫,自然的和我们招呼。而街上,时不时看见孩子们伸出的小手,看装束,他们是正常人家的孩子,伸手似乎是一种习惯。  肚子饿了,芭别塔帮我们推荐了一家餐厅,河边大树下,风景和价钱都不错,它成了后边两天我们在瓦拉纳西的食堂。小姑娘为自己点了苹果派和果汁,大方自然,小江说她的情商很高。边吃边聊,芭别塔上4年级,每年7000卢比的学杂费由一国外的慈善机构负责,该机构是一对一的帮扶,一个美国人资助她,美国人每年来一次印度(难怪小姑娘的英语没什么印度口音)。明年她要去加州读一年书,将来的理想是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数学老师。她的手很巧,可以熟练的在手上勾画出印度传统的手绘图案。  芭别塔的父亲是建筑工,修庙,每天75卢比的收入,姐姐23岁,因为家里拿不出10万卢比的嫁妆,现在还在家呆着。瓦拉纳西的风俗不允许女性外出工作。  小姑娘虽然看起来又脏又穷,但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不知不觉,我们可以送的东西都给了她:早饭、水笔、点心、薯片、矿泉水、图画书。。。好厉害!  中午回旅店小歇片刻便去火车站买票,印度火车就是好,可以在大站预定1个月内甚至更长时间的车票,而且为外国人开设专用售票房间。因为要预定一周后的4、5趟列车,手续又麻烦,用了2个多小时,周围几个不耐烦的老外开始喝倒彩。只好耸耸肩,没办法!下午2点售票点交接班,正是这次交接班,让我们两天后在这儿理论了两个多小时。  离开车站,下一站是主石阶码头,当地人称之萨斯瓦梅多河阶。所谓的河阶,是沿恒河边修建的各种码头,也是人们沐浴祈祷洗涮的地方,整个瓦拉纳西有80多个河阶,各有特色,是当地一景,沿河而行,实际上就是经过一个又一个河阶观赏地道的印度民俗风情画。  从主石阶码头往前几分钟就是著名的玛尼卡尼卡河阶,一个专门的露天火葬场。数了一下,11堆木堆在燃烧,有的刚点燃,有的火焰正高,有的只剩下灰烬,周围是大堆的人群和神牛。为尊重当地的习俗,所有的游客都收起了相机。  几千年来,当地人一直用这种方式走完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程,如同西藏的天葬,他们习以为常,我们却在独特的仪式中不停的思考生存和死亡的意义。  又一具被白布裹着的尸体抬上柴堆时,我们离开了。  天色已晚,下一站是回到主石阶码头观看晚6点开始的Puja 仪式,祭奠印度教主神湿婆的妃子,天天都有,外国游客很多,当然主要还是来自全印度各地的教徒们,天天人满为患。祭奠的过程复杂而有趣,几名表演的祭司都是帅小伙,穿着独特而光鲜,他们用不同的法器,在音乐的伴奏下,按固定的招式完成自己的职责。旁边紧挨着也在做同样的法事,只是程序简单了些许。  主祭台的后面是观众,有站有坐,人群后面是时不时出现的神牛和野狗,靠近码头的围墙成了天然的厕所。一边是神圣的仪式,另一边却屎尿横流几乎找不到落脚的地方,难以想象!  仪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如潮的人群开始涌向码头上面的街道,从台阶到街道100米的路程,一边是店面,另一边是一个紧挨着一个的乞丐,男女老少都有,几乎没有缝隙,脏乱破臭,可怕可怜。这几天的印度之行天天都能看到类似的场景,现在已经麻木了。  已是晚9点,街道上的人流如同黄金周期间中国的步行街,前辈的攻略说瓦拉纳西是印度最拥挤的城市,居民、游客、车辆、神牛川流不息,早9点到晚10点,除了睡觉外,永远的高峰期——的确如此。  对比前面的两个城市,德里和阿姆利则的印度人高大帅气,姑娘养眼的居多,这的人矮了一截、瘦了一圈、黑了一倍、、、、、、  回去要补课,仔细了解下印度的历史和宗教。    
  清晨的恒河,首先看到的是刚刚起来露宿河边的人
  往另一边看,远处的这位正在方便。开始以为是在凝视远方,拍完后才知道原来他在。。。地是的肥料很多,不小心容易踩着
  急事先走了,照片明天再发。
  不错不错 ,  最后一张图确实很雷,  雷的是注解,风俗习惯不同,(平常心..平常心..自我催眠ing)  我尽量保持跟进
  等下文  LZ注意速度啊
  非常非常喜欢看这样生活化的照片,,好像自己也走在那些巷子里。。  期待楼主~~~~~~~~~~~~~~~~  顺祝新年好!!
  强帖呀。。。先收藏再跟进。。。。
  好,不错!我也去过印度几次,分别是德里、孟买、chennai和班加罗尔!  对于印度的文化,我非常尊敬;对于印度的环境,我是无话可说!  楼主应该是跟着团去的吧,如果楼主是自由行的,我对您佩服万分!    恒河边上方便不算奇怪,在孟买的大街上来个大号的,也不算雷人!  孟买最雷人的是,大象居然上了为数不多的高架桥,我倒~    最狠的是,热情的印度人民都觉得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热情的招待我们这些印度人认为第三世界来的客人,我晕!    居然有个印度友人客气的问我,上海何时能够赶上孟买?我当场被雷倒!    呵呵
  街道脏兮兮,天空灰蒙蒙,看到都不愿意去。。
  我们是自助游,背包客。所以的策划都是我的同事小陈一手搞定的,我只是个“跟屁虫”而已      其实恒河边更多的是他们,他们才是恒河边真正的主人,游客其实只是看客
  往游客额头上点红的人,开始以为是风俗,后来才知道是生意人
  这位老者一直在纸上写着同一个名字,他说是女神的名字。旁边的红衣女子是这次印度之行的策划者我的同事小陈
  顺着河边走着走着,竟然看见了孙大圣
  这两位应该20年没理过发没洗过澡,以为他们是修行者,其实是假行僧。抽了他们一口烟,给个他们2卢比。
  也许他才是真正的修行者,至少人家不怕冷
  河边建筑上的涂鸦
  大清早河边两个刷牙的孩子。注意:左边那个用牙刷且不耽误放风筝,另一个用树枝刷牙
  帖子不错,顶一个
  这就是恒河边百姓常用的牙刷,据说效果不错
  为什么要给羊穿衣服?主人说:狗和牛都知道回家的路,羊不知道,为了分清自家和邻家的羊,只好如此啦
  河边练习瑜珈的人,也许这才是正宗的
  鲜花就是插在它上面的----当地的主要燃料
  接下来说说四年级的小女孩巴别塔吧,在自家的屋顶上,她笑的很灿烂
  去巴别塔家的路上,小巷中打水的人们。这中手压井中国人应该不陌生
  右边的小门进去就是芭别塔的家,里面的狭小在这是看不出来的
  芭别塔的奶奶和妈妈,一看就知道是善良人。没有灯,小房子的空间和国内普通人家的洗手间差不多
  离开小姑娘的家,出门就看到这小哥俩,年纪不大,伸手要钱很老练在往前走,看到满墙的牛愤燃料
  原来..没有最雷只有更雷...第三世界..上海赶上孟买..  汗不动了  but 持续关注..
  DING!!!!!
  吃饭的时候,听到笛声,原来是传说中的玩蛇人去瓦拉纳西车站买车票,这是售票大厅火车站的外型售票大厅门口的神牛,自在的很离开车站,去河边一餐厅喝茶,转身看见了这一幕
  残阳如血,天就要黑了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远眺火葬场。河边有两个火葬场,这个较大,每天焚烧200具,不让照相,只好远处拍一张。
  主河街旁的Puja仪式,每天晚上都有,开始以为是为游客准备的,现在想想是当地人自己的事,我们跟着沾光而已。  
这么重大的仪式,祭司应该是德高望重之人,没想到都是帅哥!估计是仪式前后1个多小时,老人家体力吃不消
  周围观看的人群。大部分是来自印度各地的朝圣者
  仪式结束后,围观的人们上前请祭司单独赐福
  今天就发到这,明天再见。  去印度的飞机上碰到一中兴公司的工程师,他说:孟买市长对市民演讲:如果我们再不努力,那再过20年,上海就会赶上我们啦!!  离开印度的时候,我为市长大人的话感到悲哀。
  强贴,顶。
  去印度的飞机上碰到一中兴公司的工程师,他说:孟买市长对市民演讲:如果我们再不努力,那再过20年,上海就会赶上我们啦!!  ---------------------------------------------    哈哈。。。。。
  看到的都是美景,向往之至!  本人肠胃功能比较弱,不知道是否适合去印度旅游?  以前有很多反映脏乱差的图片,心里怕得要死,连看的勇气都没有。  
  很喜欢LZ照片和文字中对于印度的视角    今年4月我打算也去印度    看到LZ的帖子真是太幸运了    
  记号,LZ加油,期待中,,,,,
  好图  
  留名记录
肠胃功能较弱,我以为问题不大,为国外背包客准备的饭菜卫生状况基本上说的过去,家家都有中餐供应,别喝自来水就行。  
印度的脏乱是人所共知的,如果你有特别良好的卫生习惯或轻微程度以上的洁癖,那就要思量再三啦。  
印度是个色彩丰富艳丽的国家,脏乱差从镜头里出来后就是另一种效果了。  
我的镜头尽量留意当地人正常的生活状态,忽略了那的脏乱  
  “主祭台的后面是观众,有站有坐,人群后面是时不时出现的神牛和野狗,靠近码头的围墙成了天然的厕所。一边是神圣的仪式,另一边却屎尿横流几乎找不到落脚的地方,难以想象!”      别总盯着相片,结合文字看图片更全面和立体  
  很好的~~~  还是没有勇气去哪  跟著楼主流一遍吧    楼主加油~~~      
  别总盯着相片,结合文字看图片更全面和立体    ------------------  楼主不厚道呀,让偶不由自主的想起恒河贴啦~~    要不你再说说你置身如此脏乱的环境下,是啥感觉?  偶很坏!!
  楼主有恒河照片吗?国观的恒河贴是否有夸张之处?超级想知道恒河的真实情况.    满足偶的好奇心呗
  先留个脚印!
  LZ今天继续吗?    焦急等待
  节后上班,工作繁多,要停1、2天,见谅  恒河照片?!没有河的特写,上面照片中有水的地方就是恒河
  老兄,你要忙中抽空继续你的帖子啊    不能太监,呵呵
  呵呵,为什么楼上有些同学会嘲笑他们哦,要知道现在中国其实除了一些比较发达点的地方,很多地方和他们也差不多的。 广西桂林也算一个比较出名的地方吧,我去到龙胜县城里面,也是到处脏得要死哦。 不要嘲笑人家,我们其实也好不了他们多少。上海不也一样有破破烂烂又很脏的地方,就在那些高楼大厦的后面。
星期二    5点30分起床,6点出发,租了条船,沐浴在恒河的晨雾中。划船的是位眼镜伯伯,神似甘地。昨天是在岸上行走,今天是河里看河岸,换个角度看风景。  古老的街巷和庙宇被朝霞笼罩,岸上和河中是忙碌的居民和游客,中间时不时有划船的小贩靠近。  望着这座圣城,想想来印度差不多一周了,该有点感想了:小江说印度就象一道味道浓烈的大餐,如同经典的印度菜肴,对外人而言,口感激烈刺激,开始品尝时不一定合口,可一定能让你印象深刻。  中途靠岸,步行回旅店,路上再次看到芭别塔,问后方知,小姑娘每天早上5点起床,在自己的地盘上卖花。忙将昨晚找到的硬币送给她,了个心愿。  9点包车朝鹿野苑出发。此地为佛门圣地,是佛祖得道后第一次讲经的地方,孙猴儿的师傅来过着。原为狩鹿场,佛祖化身鹿王感动国王停止狩猎,留下美丽传说。阿育王时期的巨塔和上世纪初建立的博物馆是参观的主项,一群泰国游客正围坐塔边念经,还有一群喇嘛,看装扮以为是西藏来的,一问才知来自尼泊尔。  博物馆内的石雕是公元前12到10世纪时留下的,多为佛祖雕像,精致细腻,而镇馆之宝是印度国宝四面狮柱,印度国徽就取自于此。感慨中华文明几千年,新中国的国徽怎么就没从传统中吸取些养分呢?因为功课准备的不充分,英语又不灵光,看的一知半解。  吃过午饭,下一站是印度大学,也叫贝纳勒斯大学,是上世纪初成立的,乃印度一名牌大学。攻略上说校园内有一展示印度风貌的博物馆,问了好些师生,没想到他们都不知道。估计学校太大,他们只识局部。学校的规模超过想象,看样子近百年来虽然没有扩招过,可依旧保持当初的规模,单足球场就看到四个,大小是普通球场的4倍。整个大学的建筑风格和德里的女财神庙几乎一致,怀疑是一个人设计的。  司机是个20左右的小伙子,英语和我一样不甚灵光。看到车外正在挖路,我自言自语道:这是要铺沥青啊!话音刚落,司机冒出一句:yes!我肯定他不懂中文,但此时中英配合,也算严丝合缝。  回到旅馆已经是下午5点半了,整整12个小时没休息,赶紧洗澡洗衣,晚饭还是大树底下的餐厅,跟送菜的师傅学了几个印度菜和印度主食的发音,以后独自外出点菜应该没问题了。      
  今天从船上看瓦拉纳西,划船的眼镜伯伯气质超群
  开始从船上看瓦拉纳西了岸边瑜迦学校的学生们在大喇叭的招呼下集体练功和昨晚的仪式相比,这位不管是服装还是道具都太业余了。没啥,心诚就行今天起的早,岸上的人密集多了在神的注视下,大家各行其是我看到了它,它也看到了我
  继续从船上看瓦拉纳西密密麻麻都是游船每天岸边放风筝的人特别多,就是风筝的样式简单了些:几乎都是四方型的岸边冥想打坐的老外,看来他不单是旅游来着沐浴的男子,身上的白线表明他们的种姓:婆罗门昨晚举行仪式的主河阶,白天晚上大不一样
  相比之下,女子沐浴时的衣着就保守多了类似的码头有80多个,每个码头的建筑风格都不相同,王公贵族还有自己专用的码头恒河上的游船和追逐的鸟儿向船上游客推销产品的小贩,这会儿估计是困了
  刚看了超级感动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所以来顶印度风光的帖子!!~~
  很喜欢LZ镜头里的视角    另外LZ的游记非常详细生动,赞
  岸边的洗衣场。洗衣的过程就是在石头上摔打的过程。我们过去在河边洗衣时还有个木棒敲打,他们全省了正在忙碌的洗衣工,全是男的,瓦拉纳西不鼓励女子工作他们已经洗的差不多了,沐浴祈祷刷牙洗脸一次搞定他们正准备入水,看样子是外地前来朝圣的一大家子
  河边的洗衣场,全人工,洗衣的过程就是在石板上摔打的过程,洗过后直接摊放在岸上的水泥路或石阶上,晾干后抖抖折叠就好了。看样子旅馆的床单居多。
  正在忙碌的洗衣工,当地外出工作的女子很少,观察了几个洗衣场,干这活儿的全男的
  洗脸刷牙沐浴祈祷,所有的活儿一次性解决
  这一家正准备下水,看样子是外地前来瓦啦纳西朝圣的
  作者:河粉小茶馆 回复日期: 05:58:24 
    呵呵,为什么楼上有些同学会嘲笑他们哦,要知道现在中国其实除了一些比较发达点的地方,很多地方和他们也差不多的。 广西桂林也算一个比较出名的地方吧,我去到龙胜县城里面,也是到处脏得要死哦。 不要嘲笑人家,我们其实也好不了他们多少。上海不也一样有破破烂烂又很脏的地方,就在那些高楼大厦的后面。   ============  估计你没看过恒河贴吧,我是被吓到了.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好伐?没别的意思,正视自己的国家,不偏不倚总要做到吧!!!!
  顶楼主,挺生活,不错!!
  楼主去过贫民窟吗?据说现在很流行~~冒似有点猎奇~~  印度还是挺伟大的~~
  好贴留名,感谢楼主不同的视角,带给我全新的印度
  河边的洗衣场,全人工,洗衣的过程就是在石板上摔打的过程,洗过后直接摊放在岸上的水泥路或石阶上,晾干后抖抖折叠就好了。看样子旅馆的床单居多。  ==========  哈哈,连搓搓都省啦,真好~~    问个很傻的问题,为什么我总看著他们脏脏的,他们难道不是每天在恒河里洗吗?咋会这样子?    我一直对这个很无解~  汗~~~
  压根儿就没有去印度平民窟的计划和打算,如果能再次登上印度的国土,也不打算去那!  
路过不少贫民窟,每次都把镜头关闭。不想拍也没必要。
  沙漠公路南北贯穿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沙漠路段的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沥青、沥青混凝土、级配砾石天然沙砾、土工布、风积沙基。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工格栅法防沙体系经济可靠,即利用新疆芦苇碾压做成草方格固沙,道路上同风向侧方格宽不少于50——70厘米,下风向侧不少于30——50厘米,并根据风口位置,适当调整。在草方格外侧,设有芦苇沙障,在沙中埋0.3米,实际高1.2米。少漠公路为塔中沙漠腹地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准备了常规车辆可以运行的通道。  
金沙滩旅游度假区,位于新疆巴州和硕县乌什塔拉乡314国道以南23 公里处,博斯腾湖东北岸,距乌鲁木齐360公里、距吐鲁番市50公里,距库尔勒市160 公里。   
这里平湖万顷,湖水清澈见底,水质为二级。湖底坡度为1.7%,沙滩海岸线长2000米、宽160米,是一处得天独厚的湖泊型天然浴场。金沙滩被誉为“新疆夏威夷”。目前,假区的旅游设施已初具规模,功能完备,水上旅游项目繁多,有垂钓、划艇、潜水、水上降落伞、洗浴中心、水上娱乐城、射箭、网球场、赛马场、沙滩排球等项目。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这儿风沙活动频繁,沙丘形态奇特,最高达二百五十公尺。最奇妙的是两座红白分明的沙丘,名圣墓山。山顶经风蚀而形成&大蘑菇&。由于地壳的升降运动,红砂岩和白石膏构成的沉积岩露出地面,形成红白鲜明的景观。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树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林带中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亦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考察还发现沙漠中地下水储存量丰富,且利于开发。有水就有生命,科学考察推翻了&生命禁区论&。  
无山不成谷,峰奇谷更幽。库车大峡谷区域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山峰2048米。组成峡谷的奇峰群山由赭色的泥质沙岩构成,当地维吾尔语叫做“克孜利亚”,即红色的山崖。神秘大峡谷正处在当今我国九大影视基地之一的克孜利亚胜景中。庞大的红色山体群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的中生代的白垩纪,经亿万年的风剥雨蚀,洪流冲刷,形成纵横交错,层叠有序的垅脊与沟槽,远看如诗如画,状若“布达拉宫”,仙天琼阁;近瞧若人似物,如梦似幻,惟妙惟肖,神韵万端。令人有鬼斧神工,奇景天成之慨叹。尤以谷口处的三座山体(乃头山、丽人山、佛面山)最为壮观。特别在夕阳斜射,朝霞映山,极目远眺,色艳红天。大有不是火焰山,胜似火焰山之奇感。  
峡谷夏日暑气不侵、冬季温暖如春,四季均适合进入。但因为地处沙漠 戈壁,中午气温偏高,而夜晚降温很快,所以如要宿营,应带好防寒衣物      /,新疆旅游服务网,专业新疆地接  qq:  
  作者:周-老-三 回复日期: 20:52:18 
    号 星期二      ……………………………………………………    博物馆内的石雕是公元前12到10世纪时留下的,多为佛祖雕像,精致细腻,而镇馆之宝是印度国宝四面狮柱,印度国徽就取自于此。感慨中华文明几千年,新中国的国徽怎么就没从传统中吸取些养分呢?因为功课准备的不充分,英语又不灵光,看的一知半解。  ……………………………………………………………    ===========================================================    楼主的此种观点不敢苟同,难道你忘了我国国徽中的天安门了吗?那难道不是我国的古文明吗?
  天安门原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最初叫做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而改名天安门,含&受命于天&和&安邦治民&的意思。至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安门城楼,建筑在巨大条石砌成的须弥座式城台上,造型庄重浑厚,宏伟典雅,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城楼通高34.7米。城台上的大殿宽九楹(62.77米),进深五楹(27.25米),象征封建帝王的&九五&至尊。大殿为重檐歇山式,朱墙黄琉璃瓦顶。南面设有菱花隔扇门、窗36扇,殿内外立有直径2米的巨柱60根,天花、斗拱、梁枋等处、均绘满了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彩画,金碧辉煌,极为雄伟壮观。   
  问个很傻的问题,为什么我总看著他们脏脏的,他们难道不是每天在恒河里洗吗?咋会这样子?     我一直对这个很无解~      
印度是个多元而又复杂的国家,多元的宗教复杂的人种,是个地区差和贫富差十分悬殊的国家,看到高大英俊挺拔帅小伙、看到世界小姐的冠军得主你不必惊讶,看到肮脏的衣着和环境同样不必惊讶和不解。  
  关于国徽一事,谢谢提醒。  印度四面狮是公元前10世纪前后的石雕,如果我们的商周青铜、秦砖汉瓦或汉唐盛世等因素能在国徽或其他标志性物件中体现出来的话就更好了!!再次感谢!
  好贴~
  开始发野鹿苑的图片和说明啦。这是进入野鹿苑看到的第一个建筑,印度教风格的佛堂。
  佛祖悟道后的第一堂课就是在这棵菩提树下为几位一期弟子上的
  课堂周边被各国文字的石碑包围着,上面刻着“转法轮经”,难道它就是佛祖传授的第一课。看到中文版的啦,意外啊!原来是咱们的同胞捐献的,重返德里后又看到咱们的汉字,此为后话,按下不表再仔细看,这个就更意外啦
  鹿野苑的所有建筑被土耳其人破坏殆尽,但答枚克佛塔(Dhamekh Stupa)却在废墟中保存了下来,塔高达39米,直径达28余米,属留存极少的阿育王时期建筑(此段说明摘自鹿野苑旅游说明)来朝圣的喇嘛,尼泊尔来的答枚克佛塔的详细介绍
  塔身上的铭文图案,看不懂塔身上的金箔,真正的薄如蝉翼塔边的佛教寺庙废墟,12世纪阿拉伯人干的
  离开鹿野苑,直奔印度大学,1919年创办的,这是创始人。现在里面有1万多学生,各国的都有。自称是各国学子向往的殿堂。个人觉得,想研究印度的宗教和人文,到这进修是个不错的选择下午温暖的阳光,照在这对恋人身上,好象是同学啊印度大学一角,教学楼基本一样,都是这个风格这个风格和德里的女财神庙很象,是种典型的印度风格印度很多地方的小树苗都这样被砖块围着,为的是防止神牛啃咬,大学里也有神牛出入?
  谢谢LZ带我神游印度,喜欢你的视角
  呵呵,信仰,庙宇,杂乱的电线,狭窄的街道,贫穷,这也是名族特色吧,发现印度有些学生长的还不错呢,打造打造有明星的潜质,不过对各国的美女帅哥要有不同的审美角度,期待楼主继续啊,看了楼主一晚上的帖子,感觉自己也到了印度一样,楼主要是有记账的话,最好把账单给我们分享一下,我们也好细致的了解到印度的消费,呵呵,不方便就算了。
  感谢LZ的辛苦
  关于印度的花费,不负责记帐,这里大致罗列一下:    1、机票: 厦门-香港-德里-香港-厦门 人民币5050元  2、住宿:每天300-350卢比,单间,带卫生间,22天共约7000卢比,折合人民币1000元,如果两人住双人间每人还可节省三分之一。  3、吃饭:每人每天300卢比,22天约7000卢比,折合人民币1000元。  4、每天市内交通,每人每天50卢比,共约1000卢比,折合人民币140元。  5、火车票:德里-阿母利则-瓦拉纳西-阿格拉-斋普儿-杰瑟梅儿  
乌布代尔-德里,每人约2500卢比,折合人民币350元左右。  6、长途汽车票:杰瑟梅尔-焦特布尔-乌布代尔
600卢比,85元人民币。  7、门票:2000卢比
约300元人民币  8、市内包车游览:每人700卢比,折合人民币100元  9、个人购买各种纪念品私人物品给亲朋好友的礼物:折合人民币3000元。    22天,总共花费人民币11000元。如果单身前往,吃饭住宿和市内交通要多出二分之一到一倍。
  谢谢啦,介绍的很全面
  日,周三    瓦拉纳西的最后一天。没料想这最后一天竟然发生了火车票事件,这个事差点让心中存留的对印度的美好印象荡然无存。瓦拉纳西火车站国际售票处的一工作人员,竟然利用前两天我们买票时交接班的当口,收了钱给了票,却没有将票款移交给接班人,趁人不备暗杠了3000卢比,让接班的人以为我们没付钱就拿了车票。按规定,接班之人要承担这笔损失,于是就有了近2个小时的理论和争辩。苦于自己破烂的英文,只好看着小江和小陈等女将出头,自己能做的就是站在她们身后。从头到尾都是我们的理儿,但身在异国他乡且语言交流不畅,一开始想到的是自己要吃哑巴亏,担心铁路系统已将我们的护照等资料保存,如果接下来车票被他们取消或做一番手脚的话那该如何是好?几经交涉才知我们其实只管上车就好,根本不需要理会他们,他们自己的事自己料理。最后是小江当即用英文写了份买票经过,让对方递交上级交差,此事才告了结。离开时问讯处的一正直老者告之:我们知道讹钱者的人品,他不是第一次了。接班者也道:上帝有眼,他看的到!下午5点40出发的火车,到8点才发车,正是这次晚点,才有了中国公务员舌战印度公务员的难忘一幕。  此事汲取教训三:  1、 前辈攻略上只强调且反复强调如何应对印度街头的小混混,如乞丐车夫小贩之类,其实想火车站的正式员工也要提防,尤其是他们交接班的时候。虽然没再从兜里掏3000卢比,但心情大打折扣。  2、 身在国外,遇到麻烦时要据理力争,切莫胆小怕事。  3、 学好英语,否则效率低,浪费时间。    再回过头来说说的白天的经历吧:今天不用赶早,睡到自然醒,各自分头行动。一人沿河漫步,昨天是船上看河岸,今天是信步河岸观自在:恒河岸边依旧的人来人往,依旧随处可见的屎尿横流,依旧不停挡住去路的船夫小贩乞丐,依旧不停的路上行人的问候和已经烂熟的回答:Namastey(印度语你好的意思)。  又一个火葬场出现在眼前,死者被金色的布包裹着(金色包的是60岁以上的妇人,60岁以下的妇人用黄布,男人是白色。寡妇、婴儿、被蛇咬死的人不能火葬),  木柴堆在一旁,边上是几堆已经燃尽或正在燃烧的木堆,还没轮上的尸体包裹着放在一旁。近在咫尺是恒河里沐浴祈祷的人、河岸边忙碌的洗衣工人、乞讨的孩子和女人、卖茶的老头、冥想的教徒、台阶上打扑克的小伙子、玩板球放风筝的小孩,几十平米的空间,死亡就在其中,没有悲伤和哭泣,如周遭的人们一样平静,死亡不过是恒河边众生相的一部分,不突出也不淡漠的一部分而已,在瓦拉纳西,死亡和日常的柴米油盐吃饭睡觉是一样的,从来不需要大惊小怪。也许这就是原汁原味的印度,就是各国游客蜂拥而至的原因。  继续往前,又看到4年级的小姑娘芭别塔,这次她和另外两个小伙伴在一起。她非常自然的要求我们给她买鞋买裙子什么的,我们拒绝了,她不太高兴,认为给她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不能拒绝。在她眼中,我们是有钱善良的游客,在我们眼中,她已经由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变成异常老道的乞讨生活的小女孩,要钱要物没有脸红的感觉,只是方法更高明些。这两天几次见面,对她的印象逐渐转变,心里不太舒服。  同一条河岸,已经是第4个来回了,每次都有新发现。今天遇到的几个小伙子挺有趣,有的看上了我的上衣和鞋子,想交换,聊了半天终于明白他的意思,一笑了之。还有个小伙看上去不错,问这问那,对中国似乎很有兴趣,还替我赶走了纠缠的卖茶小贩并告之:河边的茶都是用恒河水冲泡的,千万别喝。  两个亚洲小伙子在岸边打手鼓,日本人,他们是第二次来这,上次玩了一个月,这次已经呆了两个星期了,每天的生活就是漫步、打鼓、聊天、发呆,他们成了瓦拉纳西这幅经典印度民俗风情画的一部分了。  4点出发去火车站,结帐时遇到一对意大利夫妻,60岁上下,17年来每年都要来瓦拉纳西,每次来都住这家旅店。我们鼓动他们有时间去中国看看,老公说,中国和印度一样古老伟大,但不如印度好玩。没去过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武断,但仔细想想,在中国任何一个中等以上的城市,你能随时感觉到浓郁的中国味道和城市特色吗?  吃午饭时遇到一亚洲小伙子,原来是同胞,在上海工作的湖北人,资格颇老的背包客,埃及、尼迫尔都去过,交流了彼此心得。  包的士去火车站,店家一口咬定200卢比不松口,只好拎着行李出去找,没想到司机开着车一直跟在后面,以为他会趁店主人不在降点价,没想到他还是一样坚持200卢比不松口,哈哈,思维方式和我们不一样啊。正好没别的车,就他吧。  接下来便是2个小时吵架,终于在晚8点多登上开往阿格拉的火车,等级SL,普通卧铺,车厢里竟然没灯,黑暗中背包客们的手电和头灯都用上了。前辈们在攻略中一再强调去印度要带手电,原来在这用上了。还好,停电是暂时的,火车开动前,车厢的灯亮了。  再见了,瓦拉纳西!我会想念你的!  
  早上起来自由行动,闲逛中路过的晒衣场
  芭别塔和她的好朋友河边的小庙,可有隐士居住?不过芭别塔说河边的所谓隐士高人都是假的,多半是要钱的主儿河边随处可见的神牛,在印度有3000所牛养老院,别养人的还多火葬场旁堆放柴火的地方岸边神庙顶端的神像,他叫甘尼什,主神湿婆的儿子,印度的智慧之神
  恒河众生相:各干各的,互不干涉恒河众生相:老人与羊,羊穿衣服不是怕冷,是便于辨认恒河众生相:岸边打棒棒球的孩子们,印度的国球是板球,玩的人更多恒河众生相:河边修面的师傅。在德里见过一次,没想到这也有这是修面师傅的工具,不长的一段碰到好几个类似的师傅
  恒河众生相:这位理发师傅有看起来象正规军恒河众生相:从班加罗尔来瓦拉钠西朝圣的一家五口,中间最高最胖的是老二,他们已经呆了一星期了,每天都要到河里祈祷恒河众生相:卖茶的老人,现烧现卖恒河众生相:已经烧好了,每杯5个卢比恒河众生相:岸边3个可爱的小朋友,等了半天,总是等不到3人同时回头的瞬间
  非常不错。很喜欢楼主的贴。  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就是不一样。  可是不敢去!呵呵!·
  恒河众生相:老奶奶和小朋友恒河众生相:国际象棋和阿拉伯数字都是印度人发明恒河众生相:这位可能是真神恒河众生相:家里长辈去世,长子要剃掉头发,只留一撮恒河众生相:一路走好
  嘿,本人对印度曾有辉煌表示敬仰,但对于如今印度社会表现出来的一些人土风情,只想用摇头表示!
  非常好
      有点意思,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    
        挺好的,      在印度呆过两年,都没拍这么多照片 :)      
  MARK一下,学习,一直想去的地方啊。
  把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最后一天的相片发完吧  这是个规模颇大的露天洗衣场河边的色彩很丰富小舟的左边,几个围坐一起打牌的小伙子的右下方就是个火葬场,当时正在焚烧尸体,大家相安无事神牛的排泄物虽然随处可见,但最终变成了燃料。循环经济的具体体现。
  各路神仙在此报到
  神与神牛同在,这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湿婆先生这是湿婆的老婆雪山女神,追湿婆n多次都没有成功,后来发现光靠美貌和普通的伎俩是行不通的,加强个人修养悟出人生真谛后终于成功将湿先生拿下这决不是涂鸦的水准,作者可归入艺术家的行列啦离开瓦拉纳西前的最后一餐:还是那家大树下的餐厅,春卷、比萨、蔬菜炒饭和蔬菜色拉,还有一壶印度茶,350卢比左右
  再见了,瓦拉纳西!  下一站是泰姬陵所在的阿哥拉市。
  日,周四    瓦拉纳西至阿格拉的火车晚点了10个小时,达到时已是下午3点50,事先预定的沙加罕旅店的服务还不错,接站的司机说他们来了7、8趟,等了9个小时。  阿格拉地处印北偏西,在德里南200公里左右,曾经是莫卧尔王朝的都城,世界50大奇迹、人生必去的50景之一泰姬陵就在这。阿格拉给人的初步印象不错,不管是行人的精神面貌还是街道的整齐干净程度都胜于此前的几个城市,看后心情也豁朗许多。这也许是泰姬陵的原因,毕竟它是印度的骄傲,是世界各国游客云集的地方,面子上总得过的去。另一个原因:我估计这儿的人多是穆斯林,他们的传统习俗、卫生习惯和印度教有太多的不同,所以城市干净了许多。  旅店的位置不错,登顶后就能看到不远处的泰姬陵(这的旅馆都集中在泰姬陵西门外,走路过去只要5分钟,家家屋顶都能看到美丽的陵园。  晚饭点了不少东西,在火车上几乎没有进食,这次猛点了一把,要了两份羊肉(店主人是穆斯林)----印度的大部分餐厅都是蔬菜,唯一的肉类就是鸡肉,口感实在不好说----好几天没吃荤腥,嘴里淡出个鸟来!  吃罢漫步小街,真巧遇到一对穆斯林新人结婚,于是进去看个究竟,没想到被众多的小朋友围着,一时难以脱身。他们和印度其他地方的孩子一样,对外国人很感冒,在外人面前活泼好动,敢于表现自己。根据他们的印度发音,给每个孩子起了个中国名字,写在他们的手背上。孩子们问到我的印度名字,想起当年的印度电影“流浪者”,就叫拉兹好了。  在这个婚礼大棚里呆了近一个小时,整个过程不断有人将金银珠宝和各种饰品送给新娘并挂在她身上。从头到脚,新娘被挂的满满的,几乎找不到空隙。也有人送红包,问了问旁边的人,我们也凑了份子,包了50卢比算是意思一把。见我们是唯一一拨老外,主人家也热情的把我们请上台,与一队新人一起录象留影。  大棚旁边就是LP上记载的Jion us 咖啡店,号称阿格拉最好的咖啡店,明天早饭可在此解决。  天色已晚,回屋洗澡,天哪,头发全粘在一起,一缕一缕的,硬帮帮的,难道这儿的水有问题?赶紧出门买洗发水,门口小店里没有,托小弟去附近看看,两分钟后他带了瓶回来。赶紧回屋,竟然是染发水,是我的英文烂还是他的烂?不管了,睡了,明天再说。    补充火车部分:  瓦拉纳西到阿格拉的火车订的是普通卧铺车厢(SL),比之此前的3A车厢,两者构成基本一致,都是硬卧,但没有空调,只有3个风扇,另外窗户多了道铁栏杆,还有就是夜晚不提供床单和毛毯。晚上,当地人自带被褥睡的香甜,我等和衣而卧,冻的够戗!白天不停有买茶者、买花生者、擦皮鞋者、打扫卫生的小乞丐、卖唱的小女孩、要饭的妇人在车厢里穿梭,比3A车厢热闹多了。当然,价钱只有3A的一半。  
  瓦拉纳西到阿格拉的火车上,同车厢的印度小朋友同一节车厢的其他乘客。首发站,一会人就满了
  在阿格拉就住在这家旅店:沙加罕旅店(沙先生是莫卧尔王朝的第5任皇帝,泰姬陵就是他为老婆主持建造的)单人房间,带独立卫生间,每天350卢比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登上屋顶眺望不远处的泰姬陵正好一群鸽子从泰姬陵飞过这的旅馆大多正对泰姬陵的西大门
  正忙着拍泰姬陵,几个小学生上来了,活泼的很,嚷嚷着要拍照。看打扮,应该是穆斯林。阿格拉曾是莫卧尔王朝的都城,居民应是穆斯林居多。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异地手机充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