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市场均衡时,需求供给曲线不变,供给增加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并说明经济意义。

宏观经济学作业三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宏观经济学作业三及答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经济]西方经济学(二):&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在市场经济制度里,生产资源的配置是利用和依靠价格通过市场进行的。一方面需求与供给决定着商品的价格,另一方面价格又反过来影响供求。正是这种价格和供求的相互作用,使生产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
经济分析所讲的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上按照某一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在这里,要明确:(1)它是消费者愿意购买的该商品或劳务的数量,而不是指他实际购买的数量,实际购买多少,还得取决于市场上确立的销售价格;(2)它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因而不同于人类无限多样化的需要(needs)或者说欲望(wants),需求由欲望而产生,但欲望不等于需求,需求是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3)这种需求的大小,总是同一定的价格相联系的,是与一定价格相应的人们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因为在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既定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人们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少,价格越低人们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多。
2.影响需求的因素
在一种商品市场上,影响该商品的需求的因素,一般有:
(1)消费者的嗜好或称偏好。
所谓嗜好或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于人类的基本的需要,如人们需要粮食充饥,衣服御寒等等。经济学论及的嗜好及其变化,更多地涉及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因而主要取决于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如我们对于衣着的花色型式的需要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时尚的变化。商业广告的主目的之一,是通过提供该商品的一些信息,影响人们的嗜好,从而影响对该商品的需求。
(2)消费者的收入。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给定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多。因此,从市场需求来看,一个市场上消费者的人数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情况,显然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
(3)该商品的价格;
人们从大量经验事实中观察到,商品的价格愈高或提高,人们对该商品的购买量愈少或减少;价格越低或价格下降,人们的购买量越多或增加,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为什么会存在着这种相当稳定的反方向关系?我们将在下面论述“需求定理”时加以说明。
(4)其他商品的价格。
人们从经常观察到的事实中发现,某些在效用上能相互替代的互替商品,如棉织品和化纤产品,对于棉织品的需求量,在棉织品价格既定条件下,随化纤产品的价格的下降而减少,随化纤产品的提高而增加。而某些所谓互补商品,如汽车和汽油,汽油价格提高会引起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的减少,反之则反是。由此可见,人们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除了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以外,还受到与该商品有某种联系的其他商品的价格的影响。
(5)人们预期的该商品和其他商品将来会有的价格。
例如人们预料棉布价格以后会上涨的时候会增加对棉布的购买量;人们预料猪肉价格会上升时一般也会多买一点鸡蛋在冰箱里。
3.需求函数
对于某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用数学的语言来说,称为函数关系。这种函数称为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记作:
Qd = f ( a,b,c,d,……n)
上列方程式中,Qd代表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a、b、c、d、……n分别代表影响该商品需求的各种因素。上述方程表示Qd这个变量与a、b、c、d、……n等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其中Qd称为因变量,a、b、c、d、……n称为决定因变量的自变量。就是说,Qd数值的大小是由a、b、c、d、……n的数值决定的,并且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
1.需求量同价格的关系·需求定理
价格和需求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其余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独考察需求量同价格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们通过大量事实的观察、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到这样一条规律:在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关系,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需求定理或需求规律(law
of demand)。
需求定理是通过科学的抽象或说科学的假设而得出的,它以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为条件。这就是说,只有在这一条件下,才能揭示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本质联系,得出科学的需求定理。例如,如果收入有大幅度增加,那么,价格上升,需求量仍会增加,但这种增加,反映不出它与价格的关系。这说明科学的抽象或说科学的假设在理论形成中的重要性。
2.需求定理的各种表述方式
需求定理除了上述文字表述,还可以通过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等形式来描述。
个人需求量(千克)
市场需求量(吨)
需求表(demand
schedule)是描述在每一可能的价格下商品需求量的表列。需求表是需求定理的算术表格形式,它可以直观地表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需求可以分为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相应地需求表也有个人需求表和市场需求表之分。描述某人(家庭)与任一价格相对应的需求数量的表列,称为个人需求表。把某一产品(也就是该产品市场)所有个人需求加总,也就是把每一个价格对应的每个人需求量加在一起,就构成表达该市场上与每一价格对应的市场需求表。如表2-1就描述了某一市场上一定时期(如一年)对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的需求表。
用图示法把需求表中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就可以得到一条曲线。这种表示需求量与商品价格关系的曲线,就称为需求曲线(demand
curve)。如图2-1所示,把需求表的数据描绘在平面座标图上,就形成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需求定理的几何图形形式,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分别用数字表列和图形的形式表述了需求的概念,反映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一关系还可以用更一般的数学函数的形式来表示。假定其余因素都是给定不变的。&
这样,商品的需求函数就可记为:
Qd = f ( P )
例如,Qd =a-bP 且a=20 b=2 则这一函数可记为:
Qd =20-2P,或 P=10-1/2 Qd
需求函数是用数学模型来表示需求定理的数学函数形式,是最为抽象的形式,在经济理论分析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根据上面这一需求函数就可以画出需求曲线。如图2-2和图2-3所示:
图2-2的需求函数Qd
=20-2P表明,需求函数是线性函数,因而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需求曲线的斜率,即价格的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这两者的比率即dD/dP,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2;
图2-3的需求函数P=10-1/2 Qd是图2-2的需求函数Qd
=20-2P的反函数;需求曲线是一条斜率为-1/2的直线,它表示需求量的变化d
Qd与相应的价格变化dP这两者的比例dP/dD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1/2。
如果某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即需求曲线不是直线(如图2-1中那样),那么,这种需求函数就是非线性需求函数,其公式为:
&&&&&&&&&&
Qd =a P α
这个需求函数也是非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方程式。
3.需求定理的理论解释
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关系。需求定理所反映的这种现象普遍存在。那么,为什么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这种反方向的关系呢?需求定理作为一种科学定理,不能只是经验的归纳,还必须作出理论的解释。
需求定理所说明的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所谓替代效应(substitute
effect),是指用途可以互相替换的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减少购买另一种商品的数量,而把这部分钱转用于多购价格下降了的商品。如棉布与化纤产品,是可以互相替换的商品,称为互替商品(substitute
goods)。假设棉布的价格下降,化纤产品的价格没有变化。那末,人们在一定限度内会少买点化纤产品,把原来购买化纤产品的钱转用于购买棉布,从而引起对棉布需求量的增加。同样,假如化纤产品的价格不变,棉布价格提高,人们会用化纤产品代替棉布,从而引起对棉布需求量的减少。
所谓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或提高)引起了消费者实际收入的提高(或下降),从而导致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假设棉布价格下降,其他商品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同量的货币收入在不减少其他商品消费量情况下,可以买进更多的棉布。反之,则反是。
替代效应强调了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其他商品相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收入效应强调了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需求定理所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正是这两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再从理论上更深一步考察需求量同价格关系,则涉及到西方经济学说的“边际效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用是价值的源泉。一种商品越稀缺,其边际效用越大,价值也就越大。当人们消费某种商品时,随着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商品对人们的效用不断递减,其价值也因此不断下降,这样就形成了需求的负斜率曲线。关于效用理论,将在下一章作详细介绍。
4.需求定理的例外
需求定理是一般商品一般情况下的规律,有的特殊商品则常有例外。比较重要的例外有:
(1)某些炫耀性商品
例如,珠宝、项链、豪华型轿车之类,是用来显示人的社会身份的,如果价格下降,它们不能再代表这种社会地位与身份,对它们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2)某些珍贵、稀罕性商品
例如,古董、古画、珍邮之类珍品,往往是价格越高越显示出它们的珍贵性,从而对它们的需求量就越大。
(3)某些低档商品,在特定条件下当价格下跌时,需求会减少;而价格上涨时,需求反而增加。最著名的是以英国人吉芬而得名的“吉芬商品”(Giffen
goods)。吉芬发现,在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时,马铃薯的价格虽然急剧上涨,但它的需求量反而增加。原因是灾荒造成爱尔兰人民实际收入急剧下降,不得不增加这类生活必需的低档食品的消费。
在以上三种情况下,需求曲线可能呈现向右上倾斜的正斜率的情况,如图2-4所示。
(4)某些商品小幅度升降价,需求按正常情况变动;大幅度升降价,人们就会采取观望的态度,需求将出现不规则的变化。例如,证券、黄金市场上就常有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下的需求曲线可能呈现如图2-5状态或其他不规则状态。
需求定理反映了一般商品的客观实际,但并不排除某些特殊商品的例外,这些商品只占极小的一部分,因此,需求定理并没有因此而遭到破坏。
&上面谈到的需求量的变动,指的是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给定条件下,需求量随价格反方向变化。所以那里的需求量是沿着表达一种给定需求的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例如在图
2-6中,在需求曲线D0上,由B移到C表示需求量的增加,由B到A的移动表示需求量的减少,其中所指需求量是该曲线上的一点(见图2-6)。这种变动叫做需求量的变动。&
但是,需求数量的变动,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原因。现在假设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如嗜好等不变。人们会发现,与任一价格相应的需求量都较前增加(或者与购买任一数量的商品相对应,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较前提高),这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种在不同价格水平时相对应的不同需求量总称为需求,这种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在这场合,需求数量的变化,源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它表现为与每一个价格相对应,需求量都比以前增加了。
同样,假如消费者的收入下降,或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化,以致与任一价格相对应,需求量较前减少,这表明为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图2-6的D线表示原来的需求曲线。D1线表示(例如)由于收入提高引起了需求状况的变化之新的需求曲线。它表示与原来任何一个价格相对应的需求数量都较前增加;D2线表示收入下降引起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它表示与原来的任一价格相对应,消费者打算购买的产品数量都较前减少了。(见图2-6)
&&&&&&&&&&
经济分析所讲的供给(supply)和需求一样,在谈到一种这个概念时,总是意指一定市场上在一定时期内(如一月或一年)与每一销售价格相对应,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所以供给也是出售愿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如果只有供给能力而无出售愿望,那就不形成实际的供给。
2.影响供给的因素
影响供给的因素很多,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产者从事生产的目标。
经济分析中一般假定厂商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耗费给定成本所赚得的利润为最大;或者换一种说法,赚得给定的利润所费成本为最小。但是,假如厂商的目标,是使得销售产量或销售金额为最大,则厂商的供给曲线,即与任一给定的销售价格相对应,厂商愿意供应的产量,很可能跟以利润极大化为目标的厂商供给曲线有所不同。
(2)商品的价格。
在影响某种商品的供给的其他因素(如其他有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不变的条件下,商品卖价越高,生产者愿意供给的产量越高。
(3)其他商品的价格。
例如小麦价格不变而棉花价格提高,生产者将缩减麦地种植面积,多生产棉花。这表示棉花价格的提高会引起小麦供给的减少。
(4)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原有的生产成本,使在同一价格水平下,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品,供给量增加。
(5)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商品的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素价格上升,厂商利润减少,供给也会减少;反之,则供给增加。
(6)政府的租税政策。
对一种产品的课税使卖价提高,在一定条件下会通过需求的减少而使供给减少。反之,减低商品租税负担或政府给予补贴,会通过降低卖价刺激需求,从而引起供给增加。
(7)厂商对未来的预期。如果厂商对未来的经济持乐观态度,则会增加供给。如果厂商对未来的经济持悲观态度,则会减少供给。
影响供给的因素要比影响需求的因素复杂得多,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上,供给要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还应该强调的是,供给的变动与时间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价格变动之后的极短期内,供给只能通过调整库存来作出反应,变动不会很大。在短期内可以通过变更原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来调节供给,变动会较大。但只有在长期中才能变更厂房、设备等生产要素,使供给适应价格而充分变动。
3.供给函数
同需求一样,如果把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供给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量因素与供给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函数称为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以Qs代表供给,a,b,c,d,…,n代表影响供给的因素,则供给函数为:
Qs= g ( a,b,c,d,……n)
上述方程表示Qs这个变量与a、b、c、d、……n等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其中Qs作为因变量,它的数值的大小是由决定因变量的自变量a、b、c、d、……n的数值决定的,并且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
1.供给量同价格的关系·供给定理
同价格和需求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样,价格和供给量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其余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独考察供给量同价格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们通过大量事实的观察、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到这样一条规律:在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供给定理或供给规律(law
of supply)。
供给定理同样是通过科学的抽象或说科学的假设而得出的,它以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为条件。这就是说,只有在这一条件下,才能揭示商品本身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本质联系,得出科学的供给定理。
供给定理所说明的供给量与价格的同方向变动关系可以用生产成本来解释。在经济中,作为生要素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供给增加,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因此,只有在商品价格上升时,供给才会增加。这一点将在生产理论中进一步说明。
2供给定理的各种表述方式
供给定理除了上述文字表述,还可通过供给表(表格法)、供给曲线(图形法)和供给函数(模型法)等形式来描述。
表2-2 市场供给表
价格(元)
价格量(吨)
表2-2是描述一种商品供给状况的供给表。它表示,若售价为每吨1元,没有任何生产者愿意提供产品;若价格每吨为2元,则该市场各个生产者愿意销售的数量合计为3吨;价格为3元的市场供给量为6吨……若销售价格上升到每吨6元,该市场各个生产者愿意销售的数量合计达到11吨。
把表2-2的数据描绘在座标图上,即是图2-7的供给曲线(Supply
curve)。供给曲线是供给定理的几何图形形式,它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正值。&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分别用数字表格和图形的形式表述了供给的概念,反映了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一关系也可以用更一般的数学函数的形式来表示。假定其余因素都是给定不变的,每种商品的供给数量(S)及其变化取决于其销售价格(P),于是有供给函数
Qs = g (P)
上式表明了商品的供给量S是价格P的函数。供给函数是用模型法来表述供给这个概念。
若假定供给数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化,即价格愈高,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愈多;反之,价格愈低供给愈少,并进一步假定S与P之间具有直线关系,则供给方程是:
S=-c+dP。
该式表明,只有在P&c/d时,才会有产品提供到市场上来。因为如果Qs&0,即c+dP&0,所以P&c/d。式中的d意指供给曲线的斜率,它表示当P发生微小变化时引起的Qs的微小变化,亦即。
上式中的d取的符号是正,它表示Qs随P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P为正数),供给量相应增加(Qs为正数),价格下跌(P为负数),供给量相应减少(Qs为负数)。供给量是价格的增函数,即供给曲线自左向右上方延伸,称为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若令c=10,d= 4, 则供给函数为:
Qs =-10+4P,或P=5/2 +1/4 Qs
供给曲线分别如图2-8和图2-9所示。
图2-8的供给函数Qs=
-10+4P表明,供给函数是线性函数,因而供给曲线是一条直线,需求曲线的斜率,即价格的变化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这两者的比率即dS/dP,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4;
图2-9的供给函数P=5/2 +1/4 S是图2-8的供给函数Qs =
-10+4P的反函数;供给曲线是一条斜率为1/4的直线,它表示需求量的变化dS与相应的价格变化dP这两者的比例dP/dS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1/4。
如果某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即供给曲线不是直线(如图2-7中那样),那么,这种供给函数就是非线性供给函数,其公式为:
Qs=λP—β
&这个供给函数也是非直线型供给曲线的方程式。
3.供给定理的例外&&
供给定理是一般商品一般情况下的规律,对于有的特殊商品来说也有例外。例如劳动力也是一种商品,但这种商品并不始终遵循供给规律。在开始阶段,工资即劳动价格增加,劳动者将会提供更多的劳动。一旦工资增加到很高水平时,劳动者对闲暇的需要极为强烈,这样,工资水平的进一步上升不会引诱更多的劳动供给,反而有可能减少劳动供给。因此,劳动供给曲线可能是先是正态递增,继而垂直,最后向后弯曲的曲线。如图2-10所示
上述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是除了销售价格以外,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如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的价格等)给定不变,因而生产者愿意供应的产品量,随价格同方向变化,即供给量沿着既定的一条供给曲线变动。在图2-11中,在S上,从A移到B表示供给量的增加,从A移到C表示供给量的减少。这种由价格本身引起的供给变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
&现在假设由于生产技术进步,或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利息等)下降,每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在这场合,同过去比较,与任一供给量相对应,生产者要求的卖价将较低,或者换一种说法,与任一卖价相对应,生产者愿意供应的产量将增加。这种由于技术进步或生产要素价格下降引起的供给的变化,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同理,假设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引起了每单位产品的成本增加,则与任一给定产量相对应,生产者要求的卖价会较高,这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图2-11表示供给状况变化引起的供给曲线从S分别下移到S1和上移到S2的情况。这种由非价格因素引起的供给变动被叫做供给的变动。
&&&&&&&&&&&&&&&&&
1.均衡价格的含义
所谓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与其市场供给相等时的价格,或者说,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其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根据市场需求规律和供求规律,分别确定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而在这两条曲线的交点,生产者愿意出卖的价格和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以及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和消费者愿意买进的数量恰好相等,这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这种在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为已知和确定不变条件下,市场供求达于平衡状态时的价格,就称为均衡价格,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供(需)量,称为均衡产(销)量。如图2-12,DD和SS分别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两线交点E所对应的价格EQE(=OPE)和产量PEE(=OQE)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均衡价格的决定
显然,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并且是市场竞争的结果。通常,销售者总想提高价格,购买者总想降低价格。但在价格高于均衡点时,就会出现超额供给,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迫使销售者降低要价,从而迫使价格下落。反之,在价格低于均衡点时,就会出现超额需求,这种情况导致一部分准备买得商品的人提高其出价,从而迫使价格上升。买卖双方的竞争,将最终趋于均衡状态。
用经济模型来表示,均衡价格决定的条件为:
Qd = f(P)&&&
Qs = g(P)&&&
(1)式是需求函数,(2)式是供给函数,(3)式是供求相等,即均衡价格决定的公式,也就是当D=S时,就可以得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值。
均衡价格由需求和供给决定,所以,需求的变动(不是需求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不是供给量的变动),就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发生变动。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就是供求定理,其内容包括:
1)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可用图形来说明。
例如,在右图中,假设DD与SS是某商品原来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则由此决定的均衡价格是0P,均衡产(销)量是0Q。
假设供给状况不变,但由于(比如说)人们对该商品的嗜好加强了,或者收入提高了,或者与之互为替代的其他商品的价格提高,以致人们对于该商品的任一价格下的需求量较前增加,这就是说,需求状况发生了变化,这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右上移动D1D1。显然,由D1D1和SS所决定的均衡价格,将由OP升为OP1,均衡产量由OQ增为OQ1。由此可见,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也就是说,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以及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的减少。
&再假定需求状况不变,但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或生产要素的价格降低,而使供给状况发生了变化,这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至
S1S1的位置,与该商品每一价格相应的供给量较前增加。S1S1与DD交于R' 点,与D1D1交于R1' 点。可见,DD与S1S1所决定的均衡价格R'Q1'
比OP降低,而均衡产(销)量OQ' 则比OQ增加。由此可见,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也就是说,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以及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当需求和供给都增加时,即需求曲线DD移到D1D1,供给曲线SS移到S1S1,均衡交易量将增加很多,新的均衡价格则可能高于或低于原来的均衡价格。
但是,当DD移至D1D1后,S1S1移至SS,均衡价格一定会上涨,新的均衡交易量则可能大于或小于原来的均衡交易量。
1.价格调节及其局限性
均衡价格形成与变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价格调节经济的过程,在现实中价格的形成及价格对经济的调节是同一社会经济过程。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第一,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是传递信息、提供刺激,并决定收入分配。第二,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第三、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需求。第四、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供给。第五,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从理论上说,通过价格调节,就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但是在现实中,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价格调节并不一定能达到理论上的这种完善境地。而且,从经济的角度看,也许价格的调节能达到那种理论上完善的境地,但从社会或其他角度看,不一定是最好的。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失灵”。为此,通过一定的经济政策来纠正这种失灵就成为必要的。
价格政策就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采取的政策。价格政策也包括许多种,我们这里主要介绍两种: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2. 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由于高于均衡价格,供给量将大于需求量,该商品市场将出现过剩(参见图2-12)。为维持支持价格,政府就应采取相应措施。这类措施有:一是政府收购过剩商品,或用于储备,或用于出口。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就必将增加政府财政开支。二是政府对商品的生产实行产量限制,但在实施时需有较长的指令性且有一定的代价。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采取对农业的支持价格政策是有必要的,对于稳定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第一,稳定了农业生产,减缓了经济波动对农业的冲击;第二,通过对不同农产品的不同支持价格,可以调整农业结构,使之适应市场的变动;第三,扩大农业投资,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 限制价格
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其目的是为了稳定经济生活。但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因而,需求量将大于供给量,该商品市场将出现短缺(参见图2-12)。这样,市场就可能出现抢购现象或是黑市交易。为解决商品短缺,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是控制需求量,一般采取配给制,发放购物券。但配给制只能适应于短时期内的特殊情况,否则,一方面可能使购物券货币化,还会出现黑市交易,另一方面会挫伤厂商的生产积极性,使短缺变得更加严重。
所以,限制价格的实行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但也有不利作用:第一,价格水平低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会使产品长期存在短缺现象;第二,价格水平低不利于抑制需求,从而会在资源缺乏的同时造成严重的浪费;第三,价格水平不合理是社会风气败坏,官员腐朽等不良风气的经济根源之一。
1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商品的需求和供给随着影响它们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前面我们讨论了它们之间变化的一般规律,那么这些因素一定幅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和供给变动的程度有多大呢?这就要引用弹性的概念。
弹性(elasticity)原是物理学上的概念,意指某一物体对外界力量的反应力。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以用两个变量变动的比率之比,即弹性系数来表示。如,设变量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E为弹性系数,则: 
E=Y变动的比率/X变动的比率=(△Y/Y)/(△X/X)=(△Y/△X)·X/Y
需求弹性一般是指需求的价格弹性,它指的是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说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是: 
Ed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Q/Q)/(△P/P)=(△Q/△P)·P/Q
在理解需求弹性的含义时要注意:(1)在需求量与价格两个变量中,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所以,需求弹性是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或者说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2)需求弹性系数是价格变动的比率与需求量变动的比率的比,而不是价格变动的绝对量与需求量变动的绝对量的比。(3)对于任何一种正常商品来说,需求弹性都是负数,这是因为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但一般取其绝对值。
2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点弹性和弧弹性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公式,Ed =(△Q/Q)&(△P/P)=(△Q/△P)·P/Q,当△P→0时,则可得到点弹性计算公式:
lim△P→0(△Q/△P)·
P/ Q=(dQ/dP)· P/Q
用求导数的方法计算点弹性,只要知道一条需求曲线的函数形态,就可以求得弹性系数的公式。
例如,某种需求曲线函数为:Qd = 32-4P,
dQ/dP =-4
Ed = dQ/dP·P/Q =(-4)&P/(32-4P)=
P/(P-8)
这时可求出任何价格水平下的弹性系数,如:
当P =2时,Ed = 2/(2-8)=-1/3(取其绝对值即等于1/3)
当P =4时,Ed =4/(4-8)=-1(取其绝对值即等于1)
当P =6时,Ed =6/(6-8)=-3(取其绝对值即等于3)
由此可以看出,一般而言,在同一条需求曲线的不同点上,需求弹性的大小是不同的。
点弹性还可用几何图来表示和测度。在下列表示需求量与价格关系的座标图上,线性需求曲线为CD,则其中A点的价格弹性Ed=AD/AC。(图2-14)
由A点时价格为P1,需求量为Q1。然后假定价格由OP1降到OP2,因此△P=P1P2,△Q=Q1Q2,A点的弹性系数为:
&由此可见,如果需求曲线为直线,则需求曲线
CD上任何一点A的价格弹性均可用AD/AC来表示。若A位于CD的中点,则该点的弹性系数的绝对值等于于1;若A位于CD的中点以上,则该点的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大于1;若A位于CD的中点以下,则该点的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 
一般地说,非线性的需求曲线如图2-15中的dd线,需求曲线上任一点A的价格弹性可以过A点作一条dd线的切线,与纵轴相交
&于C,与横轴相交于D,则A点的弹性系数仍可由AD/AC来决定。
若求两点之间一段弧的价格弹性,如果简单套用定义式,则在具体应用时会产生如下矛盾:
如果在价格下降时,其计算公式写为:
Ed =△Q/△P·P/Q = (Q2-Q1)/(P2-P1)·P1/Q1
则在价格上升时可写为:
Ed =△Q/△P·P/Q = (Q1-Q2)/(P1-P2)·P2/Q2
其中(Q2-Q1)/(P2-P1)=(Q1-Q2)/(P1-P2),但P1/Q1≠ P2/Q2,因此得到不同的值。
如前例需求曲线为:Qd = 32-4P,在P1=4,
Q2=8两点间的弧弹性系数是:
Ed =(Q2-Q1)/(P2-P1)·P1/Q1 = (8-16)/(6-4)·4/16
=-1(取其绝对值即等于1)
而在上升时,两点间的弧弹性系数就是:
Ed =(Q1-Q2)/(P1-P2)·P2/Q2 = (16-8)/(4-6)·6/8
=-3(取其绝对值即等于3)
为了计算价格中上升与下降时计算的弹性系数值的的差别,价格和需求量都取变动前后的平均值,所以计算弧弹性的公式一般是:
Ed =△Q/△P·P/Q
=△Q/△P·[(P1 + P2)/2&(Q1 + Q2)/2]
即Ed =△Q/△P·[(P1 + P2)/(Q1 + Q2)]
上式在P1=4, Q1 =16和 P2 =6, Q2=8两点间的弧弹性系数就是:
Ed =△Q/△P·[(P1 + P2)/(Q1 + Q2)]
=(8-16)/(6-4)&(4 +
6)/(16 +8)=-4&10/24
=-5/3(取其绝对值即等于5/3)
在实际中弧弹性运用广泛,一般所说的弹性系数是指弧弹性的弹性系数。
3.需求弹性的类型
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也是不同的。根据它们的弹性系数绝对值勤的大小可分为五种类型。
(1)需求完全无弹性,即Ed = 0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例如,糖尿病人对胰岛素这种药品的需求就是如此。
&&(2)需求完全有弹性,即Ed
=∞ (图17)
在这种情况下,当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例如,银行以一固定价格收购黄金,无论有多少黄金都可以按这一价格收购,银行对黄金的需求是无限的。&
(3)单位需求弹性,即Ed = 1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是需求弹性的特例,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见的。现实中常见的是以下两种。
(4)需求缺乏弹性,即0<Ed <1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生活必需品,如粮食、蔬菜等属于这种情况。
(5)需求富有弹性,即1<Ed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奢侈品,如汽车、珠宝、国外旅游等属于这种情况。
4.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商品本身被需要的程度:如必需品和奢侈品*
(2)商品的可替代的程度:如火车和汽车运输*
(3)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其需求弹性越大
(4)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耐用的消费品需求弹性大
(5)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小的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小。
5.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
(1) 需求富有弹性(Ed>1)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会增加。
这个结论可以解释“薄利多销 ”这类现象。
(2) 需求缺乏弹性(Ed<1)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从而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销售总收益会减少。这个结论可以解释“谷贱伤农”
必需品提价则会使居民实际收入下降。
供给弹性一般是指供给的价格弹性,它表示某一商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是: 
ES=供给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
& =(△Q/Q)/(△P/P)
& =(△Q/△P)· P/Q
供给弹性系数一般是正数,因为供给与价格成正比变动关系。
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同需求价格弹性计算方法相同,供给弹性的点弹性公式为:
=(△Q/△P)·P/ Q=(dQ/dP)·P/Q
供给弹性的弧弹性公式为:
=(△Q/△P)·[(P1 +
P2)/(Q1 + Q2)]
不同之处在于求出的弹性系数是正值。
3.供给弹性的类型
(1)供给完全无弹性,即Es =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如何变动,供给量都不变。例如,土地、文物、某些艺术品的供给。
(2) 供给完全有弹性,即Es →∞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既定而供给量无限。
(3)单位供给弹性,即Es = 1
在这种情况下,供给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这时的供给曲线是通过原点的一条与横轴成45o,并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4)供给富有弹性,即1<Es <∞
在这种情况下,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这时的供给曲线是一条穿过价格轴的向右上方倾斜且较为平坦的线。
(5) 供给缺乏弹性,即0<Es<1
在这种情况下,供给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这时的供给曲线是一条穿过数量轴的向右上方倾斜且较为陡峭的线。
3.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1)生产时期的长短。短期小,因为无法及时调整
(2)生产的难易程度。易的大
(3)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大的大,小的小
(4)生产所采用的技术类型。资本密集小,劳动密集大
除了商品本身价格因素之外,商品的需求和供给还会由于其他因素或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因此相应地就还有存在其他因素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这里,我们只介绍一下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弹性。
1.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收入变动的比率之比。其公式是:
Em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收入变动的比率=(△Q/Q)/(△I/I)=(△Q/△I)·I/Q
Em =△Q/[(Q1+ Q2)/2]&△I/[(I1+ I2)/2]&
= (△Q/△I)·[(I1+
I2)/(Q1+ Q2)]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可正可负,并可据此来判别该商品是正常品还是劣等品。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正值,即E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该商品即称为正常品。正常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可等于1,大于1(奢侈品)或小于1 (必需品),它们也分别为单元弹性、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由此也就可以说明,为什么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开支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所谓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全部支出)可以反映一国或一个家庭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是负值,即Em<0,表示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此种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该商品即称为劣等品。那些低档的日用消费品,就可能具有负的收入弹性,因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会更多地购买高档的消费品取而代之。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不同商品在一定的收入范围内具有不同的收入弹性,同一商品在不同的收入弹性。收入弹性并不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属性,而取决于消费者购买时的收入水平。这是因为,收入水平提高时,本来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也许会被认为是必需品,本来被认为是正常商品的东西,可能会被认为是劣等品。
2.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是一种商品(x)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另一种商品(y)价格变动的比率之比。其公式是:
Em = x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y商品价格变动的比率=(△Qx/Qx)/(△Py/Py)=(△Qx/△Py)·Py/Qx
Exy =△Qx/[(Qx1+ Qx2)/2]&△Py/[(Py1+ Py2)/2]&
= (△Qx/△Py)·[(Py1+
Py2)/(Qx1+
需求的交叉弹性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它取决于商品间关系的性质,即两种商品是互替商品还是互补商品,并由此可通过交叉弹性的度量商品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弹性是正值,即Exy>0,表示随着Y商品的价格的提高(降低),X商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减少),则x、y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为互替品。其弹性系数越大,替代性就越强。
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弹性是负值,即Exy<0,表示随着Y商品的价格的提高(降低),X商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增加),则x、y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为互补品。其弹性系数越大,互补性就越强。
当然,如果商品x、y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即Exy= 0,则说明X的需求量并不随Y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动, x、y既非替代品亦非互补品,它们之间没有什么相关性,是相对独立的两种商品。
3.弹性理论与经济政策
研究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弹性,对于经济决策有着重大意义。例如,由于各种商品的不同需求价格弹性会影响销售收入,因而调整商品价格时要考虑弹性。例如,为了提高生产者收入,往往对农产品采取提价办法,而对一些高档消费品采取降价办法,同样,给出口物资定价时,如出口目的主要是增加外汇收入,则要对价格弹性大的物资规定较低价格,对弹性小的物资规定较高价格。再如,各种商品的收入弹性也是经济决策时要认真考虑的。在规划各经济部门发展速度时,收入弹性大的行业,由于需求量增长要快于国民收入增长,因此发展速度应快些,而收入弹性小的行业,速度应慢些。研究产品需求的交叉弹性也很有用。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应考虑到替代品和互补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否则,变动价格可能会对销路和利润产生不良后果。
1.什么是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需求定理?它可用哪几种方式表述?
3.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不同?
4.什么是供给?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5.什么是供给定理?它可用哪几种方式表述?
6.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何不同?
7.什么是均衡价格?它是如何形成的?
8.什么是供求定理?
9.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
10.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是否应该采取对农业的支持价格政策?为什么?
11.什么是限制价格,实行限制价格政策有什么好处?会带来什么不利的后果?
13.么是需求价格弹性?弹性系数是怎样计算的?
14.如何判断一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还是需求缺乏弹性?
15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16.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如何?根据需求弹性理论分析“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
17.什么是供给弹性?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