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会计本科毕业论文,写农村经济,如果写从物业非诚勿扰广州收租男升级,有什么思路可写2

您的位置:
广东分社新闻热线 日: 夜:
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
新华网广东频道
&&&&农村集体经济是东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管理农村政权的物质保障,也是加速城市一体化进程的物质基础和实现广大村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30年来,东莞市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缘人缘优势,坚持打基础、办实业、走正道,通过不断创新经营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强化经营管理,较好地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和集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东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成就
&&&&目前,东莞市32个镇街中,有596个村(居)委会,共有经联社559个、经济社2499个。至2007年底,全市农村集体总资产达1088.6亿元,净资产821.2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434倍和418倍,总资产占全省同级资产的39%;集体经济总收入140.2亿元,纯收入81.8亿元,可支配收入183亿元,占全市公共可支配财力的34.7%;全市村组两级净资产超过1亿元的村有252个,村组两级纯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村有240个;农民人均纯收入11606元,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农村集体经济对于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巩固农村基层政权,保持农村稳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集体经济是东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集体经济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土地、厂房、资金等基本要素。在以农村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地域范围,集中了东莞市三分之二的户籍人口、三分之二的经济总量和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业企业。以东城为例,2007年实现税收38.5亿元,其中源于社区地域的企业22.5亿元,市属企业5.1亿元,区属企业1.3亿元,契税及其他税收9.6亿元,分别占58.5%、13.2%、3.4%和24.9%。可以说,全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土地,主要来源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市经济发展的成果-GDP和财税收入,也主要来源于以农村集体经济为载体的工商企业。
&&&&(二)集体经济是加速城市一体化进程的物质基础。年,东莞市集体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05.7亿元、132亿元、180.9亿元和212.3亿元,分别占全市社会投资额的23.2%、22.1%、25.7%和25.2%。其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辖区范围内的道路、学校、绿化等公益公用设施的投入为24亿元、18亿元、16亿元和21亿元,分别占当年纯收入的35.5%、25.1%、20.6%和26%,有力地推动了基础设施城乡对接。
&&&&(三)集体经济是管理农村基层政权的物质保证。东莞市农村(社区)的运作费用基本上由集体经济承担。年,全市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的治安、教育、环卫、计生、社保、民兵、五保户和军烈属补助等公益福利费用为27亿元、30亿元、35亿元和40亿元,分别占当年纯收入的40%、41%、46%和48.9%。由于集体经济有实力、为民办事有财力、服务基层有能力,农村干部说话就有力,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形象和威信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四)集体经济是实现村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东莞市的集体经济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集体直接分配的收入3104元,占比26.7%;来自因集体经济发展聚集人口而带来的租金收入4100元,占35.3%;来自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企业的工资收入3978元,占34.3%。也就是说,集体直接分配、租金收入、工资收入各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其中与集体经济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收入超过三分之二。在集体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下,全市农民整体上实现了宽裕小康,并享有医疗、养老等多项福利待遇,基本实现了从小到老、从生到死的系列化社会服务。
&&&&二、东莞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经验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东莞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进程,其做法和经验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抢抓机遇,率先发展。改革初期,东莞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对集体资产实行分类处理,将适合到户使用的耕牛农具分配到户,将会堂、饭堂、祠堂、仓库等适合统一经营的资产保留在集体,没有分光吃光。对外开放后,东莞充分利用这些保留下来的集体资产,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率先引进"三来一补"企业,拉开了农村工业化的序幕。之后,利用土地、劳力等比较优势,通过土地开发、建厂出租等方式"筑巢引凤",成功地将毗邻港澳、侨胞众多的人文地理优势转化为要素聚集优势,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近年来,东莞市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倡导"五破五增",统筹用地指标,积极引导集体经济从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大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
&&&&二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后,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管理,才能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为此,东莞市根据形势发展和现实需要,切实抓好规章制度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在市一级,市人大常委会于1997年颁布了《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规定》之后,东莞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制度建设进入了"黄金十年"。1998年至2007年的10年间,多次以政府令的形式发布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实施办法,对集体经济的治理结构、经济合同、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集体借款、对外投资、基建工程、土地基金、开支审批、收益分配等事项不断进行规范。同时,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根据业务工作需要,先后出台了业务管理文件26个。在镇一级,各镇街按照市的要求,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管理办法和细则。全市32个镇街以政府或政府办名义出台有关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文件248个,以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名义制定的业务管理细则66个。在村(组)一级,全市所有经联社和经济社都制定了章程或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章程的操作性和约束力不断增强,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日趋规范。目前,东莞市农村集体经济各项管理工作基本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农村基层干部按章办事的观念大大增强,农村集体经济迈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发展轨道。
&&&&三是创新手段,强化监督。为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稳健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手段,切实强化集体经济的运营监督。一是加强民主监督。率先在国内按公布地点公众化、公布专栏橱窗化、公布内容通俗化、热点问题专项化的"四化"标准实施财务公开,成为全国农村财务公开的通用标准。根据实际推行财务收支印发到户、电脑触摸式公布和财务公开新版式,不断规范和完善财务公布的软硬件建设。同时,在全市全面建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推进集体经济民主理财。二是加强委派监管。率先在国内全面推行农村会计委派制,并同时推行财会电算化,实现了农村财务管理现代化。由于效果明显,此举得到了中纪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全国推广。2007年,东莞市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出台完善农村会计委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理顺委派会计管理关系,健全报酬激励机制,完善定期轮岗制度。三是加强审计监督。从2002年起,建立和推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 制度,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常规审计和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拓展监督领域,增强监督力度。四是加强统计监控。实行季度分析报告制度,定期检查财务执行情况,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地提高了集体经济统计的时效性,增强了措施的针对性。五是加强审查监督。一方面,从2005年开始全面推行农村出纳专职化,强化资金支出的审查和把关,规范集体货币资金管理。另一方面,从2007年开始全面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大事项报告审查制度,着力解决镇街对经联社约束机制偏软、对经济社监管缺位等问题。由于实行了民主监督、委派监管、审计监督、统计监控、审查监督"五管齐下"的监管模式,有效地将专职财会队伍延伸到基层,将反腐关口下移到基层,将管理制度落实到基层,将群众矛盾化解在基层,从而开创了农村集体经济存量高基数、增长高速度、管理高标准的良好局面。
&&&&四是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民主"的现代合作经济运行机制是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为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东莞市在改革产权制度,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2002年至2003年,在东城、万江、常平、清溪等镇街进行改革试点,取得经验后,于2004年全面铺开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至2006年底,全市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基本完成,共建立了559个股份经济联合社和2499个股份经济合作社,119万名村民成为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股东,东莞市成为继深圳后全省第二个全面完成改革的地区。通过改革,东莞市农村集体经济初步建立了"一刀切、生不增、死不减、进不增、出不减"的股权制度,建立了"盈利共享、风险共担、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作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权益,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的转型,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由于起步失机、决策失误、管理失当等原因,东莞市部分村组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差距有所拉大。从八十年代起,东莞市就开始对经济后进村进行市内扶持,并根据形势的变化逐步提高扶持标准,从1985年扶持纯收入低于3万的村逐步发展到2002年扶持纯收入低于50万元村,扶持的力度也逐步加大。从2002年开始,东莞市将11个经济欠发达镇、81个纯收入低于50万元经济欠发达村和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全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困难户列为扶持对象,通过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发放扶贫贷款、化解不良债务、结对挂钩帮扶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扶持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脱贫奔康,积极推进全市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2007开始,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为每个欠发达村发放贴息借款500万元。年,市财政累计安排3.2亿元农村扶贫专项资金,开展通路、通水、卫生站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扶贫项目1000多个,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地区"行路难"和"饮水难"问题,全市所有自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户户用自来水",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各镇街通过以地抵债等多种方式,为欠发达村累计化解债务12.6亿元,有效地帮助其摆脱了债务危机,夯实了经济发展基础。实施这些扶贫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底,81个欠发达村的净资产23亿元,经营纯收入1.1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334%和872.7%;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0.5%,下降36.2个百分点;资不抵债村减少29个,有60个欠发达村达到脱贫标准。
&&&&三、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东莞市农村集体经济总体上仍保持增长态势,但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增长速度趋缓。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土地能源紧缺、加工贸易政策调整、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当前东莞市依靠出让土地、建厂收租、物业租赁为主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后劲不足,部分地方超分配严重、集体经济收支失衡、积累减少等问题日趋显现,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二是政经合一的管理体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发展需要。集体经济组织"三会"独立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程度不高,部分组织没有依规依章运作。三是支持集体经济发展配套政策也还不完善不健全。东莞市推行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的时间比较短,改革在相当部分地区只是初步搭建起制度框架,配套还不健全,新体制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
&&&&四、探索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策
&&&&我们认为,下阶段东莞市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从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股份合作制度、集体资产管理机制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全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着力构建适合东莞市实情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立足内部挖潜。一是鼓励和支持现有企业就地升级转型,稳定物业经营,防止产业空心化。二是加快制定旧村旧厂改造和农民公寓建设扶持政策,鼓励集体经济适时实行"退二进三",把收益高的商业物业掌握在集体手中,改善物业经营结构,提升物业经营档次,提高集体资产增值能力。三是支持集体经济组织成立或引进物业管理公司,对住宅、商铺、市场、工业园区等物业实行专业化管理,促进物业经济由分散的乡村模式向城市单元模式转变,降低管理成本,减轻集体负担。
&&&&实行层级整合。一方面,探索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合并组级经济,推行村级统一核算,推动行政区域内的资源整合,避免分散发展。另一方面,探索以股份制形式,在镇域乃至市域范围内进行土地和项目开发,建立"市、镇主导开发,市、镇、村三级分利"的发展模式,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在行政区域外配置资源,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推动集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拓展资本运营。引导村组把注意力从集体资产的物质形态管理转到物质形态管理与价值形态管理并重的轨道上来,减轻对发展物业经营的路径依赖。一是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合理选择金融产品服务,盘活集体闲散资金。二是探索重大发展项目融资时,适当考虑吸纳集体资金参股,使集体经济能分享到全市经济发展成果。
&&&&(二)完善股份合作制改革。重点深化产权制度,强化股权管理,健全法人治理制度,为全面落实和优化新型分配机制奠定基础。
&&&&探索集体股股权改革。从实际出发,分步稳妥推进集体股股权改革。对"固化暂不量化"模式设置股权的,指导督促有条件量化的集体经济组织逐步将资产量化到人。对于"固化量化"模式设置股权的,指导集体股分配有盈余的村组降低集体股比例。在城市化程度高、已实行"村改居"的社区开展试点,探索逐步取消集体股,直接从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益中提取公共公益经费。
&&&&强化分配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分配监管,促使农村集体分配逐步规范合理。一方面,督促集体经济组织按章分配。引导集体经济组织落实政策规定和章程,逐步改变传统的福利分配模式,促使集体分配实现按股分红。在兼顾现有分配水平基础上,推行集体分配与经营成果、债务清偿紧密挂钩的分配方式。另一方面,严格集体股、个人股收益使用。坚持效益决定分配的原则,股东分配只能在个人股年度收益中开支,社区公益等费用只能在集体股年度收益中支出,不得随意扩大和相互挤占,切实将过度分配的势头控制下来,真正实现"盈利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红"。
&&&&健全完善法人治理。加强股份经济组织运行监督指导,健全理事会、监事会、股东(代表)大会制度。完善股份经济决策、分配、监督机制,推动股份经济组织向"管理科学、运转协调、分配规范"经济实体转变。坚持村基层党组织、村委会对集体经济组织领导和监督,探索实施集体经济组织与自治组织在机构、职能、人员等方面的有效分工,村委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集体经济组织集中精力抓经营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聘请职业经理人的办法,提高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水平。
&&&&(三)健全集体资产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高效的管理制度,是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障。
&&&&健全资产运营机制。规范集体资源性资产转为货币资金后的管理、使用和监管。明确资产财务登记主体,指导集体经济组织抓紧做好产权证件更名,将土地、房屋、车辆等产权记入股份经济组织名下,理顺产权关系。按照社区行政管理与经济运营分账核算的思路,逐步在条件成熟的村(居)推行经济组织与自治组织财务分帐核算,划清权责,界定经济来源和费用承担,从核算体系上为政社分开打好基础。
&&&&健全管理约束机制。全面落实集体经济组织重大事项审查制度。制定农村干部违反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办法,健全约束惩处机制,遏制违规违章行为。借鉴国家公务员管理经验,制定全市村干部岗位知识和技能大纲,严格岗前培训,加强任内教育。完善农村干部考核办法,规范报酬制度,加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引导农村干部树立打基础、重效益、谋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避免发生短期行为。
&&&&(四)推进农村区域协调发展。根据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加大统筹力度,大力开展新一轮农村扶贫工作。
&&&&调整扶持标准。新的扶持标准将从只考虑村级经济实力向统筹考虑村组两级经济实力转变,从只考虑经济总量向统筹考虑经济总量与人均水平转变,从只考虑经济因素向统筹考虑经济、社会、政治因素转变。
&&&&完善扶持措施。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投资重点适当转向农村,新增财力适当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多方面减轻欠发达村费用负担。落实生态补偿政策,支持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林地面积较大、经济发展较为薄弱的村开展农田林地保护、农业开发和公共管理服务。继续落实贴息借款政策,实施结对帮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多渠道帮助欠发达村加快发展。(东莞市农业局)
( 责任编辑: 刘韵 )
图片新闻   
 粤帖精选
 粤报头条
新华社记者看广东
??????????
地点:二沙岛广州市政协礼堂
地点: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地点:深圳银湖旅游中心请问会计本科毕业论文,写农村经济或镇集体经济,写哪些题目比较好_百度知道
请问会计本科毕业论文,写农村经济或镇集体经济,写哪些题目比较好
厂房收租)除了写农村经济审计,农村经济存在问题(主要是过于依赖物业。还有哪些值得写
不用进去办公室找领导调研的,一般他们都不会热情接待我们,毕竟我们进去调研,有机会暴露他们贪腐问题最好是能够在村委会的村务公开那里拿到资料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农村财富积累机制完善农村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升等等
谢谢。最好是能够在村委会的村务公开那里拿到资料的,不用进去办公室找领导调研的,一般他们都不会热情接待我们,毕竟我们进去调研,有机会暴露他们贪腐问题。尽可能列举多一点题目。
农村财务选题目录
你搜索看看
村委会评选方面的制度及村委会各项费用支出等,希望对你有帮助。
土地公有化,生产集体化。
我发你一篇我自己去年毕业论文,你采纳我发给你,给我邮箱
贪腐问题你也想写进去啊。
不好意思,我没读本科
其他类似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毕业论文考核要求――培养方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毕业论文考核要求
目录毕业论文考核要求……………………………………………1毕业论文要求及文本格式规范………………………………2附录一工商管理(本)毕业论文选题………………………12附录二物流管理(本)毕业论文选题………………………14附录三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本)毕业论文选题……………16附录四会计学(本)毕业论文选题…………………………18附录五国际贸易(本)毕业论文选题………………………21附录六金融学(本)毕业论文选题…………………………27附录七物业管理(本)毕业论文选题………………………34附录八市场营销(本)毕业论文选题………………………35附录九经济与信息管理(专)毕业论文选题………………37附录十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选题………………………38附录十一物流管理(专)毕业论文选题……………………39附录十二会计学(专)毕业论文选题………………………40&&&&&毕业论文考核要求&一.论文选题的确定。 学院按专业由各系确定好论文选题范围(可参考附录的论文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按要求选好论文选题,原则上要求班内做到一人一题。二.论文指导老师的确定。学生选好论文选题,由学院按选题的专业方向为其选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具有讲师以上学术职称的教师担任,其任务是指导考生确定论文题目、构思论文大纲、草拟论文初稿、完成论文定稿。三.论文答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撰写,论文完成后由学院组织论文答辩小组主持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答辩小组由三至五名教师组成,组长由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学术职称的教师担任,组员必须具有讲师以上学术职称。答辩采取面试的方式,首先由考生简要报告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答辩时间。秋季毕业学生,五月中旬前;春季毕业学生,十一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通知。成绩评定。按百分制,60分以上者为合格论文。毕业论文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并体会粗评分的初步意见。在完成答辩的基础上,由毕业论文答辩小组确定毕业论文的成绩,报答辩委员会评定。四.论文的基本要求1.论文的选题要注意其理论价值、适应我国国情,尽量同现实联系起来;2.论文的撰写要在专业理论上有新的发挥或对某个问题作出新的概括;3.论文要做好观点正确、内容充实、条理分明、文字通顺。专科字数不少于6000,本科字数不少于8000;4.论文的撰写必须在参阅大量书籍和文章,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体会,独立地完成,不允许有剽窃抄袭或请人代笔等舞弊行为,一旦发现舞弊行为立即取消当年考核资格。&&&&&&&&&&&&&&毕业论文要求及文本格式规范为规范我院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学院对我院毕业生毕业论文格式特统一要求一、用纸、页边距及字数要求统一用A4纸张打印;左边距3厘米,右边距2厘米,上边距2.5厘米,下边距2.5厘米;字数要求:本科字数不少于8000,专科字数不少于6000。二、目录目录为三级目录,并标明页码,详细格式规范见附件。三、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的要求及格式规范见附件四、正文文字字体、字号及行距正文文字字体用宋体,字号为小四号;正文文字行距采用1.25倍行距。五、论文标题序号统一采用中文国标。具体序号为:一、(一)1、(1)①第一,……第二,……②第一,……第二,……(2)2、(1)(2)(二)1、二、(一)(二)……六、论文注释格式凡文中引用的数据和观点均应以注释形式表明具体出处。正文中引用的数据和观点均用脚注的形式标明出处,采用①②……这样的序号,标注处应该用上标(即①②……)。脚注序号每页新起,即每页序号从①开始。脚注采用小5号楷体。七、论文图表格式1、表和图均应有标题,以表1、表2…….,图1、图2……,显示,表和图若为引用,必须标明详细出处(标在图、表的下方),表、图中的符号要予以说明。& 示例:说明:①&&&&&&&&&&&&& &&&&&&&&&&&&& ②③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80页,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2、表序、表题放在表的上方,图序、图题放在图的下方。论文中的表述不要用上表、下表、上图、下图之类的表述,而是直接用表1,图1这样的表述。&&& 3、表序、表题和图序、图题用小4号楷体粗体。&&& 4、表序与标题之间、图序与图题之间不要加冒号,而是以空格隔开。&&& 5、表和图的内容(指标、符号、数据等)的字体应比正文文字字体小。&&& 八、年代、年份、数字的表述方式&&& 不能用85年之类的表述,而必须用1985年这样的表述;不能用80年代之类的表述,而必须用20世纪80年代(或1980年代)之类的表述。数字在千位数以上,每隔3位数以空格隔开,如1 000,10 000 000等。九、英文缩写的表述方式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必须有中文全称。格式:中文全称(英文缩写)。示例:世界贸易组织(WTO)& &&十、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标注采用国标方法。示例:&& 参考文献:(先中文,后外文;先书目,后论文)1.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文版,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 于宗先:《资产泡沫化与经济消长》,载《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6期。3.中国人民银行:《各项贷款增速回升,储蓄存款明显增加》,载《中国财经信息网》(网址:http://cat./),日。外文参考文献建议采用以下格式:Eugene F. Fama, 1968.Risk Return and Equilibrium: Some Clarifying Comments.The Journal of Finance, Mar 1968, Vol. 23 Issue 1, pp.29-40.Alfred E. Kahn,1998. The Economics of Regulation: Principles and Institutions.The MIT Press.或者:Fama,Eugene F. ,1968.Risk Return and Equilibrium: Some Clarifying Comments.The Journal of Finance, Mar 1968, Vol. 23 Issue 1, pp.29-40.Kahn,Alfred E., 1998. The Economics of Regulation: Principles and Institutions.The MIT Press.2、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5种。十一、文献来源引注原则注释及参考文献均应源自第一手文献(含外文文献的中译一手文献),即不要用转载期刊或者转载网站上的文献,如《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期刊、中国期刊网刊载的论文等电子文献都是二手文献,不得直接引注。在转载期刊或者转载网站上发现的文献,务必查阅原发期刊,引注务必用原发期刊。十二、论文装订顺序1、论文封面(填写统一使用黑色中性水笔)2、目录3、开题报告4、中文摘要【单独占1页】5、英文摘要【单独占1页】6、论文正文7、参考文献【单独占1页】以上部分装订成册,一式三份。最后存档文本统一采用胶装。成绩评定表各一份(由学院发)不能与上述论文装订。&&&&&&&&&&&&&&&论文文本规范见附件:&论文文本规范附件:目& 录【到三级标题】开题报告……………………………………………………………页码中文摘要……………………………………………………………页码英文摘要……………………………………………………………页码前言…………………………………………………………………页码一、……………………………………………………………………页码&&(一)……………………………………………………………………………页码&& 1、…………………………………………………………………………页码&& 2、…………………………………………………………………………页码& (二)……………………………………………………………………………页码&& 1、…………………………………………………………………………页码&& 2、…………………………………………………………………………页码二、……………………………………………………………………页码& (一)……………………………………………………………………………页码&& 1、…………………………………………………………………………页码&& 2、…………………………………………………………………………页码& (二)……………………………………………………………………………页码&& 1、…………………………………………………………………………页码&& 2、…………………………………………………………………………页码┋参考文献……………………………………………………………页码【一级目录用宋体、粗体4号字,二级目录用宋体小4号字,三级目录用宋体小4号字(行距视目录中标题多少可定为1.5 倍或1倍)】&&中文摘要(300~500字)【另起1页】中文摘要标题用二号宋体、粗体,段前、段后各空1行,摘要正文用楷体4号字,1.5倍行距。关键词:关键词用四号楷体、粗体,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关键词数量:3~5个。&Abstract 【另起1页】Abstract用二号Times New Roman字体、粗体,段前、段后各空1行,摘要正文用4号Times New Roman字体,1.5倍行距。Key words:关键词用4号Times New Roman字体、粗体,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关键词数量:3~5个。【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正文另起一页正文为小4号宋体,数字和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均采用1.25倍行距。一级标题居中,用一、二、三、……标示,用小三号黑体、粗体;标题前后各空0.5行,居中。例示:一、论文选题的意义正文二级标题用(一)(二)(三)……标示,用4号黑体,标题前空0.5行,左缩进2字符。例示:(一)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正文三级标题用1、2、3、……标示,用小4号楷体、粗体。例示:1、促进本学科理论的发展正文,小4号宋体,1.25倍行距,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段落前空2字符。参考文献【另起1页】参考文献标题用小三号黑体、粗体,段前、段后各空1行。参考文献正文中文用宋体小四号字,1.25倍行距,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用小四号。示例:1.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文版,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 于宗先:《资产泡沫化与经济消长》,载《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6期。3.中国人民银行:《各项贷款增速回升,储蓄存款明显增加》,载《中国财经信息网》(网址:http://cat./),日。4.Eugene F. Fama, 1968.Risk Return and Equilibrium: Some Clarifying Comments.The Journal of Finance, Mar 1968, Vol. 23 Issue 1, pp.29-40.学院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的一些具体要求&&&& &&开& 题& 报& 告(注:用一号楷体)(不少于2000字)&一、研究目的和意义(注:用四号字)(注:内容用五号字)&&&&二、主要参考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本课题的主攻方向(注:用四号字)&&(注:内容用五号字)&&&三、主要研究内容、途径及技术路线(注:用四号字)&(注:内容用五号字)毕业论文的技术路线的内容为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步骤。&&&&四、研究的主要阶段、进度及完成时间(注:用四号字)&&&(注:内容用五号字)&&&&&学院有关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的一些具体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论& 文& 摘& 要&(注:①可套打,最好手填,若套打必须用A3纸,全套套打;②不得粘贴;③摘要不少于300字,先起草,后誊抄;④摘要为论文的缩写,摘要包括论文的基本内容和结论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指导教师评语:(注:须由指导教师手写,不得粘贴)&&& 评语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论文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对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的意见;&&& 3.论文是否有创新;&&& 4.从论文来看,作者是否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是否掌握了系统、扎实的经济学或管理学专业知识,并对论文作者和科研能力做出评价(基本或一定或较强或很强的科研能力);&&& 5.论文的不足;6.论文是否达到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水平(以及经济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论文水平)。&&指导教师&&&&&&&&&&&& &评& 分&&&&&&&& &&&年&& 月&& 日(必须指导教师亲自签名,不得他人代签)答辩小组评语(注:由评阅教师填写)评语应包括的内容(简明扼要):1. 论文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2. 对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的意见;3. 论文是否有创新;4. 从论文来看,作者是否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是否掌握了系统、扎实的经济学或管理学专业知识,并对论文作者和科研能力做出评价(基本或一定或较强或很强的科研能力);5. 论文是否达到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水平(以及经济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论文水平)。&答辩组长&&&&&&&&&&&& &&评 分&&&&&&&&& &&&年&& 月&& 日(注:必须由答辩组长亲笔签名)&答辩委员会评语(注:可由答辩委员会主任或答辩秘书填写)评语应包括的内容(简明扼要):1. 论文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2. 对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的意见;3. 论文是否有创新;4. 从论文来看,作者是否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是否掌握了系统、扎实的经济学或管理学专业知识,并对论文作者和科研能力做出评价(基本或一定或较强或很强的科研能力);5. 论文是否达到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水平(以及经济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论文水平)。&答辩委员会主任(签章)&&&&& &&评 分&&&&&& &&&年&& 月&& 日&&&附录一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论文选题( 本)1.企业生产或技术战略问题研究2.大规模定制战略的实施条件及其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3.丰田生产方式的实施条件及其借鉴作用4.企业产品(或服务)设计问题研究5.制造业(或服务业)车间班组组织方式与现场改善活动6.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研究 7.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研究 8.中国FDI接收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9.中国企业集团的多元化战略研究 10.武汉地区光电子产业集群研究11.中外民营家族企业比较研究12.论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对策 13.论我国民营企业家的培育和成长14.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创新 15.论我国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的改进与完善 16.企业并购成败的影响因素研究17.入世后外资并购的特点和趋势研究18.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问题研究 19.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研究20.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绩效研究21.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企业R&D能力建设研究 23.企业集群的知识网络研究24.跨国公司的网络治理研究25.企业R&D的绩效分析26.企业专利战略研究27.影响创业者意愿的因素分析28.专利信息系统设计29.知识产权保护的适度性分析 30.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研究3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与文化整合32.中国企业战略转型问题研究 33.跨国公司当地化策略研究 34.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比较研究 35.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问题研究 36.传统文化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研究 37.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研究38.企业成本领先战略及实施条件研究 39.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 40.企业差异化战略的实现研究41.创业机会研究 42.新企业的成长战略研究43.创新与创业关系研究44.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45.中国民营家族企业的治理瓶颈46.浅议企业文化与企业国际化47.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机制研究48.中国互联网公司治理研究 49.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研究50.合伙制企业公司治理51.公司治理在中国的发展趋势52.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53.战略视角下的服务竞争探讨54.动态环境视角下的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55.基于关系视角下的服务竞争56.基于资源学派的战略管理理论的比较57.企业动态战略与动态能力 &58.产业变迁下的企业机会分析59.新经济产业中战略模式研究60.企业战略风险的管理61.基于知识的企业战略研究62.企业能力与企业行为63. 员工创造力管理64.企业文化在企业合并中的作用与问题分析 65.我国企业外包战略的实施、分析及对策 &&&&&&&&&&&&&&&&&附录二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论文选题(本)1.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2.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研究3.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4.企业物流系统设计5.信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6.物流系统质量评价研究7.供应链管理的风险8.中外物流比较研究9.物流服务的改进与创新途径10.信息技术对物流服务绩效的影响11.我国物流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2.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物流能力研究13.湖北省物流能力提升对策研究14.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15.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16.我国绿色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17.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18.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初探19.基于物流的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20.湖北省物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21.湖北省物流要素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22.基于产业结构的湖北区域物流能力分析23.浅析湖北省现代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24.绿色物流与区域经济的互动机制研究25.区域物流信息网络系统设计初探26.区域物流业对湖北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27.我国区域物流的发展模式研究28.我国物流管理现状及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思考29.30.31.32.我国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33.电子商务中的第三方支付问题初探34.准时制(JIT)生产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35.我国物流标准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36.经济全球化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37.关于武汉市物流业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思考38.如何通过增值服务来带动传统储运行业的转型39.第三方物流在现代物流业中的重要角色分析40.第三方物流的盈利模式分析41.中外物流配送业发展比较研究42.中外物流快递业发展比较研究43.应该如何对国内铁路与公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44.运用价值链理论对现代物流在供应链中的价值进行分析45.无线射频技术RFID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影响46.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47.集成供应链物流运作管理研究48.第三方物流动运作模式研究49.国际物流(海洋运输)运作模式研究50.物流园区的发展与建设模式研究51.我国(某)零售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分析&&&&&&&&&&&&&&&&&&&&&&&&&&&&&&&附录三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选题(本)&1.论企业培训的风险与防范2.论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及其风险管理3.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4.论企业人力资源外包过程中的风险控制5.论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流失问题及对策6.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7.论有效管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途径与方法8.论发展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9.论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10.论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劳动争议11.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12.战略性员工培训体系的设计研究13.战略性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14.转型经济条件下雇佣关系的变化15.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关系研究16.人力资源外包途径与管理研究17.中小企业薪酬体系研究18.中小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研究19.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研究20.高新技术企业培训体系研究21.激励理论新发展的研究22.领导与领导方法研究23.中外人性比较研究24.绩效考核方法研究25.中小企业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26.中外薪酬制度比较研究27.薪酬制度设计方法研究28.股份制企业中的薪酬管理问题研究29.薪酬构成及其功能研究30.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研究31.领导力与管理艺术研究32.人力资本研究33.人力资源绩效评估研究34.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35.跨文化冲突与管理36.在华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37.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36.论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改革37.劳动合同条款研究38.劳动市场的就业趋势分析3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管理40.工资弹性研究41.安全生产与劳动法规42.职业经理人的道德建设研究43.职业经理人信用问题研究44.职业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45.职业经理人的选择机制研究46.职业经理人成长路径及对策研究47.职业经理人治理机制研究&&& 48.职业经理人效用模型研究49.职业经理人的市场薪酬水准研究50.职业经理人的绩效评估体系研究51.股份制企业高管层薪酬管理研究52.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管理问题研究53.绩效管理方法研究54.中外薪酬制度比较研究55.企业薪酬制度选择研究56.上市公司薪酬问题研究57.大学生工作寻访的心态与行为研究58.劳动需求方视角的可雇佣性与可雇用技能的研究59.劳动合同短期化相关问题的研究60.绩效标准设计方案的研究61.组织绩效控制方法的研究&&&&&&&&&&&&&&&&&&附录四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论文选题(本)&1.贷款五级分类与现金流量关系研究2.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环境治理信息披露研究3.我国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的特殊性研究4.股权分置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案例分析5.股权分置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6.经理人控制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7.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分析8.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9.产品市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分析10.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分析11.公司治理影响会计报告质量吗?12.公司高管的政治背景与会计报告质量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13.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互补还是替代?14.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差异分析15.公司高管的政治关系与税收优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16.企业盈余管理和审计质量关系研究17.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18.审计声誉机制研究19.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审计研究20.审计独立性的经济学分析21.论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创新理念及其影响22.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分析23.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定位及实施途径分析24.人力资源会计基本问题研究25.公共财政下会计管理模式研究与分析26.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探析27.上市公司审计失败问题分析28.基于审计风险的审计收费研究29.独立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30.内部审计在防范会计舞弊中的有效行分析31.公允价值的理性思考32.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应用分析33.企业现金及流量管理问题研究34.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分析35.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影响分析36.关于谨慎性会计原则研究37.关于人力资源产权与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38.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39.人力资源会计模式的比较研究40.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治理对策41.企业信用管理政策问题研究42. EVA与企业绩效评价问题研究43.企业并购后整合之问题及对策研究44.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对策研究45.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问题研究46.资产减值问题研究47.商誉会计问题研究48.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观研究49.预计负债问题研究50.关联方会计问题研究51.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问题研究52.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平衡问题研究53.期权会计研究54.公司价值创造理论与实务55.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56.财务管理目标新探57.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研究58.公司盈余管理策略研究59.风险投资理论与实践探讨60.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与价值研究61.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的应用分析62.作业成本法在服务业的应用分析63.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64.预算管理方法在企业的运用研究65.平衡计分卡的基本理论与实际运用分析66.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67.价值链会计:构建与风险管理68.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69.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管理70.企业绩效评价系统:构建及相关问题71.论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72.医院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73.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问题研究74.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及其会计核算问题研究75.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问题研究76.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其完善77.国有企业经理人期权激励问题研究78.风险企业的财务问题研究79.企业绩效评价问题研究80.国有企业资本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81.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82.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8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84.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85.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86.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演变研究87.上市公司分部报告研究88.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研究89.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特点研究90.分析程序的应用研究&&&&&&&&&&&&&&&&&&&&&&&&&&&&&&&&&&&附录五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论文选题(本)1.&&&&&& 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的中国流动性过剩2.&&&&&& 美国次贷危机与政府的政策调控3.&&&&&& 美国次贷危机与政府的政策调控4.&&&&&& 中美经贸关系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5.&&&&&&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和对策6.&&&&&& 7.&&&&&&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回顾与展望8.&&&&&& 区位优势的形成对区域合作的依赖性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合作进展研究1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合作进展研究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技术合作进展研究12.&& 中美知识产权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前景13.&& 中美知识产权贸易不平衡性研究14.&& 跨国公司在中国商标许可贸易现状研究15.&& 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影响(可据自己对相关产业的了解情况,选定一个行业作为题目)16.&& 外国对华反倾销的新特点研究(研究近两年的情况)17.&& 跨国公司在华知识资产运营的现状与启示研究18.&&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19.&&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欧贸易关系的影响20.&& 我国货币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21.&&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22.&&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的研究分析23.&& 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走势的研究分析24.&& 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我国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25.&&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研究26.&& 美元贬值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27.&& 不完全汇率传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28.&& 中国服务贸易研究2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30.&& 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31.&&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及其影响32.&& 跨国公司“本地化”研究33.&&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若干问题34.&& 欧盟对华投资的现状与前景35.&&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及其影响36.&&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37.&& 中美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38.&& 美国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研究39.&& 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40.&& 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41.&& 资本经营方式研究42.&& 企业并购研究43.&& 公司治理研究44.&& 企业风险分析及其对策45.&& 试析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46.&& 中部地区的地位与发展思路47.&&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48.&& 预期通货膨胀的测算与研究49.&& 欧盟对华经济战略分析50.&& 欧盟对华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分析51.&& 欧盟环境保护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52.&& 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改革与欧元区的深化与扩大53.&& 欧盟货币市场一体化浅析54.&& 欧盟商业银行市场一体化浅析55.&& 欧盟债券市场一体化浅析56.&& 欧盟股票市场一体化浅析57.&& 欧盟资源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教训58.&& 欧盟减少地区收入差异的政策与绩效分析59.&& 欧盟金融市场一体化中投资银行的作用60.&& 欧盟金融市场一体化中欧洲中央银行的作用61.&& 欧盟金融市场一体化中的风险分析62.&& 欧盟金融市场一体化中的制度创新63.&& 欧盟金融市场一体化中的障碍浅析64.&&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探析65.&& 中美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争端问题研究66.&& 67.&& 68.&&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69.&& 70.&& 71.&& 欧元区扩大对欧元区金融一体化深化的影响72.&& 73.&& 74.&& 75.&& 76.&& 77.&&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78.&& 79.&& 跨国公司并购国内企业的经济分析以及法律规制80.&& 加入WTO与中国服务价格的变化81.&& WTO规则体系下行业协会反倾销应诉策略与集体行动82.&& 跨国企业竞争行为、技术溢出与自主创新83.&& 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知识产权壁垒案例研究84.&& 中国垄断部门的国际贸易研究85.&& 中国的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的案例研究86.&& 国内外企业援引WTO原则要求调整中国政策和和法律的案例研究87.&& 中、外资企业税负并轨的案例研究88.&& 教育产业的国际贸易89.&&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前景与问题90.&& 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分析91.&& 日本的FTA战略及其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92.&& 从中韩贸易关系看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93.&& 中国在东亚地区的直接投资特点及趋势94.&& 美国FTA战略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95.&& 全球经济失衡与东亚经济合作的政策选择96.&& 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收益与成本分析9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9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99.&& 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及其思考100.& 中美贸易摩擦及我国的应对策略101.& 欧元与美元国际经济地位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影响102.&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103.& 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现状、问题及对我国的影响104.& WTO多边贸易谈判中的特殊议题研究(如贸易与环境,贸易与劳工标准,贸易与竞争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105.&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实质及其发展趋势106.&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107.& WTO框架下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选择108.&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及我国企业的对策选择109.& 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及其对我国及国际金融的影响110.& 欧盟东扩及其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1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趋势研究112.& 全球化视角下的中部崛起战略研究113.& 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14.& 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及其发展趋势11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116.& 中国对外高额贸易顺差问题研究117.& 对外贸易、环境保护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118.& 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现状、问题及对我国的影响119.& 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反倾销问题研究120.&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日韩经济合作模式的探讨121.& 中国参与东亚“10+3”自由贸易区的现状、难题及其发展趋势122.& 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进步123.& 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动因及我国的应对策略124.& 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研究125.& 全球经济失衡的特点、原因及其发展趋势126.&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实质及其发展趋势127.& 中、美环境保护政策比较研究分析128.& 从美国环保政策看待市场机制与政府调节在环境保护中的不同作用129.& 美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及特点分析130.& 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131.&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13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比较研究133.& 借鉴美国经验,推广中国可转让污染许可证的应用134.& 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135.& 中美可持续发展的比较研究136.&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137.& Wto框架下贸易与环境关系研究138.& 中国汽车产业产业集中度研究139.& 中国贸易自由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140.& 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地区差距的影响141.& 外资并购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42.& 中国行业中介组织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研究143.& 国外行业中介组织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研究144.&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研究145.& 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研究146.& 全球经常项目失衡与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研究147.& 美国对华反倾销研究148.& 欧盟对华反倾销研究14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实施效果分析150.& “奥运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51.& “中国制造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分析152.& 人民币汇率机制前景分析153.& 气候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154.& 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稳定的影响分析155.& 中国超额外汇储备出路分析156.& 世界主要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策略对中国的启示157.& 中国目前对外投资实力分析158.& 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分析15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改革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分析160.& 美国“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研究161.& 中国应对能源问题的策略及建议162.& 近年来“美元政策”对自身及全球经济的影响163.& 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原因分析164.& 欧盟新成员加入欧元区的前景分析165.& 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分析166.& 美国经常账户收支结构及其失衡的根源分析167.& 中国股票价格与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分析168.& 国际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发展的新特点169.& 一国货币高估与低估的经济效应分析 C以人民币为例170.& 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的新特点171.& 香港股票市场与大陆股票市场的比较分析172.& 中欧、中美、中日贸易结构比较分析173.& 中国贸易的汇率弹性分析174.& 环境规制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175.& 中国对外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176.&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日本、美国或欧盟)关系研究177.& 环境政策(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78.& 南北关系中的贸易与环境问题179.& 非贸易壁垒的理论研究与对策分析180.& 绿色壁垒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181.& 国际贸易中的环保措施问题研究182.& 环境标准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183.& 发达国家环境标准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184.& 中俄贸易现状及前景185.& 中美贸易现状及前景186.& 中日贸易现状及前景187.& 两岸贸易关系现状问题及前景188.& 中国与欧盟贸易现状及前景189.& 中国与东南亚(东盟)贸易现状及前景190.&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191.& 中美知识产权问题之争192.& 国际贸易中的政治因素193.& 能源问题与能源政治194.& 中国机电产品对外出口前景分析195.& 中国与印度贸易现状与前景196.& 中国国际贸易顺差“过大”问题及对策建议197.& 美国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98.& 美元连年走低的战略意图与效果199.&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200.& 我国或东南亚国家/地区行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其基础201.& 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成因分析:资源禀赋还是制度?202.& 中国制造业出口的现状、前景与应对203.& 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204.&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原因的深层分析205.& 经常项目赤字与财政赤字的关系的实证分析206.& WTO贸易救济措施研究207.&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208.&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209.& 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思考&&210.& 我国加工贸易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11.& 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212.& 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213.& 国际贸易创新与中国外经贸的发展&&214.& 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构建&&215.& 贸易与环境的协调问题&&216.& 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项目中的环境保护问题&&217.&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探析&218.&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219.& 中国出口退税制度改革及其影响&&220.& 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贸易&221.& 影响中国贸易条件诸因素的实证分析222.& 对华外商直接投资地区性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分析&223.& 中印两国对外贸易战略比较分析&224.&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225.& 我国技术引进的新特点226.& 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227.& 古典比较利益论与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思考228.&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229.& 我国出口加工贸易发展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关系230.& 论述浙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与经验231.& 技术溢出效应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232.& 欧盟对华外商直接投资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33.& CEPA对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234.& 欧盟对华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35.& 英国创造性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其经济影响236.& 英国零售业发展的特点及其经济影响237.& 英国金融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启示238.& 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239.& 知识依赖及其经济内含&&&&&&&&&&&&&&&&&附录六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论文选题(本)1.&&&&&& 远期结售汇研究2.&&&&&& 外汇期权研究3.&&&&&& 结售汇制度研究4.&&&&&& 外汇期货研究5.&&&&&& 商品期货研究(可细化到具体品种)6.&&&&&& 国债期货研究7.&&&&&& 股票期货研究8.&&&&&& 股票指数期货研究9.&&&&&& 利率互换研究10.&&& 货币互换研究11.&&& 汇率风险管理理论研究12.&&& 利率风险管理理论研究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研究14.&&& 银行业风险管理文化的比较研究15.&&& 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16.&&& 银行业市场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17.&&& 中国国有银行风险管理中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研究18.&&& 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协议的经济成本研究19.&&& 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经营策略和战略的变化20.&&& WTO过渡期结束后,全面放开金融服务行业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兼论国家金融安全的内涵和指标体系)21.&&&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我国资源配置中的效果分析22.&&& 我国国有银行上市研究――产权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23.&&& 外资掺股对我国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影响的预期――结合国际经验的比较24.&&&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分析和框架重构的思路25.&&& 我国农村信用社组织形态改革定位与发展26.&&&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关联交易分析以及监管27.&&& 我国金融监管当局面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业务交叉潮流的挑战和应对措施28.&&& 中国的利率期限结构问题研究29.&&& 现代利率理论的文献综述30.&&& 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的探讨31.&&& 购买力平价理论与人民币汇率32.&&& 人民币远期外汇市场的发展与人民币利率及汇率33.&&& 中国的民间金融问题34.&&& 生命周期假定与中国储蓄率的实证研究35.&&& 现阶段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选择36.&&&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缺陷及其改革方向37.&&& 人民币升值论的经济学思考38.&&& 人民币升值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39.&&& 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条件及其路径研究40.&&&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和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的调整41.&&& 我国利用外资的适度规模问题研究42.&&& 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问题研究43.&&& 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44.&&& 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研究45.&&& 利用外资形态选择与比较46.&&& FDI新建与并购途径的选择与比较47.&&& 投资环境与招商引资关系分析48.&&& 招商引资经验教训调查报告49.&&& 实现招商引资“双赢”策略研究50.&&& 跨国公司融资策略51.&&& 转移价格影响与对策研究52.&&& 虚拟资本与证券市场53.&&& 非缺口型外资问题研究54.&&& 国际投资理论比较研究55.&&& 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56.&&&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研究57.&&& 人民币汇率政策分析58.&&&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研究和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估计59.&&& 当代汇率理论研究与述评60.&&& 国际金融危机的预警与防范机制61.&&& 《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监管研究6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研究63.&&& 上市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及其策略研究64.&&& 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研究65.&&& 银行股外资并购问题研究66.&&&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及其发展述评67.&&&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68.&&& 公司并购与公司治理的互动性研究69.&&& 我国上市公司IPO抑价研究70.&&& 权证产品定价与我国上市公司权证产品发行研究71.&&& 独立董事制度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72.&&&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研究73.&&&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行为研究74.&&& 现代金融中介的功能研究75.&&& 货币市场发展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76.&&& 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77.&&& 资本充足率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78.&&& 有效市场理论与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79.&&& 基于行业特征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80.&&& 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选择与国家金融安全研究8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的股权定价研究82.&&& 封闭式基金折价因素分析83.&&& 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思考84.&&& 股市泡沫问题85.&&& 我国股市“晴雨表”功能发挥了吗?86.&&& 证券市场监管问题与对策87.&&&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索88.&&& 上市公司增资配股效应问题分析89.&&& 不良资产化解途径比较与分析90.&&& 国家股流通思考91.&&& 券商业务发展论92.&&& 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者行为分析93.&&& 企业管理层持股的效用分析94.&&& 经理股票期权的定价方法95.&&& 上市公司经理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分析96.&&& 项目投资估算方法的效用分析97.&&& 企业债权人参与企业治理效率分析98.&&& 组合项目投资的风险与效益评价99.&&& 组合项目投资风险的评价标准研究100.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10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102.资本市场结构分析103.国有股全流通的方案设计104.发行公司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105.资本市场与风险资本退出106.封闭基金折价问题研究107.首次公开发行定价与长期弱市原因分析108.债券投资理论与实务109.股票市场发展与养老基金的关系研究110.机构投资者与资本市场的稳定性研究111.现代金融中介的发展趋势112.外资银行(金融机构)的引进与监管113.外资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策略114.混业经营模式比较与选择115.混业经营监管模式探讨116.国有银行的重组与上市研究117.西方国家投资银行的发展特点与趋势118.提高我国投资银行的对策探讨119.资产证券化的动机与环境研究120.企业并购原因探讨121.企业并购融资方式比较分析122.私募基金的发展探讨123.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124.投资银行与风险投资125.投资银行与国企改革126.国际商业银行项目融资风险对国际开发机会的借鉴127.中外商业银行项目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比较128.从管理职能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129.我国商业银行贷款职能的再造130.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项目融资职能131.我国商业银行工程项目贷款风险分析与对策132.我国商业银行当今人才战略研究133.商业银行在我国总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地位与作用134.项目环境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项目融资135.我国商业银行在我国汽车业成长中的地位思考136.金融发展理论的新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研究137.金融结构、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研究138.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139.金融市场的协调发展研究140.短期融资券市场研究141.风险投资的融资及撤出机制的建立研究142.我国开放型基金的风险分析143.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演化路径分析144.商业银行服务的关系营销研究145.商业银行与差别化市场营销战略146.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分析147.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分析148.外汇储备管理政策的国际比较149.外汇储备p汇率与对外贸易关系分析150.我国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的绩效分析151.我国网络银行营销策略分析152.我国网络银行产品策略分析153.长江中游地区(四省)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分析154.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析155.中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分析156.生产要素知识化的进程分析157.电子货币的发行与中央银行货币控制问题研究158.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应分析159.论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问题160.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政策的实施与效应分析161.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162.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问题研究163.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与效率问题的探讨164.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65.关于实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多元化问题的探讨166.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问题研究167.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问题168.发展我国票据融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169.中外公司财务中的税制比较170.行间债市与交易所债市并存利弊分析171.托产品在现行中国金融体系中的角色172.地方政府信用塑造与地方政府融资功能173.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和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探讨174.信托与MBO融资规范175.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研究176.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与危机理论研究177.银行业开放与国家金融安全178.新巴塞尔协议与资本充足度监管制度研究179.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运用180.新巴塞尔协议下的信用风险度量与资本配置181.发达国家企业资信评级体系研究182.中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与完善183.(发达国家/中国)贷款证券化的技术与工具创新184.信用衍生工具的创新与成长潜力分析185.中国房地产金融体系分析186.发达国家汽车金融市场格局分析与借鉴187.教育贷款的成本与风险分担问题研究188.现代货币经济学的演进:从一般均衡框架到新货币经济学189.中国期货市场最佳套期保值研究190.中国期货市场套利策略分析191.金融工程在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192.中国股票市场CAPM实证分析193.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194.中国股票市场投资机会实证研究195.大连大豆期货套利的实证分析196.上海铜期货套利分析197.VaR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198.中国证券媒体选股能力分析199.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200.利率风险管理的一般方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201.风险度量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202.无套利思想及其在金融工程中的应用203.无套利思想及其在衍生证券定价中的应用204.论衍生证券的一般定价原则205.信用衍生产品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206.基于生命周期(life―cycle)的组合理论及其应用207.投资组合理论及其发展208.行为金融及其发展209.试论最佳套头比的确定(在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时,如何选择套头比)210.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211.世纪末的金融创新:信用衍生产品,天气衍生产品与石油衍生产品212.论衍生产品与风险管理213.从行为金融的观点看我国的股市价格行为214.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中国际收支的市场化调节机制探讨215.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216.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217.中部地区国际收支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218.远期债券定价与风险管理研究219.认股权证定价与实证分析220.认沽权证定价与实证分析221.可转换债券定价与实证分析222.我国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研究223.我国国债市场定价效率研究224.我国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实证分析225.资产证券化分解技术及其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中的应用226.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与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绩效比较研究227.上证50ETFs指数基金套利机制及实证分析228.在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时对价支付水平确定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229.中国国际收支的市场调节机制分析230.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汇率231.货币分析法与人民币汇率232.利率平价与人民币汇率233.汇率理论新发展评述234.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分析235.中间汇率制度在中国的适用性236.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发展综述237.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调整与我国的对策238.金融业并购重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239.中国资本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前景分析240.论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优化241.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进242.论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与协调243.外资银行的竞争策略研究244.西方网络银行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245.有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思考246.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247.发达国家与我国银企关系模式比较分析248.混业经营在西方国家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249.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经营研究分析250.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251.国有商业银行营销策略25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253.股票指数期货研究254.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研究255.外汇期权研究256.不良资产定价问题研究257.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定价方法258.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259.论衍生证券的一般定价原则260.中国期货市场最佳套期保值研究261.我国国有银行产权和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研究262.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63.公司并购与公司治理的互动性研究264.我国信托业的市场定位与发展取向265.中国房地产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建立和运行266.我国证券公司经营模式研究267.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研究268.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分析269.论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协调博弈270.论商业银行公司化治理模式的构建271.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调整272.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273.论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274.论商业银行的市场细分与定位275.论商业银行对高端客户的争夺与定位276.论商业银行与风险投资的项目对接277.论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估278.论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与文化管理279.论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280.论商业银行的规模效应与边界约束281.我国国际收支政策研究282.我国外汇储备政策研究283.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研究284.人民币汇率走势研究285.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286.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附录七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物业管理专业论文选题(本)1.&&&& 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冲突行为与协调2.&&&& SA8000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3.&&&& 物业管理员工素质提高的对策探讨4.&&&& 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研究5.&&&& 物业服务满意度调查及评价体系研究6.&&&& 物业管理行业政府管制研究7.&&&& 物业管理与环境保护8.&&&& 物业在社区管理中的特点与作用9.&&&& 城市社区管理研究(或者:某社区管理研究)10.& &房地产投资决策研究11.& 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投资控制12.& 住宅区物业管理经营环境治理对策分析13.& 关于构建和谐物业管理社区的探索14.& 物业管理中业主欠费问题解决思路15.& 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评价模型的研究16.& 物业管理纠纷问题的思考17.& 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18.& 物业管理模式及其选择研究19.& 我国物业管理中的经济分析20.& 我国房地产价值评估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1.&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合同纠纷管理22.& 物业管理法律制度案例探讨23.& 物业管理中的规划管理问题24.& 城市发展与物业管理25.& 社区发展与物业管理26.&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物业管理27.& 物业管理中的合同管理28.& 公共安全管理与公共环境设计29.& 社区关系及沟通管理30.& 房地产投融资策略分析31.& 物业管理经营策略分析32.& 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关系33.& 物业管理合同研究34.& 物业管理的社会功能研究35.& 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36.& 物业管理模式研究37.& 物业管理中突发事件处理机制设计38.& 物业小区群体心理形成过程分析附录八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论文选题(本)1.顾客参与与顾客创造2.中国企业发展自主品牌策略研究3.影响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因素研究4.组织间(BtoB市场)关系研究5.企业竞争战略6.影响网民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的因素7.即时通讯工具对网上消费的影响8.方法目的链研究(网上产品)9.电子商务企业的声誉评价10.网站设计与网站声誉评价之间的关系11.现代消费者的广告疲劳及其对策12.广告与品牌符号价值的形成13.广告强度的市场效果研究14.媒介数字化与企业广告策略15.现代广告的说服路径选择16.消费者行为与后现代广告17.网民的线上行为与企业的网络广告策略18.广告竞争的机制研究19.植入式广告研究20.企业广告投资决策研究21.品牌原产地形象的形成机理研究22.意见领袖的口碑效用研究23.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研究24.中国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研究25.消费者对品牌联盟的认知研究26.网络游戏市场消费者行为与营销战略研究27.网络与企业整合营销策略研究28.我国网络营销道德现状研究29.高技术制造企业营销战略研究30.高技术服务企业营销战略研究(说明:以上选题均可结合某一具体企业进行研究)31.某行业营销宏观环境分析与对策32.超市促销行为分析研究33.某行业自主品牌建设问题研究34.品牌营销战略35.营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36.关系营销中承诺的均衡分析37.信息不完全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38.高科技企业产品营销策略39.服务场点恶性竞争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40.网络环境下的营销道德分析41.自创品牌成功关键因素分析42.我国厂商自创品牌策略研究43.企业营销道德与消费者道德的互动影响44.4R理论在组织营销中的应用研究45.组织客户采购模式及营销策略研究46.组织客户关系管理研究47.基于关系的组织营销策略研究48.基于当前消费特征的营销策略研究49.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如口碑营销/病毒营销,网络广告)模式研究50.网络环境下营销道德(如软件盗版行为)问题研究51.消费者与企业的关系范式及其影响(如产品投诉)研究52.非理性消费行为(如痴迷游戏)研究53.新兴网络企业(如搜索引擎,博客,Web2.0)的营销策略研究54..国际营销中的本土化研究&&&&&& ------?公司为例55.服务营销中的顾客参与创造研究56.顾客忠诚与员工忠诚57..国际营销中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研究58.服务营销中顾客角色的变异及企业对策的创新59.分销渠道的研究(可以从渠道冲突角度进行,也结合行业进行渠道的构建、管理以及渠道成员关系等角度进行研究)60.我国零售商业发展研究(可以从比较的角度、发展战略以及竞争力的研究等方面)61.特许经营研究62.品牌问题探索(可以研究中间商品牌、企业品牌的成长、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等角度)63.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关系的建立、管理以及策略的角度进行)64.品牌形象管理研究;65.中国奢侈品市场营销研究;66.“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中国人礼品消费行为研究;67.后现代消费文化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68.品牌社区建设研究;69.顾客价值管理研究:消费者视角&&&&&&&&&&&&附录九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信息管理专业论文选题(专)&1.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2.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模式研究3.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模式研究4.农村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研究:以某一具体地区为例5.招商引资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以某一具体地区为例6.区域投资环境优化建设研究:以某一具体地区为例7.政府政务中心的结构、功能及作用研究:以某一具体地区为例8.区域产业集群成长研究:以某一具体地区为例9.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以某一具体地区为例10.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以某一具体地区为例11.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策略研究:以某一具体地区为例12.企业品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研究:以某一企业为例&&&&&&&&&&&&&&&&&&&&&&&&&附录十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选题(专)1.&&&& 企业文化在企业合并中的作用与问题分析 2.&&&& 丰田生产方式的实施条件及其借鉴作用3.&&&& 企业产品(或服务)设计问题研究4.&&&& 制造业(或服务业)车间班组组织方式与现场改善活动5.&&&&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研究 6.&&&&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研究 7.&&&& 中国企业集团的多元化战略研究 8.&&&n
发布时间: 17:02:12
浏览人数:
查询服务: |
相关链接: |
电话:027-
传真:027-版权所有&201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邮箱:emswhu@
邮编:430072Copyright&2011 EMS.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 武汉 武汉珞珈山鄂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租院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