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定价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

公司债违约谁来“兜底”中国企业的融资需求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债务违约的压力也逐渐显现。近期频发的公司债违约,让市场认识到“刚性兑付”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作者:特约撰稿 王赫 &
&&&最后更新:&20:13:55来源:法治周末
原题:“刚性兑付”时代不再
& & & & &公司债违约谁来“兜底”
& & & &中国企业的融资需求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债务违约的压力也逐渐显现。近期频发的公司债违约,让市场认识到“刚性兑付”时代已经渐行渐远。未来可能频发的公司债违约事件中,我们应该拿什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本报特约撰稿 王赫
& & & &评级机构标普6月16日发布报告称,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公司债规模达14.2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3.1万亿美元规模,成为最大的公司债发行国家,这比该机构预期时间早了一年。
& & & &而中国企业的融资需求还将不断增长。标普预计,到2018年,中国公司新增债务和融资需求将达到20.4万亿美元,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 & & &在越来越高的打破债券“零违约”的呼吁声中,今年的“11超日债”违约既在预期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 & & &以前支撑我国债市“零违约”的因素正在潜移默变。
& & & &如今我国债市已经出现了违约,但这并不代表债市已经进化完全。业内人士认为,需要推进法律和制度建设,完善违约退出机制,以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和资源重组提高市场效率。
& & & &被打破的“刚性兑付”
& & & &据标普估算,中国公司债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是通过影子银行进行融资,规模在4至5万亿美元。标普报告称:“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企业发生任何重大变化,都将迅速蔓延至其他国家。”目前中国公司面临多重挑战,包括财务状况恶化、经济增速下降、借贷渠道趋紧以及利率升高等,这尤其令中小企业面临困境。报告显示,中国公司的现金流和杠杆状况自2009年开始恶化,目前在全球企业中表现最差。
& & & &对此,中诚信国际副总经理张英杰向笔者表示,我国宏观经济面临投资驱动向需求拉动转换。我国债务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经济结构调整、信用体系建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改革与推进程度。目前,资本市场面临多层性断层,不能满足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刚性兑付聚集等现象频发。这需要逐步的化解和调整,出现实质性违约之后,债券市场风险将出现分化,投资者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对风险的认识能力上升,这就加大了债券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 & & &自2005年以来,我国的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目前存量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三,却在过去近十年内维持着债项零违约记录。今年,先是中诚信托事件打响了信托领域破局刚性兑付的第一枪;之后,“11超日债”因欠息成为国内公募债券市场首次违约事件;紧接着,浙江民营房企兴润置业曝出银行信贷违约。
& & & &接踵而至的信用风险潮,意味着资本市场刚性兑付的时代已告终结。有业内人士指出:“11超日债”违约纠正了原来不违约的扭曲的市场,违约将是资本市场的正常现象和组成部分,这有利于债券市场的长期发展和风险的识别和释放。同时,也可能导致新的扭曲,即挤压民营企业,将资源配置导向拥有国企背景和政府信用背书的债券,抑制高收益债的生长。
& & & &完善违约预警
& & & &“11超日债”违约事件出现后,证监会及交易所均在完善债券市场规则。日前,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发布了《关于对公司债券实施风险警示相关事项的通知》。
& & & &通知要求会员应当设置风险警示债券买入权限,除符合本条规定条件之外的个人投资者不得买入风险警示债券。并对个人投资者设置了投资的门槛,要求个人投资者名下的各类证券账户、资金账户、资产管理账户中金融资产价值合计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通知的推出目的在于识别公司债券中高风险品种,防范公司债券信用风险向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中小投资者扩散。
& & & &国信证券分析师预测,签署风险警示债券风险揭示书(以下简称“风险揭示书”),一方面把目前风险偏好较高的、流动性要求较低的中小投资者排除在外,而这部分投资者可能是现存瑕疵债券投资的重要力量,所以未来可能对瑕疵债券需求以及流动性影响较大;其次,签署风险揭示书,也就意味着投资者对风险警示债券未来的交易风险和损失需明确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公司债券,尤其是风险警示债券的定价中枢将提升。
& & & &有专家建议,在违约已经到来之际,应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核心,重点完善违约预警及处置机制,力图在违约的洗礼中引导债市走上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 & & &因此,国信证券分析师建议一方面在源头处加强发行人的信息披露,从立法上提高对发行人、承销商、保荐人等主体信息披露的要求、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须进一步提高信用评级服务质量,从制度上加强对评级业的规范和引导,促进评级行业更好地发挥风险揭示功能。
& & & &亟需建立违约退出机制
& & & &从“11超日债”债券持有人的维权抗议行动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对债券持有人的保护机制存在落实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
& & & &张英杰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需要推进法律和制度建设,完善公司债务违约退出机制,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加强管理人制度建设,确保债权人通过债权人大会等方式行使权力。”
& & & &中债资信研究开发部陶丽博认为:“今后亟需重点完善债券受托管理人、持有人会议制度以及司法审理制度等方面来加强信用债违约救济机制,尤其当发生资产重组、募集资金用途变更、偿付责任人变更等涉及债券持有人权益的重大事项时,应当保证债券持有人自我维权更加便利。”
& & & &张英杰还表示,应当建立市场化的风险处置机制。他说:“在我国实践中,破产清算的相关法律依据是破产法,政府介入和依据市场规则处理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政府介入不一定意味着政府以纳税人的钱’兜底’,为企业分化市场风险。政府介入需要在理性经济人角色和公共利益代表的角色之间进行平衡。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将在一段时间里持续博弈,但市场力量最终成为主导力量应是大势所趋。”
& & & &目前,西方成熟资本市场对于债券违约的防范机制主要为引入信用违约互换产品(CDS),使信用风险可交易,可转移,不仅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难度和成本,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债券违约的风险。
& &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秘书长时文朝曾在公开场合建议,国内的债券市场可积极参考上述风险防范机制和违约处理方式,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设计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和违约处理方式。
& & & &因此,明确监管职责,切实做到违约处理有法可依,这也是完善债券投资者保护机制、促进我国债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分享到:45678910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一个警钟敲响的日子。 1982年,中国建立第一支专业缉毒队伍,到今年刚好30周年。30年里,中国在遏制毒品蔓延问题上做了诸多探索,禁毒政策不断调整。由中国老年法律工作者协会、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法治周末报社、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北京富春山书画院、河北省司法厅、石家庄市司法局普法办等联合主办金融界论坛
尊敬的用户:
如您在使用金融界网站论坛的过程中发现色情,反动言论,伪造他人言论,广告欺诈等帖子,为便于网友反馈问题,特将金融界论坛管理员联系方式公布如下,欢迎大家有问题或者建议随时联系。
金融界客户服务中心邮箱:.cn
论坛客服电话010-2
金融界论坛官方账户:管理员01
金融界论坛客服QQ:
『普通』主题: 如何估计债券的价值
&&发表日期: 10:15:18
头衔:社区新秀积分:70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债券估值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市场的关注,估值的微小变动决定了各类债券资产组合净值的涨跌,相对排名的上下,以及投资人实际利益的变化。那么什么是债券估值?它是如何产生的?它起什么作用?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估值?估值是否有唯一标准?以及如何进行债券估值?本文从回顾债券估值理论入手,在总结债券估值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将对上述问题一一探讨,最后简要介绍中证指数公司的债券估值技术。
  一、债券估值理论回顾
  债券属于固定收益品种,它在存续期内具有确定的现金流,在金融资产定价理论中,这类品种往往采用资金时间价值理论进行定价。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对未来确定的现金流采用一定的贴现率进行贴现。由于债券在发行时已经确定了票面利率以及付息周期,未来现金流发生的时间以及规模均为已知,因此定价的核心是贴现率的选择。
  对贴现率的研究就是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它是指不同期限债券的即期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利率期限结构所对应的利率必须是即期收益率,而非到期收益率。在一个满足有效假定的市场中,一类风险相同的资产仅存在一条确定的即期收益率曲线,而到期收益率受到付息次数、息票以及再投资利率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属性的债券之间并不具备可比性。债券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只有在具有可比性的利率基础上贴现,即采用即期收益率贴现,得到的价格才具有参考价值。下图为利率期限结构的示意图。
  二、债券估值国际经验
  1、监管层注重公允价值相关制度建设,为估值提供指导意见
  估值就是通过计量方法和工具寻找公允价值的过程,因此,公允价值相关制度的完善是估值的前提条件。以美国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概念框架体系,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有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FA)在2006年9月发布了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明确要求对资产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并要按照一致性和可比较性的要求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日FA公布了草案FSP
FAS 157-f《157号准则的负债计量》,在日公布了草案FSP FAS
157-g《公允价值对投资利率选择的运用》。这两项草案对公允价值的计量都进行鲜明的阐述,规范了公允价值的运用。
  另外,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相关条款进行了部分修改,开始对非活跃市场下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计量与披露方面的内容进行修订,在日公布了《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草案(征求意见稿)》。草案规定,在非活跃市场下实体过评估有效的相关市场信息以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当市场为非活跃市场时,就需要采取估值技术,即市场模型,所选择的估值技术要能最大化地使用可测量的因素,并对不可观测的因素最小化,以便于进行尽量准确客观的估价。
 2、估值方法和模型没有唯一标准
  美国证监会对债券估值只是在“公允价值”的计算方法和模型选择上给予了一定的指导标准,对于具体选用什么模型、何时应当采用第三方估值、如何选择真实、独立、客观的第三方估值并没有明确规定。在欧美市场,债券一般都会有做市商报价,流动性好的债券,类同于股票,估值是统一的;对于流动性不好的债券,不同的做市商会给出不同的报价,基金管理人对价格会自行取舍。对于指数化产品,净值计算则与标的指数成份券计算价格保持一致。在亚洲如新加坡市场,债券基金的估值一般是由基金管理人和托管行来进行,但以托管行为准,各托管行内部均有承担债券估值工作的部门,如J.P.摩根,渣打银行等;对于一些托管行也无法提供估值的债券,则会参考Bloomberg等资讯商的报价。因此,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对于同一只债券,不同的托管行估出的价格存在些许差异。
  对于提供估值服务的机构,他们所运用的方法和模型也各不相同。例如Interactive
Data的估值是基于市场上的买卖情况和其他市场信息数据进行估值,即市场驱动估值,在实际应用中Interactive
Data还会运用各种估值模型,这些模型随金融产品类别不同而改变。S&P的债券估值则采用三套不同的方法:市场驱动法(Market
Approach)、未来现金流贴现法(Future Cash Flow Approach)以及清算法(Liquidation Approach)。这三套方法应用于不同的债券,其中市场驱动法是最为主要的估值方法。
  另外,使用较为广泛的估值模型还包括样条模型、NS模型等,为各国央行在估计收益率曲线时所用。
  3、独立第三方估值成为发展趋势
  从各国公允价值的发展路径来看,虽然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计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在各个国家普遍存在,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提供了这方面的深刻教训。而从新兴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目前解决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有效途径主要是引入独立“第三方估值”。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意识到,建立一个高流动性、稳定的本地债券市场是抵御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纷纷着手强化债券市场的建设。逐日盯市是各国所共同采取的一项主要措施,并相应地为此又设立或指定了第三方机构来提供估值。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等国在政府主导下陆续建立了本国第三方债券等低流动性证券的估值机构,并要求有关证券投资代理机构每日进行跟踪比较,及时揭示投资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市场“第三方估值”的作用更加得到凸显,特别是对于流动性较差的债券衍生品,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债券市场上也自发地出现了一批第三方证券估值机构,如英国的Reuter、美国的Interactive
Data公司和Bloomberg。
  从亚洲及西方发达市场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一方面,为了保证第三方估值机构的中立性,该类机构在建立之初一般由政府主导,并实时接受主管部门和市场的监督。其次,市场没有一家之言,存在多家机构提供估值服务,供市场自由选择。再者,第三方估值机构还应该保持高度专业性和规则的透明度,避免形成黑匣子。第三方债券估值制度事实上已超越了过去的商业目的,有可能发展成为稳定金融市场、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的一项政策措施。
文章不错(0)
&&帖子刷新
行开始入手,先看看
非常好,研究研究
共1页&到页
论坛上一帖:
论坛下一帖:
近期热门话题推荐
荐股牛人榜
最新精华帖
排名ID荐股段位推荐股
荐股人气榜
荐股大赛排名:2总收益率:54102.74%平均收益率:28.12%推荐次数:1924成功次数:1809今日访问量:38 荐股大赛排名:3总收益率:11824.99%平均收益率:28.22%推荐次数:419成功次数:395今日访问量:30 荐股大赛排名:1总收益率:7782.72%平均收益率:29.82%推荐次数:261成功次数:246今日访问量:30  财政部称,今年上海等十个地区试点地方政府自发自还债券总规模为1092亿元。  5月22日晚,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就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试点自发自还的1092亿元债券,在经全国人大批准的亿元地方债发行规模内。  其中——  上海126亿元、  浙江137亿元、  广东148亿元、  深圳42亿元、  江苏174亿元、  山东137亿元、  北京105亿元、  青岛25亿元、  江西143亿元、  宁夏55 亿元。  上述负责人表示,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采用财政部代发代还和试点地区自发自还两种方式。除了十个试点地区,其余地区仍由财政部代发代还。  财政部财科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确定地方发债额度,是风险控制的手段。自发自还可以说是从自行发债到完全自主发债之间的一种过渡,属于尝试性往前迈一步。  “如果市场约束力强,行政控制就松一点;如果市场约束力弱,控制就稍微紧一点。市场约束力的增强,有一个逐渐过渡的阶段。”赵全厚说。  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称,开展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有利于消除偿债主体不清晰问题,进一步强化市场约束,控制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探索建立地方债券市场并推动其健康发展。  对于试点地区的选择,上述负责人解释称,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这些地区具有较强的改革试点意愿;二是上海等六个省(市)通过近年的自发代还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相比其他省份条件更加成熟;三是北京等四个新增试点地区,地处东部、中部和西部,有一定代表性。  各试点地区的发债规模,尚需经本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并调整本级政府预算。5月22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2014地方债券收支安排专项预算调整方案(草案)》。北京市财政局局长李颖津称,今年北京拟发行10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比去年增加12亿元,将主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保障房等方面。  自发自还机制强化市场约束体现在,引入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财政部国库司有关负责人说,债券信用评级是评级机构对债券发行人按时、足额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意愿的意见,是投资者分析债券发行人和债券信用的重要参考。开展试点地区债券信用评级,对推进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能否对地方政府客观公正评级,将关系到地方债能否合理定价发行,并关系到地方债试点的成功与否。  “对地方政府的评级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地方政府信用不能高于中央政府,二是地方政府财力强弱必须对应不同的信用评级。”他称。  ===========================================================  个人感觉:  1、土地财政这块蛋糕吃的差不多了,让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削减地方政府的高成本和增加融资通道,使地方财政更健康。不过分依靠土地出让,这是解决目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的积极做法。同时也可以推动金融市场化,是好事。  2、地方发债可能会有点作用,但不会明显。理由很简单:土地出让不只是地方财政收入重要来源,还是链条上个人利益来源,而市债显然太透明,没啥操作空间。你说,谁会买?大胆买?目测还是银行等金融机构。  3、现实让中央很无奈。中央想表明态度:地方的事自己管、风险自己担!  但谁都明白,中国没有底特律,他不敢不担。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最高打赏:
最新打赏:
  财政部5月21日下发通知称,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上海、浙江、广东、深圳、江苏、山东、北京、江西、宁夏、青岛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  根据财政部制定的《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下称《试点办法》),自发自还是试点地区在国务院批准的发债规模限额内,自行组织本地区政府债券发行、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机制。  相比财政部代发地方债券和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自发自还机制的最大变化是,试点地区应当建立偿债保障机制,统筹安排综合财力,及时支付债券本息、发行费等资金。  自发自还债券意义何在、风险如何?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的完善还有哪些阻碍尚待清除?  财政部财科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指出,此次自发自还债新政,最重要一点是中央不代发,也不代为偿还,发债方自己面对市场。中央没有代偿义务,意味着其不再提供“直接担保”。中央控制发行额度,属于风险控制的方式,相当于在市场机构评级之前,中央通过确定哪些地区可以自发自还,已经初步评级。  谈及万一地方政府违约、中央政府是否仍需要为地方政府发债“兜底”,赵全厚以美国次贷危机时联邦政府对几大投行的救助为证指出,如果地方政府倒闭,中央政府对其予以救助也无可厚非。然而,此救助不同于自动“兜底”,中央政府必须要求地方政府官员承担责任。  根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通过的预算报告,2014年全国地方财政赤字比上年增加500亿元,为4000亿元。  赵全厚认为,十个试点地区自发自还债券的规模,应该属于40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的一部分。4000亿元中,更多比例是中央代发债券。这种方式,可视之为融资机制的尝试性过渡。未来地方政府仍不太可能完全自主决定发债规模,或需报备财政部。政府控制力度的松紧,需要根据市场自我约束力的强弱而定。另外,融资平台去政府融资化也不能骤然为之。新旧制度交替,开前门、堵后门,要有一个衔接过程。  这次自发自还债券引入信用评级,但真正实施效果如何,尚待观察。目前几家评级公司的评级方法,在考量政府债务指标时,还是以审计署和财政部的债务余额统计表为基础。赵全厚强调,评级公司必须独立于政府统计,有一套自己的债务统计口径和方法,否则,如果都按以政府的数据为准,不足以体现评级的市场价值。
  好吧。沙发。。
  知道华为为什么不上市吗  
  @颜色深   我觉得骂温胡的人很无知。他们根本不知道,房地产开发出来,是抓住了好机遇,顺了天时地利人和。你看看哪个产业有这么大的能量的?多少人受惠了。可是因为房价高就骂人。不想想带动了多少工作岗位。还有,本身自己的房子没拆的,没损失吧?拆迁的,家里分几套,应该没啥损失吧?只有那些贪婪的人,非要几十套的,被拒绝了。还有,部分官员贪污了拆迁款的。可和这个政策没关系啊。这个政策是极其智慧的,伟大的,是正能量的。
  哎一个没有选票的财产不公开家里放元零用钱的双鬼制国度还有什吗不可能的
  地方政府自发自还  -----------------  自发自还?可能吗?还信台上那帮不要脸的?地方债最后实质还是百姓还!不要脸的政府官员只会拿钱后买官去异地升迁,把债留给地方!  贪官打着政府旗号发债融资上项目,权贵红顶商人拿项目分享大蛋糕,最后百姓负责偿还埋单(税收+通胀)!  这个官商勾结合谋玩百姓的法子已经使了几十年了!
  丁吃卯粮,最终谁来买单?权利后面的个人利益,无约束结局很悲催,具有中国特色的,冒失就是摊派,摊派给谁?
  @颜色深   房产税还不出来主要是没有刚需接完盘!等刚需接完盘子了,好了,这才有了理论和真是的税源基础,那时候房产税出来,就顺理成章了!1!  所以说,大家别担心,房产税还早着呢?少说也要3-5年得!!!  等房产税出来了再来解地方债的围,挺不错的一条思路,顶一个北京的脑瓜子,太好用了!!!地方债可以先周转一下嘛???
  毒药,麻药~~~~  
  谁的钱不变?谁借钱?借谁的?谁来还?怎么还?为啥总耍赖?
  只是看看………………
  苦民 温水青蛙  
  @经济书生 9楼
20:21  @颜色深  房产税还不出来主要是没有刚需接完盘!等刚需接完盘子了,好了,这才有了理论和真是的税源基础,那时候房产税出来,就顺理成章了!1!  所以说,大家别担心,房产税还早着呢?少说也要3-5年得!!!  等房产税出来了再来解地方债的围,挺不错的一条思路,顶一个北京的脑瓜子,太好用了!!!地方债可以先周转一下嘛???  ------------------------------  有道理
  金融文盲搞不懂,深圳42亿,前海一块地就卖出40+亿,神马玩意嘛!  
  过惯了  富裕的日子  突然之间  要发债  地方政府  受不了啊
  继续 借新还旧。学习老美  
  @经济书生 9楼
20:21   @颜色深   房产税还不出来主要是没有刚需接完盘!等刚需接完盘子了,好了,这才有了理论和真是的税源基础,那时候房产税出来,就顺理成章了!1!   所以说,大家别担心,房产税还早着呢?少说也要3-5年得!!!   等房产税出来了再来解地方债的围,挺不错的一条思路,顶一个北京的脑瓜子,太好用了!!!地方债可以先周转一下嘛??? -----------------------------这个可以有,先拉两三亿农民进城再下手不迟。  
  @njns007
20:18:00  丁吃卯粮,最终谁来买单?权利后面的个人利益,无约束结局很悲催,具有中国特色的,冒失就是摊派,摊派给谁?  —————————————————  渴望秋后算账,把祸国殃民的王八蛋赶尽杀绝。  
  地方政府自发自还  -----------------  @别摸我2011款 6楼
19:10:09  自发自还?可能吗?还信台上那帮不要脸的?地方债最后实质还是百姓还!不要脸的政府官员只会拿钱后买官去异地升迁,把债留给地方!  贪官打着政府旗号发债融资上项目,权贵红顶商人拿项目分享大蛋糕,最后百姓负责偿还埋单(税收+通胀)!  这个官商勾结合谋玩百姓的法子已经使了几十年了!  -----------------------------  的确是这样的。反正打死老子也不买。就算国债或者地方债利率达到20%我也不买,因为一、如果真达到这个利率即得利益群体恐怕早就买完了等不到P民买。二、如果真达到这个利率,就凭他们的公信力或者说是诚信,地球人也都知道的.三、太多事例证明圈钱工具太多,这会不会又是一圈钱的工具。毕竟他们连最起码道德这条内裤都不穿,远的不举例了,说个近段时间的事例:限降令。
  学晚清各省铸造银元吧,也给咱们玩收藏的哥们添点乐趣。
  看看  
  又出来圈钱…中国领导们很忙  
  我要看新闻联播。不谈国事,否则抑郁了还要自己买药!  
  不要相信政府  
  汽车收个环保费,按排量来收,每年收。等等,要创收总是有办法的。最不济还有人头税这个大招。  
  说白了,政府是在隐晦的注水,跟08年的4万亿一样,不敢做的太直接,看来房价还得涨一段时间了。
  mark  
  谁买谁傻B,就它那信用程度,你懂的!  
  在温胡主政期间m2如此巨量的增长你怎么看?还有军队里,地方政府,国企央企触目惊心的巨贪你怎么看?
  @俯卧撑F 20楼
13:48  地方政府自发自还  -----------------  @别摸我2011款 6楼
19:10:09  自发自还?可能吗?还信台上那帮不要脸的?地方债最后实质还是百姓还!不要脸的政府官员只会拿钱后买官去异地升迁,把债留给地方!  贪官打着政府旗号发债融资上项目,权贵红顶商人拿项目分享大蛋糕,最后百姓负责偿还埋单(税收+通胀)!  这个官商勾结合谋玩百姓的法子已经使了几十年了!  -----------------------------  的确是这样的。反……  -----------------------------  看下超日债的发行和目前的问题,以及历史上有借债凭证的都没人承人,小百姓买是找死。  
  @最后的希望V
14:50:47  看看这个吧。   输入以下任何一个链接,将软件下载到硬盘之后运行,你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   /s/1mgI5DTe   /s/1ntwOzYL   最好关闭360和国产防病毒软件。  —————————————————  啥  
  鲁迅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度中国人的  。  
  @俯卧撑F 20楼
13:48  地方政府自发自还  -----------------  @别摸我2011款 6楼
19:10:09  自发自还?可能吗?还信台上那帮不要脸的?地方债最后实质还是百姓还!不要脸的政府官员只会拿钱后买官去异地升迁,把债留给地方!  贪官打着政府旗号发债融资上项目,权贵红顶商人拿项目分享大蛋糕,最后百姓负责偿还埋单(税收+通胀)!  这个官商勾结合谋玩百姓的法子已经使了几十年了!  -----------------------------  的确是这样的。反……  -----------------------------  看下超日债的发行和目前的问题,以上有借债凭证的都没人承人,小百姓买是找死。  
  @超级神气的蜗牛 4楼
17:28  @颜色深   我觉得骂温胡的人很无知。他们根本不知道,房地产开发出来,是抓住了好机遇,顺了天时地利人和。你看看哪个产业有这么大的能量的?多少人受惠了。可是因为房价高就骂人。不想想带动了多少工作岗位。还有,本身自己的房子没拆的,没损失吧?拆迁的,家里分几套,应该没啥损失吧?只有那些贪婪的人,非要几十套的,被拒绝了。还有,部分官员贪污了拆迁款的。可和这个政策没关系啊。这个政策是极其智慧的,伟大的,是正能量的。  -----------------------------  那个行业也没这个行业无耻,卖地的钱花那了,腐败没看见吗,环境污染装没有吗,强拆踏法律,还想道德治国,孔子又推出来了,两房侇买了多少,为世届各国背了多少债,到现在债务缠身,地方还要发债,最后结果是债务危机,人民币国际化就一笑料,金融市场最终是彻底没有融资功能,还不够吗,算了不写了,  
  中国终于走向富强:瞧,咱也走上靠借债度日的路上了,和美国一样一样的!  
  @俯卧撑F
13:48  地方政府自发自还  -----------------  @别摸我2011款
19:10:09  自发自还?可能吗?还信台上那帮不要脸的?地方债最后实质还是百姓还!不要脸的政府官员只会拿钱后买官去异地升迁,把债留给地方!  贪官打着政府旗号发债融资上项目,权贵红顶商人拿项目分享大蛋糕,最后百姓负责偿还埋单(税收+通胀)!  这个官商勾结合谋玩百姓的法子已经使了几十年了!  -----------------------------  的确是这样的。反……  -----------------------------  @dyxdyxdyxdyx 37楼
21:37:13  看下超日债的发行和目前的问题,以上有借债凭证的都没人承人,小百姓买是找死。  -----------------------------  
  这些大地方,全部加起来,才这点债务啊?真是让人不敢相信。
  @njns007 8楼
20:18  丁吃卯粮,最终谁来买单?权利后面的个人利益,无约束结局很悲催,具有中国特色的,冒失就是摊派,摊派给谁?  -----------------------------  让子弹飞,黄世仁  
  @徐飞2005 13楼
00:47  苦民 温水青蛙  [来自UC浏览器]  -----------------------------  沸水刷羊肉好不 (&^ω^&)  
  @令狐冲冲冲一路冲 3楼
17:28:16  知道华为为什么不上市吗  -----------------------------  为什么?
  泡沫还不够大,继续吹,爽啊。
  公信力都没了,还有人敢借钱给他们吗?  
  短期内的经济好转,地方政府哪有不贪污的!!到时候换届,摊子收拾不好,还不起债务,还不是卖地卖地,搞不好再出个债务危机!!!  
  @俯卧撑F 20楼
13:48  地方政府自发自还  -----------------  @别摸我2011款 6楼
19:10:09  自发自还?可能吗?还信台上那帮不要脸的?地方债最后实质还是百姓还!不要脸的政府官员只会拿钱后买官去异地升迁,把债留给地方!  贪官打着政府旗号发债融资上项目,权贵红顶商人拿项目分享大蛋糕,最后百姓负责偿还埋单(税收+通胀)!  这个官商勾结合谋玩百姓的法子已经使了几十年了!  -----------------------------  的确是这样的。反……  -----------------------------  呵呵  
  债,如果是权贵买,还不起了会拿优质资产去抵,一来二去国企都是权贵的了,如果是老百姓买,还不起可能会赖账,就看怎么操作了。  没有监督,什么都是假的。  
  打土豪了!以前枪打出头鸟:现在麻雀也不放过了,  
  @经济书生 9楼
20:21:41  @颜色深  房产税还不出来主要是没有刚需接完盘!等刚需接完盘子了,好了,这才有了理论和真是的税源基础,那时候房产税出来,就顺理成章了!1!  所以说,大家别担心,房产税还早着呢?少说也要3-5年得!!!  等房产税出来了再来解地方债的围,挺不错的一条思路,顶一个北京的脑瓜子,太好用了!!!地方债可以先周转一下嘛???  -----------------------------  就是中产最好坑,穷人敢玩命,有钱人又太容易钻空子
  无约束结局很悲催,具有中国特色的
  最后还是抢农民的耕地还债!  
  反我有钱也不买  
  地方政府发债券和老百姓没关系,预定收益高老百姓买不到,收益低老百姓不愿买。  
  观点不敢苟同,发债不要还吗?这样也能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共府所作所为天下还有几个人相信?反,只是时机未到也不用多久了  
  股市套牢老百姓不买了没法玩了,基金坑老百姓现在买不动了玩不转了,彩票现在连大头娃娃的新闻都很少了,高价房老百姓买一套花三代人的血汗钱老百姓买得起的差不多都买了,好不容易举债供小孩读大学毕业就失业了,一个普通家庭一个人得一场大病倾家荡产了!  现在开始发地方债了!  
  开国最差的就上届那两演员,政治搞派系,从上台开始,扶持幼儿园系,只用自己人,没有一点海纳百川的气量,全方位腐败就通过外国盟友出口转内消,放小道消息,把责任推给前任,说没权,你妈没权那些只会放嘴炮的儿童团系怎么都一个个变成封疆大吏,能做点事的,就拿一张外国房子照片,这是你的,你贪污了,还有一个十年都没动过的银行卡,也是你的,证据确凿,终身监禁,不得干政,经济上杀鸡取卵,击鼓传花,不管身后洪水滔天,完事了还是不忘找借口,没有普世价值,讨好外国盟友,翻墙看看外媒都是暗中捧那两演员,踩386,替他们推卸责任,他们任内外国投行在中国赚了多少,现在大家的印象就是他们两后期才掌权,所以中国这个样子不是他们的责任,他们也没办法,这不都是外媒和他们里应外合的结果,误导国内那些自认为可以通过翻墙看到真相的群众
  印钞机动起来,呦呦切克闹  
  @babyfacelhs
10:36:00  金融文盲搞不懂,深圳42亿,前海一块地就卖出40+亿,神马玩意嘛!   —————————————————  这些钱连塞牙缝都不够,乘个几十倍还差不多  
  回复第13楼,@徐飞2005  苦民 温水青蛙   --------------------------  果然!  
  @俯卧撑F 20楼
13:48  地方政府自发自还  -----------------  @别摸我2011款 6楼
19:10:09  自发自还?可能吗?还信台上那帮不要脸的?地方债最后实质还是百姓还!不要脸的政府官员只会拿钱后买官去异地升迁,把债留给地方!  贪官打着政府旗号发债融资上项目,权贵红顶商人拿项目分享大蛋糕,最后百姓负责偿还埋单(税收+通胀)!  这个官商勾结合谋玩百姓的法子已经使了几十年了!  -----------------------------  的确是这样的。反……  -----------------------------  呵呵,你还真的低估政府了?你敢不买!这些不要脸的啥事做不出来?事业单位摊牌,中小企业加税,家庭涨煤气费,水费!不说了,你知道那个三峡基金吗?全在老百姓的电费里面。  
  回复第20楼,@俯卧撑F  地方政府自发自还   -----------------   @别摸我2011款 6楼
19:10:09   自发自还?可能吗?还信台上那帮不要脸的?地方债最后实质还是百姓还!不要脸的政府官员只会拿钱后买官去异地升迁,把债留给地方!   贪官打着政府旗号发债融资上项目,权贵红顶商人拿项目分享大蛋糕,最后百姓负责偿还埋单(税收+通胀)!   这个官商勾结合谋玩百姓的法子已经使了几十年了!   -----------------------------   的确是这样的。反正打死老子也不买。就算国债或者地方债利率达到20%我也不买,因为一、如果真达到这个利率即得利益群体恐怕早就买完了等不到P民买。二、如果真达到这个利率,就凭他们的公信力或者说是诚信,地球人也都知道的.三、太多事例证明圈钱工具太多,这会不会又是一圈钱的工具。毕竟他们连最起码道德这条内裤都不...  --------------------------  不买?小孩要不要上学?你要不要上班?摊派知道吗?它们一直是这样无耻无下限。  
  @令狐冲冲冲一路冲
17:28:00  知道华为为什么不上市吗   —————————————————  为啥呢?  
  不懂的人太多,让俺给 说说明白的 ,地方债券其实是不用还本的,连利息也是用增量的债券来还的,是地方的一种财政收入。现在人门习惯上,国债规模是按国债和GDP之比来发行的,有说60%安全,有说80%安全。一般地方债是按地债和地方财政收入之比来发行的。安全比和国债差不多。现在开始来算笔帐的,看看怎么样?比如一个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是100亿,那它地方债券安全的规模该是80亿的,看第二年,假如经济增长率是10%,(年10是包括通涨 在内的,一般的省多有)。那第二年的地方债券规模就是88亿的 ,减去当年要还的利息4,8亿(80亿*6%=4,8亿)。地方债券的发行利息肯定在年6%以下的,算年6够了。规模增加了8亿,而利息只幅付了4,8亿。8-4,8=3,2亿的,这3,2亿就是当年的地方发债收入的。
  懂的闷声发大财,不懂的唧唧歪歪,时间倒回零三年的话,你会不惜一切去炒房么?当时是不是也在唧唧歪歪?  
  @安铖元 49楼
00:20  债,如果是权贵买,还不起了会拿优质资产去抵,一来二去国企都是权贵的了,如果是老百姓买,还不起可能会赖账,就看怎么操作了。  没有监督,什么都是假的。  -----------------------------  说的很对。  
  钱造完了卖地  你妈这叫还债屁民悲哀  
  这么多地方,才一千多亿,发这点债,根本不起什么作用。什么意思?是不是瞒天过海啊!
  回复第22楼,@日落长安街  学晚清各省铸造银元吧,也给咱们玩收藏的哥们添点乐趣。  --------------------------  也是一条路子  
  回复第7楼,@njns007  丁吃卯粮,最终谁来买单?权利后面的个人利益,无约束结局很悲催,具有中国特色的,冒失就是摊派,摊派给谁?  --------------------------  有利可图,卖给官员家属亲戚地下钱庄,无利可图,卖给企业大中小幼儿园学生!  
  这点小钱有什么用?
  地税要火  
  作者:安铖元 来自:Android客户端 时间: 00:20:37     债,如果是权贵买,还不起了会拿优质资产去抵,一来二去国企都是权贵的了,如果是老百姓买,还不起可能会赖账,就看怎么操作了。  没有监督,什么都是假的。  -------------------------  最后一句是亮点
  @日落长安街 21楼
14:20:40  学晚清各省铸造银元吧,也给咱们玩收藏的哥们添点乐趣。  -----------------------------  我看行
  回复第20楼,@小工人kk  各种税都养不住?各种收费还是养不住?居然举债了?能举债能破产不?   --------------------------  想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不要上当啊  
  国债280亿只卖出去200亿,地方债能卖出去?靠什么还?还是印钱?  
  什么时候发?利率多少?
  回复第4楼,@超级神气的蜗牛  @颜色深   我觉得骂温胡的人很无知。他们根本不知道,房地产开发出来,是抓住了好机遇,顺了天时地利人和。你看看哪个产业有这么大的能量的?多少人受惠了。可是因为房价高就骂人。不想想带动了多少工作岗位。还有,本身自己的房子没拆的,没损失吧?拆迁的,家里分几套,应该没啥损失吧?只有那些贪婪的人,非要几十套的,被拒绝了。还有,部分官员贪污了拆迁款的。可和这个政策没关系啊。这个政策是极其智慧的,伟大的,是正能量的。  --------------------------  是因为胡温失败的投资政策导致银行11万亿不良资产,让整个经济负担很大。他们创造了很好看的数据,留下了非常烂的摊子  
  卖地的钱是直接收入,发债的钱不止要还,还有利息,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地方债当工资发给公务员吧!
  有个问题万一要是卖不出去咋办?摊派?
  @颜色深   主要是谁买单?中央真敢彻底不放手,出了问题不兜底?  如果地方政府不允许破产,那这只是一种换了形式的印钞?
  @w 58楼
07:30:47  开国最差的就上届那两演员,政治搞派系,从上台开始,扶持幼儿园系,只用自己人,没有一点海纳百川的气量,全方位腐败就通过外国盟友出口转内消,放小道消息,把责任推给前任,说没权,你妈没权那些只会放嘴炮的儿童团系怎么都一个个变成封疆大吏,能做点事的,就拿一张外国房子照片,这是你的,你贪污了,还有一个十年都没动过的银行卡,也是你的,证据确凿,终身监禁,不得干政,经济上杀鸡取卵,击鼓传花,不管身后洪水滔......  -----------------------------  那两个东东的危害当时可能不那么明显,而且二者还极力装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但过段时间再看,真是两个祸国殃民的东西。
  LZ小学毕业了?看了半天就得出这么个错误的结论?发地方债城投债能减少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这言论也算是奇葩了。没有土地出让金这块主要收入地方政府这么多的债务和利息怎么还?
  回复第55楼,@lyrdwls  观点不敢苟同,发债不要还吗?这样也能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  地方政府的领导基本都只呆个一两年,在任的时候,拼命借钱上项目挥霍,等四五年后,早异地升迁了,你找谁还。  
  @超级神气的蜗牛 4楼
17:28:58  @颜色深  我觉得骂温胡的人很无知。他们根本不知道,房地产开发出来,是抓住了好机遇,顺了天时地利人和。你看看哪个产业有这么大的能量的?多少人受惠了。可是因为房价高就骂人。不想想带动了多少工作岗位。还有,本身自己的房子没拆的,没损失吧?拆迁的,家里分几套,应该没啥损失吧?只有那些贪婪的人,非要几十套的,被拒绝了。还有,部分官员贪污了拆迁款的。可和这个政策没关系啊。这个政策是极其智慧的,伟大的,......  -----------------------------  你是淘宝小二的狗吧。
07:30:47  开国最差的就上届那两演员,政治搞派系,从上台开始,扶持幼儿园系,只用自己人,没有一点海纳百川的气量,全方位腐败就通过外国盟友出口转内消,放小道消息,把责任推给前任,说没权,你妈没权那些只会放嘴炮的儿童团系怎么都一个个变成封疆大吏,能做点事的,就拿一张外国房子照片,这是你的,你贪污了,还有一个十年都没动过的银行卡,也是你的,证据确凿,终身监禁,不得干政,经济上杀鸡取卵,击鼓传花,不管身后......  —————————————  难得看的这么明白,少有  
  地方政府自发自还  -----------------  自发自还?可能吗?还信台上那帮不要脸的?地方债最后实质还是百姓还!不要脸的政府官员只会拿钱后买官去异地升迁,把债留给地方!  贪官打着政府旗号发债融资上项目,权贵红顶商人拿项目分享大蛋糕,最后百姓负责偿还埋单(税收+通胀)!  这个官商勾结合谋玩百姓的法子已经使了几十年了!  ------------------------  顶.........说得好。。。。。。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允价值变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