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人才市场高毒农药点店销售有没有百胜镇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第14版:新农村-调查
“涪陵榨菜”:“一包菜”创造一个品牌
———地理标志商标产品“涪陵榨菜”产业调查
  紫竹村是典型的山区地形,地势起伏。
   本报记者 
   佘 颖摄乡村素描&&重庆涪陵区百胜镇紫竹村,距离涪陵区40分钟车程。江水蜿蜒绕村而过,村里的街道也因此得名河岸街。紫竹村是典型的山区,地势起伏,站在村西头望村东头都得仰着脖子,远远望去永丰公路的大桥仿佛悬在半空中。全村耕地面积2359亩,三峡库周绿化面积195亩。紫竹村冬季以种植榨菜为主,夏季以种植水稻、玉米和种桑养蚕为主。全村总户数823户,2824人,劳动力1559人,2007年人均收入3078元。&&紫竹村的空气中飘着一股淡淡的咸鲜味,越靠近村子,气味越浓郁。这是榨菜头的味道。多年来,种菜头、腌榨菜、在榨菜厂打工一直是当地人农闲时主要的工作,也是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种菜头让钱包鼓起来&&二队村民刘娟家今年新盖了一栋两层小楼。300多平方米的房子,楼下是厨房、饭厅和储物间,楼上客厅里摆着皮沙发,挂着水晶灯,四间卧室里是城里买来的成套家具,很时尚。“花了我14万元呢!”刘娟笑着说。&&晚上10点半,凉风习习,刘娟在房前的地坝上摆出两条长凳,拉我坐下,聊起了今年的收成。“今年可没少赚!”刘娟一点也不隐瞒,“单说榨菜吧。我去年种了7亩菜头,今年开春收了20吨生菜头。做成二盐有13吨,每吨卖了1600元。刨去成本,净赚了1万多元。”&&刘娟解释说,榨菜头分鲜菜头、头盐和二盐。鲜菜头就是地里收来的青菜头。头盐是指码过一道盐的菜头,鲜菜头码两次盐,就是二盐。“做成二盐后能多赚7000多块钱!”&&“这全靠村上企业的带动,发展深加工!”她告诉我,以前村里没有厂,他们都得先把青菜头做成坛装榨菜,等着外边的人来收。“很累啊!榨菜必须赶在立春那十来天里抢收完,一点都耽误不得。抢收期间每天早上6、7点就出门,一直到晚上。回到家腰都直不起来了,还得赶紧把青菜头剥去老皮,晒干。晒干后加盐发酵个两三回,才能拌调料、装坛。关键是辛苦做了半天,还赚不到钱。一坛榨菜80来斤,也就卖43元,低的时候才10来块钱,肥料钱都亏进去了,划不来!”&&榨菜销路时好时坏,刘娟不敢放手种。2002年,村里办起了几家榨菜厂,村民们就近卖鲜菜头或者半成品到厂子里,再也不愁销路了。厂里还跟他们签收购协议,把收购价也提起来了。刘娟记得很清楚,“2002年以前,生菜头最低才3分钱一公斤。今年一开始就是1毛3一公斤,最高都卖到了1毛6。”&&有了销路,又有了效益,刘娟放大胆子种起了青菜头,“房前屋后都种上了。只要有个缝缝都要撒上一窝,长出来就能卖好几块钱!”&&除了榨菜,刘娟今年还收了1000多公斤玉米,每公斤卖1.5元。平日里她在厂里打工,一个月工资1300多元,丈夫在沈阳跑销售,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现在家里一年能挣个五六万。家里吃用都不缺,活儿也不算太累。我觉得现在哪儿都挺好的!”刘娟笑着说。勤劳总有收获&&清晨5点的重庆山区,天还是黑蒙蒙的,只有天边微微透出一丝白。窗外已经有村民互相招呼着去赶集。6点钟,我跟刘娟一道出了门。&&地里的庄稼都收割完了,还没来得及播种新的作物,一片片黄土就在绿色田坎的包围下等待着,有的还残留着玉米秆烧过的灰烬。&&远远地,我望见地里有人在忙活。“好像是一队的张峰。”沿着窄窄的田坎,刘娟带我来到张峰跟前。他正翻地,见我们走近,张峰停下了手里的活。&&问起他今年的收成,张峰掰着手指头算给我听。“我有4亩2分地,今年收了13吨生菜头。榨菜是绿色蔬菜,不打农药,也不用除草,这笔钱就省了。肥料用榨菜专用的复合肥,1亩地用125公斤,共花了246元。每吨生菜头按600元的价卖给了厂里,卖了7800元,减去肥料钱和搬运费,净赚7500元。夏天还收了2000公斤玉米,每公斤1.5元都卖了。这样算起来地里就挣了1万多块钱。除了种地,厂里忙的时候我和我媳妇也到厂里做做短工,一天100元,一年下来又有个万把块钱的收入。”&&“你们两口子一年能挣2万元,在村里可不算少了吧?”我问他。&&“哪里,我在村里只是中等水平。”张峰摆了摆手,“家里人少,干不了多少活。跟人家比起来,我这点活不算啥!人只要勤快,干啥不挣钱呢?”张峰说。 “农户+公司+商标”带动村民致富&&张峰说的渝杨榨菜厂并不大,一栋两层的小楼房,楼下是车间,楼上是办公室。我们在这里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张涛,他兼任这家榨菜厂的总经理。1999年他跟亲戚凑了不足10万元,租厂房办起了榨菜厂。&&别看厂子规模不大,产值可不少。现在厂子年产成品榨菜1万吨,产值4000万元左右,纯利润有300多万元,每年增速在20%以上。在整个紫竹村,跟渝杨榨菜厂规模类似的厂子有8家,2007年光这几个榨菜厂产值就达1.26亿元。&&“村里的榨菜产业能发展到今天,全都得益于‘农户+公司+商标’的经营模式,提高了榨菜生产的产业化程度。”张涛说。&&指着一个绿白相间、印有“涪陵榨菜”字样的椭圆形商标,张涛说:“就是这个,这就好比涪陵榨菜的身份证,只有得到涪陵榨菜行业管理办公室认可的正宗涪陵榨菜才能使用。”2004年,渝杨榨菜厂也获准使用“涪陵榨菜”这一商标。&&“想使用这个商标可不容易,原产地不在涪陵不可以,卫生条件不达标不可以,添加剂不符合条件不可以,没有杀菌设备也不可以。2004年,我们厂里也花25万元引进了自动切块、自动脱水、巴氏自动杀菌机等先进生产设备。”张涛自豪地说。&&生产工艺提高了,再加上有了“涪陵榨菜”的标志,渝杨榨菜的价格也上去了。“过去一箱出厂价只有50元,现在能卖到70元。以前都是在农贸市场的小摊上卖,现在都进大超市了。”&&厂里有效益,农民得实惠。张涛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今年鲜菜头收购价是每吨650元,头盐是每吨1300元,二盐每吨收购价是1600元。现在厂里一年要用1万吨榨菜头,都是在附近收购来的。你想想农民得了多大的实惠。”&&陪同采访的区宣传部工作人员张丁告诉我,以前“涪陵榨菜”经常被仿冒,“涪陵榨菜”的商标一度还被外地企业抢注,榨菜产业的发展受到影响。2000年,涪陵区将“涪陵榨菜”注册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规定凡申报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产品,不仅要保证原产地在涪陵,而且还必须符合生产和卫生标准。对获准使用“涪陵榨菜”证明商标的企业,实行常年性定期、不定期抽查监督。&&经过8年多的运行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效促进了企业发展,推动农民增产增收。2000年全区青菜头种植面积为27亩,产量只有43万吨,产值4亿多元;到2007年,全区的榨菜种植面积达50.3万亩,产量105.4万吨,榨菜产业总收入22.9亿元,其中农民青菜头种植、加工收入6.6亿元。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重庆市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07477_伤城文章网
重庆市涪陵区()城 乡 总 体 规 划 编 制 大 纲资环 05 第六组 编制成员: 夏支奎
陈锋武 l000000608 年 7 月 目录第 1 章 基本概况..................................................... 1 1.1 自然概况 .................................................... 1 1.1.1 区域位置............................................... 1 1.1.2 地形地貌............................................... 1 1.1.3 地质构造............................................... 1 1.1.4 气候气象............................................... 2 1.1.5 河流水系............................................... 2 1.1.6 自然资源............................................... 2 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 1.2.1 经济发展现状........................................... 3 1.2.2 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4 1.3 历史沿革 .................................................... 5 第 2 章 规划背景、依据及原则......................................... 5 2.1 规划背景 .................................................... 5 2.2 规划依据 .................................................... 6 2.3 规划原则 .................................................... 6 2.4 规划期限 .................................................... 7 2.5 规划区范围 .................................................. 7 第 3 章 城镇体系规划................................................. 7 3.1 市域与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7 3.1.1 发展背景............................................... 7 3.1.2 空间区位............................................... 8 3.1.3 历史基础............................................... 8 3.1.4 区域基础............................................... 8 3.1.5 经济基础............................................... 9 3.1.6 制约因素............................................... 9 3.2 城镇发展战略 ............................................... 10 3.2.1 战略指导思想.......................................... 10 3.2.1 战略重点.............................................. 11 3.2.1 战略构想.............................................. 11 3.3 城镇体系规划 ............................................... 11 3.3.1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11 3.3.2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 12 3.3.3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12 3.4 旅游发展规划 ............................................... 12 3.5 基础设施规划 ............................................... 14 3.5.1 交通.................................................. 14 3.5.2 水资源................................................ 15 3.5.3 电力.................................................. 15 第 4 章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15 4.1 城市性质 ................................................... 15 4.2 城市定位 ................................................... 16 4.2.1 空间定位.............................................. 16 4.2.2 职能定位.............................................. 16 4.2.3 产业定位.............................................. 16 4.2.4 城市形象.............................................. 16 4.2.5 城市特色与文化........................................ 16 4.2.6 城市建设目标.......................................... 16 4.3 城市人口规模 ............................................... 16 4.3.1 城市人口现状.......................................... 16 4.3.2 城市人口预测.......................................... 16 4.4 城市用地规模 ............................................... 16 4.4.1 现状用地特征.......................................... 16 4.4.2 规划用地指标的选取.................................... 16 4.4.3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16 第 5 章 城镇总体布局规划............................................ 16 5.1 城市总体布局现状 ........................................... 16 5.2 总体空间发展思路 ........................................... 16 5.3 空间形态的演变 ............................................. 17 5.4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 17 5.5 城市总体布局 ............................................... 17 第 6 章 土地利用规划................................................ 17 6.1 居住用地规划 ............................................... 17 6.1.1 居住规划原则.......................................... 17 6.1.2 居住用地现状.......................................... 17 6.1.3 居住用地规划目标...................................... 18 6.1.4 居住用地布局.......................................... 18 6.2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 19 6.2.1 公共设施用地原则...................................... 20 6.2.2 公共设施用地现状...................................... 20 6.2.3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目标.................................. 20 6.2.4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20 6.3 工业用地规划 ............................................... 20 6.3.1 公共设施用地原则...................................... 20 6.3.2 公共设施用地现状...................................... 20 6.33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目标................................... 20 6.3.4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20 6.4 仓储用地规划 ............................................... 20 6.4.1 公共设施用地原则...................................... 20 6.4.2 公共设施用地现状...................................... 20 6.4.3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目标.................................. 20 6.4.4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20 6.5 绿地系统规划 ............................................... 20 6.5.1 公共设施用地原则...................................... 20 6.5.2 公共设施用地现状...................................... 20 6.5.3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目标.................................. 21 6.5.4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21 第 7 章 城市景观规划................................................ 21 7.1 规划原则 ................................................... 21 7.1 规划目标 ................................................... 21 7.3 规划要点 ................................................... 21 第 8 章 旧城的更新与保护规划措施.................................... 21 8.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8.2 旧城改造的主要目标和措施 ................................... 21 第 9 章 城镇对外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 21 9.1 现状概述及存在问题分析 ..................................... 21 9.1.1 涪陵交通现状.......................................... 21 9.1.2 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 9.2 对外交通规划............................................ 23 9.3 道路系统规划 ............................................... 23 9.3.1 道路用地.............................................. 23 9.3.2 道路网规划............................................ 24 9.4 港口规划 ................................................... 24 9.5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 25 第 10 章 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25 10.1 给排水工程规划 ............................................ 25 10.1.1 给水................................................. 25 10.1.2 排水................................................. 26 10.2 防灾工程规划 .............................................. 26 10.2.1 防洪................................................. 26 10.2.2 人防................................................. 26 10.2.3 消防................................................. 26 10.2.4 抗震................................................. 26 10.3 电力电信规划 .............................................. 27 10.3.1 供电工程规划......................................... 27 10.3.2 邮政电信、有线电视规划............................... 27 10.4 供热燃气规划 .............................................. 27 10.4.1 城市集中供热......................................... 27 10.4.2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 27 第 11 章 环保环卫规划............................................... 28 11.1 环境保护规划 .............................................. 28 11.1.1 环境保护现状......................................... 28 11.1.2 主要环境问题......................................... 29 11.1.3 规划原则 ............................................. 31 11.1.4 环境保护规划目标 ..................................... 31 11.1.5 环境保护措施......................................... 32 11.2 环境卫生规划 .............................................. 33 11.2.1 环卫现状............................................. 33 11.2.2 规划原则............................................. 33 11.2.3 垃圾产生量预测....................................... 34 11.2.4 环卫设施............................................. 34 第 12 章 近期建设规划和远景设想..................................... 35 12.1 近期建设 .................................................. 35 12.2 远景规划设想 .............................................. 35 第 13 章 规划实施................................................... 36 13.1 规划管理新的趋向 .......................................... 36 13.2 规划实施措施 .............................................. 36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第 1 章 基本概况1.1 自然概况1.1.1 区域位置 涪陵区位于北纬 29° 21′~30° 01′之间、东经 106° 56′~107° 43′之间。地处重 庆市中部,东邻丰都县,南接南川市、武隆县,西连巴南区,北靠长寿区、垫江 县。全境东西宽 74.5 公里,南北长 70.8 公里,幅员面积 2941.46 平方公里。 涪陵区居重庆市及三峡库区腹地,扼长江、乌江交汇要冲,历来有川东南门 户之称, 经济上处于长江经济带、 乌江干流开发区、 武陵山扶贫开发区的结合部, 有承东启西和沿长江、乌江辐射的战略地位。 1.1.2 地形地貌 涪陵区地处四川盆地和盆边山地过渡地带,境内地势以低山丘陵为主,横跨 长江南北、纵贯乌江东西。地势大致东南高而西北低,西北――东南断面呈向中 部长江河谷倾斜的对称马鞍状。海拔最高 1977 米,最低 138 米,多在 200~800 米之间。 由于岩性和地质构造上的差异,区境呈现出两类迥然不同的地貌景观。西、 北部碎屑广泛分布,属盆东平行岭谷范围,以构造剥蚀地貌为主,河谷为宽谷; 东南部大片出露碳酸盐地层,属南北径向构造体系,以岩溶地貌为主,河谷多为 窄谷。 区内地貌类型多样, 以丘陵、 台地为主 (共占 54.4%) 其次为低山 , (占 31.1%) 、 中山(占 13.3%)、平坝(仅占 1.2%)。地貌格局形成条岭状背斜低山与宽缓的 向斜谷地相间有序排列,而被长江乌江河谷横断为江东、江北、江南三大片。 1.1.3 地质构造 涪陵区处于四川盆地东部的“盆东平行岭谷区”与“巫山大娄山中山区”过1 资环 05 第 6 组渡地带。境内四周低、中山环绕,主要有因背斜而形成的西北边境的黄草山系和 东南边境的武陵山系;梓里――勾家场院背斜低山山系南北相接,斜贯区境中部 成为蔺市、珍溪两个向斜丘陵区的分界线。乌江与长江干流交汇于涪陵,致使河 谷地貌发育。境内海拔高程一般 200 至 800 米,最低与最高相对高差 1800 余米。 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北部地势较低,多为河谷丘陵、低山;东南部较高,多为丘 陵山地。 各地相对高差: 长江沿岸低丘 50 至 150 米, 东南山地一般为 200 至 700 米,西北部深丘低山 100 米至 200 米以上。 1.1.4 气候气象 涪陵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常年平均气温 18.1℃, 年均降水量为 1072 毫米,无霜期 317 天,日照 1248 小时。其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热量充足, 降水丰沛,季风影响突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升高,气温递降,降水递增,立体 气候明显。四季特点:春早,常有“倒春寒”和局部的冰雹灾害;夏长,炎热, 旱涝交错,伏旱频繁;秋短,凉爽而多绵雨;东迟,无严寒,雨雪少,常有冬干。 四季降雨量分配,夏秋两季最多,占全年的 66%;冬春次之,占 34%。 1.1.5 河流水系 境内长江流程 86 公里,乌江流程 35 公里。汇入长江的一级支流有 35 条, 其中流域面积大于 100 平方公里的河流有乌江、梨香溪、小溪、渠溪河等 12 条。 1.1.6 自然资源 涪陵矿产资源较为贫乏,现已查明的矿种只有 10 余种,主要矿产及储量, 煤(2800 万吨)、石灰岩(储量近 4 亿吨)、铁(储量 2249 万吨)、铝土矿(储 量 54 万吨)、硫铁矿(储量 240 万吨)、石英砂矿(储量 8021 万吨)、页岩(储 量 3190 万吨)、天然气(储量 17 亿立方米),其余矿产粘土、矿泉水、含钾岩 石等也有一定储量, 以上矿种除石灰岩有中型及以上矿产地外, 均属小型矿产地, 开发利用的矿产只有几种:煤、页岩、石灰岩、石英砂岩等。 到目前,全区已建各类矿山企业 232 个,其中煤矿 13 个,年产煤 25 万吨, 石灰岩矿山 166 个,年产石灰石能力 300 余万吨;页岩砖厂 28 个,年产砖 1.4 亿匹,其余矿山 25 个。以上情况看出,涪陵区能源矿产严重不足,缺口较大,2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但石灰岩矿的开发利用,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建材和建筑业的发展, 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2.1 经济发展现状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7 年,全区生产总值为 192.27 亿元,比上年可比增 长 17.6%, 增速较 2006 年提高 4.2 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2.81 亿元, 增长 11.6%; 第二产业增加值 104.12 亿元, 增长 21.9%; 第三产业增加值 65.34 亿元,增长 13.1%。企业效益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11.67 亿元, 比上年增长 71.4%。 财政收入增长创十年新高, 全区财政总收入达到 29.50 亿元,增长 43.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4.37 亿元,增长 74.3%。三大工业园 区建设全面提速,招商引资的大平台、大舞台基本搭就,九大专项工作和百项重 点工程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项目推进年”活动成效显著。 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 2007 年,在全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10.3:52.8:36.9 调整为 11.9:54.1:34.0,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 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 1.3 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工业优势更加突 出,实现工业增加值 92.73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48.2%,比上年提 高 1.4 个百分点。 全区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实现增加值 104.4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54.3%,比上年提高 3.2 个百分点。 和谐社会建设加快推进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共有 19 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市、区科技进步奖,累计产生效益 13.3 亿元,科技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44%。教育结构不断优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两基” 成果巩固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 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24%,人均 受教育年限达到 8.4 年。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 建成市 级规范化乡镇卫生院 23 所,市级规范化乡镇卫生室 63 个,实施了七类疫苗免疫 接种,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通过市上验收,新农合参合率达 79.4%。全年城镇新 增就业人员 7686 人,重点指导和帮助 5165 名下岗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城镇 调查失业率下降 1.3 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9%。年末社会从业人 员为 64.10 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 23.50 万人,分产业看,一、二、三次产业 从业人员分别为 24.10 万人、16.60 万人和 23.40 万人。全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3 资环 05 第 6 组工人员达 26.40 万人 (含在本乡镇内) 其中到区外务工 15.10 万人, 57.2%, , 占 劳务总收入 21.50 亿元,增长 18.2%。 物价水平创十年新高 2007 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 107.4%, 比上年上涨 7.4%,为 1997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从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构成情况看, 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 19.9%,烟酒价格上涨 1.3%,衣着价格下降 1.4%,家庭 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 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 0.8%,交通与通讯 价格下降 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 1.4%,居住价格上涨 5.1%。 2007 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为 113.45 万人,比上年增加 1 万人。其中农业 人口 80.83 万人,非农业人口 32.62 万人。分性别看,男性人口 58.20 万人,女 性人口 55.25 万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5.3。 全年出生人口 16223 人,人口出生率为 14.43‰;死亡人口 5853 人,死亡率为 5.20‰; 自然增长率为 1.41‰, 下降 2.06 个千分点。 全区年末常住人口为 101.45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52.82 万人,农村常住人口 48.63 万人。全年有 2812 人获得国家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兑现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 249.82 万元;落实独 生子女死亡伤残扶助金 3.12 万元,共有 52 名奖励扶助对象受益。 1.2.2 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虽然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但集中度不够高,配套能力不够强。一方面,现有 的几大支柱产业,每个产业靠的都是 1―2 户重点企业和为数不多的主打产品, 没有形成产业链条,甚至产业集群,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 我区与全市主导产业的关联度不强。 三产短腿问题。我区三次产业结构不大合理,一产较弱、二产较强、三产偏 小,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比例极不适应。 2007 年三次产业结构由 2006 年的 10.3: 52.8:36.9 演变为 10.4:54.6:35,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升反降,这是一个令 人警觉的信号。一个城市可以没有工业,但不能没有商业,否则不成其为城。 城乡差距突出。涪陵地处西部,二元结构突出,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发展不 协调, 是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乡镇财政体制调整后, 上缴的仅有 7 个街镇乡, 多数乡镇都要依靠区财政补助。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是涪陵未来必须 迈过的一道“坎”。4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1.3 历史沿革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2000 多年前,在此 设郡,秦、汉、晋时设枳县,自唐以来一直为州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为涪陵地 区,辖 10 个县,1995 年撤地设涪陵市(地级),下辖两区一市三县,l998 年重庆 直辖后改设涪陵区。表 1.1 涪陵区行政区划一览表 指 标 单位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1998 年 兴华中路 66 号 1 1 5 22 17 726 71 2000 年 兴华中路 66 号 1 1 5 22 17 726 71 2002 年 兴华中路 66 号 1 1 5 22 17 707 62 2003 年 兴华中路 66 号 1 1 5 22 17 356 63 2004 年 兴华中路 66 号 1 1 5 22 17 354 63 2005 年 兴华中路 66 号 1 1 5 22 17 351 66 区政府所 在地 示范区 (管委会) 示范区 街道办事 处 乡 镇 村民委员 会 社区居民 委员会资料来源: 《2006 年涪陵统计年鉴》第 2 章 规划背景、依据及原则2.1 规划背景1、重庆市域整体发展要求调整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 新批准实施的《重庆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明确了重庆市功能定位和市域三 大城镇群联动发展的方向,确定涪陵作为重庆市域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发挥工 业基础和交通优势,主动承接重庆市区的产业转移和联动发展,涪陵城市总体规 划人口规模将较大幅度地超越 1999 年编制的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人 口规模。 2、涪陵城市的自身和外部发展条件的重大变化要求调整涪陵区城市总体规 划。5 资环 05 第 6 组位于涪陵城区的长江二桥、乌江二桥、长江三桥已先后开工建设。重庆市域 范围内的高速公路、铁路、港区规划均有新的调整和发展,对涪陵城市建设有重 大影响。长江三峡库区的水位逐年提升,影响涪陵城市的生态和景观。涪陵城市 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尤为突出,沿江地区开发建设更为迫切。 3、涪陵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要求调整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 近年来,涪陵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在 5 年内翻一番的强劲势头,2003 年 涪陵城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 1200 美元,已处工业化初期发展阶段,也是 城市化发展最迅速时期,城市人口和用地将急剧增加。 4、原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已到近期规划期限,需调整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 原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 年)的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 2005 年, 按城市规划法的要求, 需要调整、 修编总体规划。 且已在编制涪陵区国民经济 “十 一五计划”,也需要有相适应的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2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6) 4、《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 5、《重庆市涪陵区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6、《重庆市涪陵区旅游“十一五”规划》2.3 规划原则1、根据重庆市和涪陵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现状及发展趋势,充分考虑重 庆市域和涪陵区发展的可能性,合理完善、充实涪陵区城镇体系规划,科学修编 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切实有效地指导涪陵区各层次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2、深入研究涪陵区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合理进行产业空间布局。城市总体 规划与产业空间布局有机结合,全方位地促进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 3、合理确定涪陵的城市性质和规模,科学建构城市城市规划结构,合理进 行总体功能布局,促进可持续发展。 4、合理组织全区和城市交通,加强城市城区内外交通联系,提高城市的中6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心地位和辐射力,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5、充分利用涪陵区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突出长江三峡 库区山水城市的风貌特色,营造优越的人居环境。 6、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发挥土 地的最大综合效益。2.4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
年,其中 近期
年2.5 规划区范围本规划范围为涪陵区行政区划范围,面积 2941.46 平方公里。第 3 章 城镇体系规划3.1 市域与城镇发展条件分析3.1.1 发展背景 2007 年,涪陵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97.27 亿元,增长速度 17.6%。城市辐 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富裕,成为重庆市域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最佳的 城市之一。 西部大开发给涪陵带来了很大的机遇。预计到 2020 年涪陵区地区生产总值 达到 500 亿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城市创业 环境和人居环境的优势更加突出, 建成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大城市。 另外, 将涪陵建设成为具有山水园林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适宜产业发展和生活居住、 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大城市是涪陵人民的一个心愿。7 资环 05 第 6 组3.1.2 空间区位 涪陵区情可概括为“郊区、山区、库区、老区”。所谓“郊区”,涪陵地处重庆 “1 小时经济圈”,居重庆中部,距重庆主城经水路 120 公里、高速公路 100 公里、 铁路 98 公里, 距江北国际机场 80 公里。 所谓“山区”, 涪陵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 中低山占幅员面积的 46%,丘陵河谷占 26%,平坝台地占 28%。所谓“库区”,涪 陵是三峡工程主要淹没区之一,按 175 米水位蓄水后,淹没陆域面积 51 平方公 里,涉及 28 个乡镇、16 个集镇、224 户工矿企业,规划动迁人口 10.4 万,移民 淹没补偿静态投资 36.01 亿元,居重庆库区第四位。所谓“老区”,涪陵是重庆市 命名的 7 个革命老区之一,贺龙、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曾战斗于此,1930 年 四川红军二路游击队在涪陵区罗云乡建立革命根据地。 3.1.3 历史基础 涪陵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因乌江古称涪水。春秋中后期属巴国南疆地。 战国中期为楚地,后期为秦巴郡地。秦昭王 30 年(公元前 277 年)置枳县。东 晋穆帝永和 3 年(公元 347 年)置涪郡(又名梓城郡)。隋置涪陵县。唐武德元 年(公元 618 年)置涪州。宋置涪州。元、明、清亦置涪州隶重庆府。中华民国 置涪陵县隶东川道,民国 17 年直属四川省。 1950 年 1 月置川东行署涪陵专区,辖涪陵、南川、丰都、石柱、武隆、彭 水、长寿 7 县。1952 年 9 月酉阳专区及所辖黔江、酉阳、秀山 3 县并入涪陵专 区。1953 年垫江县划入涪陵专区。1958 年长寿县划归重庆市。1968 年涪陵专区 改为涪陵地区。1983 年撤销涪陵县设立涪陵市(县级)。1988 年分黔江、酉阳、 石柱、秀山、彭水 5 县,设立黔江地区。 1995 年 11 月,撤销涪陵地区和县级涪陵市,设立地级涪陵市,辖垫江、武 隆、丰都、南川 3 县 1 市和新设立的枳城、李渡 2 区。1996 年 9 月涪陵市划归 重庆市代管。1997 划归重庆直辖市管辖。1998 年 6 月撤销涪陵市及所辖枳城、 李渡两区,改设重庆市涪陵区,辖原枳城、李渡区域。垫江、南川、丰都、武隆 划归重庆直接管辖。 3.1.4 区域基础 涪陵地处重庆中部,自古有“地连五郡,舟会三川,西通渝戎,东走宜汉”8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之说,是重庆主城区连结渝东 20 余个区县的城乡经济“走廊”,是东部沿海发 达地区进军西部的重要“跳板”。境内长江横贯东西 77 公里,乌江纵卧南北 31 公里,素有“乌江门户”之称。陆上交通畅达:国道 319 线、渝涪高速公路横 穿全境(距重庆主城区 100 公里)、渝怀铁路客货运开通、规划中的重庆至湖 北利川铁路、沿江高速公路、渝长(沙)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复线将经过或 连接至涪陵;空中交通便利:到重庆江北机场 80 公里,1 小时可达机场;水运 得天独厚:拥有长江、乌江两江黄金水道,三峡工程在 156 米水位运行时,涪陵 是万吨级船队的最上游港口。所有这些,将构成“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 交通网络,为涪陵参与国内乃至国际经济大循环开辟了快捷通道。涪陵具有丰富 的自然优势。 水电、 矿产资源丰富: 平均水资源总量 24.91 亿立方米 (不含长江、 乌江过境水 4023.7 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水资源 84.7 万立方米, 境内溪河自然落差大,水能理论蕴藏量 14.8 万千瓦,可供开发量 7.46 万千瓦, 可建单机容量 50 千瓦电站 124 处。区境主要矿产煤储量 3071 万吨、铁矿储量 2249 万吨、铝土矿储量 54 万吨、硫铁矿储量 240 万吨、石灰石储量 4000 万 吨、天然气储量 17 亿立方米。农业具有独特优势:全区青菜头产量 75.5 万吨, 产茧 8.82 万担,生猪出拦 82.56 万头,苎麻基地 3.58 万亩。涪陵榨菜、红心 萝卜、水牛是闻名海内外的三大特产。农产品荣获“中国果蔬十强县(区)”和 “中国农产品深加工十强县(区)”。 3.1.5 经济基础 2007 年,全区生产总值为 192.27 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 17.6%,增速较 2006 年提高 4.2 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2.81 亿元,增长 11.6%;第 二产业增加值 104.12 亿元,增长 21.9%;第三产业增加值 65.34 亿元,增长 13.1%。企业效益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11.67 亿元,比上 年增长 71.4%。财政收入增长创十年新高,全区财政总收入达到 29.50 亿元, 增长 43.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4.37 亿元,增长 74.3%。 3.1.6 制约因素 1、城市化水平低,城镇体系发展尚处起步阶段。乡镇数量多,除县城以外 的各镇规模都偏小。9 资环 05 第 6 组2、城镇之间分工协作程度低,城镇发展缺乏特色。 3、城镇建设尚停留在传统粗放型、封闭型发展阶段。 4、相邻城镇资源共享度低,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低水平配置,重复建设现 象普遍。 5、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涪陵小城镇经济一般为初级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和 传统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以及一般商业,城镇建设没有体现出山区和地方特色。3.2 城镇发展战略3.2.1 战略指导思想 1、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城镇发展与乡村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发展城镇是区域发展的结果和要 求,发展乡村是发展城镇的基础,也是目前我国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在 编制规划、 发展城镇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要体现城镇发展对解决农村、 农业、 农民问题的重要作用。 2、区域协调,共同提高 区域发展中有自身的规律性,各个城镇都肩负着区域对城镇赋予的职能,城 镇之间只有很好地分工合作,才能够发展自我并促进区域发展。高唐县的发展规 划,必须要在符合其与周边大中城市与周边小城镇的分工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得 以合理实施。 3、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积极发展经济和建设城镇的同时,必须强调对现有自然资源的保护,尤其 是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等,保证其适度开发,以 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切实把经济增长和城镇建设建立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基础上。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的基础,城镇产业的发展要遵循历史基础、外部机遇 和自身条件的要求。 高唐的产业发展, 要从目前基础出发, 结合自身的区位特征、 资源特征、 现有基础等, 寻找适合自身的产业结构, 确定稳定而有序的产业体系, 才能够保持长期健康的发展。城市建设则要紧紧围绕历史文化传统、自然景观、 用地条件来营造自己的风貌。10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3.2.1 战略重点 1、连接“一城五片”的骨干道路、桥梁、隧道,推动片区互动发展。 2、李渡片区城市干道及配套市政设施建设,为新区开发创造条件。 3、推进区域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撑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4、改造和完善江南(含江东、江北)片区的路网结构和市政公共服务设施, 使其功能配套。 5、改造滨江片区、南门山片区等旧城、提升城市印象。 3.2.1 战略构想 力争到把涪陵城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城乡共荣及重 庆中部的地域性中心城市,初步形成 “一心四轴一重点”的城镇体系格局。 1、 涪陵城区, 是长江上游和乌江流域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以发展食品、 医药、机械、建材、化工、高科技等产业为主的重庆市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2、 中心镇,包括白涛、珍溪、新妙、龙潭四镇。四个中心镇分别位于涪陵 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具有该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基地的功能,城镇职能 又各具特色。珍溪: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港口型城镇;新妙:以发展特色农产 品生产、 加工, 辐射周边乡镇农副产品交易、 商业贸易为主的商贸型城镇; 龙潭: 以发展粮食等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地域中心城镇;白涛:以发展化工和工业贸易为 主的地域中心城镇。 3、一般镇,包括南沱、焦石、清溪、马武、蔺市、百胜等 10 个建制镇。这 些镇现状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城镇职 能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商业贸易为主。3.3 城镇体系规划3.3.1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全区中心即涪陵城区,含李渡、南岸浦、江北、江南和江东等 5 个片区。 四条发展轴为一条发展主轴和三条发展次轴。发展主轴为沿长江发展轴,轴 上主要有涪陵城区以及石沱、镇安、蔺市、清溪、珍溪和南沱等城镇。三条发展 次轴中乌江沿线发展轴以白涛镇为龙头,以发展乌江风貌旅游展示为主,带动涪11 资环 05 第 6 组陵东部地区的发展;涪南公路沿线发展轴,轴上有酒店、马武、青羊、龙潭等乡 镇,带动涪陵西南区域的发展;涪杉公路沿线发展轴,轴上有百胜、珍溪镇,带 动涪陵东北区域的发展。 3.3.2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 涪陵区内各城镇形成各具特色的职能分工,与全区产业布局相适应。规划将 城镇职能划分为综合型、工贸型、工矿型、农贸型和农林型五种。 综合型:主要指涪陵城区,为全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承担多种服务 职能。 工贸型: 包括白涛镇、 南沱镇、 清溪镇和蔺市镇, 城镇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 发展工业、商贸业和相关服务业。 工矿型:主要指焦石镇,城镇依托矿产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发展强化城镇的 矿产加工业,并依托矿产资源发展工业和相关服务业。 农贸型:包括珍溪镇、新妙镇和龙潭镇,作为次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发 展相应城镇等级的农副产品加工和小商品贸易职能。 农林型:包括百胜镇、马武镇、镇安镇、堡子镇、青羊镇和石沱镇,城镇 依托林业和农业资源,积极促进城镇的农林产品深加工,突出发展有特色的农林 产业。 3.3.3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规划远期至 2020 年,全区形成三级城镇体系: 一级:涪陵城区,规划人口规模为 70 万人。 二级: 包括珍溪、 新妙、 龙潭和白涛等 4 个镇,规划人口规模为 2-3.5 万人。 三级城镇为一般城镇,包括南沱、焦石、马武、蔺市、百胜、清溪、镇安、 青羊、堡子和石沱等共 10 个镇,规划人口规模为 0.3-0.8 万人左右。3.4 旅游发展规划1、旅游发展目标 立足长江三峡和乌江画廊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坚持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方 向,实行提升型和拉动型发展战略,突出“巴国故都――神奇涪陵”旅游主体形12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象, 统筹协调涪陵区旅游发展规划与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旅游产业综合力, 将涪陵区打造成为长江三峡知名旅游区和乌江流域龙头旅游区, 从而推动涪陵区 经济协调、快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2、旅游规划布局 重视可持续发展和不可再生资源利用,形成“一点、二线、三片”的旅游 规划布局。 “一点” 即以涪陵城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为依托, 以滨江文化长廊、 两江休闲广场、涪陵广场、涪陵博物馆、涪陵体育场(馆)、堡子城公园、望州 公园、太极森林公园等为辅助,构成涪陵城区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成为涪陵旅游 的集散地和乌江画廊旅游的重要口岸。该中心以发展文化旅游、都市旅游、会展 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和购物旅游为主。 “二线”即长江三峡旅游和乌江画廊旅游线。长江三峡旅游线涪陵区内重要 景区(点)有:长江涪陵段、镇安殷商遗址、北拱汉墓群、白鹤梁、石鼓古镇、 北山道院、周易园、徐帮道遗址和移民生态农业园区等;乌江画廊旅游线涪陵区 内主要景区(点)有:乌江涪陵段、小溪风景区、小田溪巴王陵、御泉河景区、 乌江森林公园、 816 核洞、 大溪河等。 依托两条旅游线上区内的人文与自然景观, 突出发展以巴国历史文化鉴赏、长江乌江自然山水观光为主的旅游。 “三片” 即涪陵城郊片、 涪陵东南片、 涪陵西南片。 涪陵城郊片主要景区 (点) 有:大梁山、聚云山、法雨寺(天子殿)、雨台山、插旗山、桫椤自然保护区、 乌江画廊假日港湾等, 与此相应形成涪陵城郊旅游环线, 主要发展城郊休闲旅游; 涪陵东南片主要景区(点)有:御泉河、石夹沟、武陵山、大木民俗风情园等, 形成涪陵东南旅游环线,主要发展自然山水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涪陵西南片主 要景区(点)有:陈万宝庄园、青烟洞、周煌墓、天宝寺、天宝寺水库、普陀寺、 梨香溪、木鱼山、五宝山等,与此相应形成涪陵西南旅游环线,主要发展民俗文 化鉴赏、宗教活动、休闲度假旅游。 3、旅游发展重点节点 加强和重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816 核军工洞体、点易园、北山道院、石 鼓古镇、天宝寺、小田溪巴王陵遗址等景区的开发和建设。 保护并合理开发建设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石夹沟、御泉河、雨台山、小 溪风景区、大溪河、乌江森林公园、太极森林公园、坪西坝、大梁山、聚云山等 自然旅游景区。13 资环 05 第 6 组3.5 基础设施规划3.5.1 交通 1、全区交通体系规划目标 充分利用国家和重庆市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机遇,规划建成长江 上游与乌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形成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主轴,涪陵港区和 铁路站场为枢纽,高等级公路和铁路网为骨架,县、乡道公路为基础,各种交通 方式相互衔接,港站配套、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综合立体交通格局。 2、公路 高速公路规划形成“X”型高速公路网,包括渝涪高速公路涪陵段、重庆安康高速公路涪陵-丰都段、渝湘高速公路涪陵接线、重庆-安康高速公路巴南 ―涪陵段。 对外交通公路干线形成“六射”形的对外交通公路网:国道 G319 长寿至涪 陵段、国道 G319 涪陵至武隆段、省道 S303 涪陵至武隆段、省道 S103 巴南至涪 陵段、省道 S103 涪陵至丰都段、涪垫路涪陵至垫江段。规划全部达到一级技术 等级。 区级公路形成“五联六路”的公路网, 规划全部达到二级技术等级。其中 “五联”包括白罗路、蔺安路、新龙路、新丛路、涪杉路; “六路”指原石南路、 天龙路、涪南路、涪蔺沿江南路、李镇路、涪丰沿江北路。 区内乡级道路连接各乡镇,主要建制镇之间公路达到二级标准,其余规划 达到三级及三级以上技术等级; 各行政村之间乡村路规划达到四级及四级以上技 术等级。 3、铁路 规划建设“二干线一支线”的铁路网络。 二干线分别为渝怀铁路涪陵段和渝利铁路涪陵段,规划渝怀铁路涪陵区内 沿线分别设王家坝站、石沱站、蔺市站、涪陵西站、涪陵站、磨溪站和白涛站; 规划渝利铁路作为沪蓉铁路专线的一段,连接长寿区、涪陵区与丰都县,涪陵区 内沿线分别设置涪陵站(客运)与涪陵北站(货运)等站场;一支线为涪南铁路, 连接涪陵与南川。 4、水运14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形成以“两江”(长江和乌江)为主轴的航道港口体系,优化港口布局, 强化水陆联运,重点抓好长江和乌江航道整治,使长江干流达到一级通航标准, 乌江干流达到三级通航标准,将涪陵港区逐步建成长江上游枢纽港之一。 3.5.2 水资源 近期和远期的城市给水水源包括:长江、乌江、马脚溪,以及龙潭河水利 工程涉及的桃子沟水库、卫东水库、八一桥水库、新桥水库,红星水利工程涉及 的水磨滩水库、红星水库等。 3.5.3 电力 规划新建南沱核电站作为更大区域范围的电源并兼顾本区。 规划新建 500KV 龙桥变电站,作为全区的电源,建设长寿-涪陵-彭水电站 500KV 超高压输电工 程;规划新建 220KV 李渡变电站、220KV 蒿枝坝变电站、220KV 江东变电站,分 别负责区内北部、西部和东部的用电负荷;完善城区内 110KV 输电网络,共建成 19 座 110KV 变电站,除城区外建设 8 座乡镇 110KV 变电站(白塔变电站、蔺市 变电站、新妙变电站、安镇变电站、白涛变电站、南沱变电站、珍溪变电站、龙 潭变电站)。第 4 章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4.1 城市性质根据自身区位、资源优势的分析以及现状条件,确定一个在重庆市乃至全 中国的合理定位,包括工业、旅游、文化、政治等。根据用地布局、产业发展、 自身职能、城市文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城市各个方面的定位。 根据人口现状,和一定的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根据人口的 预测,以及经济发展,预测建设用地利用趋势,合理控制用地规模。15 资环 05 第 6 组4.2 城市定位4.2.1 空间定位 4.2.2 职能定位 4.2.3 产业定位 4.2.4 城市形象 4.2.5 城市特色与文化 4.2.6 城市建设目标4.3 城市人口规模4.3.1 城市人口现状 4.3.2 城市人口预测4.4 城市用地规模4.4.1 现状用地特征 4.4.2 规划用地指标的选取 4.4.3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第 5 章 城镇总体布局规划5.1 城市总体布局现状本章需要涪陵区的区域图,地形图,交通,产业图等再结合各个地区的特16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征对这个城镇进行整体布局,在规划的过程中要考虑新旧城区的不同功能和作 用,要突出重点发展的项目。按照合理的原则进行规划。5.2 总体空间发展思路 5.3 空间形态的演变 5.4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5.5 城市总体布局第 6 章 土地利用规划6.1 居住用地规划6.1.1 居住规划原则 1、结合城市总体功能分区布局,调整居住用地结构、建成设施完善、不同 档次、 不同类型的居住区、 居住小区。 公共设施按照居住结构层次进行配置规划, 并严格执行。 2、以建设多层、小高层住宅为主,住宅建设量与人口容量相协调。 3、提高城市土地效益,提高配套标准,建立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 4、形成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居住环境。老城改造严格控制人口密度和建 设密度,改善居住环境,增加配套设施;新城开发与公共设施同步建设,严格控 制人口容量,避免开发量过大。 5、规划居住用地指标为综合控制指标,居住区内各类设施的用地指标应按 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在居住区详细规划中确定。 6.1.2 居住用地现状 目前城区有居住用地 1009.91 公顷,主要集中在江南主城区,其他组团内 的居住建设还处于初期发展的状态,市场开发的介入力度还不够,一般是结合村17 资环 05 第 6 组镇的建设进行部分集中式的开发,整体上还是处于散点化分布状态。 6.1.3 居住用地规划目标 规划近期至 2010 年, 涪陵区总人口达 118 万人。 其中, 城镇人口为 68 万人, 远期至 2020 年,涪陵区总人口为 120 万人。 规划期末, 居住总用地 1691.2 公顷, 近期涪陵规划居住用地为 1420.6 公顷。 规划期末涪陵规划居住用地为 1691.2 公顷。以达到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促进涪 陵区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至 2010 年,基本实现常住人口拥有或居住一套住房。 到 2020 年使住宅建设量与人口容量相协调。6.1.4 居住用地布局表 6.1 分区实施规划控制表 商品住房用地 区域 用地(公顷) 江南片区 江北片区 江东片区 李渡片区 南岸浦片区 合计 73.92 19.58 15.36 78.72 13.20 200.78 廉租房及调剂住房用地建筑面积(万 建筑面积 (万 用地(公顷) 2 2 m) m) 110.89 28.88 24.32 120.15 19.76 304 2.33 0.62 0.53 2.07 0.43 5.98 3.03 0.75 0.63 2.90 0.51 7.82资料来源: 《涪陵区住房建设规划 》18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 表 6.2 涪陵城市远期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面 序号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ha) 1 R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 用地 商业金融 业用地 文化娱乐 用地 体育用地 其 医疗卫生 中 用地 教育科研 设计用地 文物古迹 保护用地 其他公共 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其中: 公共绿地 特殊用地 .4 80.2 277.8 43.6 23.3 37.3 176.9 7 积 占城市建 设用地 (%) 26.02 10.05 1.23 4.27 0.67 0.36 0.57 2.72 0.11 人均建设 用地 (m /人) 24.2 9.3 1.1 4 0.6 0.3 0.5 2.5 0.122C7.3 0.11 0.1 M 3 .96 20.4 W 4 205.3 3.16 2.9 T 5 125.4 1.93 1.8 S 6 810.8 12.47 11.6 U 7 154.5 2.38 2.2 .96 20.4 G 8 843.6 12.98 12.1 D 9 4.3 0.07 0.1 合 计 .9 注:2020 年城区人口规模为 70 万人。生态绿地、水域和其它用地未计入城市建设用地 资料来源: (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 )6.2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本章需要各种用地的现状资料和布局图,在规划时还要结合产业的布局,以 及经济的发展合理利用布置,要达到经济,生态,社会各种效益的最大化,成果 中还应包括土地规划的分布图。19 资环 05 第 6 组6.2.1 公共设施用地原则 6.2.2 公共设施用地现状 6.2.3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目标 6.2.4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6.3 工业用地规划6.3.1 公共设施用地原则 6.3.2 公共设施用地现状 6.33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目标 6.3.4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6.4 仓储用地规划6.4.1 公共设施用地原则 6.4.2 公共设施用地现状 6.4.3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目标 6.4.4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6.5 绿地系统规划6.5.1 公共设施用地原则 6.5.2 公共设施用地现状20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6.5.3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目标 6.5.4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第 7 章 城市景观规划7.1 规划原则在一定的规划原则下,结合现有的景观,以及城市建设的趋势,要考虑到城 市的环境保护和城市的形象。7.1 规划目标 7.3 规划要点第 8 章 旧城的更新与保护规划措施8.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发现问题,但最重要的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使旧城 这个已经没有太多发展优势的地区继续发展。8.2 旧城改造的主要目标和措施第 9 章 城镇对外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9.1 现状概述及存在问题分析9.1.1 涪陵交通现状 涪陵区位于武陵山区中部,受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制约,以前涪陵的主要21 资环 05 第 6 组运输渠道依赖于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水运,公路交通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开放 以后,经过多年的发展,涪陵区交通公路在全面规划,协调发展,加强养护,提 高质量,依法治路,保障畅通的方针指导下,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已建成水路、 公路、铁路交通枢纽。区内水泥公路总长 1477 公里,有直抵主城区的渝涪高速 公路,渝怀铁路也将于 2005 年通车。规划中的渝长(沙)高速公路及南涪、渝 利两条铁路贯穿全境。长江横贯东西,乌江纵穿南北。基本上实现了以涪陵城为 中心,以长江、乌江为主轴,连接各区、县干线公路为背景的公路网。 1、公路交通现状 “八五”以来,我区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建设等机 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截至 2003 年底,全 区公路通车里程 1413.4 公里(含渝涪高速公路涪陵段 21 公里),其中等级公路 645.2 公里。干线公路等级全面提高,“两小时涪陵”交通基本建成,农村公路全 面启动,基本上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干线公路网。满足了我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对交通的需求。 2、水运交通现状 涪陵港区是重庆市定位的三个重点枢纽港之一、乌江流域最大的物资集散 地。三峡成库后,万吨级船队只有半年可以到达重庆,而涪陵港可供万吨级船队 终年停泊、集散物资。 涪陵由于有长江横贯东西,传播沿江上行可至我国西南地区经济贸易中心 重庆主城区,下行可达长江沿线各主要港口城市,如武汉、南京、上海等,也可 以出江入海直接与沿海和国外城市通商往来,小型货轮直至思南。乌江通航里程 452 公里。城区港口码头复建顺利进行,黄旗集装箱码头即将开工建设以及北拱 铁公水联运码头的筹建将会有力推动我区经济的发展。 3、铁路交通建设情况 涪陵为渝怀铁路的主要站点,该线上可达重庆,下可至湖南怀化。目前,渝 宜铁路涪陵段和涪南铁路、涪陵东站和沙溪沟火车站的建设,南川―涪陵、涪陵 ―万州(或涪陵―利川)的地方铁路也在规划之中,通过涪万铁路达万铁路将来 可以与达川连通,也可以通过正在修建中的万宜铁路到达湖北宜昌;另可通过南 川到綦江与川黔线相连。同过渝怀铁路和地方铁路的建设,从而更紧密地与国内 铁路网连成一体,从而结束涪陵无铁路运输方式的现状,届时各种运输方式协调 发展,共同承担区内客货运输任务。22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4、其他交通方式现状 目前,涪陵没有民用机船,航空客货运输主要通过重庆江北机场进行中转。 综上所述,涪陵经过历年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以长江、乌江航道为轴心,铁路 为动脉,国道、省道、县道为骨架的水陆联运,干支协调的具有枢纽地位的综合 交通运输体系。 9.1.2 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区交通发展虽然已取得快速发展,但交通总体水平还很低,特别是道路等 级低、农村交通条件还很落后,公路交通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并没有得到 改变(特别是农村公路网)。公路路网显得密度小,等级低,路面差,抗灾能力 弱,养护设备落后等问题仍然存在,公路的现状仍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人民 生活对公路交通的要求。9.2 对外交通规划1.规划远期将渝涪高速涪陵城区段改为城市快速道。通过高速公路以及过 江设施的建设, 在城区利用南侧的高速公路以及北侧的城市主干道路形成绕城快 速环道,环道经过义和-长江四桥-龙桥-乌江三桥-江东-长江三桥-江北滨江路原渝涪高速-李渡成环。渝湘高速连接线、重庆-安康高速涪陵段分别接入环道, 形成城区“一环四射”的快速道路格局,同时结合国道 G319、省道 S103、S303、 涪垫路、涪南路等主要对外联系公路,最终形成“环路+放射”的对外联系交通 框架。319 国道在长江二桥建成后走二桥,远期走长江四桥。 2、公路枢纽站场方面应分层次相应配套设置。规划涪陵客运中心、李渡客 运站 2 个一级客运站场,城西汽车站、沙溪沟汽车站、龙王嘴汽车站、李渡客运 南站 4 个二级客运站场; 同时在黄旗码头、 涪陵西站和涪陵北站设置公路货运站, 在李渡片区布置公路货运站。9.3 道路系统规划9.3.1 道路用地 规划期末城市道路广场面积达 810.8 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12.5%,人23 资环 05 第 6 组均 11.6 平方米。 9.3.2 道路网规划 1、城市道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城市路网的格局基本根据现状地 形成自由形式,各片区分别形成相对独立的道路系统,片区之间有滨江路等城市 主干道连接。主干道红线宽度为 24-40 米,次干道红线宽度为 18-32 米,支路红 线宽度为 12-24 米。 2、江南片区内道路系统结构为“四横四纵”。 四横分别是:滨江路(A5)、桥南路-人民路(B16-D47)、兴华路(B15)、 太极大道-顺江路(B13-B21);四纵分别是:松荫路(D36)、百花路(B17)、 东风路(B18、B19)、公园路(B20)。 3、李渡片区内道路系统结构为“五横五纵”。 五横为城北快速路 (B1) 环城北路 、 (B3) 府院路 、 (B4) 东西干道 、 (B5) 、 滨江路(B6、B7);五纵为南北复线(A1)、来滩路(B8)、南北快速通道(A2)、 新城干道(A3)、环城东路(B9)。 4、南岸浦片区内道路系统结构为“三横两纵”。 三横为曾银大道(B10)、南岸路(C5)、化工路(C6);两纵为涪巴路 (C4)、南浦二环路(C7)。 5、江北片区和江东片区腹地较小,主要以滨江路进行功能的联系和空间 的布置。9.4 港口规划1、两江口附近规划禁止设置货运码头,以客运为主,有利于两江商业商务 圈的整体形象的打造。 2、 长江: 规划龙王沱-大东门旅游客运区、 北岩寺旅游码头和李渡客运码头; 沙溪沟、羊沱背、天子殿为干散货运作业区;黄旗为集装箱和滚装作业区;庹家 湾、韩家沱、火风滩为件杂货作业区;沙背沱为水转水作业区;南岸浦为化工作 业区;北拱为铁公水联运作业区;黄桷嘴为危险品作业区,其扩建必须必须满足 核电站的控制要求。其中,庹家湾、火风滩件杂货作业区和北岩寺旅游码头需经 进一步专题论证。24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3、乌江:规划马脚溪游艇码头为旅游客运码头;菜场沱为水转水和货运作 业区;远期如其它作业区不能满足乌江中转需求,并经论证对城市景观无影响情 况下,考虑预留群沱子中转码头。其中菜场沱水转水和货运作业区需经进一步专 题论证。 4、其他码头作业区有战备码头、渔政码头、航道段码头、环保码头。9.5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1、依托铁路、公路和水路,形成合理、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对外交通系统, 提高城市对外交通能力,增强涪陵城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促进涪陵与周边地区 的紧密联系和整合发展。 2、建立与城市用地布局和土地利用相协调,结构合理、安全畅通、设施完 备的现代化道路交通系统,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促进并引导城市合理 有序地发展。 3、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引导和调控个体交通,加强城市交通供给和需 求的综合管理,形成多种交通方式优势互补、相互协调的城市客运交通体系。 4、建立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相协调,充分展示涪陵区风貌特色的城 市道路交通空间, 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促进城市社会、 经济、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 10 章 市政工程设施规划10.1 给排水工程规划市政工程对维持城市的正常运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城市发展中对这 一部分的规划都没做得太好,老是出现大街上在安装管道的现象,所以在规划时 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尽可能的全面布置,合理布置。 10.1.1 给水 1、给水现状 2、给水规划25 资环 05 第 6 组10.1.2 排水 1、排水现状 2、排水规划10.2 防灾工程规划10.2.1 防洪 1、防洪现状 2、现存问题 3、防洪规划 10.2.2 人防 1、人防现状 2、现存问题 3、人防规划 10.2.3 消防 1、消防现状 2、现存问题 3、消防规划 10.2.4 抗震 1、抗震现状 2、现存问题 3、抗震规划26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10.3 电力电信规划10.3.1 供电工程规划 10.3.2 邮政电信、有线电视规划 1、邮政 2、电信规划 ①现状概况 ②市话 ③电信设施 3、有线电视规划10.4 供热燃气规划10.4.1 城市集中供热 1、城市供热现状 2、供热热源形式 3、供热负荷 4、管网规划 10.4.2 城市燃气工程规划 1、燃气供应现状 2、气源建设 3、燃气用量预测27 资环 05 第 6 组第 11 章 环保环卫规划11.1 环境保护规划11.1.1 环境保护现状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07 年完成环境污染投资 7721 万元,环境污染治 理项目 54 个,工业污染治理项目 13 个,完成投资 6162 万元。全年工业废水排 放总量为 3496 万吨,比上年下降 24.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 90.8%。工业 二氧化硫去除量 3.53 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 93.4%, 比上年上升 11.4 个百分点。 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有效成果 城区大气二氧化硫含量、酸雨频率、环境噪声和总悬浮颗粒物含量下降。2007 年实测大气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 0.074 毫 克/立方米;全年酸雨频率为 80.3%。道路交通噪声为 67.7 分贝,区域环境噪 声为 55.9 分贝,下降 0.1 分贝;城区月均降尘 4.32 吨/平方公里,下降 1.4%。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含量为 0.087 毫克/立方米,减少 0.012 毫克/立方米,下降 12.1%。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 83.6%、100%。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07 年共完成天然林管护 7.67 万公顷,退耕还林项 目投资 4481 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25 平方公里。全年造林面积 1333 公顷, 比上年增加 320 公顷,幼林抚育面积 3400 公顷,四旁绿化植树 250 万株,完成 义务植树 250 万株,对 2006 年 18.5 万亩退耕还林工程进行了检查验收。全年共 采伐林木 3.32 万立方米,占年度限额的 65.1%。全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为 100%,成灾率为零。 (1)大气环境质量 2005 年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 74,空气综合污染指数降低 33,满足二级质量 标 准 周 数 的 比 例 达 到 96% 。 空 气 中 二 氧 化 硫 和 二 氧 化 氮 年 均 值 分 别 为 0.077mg/m3、0.035mg/m3,分别下降 58.8 和 16.7 个百分点;总悬浮颗粒物年平 均值为 0.182mg/m3,下降 20.2 个百分点;可吸收颗粒物年均值为 0.094mg/m3。 除二氧化氮未超标外, 二氧化硫和可吸收颗粒物日均值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 准 5%和 6.3%。城区全年酸雨频率为 42.42%。 (2)水环境质量28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从我区江河水质情况看,涪陵地表水水质以有机污染为主,由 2005 年水质 监测结果知道,长江、乌江涪陵段各断面,次级河流梨香溪断面在各水期粪大肠 菌群全年 100%超标,其余监测指标均符合三类水质水域标准,对于长、乌江各 断面、各水期粪大肠菌群是首要污染物,目前粪大肠菌群污染十分严重,超过Ⅴ 类水域标准。 从饮用水源水质情况看, 涪陵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 完成 “十 五”目标。饮用水源地红光桥断面,除粪大肠菌群和总磷全年 100%超标外,其 余监测指标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域标准限值。涪陵区备用水 源地(卫东水库)水质达到Ⅱ类。 (3)生态环境质量 2005 年全区森林覆盖率为 32.80%,高于“十五”目标 2.8 个百分点;城市 绿化覆盖率为 37.66%,比 2000 年提高了 24.16 个百分点,实现了 30%的“十五” 目标;五年里先后建成武陵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木自然保护区、江东桫椤自然 保护区、乌江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为 8.88%,低于“十五”目标 0.11 个百分点。 (4)声环境质量 2005 年,城区声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声源主要是以社会生活噪声污染为主, 其次是交通噪声。 城区区域环境噪声、 交通干线道路噪声分别为 55.8 分贝、 67.6 分贝。 11.1.2 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水环境保护压力大。涪陵区各河流流经城区及乡镇后普遍受污染,地表水水 质以有机污染为主,河流主要污染物是粪大肠菌群、总磷,局部有石油类污染, 地表水粪大肠菌群超标严重, 超过Ⅴ类水域标准; 湖泊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和总磷。 城区大气污染仍然严重。近五年来,总悬浮颗粒物年均浓度值基本保持在 0.128―0.305 毫克/立方米,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32.7%;二氧化硫年均浓 度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27.8%;二氧化氮年均浓度 0.042 毫克/立方米,5 年均值 超标率为 0.5%。改善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涪陵区固体废物产生量大,有相当部分未妥善处置,固体废物利用率低,对 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居高不下的固体废物贮存量和固体废物的减量29 资环 05 第 6 组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不高形成鲜明对照。虽然城区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 处置,但乡镇产生的生活垃圾大都简易堆放,未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造成二次 污染。 近几年,噪声和餐饮业油烟污染成为市民投诉最多的环境问题。 2、生态破坏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顺坡耕作现象在涪陵十分普遍,不利于耕地水土保持,加剧了坡耕地水土流 失。 同时, 沿江地区植被覆盖率低, 农田基础设施脆弱,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2005 年,全区水土流失面积 1911.41 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 65%,比重庆市平均水 平高 2%。年土壤侵蚀总量达 717.55 万吨。 部分建材企业原料场和城区周边建筑取土场, 使自然景观和城市生态系统受 到明显破坏, 城市景观风貌破坏明显; 小城镇和乡镇企业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破坏,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土地及水资 源构成潜在威胁。 土壤污染和酸化问题日趋严重,农田土壤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污染。涪陵人 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 为提高粮食产量和抗病虫害, 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再加上畜禽养殖,也给涪陵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 由于涪陵特殊的地质结构和集中降水的特点,全区覆盖层滑坡数量多,分布 广,山地灾害频繁,对耕地资源破坏加大。 3、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 电子电器废物、旅游环境、核辐射与电磁辐射、居室环境、外来物种入侵、 生物多样性保护、 物种和遗传资源保护等新的环境问题对群众身体健康和可持续 发展的影响日益严重。 4、存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 我区工业主要以医药、化工、食品、纺织、机械冶金、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 产业为主,化工、医药等属于污染重、资源能源消耗高的行业,排污量大,污染 治理效果有待提高,以及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特别是有毒有害化学品在生产、 运输、储存、使用、处置过程中稍不注意容易产生突发性事故,这都将危及人民 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局部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 坏。 5、环境监管能力不足 全区环境监管能力有待提高, 技术装备落后,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环境监测、30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环境执法取证、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反应等手段不能达到依法行政的要求,对企 业环境违法行为难以有效地监管,企业偷排、漏排、超标排放污染物时有发生。 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等管理手段落后与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 要求不协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环境突发事故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等远远 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11.1.3 规划原则 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规划,清洁发展, 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和行政的手段解 决环境问题。 2、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所有新建项目必须严 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建设 同步,努力做到以新带老,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 题。 3、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资源开发利用要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污 染治理要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资源有偿使用、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促进保护 资源和环境,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创新机制,强化监管。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入机制和污 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加强环境执法,健全统一、协调、高效的环境管理 体制,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 5、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分阶段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着力改善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 6、典型示范,带动全面。以开展环境保护的先进模范创建工作为载体,既 要立足当前实际,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引导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使规划 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超前性。 11.1.4 环境保护规划目标 1、水环境 规划期末,城市直排长江和乌江及其主要支流的工业废水全部达标排放; 生活污水处理率总体达到 100%;确保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集中式31 资环 05 第 6 组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进一步削减,水环境 系统进入良性循环。 2、大气 近期,二氧化氮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 为总监测天数的 75%,无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天数,可吸入颗粒物达到国家二级 标准天数为总监测天数的 82%,酸雨频率控制在 30%以内,降尘降至 7t/Km2。 规划期末,二氧化氮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达到 国家二级标准天数为总监测天数的 90%,酸雨频率控制在 35%以内,降尘降至 6t/Km2。 3、声环境 规划区通过用地和交通的合理布局和绿化隔离等措施, 其声学环境质量能达 到国家标准。 4、固废 规划区的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并由环卫部门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工业固废 尽量通过循环经济产业链尽量回收,剩余部分送规划的固废处理设施集中处理。 长江、乌江沿岸消落带的有效空间管制,能充分消减三峡水位涨落带来的土壤污 染等现象。 11.1.5 环境保护措施 1、水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资源循环、降低单位产值水耗减少工业污染 排放量;通过对城镇生活污水的截流处理减少排入江河的生活污水量;建立船舶 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减少内源污染,并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体系。采取污染控制与 生态建设并重;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并重;分散治理与集中治理结合;行政管理 措施与经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污水治理本着谁污染谁付费原则,市政污水 处理设施有偿使用。 2、大气保护措施 优化城市布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实施城市功能置换。加大清 洁燃料比例,加快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优化能源结构。 加大水泥厂粉尘治理力度, 对长江、 乌江沿岸不达标企业予以停产甚至关闭。 所有采石场必须安装喷水设备,建筑施工场地严禁现场搅拌混凝土。加强环境监32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测,提高环境执法力度。 3、声环境控制措施 加强管理,控制新的噪声源产生,开发降噪新技术。在主要交通干线及噪声 源周围种植防噪林木,减轻噪声污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文化娱乐业 和市场。 完成一、 二类环境噪声功能区内工业企业搬迁转产工作, 对新建、 改建、 扩建有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加以控制。 4、“固废”控制措施 建立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系统,加强磷石膏、药渣、粉煤灰、煤矸石、电石渣 的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采取源头管理的方法减少废弃和增加回收利 用。加大危险固废尤其是石化系统和医疗系统产生固废的安全处置。11.2 环境卫生规划11.2.1 环卫现状 全区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71 个,其中综合医院 9 个、中医医院 2 个、专 科医院 4 个、街道卫生院 4 个、乡镇卫生院 43 个、采供血站 1 个、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 2 个、卫生监督机构 1 个、妇幼保健机构 1 个、中等卫生学校 1 个、其他 卫生机构 1 个。有卫生技术人员 2661 人,床位 2540 张。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 人员、医师、注册护士、床位分别为 2.39 人、1.09、0.53、2.28 张。另外,全 区设有村卫生室 352 个,乡村医生 915 人;企事业单位医务室 55 个,从业人员 160 人;私人诊所 113 个,从业人员 239 人。基本形成了以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 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企事业单位医务 室和私人医疗机构为补充的比较完善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11.2.2 规划原则 1、“三化”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首先确立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的“三化”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 法》又明确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三化”要求。结合重庆市和涪陵区的实 际情况和具体要求,科学制定环卫设施和管理的标准和规模,以适应涪陵区城市33 资环 05 第 6 组发展的要求。 2、生态保护原则 生态保护原则是减量化原则、资源化原则和无害化原则的综合体现。涪陵位 于三峡库区段,乌江在此与长江交汇,环卫的合理规划对保持和改善涪陵区和库 区的生态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3、市场经济原则 环卫规划应坚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以治 理生活垃圾为中心, 全面考虑工业废弃物、 建筑垃圾、 医疗垃圾等的转运、 处理、 回收利用,带动环卫工作全面持续发展。 4、循环经济原则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转向。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即减量化,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 则和重要标志。 5、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 根据涪陵区总体状况,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环卫规划措施及目标。近期充分利 用、合理改造、适当补充环卫设施,中远期全面完善环卫设施。 11.2.3 垃圾产生量预测表 11.1 涪陵城市生活垃圾成分预测成分 年份厨余 24.43 48.73 42.65纸类 2.19 11.8 16.25橡塑 11.68 12.4 14.6纤维 2.19 2.5 6.15竹木 0.52 1.2 4.33砖石 3.03 3.00 2.84玻璃 3.4 4.3 4.8细土 34.43 15.62 7.96金属 1.15 0.45 0.422011.2.4 环卫设施 1、垃圾处理厂。规划在南岸浦片区南端建设垃圾焚烧站一座,近期处理能 力 200 吨/日,规划期末处理能力达 400 吨/日。焚烧站总占地面积不小于 20000 平方米。保留位于江南片区南部的垃圾填埋场,处理规模 360 吨/日。规划在涪 陵江北片区的来龙建设一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场。日焚烧处理医疗废物 8 吨,占 地面积不小于 8000 平方米。34 涪陵区城乡总体规划()说明书2、垃圾转运站。规划采用中小型中转站相结合的方式,近期垃圾中转站以 小型为主,同时发展部分中型垃圾转运站。考虑各片区较为分散,规划期末共设 置中型转运站 10 座,每处用地面积 800-1500 平方米。 3、垃圾桶和废物箱。规划垃圾收集方式以垃圾桶定点收集为主,逐步实现 垃圾分类收集,新建居住区设置封闭式垃圾间。废物箱主要设在商业街道、城市 主、次干道两侧人行道路上,及开放式旅游景点附近。废物箱间距在商业大街为 25-50 米,交通性干道为 50-80 米,一般道路为 80-100 米。 4、公共厕所。公厕主要布置在沿街边交通方便处,人流大的街道和商业区, 公厕间距 300-500 米,一般街道公厕间距不大于 800 米;居住区内公厕配置不少 于 3 座/平方公里,同时每处独立住宅区至少设置一处公共厕所。繁华街道和旅 游景点配置一类公厕,其他新建公厕均为二类公厕,现状三类厕所逐步改造为二 类厕所。 5、基层环卫机构及工作场所。每个片区环卫所配置一处基地,每处基地办 公用地标准为 500 平方米/万人。 6、环卫车辆停车场。每个环卫所配置环卫车辆停车场一座,原则上与各所 的办公、生活设施分开,每处停车场不少于 1000 平方米。第 12 章 近期建设规划和远景设想12.1 近期建设本章需要近期需要建设的项目,以及未来规划的方向,应该都是些政策性的 措施,再结合现在已经建设的,合理规划,合理的预测。 1、近期建设规划原则 2、规划年限和规模 3、近期建设内容12.2 远景规划设想1、远景规划目标 2、远景用地发展方向35 资环 05 第 6 组3、远景城市功能分区与结构 4、远景城市建设重点第 13 章 规划实施13.1 规划管理新的趋向如何保证本规划实施的力度和实施的效果。13.2 规划实施措施36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伤城文章网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厘子有没有农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