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能上保险金赔付吗?上了赔付一样吗?

抽烟保险产品引争议 吸烟不是绝对量化标准
来源:中国保险报编辑:zhenghaizhen
摘要:近日来,一则名为关于“首款抽烟保险面世”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抽烟保险”到底是一款怎样的产品?
近日来,一则名为关于&首款抽烟面世&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抽烟保险&到底是一款怎样的产品?吸烟人群购买这款,是否要比不吸烟的人贵很多?&抽烟保险&的实质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这款产品的发起者&&明亚保险经纪的相关负责人。
是否吸烟并非绝对量化标准
负责精心优选产品明亚运营经理刘存鑫告诉记者:&精心优选产品不同于传统的寿险产品,它根据客户的综合情况(主要是身体健康程度)健康状况可分为超优体、优选体、优标体、标准体、次优选体和次标准体六大类,会根据客户的年龄、职业等级、体检结果、既往疾病史、血压血脂等情况综合考量,来最终确定客户的年缴保费情况,吸烟只是其中的参考指标之一,但绝对不是第一的指标。&
刘存鑫举了一个例子:一位35岁的男性,在投保的时候告知自己吸烟,身体的其他各项指标正常,那么他很有可能享受到1700元/年的费用(50万保额/20年保障),而同样是一位35岁的男性客户,虽然不吸烟,但是身体有一些其他问题,那么最终很有可能以第4档承保(即标准体),在相同保额和保险期间的情况下,他的年缴保费是1750元。
在保费差异方面,刘存鑫提示各位消费者,精心优选的系统当中会附带有医学核保手册,保险公司最终的核保结果会严格按照这个手册数据执行,消费者在决定购买这款产品之前,可以用自己6个月内的体检结果和此数据做参照对比。许多客户在初次投保这款产品的时候往往凭借自己体感的健康状况而把自己默认为某一档次的缴费情况,而最终的体检结果可能跟消费者的设想有出入,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因此,部分媒体用&超优体&价格与&次标准体&价格做对比,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明亚保险经纪品牌负责人卫江山指出,明亚一直在提倡将保险回归保障本质,让健康客户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高额的保障,最大限度发挥保险的本质功能。同时,针对目前社会上一些特定的群体,比如,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尽赡养和抚养义务的朋友、家庭有负债的朋友、企业需要资金流的朋友等,显然他们更需要用定期寿险来做好人生责任最佳阶段的风险转移工作。一旦被保险人发生了风险,可以由保险公司来支付一笔费用,确保家庭和企业能够正常运转。这款产品的目标客户是所有健康人群,在产品设计之初并没有为这款产品冠以&抽烟保险&的噱头。
八成吸烟投保人归入优选体
据介绍,精心优选的6档分类涵盖了所有可承保人群(传统意义上的标准体),按照再保险公司的细分方法,在非吸烟人群中,健康状况处于前60%的人都会被归入超优体、优选体(第1、2档),而吸烟人群中80%都会被归入次优选体(第5档),也即大部分的人群都能以很优惠的价格承保。
精心优选一经推出,市场反馈非常热烈,不仅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认可和欢迎,更让很多拥有&花最少的钱完善保障,剩下更多的钱投资理财&正确理念的现代消费者享受到了保险的真正意义和功用。刘存鑫介绍,由于精心优选产品采用网上在线投保的形式,所以在线下并未开展大规模的推广活动,但是也没有某些媒体所说的那么经营惨淡。精心优选上线一年的时间里,服务的客户人数已经超了1000名,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来自47家不同的保险机构的精算和核保专业人士购买了精心优选。保险、银行、其它金融机构、IT业人士成为精心优选定期寿险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很多都是主动购买。一方面,这些人持有良好的保险意识和正确的保险理念;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这款产品很好的市场价值,而这其中也包括了47家保险机构的精算及核保人员等及内勤人员、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16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金投保险网无关。金投保险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
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重疾给付:5万-50万可选
身故保险金:10万元-50万元
意外/急性病医疗:1万元
紧急转院:5万元
满期生存金:1万元-5万元
初中教育金:2,000元-99万元
疾病身故:10万元
意外/急性病医疗:3万元
意外/急性病医疗:35万元
紧急转院:50万元
飞机意外:40万元
火车意外:10万元
意外/急性病医疗:5万元
紧急转院:10万元
飞机意外:60万元-100万元
火车意外:1万元-50万元
保险顾问在线
并且确诊时所患疾病未达到重大疾病程度,将...
保险关键词
版权所有 (C) 中国黄金投资网 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 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的意见:交强险与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范围-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交强险与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范围
导读:交强险与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范围,交通强制责任险就是国家强制机动车所有人所必须购买的第三者责任保险,如果没有购买第三者责任险,应当登记机动车办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日期和保险公司的名称,国家尚未对强制第三者责任险做出明确规定,所以当时各地交管部门都规定新车挂牌前必须购买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交强险与现行的商业性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有本质不同,商业第三者责任险采取的是保险公司根据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所承交强险与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范围交通强制责任险就是国家强制机动车所有人所必须购买的第三者责任保险,如果没有购买第三者责任险,不能挂牌和验车。而且在《机动车登记规定》中的第七条有明确规定,车辆管理所办理注册登记,应当登记机动车办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日期和保险公司的名称。由于在交强险未出台前,国家尚未对强制第三者责任险做出明确规定,所以当时各地交管部门都规定新车挂牌前必须购买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而现在则必须购买交强险,否则也不准与挂牌和上路。交强险与现行的商业性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有本质不同。商业第三者责任险采取的是保险公司根据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所承担的事故责任,来确定其赔偿责任。而交强险实行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即无论被保险人是否在交通事故中负有责任,保险公司均将在12.2万元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第三者责任险规定了较多的责任免除事项和免赔率(额)。而交强险的保险责任几乎涵盖了所有道路交通风险,且不设免赔率和免赔额。第三者责任险是以盈利为目的,属于商业保险业务。而交强险不以盈利为目的,无论盈亏,均不参与公司的利益分配,公司实际上起了一个代办的角色。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和交强险之间最大的不同点是其赔偿范围有所不同,以10万元的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为例,只要是被保险人准许的合格驾驶员,在驾驶被保险车辆的过程中,给第三者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都在保险公司核定的范围以内给予赔偿。如果在事故中造成了第三者人身死亡、伤残,最高赔偿10万元;医疗费最高赔偿限额为10万元;财务损失最高赔偿10万元。总之10万元的商业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的最高赔偿限额就是10万元。而交强险最高赔偿限额为12.2万元,如果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被判承担主要责任的话,那么死亡伤残最高赔偿11万元,医疗费赔偿1万元,财产损失费赔偿2000元人民币。如果被保险车辆在交通事故中被判无责的话,那么死亡伤残最高赔偿1.1万元,医疗费最高赔偿1000元,财产损失最高赔偿100元。除了赔偿范围不同外,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与交强险的保险范围也不同。除了个别事项外,交强险的赔偿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道路交通责任风险。而商业三责险中,保险公司不同程度地规定有免赔额、免赔率或责任免除事项。另外交强险比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具有一定强制性,根据规定,机动车的所有人或管理人都应当投保交强险,同时,保险公司不能拒绝承保、不得拖延承保和不得随意解除合同。而且交强险实行全国统一的保险条款和基础费率,保监会按照交强险业务总体上“不盈利不亏损”的原则审批费率。但是与商业保险不同的是,交强险无论被保险人是否在交通事故中负有责任,保险公司均将按照交强险条款的具体要求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当然,这也是交强险为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基本保障的实施初衷。另一方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所以说行人故意“碰瓷”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并不会得到赔偿,虽然强制险是无过错责任,但其前提是非故意行为。对于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予赔偿。这是为防止故意自杀或受害人与车主恶意串通等道德风险。所以说车主和原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到期的车主可单独购买交强险,同时可以根据自身支付能力在交强险基础上再同时购买5万、10万、20万、30万、50万以至100万元以上等不同档次限额的商业三责险。也就是说,交强险并不妨碍交通事故受害人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更高赔偿。毕竟交强险的最高12.2万元赔偿金并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在遇到重大交通事故后对受害人的赔付。案例一:日,车主万某买了辆货车,他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雇请有多年驾龄的肖某来驾驶。4月21日,汽车行驶途中出现故障,肖某想到自己的父亲具有多年修车经验,于是就把他请来修车。孰料在修车过程中,汽车突然发动,将肖某的父亲碾压致死。保险公司向万某赔付车辆险后,就再也不肯支付肖某父亲的死亡赔偿金了。保险公司的依据是车辆第三者险中“免赔条款”明确规定:投保车辆的驾驶员及家庭成员人身伤亡,或遗留车内的财产损失均不在赔付之列。万某不服,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按车辆第三者责任险赔付肖某父亲的死亡赔偿金。案例二:车主赵某有一辆货车从事货运经营,并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额为2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和2万元的车上人员责任险。保险期内,赵某聘请司机驾车,自己随车前往广州送货途中发现车上货物被盗,赵某急忙让司机将车停靠路边下车查看。由于车未停稳,赵某跳下车后摔倒,被该车后轮压过身亡。当赵某的家人向保险公司索赔遭拒后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保险合同中损害原告权利的免责条款无效,判令被告保险公司赔偿死亡补偿金等各项损失20万元。被告保险公司辩称:保险公司《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第四条第(1)项已明确规定:“机动车事故造成被保险人、驾驶人或其家庭成员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保险人不予赔偿。”赵某自己的车辆将自己压死,不属于第三者责任险赔偿范围。案例三:日,协盛公司就其所有的闽CB4061号牌货车与某保险公司签订了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和车上人员责任险,同年11月9日,协盛公司驾驶员温某驾驶该车送货时,在某经营部院内停车,因未按操作规范将车熄火和挂挡停车即下车,导致车辆后溜并撞到走到车后与他人交谈的驾驶员温某,造成其受伤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协盛公司在赔偿了驾驶员的死亡赔偿金、经济补偿等损失后,起诉保险公司要求支付第三者责任保险金,保险公司则以温某不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第三者范畴拒绝赔偿。争议焦点本案涉及到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第三者”的界定问题。所谓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是指投保的车辆发生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失时,保险公司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给予赔偿。一般而言,保险公司称第一者,驾驶员称第二者,事故中的受害人称第三者。但保险公司第三者责任险的免责条款都规定:驾驶员和他的家庭成员不属于第三者。案例一争议的焦点是家庭成员是否属于第三者?案例二、案例三争议的焦点是驾驶员是否属于第三者?观点之争实践中,对第三责任保险中第三者的范围认定问题,即第三者的身份的确定标准和驾驶员、车上人员是否存在特定情况下向第三者转化的可能也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根据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条款对第三者范围的规定“本保险合同中的第三者是指除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人以外的,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保险车辆下的受害者”(这也是多数保险公司采用的保险条款),并在免责条款中将本车驾驶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列入了不予赔偿的范围。由此可知,驾驶员及其家庭成员不属于第三者。另一种观点认为,第三者身份的确定,主要应依照其对车辆的操作和控制状况来进行。驾驶员身份的判定,应依事故发生时其是否实际操纵和控制保险车辆或者有能力操纵和控制保险车来确定。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将驾驶员及其亲属排除在赔偿责任范围之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驾驶员在驾驶和操纵车辆过程中故意行为、串通骗取保险金等道德风险,其前提应基于保险事故发生时驾驶员实际操纵车辆的情形。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认定。
评析实践中,由于对第三者的含义存在不同的理解,所以由此引发的纠纷较多,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1.设立第三者责任险的宗旨第三者责任险旨在确保第三人即受害人因意外事故受到损害时能够从保险人处获得救济,是为不特定的第三人利益而订立的合同,其含义并未将被保险人或车辆驾驶人员的家属排除在外,保险车辆上人员之外所有人均属于第三者。2.保险公司缩小“第三者”范围的目的由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为商业保险,很多保险公司为了降低风险,在合同中都规定有类似“保险车辆造成本车驾驶员及其家庭成员(家属)、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家属)人身伤亡的属除外责任”的免责条款。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他们之所以拟定类似条款,主要是为了防范道德风险,即投保人与家属之间串通骗保。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如果保险事故是由被保险人故意造成的,根据《保险法》第28条的规定,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又根据《保险法》第138条,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进行保险欺诈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道德风险的防范并非没有相应措施与途径,它不需要也不应当通过预先对合法权利的剥夺来实现。3.关于驾驶员向第三者转化的问题在案例二和案例三中,因为驾驶员的过失导致事故,而事故的发生恰恰是因为原驾驶人员停止了驾驶行为,离开该车导致无法控制该车造成的。有人认为在此情形下其身份符合第三者的条件和保护范围,已由驾驶员向第三者转化。否则如该案例,该驾驶人员既不属于第三者,按照合同约定也不属于车上人员,将使该人处于缺乏保护的状态。另外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车上人员下车后与车辆发生刮碰的事故等情形,也应根据该人员的实际情况对其身份属第三者或者车上人员作出具体判断。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从第三者责任险的立法本意来看,主要是保护除车上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利益。驾驶员可以通过车上人员责任险和意外伤害险来保障自己的权益。根据权利义务相一致原理,不能给保险人施加过多的负担。这也是民法公平原则和等价有偿原则的体现。日,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中“第三者”范围的批复(粤高法民一复字[2005]11号)中,对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报送的《关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城支公司与朱伯获、郭带娣、罗景秋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请示》是这样答复的:原则同意你院审判委员会多数意见,即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中“第三者”不包括保险车辆本车上的乘客。根据《中国保险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解释》的规定和保险行业惯例及保险理论通说,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中“第三者”是指除保险人、被保险人和保险车辆上的人员以外,因保险车辆的意外事故遭受人身、财产损害的第三人。保险车辆本车上的乘客不属于本车投保的第三者责任保险中的“第三者”,其因交通事故遭受人身、财产损害的,可由本车车上乘客责任险和对方机动车投保的第三者责任保险予以保护。我们认为这种判定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不管驾驶员在车内还是车外,均不属于第三者。
结论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的范围是指除保险人、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也就是说,“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被保险人允许的驾驶人员的家庭成员”均属于第三者,但被保险人和驾驶员不属于第三者。由此可以得出:案例一属于第三者赔偿的范围,案例二、案例三不属于第三者赔偿的范围。同单位车相撞保险不赔 律师置疑交强险霸王条款昨天,乘风出租车公司的哥杨志强将5000元修车费交到了同一个公司的师兄张强手里。平安夜晚上,他和张强的出租车发生碰撞,两辆车都买了保险,按理说5000元应该由保险公司理赔。但保险公司以两辆车属于同一公司同一经营人为由,不予赔付,5000元修车费只能杨志强自己埋单。为什么因为是同一个公司就不赔?幸好还只是擦挂,要是意外撞了人该怎么办?杨志强很想不通。A 保险公司不赔
撞了师兄的车两个月收入泡汤12月24日晚8点40分左右,杨志强开车转悠到了二环路龙舟路口,平时都很把细的他走了走神,一个盘子甩向左边,没想到直行的出租车也没有放慢速度,两声急刹,车还是撞个正着。杨师傅下车一看,咦,这不是同一家公司的师兄张强吗?两人见都是乘风公司的,也都好说好谈,一边抽烟一边等待交警。赶来的交警对事故责任做了判定,杨志强负全责。“我当时还想,还好买了车险,有保险公司赔,以后开车要仔细点了。”杨说。可乘风公司的技术安全人员看了现场后,一句话给他泼了冷水:“都是同一家公司的车,这种情况保险公司不会赔。”果然,保险公司到现场后,见出事的两辆车都是乘风公司的,便只同意赔付杨志强这辆车的修车费用约2000元,而对张强修车的5000元费用不予赔付。因为是杨志强负全责,对方5000元修车费只能他给,“我两个月辛苦跑车的收入就泡了汤。这还只是擦挂,要是意外撞了人该怎么办?”他说,要是撞伤人付个十万八万的,到时保险公司不赔,他就只能倾家荡产了。杨志强的郁闷在出租车司机中很有共鸣。以乘风公司来说,今年已经发生了两起同一公司出租车发生擦挂的事件,保险公司同样都没有赔。乘风公司拥有157辆出租车,这样的规模在成都只能算中等,如果换作拥有2000多辆出租车的蓉城公司,同公司车相撞的概率将更大。保险公司对同一公司的车不理赔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各大单位。以某集团为例,他们的上百辆车都是集团统一为车辆购买的保险,如果集团内部的车发生了碰撞,保险公司同样不会赔。B 为什么不赔?保险公司:严格按交强险条款赔付就因为是同一公司同一单位的车,撞了就不赔付,到底为什么?成都一家保险公司营业部理赔经理助理周女士详细做了解释。交强险是对第三者造成损失的赔偿,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将实行交强险先行,商业三责险补充的原则。依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第10条第2款规定:“被保险人所有的财产及被保险机动车上的财产遭受的损失,交强险不负责赔偿和垫付。”以杨志强的事故为例,他和张强的车都是乘风公司所有,由乘风公司统一购买保险,投保人、索赔权益人、被保险人都是乘风公司,因此杨志强和张强的车都属于被保险人所有的财产,是交强险规定不赔付的范畴。乘风公司通过和保险公司协商,保险公司赔付了杨志强本车的损失,而没有赔第三方张强的损失。张强5000元修车费以及1800元误车费,都由杨志强承担。保监局:保险公司不赔付有依据四川省保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保险公司不赔付确实是依据交强险的规定。交强险的出台,其实是为了补偿其他民事关系的损失。而如果出事的车都是一家公司或单位的,那么民事主体就都是这家公司和单位,当然不适用于交强险的赔付范围。交强险同样规定,出事故的车辆损失,可以进行通融赔付,因此保险公司赔了负主责那辆车的损失,而没赔第三方损失。这位工作人员同时指出,如果市民对保险公司的赔付有疑义,可以到省保监局信访办投诉。C凭什么不赔?司机:不赔损失买保险有啥用?一个小擦挂,杨志强一下就给了6800元出去,他实在是很想不通。“黑灯瞎火的又看不见是哪个公司的车,我又不会故意去撞本公司的车,凭什么不赔?”他说,他为车辆买保险的目的就是因为每天在路上跑,难免出点事故,出了事之后有了保险就有了保障,现在居然因为是同一个公司的车,就得不到理赔,“我不知道这样买保险还有什么用?”一些的哥和开单位车的司机对交强险的这一规定都不太认同。的哥廖先生说,同一公司那么多辆车,虽然概率很小,但难免会发生相撞的情况,保险公司不赔没有道理嘛。在一家事业单位开车的郑先生说,开了10多年车,还没出现过撞本单位车的情况,但现在没发生不代表以后不会发生,万一又碰上了呢?“我觉得条款很不公平。”他说。出租车公司:应区分故意或无意据乘风出租车公司安全运营部经理刘慧强介绍,他们公司157辆车都由公司统一购买商业保险和交强险,每年每台车元。可能是运气有点不好,今年他们公司就出现了两起出租车相撞的事件,第三方损失保险公司都没赔,只能由出租车司机自己埋单。刘慧强说,交通事故具有偶然性,对于同公司同单位的车,保险条款应该区分是人为故意还是自然发生的事故,如果是人为故意当然不赔,而一旦是自然交通事故,对第三方损失就应该适当赔偿,否则对司机会不公平。据他所知,成都8700多辆出租车几乎都面临和本公司车相撞的几率,而同单位的车数量就更为庞大了,如果保险行业都划一道杠杠,通通不赔,实在有些说不通。D 就是应该赔!律师:这是典型的霸王条款成都合泰律师事务所律师何佳林说,交强险的这条规定很明显是霸王条款。何佳林告诉记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是日由中国保险协会制订并出包含总结汇报、农林牧渔、经管营销、求职职场、教学研究、表格模板、高中教育、初中教育以及交强险与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范围等内容。本文共3页
相关内容搜索保险业的赔付率告诉我们什么?--财经--人民网
保险业的赔付率告诉我们什么?
&&&&来源:&&&&
&&&&&&字号
  近年来,保险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销售误导、理赔难等频频曝光,引发公众对保险行业的不信任甚或厌恶。其实,银行业也存在诸如霸王条款、理财产品销售误导等问题,但是为何保险业所受质疑要远远超过银行业呢?  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大家公认的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特别是代理人的素质及其特殊商业地位所致,另一方面,是保险合同中的诸多不确定给付条件使得投保人一开始处于对保险人的不信任地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存贷款合同中所给出的确定性答案,储蓄者可以准确地预见到将获得怎样的回报。  保险行业赔付率其实就比较能反映出投保人群体与保险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如果说保险公司无法确定将来的赔款会给谁,从而形成的是不确定性给付,那么保险人应该相对能够确定它总体上会给付多少赔款给所有的投保人群体,当然应是那些发生了约定保险事故的人作为“代表”来获得。简单说来就是,“保险公司可以不确定地赔付给某一人,但应当比较确定地赔付给了某一些人”。虽然保险经济关系本身蕴含着个体收益的不平衡,但是投保群体与保险人之间却应该是平等和平衡的,也就是说,一个合适的赔付率隐含了一个平等的保险关系,也会引发投保人对保险人的根本信任,相反一个显著高或者显著低的保险赔付率所隐含的保险关系则是不平等,也就是说保险行业总体上应当剔除合理的费用和投资利润后应当保持一个较高水平的赔付率,以证实其保险精算的合理性以及保费收取的道义合法性。  赔付率在保险行业中有很多种,比如满期赔付率、综合赔付率、日历年度赔付率、简单赔付率等。简单的赔付率是将同一个计算周期内的保险赔付支出与保费收入之比得出。由于保险行业的数据建设的滞后,很多细分的数据难以寻觅,在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找到2011年的保险行业运行数据,用相对简单但略失准确的做法,我们可以计算出月财产保险的赔付率为47.36%,健康保险的赔付率为52%,意外伤害险的赔付率为24.49%,据业内人士透露,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中可能存在储蓄型险种,从而其赔付率计算可能失真,个别公司的健康保险赔付率大概已经达到80%左右。  我们可以将上述赔付率简单地理解为,在去年保险公司收到的100元钱中不到一半的钱作为赔款赔付给了投保人群体,同时健康保险的100元钱中有52元钱赔付给了投保人群体,而在意外伤害保险中(比如说航空意外险)每100元钱中仅有不到25元钱赔付给了投保人群体。  剩下的钱到哪里去了呢?在2011年总的保费收入的1.43万亿元中,业务及管理费用花掉了1882亿元,占比达到13.13%,由于寿险保费的收支简单计算的意义不大,剔除寿险部分,财产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的保费收入5644亿元中,业务及管理费用和利润达到3015亿元,占比达53.4%,也即是说投保人为了得到46.6元的赔付须支付100元给保险公司。  我们再看看今年的数据,2012年前9个月,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前9个月的财产保险的赔付率为48.85%,健康保险的赔付率为32.66%,意外伤害险的赔付率为22.86%。去年同期即月的财产保险赔付率为42.85%,健康保险的赔付率为55.12%,意外伤害险的赔付率为22.08%。不难发现在保监会对反保险欺诈以及内控加强等工作推动后,健康保险的赔付率显著下降,财产保险赔付率则可能受到调解机制以及保监会要求进一步改善理赔服务前提下有6%的上升。  不管怎样,在过去的9个月中,投保人群体支付了100元的保险费后仅获得了48.85元的保险赔款,同时在支付了100元给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基金后仅仅获得了32.66和22.86的回报,不能不说我们正处于一个用高成本来获得保险保障的经济社会中。  赔付率过低或者说保险公司承保利润过高的原因是什么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保险中介环节,例如机场的航空意外险销售环节费用过高吞噬了大量的保费,另外,粗放式竞争带来的运营费用的上升也耗费了大量的保费,最后可能保险公司的利润率并不高,或者说保险公司也没有赚多少利润,投保人钱却不见了。  令人欣喜的是,据业内人士透露,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费率过高或者说赔付过少的情况已经得到监管层的重视,正在酝酿扩大残疾给付的范围和额度,可以预计,随着各类保险产品的赔付率的上升,投保人获得的实惠也就不断提高,当保险业将保费收入大量的用到投保人群体的时候,保险行业的声誉也就自然提升了。  (作者系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图:青年宋庆龄惊艳美照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赔付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