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占经济总量的比例是多少

民营经济发展与中国就业问题解决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7页¥2.0019页免费3页1下载券3页¥1.003页1下载券1页免费33页免费5页1下载券33页2下载券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7页免费34页7下载券41页1下载券40页1下载券76页1下载券
民营经济发展与中国就业问题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与​中​国​就​业​问​题​解​决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439.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2014,江苏新政出台、创新叠出…这一年,江苏也是蛮拼的。[]
回望这一年,21个关键词带你回顾江苏检察2014。[]
这些国际友人以江苏为家、情系江苏,对江苏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 & & 正文
2013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字号:&&】【】
  中国江苏网2月20日讯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全面推进八项工程,着力抓好十项举措,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两个率先”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综 合
  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61.8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46.1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9094.0亿元,增长10.0%;第三产业增加值26421.7亿元,增长9.8%。全省人均生产总值74607元,比上年增长9.3%。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全年平均每位从业人员创造的增加值达124297元,比上年增加10703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1∶49.2∶44.7。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8.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18%。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6596.0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GDP比重为45.0%,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9756.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占GDP比重达67.2%,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42.3%,分别比上年提高0.5个和0.6个百分点。年末全省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达145.1万户,比上年增长10.5%,注册资本47568.1亿元,增长12.4%;个体户379.4万户。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扎实推进。年末城镇化率为64.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苏南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苏中、苏北大部分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总量的贡献率达44.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顺利完成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第一阶段任务,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2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8.5%。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所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涨幅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3%,农村上涨2.5%。分类别看,食品上涨4.1%,烟酒下跌1.3%,衣着上涨3.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1%,交通和通信下跌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3%,居住上涨2.5%。在食品中,粮食上涨3.0%,油脂下跌1.8%,肉禽及其制品上涨3.1%,鲜菜上涨7.2%,水产品上涨5.5%,蛋上涨4.4%。工业生产者价格低位运行。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2.0%,其中纺织业下降0.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下降3.0%,医药制造业下降0.8%,化学纤维制造业下降3.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7.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4.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下降2.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4%。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消费增长动力不足,出口产品竞争力需要提升;部分企业经营比较困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等任务繁重;民生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连续十年增产,全年总产量达3423.0万吨,比上年增产50.5万吨,增长1.5%。其中,夏粮1195.8万吨,增长4.6%;秋粮2227.2万吨,基本持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36.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4万公顷;棉花面积15.5万公顷,减少1.5万公顷;油料面积51.8万公顷,减少0.9万公顷。新增设施农业面积90.4万亩。
  林牧渔业发展稳定。全年成片造林面积6.8万公顷;猪牛羊禽肉产量372.8万吨,比上年下降3.4%;禽蛋总产量197.9万吨,增长0.3%;牛奶总产量59.9万吨,下降2.3%;水产品总产量508.8万吨,增长3.0%,其中淡水产品358.2万吨,海水产品150.6万吨,分别增长3.7%和1.4%。
  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显著改善。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进展顺利,解决了310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行政村客运班车基本全覆盖,完成6.3万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96.4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5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1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405.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5%,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0.5%和11.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增长7.6%,集体工业增长1.1%,股份制工业增长13.7%,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长8.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工业增长9.0%,私营工业增长15.1%。
  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利税12946.7亿元,增长15.5%;利润7834.1亿元,增长14.5%。企业亏损面13.0%,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507.9亿元,下降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率分别由一季度的12.9%、5.1%提高至全年的16.0%和6.3%。
  先进制造业增势较好。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制造业产值5765.7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医药制造业产值2768.3亿元,增长19.8%;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5028.1亿元,增长12.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14621.4亿元,增长12.8%;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7201.4亿元,增长9.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17323.2亿元,增长5.1%。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实现工业新产品产值11742亿元,比上年增长2.9%。
  建筑业加快发展。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9%;竣工产值16495.0亿元,增长19.0%,竣工率达76.0%;全省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554.9亿元,增长19.9%。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28.3万元/人,比上年增长7.5%。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298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7%;竣工面积67932万平方米,增长10.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8110万平方米,增长11.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9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国有及国有经济控股投资7546.2亿元,增长18.3%;外商港澳台投资3910.5亿元,增长8.1%;民间投资24525.8亿元,增长20.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8.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优化改善。第一产业投资198.6亿元,比上年增长9.4%;第二产业投资18425.9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投资17358.0亿元,增长22.3%。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8387.5亿元,增长17.5%,其中制造业投资17337.3亿元,增长17.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6426.2亿元,增长14.6%,占工业投资比重达34.9%。主要工业行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1644.8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1885.1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670.1亿元,分别增长4.7%、32.1%、12.7%。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投资8857.2亿元,增长17.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573.6亿元,增长3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676.3亿元,增长28.3%。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年新开工项目32315个,其中亿元项目4638个,完成投资18549.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5%、8.3%和17.3%。省级200个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境内南水北调工程全线通水,宁杭城际铁路通车运行,临海高等级公路基本建成,连盐铁路开工建设,禄口机场二期主体工程完工,南京博物院二期建成开放等等。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增长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8564.4亿元,增长13.4%;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092.1亿元,增长13.6%。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8694.8亿元,增长13.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961.7亿元,增长11.0%。
  大众类消费增长较快。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经营类别中,汽车类零售额289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070.7亿元,增长12.0%;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009.6亿元,增长7.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859.9亿元,增长7.0%;中西药品类零售额624.6亿元,增长24.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583.3亿元,增长8.5%;金银珠宝类零售额275.8亿元,增长26.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272.6亿元,增长31.6%。
  六、开放型经济
  外贸进出口规模保持稳定。全年进出口总额550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出口3288.5亿美元,增长0.1%;进口2219.9亿美元,增长1.1%。
  贸易自主能力不断增强。一般贸易出口额145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加工贸易出口额1500.6亿美元,下降6.4%。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为2142.6亿美元和1279.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比重为65.2%和38.9%。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出口693.2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54.2%。贸易主体更趋内生化。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1942.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1%,占出口总额的59.1%;私营企业出口额996.8亿美元,增长11.9%,占出口总额的30.3%,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对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出口额分别为571.2亿美元、654.3亿美元、312.4亿美元和368.3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7%、2.6%、1.3%和9.2%;对东盟、韩国、中国台湾省出口额分别为334.4亿美元、167.5亿美元和119.7亿美元,分别增长9.0%、2.1%和13.2%;对拉丁美洲、非洲、俄罗斯出口额分别为198.2亿美元、93.0亿美元和49.3亿美元,分别下降9.6%、6.0%和9.9%。
  利用外资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453家,新批协议外资472.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3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新批及净增资9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50个。对外投资增势良好。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605个,比上年增长5.8%;中方协议投资61.4亿美元,增长21.8%。
  开发区继续在开放型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全省开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4488.0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642.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3.3%,占全省总量的81.5%和80.4%。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基本平稳。全年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分别比上年增长4.0%和8.8%,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5.7%和12.2%。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1.4亿吨,比上年增长9.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5亿吨,增长12.9%;集装箱吞吐量达1662.5万标准集装箱,增长3.9%。年末全省公路里程15.6万公里,新增197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443.0公里,新增71.5公里。铁路营业里程2554.1公里,铁路正线延展长度4125.5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954.4万辆,净增141.3万辆,分别增长17.4%和13.3%。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790.1万辆,净增132.9万辆,分别增长20.2%和15.0%。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554.6万辆,净增98.7万辆,分别增长21.6%和14.4%。
  邮政电信业较快发展。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2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69.6亿元,电信业务总量982.6亿元,分别增长31.0%和7.3%。邮政电信业务收入1107.6亿元,增长10.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33.1亿元,电信业务收入874.5亿元,分别增长30.4%和6.5%。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3346.3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89.8万户,比上年末减少97.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275.9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013.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7942.0万户,比上年末净增470.6万户。年末电话普及率达130部/百人,比上年末增加5部/百人。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3.6万公里,新增0.1万公里。年末互联网用户1431.4万户,新增103万户。
  旅游业发展加快。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940.1亿元,增长14.6%。全年入境旅游人数28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9.0%。其中,外国人193.4万人次,下降7.3%;港澳台同胞94.6万人次,下降12.3%。旅游外汇收入23.8亿美元,下降6.3%。
  八、财政、金融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基金预算收入5018.1亿元,比上年增长38.9%。  
  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7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基金预算支出4940.5亿元,增长38.0%。全年教育支出1424.2亿元,增长5.5%;公共安全支出450亿元,增长10.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6.7亿元,增长14.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51.4亿元,增长10.9%;科学技术支出299.4亿元,增长16.4%。
  金融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5604.1亿元,比年初新增10094.1亿元,比上年末多增332.3亿元。其中,储蓄存款比年初新增3751.3亿元,同比少增391.1亿元;单位存款比年初新增5038.6亿元,同比多增198.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1836.5亿元,比年初新增7207.8亿元,比上年末多增65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比年初新增2629.0亿元,同比少增1396.5亿元。
  证券交易市场稳定发展。全年证券市场完成交易额亿元。其中,证券经营机构股票交易额62452.2亿元,比上年增长49.1%;期货经营机构代理交易额212668亿元,增长7.9%。年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235家,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筹集资金283.7亿元,比上年增加75.2亿元。江苏企业境内上市公司总股本1379.9亿股,比上年末增长9.5%;市价总值12787.2亿元,上升12.0%。年末全省共有证券公司6家,证券营业部540家;期货公司10家,期货营业部119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2家。
  保险业稳步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4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财产险收入518.6亿元,增长17.6%;寿险收入809.2亿元,增长5.7%;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118.3亿元,增长25.2%。全年赔付额527.0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其中,财产险赔付303.2亿元,增长26.3%;寿险赔付188.6亿元,增长58.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35.2亿元,增长26.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授权专利2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1.7万件。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3.1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32.5万件,其中授权专利17.3万件。
  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组织实施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44项,总投入117亿元。全省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6769家。2013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882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90项。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21个。全省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达42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
  科技研发投入比重稳步提升。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143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2%。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08.05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R&D)人员60.96万人。全省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93人。全省各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中,政府部门属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达148个。已建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02个,科技服务平台30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80个,企业院士工作站337个,经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74家。
  质量检验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77个,国家检测中心39个;监督抽查产品365种,比上年增长5.8%。共有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4个,完成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10145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56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735.2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305项,增长3.0%。
  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31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43.95万人,在校生168.45万人,毕业生47.38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4.8万人,在校研究生14.59万人,毕业生4.0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8.6%,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72.36万人(不含技工学校)。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1%,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特殊教育招生0.35万人,在校生2.31万人。全省幼儿园数为4722所,比上年增加330所;在园幼儿231.81万人,比上年增加11.36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年末全省共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18个,公共图书馆113个,博物馆282个,美术馆17个,综合档案馆172个,向社会开放档案392万卷(件、册)。共有广播电台14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21座,电视台14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99%和99.88%。有线电视用户2244.6万户,比上年增长3.1%。生产故事影剧片21部。全年报纸出版28.6亿份,杂志出版1.2亿册,图书出版5.3亿册。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100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56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172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10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36.7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34.1万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2.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6.96万人,注册护士17.44万人,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卫生技术人员7238人,妇幼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7866人。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乡镇卫生院1064个,床位5.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89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9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8%以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
  体育事业持续发展。江苏体育健儿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世界冠军5项,创全国纪录12项;在重大国内、国际比赛中,有187人次获金牌,143人次获银牌,107人次获铜牌。全民健身体系日趋完善。全省乡镇、街道均已建成体育健身活动中心。
  十一、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划定全省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年末全省设立自然保护区3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6.6万公顷。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900项大气治理工程,完成2450千瓦发电机组脱硝改造,PM2.5监测实现县(市)全覆盖。深入开展重点流域治理,太湖流域水质持续改善,南水北调江苏段水质达标。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完成6.3万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加强绿色江苏建设,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1.9%,国家生态市(县、区)达到22个。
  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提升。全省电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50万千瓦。单位GDP能耗下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削减等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全年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3323起,死亡2052人,同比分别下降5.7%、2.1%。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88人,同比下降11.1%。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增长趋缓。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939.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51万人,增长0.25%。在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997.09 万人,女性人口为3942.40万人;0―14岁人口为1036.80万人,15―64岁人口为5967.50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为935.19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44%。,与上年持平;人口死亡率为7.01%。,上升0.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3%。,下降0.02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根据住户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538元,比上年增加2861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8654元,增长10.3%;人均消费性支出20371元,增长8.2%,其中食品支出占比为34.7%。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3598元,比上年增加1396元,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11979元,比上年增长12.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607元,增长11.0%,其中食品支出占比为36.3%。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房屋面积为36.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房屋面积为43.6平方米。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年末全省就业人口为4759.8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为956.74万人,第二产业为2041.99万人,第三产业为1761.16万人。城镇地区就业人口为2973.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3%;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1.61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4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6.85万人。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低保、医疗和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主要险种覆盖率达95%以上。年末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457.83万人(含参保离退休人员)、2274.73万人(含参保退休人员)和1389.34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49.78万人、119.26万人和57.16万人。年末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556.25万人,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退休人员543.66万人。年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45.40万人,领取基础养老金人数933.15万人。年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150.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31万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全省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6.21万套,基本建成23.92万套(户),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13.9%和132.9%。
  (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013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编辑:李D、娄静
中国古典审美意识里,美的胸乳,都像尤...
娱乐圈昔日爱侣劳燕分飞的故事频出,反...
&|&&|&&|&&|&&|&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许多日本少女会提前一年为自己的成人仪式预约做头发、换和服。这一天,美容院也会通宵营业。20岁是成年的开始,也是日本参加选举、饮酒和吸烟的最低法定年龄。
  094级战略核潜艇,北约代号:晋级。它是中国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潜艇。中国核潜艇
虽然有些学校有正式招生的权利,也能授予学位,但这只是有正式的法律认证形式,和教育
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个中国本土的环境组织,致力于推动中国环境保护。
庞格尔节的正日子是1月14日,家家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煮甜牛奶米粥。早上日出之时,泰米尔人家家户户在门...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 私营企业560万户占比近七成
12月1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末,国有企业数量为11.3万户,比2008年减少3万户,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1.4%;私营企业数量为560.4万户,比2008年增加200.8万户,占68.3%。
2013年末,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785万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95.6%;从业人员14730.4万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0.4%。
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益提高
“‘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是‘三经普’所刻画的五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简要图景。”谈及第三次经济普查的主要数据,马建堂分析说。其深刻地展示了近五年来我国经济总量明显的扩大,深刻地展示了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深刻地展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效益不断提高。
第一是总量不断扩大。法人单位作为经济活动的细胞,五年增长了52.9%,从业人员增长了30.4%,企业的资产增长了1.25倍。
第二是结构持续优化。从产业结构看,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2013年末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所占比重比2008年提高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比2008年提高3.5个百分点。
产业内部的结构也在优化,比如说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态势比较明显。2013年末全国规模以上的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制造业法人单位的比重是7.8%,这个比重比“二经普”提高1.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2.7万户投入的研发经费2034亿元,比2008年增加1.78倍。
结构优化还体现在所有制结构优化上。比如,2013年末私营企业户数比2008年增加了55.8%,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四类混合所有制企业数也在增加。国有企业的户数尽管在减少,但是它的活力和控制力也都在提高。
第三是第三次经济普查还表明我国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在稳步提高。据“三经普”的数据显示,2013年企业法人单位人均营业收入78.1万元,比2008年增长64.2%。2013年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1.08倍。高技术制造业2013年实现利润总额7234亿元,比2008年增长1.66倍。这几个数据都反映、展示了这五年来我国经济运行质量是在稳步提高的。
“三经普”后将对当年GDP进行修正
“由于经济普查获得了比平时更为详实的资料,所以,按照国际惯例需要对GDP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对2013年的GDP进行相应的调整。”
马建堂还透露,“三经普”以后对当年GDP的修正幅度,不仅大大低于第一次经济普查对2004年GDP的修订幅度,也小于第二次经济普查以后对2008年GDP数据的修订幅度,并透露幅度将在“3%多一点”。
经济普查以后,对GDP修订的幅度越来越小,表明了我们常规的统计调查工作和GDP核算工作越来越准确,特别是服务业的统计越来越健全。第一次经济普查以后对GDP修订幅度比较大,主要是当时服务业统计比较薄弱,最近几年我们大力加强了服务业的调查统计,所以普查以后对GDP修订的幅度越来越小。
至于调整的幅度,将在12月19日以国家统计局公告的形式正式对外发布。
而相对于统计机构经常性调查,每五年的经济普查能进一步摸清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正是基于此,这次把摸清小微企业的家底作为普查很重要的任务。
“二三产业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数占全部的95%以上,从业人员占一半左右,资产接近30%,这是小微企业目前的具体状况。而摸清家底,有助于各地党委政府制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更好地推动就业、促进发展、改善民生。”马建堂分析说。
“三经普”有两大创新
马建堂认为,这次经济普查的质量总体上是高的。
这次经济普查,有两个重要创新。一个创新是PDA。通过PDA拍照三证——企业执照、企业纳税证明、企业行业组织代码,只有三证齐全的企业才是真实存在的企业。PDA的第二个功能是空间定位,精确到了东经多少度、北纬多少度。第二个创新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利用互联网直接报送数据,减少中间环节可能存在的一些干扰。
据统计局公布,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中,调查对象囊括了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工商户7000多万。
马建堂透露,在此次经济普查中,至少会有两次入户调查。在摸底阶段去一次,了解一个小区有多少户企业,据此绘制电子地图,之后正式调查去一次。“如果这个企业、这个个体户在试点阶段被抽中,在事后质量抽查阶段也被抽中了,那至少要去4次。”
第三次经济普查,共聘请了300万普查人员,普查跨度两年多,入户登记期间三四个月。
除了发布三个公报,统计局今天还特意“增加”发布了《五年来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蓬勃发展》。马建堂解释用意说,经济下一步的发展希望就在于此,即“通过创新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创新发展新兴产业,锐意创新对于企业是成功之源,对于国家是发展之根,对于我们民族是振兴之要。我们的希望就在这里,让我们拥抱这个潮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贴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私营经济年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