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相关部门有没有出台医药冷链是什么意思验证的第三方机构资质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药品经营企业新版GSP认证200问题解答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药品经营企业新版GSP认证200问题解答,新版gsp认证标准,新版gsp认证,药品gsp认证,新版gsp认证细则,新版药品gmp认证,gsp认证,新版gsp,gsp认证标准,药店gsp认证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4:24:4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药品经营企业新版GSP认证200问题解答.DOC医药商业: 转载:医药冷链物流的一些文章 医药冷链呼唤第四方物流【... - 雪球&:转载:医药冷链物流的一些文章医药冷链呼唤第四方物流【】【作者:史万奎】【来源:医药经济报】【阅读量:982】【大中小】【打印】  “能否将公司物流全部打包委托给专业的冷链物流公司?”在研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试剂盒的物流模式时,北京健平九星生物医药公司董事长邹检平博士提出这样的问题。邹博士是美国海归,在国外生物医药机构工作期间,亲历美国冷链物流专业机构带给生物医药企业的便利。他说,那不仅能够降低生产企业的基建成本、高效率地完成企业物流任务,而且,在产品的仓储和运输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程控制,能够实现产品物流质保要求。  缺少全国性的冷链机构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全国医药流通一盘棋,国内医药冷链物流全程质保是能够保障的。尽管彼时设备落后、效率不高,但是,其全程温控符合生物制剂的要求,诸如天花疫苗、卡介苗、狂犬疫苗等即使在偏远的乡村,也很少因为流通环节冷链疏漏而出现质量问题。  计划经济医药流通体制被打破之后,公共防疫类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虽然没有被完全打破,但由于物流企业产权主体变得复杂,冷链物流的严肃性下降,由生物制剂冷链物流疏漏引发的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有温控要求的某公司生物制品,在某地被销售人员随便堆在办事处引发的质量事件曾轰动一时。之后,医药冷链物流在政府的监管上成为重要课题,相关的规定和规划陆续出台。同时,众多医药流通企业也看到了商机,开始努力在冷链方面创建优势。  但时至今日,在国内,邹检平所期望的专业医药冷链物流机构却不好找。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如邹检平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试盒一样,生物制剂产品销售规模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而具有生物活性的药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生产质量控制同样重要。但由于生产企业难以对流通过程全程控制,产品质保盲区和风险则可能发生。如果没有100%符合规定的冷链物流管理,其临床的负面结果有时可能是致命的,难怪邹检平在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的问题上有所忧虑。  医药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和商机在行业内早成共识,国内医药流通大企业有的致力于专业医药冷链物流基础建设,有的在发展冷链物流联盟。但不管怎样,多数还都是在区域市场上做文章,缺乏全国统一的专业医药冷链物流现代化机构。对于面向全国市场的生物医药企业,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区域性医药冷链物流能力显然难以满足邹检平的期望。第四方物流机遇  “所谓专业的医药冷链物流现代化机构,其实很简单,在符合药品GSP基础上,我们看重的只需五个条件”,邹检平说,“其一,全程冷链无缝对接;其二,全程电子监控可查;其三,多冷链仓储网点,最好我连仓库都不建。产品从车间出来,直接入专业冷链机构系统;其四,终端覆盖全国;其五,时效性高。”  这样的要求只有“多网点”和“终端覆盖全国”两项对全国医药物流企业来说算难题。事实上,这正是笔者所呼吁的商机:专业的医药冷链第四方物流可以将难题转化成商机。  就冷链物流业务基础资源来讲,目前,全国的仓库数量、容量、布局等,完全可以满足总体需求,甚至已经过剩;运输工具、信息化监控设备也不匮乏,所缺少的是资源整合。如果能够将全国相关资源,如冷链物流公司、GSP医药商业、信息化机构、生产企业等进行合理的整合,形成集调度、仓储、运输、结算于一体的信息化指挥控制平台,则有机会创建具有垄断性的专业化赢利模式。  依赖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第四方医药冷链物流平台,则有机会全面承接冷链产品从车间下线到患者使用前的期间物流业务。邹检平说:“如果有这样的机构,我们企业就可以将物流业务全部委托出去,专心做我们的研发和生产”。  由于中国市场物流企业散、乱、小、差的现状,物流企业间竞争激烈。对委托方来说,可选择的方式多,使得第四方物流业务发展始终是一个方向,而缺乏成功的楷模。冷链医药物流和普通物流不同,几乎所有生物医药企业都像健平九星一样,非常在意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因此,全程保证、覆盖全国、快速到达、仓储托管等需求,对生产企业来说,其抉择的砝码就超过了对物流成本的控制。  如果能够将全国相关资源,如冷链物流公司、GSP医药商业、信息化机构、生产企业等进行合理的整合,形成集调度、仓储、运输、结算于一体的信息化指挥控制平台,则有机会创建具有垄断性的专业化赢利模式  (本文作者为北京民智谷管理顾问公司执行董事)冷链委到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调研考察[作者:] [来源:] [时间: 16:14:03] [加入收藏夹] [打印] [字体大小:大中小] &&&&&&1月1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简称‘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一行来到中物联冷链委轮值理事长单位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进行考察调研,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俊佩、副总经理马健聪接待了冷链委领导。双方就国药集团药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就2013年全国药品冷链会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国药集团作为《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起草单位,为下一步推动药品物流、乃至医药流通行业的竞争格局起到重大影响。 &&&&&&&国药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与2004年5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是国药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沈阳、太原等地建有现代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体系。公司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市,300个二级城市,2000家商业公司,10000家医院,100000家药店及诊所,是中国网络覆盖最全的医药物流企业。同时也是国家一级抢险、救灾、军需、外援等药械商品的特种储备企业。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秘书长沈世英[作者:] [来源:] [时间: 9:36:47] [加入收藏夹] [打印] [字体大小:大中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首先我受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会长的委托,向大会表示祝贺和支持。同时感谢全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感谢各位代表,共聚一堂,参加今天的会议,共同商讨冷链行业的发展课题。 &&&&&&下面借今天会议的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医药冷链物流现状简介以及相关标准规定的介绍。其实今天在座的很多都是行业专家,在这里我只是把简要的情况跟大家先交流,很多专家应该比我讲得更深透。 &&&&&&第一,医药冷链物流现状,医药冷链物流现在是药品流通行业的一个热点,分析原因有几方面,第一方面,近几年在全国发生了多起疫苗事件,尤其是2010年山西疫苗事件,3月份山西疫苗事件,由于在高温暴露作业,引起的很多儿童出现致残以及致死。所以冷链药品的质量控制,现在引起社会以及药监部门普遍关注。第二方面,药监部门现在加强监控,在新版GSP里面多处对冷链物流做出了明确规定。新版GSP征求意见稿已发布,但正式发布可能也需要一个阶段,我们作为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也参加了几次这方面的讨论,对冷链的规定做了比较明确详细的规定。第三方面,全球生物制品品种在逐渐增多,成为企业业务经营新的增长点。第四方面,企业具有冷链条件和资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形象的体现,借以吸收上下游客户,扩大市场占有。尤其是像现在很多跨国公司,还有合资企业,往往要对企业进行考察,对医药商业企业进行考察,看你冷链方面的能力,要具有这方面的保障能力,才放心把主要的产品放到我们的企业来配送,所以这方面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第五方面,现代冷链设备和技术有较大突破,在信息化、智能化、先进制冷技术方面发展得很快。刚才听到华东万总介绍,他们企业是全程智能控制监控,现在发展无线射频识别设备,能够不开箱读取整个箱体的温度,实时记录与监控,这些技术对整个冷链行业的发展是个很大的促进。 &&&&&&所以近年来国内药品流通的主流企业,全国区域市场的领军企业纷纷加大对冷链物流的投入,像国药,上药,华润,还有地方的,浙江的就很多,有浙江英特等等这些,都拥有了一批现代冷链设施设备与技术,初具冷链规模经营能力的企业群。有的企业冷链技术先进程度可以和欧美相媲美。现阶段行业总的评价,有关冷链物流能力、行业的重要意义,这些方面开始提高认识,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仍然处于企业自发投入和自主经营的阶段。刚才崔会长也提到,缺乏一个标准化的技术服务支持和有效的监管跟引导。 &&&&&&这方面的具体表现,第一方面是我国医药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冷藏药品的专业供应链系统尚未建立健全,现在全球已进入供应链竞争阶段,所以冷链供应链,我理解应该高于其他商品,因为冷链的专业性很强,技术性也很强。现在这个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和健全,所以出现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沟通,生产商把东西给了经销商,给了药品批发企业以后,信息资源这方面的共享无法很好实现。第二是冷链物流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有效性,影响上下游有效规划和整合。第三,冷链药品在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衔接上存在一些真空,容易发生断链现象,尤其有些品种,到大批发这个环节,往下延伸,甚至到了医院的药房,一些使用环节上容易发生断链的现象。 &&&&&&所以具体表现在第二方面,医药冷链物流的管理参差不齐,现在大多数冷链药品是依靠药品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批发企业自行负责运输,很少依靠社会上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因此冷链物流管理以企业自律为主,管理力度和水平参差不齐,形成管理监控的难点。冷藏药品的配送环节,有的冗余、低效,容易出现事故。 &&&&&&表现三,缺乏统一的国家行业标准,主要是没有系统的全国性的医药冷链物流的管理标准。在地方层次,像北京有一个冷链物流的技术设备标准,其他地区也有出台,但全国性的标准还没有完全统一出台。有关部门现在正着手制定,新版GSP在冷链管理上,这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以及将来出台的政策中将会有比较大的突破。老版GSP大概在冷链方面主要是两条规定,一条是储存,一条是运输,而且比较笼统,只要求温度,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保温、冷藏或是储存运输。新版GSP是从供应链的角度考虑,对冷链的管理做了系统规定,大概有十五六处在冷链方面做出具体规定。而且这次GSP后面附了一些附录,附录与正本具有同等效力。第一批的附录,附录分几批,上次开会确定的第一批初步确定了九个附录,其中涉及冷链的有两个,一个是冷链药品全程的温度监控,这是作为附录出现。再一个附录是验证的因为冷链离不开设备验证,离不开冷链保管的验证,验证遵循的方式方法,在附录上做一些详细的规定。在九个附录规定里面,有两个涉及到冷链。 &&&&&&所以医药冷链物流对整个行业来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的对策跟方向。第一,应该建设医药供应链的冷链体系,促进冷链物流资源的整合,优化冷链药品全产业链的服务模式。第二,应该制定和推行统一的有关行业标准,,现在有几个标准,冷链方面的标准正在准备出台或者报批,市场准入、药品监督、追溯机制,包括整个运输过程追溯和仓储追溯,追溯温控情况,相结合。 &&&&&&第三,广泛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冷链药品的流通效率。 &&&&&&第二个内容,介绍下半年预计要出台的两个标准,药品物流标准和有关冷链的规定。第一个标准是《药品物流服务规范》国家标准,这个标准在大家会议资料袋里可以见到,这个标准现在已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标准在2009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以及10个部门,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进行制定的。起草单位也是全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还有国药控股公司等单位,曾经五次召开相关会议,征求政府部门与协会,征求了35家协会与专家的意见,现在第五稿的文本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大家的资料袋中有这个文本。 &&&&&&这个标准涉及到冷链规定主要有6条,第一是接受冷链药品,主要是在运输的时候,要对它进行重点检查跟记录,尤其是温度状况。对不符合温度的拒收。第二是药品储存应该按温度的要求,常温是2至30度,阴凉是2至20度,冷藏是2至10度,但是新版GSP提的2至8度,按新版GSP相一致。相对湿度是35%至75%,比过去老版扩大了10%。第三条规定是保温箱冷藏药品的时候,保温箱上应注明储存条件、起验时间、保温时限和一些注意事项以及运输警告。 &&&&&&第四条,冷藏车应符合行业标准要求,T449-2010标准要求。这次资料袋里有标准的汇编,里面有表述。冷藏车有自动温控记录功能,还有远程监控技术,实时温度的监测和数据的上传。 &&&&&第五,疫苗配送应全程温控监测、信息跟踪。第六应有应急预案,对冷库断电、药品运输中的突发情况等等。 &&&&&&第二个标准是《药品批发企业物流服务能力评估指标》行业标准。这个标准是商务部主导制定的,2010年下达文件,起草单位是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国药控股公司,还有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这两个物流标准都跟冷链委和冷标委合作,多次开会征求相关部门与协会,还有企业、专家的意见,现在报批稿已在商务部流通发展司,经过审核以后将以商务部的名义发布实施。 &&&&&&为了贯彻《物流服务能力评估指标》行业标准,商务部委托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制定的药品批发企业物流服务能力分级评定管理办法,确定的三A级药品服务能力企业的评定由全国评定,A级和两A级由省级评定委员会进行评定。 &&&&&&&&&这个评估指标的作用,将具有一下三方面的作用。第一方面,为上游企业选择不同级别的物流服务能力的经销商提供依据,节约上游企业的考察和交易成本。比如一些跨国企业、跨国公司,或者合资企业,来选择国内的不同的经销商,要把它的一些冷链产品交给我们经销的时候,他要进行选择,可以根据这个评级的药品服务能力的评级情况进行选择。 &&&&&&第二方面的作用是为药品批发企业或者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物流的技术条件与管理水平提供目标,有利于服务水平、服务能力的提升,对提高我国药品服务能力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企业自身,有一个努力的目标,如果现在在两A级,就愿意往三A级方面提升,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条件和管理水平。 &&&&&&第三个方面的作用,就是整个评定的结果将由药品流通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是商务部,各地主要是商务厅,来通报同级的药监部门、卫生部门、和药品招标企业机构,还有信息化部门,供他们在行业准入审批、药品招标采购、选择药品储备单位时作为参考。这条规定也列入了整个管理办法中的一条,作为商务部,在提交商务部审议办法的时候,魏司长专门强调了这一条。标准涉及到药品冷链物流方面的规定,有两个评估指标,有八条分级标准。两个评估指标主要是两项,一个是冷藏设备的完好率,冷藏设备里面完好的台数和整个冷藏设备总台数的比值,第二个指标是冷藏药品温度控制合格率指标,储存温度检测的合格次数,与温度检测总次数的比值。 &&&&&&八条分级标准,整个行业标准有一个附录,里面对A、AA、AAA企业的分级标准有一个标准,主要涉及几条,第一是冷藏药品实施管理药品信息可追溯率要达到100%,不管是哪一级都要达到100%。第条是冷藏专用设备达标率大于或等于90%,第三是冷藏药品运输温度控制合格率达到100%,两个100%,一个是信息可追溯,一个是温度运输控制。第四个要具有药品防暑、防冻、冷库断电、冷链运输应急预案,这也是和前面国标一致的。第五是经营生物制品、疫苗必须具有冷藏库及相应冷链配套设施。冷库的面积有三个档次,一个是80平方米,一个是150平方米,还有一个300平方米,300平方米是三A级。第六是冷藏车的标准,也是三个档次,一辆、三辆、四辆。但在一些大企业,这个指标是远远超过的,AAA级要求四辆。第七是疫苗配送全程温控监测,和国标一致。最后是储存配送生物制品疫苗的企业,应该有冷链验证体系、包材标准、温度监控等一些冷链作业流程。在整个设备验证、保温箱、冷藏,包装材料,温度的监控,以及作业等软件方面的流程,都有很明确的表述。 &&&&&&以上两个药品物流标准,涉及到冷链方面的规定,反映了医药冷链物流一般规律和管理要求,作为企业应认真执行,也希望各批发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关注这两个标准出台,在标准出台后,将要进行分级评定,能够积极参加这个工作,进一步提高冷链物流行业的管理水平。 &&&&&&谢谢大家。插入表情插入股票代码同时转发到我的首页发布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腾讯微博豆瓣人人FacebookTwitter更多...药品安全观察:药品冷链的乱象与机遇
来源:米内网
字体:&|&中&|&
核心提示:冷链管理是药品流通的重要一环,贯穿供应链管理全过程。但我国医药冷链市场“散、小、乱、弱”,发展水平较低。据药监部门发现的药品质量问题统计,有20%是与冷链有关,包括仓储保存、运输等方面的问题,这说明提高医药冷链监管要求,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需求非常紧迫。
(责任编辑:李五强)
Copyright 2009 - .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粤B2- 国家药监局(粤)-经营性-
版权所有: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九大医药流通企业携手共筑“冷链”
来源:上海证券报
核心提示:就在顺丰巨资进军冷链物流,1号店、天猫、京东和苏宁易购等电商巨头展开一场由“生鲜”引发的“冷战”之际,医药流通企业也为之心动且行动。
就在顺丰巨资进军冷链物流,1号店、天猫、京东和苏宁易购等电商巨头展开一场由&生鲜&引发的&冷战&之际,医药流通企业也为之心动且行动。
日前,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联合国药控股、九州通、华润医药、哈药集团等9家药品流通企业成立温度敏感性药品流通安全试验室(下称&试验室&),并计划于3年内制订医药冷链标准。按照规划,该试验室将从2014年起,进入试验阶段,为期1年,2015年为标准制订与验证阶段,成果鉴定将于2016年上半年完成。
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等相关部门一直在为修订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征求意见。2012年底,《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两项国家标准相继出台。而在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版GSP也着重强调了医药冷链的管理和提升。有分析人士预测,至2014年,医药冷链市场价值每年将会增长10%.中国医药冷链这个原本&散、小、乱、弱&的市场必将得以重新洗牌,挑战来临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多商机和进步。
现实情况是,目前医药物流并不冷链运输。据了解,医药冷链的投资一般较高,不少药品流通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自然不愿意使用成本极高的冷链系统。就发达国家而言,医药流通企业要保证25%以上的毛利率才能够保持健康发展,而目前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毛利率一般都不足10%,行业利润的低下更加剧竞争的无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的医药生产公司宁愿花高成本自建物流中心,也不愿意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记者昨日分别采访了参与本次试验室建设的几家上市,其中九州通、上海医药、华润医药、哈药股份等医药流通龙头都已建立了自己的医药冷链系统。哈药股份表示,公司旗下设有专门的医药物流公司,而集团下设的生物工程公司因配送血液制品、疫苗等特殊药品的需求,也建有自己的冷链物流系统,以保证药品在配送过程中的品质。上海医药证券部人士则向记者表示:&公司以上海医药分销控股为核心开展自己的医药分销业务,并通过集团旗下40多家子公司和30多家的物流中心形成全国性的分销网络。冷链物流是公司针对生物制品配送设置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此次携手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共研医药冷链之策,九州通医药流通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早前已经拥有自己的物流配送平台,并建设了相应的冷链系统。此次试验室成立后,公司主要承担冷链物流环境和设备等检测工作,对公司物流业务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影响。我们旨在为整个医药冷链行业制定更为完善、健全的行业标准。&
责任编辑:露儿
北京北医三院、朝阳医院、友谊医院等10余家大医院都以保证用药安全、政策要求、人手不足等原因相继关闭了“便民门诊”。不仅在北京,从去年开始,浙江省人民医院以及深圳的不少大医院,也纷纷取消了“便民门诊”。...
“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在安徽实践中体现为:53种常见病被限制输液。这一发布,立即引起了全国广泛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细化到病种的“最严限令”,是政府部门找准“要害”,对输液乱象的有效整治。...
近日,国家卫计委、工信部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会议。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提出,将建立和完善主动使用国产设备激励机制,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
记者从卫计委获得的资料显示,截至7月31日,全国除了西藏以外,30个省份都已经按国家要求公布了省级低价药清单,经计算,各省平均增补品种为213个。加上国家公布的530个品种,全国每个省份平均拥有700种以上的低价药。...
产品资源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接触了不少企业,细看产品目录,都有一个或几个看似独家或有差异化特点的产品,但问及业绩,老板唉声叹气,花了不菲代价买产品和建厂,这么多年企业都是在苦苦支撑。包括一些医药集团也同样如此,大手笔收购的产品和生产企业,面对市场时却发现推不下去,里面问题多多,更有一些大企业差异化单品全国销量低到让人难以置信。...
最近,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会议,大力倡导使用国产医疗设备,重点推动三级甲等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
安徽省卫计委日前发布通知,将包括感冒发烧、慢性咽炎、小儿腹泻等53种常见病列入禁止输液名单,进一步推进“限抗令”。...
近日,由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以下简称药促会)和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共同起草对福建省招标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书,已经递交至福建药品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福建招标办)....
8月1日,《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正式生效,进一步降低医师多点执业的门槛。如果说几年前医务部门对医师多点执业从“禁止”到“默认”是医生“走穴”问题倒逼的结果,那么,今天医疗机构逐步放宽多点执业,则更多反映了医政部门藉此推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深意。但从近年医师多点执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在促进医务人才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有限,甚至与政策设计初衷相去甚远。...
联盟旗下网站
关于医药联盟整个医药冷链行业亟待出台健全行业标准_行业资讯_中国制药机械网
客服热线:
当前位置:&&&资讯内容
整个医药冷链行业亟待出台健全行业标准
发布日期: 查看次数: 22 作者:admin
核心提示:  就在顺丰巨资进军冷链物流,1号店、天猫、京东和苏宁易购等电商巨头展开一场由&生鲜&引发的&冷战&之际,医药流通企业也为之心动且行动。
  日前,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联合国药控股、九州通、华润医药、哈药集团等9家药品流通企业成立温度敏感性药品流通安全试验室(下称&试验室&),并计划于3年内制订医药冷链标准。按照规划,该试验室将从2014年起,进入试验阶段,为期1年,2015年为标准制订与验证阶段,成果鉴定将于2016年上半年完成。
  就在顺丰巨资进军冷链物流,1号店、天猫、京东和苏宁易购等电商巨头展开一场由&生鲜&引发的&冷战&之际,医药流通企业也为之心动且行动。
  日前,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联合国药控股、九州通、华润医药、哈药集团等9家药品流通企业成立温度敏感性药品流通安全试验室(下称&试验室&),并计划于3年内制订医药冷链标准。按照规划,该试验室将从2014年起,进入试验阶段,为期1年,2015年为标准制订与验证阶段,成果鉴定将于2016年上半年完成。
  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等相关部门一直在为修订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征求意见。2012年底,《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两项国家标准相继出台。而在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版GSP也着重强调了医药冷链的管理和提升。有分析人士预测,至2014年,医药冷链市场价值每年将会增长10%.中国医药冷链这个原本&散、小、乱、弱&的市场必将得以重新洗牌,挑战来临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多商机和进步。
  现实情况是,目前医药物流并不冷链运输。据了解,医药冷链的投资一般较高,不少药品流通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自然不愿意使用成本极高的冷链系统。就发达国家而言,医药流通企业要保证25%以上的毛利率才能够保持健康发展,而目前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毛利率一般都不足10%,行业利润的低下更加剧竞争的无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的医药生产公司宁愿花高成本自建物流中心,也不愿意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记者昨日分别采访了参与本次试验室建设的几家上市药企,其中九州通、上海医药、华润医药、哈药股份等医药流通龙头都已建立了自己的医药冷链系统。哈药股份表示,公司旗下设有专门的医药物流公司,而集团下设的生物工程公司因配送血液制品、疫苗等特殊药品的需求,也建有自己的冷链物流系统,以保证药品在配送过程中的品质。上海医药证券部人士则向记者表示:&公司以上海医药分销控股为核心开展自己的医药分销业务,并通过集团旗下40多家子公司和30多家的物流中心形成全国性的分销网络。冷链物流是公司针对生物制品配送设置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此次携手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共研医药冷链之策,九州通医药流通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早前已经拥有自己的物流配送平台,并建设了相应的冷链系统。此次试验室成立后,公司主要承担冷链物流环境和设备等检测工作,对公司物流业务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影响。我们旨在为整个医药冷链行业制定更为完善、健全的行业标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冷链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