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有哪些城市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河北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再出组合拳
您所在的位置 :
河北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再出组合拳
新华网河北频道
冀南钢铁集团、河北太行钢铁集团、唐山渤海钢铁公司退城搬迁改造项目签约,张庆伟参加签约仪式。
新华网河北频道12月6日电(袁志广)6日下午,冀南钢铁集团、河北太行钢铁集团、唐山渤海钢铁有限公司分别与所在市、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金融机构签署项目合作协议,这是继石钢搬迁改造项目启动实施之后,河北省落实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打出的又一组合拳。至此,列入《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5个重点工程已有3个正式启动,标志着河北钢铁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参加签约仪式。今天下午,冀南钢铁集团、河北太行钢铁集团、唐山渤海钢铁有限公司分别与所在市、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金融机构签署项目合作协议,这是继石钢搬迁改造项目启动实施之后,河北省落实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打出的又一组合拳。至此,列入《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5个重点工程已有3个正式启动,标志着河北钢铁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参加签约仪式。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批复的《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加快推进钢铁企业整合重组和产业布局优化,继石钢公司搬迁改造项目之后,河北省政府陆续批准了冀南钢铁集团和河北太行钢铁集团退城进园升级改造、唐山渤海钢铁有限公司联合重组暨城市钢厂搬迁改造项目方案。
此次启动的退城搬迁改造项目,将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实施、高水平建设,加大产品技术研发力度,实现工艺装备晋档和产品升级换代,确保搬迁后企业做优做强和提质增效升级,促进全省钢铁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全省工业企业退城搬迁探索可推广、能复制的新路子。
这些项目的启动,彰显了河北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大气污染防治的坚强决心。下一步,河北省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组织实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大力度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由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转变。
今年6月30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同意河北省作为国家钢铁产业结构调整重点省,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上升到国家层面。为落实好国家批复精神,河北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部署,分解目标责任,完善配套政策,各项基础性工作扎实开展。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取得重要进展,累计淘汰压减炼铁产能2899万吨、炼钢产能3573万吨;企业整合重组取得重要突破,除冀南钢铁集团、河北太行钢铁集团、唐山渤海钢铁有限公司成功组建并启动退城搬迁项目外,迁安津安钢铁与轧一公司、邢台德龙钢铁重组涞源澳宇钢铁和唐山德龙钢铁等已完成实质性整合,峰峰矿区7家企业已整合成宝信集团;列入《方案》的曹妃甸首钢京唐公司二期、承德钒钛制品基地两个布局调整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杨崇勇,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学武参加签约。河北副省长张杰辉参加签约并讲话。河北省政府秘书长朱浩文主持签约仪式。
(责任编辑:
· ( 11-25)
· ( 11-06)
· ( 11-05)
· ( 11-01)
· ( 10-30)
 精彩图片河北省长张庆伟作报告:《用科技创新促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人民网
河北省长张庆伟作报告:《用科技创新促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
&&&&来源:&&&&&
河北省委副书记、河北省政府省长张庆伟作题为《用科技创新促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报告。(人民网记者&王天乐&摄)
人民网石家庄9月8日电(记者 王泓漓)今天上午,由中国科协与河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石家庄市河北会堂举行开幕式,本届会议主题为“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开幕式结束后为大会特邀报告阶段,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作了题为《用科技创新促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报告。全文如下:
感谢大会给我这个机会,我们最近在研究加快河北省的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今天就科技创新与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主要有三个方面:科技创新推动了钢铁产业的繁荣,钢铁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加快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出一条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主要谈这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钢铁素有工业粮食之称,是重要的基础原料工业。
第一,钢铁是科技推动和催生的文明成果。这里简要的回顾一下炼铁炼钢的一些技术产生的过程。这样的一些技术和装备的产生,使钢铁产业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合金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使钢铁产品的性能越来越优,品种也越来越丰富。钢铁行业是工业革命的基石,这是大家的共识。特别是一些老牌工业国家,像英国、德国、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典型的工业国家。工业化的进程都伴随着发展钢铁,没有钢铁我们现代文明发展不到现在这个程度。
第二,我国的钢铁产业伴随着科技创新不断地发展壮大。上个世纪,几乎所有的新兴国家都把钢铁产业的提高作为国家强大、经济发达的标志。毛主席曾经指出,钢铁不仅是“工业元帅”和国家安全的保证,同时也是一种象征物,是赶超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参数,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国际地位的体现。
我们来看一下我国钢铁发展的历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时的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中间也有以钢为纲,大炼钢铁。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特别是90年代后,连铸、连轧技术等压延技术带来的新技术的兴起,尤其新一代可循环的钢铁流程技术催生了爆炸式的增长,科技创新支撑中国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2011年粗钢的产量达到6.83亿吨,连续16年位居世界第一。我报告当中引用的数据都是来自官方的数据。连续16年世界第一,有力支撑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
第三,科技创新也铸就了河北的钢铁产业。河北的资源禀赋煤炭、铁矿资源丰富,发展钢铁产业得天独厚,河北的邯郸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三大“冶铁”之都之一,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里,燕赵大地的钢铁产量、技术工艺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
河北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19年,50年代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产生了机械化炼焦,立式连铸、空气侧堆、含钒生铁冶炼、钒提取等一系列对全国钢铁产业发展具有较高影响的先进技术。2007年粗钢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全国钢铁生产大省。2011年达到了1.6亿吨,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连续11年河北钢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2008年河北省组建了河北钢铁集团,这个集团目前粗钢的产能达到4400万吨,在世界上作为单一的集团排在第二位。列世界500强第269位。2011年,河北钢铁行业工业增加值利润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0%以上,应该说名副其实的河北产业支柱行业。所以河北钢铁产业也成为全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原材料供应基地。
科技创新带来了钢铁业的繁荣发展,没有技术进步就没有钢铁业的产生,没有技术突破就没有钢铁业的进步,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钢铁业的快速发展,正是由于科技的不断创新,才有钢铁业的今天,才使钢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这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方面,加快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分三个方面:
第一,加快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这是发展到今天的大产业调整当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能严重过剩,二是节能减排压力加大,三是资源成本上升,四是下游用钢需求减弱。产能的问题,到“十二五”期间,全国粗钢的需求量就会达到峰值谷地区,7-8亿吨,去年和今年已经基本接近。节能减排方面,钢铁是“两高一低”的典型行业,对节能减排都定了约束性指标。资源成本上升,无论是铁矿石、焦炭、煤炭都是属于原材料持续高位运行,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钢材市场疲软,钢铁企业效益下滑。关于市场的需求,现在大量的新材料替代了过去由传统钢材做的产品,下游行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对钢铁提出新的要求。据冶金行业协会统计,我们国家还有一部分做不了的钢铁,需要从国外进口,并且每年有相当的数量。
第二,加快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钢铁产业体量很大,仍然出于规模效益型的发展阶段,粗放型明显。一是自主创新能力弱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投入不足,企业创新体系不完善,作为钢铁行业大块头的企业比较注重生产,为创新体系的建设投入不够。高水平的专家领军人才数量不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技术比较少。二是技术装备水平低制约了产品质量层次的提升。这里有一些数据,包括高档优质钢、合金钢比重比较小,知名品牌比较少。三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已经影响产业生存。钢铁行业耗能、耗电、耗水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比很高,都达到20%-30%.
第三,加快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面对日益多样化、高端化、精细化的钢铁市场需求,面对新材料等钢材替代品的广泛应用,依靠科技创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开发新产品,抢占市场已成为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求生存的主要战略选择。印度的企业也是很先进的,前不久我们看了一个葡萄种植园,为了拉葡萄的秧子拉了很多铁丝,高档葡萄园的铁丝,我们国内的产品还不能满足,从印度进口,主要是生锈带来的影响。河北作为钢铁的大省,近年来积极推动科技与钢铁的结合,我们努力推动产学研应用的结合,比如我们与中国钢铁科技集团在涿州建立国家冶金新材料基地,有一批成果逐渐出来。比如研发了精压装备的一批高端产品,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个拥有这样的工业化生产技术的国家。唐山曹妃甸打造新一代水循环钢铁工程工艺技术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首钢搬到曹妃甸以后建成的两座高炉,5500多米,特大型的高炉。首钢的搬迁不是简单的搬到一个地方,而是采取了集中全国钢铁企业院士专家的智慧,吸取了国外的一些经验,创造了“六个第一”,大大提升了钢铁的技术水平。
同时在全省推广的一些先进技术有20多项,这些技术也包括围绕着节能减排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举两个例子,唐山钢铁集团,它用新水的水平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也是比较好的,现在用1.95亿吨,国内的标准是4吨,平均水平也在3吨。还有邯钢有一整套自己的降低成本的经验,早期都推广过。
科技创新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每一次钢铁业遭遇生存困难和严峻挑战时,科技创新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加快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必须坚持需求牵引、创新驱动,市场决定产业的发展和生存,但是没有创新,没有科技,这个产业肯定是被淘汰的,要使钢铁业在转型升级中提高自己的创新力。
第三方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出一条钢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河北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我们制定了一些原则,提出了一些措施,开展了一些工作。整合重组提高一批,淘汰落后拆除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沿海布局压减一批,主要是要控制产能总量、做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产品损耗,提高综合竞争力,使我们河北钢铁企业真正实现布局合理、技术领先、产品优质、绿色环保、效益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主要的方式有几条,归纳起来有六个方面:一是走减量化发展之路,大幅度压减钢铁产能,把钢铁的产量和产能调减到合理的区间。二走集团化发展之路,推进企业联合重组。重点培育河北钢、整体搬到河北唐山的首钢这样两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公司,整合组建三家在国内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钢铁集团、组建10家区域性钢铁集团,形成“2310”的战略格局。三是走集约化发展之路,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将地处城市和支撑条件较差地区的钢铁产能,向具有建设大型矿石码头的沿海地区,铁矿资源富集地区,重要市场聚集地转移。四是走效益型发展之路,提升产品质量档次。重点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产品和新型钢铁材料,带动优质钢铁品牌的高端化,普通产品的精细化。五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重推进钢铁企业清洁生产,提高水循环利用率,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率和冶金渣综合利用率,构建钢铁与电力、石化、建材等行业的循环经济、产业网络。六是走多元化发展之路,上下游的关系很重要,我们最终也在抓这个工作,我们很多矿石里含很多好的东西,比如钒、钛、钼等等,都当一般的铁矿石,根本没有利用好,包括提钒用钒,提钛用钛等深加工。不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努力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科技、高效益的绿色发展之路。这是钢铁行业求生存的必由之路。
下面说一下基本路径。一是优化是方向,必须不断加快钢铁产业技术改造步伐。钢铁工业要用先进技术,包括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技术,冶金质量、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两化融合,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不断深化生产流程,升级企业技术装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一定要把钢铁产业打造成技术驱动型的产业。二是企业是主体,鼓励支持企业推进科技创新。我们作为政府要强化政策引导,加大钢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研发机构,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组成技术创新联盟,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各类资源和创新要素向这些企业聚集,真正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三是能力是基础,必须大力提升钢铁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工艺技术装备、产品质量档次、节能减排标准,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来提高,一定要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四是人才是关键,必须加大培养引进专业科技人才力度。我们讲事实好人才引进培养与组织,钢铁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结合,完善激励政策,要在创新实践中形成一批有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五是制度是保障,使科技创新长期的支撑大行业的发展,我们要创新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贯彻落实好国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使我们这样一个创新在好的氛围和好的环境下来实施。
河北钢铁产业未来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走出一条钢铁业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用科技创新来促进钢铁业结构调整,进而实现由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的转变。这是我汇报的主要内容。
最后表达一下现在的心情。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燕赵人民勤劳智慧,燕赵文化底蕴深厚。当前河北省正在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的支撑,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的驱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我们想借此机会衷心地希望和热切的盼望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专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关心河北、关爱河北、支持河北,我们一定广纳真知灼见、广聚科技学人、广交科技英才,与大家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祝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赵竹青、马丽)
科技今日热点新闻
24小时排行|
文革张志新"临刑照"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行情资讯-欧浦钢网
您好,欢迎来到欧浦钢网 [] []
综合频道:
意向订单(0)
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从相关部门获悉,截至去年11月底,我省已累计淘汰压减炼铁产能2654万吨、炼钢产能3213万吨,分别占&到2017年底压减6000万吨&任务的44.2%和53.6%。目前,已有张家口、保定、沧州、承德等4个设区市提前完成到2017年底的压减任务。
  列入《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5个结构优化项目中,石钢搬迁、钢铁整合搬迁、武安市冀铁及太行钢铁退城进园项目,已经省政府同意。项目业主单位已与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建设地址和产能置换方案已经落实,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钢铁企业整合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在,峰峰矿区7家企业已整合成1家,永年8家企业也已实现实质性整合。武安结合压减产能和围城企业退城进园,积极推动企业整合,2017年以前,武安的18家钢铁企业将整合成4至5家。目前,明芳钢铁已成功实现与远盛、广耀、东山等钢铁企业的整合重组,金鼎重工与文丰钢铁实现实质性整合。在,建铁并购丰润新宝泰,津西钢铁兼并丰润正达,迁安津安与轧一的重组已经完成。由国丰公司牵头,联合丰南区内其他9家钢铁企业组建的唐山渤海钢铁集团重组搬迁项目实施后,第一步可实现与贝氏体钢铁等4家企业的整合。
  目前,全省有冶炼能力的企业已由2012年的148家减少到112家,36家企业因产能压减而不再具备钢铁冶炼能力。(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转发此文章到:
相关资讯推荐:
3月中下旬钢价短暂反弹夭折后,4月国内钢价再度转入单边下跌走势。
400-887-8388您当前的位置:&&
执行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就应该如此坚决
【字号: |
  冀南钢铁集团、河北太行钢铁集团、唐山渤海钢铁有限公司分别与其所在市、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金融机构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或搬迁改造或&退城进园&的新项目正式启动。这是继石钢搬迁改造项目启动实施之后,河北省落实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打出的又一组合拳。
  6000万吨,这是河北省做出的在2017年前压缩钢铁产能的庄严承诺。为了兑现这个承诺,全省各级政府都应全力而为,真抓实干,真干敢干,坚决的执行产业调整政策。
  压缩6000万吨钢铁产业,绝不是说说而已,数字背后是财政收入的减少,是数以万计产业工人的失业,是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大调整,是牵一发动全身之举。
  如何转,转向哪里?这个问题不可回避。河北给出的解是&退城搬迁,整合重组&,目标就是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环保达标的现代钢铁企业,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扭转以前有量无质,高消耗低产出的被动局面,这是破解钢铁产能过剩的最佳办法。
  面对6000万吨艰巨数字,出台政策仅仅是迈出第一步,不折不扣的执行才是打赢压缩产能攻坚战的关键。今年以来,通过提高淘汰标准、实行压减产能奖补、加强差别政策倒逼和环保执法、实施集中行动等措施,河北省已经累计淘汰压减炼铁产能2899万吨、炼钢产能3573万吨;企业整合重组取得重要突破,除冀南钢铁集团、河北太行钢铁集团、唐山渤海钢铁有限公司成功组建并启动退城搬迁项目外,一大批钢铁企业强势组合,这些举措都是政策落实结出的硕果。
  距离6000万吨的目标还有一段路要走,这就要求政府、企业决不能放松,执行政策的力度只能加强,再加强,越是到后期越要持续发力,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走完最后一步都不言胜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万事都要坚持长久,久久为功,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调整产业如此艰巨的任务更是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坚信两年后,我们能取得这场战役的大胜利!(侯宝中)
关键词:河北,钢铁产业,结构调整
责任编辑:芦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省有哪些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