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今天的中央新闻联播播说的创新企业是哪个企业

您现在的位置: >
山东一食品企业仿"新闻联播"企业宣传片称属内部资料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新华网山东频道2月4日电题:山东一食品企业仿《新闻联播》拜年遭网民质疑 企业称属内部信息外泄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席敏
春节刚过,一段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原主持人邢质斌参与山东一家食品企业录制的企业宣传片在网上流传。因这段企业宣传片与《新闻联播》在形式和主持风格上均较为相似,引发网民的广泛议论。一些网民指责这家企业借用《新闻联播》的形式进行宣传,是一种不良广告炒作行为,模仿知名新闻节目做广告方式并不可取。
2月3日,这家公司在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这段企业宣传片是作为内部资料给所有经销商做的拜年企业宣传片,是一种形式的创新,并非广告宣传。”这家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还在发布会现场向邢质斌和社会表示歉意。
仿《新闻联播》企业宣传片遭网民质疑
记者在一家网站上看到,这段企业宣传片时长5分14秒。打开企业宣传片即可看到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片头类似的图像,音乐中频幕上出现的字幕为“惠发特别报道”。企业宣传片里,身着红色上衣的原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邢质斌出现,并开始播报:“观众朋友们,晚上好,今天是1月22号,星期日,农历除夕,欢迎收看惠发特别报道……”
在这段企业宣传片中,邢质斌一共播报了三则消息,分别是“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全体员工为庆祝新年到来,在元旦期间举办企业年会;央视著名播音员邢质斌同志正式签约为惠发食品企业形象代言,并为惠发企业录制《惠发特别报道》节目;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惠增玉携全体员工向全国消费者及经销商致以新春祝福。”
邢质斌在这段企业宣传片中提到,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签约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企业形象代言人,为惠发食品担任形象代言,企业宣传片还播出邢质斌录制《惠发特别报道》现场的内容。
这段企业宣传片在网络上传播后,引起网民的广泛争议。网民“wang”说:“为了增加收入,退休后播音员参与到商业运作中去本无可厚非,但是不应该在高度模仿原节目的基础上去表演,这样有损于这么多年来在广大电视观众中的形象。”
网民认为这段企业宣传片是一种恶意炒作,并对企业运用这种方式提高知名度的现象表示反对,认为损害了知名节目的形象,有违广告传播的伦理和公共道德。
当事企业回应:企业宣传片遭外泄 向公众道歉
据了解,企业宣传片中涉及的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是位于山东诸城市的一家生产速冻肉制品的企业。这家企业2月3日在济南表示:“这个企业宣传片是我公司借辞旧迎新之际,为感谢和激励一年来为公司辛勤付出的经销商和员工,为他们拍摄的,是企业创新服务的体现,它不对外传播,仅作为内部使用。”
针对网民对其借用模仿《新闻联播》进行广告宣传的质疑,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徐艳阳对“中国网事”记者说:“这并不是一个广告片,只是一段拜年的企业宣传片。”为了证明这段企业宣传片并非广告,这家公司还在发布会现场播放了一段时长30秒的广告片。
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孙继勇表示,这段企业宣传片创意是内部团队的一个自娱自乐的小事,“并未想到会演变出来这样的结果,我们也感觉有很大的压力。”
有不少网民认为,尽管是企业用于内部拜年的一段企业宣传片,但存在故意上传到网络上以扩大知名度的嫌疑。对这种质疑,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3日予以否认,称“并非公司刻意传播”。
徐艳阳说:“事件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做了调查。这段企业宣传片我们发给了很多经销商,怎么传到网上现在也没法查,我们对于这方面材料的管理还缺乏严谨。”
徐艳阳向媒体证实,邢质斌是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的签约的形象代言人,同时也是这家企业的名誉员工。“近一段时间内还没有通过邢质斌老师制作宣传片的打算,也没有类似的广告。”徐艳阳说。
在发布会现场,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向媒体表示,这起事件属于公司内部管理有疏漏,因此事给邢质斌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并向公众和消费者致以歉意。
企业品牌营销应尊重公众意识
尽管山东惠发食品有限公司称这段企业宣传片并非一个广告片,但由于此前已传到网络上,不少网民认为这段企业宣传片模仿《新闻联播》损害了知名电视节目的形象,违反社会公共道德,这种方式并不可取。专家认为,企业对向经销商和消费者拜年的形式进行创新无可厚非,但应估计到企业宣传片传播的可能性,并考虑和尊重公众意识。
网民“平淡”说,用这种方式给经销商拜年有一种“扯虎皮拉大旗”的感觉,不仅不能起到宣传的效果,还让人觉得不舒服。网民“雪花”表示,广告创作应该有一个底线,越过底线就会影响社会公德。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不少企业为了找卖点不断创新宣传方式,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这种行为具有外部影响力,模仿知名节目的方式会影响其公信力,同时也会对公众造成一种误导。“任何企业的内部宣传或外部宣传都应有限度,不然就会造成较坏的社会影响。”
山东鹏飞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付强表示,近年来名人代言的广告屡见不鲜,曾有部分名人代言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造成社会负面影响。“虽然企业称是内部宣传,但由于这段企业宣传片发放较广,企业应事先预料到传播面扩大的可能性,对这种现象应加强监管,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宣传片作品
扫描二维码打开先锋广告官网广工“两院”助力东莞企业转型升级-新闻联播王宁去世了吗,迪迦奥曼,程雷得了什么病,耿东娜,_科技·创新_说三道四新闻网
说三道四 最新新闻话题新闻专题评论
> 新闻内容
广工“两院”助力东莞企业转型升级
原标题:广工“两院”助力东莞企业转型升级  朱小丹省长率领全省各地市主要领导和新型研发机构代表参观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  □笑楠詹勇  ■热线传真  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现场会在东莞召开期间,省长朱小丹率领全省各地市主要领导和新型研发机构代表视察了广东工业大学与东莞市共建的重大协同创新平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  在,,新闻联播王宁去世了吗,迪迦奥曼,程雷得了什么病,耿东娜,
原标题:广工“两院”助力东莞企业转型升级   朱小丹省长率领全省各地市主要领导和新型研发机构代表参观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   □ 笑 楠 詹 勇   ■热线传真   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现场会在东莞召开期间,省长朱小丹率领全省各地市主要领导和新型研发机构代表视察了广东工业大学与东莞市共建的重大协同创新平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   在创新体验中心,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开放为源、机制为根、创新为魂”的建设理念以及“三延伸”、“四依靠”的建院原则,得到朱小丹的高度认可。他勉励广工大和创新院再接再厉,发扬“设计引领创新”理念,打造创新创意的生态环境,铸造东莞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2006年,广工在东莞松山湖成立了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2013年又与东莞市政府联合共建华南设计创新院。“两院”8年来, 围绕东莞市“五大支柱四大特色”产业,扎实服务广大东莞制造企业,收获了大量的研发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知识产权成果超800   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自2006年在松山湖成立,立足东莞8年,服务企业700多家,研发设计了1400多个产品,产值总额超500亿元,带动了一大批东莞企业的创新发展,特别是服务了东莞广大中小企业,为东莞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创新院作为国家发改委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目前已集聚30多家创新型企业,涵盖工业设计、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等多个领域,缴税总额过5000万元。   创新院联合多家国有及民营的投资机构,建立了创意设计产业孵化器。当前,在孵企业30多家,企业人数总计已达400多人。主要包括动漫创意、移动互联及可穿戴设备等领域,部分企业已获得了较快发展,呈现了显著的增长性。   据统计,截至目前,创新院与设计院通过研发设计,申请并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产权成果,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版权登记及软件著作权登记等,总计超过800项。   引进顶尖工业设计大师团队   创新院和设计院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以工业设计为代表的集成设计,属于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在分析东莞产业发展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东莞市政府的重点产业规划,有针对性的引入国际高端人才和先进研发资源,打造创新产业集群,引领东莞产业发展。   创新院引入了来自芬兰的国际工业设计顶尖大师之一的汉诺教授,获得了广东省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团队,在创新院建立了大师工作室,与厚街家具专业镇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开展了民政部健康养老家具设计工作,带动了家具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引入了美国苹果公司,在松山湖建设了高端设计体验中心,与东莞龙头企业(如以纯集团)开展了创新合作;正在引入来自荷兰飞利浦公司的院士(Fellow)张国旗教授,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可穿戴设备产业基地。   学科融合打造协同创新体系   创新院依托广东工业大学的优势学科,按照“三大延伸、四个依靠”的建设原则,构建了一个多学科、多中心融合发展的协同创新体系,实施集成创新战略。   所谓“三延伸”,即向上对接国际高端资源,引进最好的人才、团队、技术和产品;向下对接支柱产业和广大企业,“接地气”;向内整合学校创新研发资源,培养系列创新人才。在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中,提出了“靠市场、靠机制、靠团队和靠服务”的人才引进、队伍组建原则,以市场的需求拉动创新,以灵活的机制保障创新,以高端团队实现创新,以贴身服务支持创新。   广东工业大学抓住东莞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以自身的“制造物联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为核心,整合了国内外的高端技术人才、团队和企业,包括香港科技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知名高等院校,以及固高科技、明月激光、润星机械等大型龙头企业,构建了广东省“高端电子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此外,创新院以设计创新为主要领域,突出科技与文化紧密结合的创新理念,构建创新院的特色优势,科技与文化交相辉映,促进产业的创新发展。着重在科技与文化的结合方面突出自身优势,为广大企业提供设计服务。如“高端电子封装机”的研发就包括了机器外观与人机交互的平衡设计。“3D裸眼电视”更是在芯片与超精密加工的基础上,必须结合2D转3D的软件平台与美术人员参与的设计,才能提供3D片源。
(来源:科技日报)
广工“两院”助力东莞企业转型升级
标签:广工“两院”助力东莞企业转型升级,新闻联播王宁去世了吗,迪迦奥曼,程雷得了什么病,耿东娜,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瑞士总统、现任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主席迪迪尔&布尔克哈尔德通过电话就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公投结果讨论了乌克兰局势。  【环球网报道记者张晓芳】据&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5月13日报道,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瑞士总统、现任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主席迪迪尔&布尔克哈尔德通过电话就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公投结果讨论了乌克兰局势。双方都指出,乌克兰危机局势需要调解,比如推动基辅政权与乌克兰东南部地区间的直接对话。  据俄塔社援引克里姆林宫新闻局消息报道称,双方指出了加大调解乌克兰危机局势努力的重要性。克里姆林宫指出:&作为5月7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会晤的发展,双方就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公投结果继续讨论了乌克兰局势。双方都指出了加强欧安组织方面努力的重要性,旨在调解危机局势,如搞好基辅政权与乌克兰东
上一条:下一条:
浏览:3254
浏览:72发布: 21:38:19
浏览:70发布: 21:44:20
浏览:69发布: 21:44:20
浏览:72发布: 21:44:20
浏览:86发布: 21:44:20
浏览:81发布: 21:50:21
浏览:110发布: 21:50:21
浏览:74发布: 21:50:21
浏览:74发布: 21:50:21
浏览:192发布: 21:56:22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您当前的位置 :
安徽电视台新闻联播:激发创新活力 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
【浏览472次】
to see this player.
【导语】 转型发展,创新最关键,创新过程中,企业是根本。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安徽省委省政府通过大力营造创新环境,加速人才、政策、资金和项目等要素向企业集聚,全力打造安徽经济的升级版。 【正文】【出镜】 我身旁的这台设备是合肥知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全自动激光热波无损检测仪,他能对宝石、光学薄膜等光电子材料的微小缺陷进行检测,它的出现使这类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正文】 吴周令是合肥知常光电科技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也是国家“千人计划”的特聘专家,2012年,吴周令带着自己的团队和激光检测领域的80多项专利在国内寻求产业化基地,正赶上安徽建设合芜蚌人才特区, 【同期声字幕】 合肥知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 吴周令 首先是从安徽省到合肥市的领导的高度的重视。对创新工作特别的支持。政策非常开放和透明。让我们在高新区,又是合芜蚌三基地,合芜蚌创新基地。高新区领导也非常支持、政策也非常优惠。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除了这些领导支持和政府方面的支持以外。还主要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是创新的企业,对人才的依赖非常大,那么人才不仅要引进来还要留得住。安徽省市合肥,创新高地大户名城。特别是大户名城这一点从人文上讲能够使我们科研人员不仅能够引得来还能够留得住。我觉得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首先是两年多以来,从我们董事会交流他们是非常的满意的。我们企业这个发展的进度。我们所起的成绩,应该说是超越了我们的预期。 【正文】 资金、项目和各项政策的支持,让企业在安徽创新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数据显示,目前,安徽省“75%”以上的研发活动、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投入及研发成果来自企业。2013年,全省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达2489家(占全省的87.7%)、由企业建立的研发机构2959个(占84.9%)、投入的研发人员超过了13.9万人(占77%)、研发经费超过了280亿元(占79.6%),安徽企业参与和完成的国家或行业标准1254项(占94.4%)。 【出镜】 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同时,从合芜蚌到国家技术创新试点省、再到国家创新型省份建设,一个个创新平台将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的连在了一起,使资源更加集聚、让创新形成合力,为产业延伸链条。 【正文】 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三个国家级创新高地相比,安徽的合芜蚌国家级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涉及的是三个市广阔的区域,资源集聚优势更加明显。在合芜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已建成了十几个创新服务平台。其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已集聚2200多台套,1000多家企业实现了科技资源的共享。处在创业初期的博微田村电器公司就是运用安徽省长江计量所的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解决了产品检测急需的关键设备,节省了上百万元的投入。 【同期声】 博微田村电器有限公司 孟反开 这样既能给我们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然后又能给我们节省投资成本。 【正文】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从2008到2013年,安徽省财政还下拨合芜蚌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专项资金35亿元,撬动了大量社会资金的投入。2013年,合芜蚌试验区共投入研发经费218.4亿元,增长26.9%,占全省研发经费总量的近三分之二。同时,安徽省还实施了400多个重大技术专项,组建了79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解决了一批主导产业在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 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又专门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将之前所有的创新政策进行打包整合,形成政策组合拳。同时配套制定了6个实施细则,将合芜蚌试验区政策拓展到全省。 【同期声字幕】安徽省科技厅厅长 徐根应 以此要实现我们到2020年创新型省份的目标,也就是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的新产品增加值够实现翻番,安徽的科技贡献率达到百分之六十,真正实现发展的创新型。 【同期声字幕】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研究中心 主任 柳卸林 可以看到安徽省非常强调的是一种市场导向,企业主体创新这样一种模式,企业愿意做,政府给予支持,地方愿意做,省里面给支持,这样一种政策在国内也是比较领先的。(《安徽电视台新闻联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天的新闻联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