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当今的银行业协会那些人可称得上是真正的银行家?

【精品专业论文】我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前景及策略建议,金融,投资,经济,金融学,经济..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精品】我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前景及策略建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银行家-文章阅读
中国银行家论坛2010—后危机时代的银行业转型
&编者按:2010年,世界经济进入了后危机时代的再平衡阶段,调整过程所带来的阵痛在所难免。即便如此,但全球经济出现二次深度探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全球经济复苏将会是一个“W”型由大写到小写的渐变过程。而这次危机也使得中国经济再平衡、结构调整等艰巨任务大大提前并将对中国各行各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加之监管机构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监管政策与法规,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的创新发展与业务转型,强化监管与市场的统一,建立适合于中国国情特色的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正基于此,2010年8月7日,银行家与IBM共同主办了题为“后危机时代的银行业转型”的银行家论坛。天津市政府、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全国各类银行业机构的领导和代表、金融专家等数百位嘉宾汇聚一堂,共同就“宏观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转型”、“银行监管的新发展与中国银行业格局重塑”等主题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讨论。本期杂志将部分嘉宾的精彩发言略做整理以飨读者(按嘉宾发言次序排列)。
刘鸿儒:后危机时代的银行业转型
谈及“后危机时代的银行业转型”这一主题,我就回想起20世纪80年代银行改革的情景。当初我国确定了建立现代化商业银行的目标,但是这条路该怎么走却不清楚。因此我们在四大国有银行做试验,但最后发现很困难,后来就决定建立一批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从交通银行开始,连续建立了十几家中小型商业银行。实践证明,股份制这一机制是有效的,也是银行业最好的出路,它为银行业遴选了一个良好的机制。因为大家都知道,之前中国银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良资产像割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我听过李先念副总理在开会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财政、银行吵什么架,左边的兜是财政,右边的兜是银行,它们两个换个地方就行了。”所以说,在这种机制下,不良资产不可能不像割韭菜那样割一茬长一茬。如今很多银行在实行了股份制并且上市以后,基本上从制度、机制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各家银行的面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实践证明,企业活了,经济才有活力,而企业靠什么活?靠的是股份制改革。银行稳定了,经济才能稳定,银行靠什么稳定?靠机制,靠股份制改革。应该来说,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银行业解决了很多重大问题,但是实行了股份制且上市以后,下一步路该怎么走可能会比改组上市更为艰难。如今,我们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挑战都需要我们继续解决,这就是摆在银行、银行家和各银行负责人面前最重要的任务。比如说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万千,银行业面对这种形势怎么应对?我最近看了保尔森财政部长写的一本书,书中讲述了一天一天的变化是怎么处理的,感受很深,而今这形势还在变化。比如说中国的经济正处于十字路口,特别是产业转型将会带来一系列变化,这对中国的银行业冲击非常大,那么银行业怎么办?再比如说当今的金融监管,从美国开始,改变立法,强化监管,一直到欧洲,到全世界,那么中国又将如何强化监管?是管得越细,政府职能强化,还是依法监管,给各被监管单位更好的活动余地。也就是说,强化市场监管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向怎么有效地统一起来。现在这一问题在银行界、证券界、保险界都已遇到。又比如说,银行业务交叉发展得很快,但监管部门却是分散的,这又该怎么协调一致?这个问题也很重要。
如今,金融体系格局正在急剧地变化,最明显的是中国资本市场在发展,直接融资的比重在迅速提高。20世纪80年代,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贷款为主,现在越来越清楚地证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要平行发展。因为银行解决不了的问题要靠资本市场来解决,同时资本市场也离不开银行,它们之间要交叉,要混合,还要有防火墙,这对银行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影响很大。以前我国的银行体系过分国有化,过去就一家银行,1979年开始分成四家,现在也就这么几家。现在银行业取得的一个好成绩就是出现了一批中小型的银行和村镇银行。由于中国经济非常复杂,所以金融体系必须多元化才能实现经济多元化的发展需要。那种大垄断的单纯依靠大银行的利息时代应该过去了,应该把金融体系的格局建立在更好地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上。
今天来了很多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代表,我觉得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做大做强,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可以讨论。我历来认为,“强”是第一位,就是质量、素质、效益。“大”是第二位,过去我们看大学合并,一个城市里的大学都合并了,那就强了吗?不见得。所以,我觉得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本银行的长处与特色,这才是最有前途的。
(作者系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
唐双宁:世界经济能否“二次探底”
目前,大家都在关注世界经济能否“二次探底”的问题。这里,我们要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底”?如果以2008年9月雷曼破产及随之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底”的话,那么,有必要引用一下2009年5月本人在上海“陆家嘴论坛”上谈的一个观点,即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W”型由大写到小写的渐变过程。全球经济不可能是“L”型,不可能永远在底部;不可能是“U”型和“V”型,不可能一次性完成经济的复苏过程。最大的可能就是“W”型,而这种“W”型将是一个由大写到小写的渐变过程。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全球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公司破产,次贷危机开始;而后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接着是美国财政部接管“两房”;接着是雷曼破产、救助AIG,美国银行收购美林。这是“W”型从小写到大写的过程。之后,各国开始联手救市,但效果并非“一救就灵”,虽然形势在趋好,但还是接连出现了迪拜危机、高盛丑闻、“两房退市”、欧债危机等等。这是“W”型由大写到小写的过程(当然欧债危机“写”的并不算小)。
“W”型由小写到大写再由大写到小写的渐变结论,不仅被事实所证明,而且也是“波浪式前进”的哲学原理所决定的。有人说,世界经济是“W”型,中国经济却是“V”型。如果仅从现象或仅从速度上说,由于中国政府采取了正确的救助政策,有效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实现了保“八”(今年经国家统计局更新核定又调为“九”)的目标。这是必须肯定的主流。但是,这个“八”(或“九”)主要是政策推动的,是潜藏着通货膨胀、不良贷款等隐患的。如果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不能看到矛盾对立双方的另一面,是片面的。从本质上说,中国经济也不可能脱离波浪式运动的规律。
那么,今天人们所说的“二次探底”,其实是在说是否会出现由于欧债危机而引发的当年的雷曼现象。对这个问题,本人的回答是:没必然性,有可能性;可能性不大,但处理不好会加大。总的来说,与雷曼现象相比还是“W”型的再次大写到小写,最为关键的是“探底”与“反探底”的博弈力度。在分析经济形势时,我们不但要分析静态的数字,更要分析动态的活的因素。再险峻的沟壑只要小心谨慎地通过也可能平安无事,再安全的坦途由于粗心大意也可能跌跤崴脚。
从“探底”的一方说,欧债高达近万亿欧元,波及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及东欧的多个国家;英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又爆出其国债高达4万亿英镑(约合6万亿美元),比此前承认的数字高出三倍。何止是欧债,美国2010财年赤字将升至1.56万亿美元,占GDP近11%,失业率已达10%,且持续近12个月。日本政府负债率超过200%,列发达国家之首,失业率则在5%左右徘徊。因此,这种“探底”的危险性不可小觑。
从“反探底”的一方说,由于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人们防范危机的“弦”绷得很紧。为了应对欧债危机,已经组织了7500亿欧元的救助资金。美国通过了金融改革法案,至今仍执行零利率政策。日本则在考虑新的刺激计划。这种“反探底”的力度不可谓不大。问题是,欧美救市之间存在“体制悖论”,主要表现为美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统一性与欧洲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差异性。奥巴马要美元就可以得选票,而默克尔要欧元就要丢选票。当前世界经济融为一体,而各国经济却表现殊异:有的要增加出口,有的要贸易保护;有的要扩大内需,有的失业严重;有的为刺激增长要宽松货币,有的为防范通胀要收紧银根;有的为恢复经济要“积极财政”,有的为压缩赤字要紧缩开支等等。这种“两难选择”不仅表现在不同的国家之间,甚至表现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经济体内。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尽管目前总体是“反探底”的力度略大于“探底”的力度,如果人们不认清形势,不统一思想,不顾全大局,不处理好上述矛盾的“度”,“W”的大小写也是会转化的,勿谓言之不预也。
(作者系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
崔津度:金融资源、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金融资源和金融生态环境主体及其发展趋势。近代经济发展生成比较成熟的金融资源和金融生态环境,大约是在18世纪至19世纪,其主要有两个标志:
第一,金融资源和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四个主体,即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职能。四个主体的职能基本成型,并且相互匹配。英国是最早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在1694年设立了英格兰银行,1698年设立了伦敦股票交易所。这两个机构的设立标志着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市场的出现。进入19世纪,英国于1844年制定了《公司法》,后来陆续制定了《经济法》和《会计法》。《经济法》可以视同政府规范自己,政府规范公司,公司规范自己,公司规范政府的一个法律主体。《会计法》可以视为整个中介机构的一个基本遵循法则。这些法律是奠定有限责任政府职责和依据的法律基础。
第二,金融资源和金融生态环境经历了一个发展阶段,即短缺的资金市场、均衡的资本市场和过剩的金融市场,三个发展阶段依次递进和逐步升华。第一阶段是短缺的资金市场,产生了初始的借贷关系,以银行为代表的放贷机构是借贷关系的主导方,构成债权人与债务人长期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第二阶段是均衡的资本市场,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不满放贷机构的垄断,自己建立金融机构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像IBM、通用、波音、福特都有自己庞大的产业金融。第三阶段是过剩的金融市场,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和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以金融市场发展为重点,发展本币和外币市场、现货和期货市场、原生产品和衍生产品市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市场,以及银行间市场、政府债市场,还有公司债市场,连同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确立了行业话语权、定价权和主导权,占据了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国际化的新优势地位。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金融资源和金融生态环境四个主体的职能正在成型,但是不够匹配。金融资源和金融生态环境三个发展阶段正在起步,但尚未升华,包括要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下可兑换,发展在岸市场、离岸市场和国际清算,发展原生产品和衍生产品市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市场等等。
打造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资源和金融生态环境。建立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资源和金融生态环境,本人认为应该要以企业、金融、中介和政府为主线,建立健全企业的价值链、金融的服务链、中介的服务链、政府的服务链,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发挥金融现代经济核心作用,把金融业打造为主导产业和先导产业。
第一,提升企业价值链,提高企业发展与融资能力,支持企业增资减债。企业要以较高的净资产率为基本指标,配置好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金融手段与金融工具,投资与融资和支付与还款的选择组合,支持企业办理权属权证,高度重视资产率和资产有效化,建立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资产负债合理、依法合规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管理制度等等。
第二,健全金融服务链,促进企业快速成长,努力发展传统金融,建立金融机构服务体系,设立和引进银行、保险、信托、租赁等。优化资源配置,健全服务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和辐射力,形成以传统金融机构为基础,为产业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努力发展现代金融,建立金融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发展航运金融、科技金融、农业金融、产业金融和小企业融资,搞好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等等。
第三,完善中介服务链,建立金融服务体系、工商企业与金融机构融资对接平台,为企业提供创业风险投资、银行信贷、产品保险、贷款担保、金融产品推介、企业上市等一站式的咨询服务。
第四,强化政府服务链,营造金融创新发展的环境。例如,天津市政府按照国务院关于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以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要求,全面推行金融改革的创新,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们一直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一个主导产业。中国应当把金融作为国家经济转型和实现两个转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如果问战略型新兴产业是哪个行业,本人觉得第一个就应该是金融。
(作者系天津市副市长)
李伏安:从金融创新看银行业转型
最近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标志着全球金融创新规范时代的到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平衡好创新和监管的关系。美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能够在过去二十年、三十年里高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带来了全球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但过度的创新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这次美国监管对创新的规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使金融创新回到服务金融的原本状态或者实质状态,就是对金融创新怎么能够有效地服务于经济,而限制其对经济的伤害,服务于老百姓而限制对老百姓的伤害。
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成立系统性风险监管委员会,调整美国的监管结构,加大美联储对大机构的监管,设立对大机构监管的风险防范和化解的专门工作委员会等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解决美国金融创新当中的机构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过度问题。本人觉得中国金融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加大创新,但在加强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也要规范自身的金融创新,这里有几个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关于金融创新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关系。无论是跨资本市场、跨保险市场,还是间接融资,应以银行信贷为主。我们当前对房地产贷款、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等一系列管理中都强调一点,即金融资源分配的主要目的还是要支持实体经济实实在在地发展。如果这些贷款支持的不是企业对房地产的正常开发,不是消费者对房地产的正常购买和使用,而是过度炒作,过度提高价格、控制价格,形成垄断地位,这说明金融资源对社会资源分配的作用已经被滥用,这种被滥用的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一定是不可持续的。
从复杂的层面上讲,进行私募股权投资时,如果形成对未来成长型企业的资源过度炒作和过度投机,形成过度利润,过度的杠杆,那么对企业未来成长不仅不是支持,而是埋伏的长期隐患和投下的定时炸弹。同样在更复杂的衍生产品市场,衍生产品对于金融风险的规避非常必要,美国这次也没有强调限制衍生产品的发展,但是创新确实要能够帮助企业管理风险、规避风险。
关于个人消费者。虽然中国卷入金融危机的程度不深,但是企业和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创新产品的影响。像雷曼债券、柯达债券、累计期权等这样一些衍生产品,使得中国不少企业和个人深受其害。
总结美国此次的监管改革,中国应该积极借鉴,并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规范:
第一,加强对这些复杂产品的监管,要求银行业和金融机构跟客户说清楚这些产品本身的特征和风险及可能带来最大的收益和损失。本人认为中国银行业转型下一步必须要认识到,如何平衡好金融创新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与风险,主动控制好金融创新的风险,增强主动服务好客户意识。
第二,加强监管。金融创新不能简单靠金融机构自身去平衡,美国在此次监管改革把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从原来很多监管部门共有的权力当中独立出来并交给一个机构来负责,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它的责任非常清楚,消费者可以向它投诉。该机构必须要进行调查,必须要给消费者一个答复,没有其他可以推诿的地方。我们对金融创新的监管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规则和统一的机构。对消费者的保护应该是监管当局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第三,关于市场本身的规范,除了持牌的金融机构必须受到有效监管以外,任何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乃至中介机构,只要它们的服务涉及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都应该受到监管。金融系统的风险不应该等到它成为现实时才去研究它是怎么产生的,需要什么监管,应该有一个专业性的机构等等。如今,我们很多金融业务都横跨多个市场,在这过程当中,有些机构产品会出现跨市场的套利,在一个市场得不到服务的时候,在另一个市场看上去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最终会伤害到整个市场的稳健和系统性的安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有一种系统的风险评估,要进行跨系统的监管。
总之,后危机时代,中国的金融业、世界的金融业还会继续创新,创新也需得到更好的规范。中国银行业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我们每一次创新是不是能够最大限度地给客户带来福利,同时保护我们客户的权益,最好地帮助我们的客户认识和管理创新过程当中的风险。只有这样,中国银行业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转型,才能使自身的发展跟上国际先进银行的发展潮流。
(作者系中国银监会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
胡安·毕·劳伦斯:银行业加快转型,提升全球竞争力
目前中国银行业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之所以中国银行业能够领先是因为中国的银行有很好的政策而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于银行的监管和其他领域,中国银行业在全球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下一步中国的银行业该如何发展?我们觉得至少需要考虑两点:第一,中国的银行系统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如果不积极地参与到全球市场将错失许多机会。第二,中国的经济发展要求中国建立起非常现代化的发达银行业体系,再加上中国中产阶级正在逐渐形成,他们将给银行系统带来一些正面的压力。
而今,全球一些领先的银行已经经历了一些深刻的变革,比如在银行转型方面,这些银行已经建立起支行、电子渠道,这样就能很好地与客户进行联系。比如在银行的网点减少排队的长度,这个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并不容易。比如在卖产品的时候,银行网点是非常重要的销售点,如果客户要排很长的队,当他走到柜台的时候,可能已经没有买产品的心情,所以这不仅仅是便捷性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帮助银行进行更好地销售的问题。
所以说,一大关键点就是维护好和客户的关系,另外一个因素是基础架构的问题。其实这也是银行的成本中心,也是一家银行是不是有灵活性、韧性,是不是有能力及时地进行报告,能不能进行有效运营的关键。比如像大家能见到的那些柜台,后台的电线、设备也是很重要的。如果银行没有很坚实的基础,银行也不可能持久。对于很多银行来说,基础架构转型已经完成,现在正需要做的是接触客户,而电子渠道就是很好的实现手段。比如汇丰银行、瑞士银行、花旗银行等,它们都走过弯路,现在大家已经开始意识到需要进行变革,而且正在进行变革。
对于成功的转型,从本质上讲,是把业务和业务流程、技术变革结合在一起的过程。正如本人刚才谈到的,有的人说其实是前台和后台的关系,而且在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本人认为这可能是优秀的银行和其他银行在管理上的区别,即怎么把前台和后台联结在一起,也就是多渠道的整合层,比如把呼叫中心、ATM、支行、手机银行等等都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再谈谈以销售为中心,当基础架构进行了革新之后,银行就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前提保证一切服务能够围绕客户的需求发生。对于银行网点来说,需要建立更好的销售渠道,并把一般的功能都外包出去,通过向金融机构进行报告的方式进行管理,让银行能够专注于产品创新,我们过去把它们称之为架构。现在,不只是那些实体的基础架构,而且要在人力规划上进行调整和匹配,这就要求每个人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不仅懂得业务,也需要懂得诸如IT之类的专业技术。
应该说,中国的银行在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做得非常成功,为了从中进一步获益,进一步取得优势,为了更好地取得成功,我们要进一步进行改革。本人觉得中国银行业应该做好准备,迎接越来越庞大的中产阶级,准备好将他们的资金输回到经济中,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做出贡献。当然,现在全球的竞争对手也在虎视眈眈,他们将与中国的银行竞争这个广阔的市场,这样对中国的银行既有好处也有坏处。中国银行业可以利用这个时机,积极学习别的先进银行的经验,使自己获得竞争优势,这个时候就需要把前端和后端结合在一起,把功能和架构结合在一起,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竞争力。
(作者系IBM新兴市场金融事业部副总裁)
黄 毅:银行业转型的法律角色
历经此次全球重大金融危机,各国人们都在反思和检讨,都在寻找危机的原因。有的说是宏观经济失衡,有的说是中介机构脱离监管,有的说监管有问题,但是没有人说法律有问题。十几年前,当亚洲国家爆发金融危机时,欧美的政府官员、经济学家、法学家都说,亚洲之所以出问题是因为法律出了问题,因为他们说亚洲国家不民主。而这次金融危机,却没有人说法律有问题。究竟有没有问题?可以肯定地说:“有问题。”亚洲金融危机,美国人说亚洲国家新兴经济体是先干后说,先把事情干起来,先把金融行业发展起来,把金融市场发展起来,然后再考虑用法律去规范,所以这种规范是要出问题的,不仅那时候出问题,而且以后还要出问题。而现在的结果是欧美出问题了,我们还没有出问题,当然这也不等于我们不会出问题。
最近美国通过了金融改革法案,这跟美国人的一贯做派一样,他们说他们干任何事情都得法律优先,都得用法律设定改革的目标、管控的目标及规控的对象。这次法案,从提出到通过,一共历时363天,可谓相当之快。这次法案有两千多页的法律文本,基本上事无巨细地把这次金融危机能够看到的,包括从金融机构的运作到贷款的抵押、并购、金融投资工具的监管等等都写到法案当中,这个法案全世界争议很大,美国人争议也很大。但是有四条没有争议。
一是法律监管,要用法规来管控这个行业、市场及每一位参与者的经营行为。这一条全世界都没有争议。我们不仅在研究,全世界都在研究,因为它是基于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以后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案,这一条没有争议。前几年英国人说要搞原则监管,刚说了两年,一场金融危机就把英国人原则监管的理念打得落花流水。
二是法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管控没有意见。这次华尔街利益基本上得到了保护,没有损失华尔街的核心利益,90%的自营交易保留了,除了农产品、金属、股票以外,银行还可以做利率掉期、外汇掉期、黄金白银掉期交易。
三是对大而不倒的银行的监管,这一条全世界都没意见。
四是对金融机构的破产制度做了一些调整,没人有意见。
以上四条大家都没有意见。我们国家1986年才有了《银行管理条例》,1995年我们才有《商业银行法》,2003年我们修改《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制定《银行监管法》,这三个法案都引进了世界上通用的做法和巴塞尔银行委员会的核心原则。而这些法律在美国、欧洲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只有20年的历史。不同的是,我们很多事是先干了再说,我们在法里预留了一些空间。
法律扮演什么角色?在美国我们看清楚了,在欧盟我们也看清楚了,欧盟是一个狭义的银行和广义的银行监管,欧盟的监管对象欧盟化。中国从现在开始如何借鉴和吸收美国这个法案和欧盟关于金融监管有关的法案应该值得深思。
(作者系中国银监会政策法规部主任)
杨再平:培养德才兼备的职业银行家
今天,我主要想谈读完马丁1974年写的一本书的两点体会:
第一,做银行相当不容易。要拉存款,要拉客户,还要面对社会对银行的要求,要求银行支持社区的发展、支持经济增长,往往会形成政治压力。除此以外,还要经常面对案件、风险,而且信贷员还是终身责任追究,现在出了案件还要往上查两级。所以,做银行不容易,尤其是把既支持经济增长又控制好风险统一起来,这需要相当的技巧,很不容易。所以,要做好银行,特别是可持续健康发展,一定要有一支德才兼备的银行家队伍。很多做银行的人不敢说自己是银行家,实际上银行家没有那么神秘,银行家就是银行经营管理者,就是银行的干部或者高管,所以银行家是或大或小的银行领袖。过去毛主席有一句话,“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觉得在银行体制机制大致已定的情况下,银行家就是决定因素。这一点我们要认识到,我们过去讲“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所以,我们要高度关注银行家队伍、银行家的素质,而作为银行家,我觉得得有德才兼备的要求。这个“德”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对存款人负责,对客户负责,要把适当的产品卖给适当的客户,要对投资人负责,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对它的社区,对它所在的地区,乃至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要负责。二是作为银行家,一定要诚信。三是作为银行家,还要合规,因为银行业是一个高度规则性的行业,不讲规矩就没有办法做银行。
我们知道,做银行就是经营货币资金,简单说就是让钱生钱。那么怎么样让钱生钱呢?让钱生钱,做银行的不是用自己的钱去生钱,而是用别人的钱,让别人的钱生了钱,你再从中赚钱,你要把别人的钱聚集起来。我们讲金融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能够跨时空把最稀缺的货币资金聚集起来,然后跨时空配置资源,这个技巧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银行家就是善于发现、搜寻、创造和实现以钱赚钱机会的专门人才。你有没有这个智慧,而这中间是相当不容易,有很多的金融创新,你要把存款人的钱吸收到你的银行来,然后你要去贷给客户,发现谁是最有潜力的客户等等。另外,还要管控风险,这本书里有这样的描述:“如果在一个地方,有一个人天晴也要打着伞去上班,这个人就是银行家。”所以银行家是审慎的。管控风险,承担、分散和管控风险,是银行家的一个技能。那么怎样既管控风险又能够支持实体经济,使这两者高度统一起来,银行家的经验才能集中体现。这就是既支持实体经济,通过实体经济把钱从实体经济中领取出来又贷到实体经济中去,让钱生钱,同时又能够管控住风险,这两者之间高度平衡、高度统一,这就是银行家经营才能的集中体现。
第二,银行家要有管理才能。银行家不是单兵作战,银行家一定是或大或小的银行领袖,他要带领团队,他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所以,银行家是稀缺的。我们这次讲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可以说,银行家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要使银行家真正发挥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职业化、非行政化。所以,我的结论是,德才兼备的职业银行家队伍是中国银行业可持续稳健发展的核心要件。
(作者系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
刘连舸:后危机时代贸易融资发展图景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遭遇寒冬,贸易融资困难成为世界性问题,融资缺口急剧扩大,成为制约各国贸易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两年来,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全球贸易正稳步回升。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全球贸易的复苏将是经济复苏的关键,而贸易融资作为全球贸易发展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运用贸易融资应对金融危机历程的回顾
2008年下半年起,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全球贸易急剧萎缩,作为贸易发展生命线的贸易融资缺口巨大。贸易融资的不足,直接影响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稳定运行,制约全球经济复苏。积极运用贸易融资,应对金融危机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第一,国际社会通过各种形式,呼吁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重视和加强贸易融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够置身世界经济大局之外。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救人即是救己,帮助贸易伙伴即是帮助自己,需要各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通力合作,加大运用贸易融资的力度,以促进世界贸易,帮助全球经济复苏。两年来,在G20领导人金融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WTO会议等多个重要场合,都安排有针对贸易融资的专门议题,以引起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并促使各国付诸行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多次出席会议并提出“携手合作、共同应对”等多项主张。经过努力,各国都以多种形式不同程度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这种通过增加市场流动性的方式,大大改善了贸易融资的金融环境。
第二,全球各多边国际金融机构、出口信用机构等均采取特别措施加大贸易融资力度。如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针对危机导致风险加剧影响贸易开展问题,将全球贸易融资计划份额扩大至30亿美元,同时针对贸易融资流动性短缺问题,启动了全球贸易流动性计划,初期资金为50亿美元加上商业银行配套资金75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的贸易便利计划和泛美开发银行的贸易融资促进计划,均通过大幅扩大份额的方式解决急需资金支持的贸易活动;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将其贸易融资计划扩大了一倍,达到25亿欧元。各国出口信用机构在扩大出口担保与出口信用保险份额的同时,开始纷纷提供直接融资,除开展中长期业务外,也开展短期业务,并且加强国内市场的开发,具有代表性的机构有中国进出口银行、美国进出口银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澳大利亚出口融资与保险公司等。例如,在2008年12月第五次中国与美国战略经济对话期间,中美两国进出口银行发表了向新兴市场提供200亿美元贸易融资的联合声明。此外,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针对全球贸易供应链推出了贸易服务设施系统,为银行与企业架起了办理贸易融资便利的桥梁。
第三,各国金融机构重视和加强贸易融资。全球各大银行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纷纷回归传统银行业务。贸易融资业务以其受资本硬约束较小、风险相对较低、收入稳定的优势,备受金融机构的重视与青睐。各金融机构一方面加强银行自身贸易融资团队与执行力建设,另一方面加大国际银行间的合作力度。此外,不少国家政府还直接向本国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或利用国际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内出口信用机构的主权信用和资金,支持银行扩大贸易融资。
当前全球贸易融资面临的挑战
受全球经济回暖影响,世界各国内需反弹,消费需求回升,外贸呈现积极变化,贸易融资在不断恢复。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国内外经济与金融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外贸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贸易融资处于变化之中,面临诸多挑战。
第一,全球贸易未来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对贸易融资影响较大。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部分发达国家的高失业率制约了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的扩大,需求不足的不利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观,这对全球贸易未来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同时对促进贸易发展的贸易融资开展也带来不确定性。贸易融资虽出现暂时性增长,但未来各国外贸增长一旦出现反复,必将会造成贸易融资增长的反复。
第二,国际社会及世界各国为应对危机而作出的努力是否可持续将影响贸易融资的开展。近来,随着越来越多国家政府屈从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纷纷推出更加严厉的限制贸易措施,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大有愈演愈烈之势。2009年以来各国采取的特保、反补贴和反倾销等措施均大幅增加,尽管20国集团领导人华盛顿峰会强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随后20国中有17个采取了47项限制贸易的措施。这对全球为应对危机出台的一系列贸易融资促进政策以信心打击并制约其推进步伐。
第三,贸易融资对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挤压的敏感性直接影响其开展。长期以来银行经营以贷款为主要资产形式,鉴于贸易融资对流动资金贷款具有很强的替代作用,同时具有跟单特征,处理比贷款复杂,操作风险大,专业性较强,银行经营过程中难免舍难求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贸易融资的大力拓展。此外,为了防范风险,有关部门加强了金融监管,导致有些企业达不到银行授信条件,也造成贸易融资下降。
未来加强贸易融资发展的建议
面对种种复杂严峻形势的挑战,国际贸易复苏的基本态势未改变,但实现持续、全面复苏将是缓慢而曲折的过程。我们必须看到,国际贸易对增加一国国民收入、扩大就业、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际社会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更需对贸易融资政策加以扶持和引导,充分发挥其对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助推全球经济复苏。
第一,国际社会应坚持把贸易融资作为促进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长期有效工具不动摇。事实证明,贸易融资是促进国际贸易开展和经济持续增长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危机时代,还是在后危机时代,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均应将大力发展贸易融资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优先考虑的重要政策措施。尤其是各国领导人在全球峰会上达成的关于贸易融资的一致共识,应尽快得以落实。此外,在坚决反对各种形式贸易保护主义的同时,各国需适应金融危机后带来的世界经济、政治及社会发生的变化,采取新的应对战略,从而优化贸易融资环境。
第二,充分发挥全球多边机构、开发机构、各国出口信用机构在开展贸易融资方面的作用。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要积极落实推出的相关贸易融资促进计划,同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机构开展合作,扩大贸易融资份额。此外,各国出口信用机构、政策性机构在积极做好传统出口信贷、出口担保、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的同时,应加大贸易融资业务开发与拓展力度,扩大业务规模和覆盖面。
第三,各国银行业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贸易融资。各国银行业应积极履行金融业社会责任,转变经营观念,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根据新的巴塞尔协议,贸易融资资产被确定为低风险资产,这为贸易融资的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各银行应以此为契机,转变思路,加快资源整合和团队建设,针对贸易融资特点改革授信管理模式、创新产品、优化业务流程,推动贸易融资业务的大发展。
第四,大力开展国际间银行贸易融资合作。国际银行同业应通过建立广泛的业务合作关系,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原则,大力开展短期贸易融资便利、同业代付、风险参与、信用证转开与保兑、保函转开与保兑、国际双保理、福费廷二级市场买卖等贸易融资业务合作。一方面,通过借助金融同业的网络和客户资源,延伸银行服务范围,提升对客户的服务品质。另一方面,通过为银行同业核定授信额度、给予融资便利、提供增信服务等方式,为全球客户提供融资支持或风险保障,从而起到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我们相信,经过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洗礼,全球贸易融资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应抓住机遇,总结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重新构建未来发展新图景,从而有效促进国际贸易可持续和平衡发展。
(作者系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
易会满: 银行业加快转型乃大势所趋
面对当前金融、经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本人觉得更需要进一步加快转型。因此,本人想就转型问题谈三点体会:
第一,中国银行业的经营转型势在必行。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中国的上市银行在市值、盈利等方面都处于靠前的位置,但是内部的结构性矛盾还是比较突出。因此,如何实现银行业的持续发展,保持市场拓展和风险防范持续平衡,对银行业来说都是很大的考验。在当前经济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的进程当中,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从刺激经济转向结构调整,必然对银行的经营带来很大的挑战。
首先,从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氛围的现状来看,尽管2009年贷款增加了很多,但是由于利差收窄,2009年银行贷款利息收入整体是下降的。
其次,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大量的优质客户离银行而去,而且这几年来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优质的大客户2009年贷款增加不到8%,但整体的贷款增幅达20%,所以我们大量的客户直接走向市场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今存款投资呈多元化趋势,存款离银行而去也是必然的。所以如果不适应这种变化,今后的银行会在金融的总量里面比重持续降低,如果不适应这种转型,今后的盈利就没有持续的基础。
最后,从金融的全球化进程来看,总体感觉到我们是大银行,但并不是国际化的大银行,严格来说还是本土银行。银行的国际化比我国一些现代大型企业国际化程度还低。怎么样利用中国的金融优势跟中国制造业、中国企业的制造优势、创造优势结合好,本人觉得这也是中国银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快金融转型的因素。所以,从必要性来看,如果不转型,今后中国银行业的持续盈利增长是没有基础的。
第二,工商银行这几年来转型的探索。工商银行的转型主要是围绕着五个方面:一是盈利结构的持续优化,这里面重要的指标如净所得费收入,工商银行从2005年不到5%提高到现在的20%以上,本人认为所得费和佣金收入的指标很能体现银行的转型。二是业务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主要是中间业务、个人业务、新兴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这些新业务的占比在持续回升。三是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工商银行现在非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已经达到53%以上,超过一半的资产不是摆在贷款上面,而是摆在新兴业务和资金业务上面,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结构调整。四是信贷结构得到持续优化,主要是怎么样提升个人贷款、小企业贷款、其他消费贷款的比重。这三类比重现在超过了30%。五是渠道结构得到了持续优化,网银、电话银行等非物理环节渠道已经占到总渠道的54.1%。也就是说100个业务里面有54个业务不到柜台办理,这是一个非常绿色的、低成本的业务。如果工商银行没有网银、电子银行等这些渠道,那么就将要新设16000个网点,成本投入将大大增加。所以说,转型确实大有可为。
第三,下一步中国银行业应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转型之路。本人提出四个方面的想法:一是如何加快信贷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因为当前对于信贷大幅度投放以后带来的资本损耗和风险集聚,社会都非常关注。作为商业银行,一方面要管好自身的风险,另一方面更需调整自身的信贷结构。所以怎么样在客户结构、产业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是我们持续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此外,如何进一步加大信贷的流量管理,也是我们持续要关注的。二是怎么样从资本消耗型业务向资本节约型业务的转变,主要在战略上中国银行业也需要进一步提升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地位。三是进一步加快从本土银行向国际化银行的转变。例如,工商银行整体的盈利与存贷款占比还比较小,但是这个潜力将会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和收购形势而变得越来越大,其也是中国银行业需要提高的重点。四是如何加快从传统的融资中介向全能型的服务中介转变。我们感觉到,现在中国银行业在综合化经营方面还刚刚起步,还有大片的“蓝海”亟待开发,还需要进一步跟随客户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适应服务的需求,创新我们的服务。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
陈佐夫: 后危机时期商业银行的转型
本人认为,后危机时期商业银行的转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尽管这次金融危机主要源于西方,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不是很大,但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银行业和西方的银行业发展还处于不同的阶段,所以面临的问题也是完全不相同的。如果说西方的银行出现了问题是源于杠杆率过高,监管不到位,那么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市场化不足、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足。
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实体的发展需要,本人认为后危机时代银行业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转型:一是业务转型,主要是从收入结构和服务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转变。二是在客户结构上,我们要从以前的重批发、重公司业务转向批发和零售共同发展,尤其要支持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包括中小企业、“三农”、“小商户”等群体客户。三是在服务渠道上,要从传统柜台网点向互联网、电话、自助设备等新渠道转型。四是从单纯依靠大银行、依靠国内市场向依靠国际国内市场转型,包括要做好离岸业务的金融创新。五是从分业经营向综合化经营转型,包括开展债券发行承销、财务顾问、保理业务等。
第二,要努力提高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水平。这几年来,随着商业银行体制的改革,在内部管理、风险控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应该说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但是由于过去风险管理的基础非常薄弱,风险管理的理念非常陈旧,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我们认为还尚需时日。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要处理好由于经济周期性的波动、业务结构调整和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带来的新的系统性风险,包括在特殊时期做好信贷总量的控制、信贷投放节奏的控制,也包括要做好经济调整结构过程当中行业和产业市场风险的预警和控制,包括很多跨行业、跨机构、跨产品、跨市场的新业务所产生的政策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等一些风险的平衡控制和选择。
第三,商业银行要更加注重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应该说,这次金融危机使西方的银行尤其是大银行的形象受损,甚至被“妖魔化”。在我们国家,银行业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但社会上对银行的有些观点我们确实不敢苟同,比如媒体上说银行处于垄断地位,实际上不是这样的。银行业除了四大银行以外,还有几十家股份制银行,上百家地方性商业银行,还有一大批外资银行,尽管不能说竞争非常充分,但是不能说是垄断,因为你可以选择任何一家银行,这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其他一些行业如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其选择余地却是非常有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银行现在不存在垄断。
面对现在对银行的考量,银行还是要做好以下这些方面的工作:第一,继续提高管理水平,加快业务创新发展。应该说,提高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法人的责任,但是商业银行在追逐自身利润的同时,绝不能与社会公众利益向背。对于此次西方金融机构的贪婪而遭到社会公众的一致谴责,中国的银行一定要引以为戒。第二,商业银行应该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既要全面支持经济的发展,支持产业的振兴和调整,同时也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包括“三农”、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支持,包括民生系列的金融服务,也就是说要承担更多、更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责任。第三,商业银行在自身业务发展的同时,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需要承担更多的企业、公民责任。应该说,中国建设银行这几年来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实施绿色信贷,采取措施促进民生的改善,出钱资助贫困高中生及需要帮助的人士,援建希望小学,个人捐款等活动。我们认为,通过加大社会责任的承担,一定能够改变商业银行的形象。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
王 滨:中资银行经营模式迫切需要转型
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在全球同业的排名大幅攀升,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名列前茅,但在体制机制和经营效率等软实力方面,中资银行与国际一流银行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中资银行经营模式迫切需要加快转型的步伐,本人想就这一问题谈两点看法:
第一,加快经营模式转型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人认为,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同时具备价值性、可延续性、可延展性和不可复制性四个主要特征的各项关键能力要素的综合体。实践证明,合理高效的业务经营模式是银行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的关键,为构建具备上述特征的核心竞争能力,中资银行迫切需要加快业务经营转型。核心竞争力应该很好地实现客户所看到的价值,同时不能被竞争对手轻易模仿和复制,是企业的独门秘籍。同时,核心竞争力又不能逞一时之勇,而是要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银行从高资本占用的批发业务为主向大力发展低资本占用的零售业务的转变。
20世纪70年代以来,零售业务受到国际银行的普遍关注,并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国际性大银行的零售业务收入占比平均水平在40%〜50%之间,而在中国银行业,这一比例仅为25%左右,所以零售业务将成为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的主攻方向之一。
第二,加快步伐推进金融模式转型,着力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本人认为,中国银行业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努力抓住核心,打造特色,拓宽路径,夯实基础,推进经营模式的转型,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抓住核心就是以客户和银行的价值增长为核心,注重提升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和价值性。打造特色,就是通过适度差异化的定位,建设财富管理特色,逐步培育独特、不易被模仿的竞争优势。拓宽路径,就是坚定走国际化和综合化两条道路,着力提升对新市场、新领域的拓展能力。夯实基础,就是不断巩固风险控制、人才和信息化三大基础设施,为经营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型银行和国内金融改革的先行者,交通银行将持续推进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银行集团的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营模式,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只有不断地、持续地创新转型,才有商业银行光辉灿烂的未来。
(作者系交通银行副行长)
尹凤兰:国际化—中国银行业的战略抉择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尤其是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第一个是银行资本监管的国际化问题。当前社会更加重视对银行资本的监管,特别是强调资本的构成和质量。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严格的资本监管的规则改革意见,我国作为巴塞尔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在资本监管方面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这是大的趋势。
第二个是银行经营网络的国际化问题。近年来,中资银行在国际化经营网络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探索,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这一背景下,也没有放慢向海外发展的脚步,通过并购、设置机构等各种方式继续推进。
中资银行的国际化问题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是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当中,中资银行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和经营绩效,国际地位得到相应地提高。中资银行之所以受到直接的冲击比较小,本人觉得不仅得益于改革开放30年来自身整体实力的不断增强,更得益于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日益健全以及向国际先进水平的靠拢。当然,这里面有一个事实要承认,就是中资银行参与国际市场的广度、深度还比较有限。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信息化与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资银行越来越有必要加快国际化发展的步伐,金融业国际化对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意义日益显著。目前我国已经跻身国际经济大国,但是金融业在全球的位置与我国跻身经济大国的身份不太相称,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还不够强。因此,中资银行应该把金融危机带来的有利机遇充分利用起来,进一步加快国际化的发展。
当然,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是非常广泛的,不能简单地定义为“走出去”建机构或者开展并购,事实上管理业务、产品、服务、股权、人才等都有国际化的问题。对中资银行来讲,现阶段国际化发展的主要任务首先是管理的国际化。因此,当前中资银行推进国际化的进程,必须把提升管理的国际化水平放在优先位置。其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产品的创新和服务的改进,归根到底是来自管理,要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一席位置,中资银行产品和服务与外资银行相比要做到毫不逊色,而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有一套能够支持持续创新和不断改进服务的管理体系。
二是银行业是各国严格监管的高风险行业,这一特性决定了银行业要成功实施国际化经营,更应该以管理为前提作为保障。国际经验表明,如果管理跟不上,即使出去了,还得退回来。
三是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中资银行最大的差距不在于产品服务,而在于管理的差距。尽管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发达国家银行体系风险管理的一些漏洞,但就总体而言,应该承认,国际先进银行在风险与合规管理上,在制度、工具、技术、系统等很多方面仍然值得中资银行很好地学习与借鉴。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资银行短期内不具备向境外大规模扩张的实力和条件,因此提升管理的国际化水平是当务之急。在提升的同时,首先在监管合规的要求的前提下,认认真真地做好本土业务则显得非常重要。
以招商银行为例,根据后危机时期形势复杂多变以及资本约束的现实情况,招商银行明确提出,要在继续深化经营战略调整,也就是在第一次转型的基础上,加快转变经营方式,全面实行第二次转型,真正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也就是为了不断地改善投入产出和股本的回报水平。对招商银行而言,这第二次转型不是简单的业务的转变,而是向着国际化管理水平提升这个方向进行不懈地努力。从资本管理、成本管理、流程管理、定价管理到客户细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提升和努力。德鲁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后几年,公司主管有两种发展趋势,或者他考虑全球化,或者失业。”因此本人以为,在经济、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国际化是中国银行业毋庸置疑的战略选择。
(作者系招商银行副行长)
唐 斌:兴业银行,中国首家赤道银行
关于赤道银行,在座的专家及代表都不陌生。它是2002年由国际金融公司与汇丰银行、美洲银行等九家国际著名银行在英国格林威治就项目融资过程中如何加强对环境问题的管理而作为初衷讨论并提出来的。2003年成稿以后,在广泛征求NGO意见的同时,非政府组织表达这一原则不但是发达国家而且是发展中国家也应该遵循。所以,既然是“南北”都要遵循,就把格林威治的原则改为“赤道原则”,并且凡是公开声明采纳“赤道原则”的银行就成为“赤道银行”。
到今天,全球有68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是目前中国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赤道银行”,这个成果也是当年中美战略对话的内容之一。
为什么兴业银行成为首家赤道银行?实际上,兴业银行是一家股份公司,早先它追求的是股东利益至上,直至2000年以后,公司的经营宗旨转变为以股东利益至上并兼顾利益相关者。2003年,为了更好地优化自己的公司治理,兴业银行主动引进了国际金融公司、新加坡政府基金。从那以后,兴业银行在兼顾利益相关者与追求环境、社会、经济、企业和银行的和谐发展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当然,它的发源是2005年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首先在国内进行的“能效融资”分担尝试,如今这个项目已经在北京银行、上海浦发银行等相继实施了。在这个过程中,兴业银行渐渐认识到了银行的社会责任不仅是慈善、公益、扶贫、助学,而更应该透过商业行为来履行社会责任,也就是在提供产品与服务过程中,履行银行的社会责任。我觉得,这是比一般的捐赠更高的要求。
至此,兴业银行采纳“赤道银行”似乎就水到渠成了。2007年6月,本人代表兴业银行在伦敦领取了当时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交易奖”银奖,当时特雷尔主席说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话,肯定了中国银行业围绕着环境保护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当然也希望兴业银行能够成为一家赤道银行。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于2008年10月份宣布采纳“赤道原则”。
采纳了以后兴业银行做了些什么呢?首先,我们认为,赤道银行与其说是一个融资的项目准则,不如说是银行社会责任在信贷活动中的具体化,所以我们首先把它理解为一种绿色理念。其次,我们把它理解为一种文化,是银行经营活动中上至管理层下至员工都要共同遵守的。再次,我们理解为一种制度,也就是说,要求我们在整个业务流程中嵌入环境的因素。我们说它是一个产品,是一种服务。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兴业银行在采纳赤道原则一年后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作者系兴业银行董事会秘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