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人寿保险怎么样行业怎么样?想从事此行业呢,麻烦大家给分析分析以后的前景!

您当前的位置: &&
&& 人寿保险前景预测
人寿保险前景预测市场调查咨询:400-666-1917
人寿保险行业分析报告是在对人寿保险行业的历史发展现状、供需现状、竞争格局、经济运行、下游行业发展、下游行业市场需求等分析的基础上,对人寿保险行业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市场容量、竞争趋势、细分下游市场需求等进行研判与预测。人寿保险行业前景预测分析报告主要分析要点包括:1)预测人寿保险行业市场容量及变化。市场商品容量是指有一定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量。市场容量及其变化预测可分为生产资料市场预测和消费资料市场预测。生产资料市场容量预测是通过对国民经济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的研究,综合分析预测期内人寿保险行业生产技术、产品结构的调整,预测人寿保险行业的需求结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2)预测人寿保险行业市场价格的变化。企业生产中投入品的价格和产品的销售价格直接关系到企业盈利水平。在商品价格的预测中,要充分研究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利润的变化,市场供求关系的发展趋势,货币价值和货币流通量变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3)预测人寿保险行业生产发展及其变化趋势。对生产发展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这是对市场中商品供给量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人寿保险行业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影响人寿保险行业市场供求变化的诸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预见其发展趋势,掌握人寿保险行业市场供求变化的规律,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预测为决策服务,是为了提高管理的科学水平,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需要通过预测来把握经济发展或者未来市场变化的有关动态,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降低决策可能遇到的风险,使决策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以下是相关人寿保险行业研究报告,可供参看:
有关人寿保险的报告
本文标题:人寿保险行业报告
转载请注明:/tags/qjyc/R.shtml
北京地址:北京市右安门外大街99号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5层501室
深圳地址:深圳市福田中心区红荔路1001号银盛大厦7层(团市委办公大楼)
香港地址:香港皇后大道中183号中远大厦19楼
askc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年中国人寿保险行业分析与发展前景评估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最大和最权威的信息咨询服务提供商之一
评价文档:
年中国人寿保险行业分析与发展前景评估报告
人​寿​保​险​行​业​分​析​与​发​展​前​景​评​估​报​告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文档试读已结束,请登录后查看剩余内容!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关于盛世华研
深圳市盛世华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
行业:市场调研
地址:深圳市龙岗布吉上水径德勤创大厦507
电话:0、0、0
联系人:叶雯
盛世华研最新推出更新版报告,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
行业热点分析报告
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转型升级
市场调查公司
行业热点分析报告
年中国人寿保险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字体大小: -
& 发表于 14-03-07 11:12 &
阅读(61) &
【出版机构】:深圳市盛世华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印刷版价】 6800元 【电子版价】 6800元 【两版合价】 7000元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0
【& Q& Q& 】:
【Contact&& 】 :叶雯
注:此报告为深圳市盛世华研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原创报告,如在我公司订购报告后发现不是由原创所出版,盛世华研承诺给予全额退款!并赔偿10%的违约金。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盛世华研企业管理公司领衔撰写,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保监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寿险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立足于世界寿险行业整体发展大势,对中国寿险行业的发展情况、经济运行数据、寿险业的需求及消费影响因素,以及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投资型寿险的发展状况、重点企业经营状况等进行了分析及预测,并对未来寿险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寿险行业今后的发展与投资策略,为保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章 人寿保险的相关概述&1
第一节 人寿保险概念的阐释&1
一、人寿保险的定义&1
二、人寿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1
三、人寿保险是兼有保险及储蓄双重功能的投资手段&1
第二节 人寿保险的分类&2
一、普通人寿保险的种类&2
二、新型人寿保险的分类&5
第三节 人寿保险的运作及条款&6
一、人寿保险的运作&6
二、人寿保险常见的标准条款&7
第二章 世界人寿保险行业发展分析&10
第一节 世界人寿保险业的发展概况&10
一、金融危机对全球寿险业的影响分析&10
二、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人寿保险税收政策比较分析&15
三、国外寿险公司利率风险情况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21
四、2013年亚洲寿险市场整体增长&27
五、2014年亚太区人寿保险市场展望&28
第二节 美国&29
一、2013年美国寿险业者资本流失情况&29
二、2014年美国人寿保险业经营情况预计&29
三、2014年美国财政部救助资金涵盖寿险行业&30
四、北美大型人寿保险商将面临财政压力&31
五、美国寿险业发展对中国的五大启示&32
第三节 日本&35
一、日本寿险业的发展变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35
二、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日本人寿保险公司&42
三、2014年日本寿险企业转制趋向&43
四、2014年日本寿险大型企业计划加大本地投资&45
五、日本寿险营销员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47
第四节 其他国家&52
一、2013年越南寿险市场受国际险企青睐&52
二、2014年新加坡寿险业发展分析&53
三、2014年菲律宾尝试改变人寿保险业税制&54
四、2014年泰国人寿保险业总体能实现增长&55
第五节 中国台湾&55
一、2013年台湾寿险业发展情况分析&55
二、台湾寿险业与多层次传销业的比较&57
三、2014年台湾寿险业总保费收入情况&62
四、台湾寿险公司在大陆积极扩张银行保险业务渠道&62
第三章 行业发展环境分析&64
第一节 2014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64
一、2014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64
二、2014年全球经济前景预测&68
第二节 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预测&70
一、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70
二、2014年我国经济前景分析与预测&83
第三节 中国人寿保险行业社会环境分析&90
一、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情况分析&90
二、201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
三、201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分析&91
四、2014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92
第四节 政策法规环境&94
一、2014年保险政策环境分析&96
二、2014年政策对寿险业的影响分析&96
第五节 行业发展环境&103
一、中国人寿保险业具备快速发展条件&103
二、我国寿险市场总体平稳健康无系统性风险&104
三、中国寿险业又将面对低利率挑战&106
第六节 保险市场发展&109
一、2013年中国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109
二、2014年中国保险市场运行总体平稳&119
三、2014年我国保险业主要工作重点&124
四、2014年我国保险业发展机遇分析&128
五、2014年我国保险业面临增长压力&133
六、2014年保险公司重塑核心竞争力&134
七、2014年保险业提高竞争力战略分析&135
八、2020年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137
九、未来十年我国保费收入预测&142
第七节 保险营销状况&143
一、我国保险营销发展战略&143
二、2014年保险营销体制机制转型趋势&146
三、中国保险行业进入&后营销时代&的体现&150
四、营销人员重新成为保险中介第一渠道&158
五、关系营销在保险企业的应用分析&158
第四章 中国人寿保险行业发展分析&164
第一节 2013年中国人寿保险业的发展&164
一、2013年中国寿险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164
二、2013年我国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166
三、2013年中国寿险业第二梯队控制风险保增长&184
四、2013年个人代理重新成为寿险销售第一渠道&186
五、2013年中国寿险业偿付能力&187
第二节 2014年中国人寿保险业的发展&188
一、2014年寿险公司保费收入&188
二、2014年寿险业结构调整中差异化发展&188
三、2014年中国寿险市场实现结构性转型&190
四、2014年各人寿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92
第三节 中国未成年人人寿保险规定的分析&195
一、对未成年人人寿保险进行限定的原因&195
二、不同国家、地区对未成年人人寿保险的规定&195
三、我国未成年人人寿保险的现行有关规定&197
四、对我国未成年人人寿保险规定的几点思考&197
第四节 中国人寿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98
一、中国寿险市场面临三大挑战&198
二、高利率揽保下催生寿险市场四大问题&199
三、我国寿险业高速增长态势下暗含隐忧&200
四、中国寿险业体质孱弱应建立退场机制&203
第五节 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204
一、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204
二、加强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206
第二部分& 细分行业发展分析
第五章 中国养老保险发展分析&210
第一节 中国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概况&210
一、中国养老保险业的发展现状概述&210
二、中国商业养老保险步入专业化市场&215
三、中国养老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17
四、2013年我国养老保险业首部部门规章实施&218
五、中国将成为亚洲增长最快的新兴养老金市场&218
第二节 主要地区养老保险的发展动态&219
一、2014年北京将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219
二、2014年上海计划率先试点个人税延型养老险&220
三、2014年广东养老保险将施行省级统筹&223
四、2014年浙江适当下调养老保险费比例&224
第三节 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224
一、公平与效率视角下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分析&224
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亟需改革实现全国统筹&234
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分析&235
四、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238
五、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240
第四节 中国养老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41
一、中国养老保险产品创新的环境制约&241
二、中国养老保险权益改革的历史问题与对策&242
三、中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步伐还应加快&247
四、实现商业养老保险专业化经营对策分析&248
五、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253
第六章 中国健康保险发展分析&258
第一节 国外商业健康保险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258
一、美国的商业健康保险&258
二、澳大利亚的商业健康保险&259
三、德国的商业健康保险&259
四、法国的商业健康保险&260
五、英国的商业健康保险&261
六、国外商业健康保险的启示&261
第二节 中国健康保险的发展概况&263
一、2013年外资公司加紧中国健康险市场扩张步伐&263
二、2014年外资公司看好中国健康险市场&264
三、2014年新医改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影响&266
四、中国健康保险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268
五、全民健康保险全面实施时间预测&270
第三节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分析&272
一、我国新医改方案重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272
二、商业健康保险在新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273
三、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制度分析&279
四、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经营模式的选择&284
五、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主体地位缺失及对策分析&292
六、新医改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蓝图&295
七、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作用和发展方向&298
第四节 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对健康险经营的影响及对策&298
一、现有医疗制度的弊病&299
二、医疗制度改革的方向&300
三、现有医疗体制下健康险在健康风险管理方面的难点&302
四、医疗制度改革对健康险健康风险管理可能产生的影响&303
五、未来健康险在健康风险管理上的对策&304
第五节 中国健康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06
一、中国健康保险市场的供求矛盾分析&306
二、中国健康保险发展中须正确处理的问题&307
三、中国健康险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308
第七章 中国投资型寿险发展分析&310
第一节 中国投资型寿险的发展综述&310
一、投资型寿险产品的发展优势&310
二、投资型寿险产品监管策略&311
三、2013年投资型保险产品发展不足&312
四、2014年投资保障型寿险成主流&313
五、投资型寿险的发展前景与风险防范&314
第二节 分红保险&317
一、分红保险概述&317
二、分红保险产品分析&319
三、我国分红保险的发展&320
四、深圳投资型寿险风险暂低于全国&321
五、2014年分红保险产品保障优势逐步凸显&323
六、分红保险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对策&325
七、发展分红产品的对策性思考&329
八、分红保险监管模式的探讨&332
第三节 投资连结保险&336
一、投资连结保险概述&336
二、2014年我国投资连结保险销售形势&337
三、2014年保监会加强投资连结保险销售管理&339
四、2014年我国投资连结保险市场发展态势&340
五、投资连结保险理论及在中国实践&343
第四节 万能人寿保险&348
一、万能人寿保险概述&348
二、2014年我国万能寿险发展走势&349
三、2014年万能险吸金出力寿险增速乏力&351
四、低利率背景下中国万能寿险产品的发展策略分析&353
第三部分& 重点企业分析
第八章 中国人寿保险业重点企业&356
第一节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356
一、公司简介&356
二、2014年中国人寿经营状况分析&358
三、年中国人寿财务数据分析&358
四、2014年中国人寿的发展策略分析&363
五、2014年中国人寿新业务开拓情况&366
第二节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366
一、公司简介&367
二、年中国平安人寿经营状况分析&368
三、年中国平安人寿财务数据分析&370
四、2014年平安人寿产品悄然换代升级&376
五、2014年平安人寿将加大保障产品研发力度&377
第三节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77
一、公司简介&377
二、2014年中国太保经营状况分析&378
三、年中国太保财务数据分析&379
第四节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383
一、公司简介&383
二、公司核心发展战略&387
三、泰康人寿把握历史机遇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388
四、2013年泰康人寿实现保费收入情况&392
五、2014年泰康人寿实现保费收入情况&392
第五节 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392
一、公司简介&392
二、民生人寿是民营资本在中国寿险市场的突破&393
三、2014年民生人寿实现保费收入情况&396
四、2014年民生人寿推出首款分性别健康理财计划&396
五、2014年民生人寿上市计划排定&397
第四部分& 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
第九章 年中国人寿保险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399
第一节 中国寿险业需求实证分析&399
一、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设定&399
二、数据的检验&401
三、模型的回归&402
四、结论分析&403
第二节 影响中国寿险需求的经济因素&404
一、经济发展水平&404
二、预期通货膨胀率&405
三、金融发展水平&405
四、市场集中率&406
第三节 利率变动对中国寿险需求影响分析&406
一、利率影响寿险需求的理论分析&406
二、利率影响寿险需求的作用机制&407
三、利率变动对我国寿险需求的影响&409
四、应对利率变动的对策建议&411
第四节 通货膨胀对中国寿险需求的影响分析&412
一、通货膨胀对寿险业影响的研究概述&412
二、通货膨胀与寿险需求的关系&412
三、通货膨胀影响寿险需求的机理&413
四、通货膨胀影响寿险需求的结论及政策措施&414
第十章 年中国人寿保险业投资参考&416
第一节 中国寿险业投资环境概况&416
一、寿险业迎来低成本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416
二、寿险产品能满足甲型H1N1流感投保需要&417
三、当前经济环境下寿险投资理论分析&419
四、中国寿险公司投收益率可能被高估&419
第二节 中国寿险公司风险存在的主要形式&421
一、资产负债较高&421
二、利差损风险影响深远&421
三、资产负债匹配风险较高&421
四、投资风险将逐步加大&422
五、保险风险逐步提高&423
第四节 中国寿险业应对风险的对策&423
一、中国寿险公司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423
二、老龄化与通胀压力下中国寿险业的风险管理分析&426
三、VaR模型在寿险公司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432
四、寿险公司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分析&439
五、寿险理赔管理中的风险控制与风险防范分析&444
六、化解中国寿险业利差损风险分析&453
第五节 中国寿险业和银行业内含价值的比较分析&457
一、两者具有不同的投资取向和内含价值&457
二、寿险业和银行业内含价值比较研究&457
三、中国保险市场与成熟保险市场的比较&465
四、寿险公司比银行具有更大内含价值增速&466
第十一章 年中国人寿保险业的前景趋势预测&468
第一节 年中国保险行业前景展望&468
一、中国保险业的回顾与展望&468
二、全球视野下中国保险业发展趋势&471
三、2014年中国健康险发展预测&474
四、2014年我国保费收入状况预测&475
五、2015年我国寿险市场发展预测&475
六、2020年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476
七、未来十年我国保费收入预测&480
第二节 年中国寿险业的发展形势及方向&481
一、年中国寿险业的发展契机&481
二、年中国寿险行业存在五大挑战&483
三、年中国寿险业核心任务是结构调整&486
四、年中国寿险业将继续加强市场行为监管&486
第三节 年中国人寿保险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491
一、中国寿险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491
二、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是未来寿险业发展出路&493
三、年我国寿险市场消费结构预测&494
四、2015年前中国有望跻身全球前5大寿险市场&495
五、人寿保险信托:未来新型理财方式&497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1修订)&499
附录二:保险公司养老保险业务管理办法(2007)&533
附录三:健康保险管理办法&540
附录四: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2008)&549
附录五: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2008)&558
附录六:保险许可证管理办法&566
附录七:关于加快业务结构调整进一步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的指导意见(2011)&573
附录八: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连结保险销售管理的通知(20139)&575
附录九: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577
图表:部分OECD国家寿险公司的税收待遇&16
图表:部分OECD国家寿险客户的税收待遇&19
图表:美国寿险行业资产结构-股票投资比例远高于国内水平&32
图表:年全球GDP增长率及预测值(% 季度同比 年率)&64
图表:年金融危机后全球PMI指数趋势图&65
图表:年近年来全球失业率(%)&65
图表:08-09年全球贸易进出口额(千美元)&66
图表: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RB)&67
图表:货币基金组织GDP年增长率09年两次预测值对比&68
图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消费者价格09年两次预测值对比&69
图表: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量09年两次预测值对比&69
图表:货币基金组织初级产品价格09年两次预测值对比&70
图表:2001年-2014年工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71
图表:2014年及1-12月主要统计数据&71
图表:2005年-2014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势图&75
图表:1997年-2014年CPI、PPI趋势图&76
图表:2005年-2014年进出口趋势图&77
图表:2013年2月-201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趋势图&79
图表:2014年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79
图表:1996年-2014年货币供应量增长趋势图&82
图表:2005年-2014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长趋势图&82
图表:2013年12月及1-1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
图表: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
图表: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92
图表:2014年全球消费者信息指数调查&93
图表:2013年12月-2014年消费者信心指数&93
图表:月我国保险业经营数据统计&111
图表:2014年我国保险业经营数据统计&114
图表:金融风暴下的中国保险业企业SWOT战略模型分析&135
图表:年我国保费收入预测&140
图表:中国保险业监管的变化趋势&141
图表:2020年保险行业技术架构的特征&141
图表:2013年我国寿险险种占比情况&166
图表:月我国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182
图表:2014年全国各人寿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92
图表:世界部分国家未成年人最高死亡保险金额与人均年收入比例&197
图表:养老保险费缴费流程&212
图表:保险代理服务业务流程&286
图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卫生费用及其构成情况&293
图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卫生费用主要组成部分&293
图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卫生费用主要组成部分占比&294
图表:世界主要国家的商业健康保险目前在健康保障体系中的地位&295
图表:当前卫生行政管理格局&300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表&358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资产表&359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期投资表&359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无形及其他资产表&359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负债表&359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负债表&360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益表&360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表&360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利润表&360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表&360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总额表&361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表&361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每股指标表&361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表&361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表&362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表&362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表&362
图表: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362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表&370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资产表&371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期投资表&372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表&372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无形及其他资产表&372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负债表&372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负债表&373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益表&373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表&373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利润表&373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表&374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总额表&374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表&374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每股指标表&374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表&374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表&375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表&375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表&375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表&375
图表: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375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构成表&379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资产表&379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期投资表&379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形及其他资产表&380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负债表&380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负债表&380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益表&380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表&380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利润表&381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表&381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润总额表&381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表&381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每股指标表&381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利能力表&382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能力表&382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结构表&382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能力表&382
图表:年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流量分析表&383
图表:升息对首先需求的替代效应和价格效应&408
图表:资产结构对于国寿内涵价值影响的传导作用图&463
图表:中国保险业监管的变化趋势&480
图表:2020年保险行业技术架构的特征&480发表于: [ 13:59:50]
楼主: [] [] [] []
等级:...&&积分:...
年中国人寿业分析及电话销售趋势前景预测报告
百德瑞祥(100derc)国际咨询--GBX行业报告
【报告价钱】 印刷版 8000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或图书EMS
【释放日期】 2009年
【咨询电话】 133 、139
【24小时客服 】 高 秀
百德瑞祥(100derc)国际旗下:国博讯报告网:
如果这份报告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或者您对这份报告有什么建议,请您及时反馈我们。
本报告由百德瑞祥国际原创,报告版权归百德瑞祥国际所有。本报告是百德瑞祥国际
的研究与统计成果,报告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获得百德瑞祥国际授权,
任何网站或媒体不得转载或引用,否则百德瑞祥国际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如需订阅,
请直接联系百德瑞祥国际咨询,以便获得完善的售后服务。
本报告在客户购买后,电子版2小时内交付客户,图书版最迟不超过三个工作日并且
目录后均有页码一一对应。如果没有版权声明、取掉页码的目录、不能及时送达的报告,
均为胡乱拼凑报告!请注意核实,避免对您的决策带来重大损失!
报告研究背景
一、中国人寿保险行业现状
2009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保险保费收入增长2.6%
2009年6月,寿险市场风云变幻
保监会公布了09年上半年保险业经营数据,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国实现保费收入5986.1亿元,同比增长6.6%。寿险方面,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4060.2亿元,同比上升2.6%。
中国人寿和人寿分别以1727.2亿元和733.5亿元继续稳居寿险保费收入前两名,而太保寿险则以351.5亿的保费收入重回前三甲。泰康、新华分别以343.7亿元和323.8亿元位列四、五位。
中国人寿6月保费收入271亿元 同比降11.4%
在前两月保费持续的负增长之后,中国人寿6月终于“转正”。
2009年3月,中国人寿保费创下368亿元的年内最高点,但接下来两月却持续回落,分别为220亿元和196亿元。6月份,中国人寿保费收入为271亿元,环比上升38.3%。数据同比虽继续下降,但11.44%的降幅较前两月15%、16%的降幅速度,已有所收窄。
中国人寿一般在每季度的季末会业务量都会有所增加,此次的正增长也是意料之中。但虽然同比降幅略有收窄,但差别并不是很大,人寿仍然面临很大压力。
寿险业的业务结构调整给人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其必须放弃一些利润率低的产品,整体规模有所缩减,预计全年人寿的寿险保费收入会与去年持平。
平安人寿6月保费收入118亿元,较5月环比增长3.5%,继续维持正增长。
太保翻身 寿险保费4个月后重回前三
自2004年保监会公布保费数据以来,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的保费收入一直稳居前三位。但在今年2月份,泰康人寿保费收入首次超过太保寿险,太保跌出前三。直到6月,太保寿险才以351.5亿元再次超越泰康,重新成为寿险业探花。
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寿险业第三名的争夺会非常激烈。相对而言,业务结构调整对泰康的影响比对太保要小很多,所以泰康仍然会对太保的地位形成很大威胁,而新华保险和太保寿险近来发展十分迅速,均具备冲击第三名的潜力。
二、百年不遇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国人寿保险行业将何去何从
美国次贷危机其实早在2007年上半年就已经初现端倪,只不过那时还没有觉察到它的巨大影响力,到了2008年次贷危机以令人瞠目结舌的破坏力向全世界蔓延,随着贝尔斯登最终倒台、号称“第二美联储”的房利美、房地美被国有化、雷曼兄弟破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美国拿出7000亿美元天量资金,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包括中国全被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危机之中。如果将经济危机分为摊牌、洗牌和重新出牌三个阶段,那么全世界都正在经历的仍是摊牌阶段――问题一个个爆发,越来越多的麻烦被置于光天化日之下。
在美国金融界,对于当前的次贷危机的严重程度的评估,其共识是“百年一遇”――通常只与大萧条时期来对比。时至今日,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之势并没有得到缓解的态势。美国的7000亿巨额金融救助计划,各国政府的联手救市政策,作用并没有明显显露出来,各国经济却频频告急,一个又一个著名公司的破产倒闭,消费的急剧萎缩,失业率的迅速增加,股市的创纪录的下跌…… 这些无不告诉我们世界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的可能性仍然很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世界经济的关联性大大加强,金融危机不仅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有极大的影响,对于各个行业也会来来全面的冲击,在金融危机之下,任何行业都无法都善其身……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于全球金融经济体系的冲击,呈现逐步扩大和发散的趋势,从最开始仅仅是特定金融产品危机,迅速扩展到金融机构的危机,进而从金融机构扩展到全球金融市场,目前正处于从金融体系到实体经济传导阶段。
以雷曼倒闭为标志性的事件,次贷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冲击迅速凸显。根据近期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一些代表性企业的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正在呈现恶化的趋势,目前的评估,其冲击程度不会低于97 金融风暴。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国的人寿保险企业又将何去何从……
报告部分主要观点
我国寿险业面对利率变化的策略选择
中国人民银行从去年8月19日起开始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也是央行在去年四个月内第二度加息。这次加息是国家利率杠杆的再次使用,利率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核心变量。随着国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利率变化的经常性,对寿险业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为此,研究市场利率的变化对寿险业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寿险业的利率风险及其主要表现
寿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可分为4类:资产风险、定价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和其他风险。在这种分类中,利率并非一个独立的风险门类,但由于利率变动是前3类风险的重要诱致因素,对前3类风险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成为寿险公司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寿险业的利率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利率变动影响寿险公司承保业务的拓展
传统寿险产品多具有储蓄性,居民储蓄也存在一定的保障动机。因此,人们在购买储蓄性寿险产品时,往往将其与银行储蓄进行比较。寿险产品和银行储蓄各有优点。人寿保险的流动性比银行储蓄低,但预定利率却往往比银行存款利率高。由于人寿保险的预定利率具有刚性,一旦确定往往不会轻易调整,保单售出后其内含的预定利率更将固定不变。因此,银行利率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寿险的相对价值,提高或降低投保人购买寿险的产品的机会成本,进而影响投保的行为。特别是如果银行利率上调,将会降低寿险产品的相对价值,导致寿险产品价格的升高,从而抑制投保人的保险需求,造成寿险公司承保业务的萎缩。而且,一旦银行利率上调超过一定限度,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将会选择续期保费停缴,甚至退保或进行保单质押贷款,这对寿险业的稳定经营和业务拓展都十分不利。
第二,利率变动影响寿险公司的资产价值
寿险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会因利率的变动而遭遇贬值的风险。利率变动对不同形式资产的影响是不同的,银行利率上升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投资在银行中的可浮动利率的协议存款的回报率。股票、等市场化资产的收益率虽主要取决于资本市场的状况,但大幅加息将有可能导致资本市场大幅下跌。进而影响保险公司在这类资产上的收益率。利率变动引发的资产风险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显而易见。在负债不变的情况下,资产价值的下降会引起公司资本价值的降低,而且由于杠杆的作用,这种下降还具有某种乘数效应。例如,1家寿险公司资本占总资产的20%,则资产价值10%的下降会引起资本价值50%的下降。
第三,利率变动影响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
资产和负债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损益。利率是诱发资产负债匹配风险的首要因素。当利率变动对资产和负债造成的影响不同时,就会导致资产与负债不匹配的风险。如当利率上升时,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都会下降,若资产价值的下降超过了负债价值的下降,就会影响保险人的偿付能力;当利率下降时,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都会上升,如果资产价值的上升小于负债价值的上升,也会发生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寿险公司资金运用以银行存款(或大额协议存款)为主的情况下,如果市场利率下调,则可能因资金运用不能获得高收益率而导致利差损。利差损出现后,如果不能通过死差益、费差益等途径进行弥补,则将严重影响公司的偿付能力。
二、我国寿险业当前面临的利率困境
我国寿险业目前处在多重困境之中。由于这些困境皆因利率引起,或与利率有关,故统称为利率困境,其主要表现有三:
困境之一:预定利率困境
寿险的预定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收益率,而收益率正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1996年中央银行开始降息后,寿险产品的优势凸现出来,于是保费收入剧增,但因保险资金运用也以银行存款为主,银行利率的下调导致公司收益降低,遂出现巨额差损。为了控制利差损的进一步增加,监管部门适时对预定利率进行了调整,然而,不仅旧单产生的利差损难以消除,而且当预定利率在1999年降到存款利率基本持平的时候,销售难度又陡然增加,保费收入遂出现低增长。特别是,2004年年初以来,随着加息预期的逐渐增强,许多人把钱存进了银行或投向国债、基金等其他理财产品,结果,在前3季度不少地方的人身险保费收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10月中央银行加息后,人们对进一步升息的心理预期加重,于是保费收入出现月度全国性负增长。虽然,加息有利于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整体收益率水平,因而对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的影响是正面的,但却使承保业务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保持高预定利率,投保会增加,但在投资渠道受限的情况下将大大增加利差损;调低预定利率,会减小利差损的压力,但却将因之而失去很多客户。
困境之二:新型产品困境
为了突破低预定利率的限制而设计出有吸引力的保单,1998年8月,一些公司曾推出了利差返还型个人寿险,但面世不久就停止了销售,原因是该险种充分考虑了客户利益,却使保险公司处在了一种十分不利的地位。1999年10月以后,各大公司纷纷推出分红保险、投资连接险和万能保险等新型产品,由于这些产品具有重要的投资功能,在股市向好的背景下,销量大增,在寿险保费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并推动了寿险业的高速增长。到2002年,新型产品占人身保险保费的比重达到了53.86%,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66.1%。然而,由于200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持续低迷,投连产品的风险开始暴露,加之大众认知程度普遍较低、营销员误导及信息披露不及时等原因,消费者对投连产品的热情一再降温,分红保险则因收益率低于银行利率而动摇了消费者的信心,因此,各类新型产品销售很快跌入低谷,结果出现2004年销售一蹶不振的状况。这就使寿险公司陷入了又一个两难的境地:为避免出现利差损而推出新型产品,但因种种可控和不可控因素,新型产品销售也陷入了低谷,下一步又该如何?
困境之三:资金运用困境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一向以协议存款和国债为主,2004年两者之和超过资金运用总额一半。在市场利率低位徘徊时期,这种格局只会导致收益率的下滑和资产与负债的不匹配。因此,为规避低利率带来的资产贬值,必须努力拓展资金运用渠道。保监会在2004年已发文允许保险公司投资银行次级、银行次级定期债务、可转换公司债券和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股市。然而,面对国家对保险资金的逐步“解围”,寿险公司却依然面临两个始终没有解决的关键性难题:一是缺乏运行良好的资本市场;二是在低回报环境中的投资机会有限。要规避低利率风险,就必须拓宽投资渠道;而将投资渠道拓宽到资本市场,又受到市场规模和风险的极大制约。
三、缓解我国寿险业利率困境的策略选择
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目标已进入攻坚阶段。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寿险作为利率敏感性行业,其面临的各种利率风险进一步加大。利率风险是系统性风险,不可能完全被分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在利率困境上束手无策。事实上,从我国寿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全可以找出一些对策。缓解寿险业面临的各种利率困境。其中,可供选择的主要策略如下:
第一,提高寿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
1996年以来,我国寿险业产生的利差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保险公司盲目追求保费规模而导致的,因此,缓解保险业的利率困境,首先要把经营思想和发展战略从单纯地追求业务规模、市场份额转变到追求企业效益、产品品质和客户服务上来,多做有效益的业务,少做或不做没有效益的业务;其次,要加快培养人才,在短时间内培养一批懂寿险、懂经营、懂管理的经营者,按人寿保险自身的内在规律去经营和管理寿险公司,最大限度地减少经营决策上的失误。
第二,大力发展保障型险种
人寿保险既有保障型,也有储蓄、保障兼具型。保障型产品解决的是“早亡”问题,特点是低保费、高保障,在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后,其家人可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给付以解决可能出现的生活上的困难。储蓄型产品解决的是“长寿”问题,保户可通过购买储蓄型产品获得退休后的收入保障。储蓄型的险种对资金运用收益的信赖性较大,其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利率。保障型的产品由于只支付死亡或意外伤害责任的给付,其风险主要来自承保的风险选择,盈亏主要来自死差益,因此基本无利差损之忧。寿险公司经营的保障型产品,不仅有寿险产品,还有意外险、健康险等非寿险产品,为缓解利率风险的困扰,可积极开发和促销保障型产品,引导消费者多购买保障型产品。
第三,积极发展新型寿险产品
对于传统储蓄性产品,无论预定利率是高是低,都蕴含着很高的利率风险,这客观上要求在进行传统产品创新的同时,积极开发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保险等新型险种。但新型险种的发展须以资本市场比较成熟和信息透明公开为前提,否则规避了利率风险,却可能带来其他更大的问题,我国近几年新型产品的曲折历程就说明了这一点。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大范围全面推广新型险种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应主要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如江浙、广东,或针对中高收入群体开展对新型产品的推广。在推广新型产品过程中,要加强公司内控制度建设,加强对寿险营销员和兼业代理机构的管理,严防误导、欺诈客户问题的发生,并切实做好相关信息的披露工作,维护保险业良好的社会形象,避免新型产品因诚信问题再陷困境。
第四,建立预定利率变动机制
传统寿险保单具有长期性,在市场利率不断变动的环境中,如果预定利率始终固定不变,则将不可避免地使寿险公司陷入两难境地。为此,建议我国保监局可研究建立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实行弹性预定利率制度,当银行利率上升或下降一定程度时,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自动相应进行调整。不过,采取该办法也有一些问题需要研究:首先,寿险产品设计复杂,责任准备金评估提取繁琐,因此,建立预定利率变动机制在技术上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次,预定利率是寿险产品的定价依据,实行变动的预定利率,产品价格必然相应变动,这就使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很可能因此导致信任危机甚至退保,从而引发流动性风险;第三,需要监管部门对费率政策作出调整,并给予寿险公司更多的自行定价而免于重新报批的权利。
第五,推进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为防止利差损的进一步增加,近几年,我国人寿保险一直实行价格管制制度,保监会规定人寿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不能超过2.5%。推进费率市场化改革,意味着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厘定将失去直接的参照数,从而把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设定推向了市场化。储蓄型寿险产品多是长期险种,期限可达几十年,期间银行利率的升降很难预料,以往卖出的高预定利率保单,仍将继续成为保险公司沉重的偿付负担。若想把这部分成本摊薄,把压力减轻,当务之急是激发企业活力,加快产品和市场创新,在较低预定利率背景下把寿险这块“蛋糕”做大做好。推行人寿保险费率市场化后,各家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不同的费率条款,根据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开发出多元化的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这有利于提高寿险公司对环境变化的应变和适应能力。
第六,加强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寿险产品的长期性决定了预定利率与银行利率并无必然的联系,而是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密切相关。因此,寿险公司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起科学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对公司的资产和负债进行科学的匹配管理,以更好地规避利率风险。为提高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有效性,在寿险公司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和内控机制、提升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水平的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逐步放宽保险投资的范围:一是进一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债券特别是中、长期债券的范围和比例;二是本着防范风险、长期投资的原则,允许保险公司参与资质优良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减持;三是允许寿险资金参与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等风险较小、现金流稳定的项目;四是允许寿险资金直接投资股票,但同时对投资比例进行合理限制,并建立独立的托管机制,严控直接入市的风险。
第一章 人寿保险的相关概述
第一节 人寿保险概念的阐释
一、人寿保险的定义
二、人寿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三、人寿保险是兼有保险及储蓄双重功能的投资手段
第二节 人寿保险的分类
一、普通人寿保险的种类
二、新型人寿保险的分类
第三节 人寿保险的运作及条款
一、人寿保险的运作
二、人寿保险常见的标准条款
第二章 世界人寿保险行业的发展
第一节 世界人寿保险业的发展概况
一、金融危机对全球寿险业的影响分析
二、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人寿保险税收政策比较分析
三、国外寿险领域银行保险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四、2009年亚洲寿险市场整体增长将大幅放缓
第二节 美国
一、2008年底美国人寿保险商请求参与政府救助计划
二、2009年美国财政部救助资金涵盖寿险行业
三、北美大型人寿保险商将面临财政压力
四、美国寿险业发展对中国的五大启示
第三节 日本
一、日本寿险业的发展变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二、2008年日本寿险市场的动向
三、2009年日本寿险大型企业计划加大本地投资
四、日本寿险营销员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第四节 其他国家
一、2008年越南寿险市场受国际险企青睐
二、2009年首季新加坡寿险业受金融海啸冲击严重
三、2009年菲律宾尝试改变人寿保险业税制
四、2009年泰国人寿保险业总体能实现增长
第五节 中国台湾
一、2008年台湾寿险业亏损达历史新高
二、台湾地区寿险营销渠道的演进与选择策略
三、台湾寿险业与多层次传销业的比较
第三章 中国人寿保险业的发展环境
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
一、2008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二、国际金融危机正向全球性经济危机转变
三、2009年经济危机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四、2009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显露回暖“曙光”
五、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展望
第二节 政策法规环境
一、2007年中国出台首部重大疾病保险行业规范标准
二、2008年我国施行新版《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
三、2009年新政策对寿险业的影响分析
四、从紧货币政策对中国寿险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行业发展环境
一、中国人寿保险业具备快速发展条件
二、我国寿险市场总体平稳健康无系统性风险
三、2008年新一轮降息推动寿险业低成本发展
四、中国寿险业又将面对低利率挑战
第四节 保险市场发展
一、2007年中国保险市场健康快速运行
二、2008年中国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
三、2009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特征分析
四、2009年一季度中国保险市场实现良好开局
五、2009年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展望
第五节 保险营销状况
一、现行保险营销制度改革的分析与策略
二、金融危机下保险公司营销兵团逆市大扩军
三、中国保险行业进入“后营销时代”的体现
四、保险市场顾客生涯价值最大化营销模式分析
五、关系营销在保险企业的应用分析
第四章 中国人寿保险发展分析
第一节 2009年中国人寿保险业的发展
一、2009年中国寿险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二、2009年中国寿险业第二梯队控制风险保增长
三、2009年个人代理重新成为国内寿险销售第一渠道
四、2009年中国寿险业偿付能力溢额1141亿元
第二节 2009年中国人寿保险业的发展
一、2009年初中国寿险业发展总体形势良好
二、2009年前两月寿险公司保费收入超1600亿
三、2009年一季度寿险业结构调整中差异化发展
四、2009年中国寿险市场实现结构性转型
第三节 中国人寿保险信托制及创新分析
一、人寿保险信托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二、中国发展人寿保险信托的必要性分析
三、中国发展人寿保险信托的可行性分析
四、中国发展人寿保险信托的策略建议
第四节 中国未成年人人寿保险规定的分析
一、对未成年人人寿保险进行限定的原因
二、不同国家、地区对未成年人人寿保险的规定
三、中国未成年人人寿保险的现行有关规定
四、中国未成年人人寿保险规定的思考
第五节 中国寿险保费收入与金融资产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一、影响人寿保费增长的特殊因素
二、金融资产和寿险保费关联性的理论分析
三、金融市场影响寿险收入因素的实证分析
四、政策应用与结论
第六节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有效性分析
一、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的重要性
二、有效性是监管成本和监管权益的权衡
三、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及相关结论
四、国外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第七节 中国人寿保险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寿险市场依然缺乏差异性
二、中国人寿保险业还没有普及
三、中国寿险业问题突出存在潜在风险
四、我国寿险业高速增长态势下暗含隐忧
五、中国寿险业体质孱弱应建立退场机制
第五章 中国养老保险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养老保险市场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养老保险业的发展现状概述
二、中国商业养老保险步入专业化市场
三、中国养老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四、2009年我国养老保险业首部部门规章实施
五、中国将成为亚洲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
第二节 主要地区养老保险的发展动态
一、2009年北京将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
二、2009年上海计划率先试点个人税延型养老险
三、2009年广东养老保险将施行省级统筹
四、2009年浙江适当下调养老保险费比例
第三节 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
一、公平与效率视角下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分析
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亟需改革实现全国统筹
三、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分析
四、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
五、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
第四节 中国养老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养老保险括面工作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二、中国养老保险产品创新的环境制约
三、中国养老保险产品创新的问题及对策
四、中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步伐还应加快
五、中国养老保险业应专业化发展
第六章 中国健康保险的发展
第一节 国外商业健康保险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美国的商业健康保险
二、澳大利亚的商业健康保险
三、德国的商业健康保险
四、法国的商业健康保险
五、英国的商业健康保险
六、国外商业健康保险的启示
第二节 中国健康保险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健康保险市场规模实证分析
二、中国健康保险有效需求的实证分析
三、2009年外资公司加紧中国健康险市场扩张步伐
四、中国健康保险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三节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分析
一、我国新医改方案重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
二、商业健康保险在新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
三、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制度分析
四、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经营模式的选择
五、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主体地位缺失及对策分析
六、影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内因及其对策
第四节 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对健康险经营的影响及对策
一、现有医疗制度的弊病
二、医疗制度改革的方向
三、现有医疗体制下健康险在健康风险管理方面的难点
四、医疗制度改革对健康险健康风险管理可能产生的影响
五、未来健康险在健康风险管理上的对策
第五节 中国健康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健康保险市场的供求矛盾分析
二、中国健康保险发展中须正确处理的问题
三、中国健康险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第七章 中国投资型寿险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投资型寿险的发展综述
一、投资型寿险产品的发展优势
二、投资型寿险产品的供求因素分析
三、2008年10月投资型寿险保费收入集体下滑
四、2008年国内寿险公司下调投资型险种比例
五、中国投资型寿险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第二节 分红保险
一、分红保险概述
二、中国分红保险市场发展综述
三、2009年分红保险产品保障优势逐步凸显
四、分红保险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对策
第三节 投资连结保险
一、投资连结保险概述
二、中国投资连结保险发展环境分析
三、2007年投连险成为中国寿险市场的亮点
四、2009年保监会加强投资连结保险的监管
第四节 万能人寿保险
一、万能人寿保险概述
二、2007年万能人寿险呈快速增长态势
三、2009年万能险收益逆市上升
四、低利率背景下中国万能寿险产品的发展策略分析
第八章 中国人寿保险业企业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节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节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节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节 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章 中国人寿保险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中国寿险业需求实证分析
一、中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设定
二、数据的检验
三、模型的回归
四、结论分析
第二节 影响中国寿险需求的经济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
第三节 二元经济框架下的中国寿险需求动态分析
一、二元经济视角研究寿险需求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二元经济与寿险需求
三、实证分析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四节 收入对寿险需求的影响分析
一、收入与寿险需求的关系
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际寿险需求比较
三、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寿险需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四、不同收入水平下中国的寿险需求及其启示
第五节 利率变动对中国寿险需求影响分析
一、利率影响寿险需求的理论分析
二、利率影响寿险需求的作用机制
三、利率变动对中国寿险需求的影响
四、应对利率变动的对策建议
第六节 通货膨胀对中国寿险需求的影响分析
一、通货膨胀对寿险业影响的研究概述
二、通货膨胀与寿险需求的关系
三、通货膨胀影响寿险需求的机理
四、通货膨胀影响寿险需求的结论及政策措施
第十章 中国人寿保险业投资参考
第一节 中国寿险业投资环境概况
一、寿险业迎来低成本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
二、寿险产品能满足甲型H1N1流感投保需要
三、2009年前两月寿险市场本土企业显现强势
四、中国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可能被高估
第二节 降息周期对寿险公司的影响及产品对策
一、新一轮降息周期的基本分析
二、近两次降息周期的比较分析
三、新一轮降息周期对寿险公司的影响
四、寿险公司应对降息周期的产品对策
第三节 中国寿险公司风险存在的主要形式
一、利差担风险
二、资金运用风险
三、经营风险
四、竞争风险
五、个人代理人素质低下的风险
第四节 中国寿险业应对风险的对策
一、中国寿险公司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
二、寿险公司两核风险的防范
三、老龄化与通胀压力下中国寿险业的风险管理分析
四、VaR模型在寿险公司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五、产品创新是应对通货膨胀风险的主要措施
六、寿险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更有效防范风险
七、寿险理赔管理中的风险控制与风险防范分析
八、化解中国寿险业利差损风险分析
第五节 中国寿险业和银行业内含价值的比较分析
一、中国寿险公司和银行具有不同的投资取向和内含价值
二、寿险业和银行业内含价值比较研究
三、中国保险市场与成熟保险市场的比较
四、寿险公司比银行具有更大内含价值增速
第十一章 中国人寿保险业的前景趋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人寿保险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一、中国寿险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二、2015年前中国有望跻身全球前5大寿险市场
三、中国寿险公司未来仍将稳定发展
四、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是未来寿险业发展出路
第二节 2009年中国寿险业的发展形势及方向
一、2009年中国寿险业的发展契机
二、2009年中国寿险行业存在五大挑战
三、2009年中国寿险业将加强偿付能力监管
四、2009年中国寿险业核心任务是结构调整
五、2009年中国寿险业将继续加强市场行为监管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09修订)
附录二、保险公司养老保险业务管理办法(2008)
附录三、健康保险管理办法
附录四、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2008)
附录五、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2008)
附录六、保险许可证管理办法
附录七、关于加快业务结构调整进一步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的指导意见(2009)
附录八、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连结保险销售管理的通知(2009)
附录九、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部分图表目录
图表、部分OECD国家寿险公司的税收待遇
图表、部分OECD国家寿险客户的税收待遇
图表、西欧部分国家银行保险保费收入在寿险保费收入中的占比
图表、银行保险产品的复杂程度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图表、与银行产品相配套的主要银行保险寿险产品
图表、寿险市场定位与对应产品的分类
图表、保险业业务团队与银行渠道的优缺点比较表
图表、寿险业与多层次传销业相异之处
图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表、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图表、年年末我国国家储备
图表、年我国税收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年我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08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年我国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08年我国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08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图表、2008年我国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图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0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08年我国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08年我国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08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08年我国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08年我国各种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08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2008年我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年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六大数字透视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
图表、寿险保费变动与存款准备金率变动之间的弹性系数
图表、央行历次加息及其对股市的影响
图表、月保险业经营数据
图表、美国人寿保险信托的运作模式
图表、“保险中介”型运作模式
图表、世界未成年人最高死亡保险金额与人均年收入比例
图表、变量单位根检验(ADF)结果
图表、变量间因果关系检验
图表、储蓄存款余额、利率和寿险保费之间协整关系检验
图表、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重大改革的基本内容
图表、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图表、社会与个人卫生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趋势图
图表、ECM模型误差修正项
图表、年健康险保费收入预测值
图表、一些国家医疗卫生费用融资的构成
图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费用及其构成情况
图表、卫生总费用主要组成部分
图表、卫生总费用主要组成部分占比
图表、世界主要国家的商业监控表现目前在健康保障体系中的地位
图表、近年来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变动情况
图表、当前卫生行政管理格局
图表、月中国人寿主要财务数据
图表、月中国人寿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图表、年中国人寿主要会计数据和主要财务指标
图表、月中国人寿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图表、月中国人寿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图表、2008年度保险公司媒体关注度排名
图表、对数序列ADF检验结果
图表、差分序列ADF检验结果
图表、各变量对保费收入的脉冲响应结果
图表、DLY对各变量的脉冲响应
图表、收入变量的衡量指标及回归结果
图表、部分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前后的寿险保费的实际增长率
图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寿险需求的实证分析结果
图表、不同收入水平的中国寿险需求模型回归结果
图表、存款基准利率与预定利率上限比较
图表、新一次降息周期的三次存款利率下调过程
图表、年一年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幅度分布
图表、年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走势
图表、两次降息周期的基本情况比较
图表、两次降息周期的保险环境比较
图表、金融机构股价图
图表、国寿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变动图
图表、工行长期存款与所有者权益变动图
图表、工行短期存款与长期存款占比图
图表、国寿资产分布图
图表、工行资产结构略图
图表、国寿资产一览表
图表、工行资产配置一览表
图表、成熟市场保险资产与银行资产比较
图表、中国大陆保险资产与银行资产比较图
将本文分享至:||||||
-5-4-3-2-1&0&1&2&3&4&5
1楼: 发表于:[ 16:19:31]
[] [] [] []
未登录用户请在此登录:
插入股票行情图
插入基金行情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海人寿保险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