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资本定义市场如何定义

内部资本市场研究述评——基于中国国内研究文献的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内部资本市场研究述评——基于中国国内研究文献的分析
【摘要】:内部资本市场在中国企业集团的成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规范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内部资本市场优势功能,不仅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利器,更是实现国家经济有序运行的保证。同时,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研究的发展也推动了上述目标的实现。目前,中国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研究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有必要通过对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总结,探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F275【正文快照】:
一、引言内部资本市场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话题,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中对现代企业做出了定义:“有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即可适当地称为现代企业。”并认为1827年成立的美国第一家股份制铁路公司是现代企业的标志(冯苏京,2010)[’〕,随着现代企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美健;吴慧香;;[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王峰娟;谢志华;;[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胡旭阳;王丽萍;;[J];财经论丛;2009年04期
杨柏;彭程;代彬;;[J];财经论丛;2011年06期
王峰娟;安国俊;;[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1期
李艳荣;;[J];财贸经济;2007年04期
张荐华;李鲜;;[J];财贸经济;2008年03期
万良勇;魏明海;;[J];当代财经;2006年02期
袁淳;刘思淼;陈玥;;[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4期
周业安,韩梅;[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军荣;[D];复旦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道才;[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于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邓小洋,张琪;[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任延辉;;[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1期
杨德岭;;[J];北方经济;2009年14期
佟岩;杨棉之;邹舢;;[J];兵工学报;2009年S1期
毕金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3期
孔庆林;李孝林;弋建明;;[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谢志华;曾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梁美健;吴慧香;;[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睿莲;;[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曹细钟;黎国华;;[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王玉馨;吴光伟;;[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王瑞洪;;[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裘宗舜;;[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郑鑫成;陈汉文;;[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刘浩;汪雅琼;石坚忠;;[A];管理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研讨会暨余绪缨教授诞辰86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沙浩伟;李强;曾勇;;[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2(1)][C];2012年
彭一浩;刘浩;汪雅琼;;[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刘述美;;[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晓艳;[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顾磊;[D];南开大学;2010年
张长海;[D];暨南大学;2010年
孟丁;[D];武汉大学;2010年
杜瑞;[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张洪辉;[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陈晓敏;[D];暨南大学;2011年
奚宾;[D];暨南大学;2011年
姚王信;[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黄赫;[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岩;[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胡艳华;[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艾辉;[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白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罗琳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王春;[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小春;[D];湘潭大学;2010年
卢洁;[D];湘潭大学;2010年
赵丽娜;[D];湘潭大学;2010年
宗颐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斌,张德贤,牛海峰;[J];商业研究;2003年10期
张立军;[J];财经科学;2002年S2期
王性玉,薛来义;[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11期
王峰娟;安国俊;;[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3期
张广科;[J];财经研究;2004年07期
韩忠雪,朱荣林;[J];财经研究;2005年11期
郝颖;刘星;林朝南;;[J];财经研究;2006年08期
万良勇;;[J];财会通讯;2009年33期
冯丽霞;杨鲁;;[J];财会月刊;2009年15期
张人骥,刘春江;[J];财贸经济;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军荣;[D];复旦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财务与会计;2008年24期
季皓;;[J];中国总会计师;2008年11期
陈倩;;[J];财会通讯;2010年02期
魏馨;徐荣;;[J];中国金融家;2008年Z1期
冯丽霞;徐颖;;[J];财务与会计;2009年07期
王明虎;;[J];财务与会计;2009年16期
王蕾;;[J];时代经贸(理论版);2006年05期
公雪;;[J];山东纺织经济;2010年04期
梁维全;;[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6期
冯丽霞;徐颖;;[J];商场现代化;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学谦;;[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韩红柳;;[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年
杨明昌;;[A];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杨忠民;乔友林;范金虎;陈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王晴;窦敏;徐虹;;[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曾宪明;易平;刘春华;;[A];工程安全及耐久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张保辉;;[A];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4年
宋海鸥;王永红;秦成云;卜连红;洪小平;;[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郭慧志;刘华;谢学敏;张普;;[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陈铭年;薛凯平;林少玲;徐建全;;[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广萍;[N];通信产业报;2003年
记者彭道宾通讯员李光东;[N];中国信息报;2002年
记者李子明徐新发;[N];中国信息报;2003年
高岩;[N];人民法院报;2010年
谢卫东;[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刘书臻;[N];中国信息报;2003年
周国洪;[N];经济参考报;2007年
李军;[N];中国医药报;2007年
茹春娥;[N];中国信息报;2003年
刘磊;[N];中国信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丹;[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周群华;[D];华侨大学;2011年
银莉;[D];湖南大学;2010年
林嘉永;[D];厦门大学;2004年
龚志文;[D];华侨大学;2012年
陆军荣;[D];复旦大学;2005年
许奇挺;[D];浙江大学;2006年
郭旺;[D];中南大学;2004年
辛曌;[D];复旦大学;2005年
李文昌;[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爱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黄鲁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孙莎莎;[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张雪征;[D];西华大学;2008年
陶晓华;[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何牡丹;[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黄耀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孟春;[D];长安大学;2007年
马广琳;[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吴冬梅;[D];中南林学院;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财经评论家、阳光私募基金经理、财经类畅销书作家、广东煜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者的其他原创文章
日,上证指数收出了天量,是近期的超级天量,横空出世,颇为惊人。对于空头而言,犹如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天量天价之类的理论攻击着大部分人的内心,很多人也因此非常焦虑,迷茫,不淡定。
面对这样的状况,其实那些被这波动走势吓着的人,不妨好好问问自己的内心,现在这2300点附近算是什么位置?现在这放巨量有人出来背后意味着什么?现在具体盘面大部分个股究竟处于什么样的波动状况?类似这样的问题,不妨多问问自己,相信,你慢慢会越来越淡定,最终反而更坚定对未来的信心才是。
我的答案是2300点附近依然还是山脚下,这点不需要质疑,看看上证指数的周线,一目了然,6124点下来这位置就是山脚,有何惧!
现在这位置放巨量有人出的背后就是有人进来,而且,这巨量,其实就好像一次非常漂亮的山脚广告一样,更大范围让人知道现在股市越来越吸引资金博弈了,想想,超级天量,这背后参与的人可是多大群体呀,能量是多么巨大呀,怎么可能在山脚下放一巨量就行情结束呢?这根本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就好像这市场只是刚刚人气有点起色了,就宣告游戏结束,可能吗?怎么也还要进一步发展,慢慢吸引中国大妈参与进来,然后慢慢更高潮,之后才有可能迎来像样的调整才是。前期我文章中专门谈中国大妈何时大面积回归股市,我的判断是突破2500点逼近3000点的时候,现在才2300点附近,一切都还没怎么开始呢,担心啥。
再看看现在很多个股的波动状况,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个股不少是最为明显的,很多都是处于明显的上升通道中运行,而且不少处于迭创新高的状态,根本没有什么明细的见顶信号。
再看看现在天量的主要贡献力量,就是不少原来趴在低位的强周期个股,比如钢铁,比如工程机械的一些个股,还有电力等个股,基本上都属于盘子大同时价格低的个股,近期,不少都纷纷大躁动,而且一来个股还持续涨停。这过程是伴随着天量的,因为它们原来因为价格波动低迷没多少人成交,现在好了,猛烈大涨,很多人也觉得兴奋不经意就先出来了,买方力量全吃自然也就天量了,市场整体也自然天量了。显然,有人卖但同时有人买,想想,为何会有人那么饥渴一样买入这些股票,道理难道没看明白吗?因为他们都憧憬着未来的新牛市,这位置,山脚下,当然,要吃些筹码了,再说,市场也只有这些股票处于最便宜状态,轮动带来的机会,扫货带来的显现,过去最不能涨的股票都开始躁动了,难道你还没感知到那暗流涌动对未来具有坚定信心的多方力量吗,这也是当下山脚下我们需要更淡定的底牌之一啊。
上面我谈到的三个问题,到了现在,你应该多少能更好理解了吧。当然,市场的博弈远非谈到的三问题就能解决的,具体博弈,我们还要更多从实战细节中去思考。比如,很简单,接下来,既然多方力量没走完,那么,能量会来自哪里呢?
好吧,大家不妨看看创业板和中小板,指数上这样强势,当然这里是很容易成为多方局部战役进一步扩大战果的领域,不经意创历史高点或逼近历史高点,那应是很容易的事情才是。这里内在的多头力量不容忽视。当然,要撬动大盘,光靠这些肯定不行,看到近期的地产吗,调整算比较充分吧,如果未来不经意再向上发力,那不是挺好的多头部队吗?当然,还有保险跟银行,这金融领域的标的,蓄势充分后不经意也发力,试问股指能不飞一样起来吗?
还有,就是我们近期也比较关注的资源板块,这领域有很多细分领域,比如煤炭,比如稀土,比如小金属等等,发现没有,部分个股早就先知先觉走出大牛态势了,现在,就等局部领域更多的爆发点了。这爆发点从哪里来,我觉得美元汇率和外盘大宗商品的波动未来会是爆发点的,很多人现在都看所谓强势美元,但目前美元的位置,其实技术上是比较尴尬的,随时可能因为前期持续上涨带来的能量过多出现急促回调,另外,长期来看,美国要不断还债等因为必将导致其汇率不太可能长期维持强势,一旦我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出现全面数据回升确定之时,就是其强势要回归弱势之时,所以,这里也会是个爆发点。因为,美元汇率只要有那样的预期,或者这位置能出现一定的回调,慢慢地,大宗商品,尤其是金属类的大宗商品,结合未来经济进一步回升的大概率事件,出现再躁动机会是很大的。这自然也就给到我们资源板块充分的炒作环境和机会,要知道,资源板块可是人气板块,牵一发动全身的板块,兵家必然会全力博弈的板块之一。
说到这,你明白一些思路和逻辑了吗?回归到天量吧,这位置,天量,其实就是大好事,对于市场而言,我想说的是,这天量就犹如重磅广告,让一部分人短期害怕的同时,会让更多人对市场的兴趣度觉醒的,一句话,天量过后就是天亮!透过上面的剖析,你应要知道的是,事实上,当下,其实,再稍微撬动一点就足以让市场更精彩!完整的逻辑其实也可回顾前期专栏文章;7月大逆转判断文章,8月就是动荡月判断文章,9月则是犹豫中上行判断文章,再到这,你就明白,当下,天量背后其实就是天亮的统一思路了。一句话,精彩只是刚开始而已!
十月国庆后,运行1个星期左右,股指整体的状态就是强势震荡,2400点前面冲了一把,但没冲上去,很多人担心接下来市场要很快迎来一波调整了,尤其是看到外盘这期间走势相当低迷,道琼斯指数甚至出现持续大跌的状况,一下子让市场博弈的投资者内心出现较大的心理波动。
因此,可以看到,国庆后市场的波动,虽然强势,但整体还蛮动荡的,上上下下,让不少人很纠结。此刻,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市场,就是纯粹的资金博弈角度,大家看看,国内市场,近期在外盘持续下跌影响下,还能保持强势震荡,这至少说明什么?说明目前肯定有股资金力量在积极支撑着市场。
那么,这股力量来源哪里?会是哪些担忧这担忧那的投资群体吗?那肯定不会,因为,他们可能早就因为看到外围的动荡而采取先退出观望策略了,就别谈积极参与了。那会是谁呢?最大的可能就是,前期一直积极参与这市场,对中期市场非常有信心的大资金,因为,对它们而言,如果未来定义为牛市的话,此刻的动荡,出现很多筹码的松动,难道不是最好的加速收集阶段吗?因为,如果大家都信心满满,试问,怎么能更多收集到廉价筹码。
就好像很多投资者问的一个问题,为何有些很好的股票怎么会比一般的股票表现起来要差?当然这里内在的因素有很多,但纯粹从资金博弈的角度来说,其实很简单,就是很好的股票大资金收集筹码的难度很大,筹码无法很好集中,内在的资金拉动上升的动力就会弱,因此,看起来很好,但表现就未必。反之,你就理解,为何很多牛股都是诞生在那些可能初期都看上去很普通,甚至很差的股票上了。当然,这里本质上还有个道理,那就是阴阳平衡,如易经所言,阳至极则反,阴至极也反,这是自然规律,股票波动规律也类似。
回到我们的市场,大的格局,我们非常坚定,现在已经处于牛市初期阶段,这点我们很坚定,对于这点,前面我专栏里已经花了相当多的文章来阐述这点。对于当下,如果说小格局而言,我们则认为,市场阶段性阳的波动也还没到极致,要就此引发转折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说变了,2400点还是要冲上去的,而且我们认为很有可能还要冲上2440点,那附近是60月均线附近,一旦冲上去,整个市场短期的座多情绪才会达到阶段性高潮,过后才是市场可能迎来阶段性动荡的可能。
所以,10月剩下的日子,再上冲冲破2400点,然后引发动荡,最后可能还是站上2400点依然还是大概率事件。这点,前期九月底我们的专栏文章对10月的阐述已经明确,那就是10月是突破月,站上2400点,但同时伴随而来的也必然是动荡的格局。
至于板块,发现没有,我们前期严重看好的资源,医药等领域,都纷纷走出较为靓丽的波动走势出来了,尤其是医药,这月可以说已经成为最明显的补涨领域,市场内在的资金,显然,一直在积极寻求机会,此起彼伏,只要热点依然在,强势也就自然在。
走到这,很多人纠结的时候,我们必须给大家提醒,并强调一点的是,当下,市场应还有力量宣泄的必要,跟随市场,等市场站上2400点后,我们再围绕能量的变化采取进退之道吧,不管如何,有一点我们很确定,那就是,市场板块轮动的机会,将会贯穿未来第四季度,那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下回再见分晓……
所谓马歇尔计划,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60多年前马歇尔计划对于帮助欧洲经济走出衰退并重新回归到正常轨道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在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增长压力的背景下,基础设施投资可能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创建亚投行有助于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两个过剩”问题,即外汇储备过剩和生产能力过剩。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近4万亿美元,如果能将外汇储备用于建设海外基础设施,那么可以拉动中国国内剩余的基础设施建设材料出口,取得一石二鸟的效果。
对于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我想说的是,这确实是妙招,资本市场已经做出直接的积极反映,机械工程板块先声夺人,尤其是有不少海外业务的基建类上市公司,出现猛烈上涨行情。
发现没有,思路决定出路,国内过剩的产业,一旦结合国际市场,推动得当,那就是大蛋糕,迎来新的春天,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相关板块和个股的估值也将面临重新审视。
我们在基础建设这领域,确实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同时也具备了相当大的议价空间,在全球市场是有相当优势的,看看我们的高铁,能顺利时走出国门,开始征战全球,就是一个明证。原来我们是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现在,我们是有足够实力向资本发到国家输出,这就是实力。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未来路径按照现在的设想,应该是国内往国外担保投资港口公路铁路,消耗国内过剩产能;中国国做运营,税收留在国外,国内港口以及高速公路公司有望成为对外投资的主体,建筑公司作为承建主体。因此,最为直接受益的群体,其实,已经可以充分感知了。我们认为,一旦具体实施下来, 这对于相关上市公司而言,应该是一波中级行情,绝非短期行情,这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渐渐走强,走出新牛市,也将带来新的助推力。
在这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必将得到新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也将会越走越顺,有利于最终人民币国际化,加速这一进程,这反过来也必将提升中国资本市场融入国际的速度。
透过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我们应该要得到的启示就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阴阳平衡发展的,阴至极就是转机,反之也一样。这转机,启示就是换个思路,或者放大你的格局,在这里,对于相关行情的体现就是这样的。因此,也再次说明,这市场,没有所谓的绝对,没有永远的牛,也没有永远的熊,看时机而已。
回到中国马歇尔计划本身,我们完全可以遐想,这会衍生多很多化学效应,一石激起千层浪,慢慢地,不仅仅是基础建设,其他消费品出口,也会得到带动,激发全球的投资浪潮,推动全球的消费激情,多赢格局由此诞生。我们很期待,这计划尽快得到推进和具体落实,一切拭目以待,但是,不管这进度如何,资本市场的炒作进度肯定是先行一步的,我们把握好这其中的节奏就是,抓住这内在被激发的中期资本故事行情。
本文相关的原创文章
一方面,沪港通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另一方面,市场又传出“深港通”报批的消息。然而,近日,深圳市金融办副主任肖志家的回复却为市场泼了一盘冷水。他表示,目前深港通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未进入报批的流程,具体推出的时间表暂时还无法透露。
目前,沪港通的开展工作非常顺利。就在近期,为期2天的沪港通连接测试已经顺利完成,如无意外,沪港通有望在今年10月中上旬“通车”。
实际上,在沪港通加快推进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深港通工作的开展进程。毕竟沪深两市是A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而沪港通及深港通的同步推进,将会对国内资本市场构成重要性的影响,同时也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不过,经媒体报道澄清,深港通或无法与沪港通同步推出。但是,随着沪港通的最终“通车”,深港通“通车”的时间也不会太远。
不可否认,沪港通的最终“通车”,将会对两地资本市场构成重要性的影响,也会对两地股市形成积极的刺激作用。然而,与此同时,沪港通却为内地股市带来五大致命性的风险。
其一、股市交易制度存在巨大的差别。
按照规定,未来A股市场仍将沿用T 1交易制度。至于港股市场,仍然实行T 2交收制度,但允许投资者在股票尚未到账的T日及T 1日卖出股票。换言之,在实际操作中,内地投资者需要比香港投资者多承担一天的交易风险。此外,如遇到突发性事件,香港投资者可通过灵活的交易制度,及时纠错卖出。而内地投资者却无法完成纠错的目的,只有等到下一个交易日方可操作。
其二、涨跌停板制度扭曲市场的正常运作。
自日起,内地市场开始实行涨跌停板制度。此制度设计的初衷在于有效地减缓和抑制突发事件和过度投机行为对期货及现货价格的冲击。不过,近年来,涨跌停板制度的漏洞也逐渐暴露。
以今年以来的新股爆炒现象为例,实行涨跌停板制度的本质在于防止新股首日爆炒。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大资金在新股上市首日仍然继续爆炒新股。而在随后多个交易日内,大资金继续以“一字”巨量封涨停的形式上演。至此,即使存在发行监管红线等制度的保障,也难以遏制大资金爆炒新股的行为。
相比之下,香港市场没有涨跌停板的限制,而股票交易的灵活度也大幅提升。取消涨跌停板制度不仅大幅提升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同时还能够让投资者有效避免因上市公司连续“一字”跌停所产生的重大亏损。
其三、非对称交易限制是对内地投资者最大的不公平。
据悉,沪港通采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香港投资者参与内地股市并无需受限。相反,香港证监会要求参与港股通的境内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和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由此一来,即限制了绝大多数的普通投资者参与到香港股市中。
其四、同属绩差股,在香港市场及内地市场却有截然相反的表现。
在香港市场,长期存在绩差股冷遇的状况。更多时候,绩差股频繁出现零成交的现象。至于内地市场,绩优蓝筹股长期不受欢迎,而拥有“不死鸟”预期的绩差股却能够享受大量资金的关照。
以内地市场的ST股为例,所谓“ST股”,即受到“特别处理”的股票。实际上,该政策针对的对象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异常状况的上市公司。
在内地市场中,ST股票经常能够上演“乌鸦变凤凰”的神话。因为有了这个爆炒的前提,所以也成为各类资金追逐的重要对象。假如某家ST股票完成摘帽,则其产生的涨幅却是非常惊人。
显然,在内地市场中,投资者的股票投资行为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扭曲。而对香港市场而言,沪港通的“通车”实质上也是为纠正内地市场的扭曲投资行为创造了条件。
其五、两地市场交易时间的差异化,为投机者创造出巨大的套利空间。
在内地市场中,长期实行的交易时间是上午9:30至11:30以及下午13:00至15:00。不过,在香港市场,其交易时间较内地稍长。而其下午的交易时间也比内地市场晚1小时。
如果在内地市场下午收市后,管理层推出重大性的政策,则大资金可迅速在香港市场完成相关套利。待A股市场开市后,资金再度返回A股进行套利。由此一来,为部分机构创造出巨大的套利空间。
笔者郭施亮认为,沪港通的“通车”确实为两地市场带来大量的预期新增流动性。不过,对于差异巨大的两地市场而言,沪港通的“通车”似乎没有为内地普通投资者捞得多少“好处”。至于香港投资者,确实可以为沪港通的顺利“通车”而欢呼。
时至今日,大盘7月份开始的反弹逻辑不是基本面的改善而是资金驱动的这一逻辑已经被市场普遍接受了(如果认为这轮反弹是基于基本面改善甚至利率变化下的牛市初期行情,那么下文可以不用看了)。
回想7月份行情,一开始是权重股引领的,按照A股一贯逻辑,外资先抄底权重股,国内投机资金携大量融资盘做多小盘题材股。不过10月份以来,在沪港通来临的预期下,A股大蓝筹反而没涨多少,这背后的逻辑是RQFII和A股的ETF连续遭遇大规模赎回导致(可以说是外资提前知道沪港通的延迟或是对经济数据不好的投票),本来A股的蓝筹基本上就靠外资支撑股价了(从三季报看国内基金似乎在大量撤离蓝筹,外资在增仓),现在外资都不玩了,还不大跌吗?所以外资大量流出的结果直接导致上证50为首的权重股远比上证指数弱的多。但与此同时,国内的融资盘还在汹涌的增长,题材股依然疯狂。
今天看更是明显,几大权重股低开低走领跌市场,而且个股低开高走,看来A50ETF、300ETF等今天继续遭遇大量赎回。
港交所的数据显示,10月的前两周,南方A50ETF近20周以来首次遭遇赎回,净流出资金近4亿元人民币;博时A50ETF则是连续第三周被赎回,基金规模已由3周前的18.45亿份缩水至9.345亿份,总计净流出资金逾30亿元人民币。易方达中证100ETF及嘉实MSCI中国A股指数ETF上周也分别遭赎回540万份及240万份,净流出资金约1.3亿及2200万元人民币。 随后上周也继续有资金流出RQFII A股ETF,其中华夏沪深300ETF周一遭赎回1080万份,净流出资金约2.5亿元人民币,南方A50ETF周二也继续被赎回75万份。一级市场遭遇赎回的同时,RQFII A股ETF二级市场也大面积出现折价,截至月中收盘,南方A50、博时A50、华夏沪深300等,收盘价均较当日每单位资产净值存在折价,但折价率普遍未超过1%。
除此之外,沪港通也有很大影响,沪港通延期后AH小盘股和大蓝筹的差价以相反的方向继续扩大是有内在逻辑的。
对于港股大蓝筹来说,压制蓝筹股溢价的A股锚价格因素暂时消失,蓝筹股可以继续涨了,H股蓝筹今天走势显然强于A股蓝筹;对于港股小盘股来说,也因为失去了A股价格的锚,失去了短期向上的动力。
对于A股大蓝筹来说,沪港通后外资抄底的预期消失,并且外资不仅不抄底,从权重股ETF的净赎回数据上,看还在加速撤离,所以10月份来蓝筹股远跑输各大指数,甚至跑不赢上证指数;对于A股的小盘股来说,因为沪港通后港股小盘股价格更低而可能导致的炒作资金分流这一预期短期消失了,所以融资盘们可以继续肆无忌惮的炒作小盘股(H股低价小盘股的锚价格消失也是部分因素,解放了压制的部分A股小盘股的枷锁)。
那么这样的逻辑会持续多久?
按照A股过去几年的一贯逻辑:外资总是先引领权重股反弹做起一波行情(权重股搭台),随后国内基金和投资者加仓小盘股、题材股到顶配(小盘股唱戏),随后行情总会伴随着流动性好的权重股杀跌而宣告弹结束,此时中小创业板以及主板题材股往往以缩量抗跌形态出现,直到融资盘彻底崩盘,然后就是权重股抗跌(阴跌),个股暴跌,新一轮熊市开始……过去数年来,A股就是反复在完成这样一个牛熊循环,只是主板指数的弹性小一些,小盘股的弹性大一些。
不得不承认A股市场逻辑是十分有效的(只能说制度不合理),因为我们的A股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制度(发行制度、退市制度、法律法规)、特殊的市场投资者构成(爱民如子)、特殊的市场(管制)利率前提下的,所以我们的市场偏好就是:无法证伪的高估值小公司获得溢价,确定性高估值低的大公司获得折价。
所以,我个人估计这个循环短时间很难打破,A股各种神逻辑还会继续下去。
那么未来会怎么样?
首先明确沪港通来临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未来资本市场不仅仅是一个沪港通,很可能全面开放。不难推算,如果A股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那么海外投资者将在大市值股票上具备越来越大的定价权(目前已经接近10%),并且随着各种大蓝筹衍生品的推出,未来可以预见的是A股大蓝筹成交量会大幅上升。
而另一方面,在沪港通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市场体制、市场构成、市场偏好、市场利率等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所以大部分A股的散户仍然会专注于小股票、题材股,这些股票的定价权继续由散户、游资、部分机构掌控,题材股、概念股、高估值小盘股的高估状态也会继续维持下去,A股还是继续专治各种不服。所以,接下来1-2年时间内,A股市场会出现严重的分化(当然长期看,随着资本市场完全开放,散户和小市值公司都将会被边缘化,靠拢成熟市场的估值体系)。
从基本面上看,短期便宜的蓝筹股有估值修复动力,但修复后很难再有吸引资金继续买入的理由(利率、回报、经济基本面因素),高估的股票短期也不可能回归。A股在市场制度(发行制度、退市制度、法律法规)、市场构成、市场利率、市场偏好没有改变的前提下,绝对不可能再诞生一轮指数或个股的牛市,只能说下跌空间有限。我一直悲观的认为,经济和改革转型难以在短期成功,未来几年伴随着IPO的批量发行,注册、退市等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沪港通后市场定价权向外资的转变,这几点因素将会击垮现有估值体系,因此A股大概率熊途漫漫,特别是高估值个股将会迎来一场大熊市。最乐观的情况是依靠优秀大蓝筹公司的高ROE指数进行横盘或小幅攀升,但绝大多数个股的大熊市无可避免。
从各项体制建设以及经济转型的时间看,2015年结束之后再谈牛市可能都为时过早,之前对牛市来临是猴年马月(2016年8月)这个段子,并不完全能当笑话来看。
当然对我来说,根本无所谓市场怎么走和指数多少点,因为我关心的是三好公司的选择、仓位的配置、资产的动态平衡,只要控制好这三点,对于关注的优质标的股在熊市的下跌,根本无所畏惧,甚至越跌越高兴,能用更低的价格买入(现金流很重要,资产配置很重要),况且,我根本不怕熊市,因为一个月之前我就已经放弃所有新标的的研究了,现在就以看戏为主,基本没什么大操作了。总的来说,我的策略就是坚持做一个傻子,让聪明人去玩题材和概念。我相信在接下来可能的狂风暴雨下,只有保住本金,才可能有未来。
这里我特别说一下,配置低估值蓝筹要不就是因为小盘股估值太高的无奈之举,要不就是本身这公司很优秀被市场大幅低估,但很多人配置大蓝筹是因为懒或者说没能力,只看估值而不研究企业所处的行业和自身够不够优秀,甚至低估值可能只是估值陷阱。要知道真正优秀的回报很高股票,几乎很少自于市值很大的股票。所以重心应当关注和持续跟踪中小板、创业板的个股。所以对于A股,我建议大家也耐心等待估值回归和注册制后满地的便宜货,在此之前,港股、美股都是不错的选择。
10月9日,央行相关人员在伦敦证交所集团北京IPO大会上表示,监管机构将在四个方向推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主要包括开展沪港通试点,推出RQDII试点,推出QDII2机制,以及将允许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资本市场开放问题一直受到境内外投资者的关注,但要实现从上述四个方面全部开放,显然还须假以时日。
资料显示,截至9月底,国家外管局累计批准QFII额度622.11亿美元、RQFII额度2833亿人民币。去年底内地流通股市值近20万亿人民币,以QFII/RQFII额度计的持股市值比例仅为3.53%。如果以新兴国家普遍的20%-30%的比例测算,意味着A股还能引入3.3万亿-5.3万亿的外资。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真有这么巨量资金进场,在其带动下,A股重上6000点高峰显然不是梦。
目前时间步入10月份,离今年4月份中国证会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即将6个月了。尽管香港与内地监管部门都没有公布“时间表”,但沪港通离市场越来越近了却是不争的事实。渐行渐近的沪港通,到底能为A股市场带来多少资金呢?
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作为最重要的人民币资产之一,A股资产逐步进入到全球投资者的视野,有望给A股引入约9000亿元人民币的国际资本。在沪港通开通之后,“蓝筹龙头”有望焕发新生。事实上,今年7月份以来启动的一轮反弹行情,郁闷已久的大盘蓝筹股均出现明显的“异动”,带动上证指数成功跨越2200点、2300点,并向2400点发起冲击。而且,由于蓝筹股日益活跃,市场上关于“牛市来了”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鉴于A股目前的市场环境与状况,如果沪港通通过试点进一步放开之后真的能为A股引入万亿资金,那无疑是投资者的一大福音。
根据联合公告,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如果沪股通与港股通额度均被用完,那么沪港通将为A股市场带来500亿元的净流入资金,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状态。不过,沪港通到底能为A股带来多少资金,或者最终会导致资金出现净流出,这与市场有关,与行情有关,与市场的“财富效应”有关。
由于A股的估值较低且具有一定的优势,沪股通对境外资金的吸引力主要在于估值上,此外,沪股通也为那么欲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境外投资者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而总体上市场普遍认为,沪港通启动试点之后,将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实际上,这也是诸多投资者看好后市的理由之一。
笔者以为,由于沪股通带来资金流入,而港股通将导致资金的流出,沪港通能否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主要取决于流入资金多还是流出的资金多。由于A股总流通市值已超过20万亿,即使按足额计算有500亿元甚至是3000亿元的资金流入A股市场,也不会掀起多大的波澜。而且,由于A股市场投机猖獗,投资者保护做得很不到位,港股对内地投资者同样具备很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相对于A股市场“牛”短“熊”长的特性而言,A股市场的“财富效应”明显弱于港股市场。而资本都是逐利的,哪个市场有财富效应,资金就会向哪个市场流动,因此,沪港通能为A股带来多少资金,财富效应会最起到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沪港通奠定地位 A股傲世全球迈开实质一步
& 日,这注定将是记入史册的一天,因为沪港通。
& & & &沪港通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建立技术连接,使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沪港通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沪股通,是指香港投资者委托香港经纪商,经由香港联交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上交所进行申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上交所上市的股票。港股通,是指内地投资者委托内地证券公司,经由上交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香港联交所进行申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股票。
& & & &这是中国市场正式开始连接国外的一次尝试,一旦沪港通相对成熟,深港通,然后再进一步全面连接国外,都将是未来完全可以憧憬的事情,说白了,中国要来了,借助香港市场这跳板,慢慢正式连接国际。
& & & &对于,未来,现在各种观点都有,但是,正如我近期一直比喻的一样,如果把各自的市场比喻为商场的话,你就会发现,中国市场,相对于香港市场,那绝对是超级大商场。对比下,香港市场全天成交也就那么500亿港币上下,我们呢,日,光是上海就成交达到3300多亿人民币,如果算上深圳市场,那是逼近6000亿的成交量,多么惊人的数字啊。比香港市场怎么也大了10倍有多,那天,也是双11的日子,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全天也就成交逼近600亿而已,就让消费行业惊呼了。可是,看到没有,中国股市可是逼近6000亿成交量的市场啊。不论是对比资本市场,换是对比显示的商场,我们的资本市场都是提亮绝对庞大的大商场。
& & & &对于第一天的交易,我们可以发现,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是大家憧憬的所谓蓝筹股行情,出现了见光死的波动,另外,很多人语气要见顶下跌的创业板指数,出现了大涨走势。说白了,第一天的波动,就是貌似大部分人预期要涨的反而跌了,预期要跌的反而涨了。其实,这点,在我看来,再正常不过,就好像换没正式开通那时候提醒大家一样,国内资本市场就好像超级大商场,人气绝对要远高于香港资本市场,一旦开闸,不是说资金更多流入香港,反而应是更多流入国内。
& & & &那么,更多流入国内,必然有个入乡随俗的问题,我们这市场博弈的过程中,中小盘股就是最容易受到市场疯狂追捧和炒作的,因此,当正式开闸的时候,自然也就有个我们习惯的模式出来了。对于那些憧憬我们要跟随香港的投资理念的看法,至少,可以肯定是,短期内是不太现实的。
& & & &另外,从资金的角度来看,当资金更多涌入国内市场的时候,试问,那些本来就是最容易得到市场炒作的中小盘,难道不是未来就多了更多援军的可能吗?资金是追逐利益的,这市场哪里有最多的利益当然最终资金也会跟随进去。
& & & &当然,话说回来,我们不是说蓝筹股行情没戏,这肯定未来有大戏,只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未来绝非是仅仅是蓝筹的戏,肯定是百花齐放的格局,中小盘不少个股必然会迎来更大的戏。
& & & &另外,我们注意到,这次关于相关税收的政策:自日起至日止,对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三年内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自日起,对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企业和个人)投资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暂免征收所得税;对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单位和个人)通过沪港通买卖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差价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香港市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继承、赠予上交所上市A股,按内地现行税制规定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内地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继承、赠予联交所上市股票,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税法规定缴纳印花税。同时对其他有关税收政策问题根据现行税制规定予以明确。此外,自日起,对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票等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 & & &&基本意思就是三年免税,至少告诉我们,我们资本市场,未来关于税务这块,3年内,至少是没什么值得需要担心的了,哪怕未来有深港通,沪美通,沪欧通……更多更多的通,但交易税的模版肯定是以这次为基准了,因此,未来三年内市场关于税务这块,我们认为,利空肯定不会有,只有更多利好可能,比如印花税这块等再降低等。
& & & &因此,在未来大的格局里,连接国际的通道打通了,税务的问题三年内无须担忧,而且从发展中国资本市场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更长时间内,这块都将是保持相当吸引人的政策,从第一天博弈的实际状况来看,我们已经可以开始充分感受到的是,现在,我们的资本市场逐步放开,对于还在外面的资金而言,外面的机构而言,是多么有诱惑力呀。一切才刚刚开始,2500点附近充分动荡博弈后展开的大行情,才是,真正奠定好基础后的大行情,沪港通,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为了更好奠定未来大行情展开的一种手段而已。可以肯定的是,资本市场比喻成商场的话,那么,我们资本市场,11月17日博弈将逐步确定资本超级大商场地位,连接国际,逐步傲世全球的步伐已经迈开实质一步了。
(本文内容不得以盈利为目的进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有 808 人读过
(144人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运作的定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