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用纺织品销售合同对当今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作用

消费品产业处-山东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您的位置: >>> 山东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消费品产业处&
& 山东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吸纳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繁荣市场、出口创汇、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纺织强国的关键时期。为指导全省纺织工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早日实现纺织强省的建设目标,特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主要成就1.生产总量和效益取得较快增长。截至2010年底,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达到5895户,比“十五”末增加2196户;实现销售收入7819.69亿元,比上年增长25.82%;实现利税767.78亿元,同比增长37.78%,其中:利润490.21亿元,增长40.05%;资产总额达到3706亿元,增长16.68%;出口额173.26亿美元,增长22%,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1.98%、23.73%、25.15%、12.92%、10.26%。2.全行业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我省纺织行业中的纱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布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呢绒和无纺布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色织布、印染布、化纤和服装产量均居全国第四位,实现销售收入与利润分别居全国第三和第二位,出口额居全国第五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居全国第三位。3.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家用纺织品成为纺织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涌现出东升、山花、东方、鸣球等毯类,艺达、云龙等工艺家纺类以及孚日、亚光、喜盈门等巾被类一批全国行业排头兵企业。区域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截至2010年底,全行业共有省级以上纺织产业集群30个,其中国家级产业集群19个,分别比“十五”末增加了20个和10个。品牌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省纺织行业共拥有中国名牌57个,山东省名牌156个,中国驰名商标3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40个,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加了39个、44个、22个和40个。企业竞争实力增强。一批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在低成本国家和地区投资办厂、在欧美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等措施,有效地抵御了市场风险,提高了竞争能力,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取得较快发展。4.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企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成立了“新型纺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芳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了“山东省新型纺织面料行业技术中心”等4个行业技术中心,鲁泰、如意、南山荣获我省首批工业设计中心称号。截至2010年底,我省纺织行业共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67个,其中国家级10个,与2005年底相比,分别增加了31个和8个。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十一五”期间,我省纺织行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56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45项;省科技发明一、二、三等奖各1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由山东海龙公司研发的“年产4.5万吨粘胶短纤维工程系统集成化研究”项目达到单线产能世界第一,实现了大容量国产化工艺装备的柔性化生产,结束了我国粘胶纤维装备依赖进口的历史;由如意集团等单位联合完成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及其产业化”,实现了纺纱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上述两项成果填补了我国纺织工业多年来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方面的空白,在我国纺织行业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技术装备更新速度加快。目前,我省棉纺织行业先进装备比重达到70%,高出全国4.8个百分点;清梳联、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比重分别达到45%、55%和64%,分别高出全国同行业3.9、3.6、16.5个百分点。5.信息化步伐逐步加快。 “十一五”期间,我省纺织企业信息化投入逐年上升,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备,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深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CAD/CAM)、资源管理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和在线检测与控制等信息技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其中,德棉股份、南山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集团的ERP应用水平走在全行业前列,并多次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鲁泰纺织等一批企业通过网上直销等方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华纺股份通过打造“数字华纺”,极大地提升了在线检测与控制水平。我省纺织企业两化融合整体水平,正从以局部应用为主向局部覆盖到集成应用发展。6.节能减排不断取得新进展。 “十一五”期间,我省纺织行业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及时总结和推广节能减排先进经验,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积极使用和开发先进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和装备,行业节能减排不断取得新进展,涌现出一批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和示范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有序推进,已完成淘汰印染落后产能2.1亿米,化纤落后产能2.45万吨。(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产业结构仍然不够合理。 “十一五”期间虽然突出了服装、家纺两条产业链的发展,涌现出一批颇具规模的服装、家纺生产企业(集团),但长期形成的以棉纺织初加工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精、深加工能力相对较弱。2010年,我省棉纺织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利润在全行业中占的比例超过50%,印染、家纺、服装3个行业合计占全行业的比例仅约35%;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与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还不相适应;专业化商贸市场与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的规模、水平、档次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先进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自主创新能力需要继续提高.一是全行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仅占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1%,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二是高性能、功能性纤维及复合材料发展较慢,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较低;三是服装家纺时尚创意产业设计能力不足,公共服务平台不健全,产品出口以贴牌加工为主,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数量少。3.可持续发展能力依然不强。一是长期积累的低水平产能过大、集约化程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低等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影响行业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二是全行业能耗总量较高,各地区、企业管理水平差异较大,部分企业减排任务较重,节能减排工作尚有较大潜力;三是劳动力缺失、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始终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四是原材料、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走高,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将继续,国际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国际市场将从危机中缓慢复苏,纺织品服装市场继续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消费将更加趋于理性;发达经济体仍是国际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新兴经济体的需求潜力将进一步释放,这将有利于我省纺织开拓多元化市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纺织产业格局将进一步调整。我省一批优势纺织企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纺织工业将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高层次上继续参与国际竞争。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和技术壁垒明显增多。特别是美欧等发达经济体推出“绿色新政”和“碳关税”等,将对我国形成新的贸易壁垒;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贸易萎缩,外需不足仍是制约纺织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纺织业面临发达国家在产业链高端、发展中国家在产业链低端的双重压力,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实行新的汇率政策之后,人民币仍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影响我省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新变化,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新挑战“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纺织品服装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对纺织工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与传统纺织工业的深度融合,以及可再生原料、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应用等,都将对纺织工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纺织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和产品创新所引领的绿色、低碳、文明、时尚的生活方式,将进一步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目前,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城乡居民消费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市场需求不足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并存,原料供应与价格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产业增长的资源约束正逐步加大,保持纺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仍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三)中央和省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纺织工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十二五”时期,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都把纺织工业列为重大战略性发展产业,给予重点扶持。我省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为纺织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纺织产业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一方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纺织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高技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端纺机制造、部分产业用纺织品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将得到较快发展。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扩大纺织产品在交通、新能源、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同时,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将直接带动纺织品特别是家纺、衣着类产品消费的快速增长。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我省纺织工业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契机,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作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为重要支撑,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着力点,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手段,在继续抓好服装、家纺两条产业链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构建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好、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产业体系,为建设纺织强省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二)基本原则1.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原则。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强调好字当头,把各方面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我省纺织行业正处于调整和振兴的关键时期,必须放弃传统的依靠规模扩张、以量取胜的增长模式,不失时机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2.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优势资源合理流动,实现优胜劣汰;发挥产业政策、金融财税政策的调控作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发挥骨干优势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危机,增强具有良好业绩和发展潜质的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3.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提高对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再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4.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原则。把信息化与行业、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将信息技术与纺织工业技术相融合,将信息技术应用与纺织行业管理及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相融合,将信息流和物流、资金流相融合,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和振兴。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节约能源原材料,减少污染物排放,积极开发应用绿色纤维和纺织品;同时,企业要处理好国家、社会、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各利益相关方的和谐发展。(三)发展目标1.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到2015年,全省纺织工业增加值达到3300亿元,年均增长13%;销售收入达到13800亿元,年均增长13%;利税达到1100亿元,其中利润700亿元,年均增长10%;出口额达到240亿美元,年均增长9%。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在保持棉纺织、巾被、毯类等行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服装和家纺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新型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所占比重上升;沿海各市和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的大型骨干企业,其中,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的3家,过100亿元的10家。培育产业链条完整、跨国、跨地区、跨行业,在世界范围内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1~2家;培育省级产业集群27个,国家级产业集群22个,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两化融合水平有明显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主流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的应用普及率达到100%,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深入,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和射频识别(RFID)逐渐普及,电子商务得到广泛应用。4.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15年,全省纺织服装工业企业省级名牌达到180个以上,培育10家左右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企业,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例;技术创新和科研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1.5%以上,中型以上企业普遍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80家,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创建省级行业技术中心8~10家;规模以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左右;纺织品服装的产品品种更加丰富,质量水平和质量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等特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比2010年降低18%,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20%,废水排放总量比2010年降低20%;初步建立纺织再生纤维回收循环利用体系;按计划淘汰高能耗、高水耗、技术水平低、治污不达标的印染、化纤等行业落后产能。四、发展重点(一)围绕服装和家纺两条产业链,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1.加快棉纺织业、毛纺织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支持魏桥、德棉、鲁泰、冠星、泰丰、三阳、天信、昊龙、岱银、帛方、华源、如意樱花、万泰、华兴、三和、宏业、银仕莱、海扬等重点棉纺织企业,继续实施以提高“三无一精”(无卷、无梭、无接头和精梳)比重和自动化、连续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造升级,重点发展紧密纺、气流纺、喷气纺等新型纺纱技术,提高整经浆纱设备、高速电子多臂和高速电子提花等配套装备水平;加快发展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色纺纱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交织、色织织物,加大化纤使用比例,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如意、南山、康平纳等重点毛纺织企业加大高支毛精纺面料、半精纺面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形成一批有品牌、有市场的拳头产品;加快山东如意集团“如意纺”(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国家级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在全省棉纺、毛纺行业大力推广“如意纺”技术。2.加快服装行业产业升级和品牌创新。服装行业要以男女正装、休闲装、运动装、职业装、时装、童装六大系列为发展重点,配套内衣、衬衫、牛仔服、羽绒服、各类服饰五大类产品,重点支持如意集团等企业,实施全球资源整合,打造世界时尚产业跨国集团,力争占据世界级服装品牌运营的高端;发展壮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以舒朗为中心的女装生产基地和以新郎希努尔、仙霞、国人、南山品牌为中心的男装生产基地,提高女装和男装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推动以知名品牌为代表的高级定制生产,培养中国服装“两化融合”的样板;壮大以即发集团、济南元首为代表的针织产业集群,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推动坦博尔、华羽品牌为代表的羽绒服装发展;培育和提升兰雁、天雁牛仔和鲁泰高档衬衫的行业影响力;培育发展一批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知名品牌为标志、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服装企业,争取山东服装自主品牌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装自主品牌。3.加快家纺行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以孚日、亚光、喜盈门、金号、新光、鸣球、圣豪、东方、东升、山花、海马等巾被、毯类企业为骨干,加强产品设计以及系列产品的配套开发,提高织造水平和染色牢度,充分利用各种纤维、纱线,灵活采用各类加工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丰富产品品种,扩大市场份额,继续保持我省巾被和毯类产品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在稳步发展文登、高密、滨州家纺基地的同时,积极推动潍坊千榕、孚日家纺、烟台北方、莱芜泰丰、威海银洁、如意、天信、愉悦家纺、宏诚、澳亚、青纺联等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系列化床上用品,加大自主品牌培植力度,形成新的增长点;围绕高科技家纺产品的生产和阔幅特种整理深加工的要求,建设印染加工基地,支持华纺股份、潍坊齐荣、大海集团等印染企业淘汰落后生产线,扩大特宽幅印染生产,提高后整理水平,增强配套缝制加工能力,形成以中高档床品为龙头的家纺产业链;推广应用电子、节能、环保等新技术,实现家纺产品系列化、功能化、时尚化。(二)大力发展新型高科技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1.优先发展高科技特种纤维。支持烟台氨纶、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山东海龙博莱特化纤、翔宇化纤、山东爱地、潍坊帛方等企业发展,积极开发芳纶、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科技特种纤维和复合材料的产业化,延伸产业链,开发高性能复合骨架材料、消防服、防弹衣、绝缘纸等产品,拓展其在航空航天、公安消防和化工轮胎、电力交通等产业使用领域以及运动器材、劳动防护用品等民用领域的应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2.积极发展绿色环保生物质纤维。支持青岛即发、喜盈门、泰安华兴、山东海龙、雅美纤维、银鹰化纤、青纺联、诸城德利源、德州华源等企业,利用我省海洋生物、农作物副产品(棉绒、植物秸秆)、黄麻、亚麻、汉麻、速生林等资源优势,加快甲壳素纤维、海藻纤维、黄(亚、汉)麻浆纤维等环保、可降解、可再生生物质纤维国产化和产业化进程,积极开展生物质纤维的纺织染整技术和应用研究,开发生物医用纺织材料、抗菌保健防护服装服饰等,拓展其在服装、家用纺织品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应用。3.鼓励发展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支持济宁鲁意、潍坊美柯化纤、龙福化纤、山东同大、济南丽丝特、三太、齐鲁宏业等企业,重点开发细旦耐高温耐氯氨纶、功能性复合纤维、再生涤纶长丝、超细纤维、镀银纤维、阻燃纤维、高湿模量粘胶、高白/细旦/差别化粘胶和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等各类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加强各类高仿真、高感性、多功能面料及最终成品一体化的开发。4.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支持济南天齐、山东永信、青岛即发、山东海龙、山东俊富、领潮化纤、鸿祥汽车内饰等企业,加强复合技术、功能性整理技术、整体成型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快产业用纺织品技术产品研发。重点发展聚四氟乙烯膜复合面料、高模低缩型聚酯纤维帘子布、纺粘-熔喷多重复合无纺布、整体带芯、特种高强低伸聚酯传动带、特殊装饰用纺织品、新型蓬盖材料、土工高强纺织材料、环保过滤用纺织材料、高性能增强复合材料等,拓展产业用纺织品在交通基础设施、建筑工程、环保过滤、大型水利工程、汽车船舶、新能源、旅游、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三)振兴纺织装备制造业1.培育和扶持重点纺织机械制造企业。支持青岛宏大纺机和青岛东佳纺机等企业,开发生产清梳联合机、自动络筒机、新型梳理设备和非织造成套设备。清梳联合机向短流程、多组合、高速高效、大容量方向发展;自动络筒机向高速、高质、高效、稳定、大容量方向发展;新型梳理设备和非织造成套设备向高速、高效、高质、稳定、降低能耗方向发展;围绕废旧纤维再生综合利用非织造成套设备,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推出更新换代产品。支持青岛云龙、青岛环球开发生产新型并条机、粗纱机。并条机向高速、数字化自调匀整、大容量、自动换筒方向发展;粗纱机在采用多电机驱动基础上实现自动落纱并与细纱机联接技术,向高速、悬锭、稳定性方向发展。支持山东同大集团开发生产新型细纱机,向多锭化、超长机、自动落纱、大容量、粗细联、细络联、紧密纺等新型纺纱技术方向发展。支持日发纺机、星火引春纺机、青岛天一集团、济宁圣泰等企业,开发生产高档大卷装新型织机。新型高档喷气织机向高速化、多品种适用化、降低能耗、提高织造效率和织物品质等方向发展;新型喷水织机向宽幅、高速、稳定、降低能耗等方向发展;新型高档剑杆织机向模块化、智能化、自动化、高速化、多品种适用化、降低能耗等方向发展。支持同济纺机和金鼎印染机械等企业开发生产新型电子并纱机、倍捻机、长环蒸化机、高档丝光机及新型烧毛火口。采用机电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向高速、高产、高质、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加大技改力度,形成产品规模化。支持同大镍网、裕华机械、天齐特种平带、山鹰纺器、和力达电气、烟台易斯特等企业开发生产纺机关键专用件、器材件。增加技改投入,开发新型纺织专用器材,扩大生产规模,打造知名品牌基地。支持泰安康平纳机械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现代纺织数控化染整装备,扩大现代纺织数控化染整系列设备的生产规模,建设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设备可靠合理的纺织染整装备开发及生产制造基地。2.建立和完善纺织装备制造业体系,提高装备科技含量。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建立较完备的纺织装备制造业体系。加快机电一体化纺织机械研发,提升传统纺织机械整体技术水平和机床的数控化率。清梳联及新型梳理设备、自动络筒机、合金镍网、特种平带等基础好的产品争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积极提高针织大圆机、金属针布、节能电机、摇架等主机和关键专件的市场占有率;努力提高紧密纺关键专件、高档喷气和剑杆织机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的质量水平;加快产业用纺织品设备研发和产业化,形成纺机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高效、连续、短流程等节能减排染整设备和能源、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青岛纺织机械专用设备基地建设,支持中小纺机企业加快发展,为大企业搞好配套,提升纺织机械专用基础零部件、配套件技术水平,打造纺机制造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和集聚效应。(四)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引导区域经济健康发展1.建设“两区”现代纺织产业体系。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蓝色半岛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在沿海七市建设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传统产业高端环节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以青岛为龙头,依托青岛即发、青岛纺联、青岛纺机、青岛红领等一批优势企业以及“中国针织名城”即墨市、“中国纺机名城”胶南市等一批国家级产业集群,建设山东纺织服装设计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专业设备制造中心;二是以烟台为龙头,依托烟台氨纶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科技特种纤维研发制造基地;三是以东营、潍坊、滨州为中心,依托大海、天信、孚日、新郎希努尔、魏桥、亚光等重点企业以及“中国纺织产业基地”滨州市、“中国棉纺织名城”广饶县、邹平县、“中国家纺名城”高密市、“中国男装名城”诸城市、“中国印染名城”昌邑市、“山东省帆布名镇”邹平县明集镇,“山东省棉纺织名镇”高密市仁和镇、“山东省巾被产业集群”滨州市滨城区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产业集群,建设高档家纺产品制造基地;四是依托半岛蓝色经济区重点口岸和“中国工艺家纺名城”文登市、“中国毛衫名城”海阳市、“山东服装名城”莱阳市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产业集群,建设面向日韩、辐射全国、带动全省的家纺和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物流中心。2.打造省内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带。充分发挥省内纺织原料资源丰富、劳动力充分等自身优势,保持产业链高端企业优势的同时,加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协作,承接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构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格局,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依托“中国纺织文化衫产业基地”枣庄市市中区、“中国手套名城”嘉祥县、“山东省针织劳保手套名镇”平邑县仲村镇、“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蒙阴县、“中国男装加工名城”郯城县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产业集群,发挥当地文化优势,发展鲁南纺织服装特色产品加工产业带;二是依托齐鲁宏业、济南元首、大鲁阁等一批重点企业和“”淄博市周村区、“中国棉纺织名城”高青和夏津县、“中国半精纺毛纱名城”禹城市、“山东省帆布名乡”乐陵市寨头堡乡、“山东省纺织服装名城”淄博市淄川区、“山东省棉纺织名镇”夏津县宋楼镇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产业集群,发挥当地原材料优势和地缘优势,扩大各类优质纱线、坯布的生产,满足中高档针棉制品、服装和家纺产品生产的需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打造鲁中纺织服装加工制造基地;三是依托“中国棉纺织蜡染名城”临清市、“山东省织布名镇”郓城县黄堆集乡、“山东省毛条加工名镇”曹县王集镇、“山东省纺织产业集群”郓城县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产业集群,发挥当地劳动力优势,发展有特色的、适销对路的深加工产品,建设鲁西纺织产品深加工产业带。3.继续推进纺织产业集群及工业园区建设。一是以壮大名牌龙头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整合优势资源,深化专业分工,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以延伸产业链为主线,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配套发展的一体化生产格局;二是与区域经济和地区发展规划相协调,大力加强特色服装纺织产业名城、名镇建设,加大名城、名镇的培育和建设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科学规划纺织产业园区,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引导同类及关联度高的企业入园集聚发展,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效率和污染集中治理能力;三是加快建设与主导产业相关的生产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纺织原料和产品专业市场,提高专业配套能力和效率,促进形成现代、高效、生态的纺织产业集群。五、保障措施(一)强化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1.强化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设计,努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创新型企业技术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大中型企业要普遍建立起技术开发机构,骨干企业形成具有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能力,具备相关国际先进技术的消化创新能力;有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行业技术中心,作为开发和推广行业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的重要力量;探索适合纺织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模式和有效的支持手段,鼓励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积极构建纺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普遍提高纺织行业劳动生产率和新产品产值率。2.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改造为主要手段,以重点项目为载体,以配套政策为保证,把行业结构调整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一手抓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植和壮大。重点抓好国家和省里各类有资重点项目的调度实施,培植一批经济增长点;严禁新上落后产能,严格控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力实施行业信息化改造,推进两化深度融合。3.大力实施品牌创新和营销方式创新。一是以优势品牌为龙头,支持品牌企业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增加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文化及科技含量,使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和保持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加大品牌经营力度,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不断扩大销售区域和市场覆盖面,搞好售后服务,提高企业信誉和品牌知名度;二是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抢抓机遇,利用国外知名品牌企业调整重组的机会,积极与国际品牌企业开展合作,通过收购或入股海外品牌,形成国际化自主品牌,并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逐步形成国际化的中国原创品牌;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新营销方式,根据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国内市场巨大潜力,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加快企业转型步伐。要以提升品牌价值为核心,以品质为基础,加强品牌管理和品牌创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制定企业品牌发展规划,提高品牌在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物流、服务以及宣传推广各环节的整合能力。4.积极推进产学研用联合。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用联合的新途径,积极寻求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院(所)开展长期合作研究与技术协作,不断提升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依托青岛大学等大专院校、省纺科院等研究院所和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紧跟国际纺织工业发展趋势,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尽快攻克新型纤维开发、新型加工技术、纤维回收利用等一批纺织关键技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支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纺织行业创新机制。(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1.引导纺织企业“走出去”。鼓励有实力的纺织企业到投资环境好、市场潜力大、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办厂,通过投资和贸易相结合的方式开拓国际市场,规避贸易壁垒,拓展发展空间;鼓励有条件的纺织企业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收购国际知名品牌,建立设计、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增强纺织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推动纺织企业境外投资集群式、园区化发展,提高协同竞争力,降低“走出去”成本,规避“走出去”风险。2.做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监测预警和应对工作。针对纺织服装出口中可能出现的技术壁垒、紧急保障、反倾销等做法,借鉴、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国际通行准则,根据世界消费潮流和纺织品发展趋势,围绕绿色、环保纺织品的开发生产,深入研究国际市场对纺织服装产品安全、卫生和健康的标准要求,重点研究REACH法规、碳排放、碳标签、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国际标准和规范,做好防范和应对工作。3.加强行业自律,积极稳妥地扩大出口。一是不断适应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的新形势,通过质量、设计和品牌的提升,提高产品单价,优化品种结构,避免企业“同质化”,在保持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市场份额的同时,提高向新兴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比重,进一步保持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优势;二是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无序竞争。按照国际规则规范贸易行为,维护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秩序,保护知识产权,杜绝竞相压价,自相残杀;三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保障、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组织生产,自觉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4.鼓励优势企业打破地域界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向中西部转移剩余生产能力。特别要加大产业援疆力度,抓住国家实施一系列援疆优惠政策的有利时机,积极到新疆喀什等地投资创业,培育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优势互补,发展共赢。(三)继续深化改革,提高企业竞争能力1.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充分运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鼓励跨地区兼并重组、产业整合,在推进企业结构调整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一是鼓励装备先进、有一定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积极与有市场、有品牌、有实力的优势大企业合作,支持骨干品牌优势企业积极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抓住产业调整机遇,推进企业重组,把品牌优势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建设大型纺织生产基地;支持骨干企业与上下游产业配套发展,组成战略联盟,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支持重点企业及其核心配套企业成立行业联盟担保机构,共同抵御市场风险、金融风险;支持优势企业重组中小企业和困难企业,培植大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2.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一是按照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模式,围绕大企业龙头产品配套,发挥大企业技术和产业溢出效应,运用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加强技改导向,积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二是搭建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平台,完善市场开拓、信息网络、人才培训、投资创业、融资担保、管理咨询等六大服务体系,提高中小企业设计创意、产品质量、企业管理、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水平。三是大力推动产学研联合,促进中小企业共享技术成果转化及适用技术的推广。四是全面落实好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加强对纺织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最大限度发挥好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3.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加强纺织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依法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积极引入和采用6西格玛管理、标杆管理等一系列国际先进管理模式,在开展各项管理认证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加强企业在管理理念、体制机制、管理制度、组织形式、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在现代化管理创新理念上有所突破。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财务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重点加强以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为基础的全面质量管理、以5S管理为基础的现场管理、以及以设备综合管理为基础的设备管理。努力提高中小纺织企业的企业管理水平,促进全行业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1.强化机制建设,抓好基础管理。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节能降耗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强化监督检查、目标责任考核;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推广新能源利用节能示范项目;不断创新节能减排管理模式,积极参与合同能源管理(EPC)、清洁发展机制(CDM)等节能减排模式和相关国际合作项目;加强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规范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综合用能管理水平。2.大力推广节能降耗新技术。加快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及节能减排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推广应用;采用政府补助、国家买断等形式组织、推广和实施一批节能、降耗、减排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推进重点企业和产业集群实施节能减排改造。运用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废物排放进行实时监控,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通过两化融合促进纺织行业的节能减排。3.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鼓励有关企业加快高效、低成本纺织制品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以重点企业和纺织产业集群为重点,以清洁生产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三废”综合利用水平。4.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淘汰落后产能,采用高效节能工艺设备替代低效高耗工艺设备;如期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印染落后产能和化纤落后产能任务;落实和加大对各类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补贴力度,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积极性,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五)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1.推进信息化与企业生产制造经营各环节的深度融合。围绕企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技术改造等环节,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推动企业信息化上水平。突出抓好信息技术与产品设计、制造过程、经营管理、流通体系、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融合。2.推进信息化与各重点行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推广适合化纤、纺织、印染和服装等行业特点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专业化进销存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棉纺织行业重点推广应用配棉管理信息化以及生产自动检测、管理系统;服装行业积极采用人体数码扫描技术和裁剪缝纫自动组合技术和装备,实现服装设计和制造的集成,同时大力发展网上销售等电子商务模式;化纤行业重点应用生产过程集散控制系统和各类自动控制装置;印染行业重点应用织物染色印花工艺参数在线检测技术和有利于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自动控制系统。3.提高行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山东纺织网”等各类行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行业各类企业提供行业规划信息、政策信息、标准信息、市场信息、时尚信息、产品信息,建立和完善行业产品、市场、企业数据库,完善商品统计系统,市场信息监测预警、预报系统,数据库检索分析系统,为宏观调控与决策服务。(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1.建设行业领军人才队伍。采取学校教育和市场应用相结合、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等方式,依托重点项目、重点实验室、行业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为我省纺织行业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2.发展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围绕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发展壮大我省纺织行业急需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的专门技术人才队伍,重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及公共服务平台作用,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加大人才培养开发力度;支持高等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开展纺织行业各类专业人才的知识更新的继续教育,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建设一批纺织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基地。3.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整合和利用好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习培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短期培训等方式,重点加强先进装备和工艺、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现代管理等领域的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在岗培训制度,帮助职工制订职业规划,支持优秀工人到培训基地学习、实习;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要通过实施“金蓝领”培训工程,开展争创全省纺织行业首席技师活动,组织职业技能竞赛,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范围和人员数量等方式,激励广大职工岗位成才,壮大专业技能人才队伍。4、创新纺织人才管理机制。建立鼓励创新的分配激励机制,支持企业采取股权激励、期权分配、技术入股等方式,吸引和留住各类高端人才;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的选拔、考评、奖惩、培训制度,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生活环境,形成爱厂如家,爱岗敬业的工作氛围和留得住人才的用人机制,保证各类专业人才队伍的稳定性;积极落实高技能人才各项激励政策,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条件,激励广大职工岗位成才;建立企业、行业协会和大专院校的人才供求协调机制,及时沟通各类人才供求信息;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发展的文化内涵,提高职工政治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七)优化发展环境1.完善政策体系。通过政策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引导和推动结构调整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一是支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纺织产业。重点支持新型纺织材料、高端纺织装备、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应用,优先支持与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兼并重组、产业转移相结合的技术改造项目;发挥省科技计划等科技专项资金作用,支持纺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纺织工业关键技术及其装备领域实现突破;二是完善和发挥相关优惠政策的作用。用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重点支持纺织产业集群区内的检测、品牌、信息、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三是加快推进税制改革。重点推进增值税改革,解决棉纺企业“高征低扣”税负不公问题;尽快取消进口棉花滑准税,取消棉花进口配额,放开棉花市场,尽快使棉花价格、质量标准、营销方式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保持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政策的相对稳定,确保及时足额退税,适时减免纺织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加快推进纺织服装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专业设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先支持新型纺织纤维、高端纺织装备、产业用纺织品、品牌服装和家用纺织品企业上市融资,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和品牌运作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投融资券等,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加大对资质好、管理规范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纺织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继续加大对规模大、信誉好、品牌知名度高纺织服装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采用全球授信等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在国外建立原料基地、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拓展国际市场。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研究、规划和管理咨询服务,提供行业标准、数据统计、信息咨询、教育培训、技术交流等全方位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加强调查研究,制定行规行约,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有序竞争。要引导企业落实规划和产业政策,及时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落实各项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通知公告······&网上办事··········· 用户名:密 码:&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以上分辨率 鲁ICP备号 主办单位: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版权所有: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纺织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