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支付宝承诺函经营内容填错了怎么办 目前承诺函还没审核通过。 谢谢

今日: 3|昨日: 0|帖子: 719|会员: 10130|欢迎新会员:
主题: 13, 帖数: 29
主题: 19, 帖数: 36
主题: 43, 帖数: 94
主题: 6, 帖数: 470
主题: 4, 帖数: 10
主题: 1, 帖数: 1
主题: 1, 帖数: 36
主题: 8, 帖数: 18
主题: 4, 帖数: 9
前天&08:20
主题: 15, 帖数: 15
主题: 1, 帖数: 1
- 总计 10 人在线
- 最高记录是 308 于 .
Powered by来自子话题:
谢谢邀请。&br&&br&先说什么是SLF。&blockquote&常设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是央行在2013年创设的流动性调节工具,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br&&/blockquote&如果我们关注这一年多来央行推出的多项货币政策新工具,就会发现,中国央行的逻辑是从资产端出发构建中国的「利率走廊」(&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什么是利率长廊,如何评价利率长廊?&/a&)。一方面,央行通过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SLF(常设借贷便利)构建短期的利率通道;另一方面,通过PSL(抵押补充贷款)构建中长期的利率通道。&br&&br&央行5000亿SLF的消息传出后,不少机构的分析都认为其效力与全面降低0.5个百分点准备金率近似。虽说近似,但由于SLF的期限为1-3个月,所以实际效力并不能和全面降准,后者的影响更为深远。&br&&br&SLF和直接投放货币的差别,也正在于这1-3个月的期限。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无论是表内还是表外业务,银行都更加偏好将资金注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低风险领域,对实体产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而在SLF的短期期限下,银行出于流动性的考虑,会倾向于选择&strong&股票和债券市场。SLF为银行提供了流动性支持,&/strong&这样银行会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从而拉动经济增长。&br&&br&中国八月的经济数据可以说是非常糟糕,经济增长放缓的速度超过预期。虽然新华社发出「期待降息是对改革的不信任」这样的评论,官方也很明确不想让人们认为自己会推出「全面宽松」或者「强刺激」。但是,毕竟官方设定的GDP增速为7.5%。现在放出SLF,也难说和保增长没有关系吧。
谢谢邀请。先说什么是SLF。常设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是央行在2013年创设的流动性调节工具,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
来自子话题:
谢邀。这个问题有点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意味,不回答不行啊,哈哈。&br&让我用纽约之行另外一个小故事来解释一下吧。&br&&br&这次访学光华请了哥大和NYU的6个教授作了演讲,其中名气最大的是Z-score模型(公司财务状况打分模型,详见&a href=&/wiki/%E9%98%BF%E7%89%B9%E6%9B%BCZ-score%E6%A8%A1%E5%9E%8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阿特曼Z-score模型&i class=&icon-external&&&/i&&/a&)创始人NYU Stern商学院教授奥特曼老先生。&br&&br&老先生讲到,Z-score模型第一版推出后,受到了很多企业和评级机构的欢迎,因为这是一套有效的体系去评估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信用评级,以及去预测公司的破产指数。但是模型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因此老先生天天苦思冥想,如何在公司破产领域更有说服力。但是一直没有很好的思路。&br&直到有一天,Stern商学院的一位金融学讲师,本科生物学背景,在下午茶聊天时,无意间聊到Z-score预测公司破产的问题,那小哥说道,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在生物学中,婴儿夭折的概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速递减,一个2岁的孩子夭折的概率远小于未满月的孩子。老先生立即茅塞顿开!公司的财务健康指标,和成立的年限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初创企业,和经营多年的成熟期企业相比,破产的概率要大得多。由此把设立年限和相关系数引入Z-score模型,推出了升级版。&br&&br&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好的说明了问题。看似不相关的专业背景的人在一起,往往更容易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更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而这种多元化产生的互补效应,使得一个组织更有活力,更有创造性。&br&-------------------------------------------------------------------------------------------------------------------------------------------&br&最后,附上美联储内部偷拍的一张照片,陈列在二层大厅的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文艺范十足。&br&&img src=&/2c74b7cb96d_b.jpg& data-rawwidth=&336& data-rawheight=&4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6&&
谢邀。这个问题有点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意味,不回答不行啊,哈哈。让我用纽约之行另外一个小故事来解释一下吧。这次访学光华请了哥大和NYU的6个教授作了演讲,其中名气最大的是Z-score模型(公司财务状况打分模型,详见)创始人NYU Stern商…
来自子话题:
&p&&a href=&http://qz.com/148399/ben-bernanke-bitcoin-may-hold-long-term-promis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en Bernanke’s letter to Congress: Bitcoin and other virtual currencies “may hold long-term promise”&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这封伯南克的信里面,一个bitcoin的字眼都没有提到,从头到尾说的都是“虚拟货币,电子货币”。比特币这是蹬鼻子上脸,装自己是最叼的。比特币近来的涨幅,完全是靠媒体炒作,加既得利益者的忽悠。&/p&&br&&p&这种投资者狂热,见的太多了,跟资本市场炒作概念差不多,多空观点激烈,但是三根阴线就能改变观点,甚至性别。大多数人的发言都是屁股决定嘴巴,立场决定观点。同样一件事情,总能绕着弯弯的找出正反面观点,啊,这估计跟“事情要一分为二的看”哲学思辨观点差不多.....&/p&&br&&p&其实,这封信大致体现了联储的职责,他们监管的是银行机构,防范的是金融风险,很明显像比特币这种产品,挂着电子货币的名头,但是实际上即使明天崩盘了,也丝毫不影响金融系统,更别提影响实体经济,现在QE这堆破事儿已经让联储焦头烂额了,谁还有心力来管你这种小玩具?你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吧,毕竟“赌场”不应该归美联储管不是?&/p&&br&&p&目前为止,我还是旗帜鲜明的反对比特币,这局里面有真傻的,也有假傻的,赚了钱恭喜你,毕竟刀口舔血的不给点劳务费说不过去,观望的各位,也别焦灼,下面还有很多投资机会,一样买一个,十年之后,肯定财富自由。&/p&&blockquote&&p&&br&Bitcoin&br&Litecoin&br&Peercoin&br&Namecoin&br&Novacoin&br&Primecoin&br&Feathercoin&br&WorldCoin&br&CryptogenicBullion&br&Devcoin&br&Megacoin&br&Ixcoin&br&Copperlark&br&Digitalcoin&br&Terracoin&br&Freicoin&br&Mincoin&br&GoldCoin&br&Infinitecoin&br&Anoncoin&br&Zetacoin&br&TagCoin&br&QuarkCoin&br&BBQCoin&br&Yacoin&br&Tickets&br&Franko&br&Bytecoin&br&Fastcoin&br&Bottlecaps&br&BitBar&br&Luckycoin&br&Phoenixcoin&br&CraftCoin&br&Junkcoin&br&Emerald&br&GameCoin&/p&&/blockquote&
这封伯南克的信里面,一个bitcoin的字眼都没有提到,从头到尾说的都是“虚拟货币,电子货币”。比特币这是蹬鼻子上脸,装自己是最叼的。比特币近…
&p&仔细读了“央行负责人”发布的和接受采访的全文,个人的感受、大家探讨:&/p&&p&&b&1、
电商将追逐金融牌照,民营银行等金融从业资质将水涨船高。&/b&&/p&&p&央行强调:把线下金融业务搬到线上的,必须遵守线下现有的法律法规,必须遵守资本约束。这主要是针对一些成熟的电商企业,利用客户积累优势,打擦边球,通过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从事没有拿到牌照的业务,没有监管的羁绊反而产生出优势来。央行的意思是,你可以在线上玩金融,但也必须有牌照,接受线下机构一样的监管,这样才公平。言下之意是,有了证才能玩,要想保住证,就要服我的管。央行当然希望电商来抢民营银行等金融牌照,在他掌控下的金融变革才是他乐见其成的,。&br&&/p&&br&&p&&b&2、
P2P模式将平台化,去资金池意味着钱要赚在明处。&/b&&/p&&p&P2P这类真正的互联网金融最近暴露的问题比较多,线下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一夜间都改投换脸叫P2P了,资金池成了基本操作手法了,这样一来差不多具备了网上银行的功能,这当然触碰了央行的底线,是无法容忍的,可以预计,这方面的打击力度将加大。当然,我也认为这样遍地开花搞资金池,对投资者风险很大。&/p&&br&&p&&b&3、
众筹模式面临挑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发行证券仍是合规性的最大障碍。&/b&&/p&&p&众筹是我非常看好的金融模式,我认为基于创意娱乐的小额产品众筹、和基于解决小微创业企业的股权众筹,都是有其价值内涵和生命力。在目前的法制体系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非法发行证券的刑事、行政风险,是阻碍他们发展的最大障碍。美国的JOBS法案的颁布赋予了众筹的法律地位,但是也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央行此次仍是原则性警告,意味着他们还在观察,监管口径的模糊一种含义是更大的风险,另一种理解是只要不踏资金池的红线,目前还是任期发展的野蛮生长期。我倾向于后一种理解。&/p&&br&&p&&b&4、
第三方支付必须以电子商务的交易为基础&/b&&/p&&p&“互联网金融中的网络支付应始终坚持为电子商务发展服务和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的小微支付服务的宗旨”,这句话大家都看的懂,央行的意思翻译一下:第三方支付牌照发了这么多,是为了给你搞电子商务的,是促进交易,促进GDP的,你们别用来抢银行转账的事,要做增量,不要抢别人饭碗。小钱转转也就算了,大额转账结算你也能做,银行怎么办。&br&&/p&&br&&p&&b&5、二维码支付业务和虚拟信用卡业务只是暂停,不会终止&/b&&/p&&p&暂停二维码支付主要是防骗子,暂停虚拟信用卡主要是对用卡实名制冲击太大,为了反洗钱。央行强调,“只是暂停,不是终止”,“肯定地讲,这个办法的重心不在具体额度上,而是在业务及流程的各项风险控制上。”我看,未必。短期之内这类业务的额度,可能还是“小额、快捷、便民”。&/p&&br&&p&&b&6、为传统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保有机会,或转为后发优势&/b&&/p&&p&央行说:“互联网金融创新应服从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的总体要求。”“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一切金融创新,均应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有利于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央行对流动性的调控,避免因某种金融业务创新导致金融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增加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也不能因此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转化,进而降低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能力。”&/p&&p&这些内容就是针对余额宝类似产品的。为什么会造成不稳定呢?为什么会降低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能力呢?为什么会影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呢?&/p&&p&因为你们来的太快,又切中了金融弊端和要害,传统银行都没准备好。所以,你们要缓一缓,让传统银行赶紧改变、跟上。但是,以我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那些传统银行内部盘根错节,怎么能改,互联网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互联网思维,是商业民主化思维,是用户至上思维。也许有的银行改变了,也许会有后发优势,但是我看,太难。&br&&/p&&br&&p&作为一个金融法律从业者和普通用户,我认为监管和规范总归是好事,我希望出现更多的搅局者,但不是捣乱者。至于监管,我希望,管理层没看清时,还是让其野蛮发展,不要瞎管乱管,扼杀了未来。这次央行表态,总体基调是积极稳妥的,谨慎乐观。&/p&
仔细读了“央行负责人”发布的和接受采访的全文,个人的感受、大家探讨:1、 电商将追逐金融牌照,民营银行等金融从业资质将水涨船高。央行强调:把线下金融业务搬到线上的,必须遵守线下现有的法律法规,必须遵守资本约束。这主要是针对一些成熟的电商企业…
来自子话题:
谢邀。&br&&br&我们常说的美联储,即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是根据欧文格拉斯法案(或称联邦储备法案,Owen-Glass Act
1931)成立的美国货币政策主管机关,包括美联储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公开市场委员会三大机构。&br&根据该法案,美联储是一个由国会授权的成立的,由各会员银行联合组成的独立机构,不仅独立于美国政府,也独立于国会,体现在:&br&1、美联储的股东是3000多家会员银行;&br&2、美联储不是政府的组成部分,政治上独立于白宫;&br&3、美联储不接受国会拨款,财政方面独立于国会;&br&4、美联储委员会的委员任期长达14年,横跨数届总统及国会议员任期,以确保其独立性。&br&因此,&b&在所有制方面,美联储不是国有的&/b&。&br&&br&但是(每次“但是”出现的时候都是最讨厌的),美联储又跟美国政府关系密切:&br&1、美联储委员会的委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任命;&br&2、美联储的高级雇员由政府任命;&br&3、美联储承担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会员银行监管、国家支付系统等职责;&br&4、美联储每年利润的94%需交给财政部;&br&5、美联储需要接受国会监督,国会有权调整美联储的职权;&br&6、美联储需要与白宫协调来制定金融货币政策。&br&因此,&b&在职能方面,美联储类似一个政府机构。&/b&&br&&br&网上有一种流传很广说法,说罗斯柴尔德伦敦和柏林银行、巴黎莱哲银行、意大利以色列摩西银行、汉堡和阿姆斯特丹沃伯格银行、纽约雷曼兄弟银行、纽约昆氏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纽约高盛等八家是美联储的最大股东。这种说法来源于Gray Kah所写《占领全球之路》一书,但这种说法肯定是错误的。&br&这里要介绍一下美联储的组成。根据欧文格拉斯法案,美联储将全国划分为12个储备区,每个储备区成立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区储备银行。而各地区联储的股权,则&b&由各地区的会员银行根据其资产比例认购。&/b&美联储的会员银行分两种,一种是全国性银行,强制入会,另一种是州内银行,自愿入会。但无论哪一种会员,都是美国银行,也就是说,&b&非美国的银行,是不可能成为地区联储的会员,就更不可能成为美联储的股东。&/b&&br&虽然说八家金融巨鳄控制美联储的说法不符合实际,但金融巨鳄们对美联储的影响力确实是巨大的,这主要体现在对于地区联储股份的持有方面。例如,根据《美联储的秘密》(Secrets of Federal Reserve)一书披露,到1983年,纽约联储的大股东分别是花旗15%、大通曼哈顿14%、摩根信托9%、汉华8%、汉诺威7%,而众所周知,这几家大银行的背后,大多有着洛克菲勒、摩根、罗斯柴尔德等金融家族的影子。从这个角度上说,美联储不仅是私人的,而且是金融大鳄们的掌中玩物。&br&&br&上述资料引自:&br&美联储官网:&a href=&http://www.federalreserve.gov/&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还原真实的美联储》,王健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br&《美联储的秘密》,尤斯塔斯·穆林斯[美] 著,肖艳丽 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br&以及网上的新闻、评论等综合而成,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谢邀。我们常说的美联储,即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是根据欧文格拉斯法案(或称联邦储备法案,Owen-Glass Act 1931)成立的美国货币政策主管机关,包括美联储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公开市场委员会三大机构。根据该法案,美联储是一个由…
谢谢邀请。&br&&br&通俗的解释,的确是个挑战,尝试一下哈:&br&
池子里面有水也有冰。水的流动性比较高,但收益低;冰无法流动,但收益高。到期要支付的只能是水,不能是冰。通常情况,我有冰,如果有到期的债务,我周转不开,其他银行可能让我质押冰,贷一点水给我。但有时候大家都这么干,都需要水,水的价格就不断攀升,直到比冰还贵,但到了年底,大家都需要水的时候,水就不够了。&br&
这个时候央行出手,根据你的固态冰,给你液态水,于是你不会债务违约。&br&&br&
一旦违约,大家都觉得你会有问题,于是可能出现恐慌性的事件,造成莫须有的事情发生,对银行,可能就是致命的。&br&&br&
央行的逆回购,就是给所有有冰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给予一定量的水(现金);回购反之。
谢谢邀请。通俗的解释,的确是个挑战,尝试一下哈: 池子里面有水也有冰。水的流动性比较高,但收益低;冰无法流动,但收益高。到期要支付的只能是水,不能是冰。通常情况,我有冰,如果有到期的债务,我周转不开,其他银行可能让我质押冰,贷一点水给我。…
洗衣机在洗衣服,正好扯上两句没用的。&br&&br&这次流动性危机其实是可以预判到的。据我所知,在上个月底就有很多私募启动了风控,做的非常好。&br&&br&流动性危机的源头在哪里呢?&br&我们自己分析源头可能是两方面:&br&1.外管局出的关于银行头寸管理和虚假贸易的文件。这个是起到了作用的。从1-5月用奇葩中的战斗葩都不足以形容的外汇占款数字就可以解释了。这其中包含了融资铜,融资大豆为代表的信用证套利。还有离岸利率套利等等一系列的玩法,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br&2.央行态度。从近期来看,央行的一系列动作都是在从市场上抽取流动性,其中100亿的央票则是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SLO的取消和30亿的央票只是央妈对于傲娇的四大行求奶的拒绝而已。而这种情况,在星空哥当政的时候是不敢想象的。&br&&br&&br&21世纪对于第一次光大的违约报道是准确的,SLO取消那天银行间市场推迟关机不大不小也算个事故了。但是关于中行违约和4000亿什么的完全就是扯淡了。考虑到6月20号的大跌和6月21号是1306的结算日,我私下猜测是多头无奈了,只能靠释放谣言进行反击。&br&&br&流动性有多紧张?6月份我大约接到了100多个理财产品的推销电话,来自于各种不同的银行。在隔夜shibor最紧张的时候,3,5百万的现金都有人陪着笑脸。&br&&br&以上献给三水哥,以表明我是真爱。
洗衣机在洗衣服,正好扯上两句没用的。这次流动性危机其实是可以预判到的。据我所知,在上个月底就有很多私募启动了风控,做的非常好。流动性危机的源头在哪里呢?我们自己分析源头可能是两方面:1.外管局出的关于银行头寸管理和虚假贸易的文件。这个是起到…
来自子话题:
谢谢邀请。&br&&br&主要是由美联储成立之初美国经济的地理分布决定的。&br&&br&按照1913年国会通过的《联邦储备法》,美联储由在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和分布美国各地区的12个联邦储备银行组成。如下图所示,12个联邦储备银行的总部分别位于1波士顿、2纽约、3费城、4克里夫兰德、5里士满、6亚特兰大、7芝加哥、8圣路易斯、9明尼阿波利斯、10堪萨斯城、11达拉斯和12旧金山,每个联邦储备银行各自负责一个大区。&br&&img src=&/42b86127bbe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42b86127bbea_r.jpg&&&br&美联储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操作,由公开市场委员会制定。委员会成员包括华盛顿联邦储备局的7位执行委员加上5个联邦储备银行主席。题主在描述里说,&blockquote&只有 12 名委员可以投票,7 名理事会成员是有永久投票权,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也有永久投票权&br&&/blockquote&这是对的,但是后面那句&br&&blockquote&另外的 4 票,由剩余的行长轮换&/blockquote&其实并不十分准确。具体来说,剩下4票的轮流分配是这样的:&br&&br&&b&1票,1波士顿、3费城、5里士满联储主席轮流投;1票,4克利夫兰和7芝加哥轮流;1票,6亚特兰大、8圣路易斯、11达拉斯轮流;1票9明尼阿波利斯、10堪萨斯城、12旧金山轮流投。&/b&&br&&br&对照上图就知道了,1&b&波士顿、3费城、5里士满,4克利夫兰、7芝加哥轮流;6亚特兰大、8圣路易斯、11达拉斯,9明尼阿波利斯、10堪萨斯城、12旧金山,&/b&这样的“分组”主要是地理位置决定的。为了分权制衡,防止政策决策权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如纽约),就需要东、西海岸和中部地区在公开市场委员会都具有相对平等的决策权。&b&而分组轮流,减少投票数目,也能提高决策效率,同时有利于各“区组”内部的储备银行间分权制衡。&/b&&br&&br&同样对照上图可知,多数联邦储备银行分布在美国的东北部地区,这主要是由于1913时,美国的经济重心在东北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之所以有永久投票权,是因为纽约在美国经济中占据着最重要地位。克利夫兰和芝加哥联储主席每两年就可以担任公开市场委员会投票委员,而其他联邦储备银行主席则需要三年,也是因为克利夫兰和芝加哥彼时是全美制造业重心,在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br&&br&———————&br&增补:&br&回复:@Jeremy :&br&&blockquote&总统提名为什么有7票?是否可以理解为政府对货币政策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br&&/blockquote&总统提名的是华盛顿联邦储备局的7位执行委员,而且提名需要国会批准。更重要的是,《联邦储备法案》规定这7名执行委员的任期需要间隔两年。也就是说,如果总统在2014年提名某个委员并获得国会批准,那么提名下一个就要等到2016年,提名下下一个要等到2018年。因此在一届总统4年任期内最多只有两个执行委员的任期结束,需要总统提名新人。(执行委员任期为14年,无法连任,如果总统想要罢免他们,必须有国会2/3的赞成票才可以,除非委员犯了严重错误,否则基本没有可能。)&br&&br&目前,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拥有完全的独立性,不受总统和财政部影响。这一独立性受现行的《联邦储备法案》保障:“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时不受包括总统在内的任何行政政府部门干预。” 可以参见这个回答:&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 class=&internal&&美联储于 1913 年《联邦储蓄法》建立,为何直到 1951 年《美联储-财政部协议》生效时才实现真正独立地运行?&/a&
谢谢邀请。主要是由美联储成立之初美国经济的地理分布决定的。按照1913年国会通过的《联邦储备法》,美联储由在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和分布美国各地区的12个联邦储备银行组成。如下图所示,12个联邦储备银行的总部分别位于1波士顿、2纽约、3费城、4克里夫兰德…
来自子话题:
前脚两会刚开完,后脚就发文。应该是酝酿监管有一段时间了,关注点应该是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只是加速发文的导火索。&br&个人乱猜:&br&1.虚拟信用卡估计歇菜了。&br&2.二维码得整顿,但死不掉。线上跨界打线下擦边球后面估计要收敛一点。线下721分配模式里面,银联的1受损是肯定的。要说没银联在里面做工作,鬼都不信。更大的可能性是战术上延缓,喘口气重整旗鼓。银联政策保护没有的情况下,最近一直拼命拉拢小弟,加大线下的壁垒和同盟,比如前两天银联老总亲自给拉卡拉新品站台。&br&3.腹黑一下估计还有些利益方,主要是银行在里面折腾。&br&(1)二维码如果做起来,为了占市场,以互联网公司的德行,估计手续费什么的要下降或者免费。长远看7和2也得受冲击。&br&(2)银行、运营商和银联投了这么多亿搞NFC,就这么完蛋实在不甘心啊。&br&(3)二维码支付以及商圈做起来,长久看,银行很可能就成一个通道商了,有点追求的银行很有可能提前敲打一下。&br&(4)中信银行业内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br&&br&&b&3.15补充&/b&&br&没啥内幕资料,都是假设推假设,结论可能都是错的。这事我其实最感兴趣的是互联网冲击金融行业,以及由此延伸的一系列创新与监管、突破与封锁、同盟与背叛的众生像。多年后回首这段时间,可能会发现,原来我们这些从业人员就置身在这个行业巨变当中,人的一生有这种机会并身处其中做些事的时点应该不多。这个要是有牛人能写一本书,我肯定有兴趣读一读。&br&另外:虎嗅上看到一个分析文章,&a href=&/article/29765/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支付宝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i class=&icon-external&&&/i&&/a& 从央行发文的规范角度展开讲,也是一个角度,推荐一看(作者的观点我有保留)。&br&&br&有人私信问我二维码支付安全性问题。我的观点:二维码有风险不代表二维码支付有风险。很多人把这两个混为一谈,这是在讨论的时候偷换概念。&br&&br&&b&3.17补充一些近期资料和其他消息的看法&/b&&br&&b&不出意外的话,后面应该没新增内容了。这个事情官方已经定调子了,后面肯定要降温。除非网上流传的那个支付限额的讨论稿正式公布。&/b&&br&1.央视3.15晚会大谈支付安全性问题&br&这个事情有人说阴谋论,两个央字头的联手坐局。我感觉不至于。可能是央视和央行提前有过沟通。与其媒体曝光,舆论事态失控,不如抢先发文,至少主动权在监管部门手中。&br&&br&2.函件以支付司函的名义发各地支付处的一些蹊跷。&b&(有些内容受第一次更新虎嗅那个文章的启发,咨询了一些政府部门待过的同事看法)&/b&&br&(1)函发各地支付处,而不发腾讯、阿里两个当事公司。这个是央行支付司监管的惯例,类似证监会经常搞窗口指导一样。函的政府公文级别比较一般,主要是为了避免直接采取行政行为导致的舆论压力和法律风险。&br&(2)为什么函件没有送中信银行,虚拟信用卡不是和他家直接相关吗?&br&你咋知道没送呢?也许人家没公布或者受到一个电话指导了呢。&br&这个函件捅到媒体而成为大众话题,本身可能&b&(注意是”可能“,我乱猜的)&/b&就是互联网企业公关手段,通过舆论引导乱中摸鱼,因为做这行的稍微留心都会感觉情况不妙(后面第3点说明)。&br&而且,银行是归银监会管的。央行不宜直接出面叫停信用卡业务。银监会和央行分家以后,两家关系本身就有一些微妙,对某些事情的看法也不太一致(比如去年年中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监管风暴)用函表示口气不是那么硬,有商量意思,但是你要是以为这次不是来真的,那就太天真了。&br&&br&3.加强监管的事情。其实如果有心把近期舆论串起来,脉络很清楚的,&b&当然也可能是我过分解读——传统银行势力和新兴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金融上的公关大战。你来我往,步步升级,最后惊动家长出面,玩脱了一锤子先暂停 。&/b&几个关键事件(懒得找网址链接了,将就看吧):&br&(1)过年前到正月十五:去年12月到今年的预授权套现风波,官方公布损失10几个亿。第三方支付的风控乱象应该已经引起监管层重视。(事情的起因是亲儿子银联的规则漏洞被人钻了,这个你懂得暂时不会有结果的)。阿里腾讯几乎一天一个新闻,今天余额宝突破多少亿,明天财付通红包引爆网络,太高调了,不引起重视才怪了。&br&(2)钮文新发文质疑余额宝。这篇漏洞百出的文章,因为作者央视证券频道专家头衔,因为切合了老百姓对政府垄断的怨愤,掀起了公关大战的序幕。官场商场预作大事,先拿个小卒子探风,古今都不例外。&br&(3)媒体曝光银行业协会呛声声明。升级到协会了,更进一步。&br&(4)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互联网金融,以及几个大佬发言力挺(会议期间还穿插了3大行“断供”余额宝新闻,这是银行方面在两会秀肌肉,刷存在感)。到这个点,互联网金融行业里再迟钝的人也会感觉有些不妙,所谓的”支持“,那是我有控制权的情况下才会说的。政府的话有的时候要正反两面领会。&br&(5)中信银行暴涨。各种新闻透底,八卦小道消息乱传—比如阿里腾讯两家争当虚拟信用卡首发厂商内幕之类。这个是函件发文的导火索。&br&(6)《21世纪经济报道》爆出来的支付限额的讨论稿。第三方支付明显劣势。这个事情短期之内暂告一段落就是这个判断。你再拿互联网舆论那一套折腾,惹毛了boss直接撕破脸。&br&&br&最近两个月的事情总结&br&1.第三方支付这个互联网金融的基石引起了大众关注,普及了理财观念和行业知识是好事,特别是大众和新兴的从业公司的风险教育。&br&2.做金融的闷声大发财理念再次得到验证,太高调遭雷劈。&br&3.有组织、有纪律,步调一致,顶住大众舆论,步步深入的势力还是底蕴深厚,老姜一枚。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上了一门生动的孙子兵法课,估计会考虑加大政府资深人才引进,检讨公关策略,加强对监管部门的报备和汇报。&br&&br&&b&你以为这就结束了?行业融合的大戏才刚刚开始呢!&/b&
前脚两会刚开完,后脚就发文。应该是酝酿监管有一段时间了,关注点应该是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只是加速发文的导火索。个人乱猜:1.虚拟信用卡估计歇菜了。2.二维码得整顿,但死不掉。线上跨界打线下擦边球后面估计要收敛一点。线下721分配模式里面,银联…
妈,我的钱都放高利贷放给同学了,这两天手头紧,没钱交学费了。&br&这熊孩子,给你2000块先花着,下周还我!
妈,我的钱都放高利贷放给同学了,这两天手头紧,没钱交学费了。这熊孩子,给你2000块先花着,下周还我!
谢谢邀请。&br&&br&我在新加坡读高中时经济课上讲过这个问题。碰巧这还是新加坡一道2012年的A-level题目。归根结底还是由新加坡的经济类型(nature of the economy)导致的。&br&&br&作为一个小小的岛国,新加坡有着极小而开放的经济,资金流动过于自由(a small and open economy with perfect capital mobility),而这种类型的经济体由于对资金的需求和供应(demand and supply)太少,不足以影响国际市场上的利率,所以只能接受其他国家的利率(interest rate taker)&br&&br&举个栗子:如果新加坡发生了较大的通货膨胀(inflation),想通过增高利率的方式来降低消费(consumption)和投资(investment)水平,那么其他国家的投机人会立即看准新加坡的高利率,而把大量资金转到新加坡(short-term capital inflow)。对新币的需求会使其在国际货币市场上迅速升值。而反之亦然:如果小坡降低利率,资金外流,新币会随之贬值。汇率的大浮动波动对于这样一个小的经济体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小坡是不可能冒这种风险的。&br&&br&从另一方面讲,因为对于新加坡来说,出口与入口太重要了(4倍的GDP),重要的生活用品与工业原料全由进口,而工业成品大量出口,旅游服务业也十分重要,所以通过直接调节汇率(MAS的工作)来控制经济发展动向无疑更加有效,也能给投资者,企业和居民以信心。补充一句,新加坡多年以来的汇率政策是小范围逐步升值(small and gradual appreciation).&br&&br&不好意思地说,我的经济修的只是H1(初级),没太对这个学科上心,而且已经结业一段时间了,很多细节已经有些模糊。希望以上的回答可以帮到你。如果还有问题我可以去请教同届的经济大神们。
谢谢邀请。我在新加坡读高中时经济课上讲过这个问题。碰巧这还是新加坡一道2012年的A-level题目。归根结底还是由新加坡的经济类型(nature of the economy)导致的。作为一个小小的岛国,新加坡有着极小而开放的经济,资金流动过于自由(a small and open econ…
来自子话题:
&p&&strong&【原创有态度,简单好理解】&/strong&&/p&&p&作者:简七读财专家组Ren&/p&&p&自述:已经挣扎,并准备长期挣扎在股海第一线的简七小伙伴。&/p&&p&-------------&/p&&p&各位小伙伴,为了促进理财界的和平,防止你兜兜里的钱被通胀无情的破坏,今天呢我就来班门弄斧一下,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债逆回购。&/p&&p&为了能让大家更好的理解,通篇我决定使用粗俗...啊,不太对呐,是通俗的语言把这个超短期赚钱小工具介绍给大家?ω?&/p&&br&&p&&strong&?什么是国债逆回购&/strong&&/p&&p&首先,我们先来理解参与者,分为三方:&/p&&p&&strong&1.需要钱的一方:&/strong&&/p&&p&这一方的手里有国债券,现在需要现金,我们称为正回购方(融资方);&/p&&p&&strong&2.借出钱的一方:&/strong&&/p&&p&这一方手里有现金,需要找到能让它增值的地方,我们称为逆回购方(融券方)。&/p&&p&&strong&3.监督方&/strong&&/p&&p&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p&&br&&p&所谓逆回购,可以理解为你主动表示可以借一笔钱出去,同时融资方向你许诺一定的利率,以换得你的现金。到了约定时间呢,借钱的那一方就会乖乖地按照约定利率向你支付本金和利息。整个期间由中间方冻结住融资方的债券作为质押。&/p&&br&&p&本质就是我们借了一笔超短期贷款给有国债券的兄弟,对方以其做质押,然后你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p&&br&&p&&strong&?要借出多久&/strong&&/p&&p&逆回购是一种短期金融市场的融资手段(一般期限在1天-182天),不同的天数对应着不同的资金返还时间,7、14天等短期品种最受欢迎,也最活跃。&/p&&p&资金T+N+0日可用,比如1天期逆回购,第二天资金就可以在场内用于购买股票,如果取现需要T+N+1日。&/p&&br&&p&必须必须要注意的是,钱得交易日才会回来。要是不开市,到账的日期就要顺延!比如你要是周五买一个1天的逆回购,那就要到周一钱才会回到你的账户哦!如果要取现则是要等到周二呢!&/p&&p&【本段特别鸣谢M酱血泪分享,回复微信数字42可查看《m的读书笔记及理财经验小结》】&/p&&br&&p&&strong&?门槛多少&/strong&&/p&&p&&strong&上海证券交易所:&/strong&&/p&&p&至少10万元,以及10万的整数倍。&/p&&p&&strong&深圳证券交易所:&/strong&&/p&&p&1000元,以及1000元的整数倍。&/p&&br&&p&&strong&?风险高吗&/strong&&/p&&p&在整个交易过程中,证券交易所充当了中介、监督、执行的三重角色,一旦成交,对方的国债就被冻结。时间一到,交易所就自动把本钱利息划到你的账户上。&/p&&p&作为资金融出方,散户在交易所进行逆回购的交易对手是结算中心,如果融资方到期不能按时还款,结算公司会先垫付资金。&/p&&br&&p&因此,国债逆回购的安全性超强,基本等同于国债。&/p&&br&&p&&strong&?收益几何&/strong&&/p&&p&这个估计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说了这么多,逆回购的收益率到底如何呢?全年来看年化收益在3%-5%,略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但时不时的会出现一些逆天的利率水平,10月底就出现了若干9%、12%这样的年化收益。&/p&&br&&p&收益这样高高低低,什么时候买最好呢?小伙伴们别心急,我们先来看看今年逆回购利率走势的示意图:&/p&&p&拿小Ren最喜欢操作的一个逆回购来说好了,这是今年它的利率走势图,我们来看看利率最高的两个点出现在什么时候:&img src=&/01eabe81bd755b82746bdb032b9ace7b_b.jp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01eabe81bd755b82746bdb032b9ace7b_r.jpg&&&br&&/p&&p&对了,就是月末的一段时间。&/p&&br&&p&如果央行这种时间点自己再进行一些正回购的市场操作,就会导致市场上的钱越发紧张,逆回购市场的利率就越高。&/p&&p&【长知识】&/p&&p&可以参考我们昨天的《讲给女生听的货币政策》(回复微信数字52可见),中央银行进行正回购,代表央行借入资金,所以资金这种商品的需求增大,进而价格提高(利率上升);如果央行进行逆回购,代表央行放钱进市场,利率会降低,市场流动性会增加。&/p&&p&所以央行操作逆回购还是正回购,释放的是一种货币政策走向的市场信息哦!&/p&&br&&p&Ren再告诉大家个小秘密,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在每周的周三、周四是最容易出现高利率的日子。额,这些都被你们知道了,我以后也没得什么玩了&/p&&p&(*?Д`)&/p&&p&反正听到新闻说银行缺钱神马的就去看看国债逆回购的行情吧......&/p&&br&&p&&strong&?收益怎么算&/strong&&/p&&p&Ren帮大家计算一下收益率,假设你现在有RMB10000元,按照一般会出现的5%利率进行3天逆回购的计算,由于逆回购的佣金率很低,我们这里忽略不计。&/p&&p&Y=/365=4.1元&/p&&p&你通过1分钟的操作为自己赚回了一天的早饭钱。相比把钱放在银行或者券商账户里白白贬值,这样的选择是不是更能被小伙伴们接受呢!&/p&&p&【佣金水平真心低】&/p&&p&国债1、2、3、4天回购佣金水平为10万元1天1元;&/p&&p&7天回购,10万元每笔5元;&/p&&p&14天回购,10万元每笔10元;&/p&&p&28天回购,10万元每笔20元,&/p&&p&28天以上回购,10万元每笔30元封顶。&/p&&br&&p&&strong&?如何操作&/strong&&/p&&p&说了这么多,说说如何进行国债逆回购的操作。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操作一次,然后坐等钱归来即可。&/p&&br&&p&&strong&☆准备工作:&/strong&&/p&&p&1.在券商开户;&/p&&p&2.向券商声明(开户时或打电话)开通国债逆回购项目;&/p&&p&3.在券商账户内有一定的余额。&/p&&br&&p&现在假设我们要进行深圳交易所7天期回购品种逆回购,拆出资金5000万元,年利率9.11%。&/p&&p&&strong&&strong&☆&/strong&操作方法:&/strong&&/p&&p&进入交易界面,点“委托卖出”&/p&&p&证券代码:&/p&&p&131801(下面列出了所有可输入的代码)&/p&&p&委托价格:&/p&&p&9.11(系统自动跳出来的,你可以修改,但建议别挂高价,现在是啥就挂啥,挂现价比较容易成交)&/p&&p&卖出数量:50&/p&&p&&strong&&strong&☆&/strong&截图给你们感受一下:&/strong&&/p&&p&然后点融券下单,诺,就操作成功了,一个礼拜后收到你赢得的收入,自动进入你的账户。&/p&&img src=&/be0c16ad66ab9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17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p&&strong&?品种有哪些&/strong&&/p&&p&&strong&&strong&☆&/strong&上交所回购品种:&/strong&&/p&&p&1天国债回购(GC001 代码204001)&/p&&p&2天国债回购(GC002 代码204002)&/p&&p&3天国债回购(GC003 代码204003)&/p&&p&4天国债回购(GC004 代码204004)&/p&&p&7天国债回购(GC007 代码204007)&/p&&p&14天国债回购(GC014 代码204014)&/p&&p&28天国债回购(GC028 代码204028)&/p&&p&91天国债回购(GC091 代码204091)&/p&&p&182天国债回购(GC182 代码204182)&/p&&p&&strong&&strong&☆&/strong&深交所回购品种:&/strong&&/p&&p&1天国债回购(R-001 代码131810)&/p&&p&2天国债回购(R-002 代码131811)&/p&&p&3天国债回购(R-003 代码131800)&/p&&p&4天国债回购(R-004 代码131809)&/p&&p&7天国债回购(R-007 代码131801)&/p&&p&14天国债回购(R-014 代码131802)&/p&&p&28天国债回购(R-028 代码131803)&/p&&p&91天国债回购(R-091 代码131805)&/p&&p&182天国债回购(R-182 代码131806)&/p&&br&&p&&strong&?Tips&/strong&&/p&&p&1.建议做股票的童鞋没有操作的时候进行逆回购 没有必要专门开通;&br&2.只是资金闲下来时候的一种闲暇投资,不能作为资产增值的主要方式。&/p&&br&&p&&strong&?感悟&/strong&&/p&&p&就这样了,最后给小伙伴们说一个巴菲特的故事。&/p&&p&有一回巴菲特在地上看到一枚1刀硬币,他弯下腰拾起这枚硬币,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惊讶不已,只见他说:“这是另一个十亿美元的开始。”&/p&&p&这次就说到这里,小伙伴们,下次再见。&/p&
【原创有态度,简单好理解】作者:简七读财专家组Ren自述:已经挣扎,并准备长期挣扎在股海第一线的简七小伙伴。-------------各位小伙伴,为了促进理财界的和平,防止你兜兜里的钱被通胀无情的破坏,今天呢我就来班门弄斧一下,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债逆回购。…
推广金融IC卡是十二五规划下金融服务民生的具体措施之一。在2010年颁布了修订版《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2.0)》(PBOC 2.0)后,最近几年央行都在发文部署的推广工作,PBOC 3.0也已在2013年年初颁布和施行,相关文件明确规定了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各家银行也积极配合,年的IC卡的发卡量分别是1.3亿、3.9亿张,数以百万计的ATM、POS也已完成相关改造。大家在这两年应该能明显的感觉到身边的IC卡多了很多,其实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的。众多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惜余力推广金融IC卡,主要有几方面原因:&br&&br&&b&第一,从根本上提高银行卡的安全性。&/b&&br&&br&磁条卡技术简单、信息易被复制,使用盗录装置复制银行卡、通过针孔摄像机在ATM上偷录持卡人密码等事件屡见报道。这些伪造磁条卡、盗用磁条信息的案件频繁发生,给持卡人、发卡机构造成巨额损失。IC卡与磁条卡相比安全性大大提高,复制与伪造更加困难,增加了读写保护和数据加密保护,并且在使用保护上采取个人密码、卡与读写器双向认证。芯片卡复制难度极高,具备很强的抗攻击能力,可以有效防范金融犯罪。&br&&br&另外,在跨国交易中,银行卡国际组织的“风险转移”政策,将发卡行承担银行卡欺诈风险改由发卡行、收单行中未采取EMV(国际上一种银行IC卡标准,后面再详述)迁移的一方承担。众多国家和地区陆续完成银行卡IC化(称为“EMV迁移”),银行卡欺诈风险不断向中国转移。而世界各地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推广使用IC卡后,伪卡欺诈率才会大幅度下降(有报道称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区在实施了IC卡迁移后,银行卡欺诈率下降了90%以上)。&br&&br&&b&第二,有利于商业银行业务创新。&/b&&br&&br&相比银行磁条卡存储空间小、无运算能力,3.0标准下的IC卡由于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技术,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寿命长、可脱机使用、支持非接触使用、支付更快捷、可支持多应用的特点。IC卡是一个具备多应用加载的平台,可丰富银行卡产品系列,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重要技术手段。IC卡除了具备传统磁条卡所拥有的消费、取款、存款、预授权等功能外,还能做脱机支付、快速支付、积分消费等特色交易。&br&&br&当前的银联IC卡已能满足较多行业的支付服务需要,被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便利店、药店等行业,常见的有社保卡、公交卡、大学城一卡通等。因IC卡实现了金融支付、信息记录、安全验证等多种功能,所以还为航空、俱乐部、物流等行业提供全面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br&&br&举个例子,IC卡特色功能之一是非接触小额支付扩展应用,主要有分时分段扣费和脱机预授权消费两种应用模式。在分时分段计费的模式下,持卡人预先并不知道本次消费的金额,在消费完成后,计算出消费金额再进行扣款,典型的应用场景是地铁、高速公路(分段计费)和停车咪表(分时计费)等。脱机预授权消费模式允许终端在脱机的环境下预先冻结卡片中的部分金额,再根据实际消费情况对金额进行扣除,典型的应用场景如乘坐高铁。对于以上提到的特定的支付场景,可以用非接触小额支付扩展应用来实现,而普通的磁条卡实现这些功能则相对困难。&br&&br&&b&第三,政府管理、服务民生的迫切要求。&/b&&br&&br&目前,社会上充斥非金融机构发行的支付卡,以及具有商业管理功能、政府管理功能的支付卡。由于发卡主体多样、技术标准不一、不能全国联网统一清算、账户资金管理不规范,“一事一卡,一人多卡”的现象非常普遍,持卡人携带和使用不便,卡内沉淀资金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存在很多潜在风险。央行在2010年的颁布PBOC 2.0时有一个专题报告指出:“以金融IC卡为主导,实现跨行业、多领域的支付和管理,逐步减少、替代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卡,实现一卡通用(在全国范围内通用支付)、一卡多用(多个行业共用一张卡),是统一规范支付市场、强化行业管理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民生能力的必要抓手。&br&&br&央行在前两年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了推进金融IC卡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标准、鼓励创新”原则:“政府引导”是在人民银行和相关政府部门引导下,对金融IC卡全面推广进行政策指导和协调;“市场运作”是金融IC卡迁移各实施主体根据自身经营状况,按市场原则进行运作;“统一标准”是迁移中严格执行银行卡国家标准与金融行业标准,推动跨行业支付应用的IC卡使用金融IC卡标准;“鼓励创新”是鼓励金融IC卡应用的创新发展,不断探索满足金融业改革创新、社会服务应用新模式带来的发展需要。&br&&br&&b&第四,国家安全和战(long)略(duan)需(bao)要(hu)。&/b&&br&&br&金融IC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全面提升我国银行卡风险防控能力,推动银行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作为政府服务社会“一卡多用”的媒介,有效促进城市信息化与金融信息化结合,提升各类交易与管理数据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为国家重要决策提供数据支持。&br&&br&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环境近年来不断的变化,各国深感传统的标准化体系面临严峻挑战,不制定标准化战略就难以攻克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难题,这就是各国制定标准化战略的主要原因所在:既满足国民价值观的需要(方便居民、让惠于民),也是遵守国际规则(WTO对此有规定)、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中国银联归根到底算是国企,国家会扶持和保护)。公益领域的标准化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技术领域标准化关系到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金融IC卡则横跨这两个领域,关乎民生、关系国家金融秩序稳定,因此相关部门才会大力推广我们自己的PBOC标准。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与技术标准有效结合的关键技术一旦占领该领域的制高点,就有可能占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其他竞争对手将很难发展。能否控制争夺国际标准战略制高点关系到巨大经济利益得失,制定标准化战略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早在几年前各家银行在有关文件指示下就逐步停止发行双币卡,此举一度被WTO认定为构成对外国电子支付提供商的歧视,裁定中国不公平地限制外国信用卡集团)&br&&br&再来说说PBOC和EMV这两个具体的标准。由央行主管的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授权组织。1997年央行颁布《中国的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1.0)》(PBOC 1.0),该规范颁布标志着我国金融IC卡有了统一的规范,并为建立全国统一的IC卡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2005年3月的PBOC 2.0,补充完善了电子钱包/存折的应用功能,并增加了电子钱包扩展应用指南、借/贷记卡应用功能、个人化应用指南、非接触式IC卡通信接口标准。2010年央行继续增补基于借/贷记标准的小额支付、非接触式执行规范等方面内容,颁布了新的PBOC 2.0。2013年的PBOC 3.0总结国内金融IC卡推广经验,并对小额非接支付应用功能加以扩展和完善,支持双币电子现金支付应用,规范了IC卡互联网终端技术要求,丰富了安全算法体系。&br&&br&前面提到的“EMV”,是国际金融业界对于IC卡与可使用IC卡的POS、ATM等所制定的专业交易与认证的标准规范,是针对金融IC卡及相关支付款系统软硬件所设置的标准。其命名来自于Europay、MasterCard和VISA三大国际组织首字母,此三大组织于1999年2月共同成立EMVCo组织,旨在发展制定与主管维护EMV支付芯片卡的规格、标准与认证,监督并确保该标准于全球的安全互通性与其付款环境的可用性。EMVCo推动各国进行“EMV迁移”,即按照EMV标准,在发卡、业务流程、安全控管、受理市场、信息转接等多个环节推进银行磁条卡向芯片卡技术的升级,把银行卡磁条卡换成使用银行IC卡。现行的EMC标准主要包括EMV Contact v4.3和EMV Contactless v2.3(分别适用于用于接触式和非接触式IC卡及相关处理终端),以及EMV Next Generation、EMV Common Payment Application (CPA) v1.0、EMV Card Personalisation Specification (CPS) v1.1、EMV Tokenisation Specification。&br&&br&媒体报道中说PBOC不遵循EMV标准的说法是片面的。EMV标准是一个框架型标准,其目的是建立卡片和终端接口的统一标准,实现受理终端的硬件兼容性,各使用方在具体使用时均在其基础上进行应用扩展,VISA、MasterCard、JCB等国际银行卡组织均有各自的应用标准(VISA有VIS,万事达有MCHIP,JCB有J/SMART),PBOC从1.0到3.0都是遵循EMV标准的中国IC卡规范。遵循EMV标准的受理终端在兼容多个应用时,只需加载对应软件和公钥证书即可。&br&&br&一个重要的事实是,2013年5月中国银联宣布成为EMVCo成员。银联想开发国际市场必须向国际卡组织妥协,同时国际卡组织如果不想放弃中国市场也不得不向银联妥协,这是互相让步的结果。&br&&br&题主所列新闻中提到外卡可能面临生死劫,其实与金融IC卡本身及PBOC标准关系不大。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媒体又把外币卡推到前台,其实是因为新发行的IC卡都是银联标准卡,所有支付渠道必须走银联,外币卡因此被掐住了喉咙。我国实际上是在借推行金融IC卡为名逐步淘汰掉仍在流通中的双币卡(同时带有银联标志和VISA等外币卡标志的银行卡)。按目前各大银行较通行的做法,双币卡到期后如客户有外币支付要求,是把现有卡换成两张,一张银联标识的IC卡,一张EMV标准的外币卡,否则就直接换为银联IC卡了。如此一来现有存量双币卡将在有效期到会逐渐消亡,也就是说VISA、Master在华业务确实将会急剧减缩,这类新闻是媒体喜闻乐见的。这是另一个话题了,不再此展开。&br&&br&谢绝知乎以外的转载。&br&&br&-----------
references -----------&br&&a href=&http://www.:8080/publish/redianzhuanti/_.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卡规范(V3.0)&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http://www.:8080/publish/kejisi/687//14431_.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9.什么是EMV?&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http://www.:8080/publish/kejisi/687/8961_.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http://www.:8080/publish/kejisi/687/7486_.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有关问题答记者问&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cardCommend/gyylbzk/qiyezhifujjiejue/file_632948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银联IC卡-中国银联 China UnionPay&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http://www.:8080/publish/kejisi/687/8263_.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http://www.:8080/publish/redianzhuanti/_.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金融IC卡产品主要分为哪些类型?&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http://www.:8080/publish/redianzhuanti/_.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什么是非接触小额支付扩展应用?&i class=&icon-external&&&/i&&/a&&br&金融IC卡推广与应用 &a href=&http://www.:8080/publish/redianzhuanti/3847/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人民银行&i class=&icon-external&&&/i&&/a&&br&About EMVCo &a href=&/about_emv.asp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的页面&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infonewsCenter/infoCompanyNews/file_.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银联成为EMVCo成员 推动金融IC卡全球发展&i class=&icon-external&&&/i&&/a&
推广金融IC卡是十二五规划下金融服务民生的具体措施之一。在2010年颁布了修订版《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2.0)》(PBOC 2.0)后,最近几年央行都在发文部署的推广工作,PBOC 3.0也已在2013年年初颁布和施行,相关文件明确规定了日起在经…
来自子话题:
不邀自来。&br&&br&通胀的根源有两种观点,货币决定论和财政决定论。一句话,前者是主流,后者是小众。&br&&br&自Friedman等货币主义者在60年代重回主流阵线之后,“通胀是一个货币现象”迅速得到广泛认可。Friedman的这本《美国货币史》在那个年代(甚至今天)都是非常elegent的著作。这一观点的理论核心部分直接来源于货币数量论(见任何一本经济学原理教科书)。实际数据来看,无数文章,无论是用跨国截面数据,一国时序数据,还是(多国多时期)面板数据,结论几乎都是&卧槽,真的是这样的耶&!&br&&br&通胀的财政决定论目前处于有理论,无证据的阶段。其代表人物,就我所知比较著名的有印第安纳大学的Leeper,以及问题里提到的Cochrane。这一理论的说法源于在一个包含货币的现代宏观模型中,如果货币政策比较消极(对通胀反应不足),这时价格水平就可能由积极的财政政策来驱动。数学上讲这是对的。但除了特殊时期(大萧条)外,似乎还没有发现这一理论generally成立的明显证据。这一学派仍在积极寻找,如果你找到了新证据......请写信给他们。&br&&br&不是做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不太知道,只列几个经典文章。&br&&br&Reference&br&[1] Friedman, M., & Schwartz, A. J. (1963). &i&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i&.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br&[2] Vogel, R. C. (1974). The dynamics of inflation in Latin America, .&i&American Economic Review&/i&, &i&64&/i&(1), 102-14.&br&[3] Leeper, E. M. (1991). Equilibria under ‘active’and ‘passive’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ies. &i&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i&, &i&27&/i&(1), 129-147.&br&[4] Cochrane, J. H. (2001). Long‐Term Debt and Optimal Policy in the Fiscal Theory of the Price Level. &i&Econometrica&/i&, &i&69&/i&(1), 69-116.
不邀自来。通胀的根源有两种观点,货币决定论和财政决定论。一句话,前者是主流,后者是小众。自Friedman等货币主义者在60年代重回主流阵线之后,“通胀是一个货币现象”迅速得到广泛认可。Friedman的这本《美国货币史》在那个年代(甚至今天)都是非常eleg…
看到某个深入研究真的忍不住开喷,这TM也叫研究,这TM还深入?!郎教授的档次都不知道比你高哪里去了。&br&&br&首先是美国货币发行的说法是不准确的:&br&&blockquote&比如美国,发行货币需要美国政府以财政收入等为担保向美联储进行举债发行相应货币。&br&&/blockquote&&br&大家都知道美联储相当于美国的央行,履行大部分央行的职责,也包括了美元的发行。但是美联储只是个很松散的联合机构,自己又没有多少人,开支也不大,肯定没必要印钞票来发工资。真正缺钱的是美国政府,美国政府解决缺钱的方式就是发行国债。美国国债的最大买家,没错就是美联储。所以看起来,美国政府通过发行国债让美联储印钞票的逻辑是成立的。&br&&br&但是,美联储只是美国国债的最大买家,而非唯一买家(事实上美国民众、中国都是美国国债的大户),而且,美联储也没有法定义务购买美国国债(至少我没找到)。美国国债的发行也不需要向美联储申请,只要有买家,为啥不能发债?这里面被监督的地方有两个:&br&1、国债上限,美国国债的总发行量上限的提升,是需要国会批准的,这限制了美国政府不能无限制发债。&br&2、预算审核,这一点和大多数国家相似,政府的支出明细需要国会进行审核。&br&&br&所以,向美联储进行举债发行相应货币的说法,至少是不准确的。&br&&br&&br&然后是关于强制结汇的说法:&br&&blockquote&而我国采取强制结汇政策,强行将人民手上的美金兑换为人民币,也就是说每挣一块美金,国家就收走,并印刷出人民币给你。&br&&/blockquote&这一点大体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马上开始胡扯:&br&&blockquote&可美金是人民赚来的,本质就是以你的资产为抵押,向你借钱,这就导致挣得美金越多,人民币发行也越多&br&&/blockquote&&b&以你的资产为抵押,向你借钱&/b&,这TM是数体教还是语死早?什么叫做以你的资产为抵押,向你借钱?人民币本质上就是一种债券,即债权凭证,什么意思呢?你拥有一块钱人民币,意味着央行欠你一块钱的东西,金本位的情况下,就是一小坨黄金。&br&&br&所以把你的美金换成人民币,这是央行找你借美金,然后给你债权凭证(人民币)的过程。啥叫做以你的资产为抵押,向你借钱?&br&&br&&br&而因为外汇占款超发的人民币,是由于贸易顺差造成的。但是如果央行不加干预,那么贸易顺差将造成人民币升值,升值抑制出口而促进进口,贸易顺差扭转为逆差。&br&&br&但是现在央行执行汇率管制,人民币不能升值,一定程度上会有利于出口行业而不利于进口行业。但是正是由于贸易顺差,导致人民币升值潜力巨大,并且提升了人民币的含金量(因为背后有充分的商品,得益于世界工厂的地位),使得近几年来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说法成为可能(一个货币是否强势,取决于这种货币能买到什么东西)。&br&&br&&br&====================================================================&br&&br&实在是忍不住又来一个数体教的,我说数学都学不好还扯银行干什么?&br&&br&&blockquote&信贷模式:老王在银行SA存了100元,老王账户100,小明来SA银行贷款得到80元--银行只是在小明账户改了个数字,此时老王的银行账户是100,
小明的账户是80。过了一年,小明连利息还了84给银行,此时老王的账户还是100,但银行却得到了84元钞票!请问银行SA何德何能凭空可以得到小明还
的84元真金白银?&b&也许制度上是此银行得还掉央行给的信贷额度80,自己只能赚4元?&/b&&/blockquote&&br&在这个故事里:&br&1、银行不给老王利息的。&br&2、银行可以贷出80%的存款的。&br&3、小明的钱是一定会连本带利还清的 ,银行不可能有坏账。&br&4、老王绝对不会提前取款,一定会等小明还了钱再来取钱。&br&5、小明的本金80块是要还给央行的?!&b&等等,老王的钱哪去了?&/b&&br&&br&&br&&b&小明贷款的80块是老王的存款好吧!&/b&一群数体教还大谈特谈什么金融经济。&br&&blockquote&银行、外汇管理局这些最贴近钱的机构工作人员凭啥工资那么高。&br&&/blockquote&&br&就凭&b&他们不是数体教就足够拿的比你多了&/b&。&br&&br&&i&&br&贷款的钱的确是会留在银行系统继续流转,但是注意这是留在银行系统内部继续流转,不一定是这家银行,可能流转到别的银行去。贷款的确是凭空造出了货币,但是对于银行而言,&b&仍然是欠老王100块,欠小明80块,从账面上来说,除了存贷的利息差,银行并没有多出任何钱出来&/b&。银行也不用什么上缴80块给央行,这都是看了什么破书给毒害的啊,《货币战争》这种读物都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br&&br&&/i&简单说你在银行的存款又不是银行自己的钱,好,银行把这180块钱给发工资发了,明天小明要打个货款给B银行,老王要把钱取出来买宝宝,请这位高材生给银行想个辙变点钱出来玩玩。&br&&br&&br&&blockquote&老百姓拿着外贸挣得100美元钞票,兑换成600人民币,此人民币由人民银行印刷,100美元钞票则上交给了外汇管理局,&b&请问外汇管理局何德何能,凭空拥有这100美元&/b&?&/blockquote&捶地,,,,,,&br&&br&&i&外管局就是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央行给了你人民币,还说人家是凭空拥有这100美元,你TM要美元的时候不找外管局换的啊,你有种不通过外管局给把人民币给变美元出来试试。&/i&
看到某个深入研究真的忍不住开喷,这TM也叫研究,这TM还深入?!郎教授的档次都不知道比你高哪里去了。首先是美国货币发行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比如美国,发行货币需要美国政府以财政收入等为担保向美联储进行举债发行相应货币。大家都知道美联储相当于美国的…
来自子话题:
以下是我们总行在前天下午发布的初步分析。&br&127号文快速解读&br&1、127号文的发布主体除了此前传闻中的“一行三会”外,还加入了外汇管理局,通过联合发文的方式扫清监管死角,充分显示了监管层对同业业务规范管理的决心。增加外管局,我们认为主要是通知规范了对同业代付业务的管理,涉及跨境贸易。&br&2、通知首先从大的方向上对同业业务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分为同业融资业务和和同业投资业务,其中同业融资业务涵盖了目前除投资外的几乎所有同业业务,包含了同业拆借、同业存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等业务。我们认为,通知认可了同业的投资功能,比银监主席讲话对于“同业业务回归临时性头寸调剂本质“的提法要有所放松和进步。&br&3、通知强调了,同业业务的开展要按照规范的会计核算和资本计量要求,直指目前市场上不规范的会计操作和资本计量方式,不规范的同业代付、委托投资等业务模式将无法存续,配合通知对于买入返售标的范围的限制和第三方担保的禁止,银行将面临大量计提风险资本的难题。&br&4、通知对买入返售进行了严格限制,主要表现在:一、禁止三方买返,即此前兴业、民生等银行的投资模式无以为继;二、买返标的资产仅限“银行承兑汇票、债券、央票等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具有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影响:买返标的范围的严格限制,将使得更多的资产转入同业投资科目,通过买返降低风险资本的方式也无法延续。三、卖出回购方不得将资产出表,将导致市场上的票据销规模行和假丙方减少或消失,票据规模出表难度加大。&br&5、通知强调买返和同业投资业务,“不得接受和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清理目前市场盛行的承诺函或回购担保的意图十分明显,但我们同时注意到,通知的用词与8号文不同(”商业银行不得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或股权性资产融资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担保或回购承诺“),通知仅禁止了”第三方“的”信用“担保,对于直接交易对手的担保、承诺的效力和第三方的抵质押担保效力未明确否认,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为非标投资的留下了”后门“。&br&6、通知延续“9号文“的一些内容,设置了同业业务期限和风险集中度要求,强调了加强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同业融资业务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单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金融机构法人的不含结算性同业存款的同业融出资金,不得超过该银行一级资本的50%。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解读:一、虽然未提到“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不超过三分之一“,但通过负债端占比的限制,实际上已间接限制了同业资产的占比,我行对于同业负债依存度的管理实际上已提前落实的监管要求,对我行影响不大。二、对于集中度的限制将影响中小金融机构对我行的融出总额,负债来源分散化的要求加强;我行融出方面,因为一级资本相对较大,融出资金影响有限。三、未将同业存单纳入管理范畴,浮动利率的一年期以上同业存单或将成为商业银行获取长期负债的重要手段。&br&7、对于专营制改革,我们认为,通知与银监同日发布的140号文(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选择了相对折中的方案,将线上业务收归专营部门,保留了分支机构的部分同业业务职能。&br&通知未提及专营制,要求金融机构用“同业授信和区别授权“管理分支机构的同业业务,变相认可分支机构的经营职能;同日发布的银监 140号文要求,”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专营部门对同业拆借、买入返售和卖出回购债券、同业存单等可以通过金融交易市场进行电子化交易的同业业务,不得委托其他部门或分支机构办理。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专营部门对不能通过金融交易市场进行电子化交易的同业业务,可以委托其他部门或分支机构代理市场营销和询价、项目发起和客户关系维护等操作性事项,但是同业业务专营部门需对交易对手、金额、期限、定价、合同进行逐笔审批,并负责集中进行会计处理,全权承担风险责任。“认可分支机构对于部分同业业务的经营职能。&br& 8、通知采用新老划断的方式,通知之前的业务只需报备,新业务按通知执行,尽量减小对巨额存量同业资产的冲击和影响。&br&9、从通知整体的思路来看,标准化业务将是同业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主要有一下可能的影响:一、债券资产成为投资热点,债市将迎来春天;二、资产证券化等标准化平台的建设将提速,为信贷资产流转提供途径;三、银票和商票的信用属性和标准化认可程度将拉大两者的价差。四、短期内信贷资产出表、票据洗规模将受限制,风险资本计提将制约各机构同业资产的增长。、
以下是我们总行在前天下午发布的初步分析。127号文快速解读1、127号文的发布主体除了此前传闻中的“一行三会”外,还加入了外汇管理局,通过联合发文的方式扫清监管死角,充分显示了监管层对同业业务规范管理的决心。增加外管局,我们认为主要是通知规范了…
来自子话题:
谢谢继新的邀请。这真是戏剧化的一夜。。。
&br& 首先,什么是Dollar Swap rate 美元互换利率? 其实顾名思义,就是各大央行之间借入借出美元时的利率。而为什么各大央行之间流动的是美元?这个请自行wiki史密森协定和牙买加协议。
&br& 那么既然各央行间的美元利率下调,于是美元的远期收益率下降,其流动性就自然增强:借方愿意借,而贷方也愿意贷。而参加这次降息的国家地区:美国,加拿大,英国,欧元区,瑞士,日本,都能得到一定的利益:
&br& 1. 首先,原先各国经济体内部的通货紧缩,流通性差的局面将有一个较大的好转,使需要“注血”的经济产生新的活力。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加拿大、日本和英国上。
&br& 2. 被加强的美元流动性连通起来,各国央行间互为担保的作用将对市场的信心起到强心针的作用。昨晚德国国债在战后首次下降到负值就是一例,美国的10年期国债也下调了0.11%。这一点最大的收益者应该是英国和欧元区。
&br& 3. 央行利率的下调除刺激流通性以外,也将使市场对于全球经济的预期由目前的极度悲观,转为平稳,从而防止进一步的恐慌性崩盘。这一点主要体现在金融体系中的“要塞”上:美国,瑞士,德国。
&br&&br& 而就在美国和欧洲央行宣布这一消息的2小时前,我国央行也宣布了一大宽松政策:下调存准率0.5%。这是央行的一贯手段:利用存准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两大工具,同时避免使用降息的手段,来增加市场的资金投放量。而这是3年以来的头一次下调存准率,上一次是08年全球危机中的9月份。从这很具戏剧性的一点看来,中国是跟随了世界的脚步,一起站在了抵抗全球金融危机的战壕里。
&br&&br& 而我们可以列数一下,全球的各大经济体和金融强国:美国,日本,中国,欧盟,瑞士,已经在这一点上达到了一定默契。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合作者之间的争执和冲突当然无法避免,但人类总算从“用战争去化解经济危机”的模式外,似乎又找到了一条新路。愿神保佑我们。
谢谢继新的邀请。这真是戏剧化的一夜。。。 首先,什么是Dollar Swap rate 美元互换利率? 其实顾名思义,就是各大央行之间借入借出美元时的利率。而为什么各大央行之间流动的是美元?这个请自行wiki史密森协定和牙买加协议。 那么既然各央行间的美元利率下…
来自子话题:
谢韦爷邀。&br&回答好几次有关准备金政策的题了,感觉我可以去申请个发言人的头衔了-_-||。&br&只监,不管。所谓“定向”这个说法,更像是一种宣传手段。&br&不知道在今年媒体提出“定向降准”这个词之前有多少人关注到国家执行了好几年的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比如“中国农业银行改革试点县级三农金融事业部执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和“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政策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票据兑付后续监测考核政策激励约束措施”这俩政策(没错名字就是这么长这么拽),实际上今年两次调整部分金融机构准备金率也是同样的道理,由于几乎都要求考核达标才可以降,更像是对金融机构以前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所做出的贡献予以奖励。因为中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普遍占用的资金多,存贷比高,而且这部分贷款风险相对也比较高。单以两次降准涉及到的金融机构看,基本都是县域法人,银行间市场跟同业业务都不是很发达,五个货币政策工具里面,正逆回购影响不到,再贷款再贴现工具总量是有限的,汇率(利率)是死的,常备借贷便利是主动型工具,要扩大资金面就只能准备金了。&br&&b&但是准备金工具从来都没有定向支持某一领域的功能&/b&(实际上4月份的降准文件写的是“关于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率的通知”,6月份写的“关于定向降低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通知”,我猜本来人总行就没想着“定向”这个说法,估计是媒体用了,而且6月份的文件排除了4月份调整过的机构,更有“定向”的意味,才会用的这个词),准备金注重的是对金融机构资金面的整体或大部分进行调整,属于大规模杀伤性的,一是调整范围不可能太细,如果回到了以前严格监管的环境,寻租活动就厉害了,二是准备金调整没有有规律的期限限制,金融机构不可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资金使用的管理办法,三是金融机构是有自主经营权的,而且大环境是向着尊重自主经营发展的,限制投向这种事都是国务院才能带头弄的,而要求金融机构具体支持某一行业这一般是地方政府才会去做的,改变投向结构这种事对基层人行是百害无一利的,基本没什么动力,事实上如果规定可以由人行分支机构管理投向的话,一定是要根据地方经济特点调整的,那么地方政府就一定会施加压力,最终还是回到计划经济的道路,因为有“政绩”这个东西在。况且,准备金计算是以一般性存款为分母的,释放的资金没有专户管理的说法,是放在金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池”里的,区分不出那些资金是降准得来的,哪些是原来就有的,就无从管起了。所以,日常工作里面,我们是监测资金投向,但不会也没办法主动管理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的,当然,有些地方政府会出台对某个行业成立诸多扶持基金,贴息贷款这类的政策,金融机构也会被要求加强投放的,但是政府经常也是朝令夕改。。。&br&&b&真正能定向的其实是再贷款再贴现工具&/b&,放出去的资金都严格规定了期限、投向、单户贷款规模,而且还要定期不定期检查,专款专用。。。但总规模受到严格控制。。。&br&下面有知友提到江浙地区流动性的,准备金调整是对整体资金面进行调控,比流动性的范畴要大,流动性不足可以利用同业业务,常备借贷便利这类,中短期内都可以保持流动性,但是整体可贷资金总是受存贷比限制的。以农信社为例,今年降准都没有他们的份,原因就是他们本来执行的就是14%的准备金率,有11%的资金都是无法通过放贷获利的,大量放省联社吃利息、投资,流动性压根就不紧,但存款不增长的话,在存贷比限制下,贷款总规模就在那里了,再怎么降准都没用。这个时候就只有再贷款再贴现了,通过这个途径放出的贷款不计入存贷比,而且是单独发给一家法人的,这才叫“定向”。&br&&b&我觉得与其整天关注所谓“定向降准”,还不如多关注其他的政策,准备金调整已经是金融体制不完善的国家才会频繁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了,迟早要退出历史,&/b&事实上可以参照银监会今年7月实行的新的存贷比计算方法,分子剔除的几种情况以后都会成为所谓定向支持的方式,靠债券甚至衍生金融产品一类的市场方式,而不是准备金再贷款这类行政手段,寻租空间大效果还不一定比得上。&br&感觉题主应该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想必你也知道货币派生过程,从派生阶段开始,降准跟再贷款的资金都已经成为其他银行从企业吸收来的存款,跟政府机关一点关系没有了,要影响这部分资金的使用,只有行政干预,直接控制经营。&br&暂到此处,碎觉。
谢韦爷邀。回答好几次有关准备金政策的题了,感觉我可以去申请个发言人的头衔了-_-||。只监,不管。所谓“定向”这个说法,更像是一种宣传手段。不知道在今年媒体提出“定向降准”这个词之前有多少人关注到国家执行了好几年的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比如“中…
更新一下。根据多位同仁的补充,审计署是有权力对印钞、造币厂进行审计的,而且去年才审计过整个印钞造币系统。&br&本来想转邀EASONSUN来答的,这种高端的问题怎么会找我这种基层员工回答,结果一看阴谋论的气氛这么浓,得,我自己来。&br&第一,谁说没有监管。人行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不是直属部门,分支行一级跟地方政府之间相互独立性比较强,如果不涉及到地方政府相关的项目建设,审计局基本没有机会来查我们,但总行级有比较多机会跟审计署打交道,关乎整个国家的重要经济事项你觉得国务院会让人行乱玩?而且人行自带内审技能,只要不是县支行,都会有内审科,这些兄弟负责在上级的业务检查之外抽空再检查。&br&声明一句,本座没有在造币厂跟审计署工作过,所以审计署有没有权力直接审计造币厂我并不了解,一来人家是企业,二来人家是人行的下属企业。但内部审计是肯定有的。&br&第二,搞清楚审计跟业务监督之间的关系,审计本身是会计衍生出来的一种监督管理的方法,本来就更注重经济责任,业务流程跟操作的合规更多的由上级和本级的其他部门来监管。就是说,怎么做是由整个业务链条的部门来管,做得好不好这才是审计该做的事。&br&多印钞的问题,造币厂想偷偷多生产总得有原料对吧?原料几乎都是数量限制的对吧?生产厂家要有特许经营的对吧?这是外部监督,从进货的渠道可以照着企业审计的方法去查。在造币厂里,你要生产,就得记录数量对吧?怎么记方便啊,冠字号对吧?整个车间无死角都是摄像头对吧?你怎么偷偷印?这是内部监督。定期不定期会有业务执法检查,都有文字记录的。(相关的罚则在《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条)&br&可以不记录啊,都说了偷偷印。。。那就变成窝案犯罪了,出门右转找JC。&br&希望通过一个审计部门就能解决所谓的“偷偷印钞”,不得不说想像力丰富,内行要犯罪,外行能看到苗头就不错了,更何况审计很多时候是事后诸葛亮,要预防出差错,业务部门要流程做好要靠谱得多。&br&不服的话让审计署的人过来讲讲货币政策传导机制。&br&第三,隐藏的货币政策?看过《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没?知道货币政策工具有几种不?你觉得报纸上报道的央行正回购多少个亿这些新闻的数字哪来的?准备金分几档,哪类机构执行哪档知道不?&br&利率多少?汇率多少?除了比较新的常备借贷便利公布的内容比较少,前面四个问题对应官网上四种货币政策工具,多了解了解,都是公开的,如果实在不知道哪里找,去找个银行的女盆友吧。&br&没人查?内审司喊金融稳定处捎上会计司的人去埋伏你。没人公布?货政一二司带上货信处几千人去找你喝茶。没人监督?周行长亲自带领半个系统的人过去跟你聊天。&br&附:&br&一,审计的证据不能有涉密的这很奇怪?我们对外执法检查一样不行,涉及到商业银行机密的东西,即使知道人家有问题很多时候也拿他没办法,相信有管理职能的单位的人都明白这个事,制度摆在那,涉密内容能公开的很有限。 &br&二,制度好坏有时没有办法下定论的,反正摆在哪,能做的就是执行,或者消极对抗执行,很多时候涉密的数据公开并不是问题,但是公开了怎么防范有人制造新闻才是难题,中行那件事够热闹了吧,这还只是诸多没有大肆宣传的业务之一。&br&三、造币厂的好,在于无论在哪个国家,这个机构都是国家垄断的独门生意,不用过多解释。
更新一下。根据多位同仁的补充,审计署是有权力对印钞、造币厂进行审计的,而且去年才审计过整个印钞造币系统。本来想转邀EASONSUN来答的,这种高端的问题怎么会找我这种基层员工回答,结果一看阴谋论的气氛这么浓,得,我自己来。第一,谁说没有监管。人行…
说明央行监管终于开始试图跟上了啊。。。&br&所谓第三方支付,属于支付结算领域,在美国也是要评估和受监管的.如果规模大了超过500亿刀(3000亿软妹币阿里远超了啊)财政部觉得你很重要, 叫FUMs,还要定期听证和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测关联交易对手破产和遭受损失之后机构本身受到的影响,不是并发哦)并公布测试结果。&br&公布了测试结果还不算完,还要提交处置预案,处置预案就是说如果该机构有一天倒闭了,账户都怎么处理,处理步骤处理次序等等。而且限时提交。&br&如果压力测试不过,或者处置预案没提交,对不起,监管当局有权在获得不少于FSOC 2 /3 有投票权成员同意的情况下,可限制上述机构的并购、合并等行为,还&strong&可控制上述公司提供金融产品的能力和要求其停止一项或多项业务&/strong&,最后,在上述措施均难以消除其对美国金融稳定威胁的情况下,美联储&strong&可强制要求其向非附属机构出售或转让资产或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strong&。 说明:以上源自多德弗兰克法案第一章&br&&br&人行这么对阿里了么?人行这么对腾讯了么??&br&&br&只是限制转账而已...在我国100W以上的系统内资金流动都会在监管系统备案的哦(反洗钱反欺诈反资金抽逃)&br&------------------------------&br&金融互联网化的过程,真是相关知识普及教育的契机呀&br&------修改的分割线——————————————————&br&总有人试图用蛋糕和奶酪解释一切,但是金融圈的关系真不是单纯的分奶酪。每个进场的玩家都是关联交易方,一家银行倒闭整个金融体系都损失。互联网圈这个虽然还不明显,但是已经显现端倪了,支付宝被黑的传闻出来,用户会觉得财付通也不安全...央行会怕互联网出了什么事用户觉得银联也不安全.(不要笑,真的在知乎看见过有人觉得阿里比银行可靠的)
说明央行监管终于开始试图跟上了啊。。。所谓第三方支付,属于支付结算领域,在美国也是要评估和受监管的.如果规模大了超过500亿刀(3000亿软妹币阿里远超了啊)财政部觉得你很重要, 叫FUMs,还要定期听证和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测关联交易对手破产和遭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承诺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