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菜厂,我现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英文想法,想去做这个,有哪位了解这行业的给我介绍一下

&欢迎访问起点女生网,请&&或&
加入书架书签 |
投女生推荐票 |
阅读底色..
字体大小..
默认设置..
打赏作品&|&
给本书投粉红票&|&
给本书评价
作者:&& 更新时间: 23:27&& 阅读最新章节
第三卷 明天与后天的规划 分卷阅读本卷共0字
第四十八章 刑满释放&第四十九章 回家&第五十章 人才难寻&第五十一章 租下机械厂&第五十二章 员工招聘&第五十三章 兄弟情深&第五十四章 兄弟携手其利断金&第五十五章 小妹林静&第五十六章 黄河岸边遇故友&第五十七章 就看上你了&第五十八章 年轻专家&第五十九章 要办机床研究所&第六十章 任静丫头&第六十一章 用人的问题&第六十二章 推销绝技&第六十三章 简直就是妖精&
起点女生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向朋友推荐 |创业前先看看财富故事,可能给你启发(系列) - ◆创业论坛 -
世界经理人文库 :管理库|知识库|软件库 - Powered by Discuz!
创业前先看看财富故事,可能给你启发(系列)
油条卖了3个亿
一个“中国麦当劳”概念,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板,变成香港大亨李嘉诚以及荷兰霸菱基金锁定的投资对象,紧接着又被菲律宾最大的快餐连锁集团快乐蜂(Jollibee Foods Corp.)以其海外子公司的名义用225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永和大王85%的股份。这几次资本运作把永和大王的创始人林猷澳,一下子拱上中国大资本舞台。
& & 就在日,永和大王第一家店在上海开张的时候,总的投资才5万美金。而现在,永和大王在全国已有85家店,年营业收入达到了3亿多元人民币。
& & 从林猷澳的简历中,我们看到,他毕业于企业管理系,原本在美国的家族生意是印刷业,1993年来中国经商,曾先后担任过一家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及钱柜KTV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但是直到做了永和大王,才真正展现出精明的生意头脑。
& & 卖油条年收入三亿元
& & 红白相间的门店标示,一个和蔼的老年人头像,这个酷似美国快餐巨头肯德基的门面设计已渐渐为人们熟悉,这便是1995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店铺的“永和大王”。
& & 永和大王在上海开张,最初的主打食品就是豆浆和油条。这一惯例也保持到了今天。截止到今年2月,永和大王已经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深圳等城市开业80家直营分店,5家加盟店,工作人员总数超过3000名,年营业收入3亿元,成为专业从事中式快餐连锁经营管理的大型餐饮集团。
& & 卖的是单价2元的油条、豆浆,怎么可能做到年营业额3亿元?
& & 让“小本”变成“资本”,是执行总裁林猷澳改变命运的关键。思考型的林猷澳,每星期打两天高尔夫,但是脑子里却是永和大王的全中国布局。
& & 大者恒大,是大市场的法则,在中国做生意,一定要有经济规模。7-Eleven冲不到500家店前也是亏本的,林猷澳盘算着,永和大王至少要冲到50家,才有经济效益。
& & 5万美元显然滚不动大市场。虽然两年内就开了8家店,但是8家店的利润,并不足以支撑永和大王成为中式快餐第一品牌。
& & 林猷澳动人的“中国麦当劳”概念,让李嘉诚的加怡新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在1997年找上了门。投资200万美元、持股三分之一,有了风险资金的注入,永和大王的开店速度一下子冲到了18家。
& & 规模虽然快速扩展,但烧钱的速度更快。赚的钱不断投入,加上拉长战线后的管理支出,永和大王单店的收入由原先的1.2万元人民币,骤降至8000元,首度陷入亏损。
& & 当时加怡新亚合约到期,要求退出;股东不谅解为谁辛苦为谁忙。“风险基金进来后,四年中我们没拿一毛钱分红。”李玉麟忍不住抱怨。
& & 林猷澳认为,引进风险基金是“小本做大”的惟一可能,两个在牌桌上认识的合伙人,开始首度面对能否共患难的考验。
& & 李玉麟最后选择了信任,因为没有风险基金,永和大王不可能有当时的规模。
& & 虽然两年后加怡退出,林猷澳的梦想却照样吸引霸菱,霸菱以更大的手笔,拿出1100万美元投资永和大王。快速扩店,让永和大王连续亏损4年,但是果真如林猷澳预期,一旦冲破50家开店数,“2002年我们终于开始获利。”他说。
& & 而到了2003年,开店数达到80多家,营业收入突破3亿元。
& & 掌握连锁店经营窍门
& & 快餐业是一项传统产业,但永和大王的成功引来了风险投资者的青睐。1997年底,永和大王的连锁店发展到了9家。一天,林猷澳回到办公室。秘书告诉他,有位香港的蔡先生找他,留言板上记着:“我是长江集团下属的香港加怡风险基金投资公司的董事,对永和大王有投资意向。”
& & 什么叫风险基金,林猷澳赶紧给做金融的朋友打电话。那位朋友听明白以后说,风险基金一投资就是200万美元,凭你们的这种规模,风险基金是不会投资的。不过,林猷澳还是试探性地给香港的蔡先生发了一份传真。对方很快便给了肯定的答复。双方洽谈的结果是,永和大王接受对方入股,出售三分之一的股权。
& & 从此,永和大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真正成为了一家公众性公司,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已步入国际化的轨道。
& & 有了钱,开店的步伐大大加快,1998年底达到18家。但是,遗憾的是基金的介入并未带来盈利的增加,永和单店的日均收入由12000元降至8000元,而且首度陷入亏损。此时,加怡按合约到期,要退出。
& & 亏损的公司还有人愿意再投资吗?答案是有的,而且是比怡和更大的基金,荷兰霸菱亚洲私人证券投资基金(Baring)独具慧眼接下了,他们对永和管理层十分信任,除一位财务总监之外,并未派更多人干预永和的运作,并做好了中长期投资的准备。
& & 该基金继首次注资300万美元之后,至今总投资额达1亿元。林猷澳透露:“截至2001年底,我们的累计亏损已达到5000万元。”连续亏损四年,林猷澳自己也没有想到,李玉麟也怀疑开连锁店是否值得。
& & 其实,在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没有表现出来之前,是必然亏损的。以麦当劳为例,他们在一个城市要开70家店以上,才收支平衡。至于永和,林猷澳表示:“需要至少50家店铺。”
& & 他们初期最重要的,是建立一支有理想,愿意把中式快餐作为自己的事业的管理团队,于是他们以5000美元的薪金,通过猎头公司到麦当劳去挖脚。此外,他们建立电脑连接的财务及管理信息系统、配送中心、统一装修店面、开发新产品。
& & 连锁经营的围棋策略
& & 在林猷澳的计划中,永和大王要经历三个阶段。从1995年起的第一阶段以“四大金刚(指的是豆浆、油条、饭团、葱油饼)”为主的早餐店;1999年开始建立厨房设备电器化,建立金流、物流的流通平台,走向有正餐的点心店,是第二阶段;现在已经开始进入全方位快餐店的第三阶段。采取围棋策略。
& & 单价2元的点心,永远不敌正餐的利润。
& & 即使在亏损阶段,林猷澳还是默默地把“四大金刚”发展到有黑胡椒牛柳饭等300多种的产品库,“现在我们所欠缺的东风,就是供餐的速度,”他说。
& & 虽然跨过第一道门槛,林猷澳仍然不断想着下一步的策略,要做中国第一品牌快餐店,“就要敢于离开上海。” 很多人到了上海滩,就不容易离开上海滩,但是林猷澳的眼光,始终相信人要为未来铺路。
& & 林猷澳采取围棋策略,利用四角布局,开始搭建自己在上海滩以外的舞台。
& & 华北以北京为据点、华东是上海、华南是深圳、华中是武汉,以这4个城市为核心,再往周边区域发展。从4大核心出发,今年以2个钟头车程半径,作为展店区域,明年是4个钟头,后年是6个钟头,3年后,4大核心画出的圆,足以涵盖中国最重要的市场。
& & 永和大王直营店从北京已开到了天津,从上海到了杭州,下个目标是绍兴、宁波,今年预计开店数要破100家。
& & 接下来林猷澳将开始进行加盟,直营带动加盟,两者交错,一方面整个中国版图就圈了起来,另一方面由直营店直接管理加盟,也不致天高皇帝远,鞭长莫及。
& & 为了快速展店,永和大王快速发展出训练、开发、企划、产品管理、工程5个团队。但是永和大王最强的还是财务及训练。永和大王的财务报表有厚厚一大本,“银行认为我们是最好的客户,霸菱就是看上我们这一点,”林猷澳说。快餐是做现金生意,财务一定要透明化,惟有如此,财务独立的精神才会体现。财务没做好,基础等于白打。到目前为止,永和大王每个地区都有独立的财务体系,总公司从不干涉,“如果财务主管和地区营运主管搞在一起,就完蛋了,”林猷澳说。
& & 打造中国第一快餐品牌
& & 永和大王正在按照林猷澳的打算顺利发展,而2004年一场收购,加快了林猷澳的计划。菲律宾最大的快餐连锁集团快乐蜂(JFC.PH)以其海外子公司的名义收购包括霸菱全部股份在内的永和大王85%的股份,从而成为永和大王新的控股方,收购价格为2250万美元。
& & “霸菱选择这个时候退出是其投资基金的性质决定的,并不是一个好时机。”林猷澳称,“即便如此,霸菱退出时获利甚丰。”
& & 无疑,快乐蜂的入主有足够的理由让林猷澳产生更多的希望,因为要成为中国第一,麦当劳是必须越过的对手。
& & “快乐蜂是全世界唯一可以在美国本土以外打败麦当劳的快餐企业。”林猷澳用尽最夸张的词汇向记者介绍这位新东家,“而且快乐蜂的总裁是一位菲籍华人,发展中国市场是他最大的夙愿,对永和大王有文化认同。”
& & 但是同时,林猷澳强调:“快乐蜂在菲律宾经营的中式快餐与永和大王定位不同,他们主要是针对国外消费者的。”
& & 林猷澳希望借力的是快乐蜂的快餐管理经验,尤其是击败麦当劳的经历。快乐蜂入主后,永和将经常性的派团队去菲律宾学习和培训。目标是在全中国开到1000家店以上,成为中国第一快餐品牌。
& & 在谈到快乐蜂入主后,永和大王面临的变化时,林猷澳称:“我想,在两年之内,永和大王不会作大的调整。”
& & 据悉,目前另一家来自台湾的“永和豆浆”也在大陆快速扩张,与“永和大王”直营为主的经营方式不同的是,“永和豆浆”采取了低门槛的加盟策略,目前已开出70多家店面。看来,两家“永和”豆浆的竞争才刚刚展开。
& & 而要成为中国第一,永和大王的路还有很长。“我告诉员工,我们虽然已经走在成功的路上,但还是要小心走,”林猷澳说。
华尔街通讯:全球第一财经通讯社 /
海外“淘金”不容易 浙江商人摸着石头走出去
30元的鞋怎样卖到100元
  “一定要走出去,不然你就只是井底之蛙。”一次聚会中,一位浙江的企业家这样对记者说。前不久,记者又碰到这位企业家,他刚从南非考察回来,“打算去收购那边的一个工厂,现在各国对贸易限制越来越多。”
  想走出国门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团到境外考察的频次也越来越高。绍兴县外经贸委外贸外经科沈科长告诉记者,他们那边刚有一个企业团到越南考察回来,而之前一批印染企业刚去俄罗斯等地“探访”过了。
  “浙商走向海外的步伐领先全国,去年底累计共有2194家企业到境外淘金。”省外经贸委外经处一负责人说,大部分都是做贸易为主,随着这两年贸易摩擦加剧,浙江企业到国外办厂开始多起来,投资额也从“十五”期间的平均每个项目20多万元上升到现在平均每个项目50多万元。
  摸着石头走出去
  “现在我们在尼日利亚的公司已经有四条生产线,一天能生产2000双鞋子呢。”向记者说这句话的是温州市双合盛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竹坚。
  上世纪80年代,陈竹坚同不少温州人一样,也加入到鞋子生产大军中。“走出去也是没办法。”随着规模不断扩大,陈竹坚发现,国内竞争太激烈,而且翻版速度非常快,于是从1992年开始,陈竹坚就四处考察国外市场,最后相中了尼日利亚。
  “当时尼日利亚的中国鞋也很多,但都是当地的商人到迪拜批发进口的。尼日利亚也算是个大国,所以决定先到那边尝试贸易。”双合盛董事长陈竹坚回忆,当时那里没有几个中国人,连酱油、醋都没有,生活各方面都不习惯,但生意很好做,一双在国内成本30多元的鞋,运到尼日利亚要卖相当于人民币100多元的好价钱。
  1998年,双合盛就在尼日利亚设立了销售公司,成了第一家在尼日利亚开公司的中国鞋商。双合盛尝到了甜头,陈竹坚的一些亲戚朋友也将销售公司开到尼日利亚,接着更多的温州鞋和中国鞋杀向尼日利亚。
  开一个柜就赚一个柜的好时光没有维持多久,随着中国鞋大量进入尼日利亚,同行之间的竞争也开始趋于恶性,大家最无奈也最熟练的价格战开始在万里外的非洲开打。
  2004年1月,尼日利亚政府发布“禁止进口商品名单”,包括男式皮鞋等新增的41种商品禁止进口。好不容易拿下的市场自然不能放弃,陈竹坚决定在当地办厂。2004年8月,双合盛在尼日利亚的生产线正式启动。而今,他们在那边的加工厂正打算扩张,以应对2007年当地政府要求所有鞋类原料要在当地采购的政策。
  “开始是被逼才走出去,但现在发现国外市场真的很大,舍不得放弃。”陈竹坚说,目前他在近十个国家都设立了自己的销售窗口和加工厂。
  被逼的、自觉的,都要走出去
  浙江是资源小省,到国外办公司开发资源也是企业走出去的原因之一,去年浙江新洲集团揽下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州总面积达16.4万公顷的森林采伐及木材加工经营权;长青实业公司也踏上了非洲刚果开发钴矿等重金属资源之路。据了解,去年前11个月,浙企在境外投资了8个涉及森林和矿产的资源开发项目,至此,我省在境外投资的资源开发型项目累计已近30个。
  “这两年纺织业受到国际贸易壁垒的影响比较大,国内纺织业的市场竞争又很激烈,所以许多企业考虑到境外设公司。在境外设厂,一方面信息比较灵通,企业生产更加灵活;同时订单的价格也比在国内‘广交会’等集会上的类似订单要高,因为在国内存在压价竞争。”绍兴市外经贸委外经处骆处长说。
  诸暨市博览布业发展有限公司外贸生意一直做得稳稳当当,但现在他们把眼光投向了国外,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光靠外贸配额不是长久之计,我们觉得应该主动出去,到外面找市场。”前不久,他们在柬埔寨设立了贸易窗口,“这是出去的第一步”。
  当然,走出去的不仅是纺织类企业,还有许多轻工家电企业,他们也想主动去开拓更大市场,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反倾销”冲击。
华尔街通讯:全球第一财经通讯社 /
香港莎莎化妆品 夫妻齐心创业年赚 1.9亿
在香港,每年来自内地的旅客已近1000万人。如果让他们选出一间最受他们欢迎的商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定是“莎莎”(SaSa)。尽管已经面临名牌折扣网站商店OH!Half半价网()的严峻挑战,高端客户流失了一半, 但是莎莎还是中档的化妆品牌!
莎莎是一间经营化妆品的连锁店。目前在亚洲区内6个主要市场,包括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泰国和澳门,有超过60家分店,雇用员工1800多人。年度营业额近19亿港元,利润近1.9亿港元。稳居化妆品行业亚洲区第 一位。在香港销售化妆品的公司少说也有上千家,为什么莎莎能够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呢?让我们从头说起。
大众产品大市场
莎莎是1988年由郭少明先生和他的太太郭罗桂珍女士一手创办的夫妻店。初时只是香港铜锣湾购物区内的一间只有不到5平方米的化妆品零售柜,销售化妆品和护肤品,当时,一般的化妆品店大多走的是高价位、高利润的小众路线。因为他们认为买得起化妆品的只是中产以上的有钱人。而郭少明则看准了化妆品必然会走进寻常百姓家。所以莎莎从一开始就把经营的产品定位在价格适中、薄利多销上面,这一招果然有奇效,莎莎的顾客越来越多,店面也越来越大,开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甩开代理自己干
最初,莎莎是从代理商处拿货,利润自然会被分薄。随着对化妆品市场和厂家的认识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莎莎开始逐步直接与世界各地的知名厂家洽商直接进货。由于对市场潜力和前景心中有数,为了争取厂家给予优惠价格,他们每次进货批量均比别人大,这样拿到的折扣就多。而售价相应地也可以降下来。由于产品质量可靠,价格又比别人低,生意额自然就直线上升,于是分店也越开越多。到了1997年在香港已经开了10间分店,与此同时,在台湾、新加坡、澳门和马来西亚也各开了一间分店。经过近20年的艰苦经营莎莎终于在1997年迎来了事业上的重大转折——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由于业绩卓著,当时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空前的认购潮,莎莎国际的股份获超额认购500多倍,创下了又一个奇迹。在上市筹得了大量资金后,莎莎乘胜追击,在1998年一年内又开了十家分店,正式确立了自己在香港化妆品市场上的旗舰地位。
根深叶也茂
在稳步扩展化妆品店的同时,莎莎从2000年开始走出了多元化经营的第一步。这一年莎莎入股香港著名的女子健美中心“菲利伟”,成为最大的股东。之所以迈出这一步,是因为莎莎看到了化妆——美容——健美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这三项内容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均十分重要。莎莎在经营化妆品时,采取会员优惠制,已经拥有了数万名忠实的顾客会员。而这些会员中的很多人定会成为菲利伟女子健身中心的顾客和会员。现在菲利伟也已成为亚洲区最大型的连锁高级女性健身场所。莎莎于2003年成为菲利伟的全资股东。莎莎迈出的这多元化的一步,离本行并不远,可称之为相关行业多元化。
按照同样的思路,莎莎在2000年开通了网上购物网站,为集团开拓电子商务业务打下了基础。莎莎特别注意到韩国是亚洲区网上购物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于是不失时机地在2001年开通的韩文版网站,成功地打入了韩国的网上购物市场。 不过, 已经面临名牌折扣网站半价网()的严峻挑战。
有鉴于近年香港女士热衷于纤体减肥,而这个领域里的公司又良莠不齐,有的公司借机欺骗和坑害顾客。莎莎的大批会员顾客希望莎莎能为她们提供这方面的服务,而莎莎这时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条件。于是在2002年,为顾客提供一站式化妆、美容及纤体减肥服务的“SaSaBeauty+美容纤体中心”正式在香港成立。随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亦为莎莎带来可观的收益。
2001年莎莎又首次取得中药健康食品“悦容养颜”的独家代理权,一步跨进了潜力巨大的健康食品市场。郭少明指出,莎莎一直强调美丽与健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美丽和健康更应内外兼备。容颜美丽与否,除化妆品和护肤品的配合外,身体健康更是重要的一环。现代化的中药保健食品,对美容有很大的功能,因此定能与莎莎的化妆品零售事业产生有机的协同作用。莎莎未来更会在这方面作进一步发展。这又是莎莎在相关行业多元化方面新的一步。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相关行业,其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有相同或相近的顾客群,以莎莎为例,这类顾客群就是爱美的妇女。因而在将业务扩展至相关行业时,已有大批现成的潜在客户。既不愁无客,又可以大大降低推广的成本。这也是在相关行业间推行多元化经营,比较容易成功的重要原因。
华尔街通讯:全球第一财经通讯社 /
周晓光:一个“饰品之王”的创富故事
从不足百元起家,到如今年产值一个亿;从当初挑着货郎担走南闯北的山村女孩,到如今走向国际市场一跃成为中国饰品行业的“大姐大”——
  周晓光: 一个“饰品之王”的创富故事
  很难想像,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衣着朴素的企业家竟拥有上亿的资产。
  很难想像,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毫不起眼的企业家竟是中国饰品行业的“大姐大”。
  更难以想像的是,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中国饰品行业的“大姐大”竟是一位当初挑着货郎担走南闯北的山村女孩。
  市场经济,潮起潮落,在周晓光身上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创富故事,也折射出了一个企业家动人的成长历程。
  跑遍大半个中国,只想让家人过上温饱生活
  1978年,刚刚高中毕业的女青年周晓光凭着让家人过上温饱生活的想法,带着母亲的一句话:“会做的不如会算的”,上东北等地卖绣花样去了。那年她17岁,家里有5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全家十口人,任凭母亲怎样算,在那个年代,也只能保证全家人不至于饿肚子。
  在诸暨的一个小山村中长大的周晓光,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家中条件又不允许她复习再考。即便是有求学的机会,生活似乎也不允许她透彻地学点东西:读高中的时候,每到下午最后一堂课时,她就开始盘算着要去哪里割猪草,还有牛、羊也要放。
  周晓光回忆说,当她走了6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义乌火车站,平生第一次坐上火车,那份兴奋竟多于第一次闯世界的茫然。事隔多年后,周晓光坐飞机从地球的这端到那端,犹如家常便饭,但回忆起当年坐火车时的心情,依然激动不已。
  凭自己的勇气和自信,她让母亲借了几十元当本钱,做起了“跑码头”生意。一个女孩子出门自然比男孩子困难得多,挤火车,赶汽车,为了不耽误时间,经常是白天摆地摊做生意,晚上坐车赶路,就这样,夕发朝至,走南闯北,6年之间,周晓光竟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周晓光回忆说,当时,她只拿着一本中国地图,沿着公路、铁路往前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能使家里人过上好生活。
  6年闯世界的结果,周晓光赚了2万元。
  十年练摊,掘回了第一桶金
  1985年,跑过三江六码头的周晓光嫁给了同样卖绣花样的东阳人虞云新。婚后,周晓光对丈夫说想安定下来了。于是,两人拿出了几年来所有的积蓄,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了一个摊位。
  在东北卖绣花样的时候,他们看到东北女子喜欢戴花花绿绿的头饰,周晓光凭着女人的敏感以及同样的爱美天性,就选定了经营饰品。于是,丈夫到广东进货,她在义乌练摊。那种生意人的潜质渐渐发挥了出来。几年下来,他们在义乌最好的住宅小区买下了新房,在市中心朝阳门买下了店铺。事实证明,周晓光的眼光很准,没过多久,朝阳门成为义乌市中心的商业黄金地段。
  出来闯世界时想要的几乎都实现了,孩子也出生了,似乎该满足该停下来歇歇了。但此时的周晓光好强的性格却丝毫没有改变。
  1995年7月,夫妻俩毅然拿出700万元投资办饰品厂,义乌大地上从此有了一个闻名全国的饰品生产基地。周晓光有了自己的实业,有了施展抱负的天地。当回忆起这个难忘的夏日时,周晓光说,当年作出这样的决策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也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如果办厂不成,夫妻俩几年的身家将付诸东流。事后,周晓光说,两人当初来到义乌时,本就是一无所有,大不了再重新开始。
  在商界这么多年,周晓光说每次作出重大决策时,都得到了丈夫虞云新的支持。作为副董事长,虞云新一直隐身在妻子身后,不管企业发展到哪一阶段,在妻子这位“元帅”的统领下,他都把公司里外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丈夫现在负责国内南方市场,他负责的那一块不论是信誉还是利润,都做得很好。”妻子这样夸奖。
  正是这种毅然的选择,使周晓光的人生意义有了快速的提升:从一个个人致富的小商贩,开始成长为一个企业家。
  我乐意有竞争对手,这并不是件坏事
  从1995年办厂开始到1998年,几年时间,新光饰品厂以连续翻番的速度发展,并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产品销售网络,一举成为国内饰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面对一个商铺,周晓光自觉可以从容应付;面对一个迅速壮大的企业,周晓光自觉压力越来越大。就在这个时候,她果断作出决定——从1999年开始,周晓光聘请了来自台湾的职业经理人担任公司总经理。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新光饰品越来越引起同行的注目,到新光挖人的事时常发生,7年间到同行业去发展的至少有千人,完全可以再建一个新光,有人戏称新光是所“黄埔军校”。对此,周晓光这样说:行业的竞争,免不了人才的争夺。但我并不认为是件坏事。目前义乌有1800家饰品生产企业,10万人从事这个行业,一年60个亿的产值。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仅靠一家企业做大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饰品这一行业,只有产业集聚了,在世界的舞台上才有拥有立足之地,才能形成气候和氛围,带动整个产业的提升。
  义乌饰品业人士说,新光的“黄埔军校”成了产业的润滑剂。
  由于是行业的“王中王”,新光每天要开发100余款的新产品,跟随的企业也自然多了,但这并没有让周晓光感到一丝的满足感。她认为,别人跟得快,我才会跑得更快。
  周晓光在业内的大度是出了名的:每次出国参展回来,周晓光都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甚至学到的毫无保留地告诉同行。
  独木难成林,周晓光这样说。
  现在,最让周晓光着急的是:“自己的知识水平要达到能够胜任世界级商人这个角色的要求,在企业内组成一个现代企业的管理团队,还要花很大的力气。”的确,这正是民营企业家在第三次创业中所遇到的普遍问题。有的人选择了出国深造,而周晓光自觉一时还放不下企业,她选择了不定时外出听课,聘请各路专家做自己的顾问。其中有一次,她就花了17万元请台湾专家为公司的骨干进行了有关团队精神的培训。
  精心打造团队,也让从国有企业加盟新光的江泽林副总经理深有感触:像我这样层次的人,离开国有企业到私营企业干4年,感受到的比在国有企业干10年还要深刻。
  不但要做中国第一,而且要做响世界品牌
  饰品行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周期短、更新换代快,没有强大的设计开发能力根本无法在市场立足。
  为了紧跟市场的趋势,新光花在培养人才方面的费用一年就达150多万,专门组织了由几十名设计人员组成的开发部,还花巨资从国外引进了最先进的饰品生产设备,建立了国内饰品行业唯一的电镀自动流水线,使新光在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位置,一时间新光的合金、爪链等主导产品遍布了中国大小市场和饰品集散地。
  1995年10月,新光公司刚刚建成投产,周晓光就首先投资40万元,在广州饰品一条街开办了分公司。当时广州街上的女士都爱佩戴丝巾扣,分公司发现后立即将信息发回公司本部。仅3天时间,公司就组织设计人员开发出了几十款品种投放市场,结果,新光饰品在广州一炮打响,遍地开花。紧接着新光公司相继在义乌、沈阳开设销售窗口。公司利用饰品流行的地域差和时间差,用自南而北循序渐进的阶梯式产品销售法,迅速开拓了市场。从单纯的饰品销售企业到现代饰品的生产销售企业,“新光”这一裂变时间之短,动作之快,起点之高,让饰品行业为之一震。
  周晓光经常参加世界各地饰品展销会,在第一时间内获取世界饰品流行款式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然后经过消化,结合中国市场特点,开发出自己的产品。她经常带着设计人员到欧美、南非、中东和亚洲等地区考察,周晓光自己就到过十几个国家。她说:“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对我们产品的开发,企业的成长很有促进作用。”目前,新光公司已设计开发了“新光”、“EVE”、“新光希宝”三个品牌,形成了合金、爪链、铜金、水晶、亚克力五大系列。从2000年起,“新光”连续三年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亚洲时尚饰品展。并曾在韩国举办的国际畅销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国际最高金奖。
  2000年5月,对周晓光来说是一个转折期,这位普普通通的中国女性,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国际珠宝饰品物展上着着实实“火”了一把。中央电视台及香港媒体的记者纷纷把焦点对准这位从国内饰品行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女厂长,来自亚洲、美洲、欧洲50多个国家的70多个客户被她所展出的产品所吸引,签下了一笔又一笔订单。周晓光的4个展位前挤满了客户,带去的8名翻译不够用,又临时从香港请了4名。一些客商在会场上轮不到订单,只好索要了有关资料后相继赶到义乌。也就是在这次展会上,周晓光打破了饰品市场由韩国和香港称霸的局面,在参展的57个国家和地区、226家企业中崭露头角。
  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在国内并不知名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却创下了辉煌?
  “我是被逼出来的。”周晓光一言概括。据她介绍,在全国,饰品行业共有企业2000余家,其中1000多家集中在义乌,产量约占全国的70%左右。作为义乌市饰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一面世,马上被人仿冒,而且价格比“新光”低许多。有时他们新产品仅生产一两批后即被迫停产。国内饰品行业的低价位、低品位、低质量的恶性竞争,使该行业过早地步入了萎缩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周晓光开始把目光瞄准国际市场。为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不同饰物的要求和理解,周晓光的足迹几乎遍及亚、欧、美。有一次,仅仅为了买下一张美国一家老牌企业的产品设计构思说明书,她毅然掏出了2.4万美元。经过两年时间的精心准备,周晓光觉得羽翼已丰满,该到国际市场去搏一搏了。于是,她集中全部精锐力量,关门生产了6000多个饰物的新产品,专程运抵香港亮相,竟一炮打响,轰动了香港。
  当回忆起香港之行时,周晓光仍思绪万千,“我第一次带着自己的产品参加国际展览,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大大增加了自己的信心,我完全有能力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我不但要做中国的第一,而且要做响中国的品牌”。
  开了“洋荤”的周晓光并没有就此感到满足,而眼前思索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企业在资本运作上该如何突破。她告诉我们,我正在思考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的问题,企业发展肯定要走这一步,只是当前我们在目标和具体措施上都还没有完全理清。有人比喻,民营企业就像一条独木舟从喜马拉雅山一路航行到长江口,接下来就要入海了。如果没有足够的准备,将在大海里再也找不到自己。这许多的事就是我这个董事长需要做的。
华尔街通讯:全球第一财经通讯社 /
500元起家 女老板6年赶超王小丫!
她靠500元钱起家,从脚蹬三轮、摆地摊发展到今天遍布全国的180多家连锁店。她与王小丫等知名女性共同当选2004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而给她带来众多财富和荣誉的不过是陕西一种再普通不过的小吃——凉皮。
& & 1998年,已经38岁的贾亚芳毅然决然地主动下岗,只为做点自己想做的事。
& & 创业难。没了工作,自己断了后路,贾亚芳不得不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商机。一次,她去做一个项目的市场调研归来的路上,在一个凉皮小摊坐下来休息,闲聊中她得知摊主一个月能赚1000多元钱,这多少有些出乎她的预料。贾亚芳私下盘算:一碗凉皮赚4毛钱,一天卖50碗能赚20元,一个月下来就能赚600元,比她原来一个月的工资还多200元,而且凉皮成本低,是个不错的选择。接下来的几天,贾亚芳到西安的各凉皮摊点考察了一番,决定先批发一些卖卖看。
& & 西安的早春寒风阵阵,天刚蒙蒙亮,贾亚芳就蹬上三轮车带上从旧货市场淘换来的500多元卖凉皮的家当出发了。她先到菜市场买回调凉皮必需的绿豆芽,又到凉皮批发市场批了50斤凉皮。之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一家工厂门口,抢占了一个有利位置,等待顾客。头一天,除去40元的成本,50斤凉皮让贾亚芳净赚了20多元钱。第一个月,她赚到了1100元,小小的甜头给了贾亚芳继续做下去的信心。几个月后,贾亚芳已经有了几千元的积蓄,她琢磨着如何能把生意做大。经过一番市场调查,贾亚芳发现西安市内没有一家既蒸凉皮又卖凉皮的餐馆。她认为这是个机会。
& & 很快,贾亚芳在一个人流量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旁租下了门脸,开起了既蒸凉皮又卖凉皮的凉皮店。2200元的房租加上5个服务员、一个蒸凉皮师傅的工资,每月的开销将近5000元,这也就意味着每天至少要卖200碗凉皮。凉皮店开业第一天卖了160碗,第二天卖了近200碗,以后就不见涨了。不到两个月,凉皮店亏损了3000多元,贾亚芳不得不关掉了店面。
& & 贾亚芳认为,小店关张主要是因为凉皮没特点,吸引不了回头客。于是她花了几个月时间走遍西安所有的凉皮店品尝味道。功夫不负有心人,贾亚芳终于了解到西安的凉皮主要分为汉中凉皮和秦镇凉皮两个品种,汉中凉皮柔软细腻;秦镇凉皮硬爽耐嚼。贾亚芳决定把这两种凉皮的优点综合到一起。为此,她亲自洗米、泡米、打浆、蒸制,每个细节都认真地做记录。经过多次试验,她终于研制出了细而不腻、柔软爽口、独特口味的凉皮,并取了个特别的名字———“捷尔泰”凉皮。
& & 这次,贾亚芳没有贸然行动,她想先探探市场。她在一个路口用三轮车摆上摊,见没有人买,就把调好的凉皮送给路边修鞋、卖小玩意的师傅免费品尝。师傅们品尝后连连称赞,引得过往行人驻足观看,之后许多路人开始掏钱买一碗尝尝。凉皮的口味很快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渐渐地回头客成了主流。
& & 眼见自己制作的凉皮有了稳定的消费群,贾亚芳又开起了凉皮店。第一个月下来,贾亚芳赚了1万多元,以后的几个月收入节节攀升。先前反对的丈夫看到卖凉皮还真大有赚头,干脆辞了职,帮贾亚芳一起操持起来。半年时间,夫妇俩就赚了近10万。
& & 随着“捷尔泰”凉皮在西安声名鹊起,招徕全国各地不少寻求加盟连锁的客商。现在,贾亚芳的凉皮连锁店在全国已有180多家,但她仍不满足,她的目标是让“捷尔泰”凉皮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
华尔街通讯:全球第一财经通讯社 /
月入10万的汤王发家记
汤是人人爱喝,可用骨头汤迅速发家的,在南京却只有周公强一个。他不是社会名流,也没有读过多少书,更没有什么祖传秘方,有的只是处处替顾客着想的真诚。如果你有机会到南京出差的话,没逛过玄武湖不要紧,没尝过“周氏骨头汤”那就遗憾了。&&
  “馋嘴”熬汤引出创业路
  “我要收摊了,这堆肉骨头5元钱便宜卖喽!”听到这句吆喝,周公强兴奋不已,因为自从下岗后就很少吃荤了。但毕竟手头紧,所以他上前仍有意压价,便说:“怎么上面没沾多少肉呀?”掌柜的说:“老兄,这你就不懂了。骨头上剔剩下的肉都是瘦肉,骨头敲碎了,里面的骨髓特别有营养。”周公强买下这堆肉骨头后,回到家煨起骨头汤来。没多久,厨房里就飘满了香味,夫妻俩吃得特别开心。
  喝完骨头汤,周公强感慨:“现在夫妻双双下岗,如果天天喝得上骨头汤就好了。”妻子提醒他:“现在什么生意都有人做,就是没人熬骨头汤,咱们能不能卖骨头汤呢?”周公强愣住了,反问道:“骨头汤也能卖钱吗?”妻子接着说:“我们家在鼓楼医院附近,医院里的病人,尤其是老人、妇女、儿童,都喜欢喝骨头汤。”周公强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第二天早晨,他便去菜市场买回了一篮子骨头。熬成鲜汤舀进保温桶里,到鼓楼医院门口叫卖。一个钟头不到,一大桶骨头汤就卖光了,回家一算账,净赚50元。
  此后,周公强每天中午和晚上都去鼓楼医院卖骨头汤,由刚开始的一次一桶增加到后来的一次两三桶,最多时达到五六桶。但没多久,医院就开始驱逐他了。周公强一想也是,“游击队员”再这样当下去肯定不行。于是,他借了几万元在南京鼓楼医院附近租了一间门面,开起了“周氏骨头汤馆”。他在店前拉横幅承诺:“我的骨头汤不好喝不要钱!”
& & 对于鼓楼医院这块成熟的市场,他采取了电话预订的措施,保证10分钟内送到。并向病人及其家属发放联系卡,招揽生意。那些日子里,他每天净赚至少100元,小两口的日子越过越舒坦了。&&
  实实在在小店赚大钱随着生意的好转,骨头汤馆的人手不够了,周公强便聘请了一位钱姓厨师替自己熬汤,自己则从事管理和经营。他对汤的味道看得非常重,每熬出一锅骨头汤都要亲口尝尝,感觉不错,才让服务员端上桌。
  一天,周公强出门时间长了一些,回到店里时,有一位回头客对他说:“周老板,今天的骨头汤好像没有前几天的地道。”周公强尝了尝,便去找厨师了解情况。原来,面对众多的顾客,性急的钱厨师为了抢时间,一开始就往锅里倒开水,致使附在骨头上的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温,肉的外层蛋白质马上凝固,使肉里层的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溶解到汤里,造成味道差异。
  正确的熬法应当是一次性加足冷水,并慢慢地升温。这样,蛋白质才能够充分溶解到汤里,汤的味道才会鲜美。周公强弄清事情的原由后,立即来到店堂里,向客人说明情况,并诚恳地道歉,说:“今天的汤我买单!”事后,为了提醒钱厨师注意,周公强在操作间的墙上醒目的位置贴上了熬汤的流程,叮嘱厨师不能有半点疏忽。
  不久,周公强看见电视里正在播放某品牌香醋的广告,顿时灵机一动:醋有开胃化食的作用,骨头汤里能不能加入香醋呢?为此,他经多次尝试,最终发现——待锅里的水沸腾后,加入少许香醋,使骨头里的磷钙溶解在汤内,炖出来的汤既鲜美,又便于肠胃吸收。他让钱厨师如法炮制,果然客人反映不错。
  后来,有客人向周公强反映,骨头汤里的油太多了。周公强一想:对呀,如果鲜汤太油腻的话,很难喝得下口。为此,除了去油外,周公强还吩咐厨师在骨头汤里加一点冬瓜、海带、腐竹、黄豆和尖笋等辅料,让汤更加爽口。此外,周公强还一再叮嘱厨师:“一锅汤,别的店只熬一个小时,我们一定要熬三四个小时。熬不成乳白色,就别端上桌。不然,就是砸自己的牌子!”为了防止厨师大意,他特意买了一只闹钟放在操作间里,专门安排一名服务员为熬骨头汤的过程计时。
  有一天,几个农民工模样的人从外面走进来,要尝骨头汤。钱厨师照旧滤去了汤上面的一层浮油。没想到,其中的一个农民工叫了起来:“老板!这骨头汤怎么没有放油呀?”周公强赶紧向农民工说明之前的缘由。然后,他亲自将这盆骨头汤端进厨房,让钱厨师添几勺油。他还额外赠送了一盘红烧肉,吃得几个农民工直喊“过瘾”。
  受此启发,周公强要求服务员必须学会察言观色,凡是农民工或者长得瘦弱的,骨头汤里要有油;反之,对那些白领模样的客人,必须舀去浮在上面的油。在他的反复培训及督促下,服务员变得“精明”了,令一茬茬客人赞赏不已,收入当然也提高了,一天赚上千块都不新鲜。
& & 限量销售宣传巧助兴
  2003年,周公强已经从穷光蛋变成了存款几十万的小老板,他又投资20多万扩大了店面,但装修依然保持朴素的风格,因为他知道本来骨头汤就不是什么高贵的东西。&&
  生意更好了,然而新的麻烦也来了。很多人进门就嚷着要喝骨头汤,可是汤的数量毕竟有限,每天都有好几桌客人喝不上骨头汤,难免有意见。钱厨师建议周公强增加原料采购量,让每一位客人都能尽兴地喝到骨头汤。可周公强坚决不同意,他认为:“鸡多不生蛋,菜多嚼不烂。每天无限量供应骨头汤,难以保证原料新鲜、火候到家。而且适当制造一些市场饥渴,对生意的做大有帮助。”限量供应骨头汤,客人排队喝骨头汤便成了店里的一大景观,很多客人不得不提前预订,害得周公强一次次给客人赔不是。
  天气转凉后,热腾腾的骨头汤很快就凉了。为了让客人吃得舒心,他紧急选购了20多只电火锅,让骨头汤一直保温。他还总结出周氏骨头汤的饮用方法,由服务小姐告诉客人:“急火烧炖至10分钟左右,即可食骨头;在食用筒子骨时,先将筒骨内汤倒在容器内,然后让筒骨向上,将吸管插入筒内,轻轻吹气使筒内热骨髓冷却,再慢慢吸入骨髓。请注意,在吸骨髓时不能用力吸,以免将碎骨吸入肺部。儿童和老人不宜用吸管。当汤料沸腾后加其它配菜食之。”一位顾客打趣道:“这里的服务真到位,连服务小姐都‘之乎者也’。”
  此外,周公强从服务小姐中物色了一名形象代言人,身披印有“周氏骨头汤”的绶带,一桌挨一桌地宣讲:“骨头汤的原料选用的是上好的筒子骨,肉质细腻,有筋有腱,口感极其丰富。啃肉骨头时的光辉形象,可以用两个成语来形容,一个是‘张牙舞爪’,一个是‘敲骨吸髓’。对付肉骨头光用筷子是不顶用的,一定要戴上一次性手套才吃得尽兴……”客人们听得也津津有味。
  不惧挑战做大成“汤王”
  周公强将骨头汤的生意做火了之后,南京的大街小巷一下子冒出了众多骨头汤馆。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周公强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他对员工说:“骨头汤馆遍地开花不是坏事,反而是件好事。
  想想看,本来10个人中只有两个人喝骨头汤。现在好了,10个人有9个人喝骨头汤了,我们怕啥?”
  话虽这样说,但周公强还是不敢大意。他经常与厨师长一起,光顾大大小小的骨头汤馆,花钱品尝别人店里熬出来的骨头汤,看人流量、服务和管理,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2004年初,周公强看见新街口程阁老巷一家经营面积达400平方米的亏损饭店急于转让,手握近百万资金正欲扩大经营的周公强果断接手,重新装修,购置原材料和电磁炉等设备,开了第一家分店。然后,他针对新街口地区人流集中且通宵不断的实际,将程阁老巷店定位为24小时营业店,30多名员工两班倒,自己也每天吃住都在店里。
  新店刚开张时,生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几乎每天都在赔钱。一天晚上12点左右,一位打扮入时的女孩进店时说:“听朋友介绍这里的骨头汤不错。为了喝汤,我是特意打车过来的!”周公强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给她报销了10元打车费,使得该女孩受宠若惊。第二天,周公强在店堂门前贴出了一张告示:“你来喝骨头汤,我为你报销打车费!”由于新店门前没有停车泊位,报销打车费的举措果然吸引了许多客人。甚至有不少“的哥”主动给该店当起了义务宣传员。平均每报销100元打车费都能为他带来近千元的新收入。
  为了让骨头汤色香味俱全,每一盆都能让顾客喝个底朝天,周公强还分大盆、中盆和小盆三种规格,价格也拉开差距。用大白菜或冬瓜垫底,另外撒上红红的枸杞子、碧绿的葱花,一半为调味,一半为装饰,并推出了数十道精美小菜,荤素都有,每份5角到3元钱,由客人自点。他还推出了“1元钱喝骨头汤”活动,将骨头汤作为一种热饮推向市常人们先是掏1元钱喝上一杯骨头汤,觉得味道不错后,跟着就掏出18元、28元、38元,分别点上一小盆、一中盆、一大盆骨头汤,最后成为了该店的长期顾客。不到两个月,程阁老巷店的生意就做起来了,月收入10多万元。
  如今,周公强成了南京的“汤王”,资产已达几百万。下一步,他准备在其它城市开分店或连锁店,让全国人民都来尝尝他的“周氏骨头汤”。
华尔街通讯:全球第一财经通讯社 /
传奇辣酱老干妈传奇人生
上世纪80年代初,她在龙洞堡公安干校门口,摆小摊卖凉粉米豆腐。
  她没有上过一天学,就连自己的名字,都是儿子成人后手把手教她写的。
  她乐善好施,尽管自己的生活充满艰辛,但是常接济附近一所学校的一名贫困生,感激之下,学生叫她“干妈”。久而久之,周围的人们也都亲切地叫她“老干妈”。
  如今,她是拥有2000多名员工,年产值8亿多元,2002年中国私营企业纳税排名第五名的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她开发的产品,覆盖了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所有省份,远销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她就是陶华碧,人们亲切地叫她“老干妈”,她的产品——豆豉辣椒系列,也叫“老干妈”。走近老干妈,就是走近一段创业传奇。
  没有吃不了的苦
  “吃苦耐劳累不死人,只要肯吃苦,没得办不成的事。”
  陶华碧是从卖米豆腐开始自己的“经商”生涯的。那时候的她想法很简单,丈夫临终前嘱咐她“要自带饭碗”。而且,两个孩子要靠她拉扯大。
  每天,陶华碧背着装满米豆腐的背篼,从家里坐车到龙洞堡,由于背篼占地方,中巴车经常不愿意让她上车。上车下车时,陶华碧还得请人家帮忙把背篼背上肩。晚上,陶华碧在家里做米豆腐,由于常年接触做米豆腐的原料石灰,到现在,她的双手一到春天,还会脱皮。
  几年过去了,陶华碧的生意越来越好。她开始第一次扩大“经营规模”。用捡来的半截砖和油毛毡石棉瓦,一夜之间搭起了能摆下两张小桌的“实惠饭店”。饭店的生意同样红红火火,她免费赠送的豆豉辣椒、香辣菜等小吃和调味品,成为吸引顾客的“秘密武器”。不过,这对于陶华碧同样也是一个秘密,直到有一天,客人吃完饭后,要求买一些调味品带回去。
  陶华碧开始了第二次经营扩张。白天开饭店,晚上在店里用玻璃瓶包装豆豉辣椒,一直忙到早晨4点,“手都装得扯鸡爪疯”。睡两个小时,6点又起床开门营业。
  豆豉辣椒越卖越好,1996年7月,陶华碧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辣椒调味品,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成了老板,陶华碧仍然保持着不怕吃苦的本色。捣辣椒溅起飞沫让人眼泪直流,工人们害怕。陶华碧亲自操刀,说“把辣椒当苹果切,就不辣眼睛了”。从此,大家都不怕了。产品生产出来了,陶华碧亲自背着,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单位食堂进行试销。一周的时间,试销商便纷纷让她加倍送货……
  吃苦,一直贯穿于陶华碧的创业历程中。今天,她已经是董事长,公司办公室主任王海峰说,老太太没有什么个人爱好,生活简朴得让人不敢相信,全部心思都在公司的发展上,就是晚上还在厂里睡。陶华碧说:“听不见瓶瓶罐罐的响动,我睡不好。”
  陶华碧至今仍然保留着当年卖米豆腐时的石磨和铁盆。这些物件,凝聚着她深情的“吃苦”记忆。
  我没文化但是有技术
  豆豉辣椒的销售刚刚起步时,玻璃厂觉得老干妈的玻璃瓶要货量少,不太愿意接这单生意,陶华碧急了,她质问玻璃厂老板:“哪个娃儿是一生下来就一大个哦,都是慢慢长大的嘛,今天你要不给我瓶子,我就不走了。”或许是她第一次向别人“气宇轩昂”的说出“要长大”的宣言。
  让陶华碧如此有底气的是:“我没有文化,就一心研究技术,有技术,到哪里都干得好。”卖米豆腐时,“我做的米豆腐可以下锅炒”,开饭店,“现在公司的厨师是我教出来的呢,不过还是没我做得好。”做辣椒调味品,总是比别人的产品口味独特,比别人的香。“不信我做点辣椒面给你回家尝,”老太太对记者说。
  由于“香”,由于“香辣结合”,老干妈的产品已经覆盖除台湾省以外的全国各地,并远销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南非、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举改变了辣椒产品局限于嗜辣地区的传统。现在,在产品开发方面,陶华碧依然是公司的“技术总监”,她不喝茶,不喝饮料,为了保持灵敏的味觉和嗅觉。“不管什么产品,只要我一闻一尝,就晓得哪种配料没放对。”现在,依托挖掘富有贵州地方特色的“香辣调味品”资源,牛肉末辣椒酱、辣子鸡辣椒酱、风味腐乳、香辣菜、香辣酱,新产品层出不穷。而且,所有的产品都能做到“一炮而红”。
  做老板首先要会做人
  老干妈最看重的,是自己的名声。刚刚开始卖豆豉辣椒时,她就用上了天平。“就是克数也不能随便,要是人家觉得不足量,找上门来咋个办?”
  “就是卖米豆腐的时候,我也没得欠过一分钱的税,每个月月初,穿双布鞋,从龙洞堡走路到油榨街去缴税,不缴税,人家查起来拿不出税票咋个办?”
  2001年,有一家玻璃制品厂给“老干妈”公司提供了800件(每件32瓶)包装瓶。不料,使用这批包装瓶产品封口不严,漏油。一些对手企业马上利用这事攻击“老干妈”。一些管理人员建议:“可能只是个别瓶子封口不严,把货追回重新封口就行了,不然损失太大,800件啊!”陶华碧却果断决定追回后全部当众销毁,一瓶不漏!“钱是一张纸,名声最重要,做老板首先要会做人。坑人骗人,人家口水都要把你淹死。”自从创办公司以来,老干妈产品合格率一直保持着100%。
  有本事就不要跟我学
  “一个企业的发展,总是会有风风雨雨。”陶华碧说,而老干妈公司遇到的最大的风雨,是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击。
  从1997年以来,假冒“老干妈”的产品大大小小多达五六十种,造假地遍及湖南、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及贵州本省等地。老干妈一度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老干妈公司派出了一批又一批打假人员,甚至老干妈自己也披挂上阵。打假太忙,顾不上吃饭,就“买两个馒头,用自家的豆豉辣椒下着吃。”造假者四处隐藏,为了找到证据,“半夜三更,雨下得好大也要出去侦查。”
  在所有的假冒者中,湖南华越食品公司生产的“老干妈”最为“理直气壮”。这是因为,他们有“合法”的注册商标。
  从1996年开始到1998年,老干妈多次向国家工商局商标局商标注册申请。可是,均以“‘干妈’为普通的人称称谓,故老干妈用作商标缺乏显著特征”的理由被驳回,可是,尽管华越公司的产品出自老干妈之后,尽管除了瓶贴上陶华碧的头像被换成了“刘湘球”的老太太头像、生产商为唐蒙食品厂与华越公司外,其余装潢包装甚至老干妈公司专门请人题写的“老干妈”字样,均原封不动照搬正品“老干妈”的设计,却在1998年第一次申请商标注册就获得成功,而此后,贵州老干妈才“委屈”地也获得了注册商标。
  “有本事就自己开发新产品嘛,我做好了就跟我学,算哪样嘛。”而国家商标局的“厚此薄彼”更让陶华碧难以接受———商标局拒不注册“老干妈”商标,客观上是为假冒侵权行为“保驾护航”。
  马拉松一样的诉讼一直持续到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于判决华越食品有限公司停止在风味豆豉产品上使用“老干妈”商品名称、停止使用与贵阳“老干妈”公司生产的“老干妈”风味豆豉瓶贴相近似的瓶贴、赔偿贵阳“老干妈”公司经济损失40万元、在一家全国发行的报纸上向贵阳“老干妈”公司致歉。终审判决两年多后,国家商标局于日裁定:“老干妈”首先由贵阳“老干妈”公司使用于其生产的风味食品,核准注册贵阳“老干妈”公司的“老干妈”商标,驳回华越公司注册“老干妈”商标的申请。撤销华越食品公司注册的“刘湘球老干妈及图”商标。
  贵州老干妈终于大获全胜。对此,陶华碧只有简单的一句话:“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不过,这一诉讼,却在经济界和法律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王蒙等六大作家诉世纪互联著作权案、北大方正“陷阱取证”案、奥林匹克五环标志案等被并称为北京高院知识产权十年经典案件。
  老干妈赢了,可是,各地的假冒者依然时有出现。打假,仍然是老干妈长期的艰苦斗争。倔强的陶华碧说,打假,我要一直打下去,一直到我死。
  子子孙孙都要留在贵州
  陶华碧和政府的第一次接触同样具有传奇色彩。还在她经营实惠饭店时,有一次,时任南明区区长的蒋星恒得知她在经营中遇到困难,专程去“微服私访”。在饭店门口,蒋区长对陶华碧说:“老干妈,你放心发展,有什么困难,我们帮助你。”
  陶华碧不知道来者是谁,还以为对方是个“菜农”,奇怪地反问:“你是帮我抬呢还是帮我扛哦。”
  事隔多年以后,提起这件事,陶华碧仍然会流泪:“这些年遇到好多好心人。”
  在老干妈公司的发展历程中,贵州省各级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省领导的关心到贵阳市南明区领导亲自与公司人员奔赴打假第一线。在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如今的老干妈公司,已经成为继“贵州茅台”、“黄果树”、“贵州神奇”之后,贵州省又一张难得的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目前,公司已经建成了日产量达60万瓶辣椒制品的生产体系,生产的20余个系列100多种产品行销全球。2004年,公司产值超过8亿元,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纳税7521万元。而从1996年成立以来的总产值已经超过20亿,纳税超过2亿。
  目前,老干妈的新建基地正在建设之中,今年10月份,一期工程有望竣工投入生产,到2008年,整个新基地将全部完工。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老干妈公司在全省7个县建立了28万亩的无公害辣椒基地,形成了一条从田间延伸到全球市场的产业链。支持老干妈,保护老干妈,也就是保护这条寄托着众多农户增收致富希望的产业链。
  老干妈成名了,不断有其他省市邀请她到外地办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老干妈都拒绝了。“政府支持你,你要对得起人家,要有个交代。”她说:“子子孙孙都要留在贵州发展,要在贵州做大做强,为贵州争光。”
华尔街通讯:全球第一财经通讯社 /
半年盈利30万宠物殡葬费用生意红火
 2004年底,宠物殡葬的创意让李建中半年盈利30万。李建中有只名叫黑豹的狼狗,跟了他13年后,骤然去世。黑豹的身后事很麻烦,它块头大,处理麻烦。几经周折,李才把黑豹埋到郊区。李建中突然有了个想法:宠物死了,没人管,我能不能来做宠物的“身后事”呢?
& & 2004年中,李建中得知一位女士养了十多年的小狗死了,李建中试探着问她:“我们给狗狗找块墓地,然后下葬,你看怎么样?收费500元。”女士有点不满:“区区500元就把我的狗狗解决了?只要做得好,更多的钱我也愿意出。”
& & 这事给了李建中莫大的鼓舞。他找到了一个朋友,准备一起干番事业。不久,他们拿到了营业执照,这是全国第一张用于宠物殡葬的营业执照。两人还为墓地取了个名字:天堂驿站。
& && && && &  两天后,天堂驿站接到了第一单。那是一只名叫“可可”的苏格兰牧羊犬,李建中他们事先挖好了墓地,将吹起的塑料狗在墓穴前摆好,再摆上两排“鲜花”,两位工作人员抬着“可可”走向墓穴,另两位紧随其后手拿礼花弹射向天空,野菊花花瓣纷纷扬扬撒在“可可”的身上。掩埋后,又为“可可”立上一块石刻的墓碑。最后,种上了两株罗汉松幼苗。李建中还找人把整个过程刻录成了VCD光盘给主人作纪念。
& &狗主人看后非常感激李建中。这一单,李建中收了1200元。
& &第一单的成功让李建中信心十足。为了要让宠物爱好者接受他的“天堂驿站”,他们成立了各个部门,宠物下葬时有乐队奏乐,并配上各种饰品,最后还植树一棵,由管理中心常年对树木进行维护;墓地费用由宠物主人分摊,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天堂驿站”很快在成都的宠物圈子里红火了起来。半年下来,李建中赢利30万。
& &&&市场前景:
 宠物殡葬业在国外是一个成熟产业。在日本,商家把宠物“身后事”的商机发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但有宠物火化、宠物葬礼、宠物墓地,甚至还有专为宠物服务的寺庙。目前,我国宠物经济的市场潜力至少能达到150亿元。
& &&&盈利分析:
& & 对宠物葬礼,可以按照不同的等级分类,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宠物爱好者,收费标准可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之间浮动。也可以为宠物制作标本,目前一只波斯猫标本的价格在4000元左右。
华尔街通讯:全球第一财经通讯社 /
穷小子1元惊天创业 如今身家20亿
郑大清,四川仪陇县人,新建天地集团董事长。在2003年底的“四川省十大杰出创业之星、第五届创业之星表彰大会”上,当选为2003四川省“十大创业之星”。表彰会上,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个其貌不扬的人身家已达20亿,而在18年前,他只是一个从贫穷农村出来的打工仔。“20亿?”一个农民出身的打工仔能赚到这么多钱吗?春节期间,记者通过各种方法,终于联系到了这位“传奇”的人。
成长故事 从农村打工仔到70万元的小老板
& & 记者的采访单刀直入:“听说你的个人资产已经达到了20亿元?”郑大清十分爽朗地笑了笑:“哪里!只是小小的成功了一盘”。接下来,他向记者讲述了他成功的经过。
& & 据他介绍,1985年3月,时年26岁的郑大清揣着从亲朋好友那借到的70元钱踏上了去乌鲁木齐的火车,开始了他神奇的创业征程。在走出乌鲁木齐火车站的大门时,郑大清的全部家当只剩下1块2毛钱和一张在部队用过的旧被子。在老乡的介绍下,懂建筑知识的郑大清当上了建筑工地的班长,一天的报酬是5元。一年下来,挣了近2000元,这在当时无疑是个让人羡慕的数目。
& &&&1986年4月,觉得“有做头”的郑大清又从老家带来了40多个农民工,从别人手中转来一个小工程。悲惨的是,在交工后老板跑了,一分钱都没有领到。年底的时候,郑大清没有钱回家。有一位朋友给了他5元钱,一天就只吃1顿的日子延续了近10天。
& & 那样的情况刺痛了郑大清的自尊心,他当时暗暗发誓一定要混出个人样。
& & 1987年3月,郑大清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他和新疆制胶厂签定了13万元的厂房维修合同,当年8月,郑大清按时按质完成了全部工程,并受到对方的称赞。在其介绍下,郑大清又接了几个小工程。年底清盘的时候,郑大清惊喜的发现:除去各种债务,自己竟然有了5万元的存款。这也让郑大清坚定了搞小工程的决心。到1989年,郑大清完全在乌鲁木齐站稳了脚跟,个人资产也超过了70万元。
& && && && & 
二次创业 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
& & 1989年下半年,郑大清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进入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他先是花20万元在乌鲁木齐市中区租了一间大型地下室,装修成商场后转租给他人,每年可以净赚5万元,同时他还在乌鲁木齐郊区开了两家煤矿。
& & 刚开始2年,煤矿和商场为郑大清带来了滚滚财源,但是,摊子的铺大,带给郑大清的是管理和决策上的大难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不足,决策失误等接踵而来,1994年,两家煤矿相继倒闭,1995年初,商场也关闭。
& &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郑大清从一个百万富翁变成了一个不但身无分文,还倒欠他人几十万债务的穷光蛋。
& &&&不过,郑大清没有被困难击倒。1995年夏,经过仔细考察,郑大清用借来的100多万元创办了新疆天地实业贸易公司,第一个项目就是服装商场。这一次郑大清学乖了,把商场租下来自己经营;100多个员工中85%都是大专以上文化;同时实行严格的考核和激励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让郑大清的服装商场蒸蒸日上,利润滚滚而来。
& && && && &  
身家20亿 “生钱运动”利滚利
& & 1998年,郑大清又决定将赚来的钱投入“生钱运动”:投资2亿元建起了3万多平方米的“东方100商厦”。1999年东方大厦的营业额达1.7亿,2000年达2.1亿。随后,郑大清的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通道:酒店、农业、电讯、生产加工;2001年又进入了房地产行业。目前郑大清已拥有20亿的资产,负债率仅仅为8%……”新疆媒体在最近举行的“2003新疆最具成长企业”的评语中指出“新疆天地集团有限公司在短短三年间资产翻了1000倍”。因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今年初,郑大清被选为乌鲁木齐政协常委。郑大清的成功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当记者问及他的成功奥秘时,“先做人后做事”,郑大清如此对记者做了总结。
华尔街通讯:全球第一财经通讯社 /
老太“饺子王”年挣百万
在深圳这几天格外冷的天气里,景田北一家超市一个不很起眼的饺子连锁柜前,一到晚饭时分就排起长队,这里全手工现场制作的洛阳家乡口味生鲜饺子格外走俏。 据排队的顾客介绍,“在该连锁店的下步庙总店,经常看到香港人、澳门人买来带回家。”这家“同得利”饺子连锁店创办人、今年已70岁的刘凤荣老太太说,把河南洛阳乡间手工饺子引到深圳、开创饺子连锁8年来,目前年营业额约180万元,新开的商场、超市纷纷登门邀请进驻。
强调家乡口味
??刘凤荣老太太向记者透露“生意经”突出“家乡特色”。1997年,已经60多岁的刘凤荣来到深圳,因为到处买不到、也吃不到“家乡滋味”的饺子,萌生了“让北方人在异地他乡吃到正宗北方饺子”的想法。于是,全手工现场制作、销售生鲜饺子的“同得利”诞生了。
??一位号称吃遍深圳所有饺子的老顾客对“同得利”情有独钟,他称这里的饺子秉承洛阳饺子新鲜、口味好而且不腻味等特点,“最贴近家庭口味”。
用料十分苛刻
??用料十分苛刻是刘老太太饺子获得市场青睐的一个关键。
??在制作现场,刘老太告诉记者,主要是保证使用最好的面粉、油,买来作原料的肉挑“前腿瘦肉”,而且一天内至少分两次去买,这样才能保证肉的口感和新鲜。
??“在食品行业,一次让顾客吃坏了肚子,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刘老太说她宁可降低利润,也坚持使用最好原料,执行最严格的加工。
??刘老太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顾客一次买了6斤饺子皮要捎给远在日本的女儿。刘老太太透露,“全手工现场制作”是最大特色、也是最大卖点:现场制作的饺子皮,比较软,不会开口,而且很有弹性,很“筋”,特别好包。“要做出这种饺子皮,必须使用特殊工具,对形状、厚薄都有严格要求,3张皮的重量必须控制在24克-26克之间。”
华尔街通讯:全球第一财经通讯社 /
卖最土的货 赚最多的钱!
老邵,开门 。看看谁敲门。早晨这么不消停,谁呀?我,小王。一早晨……,他们几个要买酱,过来看看 。你好,你好!被称做老邵的人,叫邵文武,在启肇州县大小也是一个人物,可要提起他的邵家大酱,名气比他可大多了。1992年邵文武开始做东北大酱,十来年光景一晃过去了,邵文武的大酱生意越做越火,传统的东北大酱让老邵发了财,当上了老板,过上了幸福生活。
  邵文武:你得看好了,你尝一尝吧。你尝尝,怎么样?
  顾客:还行,可以 。
  邵文武:肇州很多地方都卖我们的酱 ,都十多年了。
  顾客:我也听说后来的,你价格能给到什么样?
  老话说,买货的货比三家,卖货的自卖自夸,讨价还价是自然的事儿。甭管是远场的,还是近道的,老邵总是习惯让他们先尝后买,做生意讲的就是一个信誉。一年下来这一二百缸大酱是不愁销路。
  记者:老邵你这些酱是卖哪的?
  邵文武:大庆 。
  记者:这车是你自己的车还是人家的车 ?
  邵文武:专门送货车 ,有来要货的我们就给他送 ,要不我们定期跑一趟 。
  记者:一车酱能卖多少钱 ?
  邵文武:一车酱如果装满了能装十桶酱 。十桶酱一千多块钱 。
  老邵是地道的黑龙江人,这东北人爱吃大酱是有了名的,老邵母亲在世的时候,做酱在街房邻居中就小有名气,老邵那时还年轻,心里压根就没想过做酱的事儿。在东北人眼里,靠做大酱卖钱似乎不是个事业,家家吃酱、家家做酱、花钱买酱吃,简直是个笑话。可此一时彼一时,1990年老邵下岗了,整天没事做的老邵打起了酱主意。
  邵文武:我老妈以前做酱就非常好吃 ,年年酱不少做 ,左邻右舍、三亲六故 、亲戚朋友你一盏、他一碗,都说老邵太太做酱好吃 ,都来要 一年不到头,自己还不够吃 ,都让他们给要去了 。后来我突然想起来 ,大伙这么多人都愿意吃我的酱 ,特别哈尔滨的亲属回来串门,说别的啥我也不拿,也得拿点老邵太太的酱回去吃 。这玩意儿这么多人愿意吃 ,哈尔滨人都愿意吃,咱们做点卖卖吧,还能挣俩钱儿, 增加家庭收入。
  老邵长在农村,吃辛苦不怕。那一年他和老
伴整整忙了一个春天,十来缸的酱做出来了,满怀希望的老邵骑着三轮车,拉着自己的酱,走街串巷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四个月下来,老邵的酱只卖了50多斤,眼瞅着几千块钱的大酱压在手里,本想发酱财的老邵蔫了。
  邵文武的老伴:酱菜厂黄了 ,肇州根本没有做酱卖的,人家说啥的都有,单位说讽刺话的也有,亲戚也有说的,尽出这馊主意,做酱卖能行吗?谁家还不做酱?家家都做酱,你出那馊主意是不是卖不出去了?酱缸在院子里摆着, 谁来都能瞅着, 都觉得挺上火, 能不上火吗,急得满嘴是泡,上火了 。
  老邵没念过几年书,可遇事儿主意挺多,点子不少。说来也巧,正在邵文武为自己的大酱一筹莫展的时候,又赶上他大儿子结婚,这左邻右舍,三亲六故,几百号人前来祝贺。婚礼办得隆重热闹,看着这几十张宴席,老邵突发奇想,在他儿子的婚宴上做起了广告。
  邵文武:95年我儿子娶媳妇 ,都说东北葱白菜蘸酱,上不了席 ,就不能,这旧的框框 ,给他来一道蘸酱菜 ,哎呀 这效果真好 ,鸡鸭鱼肉最后都剩了 ,整的这盘蘸酱菜,你也要他也要 说酱没了 ,从那以后,我们家酱突然卖的快了 ,也许是我儿子娶媳妇,整这道菜的原因。
  结婚宴席上蘸酱菜,这在东北还是一件新鲜事儿。这青菜再好,还得酱好,邵文武很快出了名。从那以后在肇州县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谁家办宴席一定要有蘸酱菜,酱还非得邵家的不可。老邵的酱在这个小县城渐渐的火了。
  代销商:我瞅他这品牌和货的质量,我也很愿意给他代销,因为在顾客心目中已经认识了邵家大酱,要他这货。
  邵文武:我本打算卖一年的酱,可是不到半年就没了。这咋整?
  是呀,这到手的钱不能不挣,又是高兴又是着急的老邵决定,临时赶制一批大酱。一家人贪黑起早,苦干一个多月,酱是做出来了,可质量却出了问题。
  邵文武:这一年酱就不好了,说你的酱咋整的,有的说苦,有的说涩,怎么就不是以前味了呢?刚刚有点名,你就掺杂使假,就不往好了整,你这不砸自己牌子吗!
  听了这话,老邵出了一身冷汗。他心里明白自己当初挣钱心急,做酱的周期太短,工序难免混乱。冷静下来的邵文武想了一整天,刚刚有起色的大酱生意不能就这样砸在自己手里。一家人商量后决定,宁可赔两万元钱也不能毁了邵家的名声,把这十几缸变了味的酱扔了吧。
  邵文武:扔还不好扔呢,咋扔法,大白天扔,叫人看见笑话,叫同行看见…… ,说这家做酱没做好,哪都是,整的啥玩意?埋里埋汰的,说一些不好听的话,同行看见吧,正好借这机会给你宣传一些不好的…… ,给你造一些舆论,影响自己的信誉。还得半夜没有人的时候拉到城外去,偷偷的倒它,不能让谁知道,这事才闹心呢 。
  这个坛子是老邵母亲当年做酱用的,老邵如今把它当成传家宝贝,当年邵文武的母亲就说过,做生意不能蒙人,吆喝啥就得卖啥。十几年过去了,老邵似乎才懂得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如今,老邵的大酱坊规模比过去大了许多,有了自己的销售门面,每天开门老邵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挂出这块小黑板,一是征求一下顾客的意见;二是给自己提个醒儿。邵家大酱能有今天靠的就是这个味儿,百家下酱,百家味儿。老邵为了做好自己的酱那还真是动了一番脑筋。
  邵文武:以前锅底老煳豆子,一整就煳了,看不好吧,火大了就煳了。火轻了还烀不烂 ,这酱质量才难掌握呢。出去卖酱,人家说你这怎么尽黑点 ?我说这锅煳豆子,他也没来烀来,他也不知道,解释不清。后来我想出一个办法,你看我这个帘子吧,这是个普通的帘子,但是搁在我这就不普通了。你看这铝它不生锈,我把它放在锅底下,然后我再往里捞豆子。豆子跟锅底不接触,再就不煳豆子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这是跟你们说。
  老邵的酱不但颜色纯正,味道好,而且做酱干净,做过东北大酱的人都知道,这酱好吃难做,最难防的就是这苍蝇蚊子。为这,老邵专门做了一张防护网把这些酱缸封闭起来,酱缸也盖的严严实实,只有这一小坛酱没有盖儿,这自有老邵的道理。
  邵文武:就这样好的防护,也难免随人带进一些昆虫,后来我想起一个办法,搁这么一缸酱,小点缸,倒了也损失不多少。我经常敞着这个酱缸,在这放着,有什么昆虫来你就往这里落呗。它愿意在这干啥就干啥呗,省着危害我其它产品,起到保护这些酱的作用,这可有说道。
  如今,肇州县大多数人都知道有个邵家大酱,在当地也算是个名牌,可一个县城的销售量是有限的,老邵的眼睛又盯上了大庆市场。刚来大庆,人生地不熟,没人认识他邵文武,更不知道他的邵家大酱,一连多少天,他的大酱无人问津,心急火燎的老邵又一次急中生智。
  邵文武:到六点半左右,人就来多了。人一多了我突然把桶盖打开,我就搅啊搅啊,香味就出来了,我四外瞅着,买货的人就抬头东张西望,有的直抽搭鼻子,我说可能是我的酱味他们闻着了,有的就拿罐头瓶来了,我说你闻闻味 他说不用了,我已经看过了,酱味挺好。我想买点尝尝 。你说千句好万句好,不如顾客说一句:“嗯哪还行”,这句话比你说千万句好都好。
  这一招果然有效,老邵的酱香也越飘越远。日子长了,大庆人渐渐的知道了邵家大酱。如今大庆肇州两地老邵有四五十个代销网点。邵家大酱不但在大庆站稳了脚跟,老邵还在这交了朋友。这位叫边喜林,是邵家的常客,他即是邵家大酱的监督员,也是市场信息反馈员,知道他们关系的人,都说他们是酱朋友。
  邵文武:这事说起来都可笑,他吃酱非常费,突然有一天他拿个大坛子来了,我说你在这等一会儿吧,我回家多舀点,他说不行,我得上你家去。我听这言外之意不是上缸里舀去,你去不也是我给你舀吗,他是对我这玩意儿怀疑,行吧,我这玩意儿也不怕人家看,我就把他领回家去了。
  边喜林:他们都说他做这玩意儿不一定有自己家的干净,我到这一瞅,人家又天棚又小网,苍蝇蚊子也进不来,看这酱也比原先干了,酱也好了,这回成坛子来吧,一来二去整出朋友来了。
  秋天本来是大酱销售淡季,可今年不知为什么销量没怎么减,这让老邵一家人特别的高兴。
  邵家酱坊不算大,除了自己家人,又雇了六七个帮手,邵文武老实稳重,可做生意精明灵活,这两年邵家大酱市场还不错,老邵也开始琢磨,能不能把这传统的东北大酱生意做得更大一点。
  邵文武:大城市有几家做酱的,都不做酱,都得买。往大地方去,别在家就看着一个肇州一个大庆。北京一千多万人口,一百个人有一个人吃咱们酱就行了。
  在儿女们的支持下,老邵在北京租下了一个门面。今天老邵就要带着他的大酱,去闯北京这个更大的市场。也许有一天老邵的大酱真的走出东北,走向全国。
华尔街通讯:全球第一财经通讯社 /
7万元创业4年赚来千万身家
高中学历,34岁下岗,从鞋模生意起步,和大客户谈成首笔生意。他只用4年赚来千万身家。
&&一个高中毕业生,一个从来没有想过当老板的人,在无奈的情况下选择自我创业,结果竟出乎意料的好。
&&4年过后,他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而且创办了一个拥有200名员工、年销售额过千万元的企业。这个人就是深圳下岗职工郭大宝。
&&夫妻双方月入不够养孩子
&&郭大宝是安徽芜湖的农家子弟,曾当过兵,1995年来深在一家信息公司当职员。1999年底,他所在的深圳某证券信息企业宣告破产。郭大宝被迫下岗,此时他已34岁。他的爱人在超市工作,月入不过1500元,女儿仅一岁多,郭大宝下岗后政府发给他的每月最低保障金400多元,夫妻两人的工资加起来几乎不够养孩子。然而,坏运气还在继续,郭大宝下岗10个月后爱人也下岗了。
&&那阵子,郭大宝天天翻报纸找工作,他也多次去过人才大市场,一个高中生,年龄又老大不小的,没人肯雇他。郭大宝很感激市劳动局,当时市劳动局给下岗职工每人提供三次免费培训,课程有美容美发、餐饮等技能培训,也有自我创业。郭大宝进了创业培训班。
&&7万元创业
&&郭大宝有两个特别要好的老乡,一个事业有成,另一个在深圳塑料行业多年,手里正有一个好项目。朋友都劝郭大宝自己干。有钱的朋友出资7万元,另一个朋友提供项目信息,由郭大宝具体操作。郭大宝朋友手里现成的项目就是专为出口高档鞋订做鞋模。据郭大宝朋友提供的信息,当时仅东莞长安有一家台资企业生产这种鞋模,最大的用户也在东莞,是一家位居世界前位的台资鞋厂。郭大宝直接找到这家台资制鞋企业,郭大宝没想到,出面接见他的竟是企业总经理和七、八个企业主管。大家围着一张长条桌谈事的时候,郭大宝的腿一直在发抖,在这之前他并没有见过鞋模,手上也没现成的产品。
&&郭大宝只记得那位台湾老板说:“我不管你怎么做产品,只要东西好,价格合适,交货及时,我就会买你的货。”正是这句话让郭大宝看到希望。郭大宝和朋友合伙的企业是深圳市群博实业有限公司。起初他们买别人的产品,再卖给台湾老板,由于量小,卖价并不比别人低多少,台湾老板还是买了他们的货。与这家台湾大企业做成生意为群博带来了信誉。群博实业和一些小规模企业谈生意时,对方一听说那家台资大厂都是群博的客户,也就跟着订了货。第一个月,郭大宝们就赚了1万元,接下来三个月价格控制得不好又赔了。接连三个月每月赔8000元。朋友有点想撤资,郭大宝问大舅子借了3万元继续干。三个月后生意开始好转。郭大宝正式买了设备,在公明镇租了厂房大干起来。三位朋友也各自明确了股份,郭大宝是第二大股东。如今,群博实业已经是业内较大的鞋模供货商,每月鞋模订单达30至40万元。
&&第一个项目的成功使郭大宝悟出两点,第一,所有的购货商都不会满足只从一家供应商处拿货,因为这样不仅有风险,也容易被对方掌控;第二,小商船要敢碰巡洋舰。郭大宝认为,如果小企业一开始就能和大客户做成生意,不仅生意稳定了,而且技术质量等起点较高,另外,小企业一开始主攻一个大客户也更容易集中人力物力提高效率,更有利于做大。
&&一个项目亏损了20多万
&&在鞋模产品上了轨道时,郭大宝又看上了另一个和鞋相关的产品———鞋撑。郭大宝想,都是鞋上用的配件,也是同一个购货企业,上这个产品应该不会很难。没想到做鞋撑赔了20多万元。
&&郭大宝说,别看同是鞋上用的东西,由于鞋撑行业已相当成熟,后来者根本无成本优势。郭大宝发现自己的每个鞋撑材料的进货价比人家的成品价还贵了1分钱。这个项目的失败让郭大宝悟到,进入一个很成熟的行业,除非第一有经济实力赔得起,在赔中积累经验;第二,有新技术或新工艺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否则最好不要盲目生产。
&&挑战环保餐具
&&2002年报纸上一片“禁白”声,郭大宝被环保餐具的巨大市场需求所吸引,开始研制环保餐具。两年多过去了,许多环保餐具企业撑不下去了,郭大宝的环保餐具产品却一点点做大。郭大宝做环保餐具一开始就着眼于技术的研发,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而不是忙着扩大规模。
&&在做环保餐具的同时,他也开始生产鸡蛋、蔬菜托盘。他的销售路线是农村包围城市,到农村、农户的家里去销售托盘,蔬菜托盘则委找代理公司销售,群博实业生产的托盘已经进入深圳的许多大超市。回首四年的创业经历,郭大宝感叹人的潜力无穷。记者在这位被迫走向成功的创业者身上,看到了创业带给他的自信和快乐。
华尔街通讯:全球第一财经通讯社 /
创业传奇 从2块钱到2个亿
精干、不善言谈、低调、勤奋……虽然是1970年代的创业人,但刘玉栋身上充满了1960年代人的气质和精神。初中毕业的他,当年闯济南时身上只有2块钱,但今天他旗下公司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2个亿。 闯省城先修自行车
&&刘玉栋的家,和其它农村家庭一样:贫穷、兄弟姐妹多。与许多农村孩子不同的是,他虽然是家庭中的老幺,但从小独立性强。1987年,只有16岁的刘玉栋,念完初中带着两块钱来济南“打天下”。
&&那时他没什么手艺,找个工作异常难,最后只能跟着一个师傅学修理自行车。当时,他的想法很淳朴:“艺不压人,学点手艺,以后能混口饭吃。
&&2年多的学徒,挣了2万元,“当时白天除了在店里修自行车,晚上还要到自行车厂去装自行车,工作虽然辛苦,但收获大。”这个“成绩”让他至今记忆犹新,“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有2万元,那个时候很少见。
&&回家盖房子结婚,还是继续在那里做?当时,他困惑,在农村,男孩子一般20岁就要结婚了,父母也劝他回去。但他最终还是“违背”了家人的意愿,在济南大厦附近花300元/月租了一个门头,专门修理自行车。
&&当时来修理自行车的人大多喜欢吸烟和喝酒,细心的刘玉栋,专门从别处进来一些烟酒放在店铺里辅助经营。这成了他做酒类代理的原始起点,时间长了他感觉从别人那里进货成本高,头脑灵活的他把眼光盯到代理上。
&&生意从收酒瓶开始
&&做代理何尝容易,谁也不会把大批量的货放给这个只有19岁的年轻人,而且,当时许多酒厂都有专门的代理,酒厂对一车两车的货也不在乎,再说他没有多少资金,实力不行。
&&胆大的刘玉栋带着1万多块钱,来到当年旺销的兰陵白酒的酒厂。厂长毫无商量地把他拒绝了。刘玉栋并没有气馁,“他不卖酒给我,我就不走,”刘玉栋回忆说。
&&说到做到,他一连在这个酒厂呆了一个星期,晚上则在厂长家门口露宿。厂长被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感动了,虽然这样,但还是没答应把酒卖给他,而是为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先收酒瓶,然后用酒瓶来换酒。
&&在厂长的点拨下,他跑遍了整个济南,包括商河、济阳等地方收酒瓶。厂长没有失信,最终把酒卖给了他。“想做的事,就要不惜代价去做,应该把困难当作机遇,当作锻炼的机会。”现在,刘玉栋还庆幸自己的坚持,“这与我在农村生活养成的勤奋、努力分不开。
&&1992年,在得知美国两家洋行开始从事可口可乐、德芙等产品中国代理贸易后,21岁的刘玉栋跑到北京与这两家洋行谈判,要求在济南代理经销“洋牌子”。精明加上努力,刘玉栋如愿以偿。
&&后来,他又陆续代理了费县老白干、景芝白干、泰山特曲等山东的白酒。到了1994年,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达到上百万。刘玉栋完成了原始积累。
&&打造自己的百年品牌
&&更大的动作还在后面。2002年10月,刘玉栋联手泸州老窖,开发了泸州老窖“古酿”、“窖藏”两个系列共二十多个新产品,并取得其全国独家代理权,在全国各主要省市设立分公司,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和物流配送网络,形成了以济南为中心、依托山东、辐射全国的市场布局。
&&至今已是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50多个著名品牌、2000多个单品的济南代理商。不过,这并没有让他满足,“我们还要做外国名酒的中国区总代理,让中国老百姓与洋酒真正的亲密接触。”
&&目前,刘玉栋代理的产品不仅在酒水,还涉及副食调料、熟肉制品、保健食品、日用百货等领域。“我们除了做流通环节,现在还进入了生产环节,并打造了自己的食品品牌‘达达’牌,这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生产环节,具有标志价值。”2003年,刘玉栋仅在济南地区的销售就达到1.5亿元,全国销售超过2亿元。
&&“只有专业化才能取胜,”刘玉栋有着自己一套特殊的经营思路。虽然目前,刘玉栋经营的这个企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专业酒类网络,但他们仍在强化、延展自己的网络,“现在我们的网络已覆盖了山东70%的县级城市,不过还在建设更深层次的营销网络,对于流通行业,网络是最有价值的。
&&目前,刘玉栋正在自己专业化的路上奔跑。“我们在酒类代理上要向国美看齐,有自己完善的网络,专业化,打造自己的百年品牌。”
&&创业寄语
&&进城打工的年轻人,不要放弃学习
&&也许因为没有上高中、没有上大学,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学习,刘玉栋感到很遗憾,在与笔者的对话中,他时常提到这个词:“学习”。在他的生活中,学习是一个永远贯穿的关键词。
&&现在,他感到欣慰的是有了学习的时间和条件。“我现在正在读MBA,希望多学习一些经济管理的知识,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学习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人最大的财富不是结果,而是走过的路,而是学习积累的经验。
&&除了学习一些理论,“还要向你的客户、家人、员工学习,他们往往能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启发。对于1970年代的年轻创业者,应多学习五六十出生的企业家身上的一些精华,弥补自己时代的不足,避免走一些弯路,”刘玉栋说。
&&作为农村出来的人,刘玉栋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农村人的经历有特殊的理解。他提醒:对于很多农村进城打工的年轻人,不要放弃学习,要敬业,这样才可能成功;对于大学生来说,不要放弃打工,锻炼自己的能力很关键。
&&创业心得
&&企业经营的加减乘除加,就是加强企业管理;减,就是减去传统管理模式;乘,就是要走资本之路,成倍扩张;除,就是除掉家族观念。
&&不能以数字衡量企业发展。我们不能仅仅以数字来衡量企业发展,除了数字还有别的。我们公司的三年目标就是让中层干部买上别墅,开上自己的私家车,让停车场比办公区还大。因为,从长远看,这不仅是为员工负责,更是为他们的家庭和我的企业负责。
&&最大的财富是系统。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是系统。系统就是一种无纸化管理、一种制度化管理。用系统去管理,不仅有序、快速、高效,而且还能节省成本。
&&敬业不要忘本。由于出身农村,刘玉栋总是强调“敬业不忘本”。他专门为一所残疾学校捐助了几万元。到目前为止,他已捐助了50多万元。他最大的心愿,建设山东最好的孤儿院和养老院。
华尔街通讯:全球第一财经通讯社 /
賣好吃的食神滷味 22歲的何忻芳2年成百萬富翁
食神滷味員林鎮中正店的加盟主何忻芳,1980年出生,今年(2002)只有22歲,年紀輕輕、家境小康、只有高職學歷的她,很難讓人想像是一位白手起家,如今年收入超過百萬元新台幣的小富婆!
月淨利超過30萬元的好生意!
&&1998年12月開始設攤在員林鎮中正路、民生路交口的中正路上,中正店目前在平日約有9千元,在假日有1萬3千元以上的業績,扣除固定每週二的休息,一個月的營收超過30萬元,滷味的毛利有6成,扣掉9千元的攤位租金、3萬元的員工薪水、1萬元左右的瓦斯及雜費,加盟主何忻芳的每月淨收入超過新台幣10萬元!
&&何忻芳說,在1998年6月高職畢業的時候,她就面臨找工作的問題。由於學歷不高,加上彰化縣員林鎮的工作機會本來就少,因此想要找到一份「安定的飯碗」,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無奈之下,只好到泡沫紅茶店打工,每天從下午4點工作到晚上12點,假日時甚至要忙到凌晨1、2點,時間長卻收入少,一個月只有1萬8千元的薪水,相當地吃力!
同樣地認真辛苦&&做老闆為自己打拼
&&但是何忻芳並沒有抱怨人生的際遇無奈,細心冷靜的她,開始認真地思考,如果相同地必須要工作地那麼認真辛苦,才能夠保有飯碗,領一份微薄的薪水,為什麼不想辦法擁有一份自己的事業,自己做老闆,為自己打拼呢?
於是,何忻芳開始注意觀察有什麼本小利多的「好生意」可以做!她發現在員林火車站前有一家食神滷味的攤車,生意始終不錯,有時候在她半夜下班經過的時候,攤子前面都還有好多的客人在購買。經過長達半個月的觀察,自己也試過購買幾次滷味,發覺口味真的相當好吃,加上詢問一些朋友的意見,居然大家一致肯定食神滷味的產品味道好、吃不膩,於是何忻芳鼓起勇氣,大膽地向食神滷味總部詢問要如何加盟。
&&沒有積蓄的何忻芳,為了籌措創業的資金,硬著頭皮向親友借標了一個會,總數僅有15萬元,幸好加盟食神滷味的投資金額很低,只要12萬6千元,再加上添購四門冰箱、瓦斯爐、生鍋等,約在2~3萬元左右,15萬元勉強夠用!
找對創業好幫手&&15萬元就出發
&&何忻芳說,她非常感謝食神滷味總公司的老闆黃錫聰及鄧麗秋夫婦,在她創業的路程上提供很大的幫助,黃老闆幫她找到一個非常好的地點,雖然距離員林火車站的總店不到300公尺,但是黃老闆分析過這二個地點是完全不同的商圈,生意上不會有衝突。老闆娘鄧麗秋親切細心、不厭其煩地給予完整訓練與指導,包括滷汁、醬汁的調配,餐車的實務操作等經營技術。讓她的創業有好的開始,立於不敗之地。
&&剛開始創業的路真的很辛苦,員林中正店一開始每天的收入只有3千元不到,一個月8萬多元的營業額,約有4.5萬元的毛利,何忻芳回憶道,扣掉9千元的店租、5千元的水電及瓦斯雜支,剩下約3萬元的淨利,雖然不多,但是她卻非常高興,因為這樣的收入比起打工時,已經多出了許多,而且她有信心,生意一定會愈來愈好。
&&果然,堅持不懈的何忻芳在半年不到的時間,就將中正店的業績穩定地提升到每天7千元以上、一個月25萬元以上的水準,扣除成本及費用後有著10萬元左右的淨利。創業當初借來的15萬元,在不到半年之間就全數清償了!
堅持產品好品質&&提供親切好服務!
能夠有著這樣的成績,腆靦的何忻芳說大概是因為總部幫她找的地點好、做得久,再加上食材新鮮、滷汁不偷料,而且服務親切、經常與客人聊天建立交情,日積月累之下,生意自然會一直好起來。
&&對於親切的服務態度,何忻芳自豪地說,像她就有著在蛋糕店工作的女客人,來買第二次的時候居然就順帶送了一個小蛋糕給她吃,說是因為欣賞她的服務親切。還有在台北做業務工作的客人,每趟出差中南部的時候,在回程時就會順道來這裡包一份滷味帶回去。而且因為租約的因素,中正店已經遷移過三次位置,但是客戶始終沒有流失,反而愈來愈多,這都是服務好的最佳證明。
小情侶一起打拼&&共築美好的未來
&&由於生意好,一個人忙不過來的何忻芳在1999年就拉著男朋友黃先生一起來幫忙,小情侶二人一起為共同的將來打拼。在這不到4年的時間,二人用創業賺錢所累積下來的積蓄,在員林鎮買了一間4樓挑高的透天厝,總價400多萬元,還添購了一部全新的商用休旅車。為了要配合總公司未來發展所設計的新經營型態,近期更要租下附近的店面,將攤車改為店面式經營,增加一些新商品來滿足客人更多的需求,也讓客人免於日曬雨淋,有個座位可以坐下來,好好享受食神的滷味。
&&被問到創業的想法與感覺,何忻芳說,真的慶幸自己選對人生的路,選對了創業合作的夥伴–食神滷味,而且創業賺錢的感覺,真的很不錯!
华尔街通讯:全球第一财经通讯社 /
收下,希望楼住继续下去.值得去看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他爹是哪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