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盈利的计算公式交易盈亏计算?

所谓的杠杆炒股,其实就是借钱炒股。比如你有100万,问券商再融资100万,那就变成了200万的投资本金。如果你200万满仓操作,当股票上涨的时候,你赚的钱是按照200万来计算,涨10%,就是20万,相当于本金100万的20%。但如果遇到亏钱,亏10%,就是亏20万,也相当于本金的20%。也就是说,100万的资金,加上100万的融资,等于是把杠杆放大了一倍,让实际的盈亏增加了一倍。当然,借用杠杆本身,也会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出现。就是当你赚钱的时候,杠杆本身是不设上限的,也就是你可以赚到200万,300万,500万,甚至上千万。但当你亏钱的时候,只会亏损你的本金,一旦本金100万归零,那就会被强制平仓。也就是说,你借来的那100万,理论上是没有办法亏损的,钱要还给借钱给你的机构。当然,实际情况中,如果出现连续跌停导致的无法强制平仓,原则上还是会出现亏损的,而这笔亏损,理论上也是需要融资者自己去承担的。就比如100万本金,融资100万,一共200万,亏损平仓,最终剩下了95万。那么,你可能还会面临倒赔5万的尴尬境地,这在正常的股票交易中,是不会存在这种情况的。另外还有一点,资金的借用,是存在成本的,并不是无偿的。通常融资的成本在6-8%之间,不同的金融机构,或者说是券商,给出的价格是不一样的。也会根据融资融券业务的实际达成率,上下进行调整,完成自己的业绩。所以当融资业务比较冷清的时候,两融成本最低可以跌到5%左右。当然,有一部分投资者,仍然暗箱地去借用场外的配资,进行杠杆交易,那融资成本可能会更高一些,12%-24%不等。而且,场外的配资明面上已经被禁止,其实风险是非常高的,建议普通投资者不要去参与。另外,正规渠道的融资业务,融资比例是1:1,超过这个比例的,均为非正规业务。1比1是市场在评估风险后,所有券商标准的杠杆比例,其实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种保护。因为1比1意味着腰斩才会清仓,如果可以追加资金的话,那清仓的概率是比较小的。而那些1比3,1比5,甚至1比10的非正规融资,杠杆过高,一轮震荡下来,完全就可能会被强制平仓了。所以再次建议普通投资者,不要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铤而走险。风险和收益看似成正比,但算上资金成本的话,其实肯定是亏钱的概率更大一些,毕竟贷款的利息是不论输赢都要收取的。这也就决定了,在融资的杠杆业务上,出借的券商几乎是旱涝保收的,所有的风险其实都在借钱的股票投资者身上。而50万的融资门槛,其实并不高,很多的投资者会去跃跃欲试,而完全可能会因为融资业务,导致不必要的亏损增加。所以,很多投资者,如果不是很清晰两融的规则,不要随意去开融资,更不要总想靠借钱,靠玩杠杆来发家致富。如果说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是合规的杠杆炒股,那么场外配资、亲友借钱、贷款炒股等,就是非合规的炒股方式,有很大的风险。杠杆炒股的风险,之所以很高,主要源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交易心态。借钱炒股,这个交易心态,肯定是和平常的投资,完全不一样的。杠杆不仅放大了资金,还放大了交易的情绪。就拿1比1的杠杆来说,一个涨停,从10%,变成了20%,如果是科创板、创业板20%,就等于40%,非常的刺激。同样的,亏损起来的幅度也直接翻倍,很容易让人崩溃。杠杆下的交易心态,和普通的交易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普通的亏损50%,至少还有一半的钱,而杠杆亏损50%,就直接一无所有了。同样的,在赚钱的时候,就会非常的贪婪,毕竟一个涨停20%,就会想有下一个涨停。贪婪和恐惧,在杠杆的带动下,会显得更加明显。这种交易心态,其实会导致投资者的很多操作变形,会明显地提高交易决策的出错率。所以,对于杠杆炒股,那些心理素质堪忧的投资者,还是要相对谨慎一些,因为驾驭不了情绪。至于有一些对于融资看得很淡的投资者,在这一点上,明显就会好很多。2、投资时机。关于投资时机,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果你研究过整个市场的两融业务,你会发现,市场低迷的时候,两融余额其实也是相对较低的。也就是说,在股票下跌到很便宜的区间时,反而没人去用融资业务进行低位买入。等到市场出现大涨之后,融资的额度反而一路飙升,可以说是靠融资进行推波助澜。这种鲜明的对比,说明大部分的融资业务,并没有准确地选对投资时机。这个实际的情况,也就觉得了借用杠杆,其实会加剧风险。尤其是当市场的两融余额到达巅峰,不再存在借款入市的情况的时候,市场会因为资金链问题,而变得非常脆弱,甚至导致雪崩。本身,融资杠杆是一种工具,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但是融资杠杆的使用者,对于投资时机的把握,却不是很精准,导致了出错率,或者说亏损的概率上升。3、利息成本。第三点,是融资杠杆的硬成本,也就是利息成本。这一点是百分百存在的,但很容易被投资者忽略。相比一天就10-20%的波动,5-8%年化利率的融资成本,很多投资者根本不放在眼里。但当你借用融资杠杆,然后出现了套牢的情况,这个成本其实就是长周期存在的,并没有那么容易被忽略。每年5-8%的成本,虽谈不上特别夸张,但其实也是一个很高的利息成本了。本身自己的资金成本,就在5%左右,再加上借款的资金成本,无形中就是一种潜在负债了。4、还款周期。最后一个就是还款周期,也是杠杆融资的一个潜在风险点。这个风险点主要也是出现在投资亏损的情况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风险点。我们对于资金的安排,其实是有一个潜在预期的,但是市场的情况会导致融资的还款变得异常困难。当市场在上涨的时候,很多投资者是不愿意解除两融,提前还款的,毕竟赚得更多。而到了市场下跌的时候,由于亏损加大,投资者更不容易解除融资,有一些会更多地采用融资手段做补仓。所以,对于融资的还款周期,很多投资者是不固定的,甚至是采取了不还款的策略。这种情况的结局,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特别厉害的投资者,顶着两融的成本,赚到可观的收入。另一种更常见的情况,是投资者不管的折腾过程中,长期支付两融的利息成本,给券商在打工,如果遭遇特别惨烈的熊市,甚至可能会导致被强制平仓。很明显,大部分投资者最终属于后者,而做两融业务的券商,成了那个不论涨跌都能赚到利息的大债主。最后说说,哪一类人不适合做融资融券,不适合用杠杆炒股,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理论上不存在哪一类人适合“借钱”炒股,因为这是一种投资工具,并没有完全地适用人群。但很明显,有几类的投资者,是应该明确远离这种借款炒股方式的。1、投资经验不足的人。投资经验不足的人,肯定是不能去加杠杆的。这就好像走路还不会,就想去跑步了,不能说一定不可以,但大概率要摔跤。或者说你跑几步不一定马上摔,但摔跤基本上是一种必然。理论上,投资经验不足,是不会让投资者开两融业务的,但很多券商是暗箱操作,为了完成业绩让很多不知情的投资者,开了融资融券,最终走上了杠杆的道路。要知道体会过杠杆之后,很多人是很难再放弃杠杆的。2、情绪控制能力差的人。第二类人群就是情绪控制能力很差的人。这部分人也是没有办法承受杠杆的,因为情绪容易被杠杆所带动,容易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情绪控制不了,在杠杆的带动下,会被随之放大,更容易陷入贪婪和恐惧之中。情绪控制差的人,本身就不适合股票投资市场,杠杆也就成了一剂毒药。3、指望一夜暴富的人。还有那些指望靠杠杆融资,一夜暴富的人,其实是杠杆的受害者。我们都会拜读很多投资大师的成长旅程,确实是有一部分人,依靠杠杆赚到了钱。但这不代表,所有人都能靠杠杆赚到钱,也不代表只有杠杆才能赚到钱。借鸡生蛋,空手套白狼,这种事情常有,但融资的杠杆,完全不是一回事。融资代表你需要投入本金,而且亏损的时候是优先把你的本金给亏光。4、风险承受能力不足的人。最后一点,就是关于风险承受能力,有一些人其实是完全承受不起的。股票投资中,出现巨亏的情况本来就比较少,亏光本金的情况更是寥寥无几。但是一旦加上融资杠杆,那么出现巨亏的可能性一下子就增加了。有一部分人,他们加入融资,只是因为资金周转问题,自己其实是有钱的,所以亏了也并没有特别在意。另一部分人,那就真的是借钱在投资,根本承受不起亏损,容易心态崩盘。融资也好,杠杆也罢,其实都是双刃剑,会用剑的人尚且很难驾驭,对于初出茅庐的小白,还是踏踏实实的先练好基本功再考虑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票盈利的计算公式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