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各个功能室内设计空间功能划分尺度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1
在建设心电网络之前,心电图机是采用热敏纸记录心电图,门诊、病房心电图检查依靠人工模式。随着医院患者越来越多,心电图室患者等候时间很长;心电图数据无法进行数字化保存,更不能全院共享;心电图检查设备大部分是单机工作形式,心电图资料大量流失的问题一直阻碍着心电图室的发展。面对心电图检查不能实现网络共享、不能获取患者申请信息,不能连接电子病历(EMR),不能使用电子签章、不能实现电子扣费和网络查询等问题,心电电生理检查的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是势在必行[3]。
1.1心电网络建设情况
心电网络系统的建设,其本质就是一套完善的心电检查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心电检查开单、患者就诊、数据存储、数据读取和展示等功能模块,我院网络系统心电检查流程。首先从HIS获取患者申请信息,连接进入PACS、EMR,然后使用电子签章、电子记费、网络查询等共享患者信息,实现院内所有临床科室的床旁心电图采集传输,建立心脏病患者资料库,为心电图检查建立全新的集中式工作模式。在门急诊建立诊断中心,安装门诊预约登记系统、电子叫号系统、医生报告诊断系统、主任审核系统、夜间值班诊断系统,心电图机采集设备联网,统计检索管理系统。心电图检查包括预约登记、电子叫号、记费、检查、报告、集中存储、临床共享、统计检索等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病房配备手持移动式心电图机,建立床旁心电图采集模式;同时通过WEB浏览系统或HIS医生工作站进行全院临床信息共享。信息化建设方面,需要安装心电图数据服务器、存储服务器,与HIS、EMR、门诊一卡通等系统进行集成对接[4]。
1.2建设效果
1.2.1简化患者检查和报告流程我院现有心电网络自2010年开始建设至今,已经顺利突破了心电信息的网络化、集成化、数据集中存储等难点。现在,医生只需要在医生站开具相应医嘱之后,患者即可凭借手腕上的腕带至心电中心进行心电检测。检测完毕后,检测结果经相关心电医生分析后,分析与检测结果一并上传至心电网络,医生只需在自己的医生站即可查看检测结果及心电医生的检测分析。通过系统建设,在各个科室现有常用软件上(如EMR系统)添加心电信息管理平台的相应接口,使门诊、病区等整体区域心电图检查流程化,专家在线诊断,提高诊断精确度与标准。检查后的结果由专业的医生集中处理,通过WEB方式将报告在全院医生工作站上,实现心电图信息图像全院并共享。临床医生可以获得专业的图文诊断报告,可以看到心电图原始数据以及保存的心电图资料。临床医生可以在区域内任意电脑上浏览电子心电图报告,随时打印,方便会诊[5]。
1.2.2心电网络数据库建设心电网络的建设,解决了心电图数据集中存储的问题。通过建立区域的心电图数据库,为将来患者再次就医提供历史资料,也为医院各种心脏病统计学提供数据基础。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积累临床资料,资源共享,广泛讨论;②从个案的心电图资料中发现共性的特征,总结经验,有助于这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正确合理治疗;③随时观察、对比,改善预后,提高诊疗质量;④为青年医师、基层医生提供临床心电图信息资料,指导临床研究方向,促进学科诊疗水平的提高。
2发展方向
2.1检查部分对于心电检查部分来说,其发展的趋势是逐渐向临床靠近,目标是通过移动心电检查设备的使用以及对科室医生的培训,让患者在床边就能及时完成心电图的检测,同时将检查数据实时传送到诊断中心,通过网络将结果展现在医生的电脑上。我院对无法移动或行动不便的患者,由科室专人负责使用手提式移动心电检测设备对其进行心电检测。但检测结果无法上传至心电检测中心。下一步建设的目标就是选用带有无线网络连接功能的心电检测一体化设备,通过现有的医护无线网络,实时上传检测结果,避免后期数据与系统分离,也减轻医生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6]。
2.2诊断部分建立统一的心电检查诊断中心。当各个检查点完成检查后,由系统自动将数据传至心电诊断中心,采用国际通用的诊断用语库编写报告,提供丰富的报告诊断库,避免过多的键盘输入,快速的报告输入,支持心电图原始报告多次对比功能。建立报告网络系统,将临床送达的心电图进行诊断报告网络,缩短医生获得诊断报告时间。诊断医生可以将接收到的心电图进行自动报告录入、给出标准报告,经WEB系统给临床医生,临床医生可以在医生工作站或护士工作站上获得心电图诊断报告。并支持心电图、测量分析参数、心电图特征描述、心电图诊断等报告输出[7]。
3存在的问题
心电网络的建设给患者、医生带来便捷和高效的就医过程,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如网络传输不稳定、临床医生技能不熟练等问题。所以,随着心电网络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为了保证其日常的正常运转,需要投入大量的维护工作,如:系统与硬件供应商的售后服务;信息中心的网络保障和应急方案;临床科室正确使用设备,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尽量减少和避免无效心电图的产生;心电图室在保证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还需要对以上工作进行协调、支持与帮助。
4总结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2
关键词:心电系统;医院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TP3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38-01
1心电系统国内现状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医疗收费,影像管理,检验管理,医嘱和药品管理都完成了信息化管理,但大多数医院的心电图管理都处在落后的管理状态,心电图报告不能在医院信息网络中传送,心电图检查依然是以人工传递报告为主,不能对需要的心电图永久保存。长期以来,心电图检查不能实现信息化管理,却成为大多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瓶颈。当前,数字化医院建设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建立PACS、LIS等信息系统后,建立了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临床信息管理系统,整合了PACS、LIS等信息系统的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化医院。在数字化医院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外科病人只需到CT室做检查,外科医生就可以立即在自己的办公电脑前通过网络浏览到该病人的数字CT片,随即高效作出诊断,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但这个病人需要心电图,就需要将临床资料提供给心电图医生,心电图检查做完后纸张报告要等待人工传递,没有电子格式的诊断报告,与现代化管理的CT检查十分不协调,影响了临床工作效率。因此,在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心电信息系统是临床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电子病历系统的基本要素。
2 医院应用数字心电信息系统的益处
数字心电信息系统将心电图机等无创诊断心电设备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组成计算机网络,在病人做心电图检查时,申请、预约、收费、数据采集与传输、结果分析、报告存储和打印等工作流程实现了自动化和程序化,减少了管理漏洞和医疗差错。通过网上查询和浏览检查报告,极大的方便了医生和病人,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通过报告的检索与查询,自动生成各种统计报表,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具体总结如下:
2.1杜绝了漏费: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因此导致各科室严重的漏费现象,给医院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将规范工作流程,严格收费管理(配合HIS系统的收费管理),对心电图仪器的使用网络化管理,能很好地抑制漏费现象。
2.2心电图检查工作流程、自动化:从申请单的提交、预约、收费、检查、数据录入直到出检查报告,心电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了一套适合各级医院的工作流程,使大部分工作过程自动化进行。
2.3解决了心电图报告不能永久保存的弊端:热敏纸的心电图报告只能保存2年多,不符合医疗文书保存的要求,应用网络化管理心电图机可以永久存储,避免心电图报告保存时间短,占用空间大的弊端,也方便心电图报告的调阅、查询和统计。
2.4减少工作差错,节约了成本:全医院的心电图可通过网络自动传送到心电图诊断中心(心电图室),由心电图专业医师统一发放检查报告,既可以减少误差,又方便快捷。用普通A4或者B5纸代替热敏纸打印心电图报告,为医院节约大量的成本。
2.5提高临床医生的科研水平:由于心电图实现信息化管理,心电图的各种分类、心电图的查询、调阅和统计都变得非常方便。利用这些资源,心内科在人员培训、研究创新、量化管理等方面都可以很方便地开展。
2.6实现心电图远程会诊:全院建立心电、电生理数据中心后,心电图的远程会诊变的极为方便简单,可以利用视频、电话、网络、电子邮件、信件、传真等多种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医院可以通过心电信息系统浏览异地患者的心电图及病历资料,提出会诊意见,双方通过视频、音频等通讯工具互动完成心电图诊断,同时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实现远程会诊功能。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软CIS Eis Worklist Dicom存储 Pacs lis 接口 服务
1 概述
随着人民对健康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健康体检管理方式诸多不足逐渐显现,以体检信息为主线,客户服务为中心,健康指导为纽带的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开始提供快捷、高效、优质、准确、规范的体检服务。
2 体检信息系统的功能介绍
(1)登记预约模块包括:预约;根据体检单位或个人确定体检项目完成个人登记、单位登记;根据预约的体检项目打印体检指引单、检查申请,根据条码服务打印体检条码,完成体检信息的管理。
(2)费用管理模块包括:个人、单位收费、退费、费用审核、财务核算、统计、VIP管理等功能。对于单位体检,一般情况不用先交费,由体检中心人员与体检单位协商付款金额、手续等。
(3)分科检查模块。使用科室为内科、外科、妇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心电、放射、彩超等各个功能检查科室,通过调用Worklist提供的体检人员信息,完成体检人员在本科室的检查项目和科室小结及图文报告,提供丰富且可自定义的模板,并完成图像调阅、查询统计。
(4)体检lis模块。检验科根据体检者的体检条码采集检验标本,经过检验设备分析并生成检验结果,且提供各种查询统计分析功能。
(5)终检审核模块。各科室的检查结果自动汇总到终检处,终检者根据体检者的历次体检结果及各科室小结,利用系统提供的专家数据库生成终检结论和健康指导建议。打印内容包括:封面、主检报告及健康指导建议、分科小结,检验分项结果、检查图文报告。
(6)统计查询模块。主要完成体检档案查询、科室医生工作量、体检汇总统计、体检收费统计、综合结论诊断统计、病种分类等综合卫生经济统计分析。
(7)系统设置模块。包括体检项目、设备设置、人员权限等配置和管理。
3 体检信息系统的架构及组成
服务器用双网卡,硬盘做raid5,操作系统采用win2003 server,数据库为 sql server2005。体检信息系统的5个服务分别为: Cis 后台服务器管理程序、Lis interface server、Eis interface server、Pacs数据管理服务、Worklist Scp服务。 提供Dicom图像传输接口的医疗检查设备(比如CT、DR、彩超等)配置体检信息系统提供的Dicom存储服务、Worklist Scp服务的参数:AT Title、Ip Address、Port,向服务器端发送体检人员的检查图像。其余检查设备(比如心电、动脉硬化等非Dicom连接设备)通过体检系统专用接口程序接收检查图像,并传送到服务器端。各个检验设备通过设备自带的工作程序及检验接口数据传输程序,向服务器端发送检验结果。
4 体检系统的维护与设备的软硬件故障处理
4.1 西门子 ACUSON S2000彩超系统软件升级后不能上传图像
西门子彩超主机系统软件升级前使用正常,升级后配置体检信息系统提供的Dicom参数,网络测试与服务器端连接正常,在彩超主机存储图像正常,服务器端就是接收不到彩超主机上传的Dicom图像。
初步判断原因应在彩超主机的参数设置方面有差错,最终在升级后的彩超主机的存储配置页发现transfer syntax 下的Implicit Little Endian 、 Explicit Little Endian 、Explicit Big Endian 这3个选项的前两个选项均被勾选,去掉Explicit Little Endian选项后上传图像正常。
4.2 心电图机不能传送图像,提示接收端未准备好
心电图机检查的图像通过本机程序上传至工作站主机,工作站的体检接口程序上传检查图像至服务器。心电图机提示提示接收端未准备好,应该是检查图像未能存储在工作站主机。检查网络,发现心电图机与工作站主机网络连接正常,进入心电图配置程序,发现心电图机的存储选项有存储卡和网络,默认选项被修改为存储卡,而心电图未配置存储卡。修改心电图机的存储选项为网络后检查图像传输正常。
4.3 动脉硬化机心音探头杂波干扰
在给体检人员检查动脉硬化时发现,心音图形杂波干扰严重,图形无临床意义。检查设备,确认线路连接正常,其余探头工作正常。更换此心音探头后干扰消失,图形正常。
4.4 数据库的死锁
某日,检查科室报告不能上传图像,检查服务器发现,系统提示“事物与另一进程被死锁在锁资源上,并且已被选作死锁牺牲品,请重新运行该事物”。将服务器重新启动后,各部门运行工作正常。
5 应用效果
体检中心采用体检信息一站式的采集和处理,方便了体检人员,保证了体检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为体检人员提供了优质、规范的体检服务;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强化了服务质量,为管理层提供了诸多综合卫生经济统计分析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刚荣,汪鹏.数字化体系-医院科学发展的推进器[J].中国数字医学,2007(02).
[2]韩霄.体检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08(09).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4
关键词:医院建筑;设计理念:功能分区;
前言
医院作为人类社会功能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也是一个不同于其它建筑的特殊场所,生命的延续、生命的挽救都与医院联系在一起。现代医院建筑作为生态城市的公共单元,见证了人类繁衍、生存、发展的过程,并作为人类的一种工作与特殊的生活环境,在规划与设计中比其它民用建筑更具有复杂性、专业性和特殊性。医院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注重生态文化理念的研究和运用是21世纪医院发展与建设的必然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实践价值和学术启迪意义。同时生态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它以岽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体现生态文化的设计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一种设计理念,它的创意哲理和方法是牛态建筑学,其出发点是从现实和未来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应用生态原理和环境的规划设计方法。现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健康的目益重视,我国的医疗事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医院建设规模逐年扩大,所以如何设计建设绿色生态人性化的医院成为设计师目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工程概况
杭州市妇女医院位于钱江新城南翼近江单元内,为上城区沿江公共中心区块,杭州市妇女医院东北临规划商务办公用地,西临现状新塘河,西南侧有一规划的城市公共绿地。南临规划一号,支路与三号支路。项目用地平整,无拆迁,用地条件良好,适宜于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杭州市妇女医院的发展远景定位立足杭州,面向全省,满足妇产大专科病人的基本医疗服务和高端服务需求,同时满足钱江新城内的普通病人的基本医疗需求,项目建设用地1.5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总床位数为600张。如图1
图1工程概况
2、设计理念
2、1以人为本
重视患者的隐私和宜人、明辨的医疗环境,借助各种空间组合,结合水面,创造清新的医疗环境。综合考虑患者利益,强调整体建筑的舒适性、隐私性、实用性、明辨性。
2、2绿色空间
在用地条件较为紧张的条件下,建筑布局紧凑,最大限度的塑造绿地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医院,将绿色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让患者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更多提供给患者自然的空间和可以恢复的景观环境。从屋顶花园、空中庭院和集中绿地、沿河绿带,营造出绿色和谐的院区(如图2)。
图2
2、3高效先进
通过高性能和高效率的设施设计与先进的医疗手法相结合,提供先进的医疗设施、设备与服务,方便医疗人员对患者就诊,利用功能强、高效率的专业设施设计,形成具有亲和力的医疗环境。根据医疗的需要,布局医院功能,减少医务人员的服务和患者就诊的距离。结合现状和将来发展的需要,合理布置垂直交通核和确定电梯的数量。医院的设计理念从可实施性出发,注重控制减少运营成本,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管理方式,降低建设成本。紧凑的布局,有效的缩短了部门间的动线,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益,实现后期运营的节约效果。
3、项目现状分析
1)突出医院的服务性特征,注重主要城市立面和道路节点的形象设计。
2)重视周边环境:由于项目建设用地西侧紧临新塘河,西南侧还有规划的城市公共绿地,因此设计时重点结合病房的朝向和主导风向,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条件,力图营造出和谐的绿色医院。
3)合理的交通组织:由于地块的限制,同时相邻的一号和三号支路的等级相同,所以合理组织医院的各出入口,显得相当重要。
4、总体规划设计
4、1总体规划思路:
考虑到工程用地的形状和相对较为紧张的情况,和基地周边的情况:(西南侧的城市公共绿地和西侧的沿河绿地以及规划中的跨河人流步行桥的设置(图3))我们通过与人行桥相对应的院区中心庭院与绿地结合,将建筑的总体和绿地空间均设计为一字形,并相互间隔布置,这样的布局一方面可有利于建筑整体形象,同时也让人流得到最简单最有效的组织。另一方面也使得建筑空间丰富并且和景观绿地得以最大化的融合。
图3 总体规划
4、2功能区块规划:
通过设于三号路的主要入口与规划河道人行桥的轴线将功能区分为南北二个区块(图4)。南侧为沿两侧城市道路的门诊楼,并靠近两条道路入口,可方便面日常门诊人员就诊。北侧主要为病房楼与医技楼,将将病房按置基地内侧并靠近沿河绿地和城市公共绿地部位。可以让住院的病人可以得到较为安静和良好的休憩景观环境。医技楼主要置于门诊楼北侧及住院楼的底部,同时连廊与门诊相连,可以让病房手术和门诊化验的病人很方便的可以到达。
图4功能区块规划
5、建筑规划设计
5.1功能分区
清晰合理的功能区域,有利于建立高效的内部流程,提高使用效率,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
5、1、1门诊
门诊临近主入口,为六层建筑。门诊模块以中庭为核心,呈U形布局,大大缩短了水平交通距离,又保证了门诊功能的相对独立性。门诊采用分层挂号收费,模块化布局,通用诊室,可根据需要灵活分配。各部门可以有效快速地互相联系又不互相干扰,同时模块化布局为医院更新改造、发展留有最大可能通过医院交通主轴和空中连廊可便捷的到达医技和住院部分。
5、1、2急诊、急救
急诊、急救分设独立出入口。在一号路上设置急救车出入口。分区明确,分为急诊、急救、留观三区,便于合理组织人流和提供就医人员的可识别性,提高急救效率。急救部设1间手术室。
5、1、3医技
医技部位于院区北侧及住院楼底部,共六层(不含技术层),成为整个医疗综合体的核心区域,服务半径最小,与医院的各个功能区域之间均有良好的可达性,实现资源共享。一层为理疗中心,二层为血透中心,内窥镜和常规医技功能检查,三层为生殖中心和放射科(含X光,CT,DSA,MR等),四层为检验科,血库,病理科。五层为一个ICU区域(11床),一个CCU区域(10床)手术部(11间)六层为新生儿科和产房。地下室为中心供应、药剂科、中心药房总务库房。
5、1、4住院部
住院部布置在医疗区北侧,设有独立的出入口和广场。住院部由VIP病房和普通病房组成。VIP病房共2个护理单元,普通病房共14个护理单元,总床位600床。VIP病房单元位于病房楼的顶部,有最好的景观视线,并有独立的观光电梯到达。住院楼以板式的建筑形象体现建筑群体的典雅气质,南侧布置的病房拥有良好的景观通风面。从病房向外均可以看到公共绿地和沿河景观带。
5、1、5其它配套部门
将感染科布置于基地的南侧靠急诊处的半地下空间,位置安全合理,对周边影响减至最低。医护及后勤工作人员通过东侧的工作出入口到达地下室集中更衣区,经连廊和电梯到达各个工作区域。清洁供应物品在后勤区设专用卸货区,经地下室洁净走道,供应电梯到达各部门。中心供应设专用洁梯连接手术中心。污物通过专用污梯运输至地下室,通过污物走道送达污物收集中心分类打包,外送。行政综合楼包括行政、会议、教学等功能,位于病房大楼的底部有专门的电梯和门厅到达,与其它功能无干扰,同时也可享用到较好的阳光和景观。
5、1、6电梯设置分析
考虑医院现状和发展的需要,合理设置电梯。门诊部分设三部电梯和一组自动扶梯,能迅速的将病人送达各楼层,住院部设六补病人电梯,3台vip专用观光电梯一部药梯一部洁净梯和一部污物梯,医技辅助部分设三部电梯和一个污物电梯行政办公单独设门厅并设有二部专用电梯
5、2灯光标志工程以及色彩分区
本医院为综合性医院,为方便病人以及探视等外来人员及本院职工识别方向,医院统一设计图案文字加色彩诱导标志。门诊部、入口大厅、电梯候梯厅、各科室入口、医技部入口、住院处入口厅,及各交通枢纽布置导向标志,(包括安全疏散标志)。门诊各科室、医技各科室、病房各护理单元以不同颜色的扶手色带区分不同部门,各科室入口处以及护理单元护士站以灯光色彩标志区分不同部门。各种无障碍设施,包括停车位、电梯、卫生间、电话问等设有国际通用无障碍标志。各类工程管网均按国家有关标准涂刷不同颜色油漆便于维修管理。
6、结束语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5
关键词:心电图机;心电检测;保养;内部检修
心电图机是一种具有很高的技术指标和精密度的医用电子检测仪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电子技术越来越普遍地被应用到心电图机上,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一方面使得心电图机性能越来越先进,功能越来越完善,更具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化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医院使用心电图机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涉及病人的安全,心电检测结果的准确及对心电图机本身的养护与内部检修等诸多方面。
为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实践经验,阐述医院使用心电图机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一、使用前应加强人身安全方面的保护措施
当前,我国很多医院使用的都是ECG6511、ECG6151等型号心电图机,虽然这些仪器均采用了浮地设计,可以较好地防避电击事故,但是在使用中为保证病人及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以及减少外界对心电图机的干扰其外壳仍然需要接地。各级医院心电图室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对仪器外壳作接地处理,最好安装独立的地线,也可利用自来水管或与大地接触良好的金属体作为接地线。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接地线连接时要除去接触部位的锈斑或油漆,而煤气管等有爆炸危险或有带电危险的管线是绝对禁止用来接地的。
当心电图机与其他一些检测设备配合使用时,要求医院心电图室必须设置具有良好接触的公共接地点。针对现在国内少部分医院仍在使用无浮地隔离设计、输入RL(黑线、接右脚)导程线直接与外壳相连的心电图机的状况,本文建议应立即停止使用这类仪器,以免发生电击危险。
二、使用中应尽量避免心电检测的各种干扰
医院的医护人员使用心电图机给病人做心电图时,其所采集心电信号的准确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尽量避免心电检测所受到的干扰。现分述如下:
2.1克服电磁干扰,避免人为加大干扰
通常医院处在一个复杂的电磁场空间里,其中交流电网、无线通讯以及电子仪器都会产生干扰电压,并且实际干扰电压一般都大于人体心电信号,所以抗干扰准确检测心电信号变得非常重要。现代心电图机通过采用数字技术、屏蔽技术等来尽可能的抑制干扰电压,但是在医院操作使用过程中,还需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例如,给病人做心电图的地点要远离X光室、理疗室、电梯、配电房、高压线、电力线等,以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电磁干扰,而且一般心电图室本身还要有屏蔽设置。
2.2规范操作,避开电极和导联线干扰
医护人员使用心电图机时要规范操作,绝不可将银/氯化银电极和镀银电极同时混用,否则会由于材料不同而产生很大的极化电压;不能将使用的导电膏等电解质与电极外面的导联线插头等部件接触,否则同样会由于材料不同而使极化电压增加;相关检测结果表明,使用导联线的走向不当也会造成干扰,正确的导联线走向需要与病人身体方向相同。另外,在做心电描记时,必须将全部导联都与人体相应部位相连接,不得有部分导联空置不接,进而可以有效地预防干扰的介入。
2.3调节好病人状态,准确采集心电信号
医护人员在给病人做心电图时,务必要使其处于放松状态且四肢可以自然摆动,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肌电干扰现象;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病人的情绪不太稳定、呼吸频率过快且每次吞吐量过大,这将会导致其自身心电信号发生漂移现象[4]。所以,对于上述可能会产生的两种不良情形,笔者认为医护人员需要先调节好病人的状态才能进行心电检测,或者等到病人的状态恢复到符合心电检测要求的状态时再检测,绝对不可以在病人处于不正常状态下就对其采集心电信号。
三、心电图机保养与内部检修过程中的注意事宜
医院从购进心电图机起就要面临仪器保养与内部检修的问题,这既需要医护人员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注意易损坏部件的保养,还需要医院内部仪器维护人员进行相关的检修[5]。下文就这两方面逐一加以介绍:
3.1心电图机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养
心电图机作为一种精密度很高的电子医疗仪器,其作用简单讲是将微弱的人体电生理信号准确检出,并放大输出至显示屏上。我们从这里便可以很容易想象,心电图机前级检出信号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后级及整体输出的准确性,最终的输出结果将可能出现几十倍以上的误差。关于心电图机电极和导联线的使用与保养,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五点[3]:①电极每次使用完应擦净表面的导电膏或盐水,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对电极的腐蚀;②如果发现镀银电极表面出现氧化或锈斑,这时使用绒布擦试即可,而决不能使用砂纸打磨;③如果发现电极变形、银皮剥落或因磨损而使部分铜质曝露,这时就不能再继续使用该电极;④心电图机更换了的新电极不要立即使用,使用前应放在氯化钠溶液中浸泡数小时;⑤导联线使用完拔除各插头时,必须用手捏住插头拔出,不可拉着导线拽出,否则极易伤线甚至于断线。
3.2心电图机内部检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检修心电图机之前必须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了解心电图机的结构特点,弄懂电路工作原理。这就告诉医院的仪器维护人员,只有在掌握了心电图机操作方法、清楚其结构特点以及电路工作原理的前提下,才能够正确、高效地辨别仪器的真假故障,避免误操作。
(2)在对仪器拆卸修理之前应注意检查是否有人为故障因素,如在遇到干扰严重或某些导联无心电信号的故障时,不要忙着拆卸主机。仪器维护人员通过对环境因素及导联线电极进行检查,可以简单快捷地判断出一些因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电极与导联线间导联无信号的故障。
(3)在使用仪器进行信号跟踪检查时,一定不要使导联线空载,要将导联线接好模拟信号产生器之后再通电检查。这是因为心电图机属于灵敏度很高的仪器,在导联线空接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接触人体时会感应到很大的干扰信号,极有可能产生新的心电图机故障。
四、结束语
纵观全文,本文主要对医院使用心电图机所涉及的人身安全保护、心电检测干扰规避以及对心电图机本身的养护与内部检修方面的进行了探讨,这对于当前国内医院如何科学使用心电图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使用心电图机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开机前的准备工作,电极的正确安放,机内电池正确使用,心电图机的定标,阻尼调整等诸多细小问题,希望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加以注意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陈和益,张维兰,严瑛等.医院心电图机的检定管理与质量保障[J].卫生事业及医院管理,2006,21(08):84~85
[2]郑智雄.加强心电图机的计量检定确保其量值的准确性[J].中国护理管理,2007,12(04):126~127
[3]冯侯兰,韩芳等.心电图检查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基层医学论坛,2003,11(03):84~85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心电图诊断学;教学方法
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家霍华德首创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该教学模式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提高学生日后在社会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试用在传统及多媒体综合教学的基础上突出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案例分析导入,调查其教学效果,为新的医学教学模式下心电图诊断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心电图诊断学是研究心脏在每一心动周期电活动的曲线图形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心电图专科性强、产生机制复杂、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独立费心地讲解,学生完全被动接受,普遍反映其内容抽象,枯燥乏味,无从学起。如何在医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将抽象曲线图形和临床应用讲解清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心电图教学的难点。近两年来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尝试在传统及多媒体综合教学的基础突出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案例分析导入的教学方法,在心电图诊断教学中实施,学生读图能力大大提高,现总结如下。
1方法
1.1问题设计
教师恰到好处地设计问题的是PBL教学法的关键,授课前需认真准备病例资料及心电图图片,精心构思所提的系列“问题”,首先精选教学内容,提出代表性的典型问题或病例。设计紧扣教学内容的难度递进式的问题,把心电图知识与临床有机的结合起来。且一定深广度,需要学生认真综合分析,并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查阅有关的文献得到解答。如心肌梗死一节中,首先分别准备三张图,即正常心电图、心绞痛(缺血)、心肌梗死的实际心电图,同时提供所对应的临床资料,提出几个问题: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和心电图,进行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明确诊断还需做哪些辅助检查?了解治疗原则。所备资料和问题要课前一周发给学生。
1.2课前准备
以自愿组合的原则将学生分为6人讨论小组,围绕提出的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利用图书馆、网络等知识载体查阅相关资料或文献,各小组写出发言提纲。带着问题自学,为其提供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1.3课堂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讨论,各小组推选代表阐述答案。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将所涉及的问题化解为若干问题,如冠心病的病因、病理解剖学基础、临床分型是什么?提出新的问题,如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共同点是什么,其鉴别诊断要点是什么?各自心电图改变是什么?学生们医学知识有限,分析多样,但课堂讨论为其营造了宽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围绕问题踊跃发言,热烈讨论。教师启发和引导的作用,特别强调多媒体技术对心电图教学的重要意义,心电纸和图形清楚地显现在屏幕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很快掌握心电图特征,达成共识。对于两种冠心病心电图床现、定位诊断、定性诊断以及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等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学习,学生们在最终找到了正确答案的同时,也加深了心电图学学理论的理解。
1.4归纳总结
讨论完毕后,学生回到小组,交流结果。教师概括性地归纳总结讨论问题的要点,对一些共同性的疑难问题进行详尽分析,同时对各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对讨论的问题和心电图学基本理论进行联系,复习相关的心电图学基础知识。
1.5考核评价
PBL教学这种开放式教学确实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老师不利于掌握其理论知识的严密性和所有常见心电图辨析能力,考核就是考学生的真功夫,还要保证毕业后执业医师的心电图考试。故要求在校期间狠抓考核。考核分理论和技能两部分,均采用百分制,其中理论和技能各占50%,总成绩=(理论×50%+技能×50%),理论考试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题组卷100题,基本含概全部知识点,选择作答,如实统计成绩;技能部分把典型心电图共制成图片二十张为一组过塑,六人一小组组,每组同学手里都有相同的二十张心电图片,联系读图,然后在组间互相提问作答,逐人过关,老师考核时提问其中的两张给出评分,经过训练后读图全部满分,这样也很好地与各种医考接轨。心电图诊断部分的成绩优秀率(80分以上)为90%,及格率为100%,老师充分掌握了教学效果。
2结果
2.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首先,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增强。其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随之提高。模拟医考,也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2.2教学相涨,提高教师素质。PBL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课前需要教师精心雕琢教学设计,问题设计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精力;在课堂上,教师扮演好引导和组织角色,通过启发式和交互讨论式教学设计问题在讨论中许多问题涉及其他学科知识,这要求教师深深入人浅出地引导、分析和答疑,最后在总结和考评,结果要及时反馈。这些都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3讨论
PBL模式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面对具体的临床问题,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知识点贯穿以一个真实的病例,培养发散思维,灵活动用新知识的能力,现行的教育体制下,[4]全面实施PBL教学法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现总结如下:
3.1PBL模式的应用要结合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在心电图的大部分章节可以问题导入,病案导入,但在心电产生,心电图正常形态和数值章节中因知识难度大,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把握好尺度,而不能生搬硬套,多媒体提供直观图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
3.2拟定问题要得当,要紧扣教学大纲,针对重点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又能加深专业理论的掌握。在出题、引导讨论和总结中注意系统性和逻辑性。
3.3病例要结合临床,场景真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感性认识为从事临床医疗活动奠定基础。
3.4制订一套灵活的评估方法是PBL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传统的考试方法并不完全适合PBL系统,与之配套的相应考核方式。应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总之,PBL教学法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心电图诊断教学在传统及多媒体综合教学的基础上突出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案例分析导入,它为培养医德高尚、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及良好整体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诊断学教学团队,让问题加案例的教学方法在心电图诊断教学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马红亮网络环境下PBL的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2,(3):17
[2]Doechy F,Segers M,Van den Bossche p,etai.effects of problem based 1earning:a meta analysis [J].1earning and Instruetion,2003,(13):533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7
【关键词】
词体检中心;工作流程;条形码随着电子技术不断的发展,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业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工业自动化控制、图书管理、物流管理、商品零售等。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和体检中心管理系统(XIMS)已成为医院建设现代化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目前国内医院已逐渐普及应用。条形码(BarCode)是一组粗细不同,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间距的平行线条图形[1]。它是一种信息代码,具有唯一性、且识别速度快、可靠性强、准确性高[2]。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图书管理、物流管理、商品零售等领域[3]。200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将条形码技术引入XIMS中,改变了原来的体检流程步骤,达到了简化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
广州慧通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广州杜丰LIS实验室管理系统,深圳天方达XLMS体检中心管理系统,电脑,条形码系统,打印机。
2 方法
2.1 条形码的生成 集体体检:根据予体检单位制定的体检项目,提前由体检中心接待工作站人员打开XLMS,逐个录入客户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单位、联系电话和检查项目并逐个打印客户体检指引单(附有条形码和体检明细:检验检查、体格检查和功能检查项目)和条形码标签、功能检查申请单(CT、MRI、DR、胃肠镜)并对应装订备用。个人体检:体检中心接待工作站人员打开XLMS即时录入客户基本资料,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体检项目,打印客户体检指引单、条形码标签和功能检查申请单并装订。
2.2 条形码的应用
2.2.1 检验检查 客户持体检指引单和条形码标签到检验采血工作站,护理工作人员通过扫描条形码方式进入检验标本管理窗口核对客户姓名、性别、年龄、检验项目粘贴条形码于相应的试管上按标本采集要求留取标本按检验标本管理窗口排序分类放置(生化组、免疫组、临检组)标本检验科专职人员根据分类总单按检验标本分类进行核对签收检验科通过LIS系统对排序的标本条码进行扫描,根据排序总单录入每个客户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经过审核后自动上传至网络,体检中心资料室工作站当日下午或次日上午通过LIS接口导人检验结果,资料室工作站通过XLMS扫描体检指引单上条形码,核查检验项目有无漏查、检验结果是否异常等。
2.2.2 体格检查 客户持体检指引单和条形码标签到相应科室(内科、外科、眼科、五官科、妇科)体格检查。各科医生工作站扫描条形码读取检查项目进行检查输入检查结果保存。妇科:读取检查项目进行检查,留取白带常规或白带培养(粘贴条形码在相应的试管上)及宫颈刮片专职人员持相应检验单、病理单及标本分别送往检验科、病理科检验。白带常规结果当日上传网络。宫颈刮片次日取报告,白带培养一周取报告,将报告单装订在客户的体检指引单上,扫描条形码手工输入结果。
2.2.3 功能检查 客户持体检指引单和条形码标签到B超室、心电图室,医生工作站扫描条形码读取检查项目进行检查打印B超图片、心电图并装订在客户的体检指引单上输入检查结果保存。放射科(CT、MRI、DR、胸透)、胃肠检查中心(胃镜、肠镜)暂未对接,客户需持检查申请单到相应科室检查,当日或次日取结果报告单及相应放射片子,将报告单装订在客户的体检指引单上,扫描条形码手工输入结果。
2.2.4 总检报告 资料室资料员扫描体检指引单条形码核查体检项目有无漏查、检查结果是否异常等,如有漏查及时补查、如结果异常及时通知客户复查或专科就医。备齐客户功能检查报告单并装订在体检指引单上送往总检站总检医师扫描条形码查看客户体检明细结果综述体检异常结果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和建议保存总检结果打印体检报告将客户体检资料返回资料室装订客户自取体检报告、可咨询总检医师。
3 讨论
3.1.1 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健康体检项目直接录入XLMS,免去以往手工操作,手写笔误,便于体检项目的核对,实现无纸化办公,杜绝了体检漏项的差错发生,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1.2 便于检验标本收检、查对和使用 条形码具有唯一性。按检验标本管理窗口排序分类放置标本及分类的总单收检分类放置的标本,使标本转接简单明了,便于查对,责任明确。减少了科室间的矛盾,提高了管理水平。条形码使用快捷,缩短了检测的周期,确保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1.3 提高了服务质量 条形码识别速度快、可靠性强。由于体检时间集中(上午8-12时),客户密集(200~300名)。严谨的工作流程,提高了体检速度,确保了体检项目全过程的正确性。缩短了工作周期,体检报告及时反馈等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3.1.4 提高了医院信息化水平和医院管理水平 条形码在健康体检中心工作流程中的应用,优化了体检工作流程,合理运用信息化资源、促进了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医院管理效率,使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张志彬.条形码在门诊工作流程中的应用.医疗设备信息,2007(8):78.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8
脑神宝丸(智美仁青诺吾丸)是果洛已故著名藏医康仓珠嘉运用藏医理论,经多年实践总结出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藏药制剂。为验证其临床疗效,自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共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湿浊阻络证)病人153例,现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一 病例来源:选择门诊和住院病人共153例,其中住院92例,占60.13%,门诊61例,占39.87%,全部病例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
二 性别:两组患者性别比较。见表1。
对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变化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为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病例有可比性。
病例选择
一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一)胸痹中医诊断标准: 1、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2、轻者仅感胸闷、憋气、呼吸不畅。3、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
(二)中医辩证及证候判定标准:气滞血瘀,湿浊阻络证;主证:胸痛及或胸闷、憋气; 次证:脘胀、嗳气、肢体沉重;舌苔:舌苔浊腻,舌暗或有瘀斑;脉象:弦滑或结代。以上主证必备,次证具两项以上,结合舌象即可诊断。
(三)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判定。
劳累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的特征是由于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下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可分为三类:a、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一个月以内;b、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在一个月以上;
c、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突然加重。
自发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的特征是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与劳累性心绞痛相比,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为硝酸甘油缓解,本型未见酶变化心电图常出现某些暂时性的ST-T压低或T波改变。自发性心绞痛可单独发生或与劳累性心绞痛合并存在。
二 胸痹心痛轻重分级标准: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判定。1、程度:有典型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每周至少发作2-3次,或每日发作1-3次,但疼痛不重,有时需服硝酸甘油,心绞痛积分≤8分。2、中度:每天有多次数典型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到10分钟,疼痛较重,一般需要含服硝酸甘油,心绞痛积分9-16分。3、较重度:每天有数次典型心绞痛发作,因而影响日常活动(例如大便、穿衣等)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需多次含服硝酸甘油,心绞痛积分≥17分。4、重度:此类病人疼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均比较重度为重,不列为本药观察计划。
三 心绞痛症状记分法:1、发作次数:0分:无; 2分:每周发作2-6次; 4分:每日发作1-3次; 6分:每日发作4次以上。2、持续时间:2分:无; 2分:每次疼痛持续≤5分钟; 4分:每次疼痛持续>5<10分钟; 6分:每次疼痛≥10分钟。3、疼痛程度:0分:无; 2分:无发作时经休息即缓解不影响日常生活; 4分:发作时需药物治疗缓解后可继续正常活动; 6分:发作频繁,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进食、散步、大便可诱发症状发作)。
4、硝酸甘油用量:0分:无; 2分:每周服1-4片; 4分:每周服5-9片; 6分:每周服10片以上。
四 中医症状积分法:1、胸痛:0分:无; 3分:发作时经休息即缓解,不影响日常生活; 6分:发作时需药物治疗,缓解后可继续正常活动。 9分:发作频繁,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进食、散步、大便可诱发症状发作)。2、胸闷:0分:无; 3分:偶感胸闷,可自行缓解; 6分:胸闷发作较频繁,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9分:胸闷持续不解,影响生活和工作。3、憋气:0分:无; 3分:偶感憋气,可自行缓解; 6分:憋气较重,服药后可缓解; 9分:憋气,服药后不能彻底缓解。4、脘胀:0分:无; 2分:偶感脘痛或轻微,饮食尚可。 4分:常有,一般需治疗。 6分:常有较重,治疗后始能缓解。5、嗳气:0分:无; 2分:时有发作。4分:经常发作,引及两胁不适。6分:频繁发作,引及两胁疼痛,治疗后始能缓解。6、肢体沉重:0分:无; 2分:精神不振,可坚持体力劳动。 4分:精神疲乏,勉强坚持日常工作。 6分:精神极度疲乏,不能坚持日常工作。舌象(-)正常,(+)舌苔白腻,舌质暗或有瘀斑。
脉象(-)正常,(+)脉弦或滑,结代。
五 中医症状病情分级标准:根据中医症状积分标准,将病情分为三级。轻度:中医症状积分≤12分;中度:中医症状积分13-26分;重度:中医症状积分≥27分。
六 纳入病例标准:1、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中医辩证为气滞痰浊血瘀证患者;2、每周发作心绞痛≥2次的患者;3、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改变或运动试验阳性;4、年龄在18-70岁之间。
七 排除病例标准:1、经检查证实为冠心病心肌梗塞,或有重度心绞痛及其它心脏疾病、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症候群,颈椎病所致胸痛者。2、合并Ⅱ级以上高血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快速房颤,房扑、阵发性室速等)患者。3、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4、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5、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试验方法
一 分组方法:按随机表法(2: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02例,对照组51例。
二 试验用药:试验组:脑神丸(智美仁青诺吾丸),青海格萨尔王藏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克,每日一次,凉开水浸泡6-8小时,清晨空腹服用。对照组:地奥心血康,成都地奥制药集团生产,每次二粒,每日三次。
三 疗程30天试验期间禁止使用除硝酸甘油外的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药物。
四 观测指标:1.安全性检测1.1一般体检项目1.2血、尿、大便常规1.3肝功能(ALT)、肾功能(Cr、BUN)检查。
2.疗效性指标2.1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原因、硝酸甘油服用量及停减率。2.2中医症状、舌象及脉象变化。2.3心电图: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电图或运动试验检查。2.4血流变学检查
五 资料收集及统计方法:(一)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判断者,予以剔除,剔除病例应详细理由。(二)临床资料的统计处理1.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2.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3.计量资料用t检验。
疗效判定
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制定。
一 胸痹症状疗效标准1.轻度显效:胸痹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胸痛发作明显无效:胸痛症状无改善加重:胸痛发作加重,达到“中度”以上标准。2.中度显效:胸痛症状消失有效:胸痛症状减轻一级,达轻度标准。无效:胸痛症状无改善。加重:胸痛症状加重,达到“较重度”或以上标准。3.较重度:显效:胸痛症状消失或减轻到“轻度”标准。有效:胸痛症状减轻到“中度”标准。无效:胸痛症状与治疗前相同。加重:胸痛症状加重(或达到“重度”标准)。
二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
2.有效:ST-T段降低,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改变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
3.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4.加重:治疗后ST段降低加重,T波加深,或T波由平坦变为倒置。
三 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疗效
疗效指数(n)等于疗前积分减去疗后积分×100%/疗前积分
显效:n≥70%有效:n≥30%<70%无效:n<30%
四 速效扩冠药物停减率(速效扩冠药物指硝酸甘油)
1.停药:治疗后完全停服速效扩冠药物。
减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扩冠药物用量减少50%。
不变:治疗后速效扩冠药物用量减少不足50%。
五 单项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痊愈:症状消失。
显效:症状明显好转由++++。
有效:症状好转,由+++++,或+++。
无效:症状无改变,或减轻不明显。
治疗结果
一 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比较,见表8。
讨论
一 脑神宝丸(智美仁青诺吾丸)是果洛已故著名藏医康仓珠嘉在藏医学理论指导下,经过四十余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痰浊血瘀证)藏药制剂,经过我们153例的临床验证,结果表明:脑神宝对心绞痛的显效率为55.89%,总有效率为87.25%,心电图显效率为24.51%,总有效为58.82%,中医证候的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为90.20%,对照组地奥心血康对心绞痛的显效率33.33%,总有效率为68.63%,对心电图的显效率8%,总有效率43.14%,对中医证候的显效率18%,总有效率72.55%。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脑神宝治疗组疗效优于地奥心血康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说明脑神宝治疗组均优于地奥心血康对照组。
脑神宝丸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发作次数的自身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的差异。部分患者可停用或减少速效扩冠药物的使用,其停减率可达85.29%。
因此,可以认为脑神宝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湿浊阻络证)藏药,有一定推广价值。
二 中医有关胸痹、心痛、真心痛的记载与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心绞痛相近。中医学认为胸痹大抵与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寒邪内侵导致心脉瘀阻有关,其病机多虚实兼见,本虚标实,发病过程中常见虚实夹杂,实以血瘀、气滞、湿浊居多,寒凝、热盛次之,虚以气虚、阳虚为主,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或虚损。本组病例主要是观察气滞血瘀、湿浊阻络证,临床以胸痛、胸闷、憋气、脘胀、嗳气、肢体沉重最常见。舌苔多白腻,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滑,甚至有结代脉。方中主要有沉香、丁香、木香、白芸香等,并配有山奈、豆蔻等温化湿浊,再伍以佐太、广枣、川西小苓菊、珍珠母等活血通脉活络等药,共同达到行气活血,化浊止痛之功效,故用于气滞血瘀、湿浊阻络之胸痹心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三 治疗过程中为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通过153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大便常规及肝(GPT)、肾功能(BUN、Cr)等安全检测,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说明脑神宝是一安全有效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湿浊阻络证)传统藏药。
作者单位 814000 青海省果洛州藏医院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9
Zhang Chunjun;Dong Kai; Dong Qi
(牡丹江医学院,牡丹江 157011)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Mudanjiang 157011,China)
摘要: 本文简述了医学期刊的发展,医学期刊的出版现状、前期的评价工具指标,医学期刊的网传方式及电子网络版生物期刊的服务方式。探究高等医学院校如何对医学期刊进行综合管理。为医学科研人员及医务工作者提供更有利的医学信息服务。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journals, medical journals publishing status, indicators of pre-assessment tool, the network transmission methods of the medical journal and service of bio-electronic online journal. Explore how the medical colleges conduct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n medical journals to provide a more favorable medical information services for medical researchers and medical workers.
关键词: 生物医学期刊 管理 采购 评价
Key words: biomedical journals;management;procurement;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193-01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看到任何科学研究与社会活动都离不开信息的利用与传播。有证据表明科学研究或社会经济生产信息80%~90%来源于专业期刊。高等医学院校的生物医学期刊占比很大,这是高等医学院校的特性所决定的。医学期刊也就成为了医学科研人员及医务工作者获取医学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应认识到医学期刊的重要性,切实利用医学信息资源,完善相关信息技术,为高校师生及医务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充分发挥医学期刊在教学及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现在,国内学术期刊已达到6千多种,其中医学期刊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医学期刊也由国内学会出版向国际出版社出版靠拢。医学期刊是科技期刊中很重要的一大类,医学期刊的发展和壮大是我们科技力量的展示。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日益更新。网络的普及使医学信息的获取、检索等更加方便和快捷。许多医学期刊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医学期刊不再是传统的纸质版、缩微版。而逐渐向电子版,网络版迈进。1823年创刊世界权威医学期刊《The Lancet》,第一个在1996年将期刊推进互联网。丛此,医学期刊开始了医学信息共享时代。
2医学期刊内容方面的发展
医学期刊引领的医学科技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日显突出。一方面,SCI作为全球科技领域的综合性权威文献数据库,精选收录全球生物医学期刊,有42种(84%)是与医学和生物相关的期刊。另一方面,综合医学科学领域的重要杂志在保持其学术地位的基础上,也开始向专门化发展,并与当前热门的基因、遗传分子、细胞生物学等密切联系。20世纪90年代初期分子生物学渗透到临床各个学科。尝试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对临床各学科疾病的发展机制等进行研究探索新创办期刊更具时代特点向更专深领域发展。
3医学期刊的综合评价
3.1 医学期刊的评价原则对于中国生物医学图书馆来说,期刊评价更是必要。由于医学期刊出版数量的迅速增加以及价格的飞速上涨,对于任何图书馆来说都必须有选择性的采集所需的期刊。对期刊评价的原则是:①具备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ISSN或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SSN。②由权威的研究机构的出版公司主办或出版。③具有较高的学术背景。④具有较高的编辑水平。⑤期刊编辑的规范化。⑥被国际相关学科的知名检索工具刊、数据库收录。有些近年来出版的工具书对如何引用电子邮件,网上文献数据库的文章或文摘等做出了具体规定[4]。
3.2 医学期刊的评价工具2004年第四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采用了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影响因子、获国家奖或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评价指标。IF(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其公式IF=该刊前俩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俩年的总数,影响因子在计算时未排除自身引用,异常的期刊自引也会导致异常的IF值。IF值是个相对指标,总被引次数是个绝对指标。期刊选定时,首先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相互取长补短才能获得合理结论。
4医学期刊及数据库的采购与订阅
4.1 纸质版医学期刊的采购与订阅医学期刊的收集方式一般包括期刊订购、期刊交换与赠送。选定时,首先应该广泛收集国内外期刊出版信息,再经选择评价,进而确定期刊的选定范围和品种常用的期刊出版信息工具书:《外国报刊目录》、《乌里希期刊指南》、《全国报刊简明目录》等。生物医学期刊订购途径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国际贸易总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通过邮局或报刊发行局订购。
4.2 电子版医学期刊订购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国内外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大量涌现,电子期刊及数据库已经进入各级各类图书馆。并且在图书馆资源建设、文献服务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利用因特网向期刊用户提供目次、题录、文摘以至文献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浏览及阅读服务。例如直接对医学文本、图像、视频、音频进行分析,从中抽取内容特征,然后利用这些内容特征建立索引并进行检索[2]。所以在采购网络版医学期刊之前应注意数据库收录期刊的范围、质量期刊文献的回溯期及时段性、检索功能的完备性以及是否能提供数据库的试用性[1]。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世界出版业在电子网络期刊的出版、订购及网上服务方面都在不断的完善。
5医学期刊的交流
期刊收藏机构将本单位或国内编辑出版的期刊寄赠给国内国外相应的期刊交换单位,并获得对方单位寄赠。通过交换获得期刊资源可以节省大量的购书经费。程序化、集成化程度高,数据严密系统建成后效率高。现代化、数字化的图书馆联盟,成员馆通过联盟提高编目,联合目录、馆际互借等服务,实现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例如以区域或医学院校的图书馆为单位,协作建设纸本或电子期刊全文库,在需要时通过信件、传真或MSN\QQ等网络工具完成文献传递。操作简单,实施起来较容易,投入小、见效快[6]。
6结论
医学期刊管理的发展使得医学期刊管理及利用更加方便快捷。其在科研、教学、临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才能促进生物医学科技事业的发展及医疗科技创新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王艳.美国的科研诚信[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1):11-14.
[2]武献予,谢金龙.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技术研究[J].电脑只是与技术,2009,(5):1923-1924.
[3]白海燕.数据资源整合的模式与解决方案[J].图书情报工作,2002,49(10):88-91.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10
关键字:医院污水 废气处理 设计施工一体化 招标
中图分类号:TU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玉环县第二人民医院的污水及废气处理系统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招标,主要是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及废气处理,其中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处理的厨房含油废水混合后,再进行后续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包括自动在线监测装置。
一、详细提出招标内容及招标界面范围划分
招标界面划分主要按总体范围和专业范围进行展开,具体如下划分:
(1)总体招标范围:招标文件要求的污水及废气处理系统设备及所属配套设备〈包括污水处理池站内所有设施、连接管线、各类阀门、传感器、配电箱、控制柜、控制系统(含控制主机、控制器、控制软件、控制管线)、钢架、减振装置、地脚螺栓、电气管线(含接地)、防腐、保温隔热材料、支托架、随机工具〉等全部设备,以及自动在线监测装置和用房、露天标准排放口等。
(2)专业界面范围:
室外污水处理池站位置详见招标人提供的给排水总图、建筑总图。
土建专业:污水处理站为全地埋式,构筑物(水池等)采用混凝土结构,所有污水处理池站混凝土构筑物由招标人负责,不纳入本次招标,但污水处理池站和地面设备站房建筑结构图、设备基础尺寸图、钢架底座、预埋件及现场预埋工作均由投标人负责完成。
电气专业:从低配电源引至本次招标项目总电源配电箱柜上端接线端子位置的强电线路敷设由招标人指定的单位负责施工,总电源配电箱柜下端头出现回路至设备控制柜或其他出线回路、电缆桥架、管线、控制管线等均由投标人负责完成。
C. 给排水专业:除了进污水处理池站的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及加药用自来水管接至标准排放口(设置在污水处理池站边上)外1米处由招标人委托的单位负责以外,其余与污水处理系统有关的所有给排水管线、各类阀门、法兰(包括与加药用自来水管连接对接工作)均由投标人负责完成。
D.废气处理专业:本次污水处理池的臭气废气处理方案设计,包括污水处理池上废气收集和处理、排放,废气工艺的设计、施工;废气处理设备以及废气处理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等。
E.设计及深化专业:投标人必须严格按招标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包括当地环卫、疾控、市政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污水处理系统施工图设计,图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污水处理池站结构图、平面图、各工艺平面图、各专业系统图、控制原理图、设备材料表、设备基础图、大样图、剖面图。
二、明确原水水质、污水处理量和排放标准指标
1、原水水质和污水处理量要求。采用全地埋式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的原水水源为医疗污水和生活污水,设计最大日水处理量:600m3/d,按24h连续运行设计,设计流量为25m3/h。Q=1600m3/d。
2、出水水质排放标准指标要求。
出水水质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的预处理标准。出水水质应优于以下指标,如粪大肠菌群数≤5000MPN/L;COD≤250mg/L;BOD≤100mg/L;SS≤60mg/L;出口总余氯满足3-10mg/L(接触时间≥1h)。
三、明确废气处理工艺及排放标准要求
(1)主要技术要求:
对本污水站废气处理要求按《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标准执行。
组织气体进入管道定向流动到能阻截、过滤吸附、辐照或杀死病毒、细菌的设备中,经过有效处理后再排入大气。
废气处理可采用臭氧、氯消毒剂、紫外线消毒处理对空气传播类病毒进行有效的灭活。
按局部通风设计原则,针对有害气体散发状况,优先考虑密闭罩。
对于格栅口和污泥的清除处,由于操作需要,可以采取敞口罩。
通风机选用离心式,排气高度15m。
通风机流量和压头需要根据不同处理方法的要求选取,对于使用氧化型消毒剂的情况,通风机和管材应考虑防腐。
(2)废气排放要求:
污水处理站排出的废气应进行除臭除味处理,保证污水处理站周边空气中污染物达到表1要求。
表1 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四、提供基本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消毒剂形式要求
参照《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医院污废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2004、《医院污废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等标准规范文件规定,本工程出水水质执行预处理标准,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
工艺流程为“调节池生物氧化沉淀池接触消毒”,医院污水通过化粪池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前部设置自动机械格栅。调节池内设提升水泵,污水经提升后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生物处理,经沉淀池混凝沉淀(过滤)出水进入接触池进行消毒,接触池出水达标排放,沉淀池污泥定期排入污泥池。
要求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确保系统安全运行、达标排放。
消毒剂采用二氧化氯。
五、进一步提出系统控制及配套设备性能要求
(1)系统控制要求:
污水处理站24小时PLC自控运行。
本控制系统采用国内外成熟、高效、优质的设备,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与工艺相配合,按系统自动运行常规配置。
本工程应具备设备运行远程操作控制、自动运行和故障报警等功能。
总电控柜内设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用于工艺设备的自动控制,各种设置在总电控柜上集中控制。并满足BA控制要求。
本系统能实现与潜污泵、风机、监测仪等同步联动、自动切换、缺药报警、故障报警等功能。
投标人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本体控制系统和就地控制设施包括:控制柜、就地控制电控箱,全部就地一次仪表、二次仪表和测量元件。
投标人所提供的加药系统计量箱、溶液箱等,应设置就地液位指示。
(2)在线检测装置
污水外排口处应设污水计量装置,并宜设污水比例采样器和在线监测设备。
检测因子:至少包括流量、COD、PH。
(3)设备性能要求
污水处理站各处理构筑物及处理设备之间的管道应采用衬塑热镀锌钢管或优于其的管材。
输送氯气的管道应使用紫铜管;输送氯溶液的管道宜采用硬聚氯乙烯管,阀门采用塑料隔膜阀。
污水处理站内各种阀门应选用合资或国内知名品牌。
工艺管道主要指与泵、鼓风机、脱水机等设备直接连络的配管,应根据工艺设计的要求确定,并考虑腐蚀性环境和能承受可能出现的最恶劣的和运行条件。
主要处理设备高效、操作维护容易、运行安全节能。
所有设备的表面应采用于标色全面涂刷,色标应符合《城市污水处理厂管道和设备色标》(CJ/T158-2002)的规定。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11
【关键词】温阳通脉协定方;心阳虚衰;缓慢心律失常;阿托品
【中图分类号】R25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049-02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用温阳通脉协定方治疗心阳虚衰型缓慢心律失常48例并与阿托品治疗4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96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符合心阳虚衰型缓慢心律失常诊断[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男性36例,女性12例,年龄38岁-86岁,平均年龄63.5岁,其中心率40-45次/分6例,心率46-50次/分29例,心率51-55次/分13例;对照组48例,男性34例,女性14例,年龄36岁-84岁,平均年龄64岁,其中心率40-45次/分4例,心率46-50次/分30例,心率51-55次/分14例;2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予温阳通脉协定方(唐县中医院制剂室制)口服,日1剂,分2次空腹温服。(方药组成:鹿茸5g、桂枝6g、麻黄6g、生地9g、麦冬9g、木香6g、炙甘草3g 上药水煎两次,取汁200毫升为1剂)服药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1.2.2 对照组:予阿托品片(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42021570)0.6mg,每日3次口服。
1.2.3 疗程:2组均30天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项目: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电图心室率及乏力、头晕、气短、畏寒及舌苔、脉象变化情况。
1.4 诊断标准:参照心阳虚衰型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断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标准(ZY/T001.1-94)):脉律小于55次/分,伴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缓、结而无力。
1.5 疗效标准:参照心阳虚衰型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疗效标准(ZY/T001.1-94))[1]。
1.5.1 心电图疗效标准
显效:心律失常消失或心电图心室率提高10次/分以上;好转:症状减轻或发作间歇时间延长或心室率提高5次/分以上;未愈:症状及心律失常无变化或未达到以上疗效。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5.2 临床脉症疗效标准:参照国际评分标准,于治疗前后分别对乏力、头晕、气短、畏寒及脉象等进行评估。症状严重程度均以0~3分计;0分:无症状;1分:轻度,稍加注意感到有症状;2分:中度,自觉有症状不影响工作;3分:重度,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表1
表1 心阳虚衰证症候分级量化表
1.5.3 临床脉症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脉症总分下降≥75%;有效:治疗后脉症总分下降≥50%;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以上效果。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心电图心室率改善情况:治疗组心室率改善46例,其中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心率改善31例,其中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4.58%;2组心电图心室率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详见表2:
表2 心电图心室率改善比较表
2.2 临床脉症改善情况:治疗组临床症候改善46例,其中显效25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2%;对照组临床症候改善31例,其中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52.08%;2组临床脉症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详见表3。
表3 临床症状改善疗效比较表
2.3 毒副反应: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毒副反应。
3 讨论
目前,缓慢心律失常是许多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期并发症,一旦发生,预后不良,近年来,尽管冠心病、高血压等发病率逐渐下降,但缓慢心律失常发病率仍呈上升态势,尤其是心脏疾患终末期并发的缓慢心律失常以心阳虚衰多见,因此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极大重视。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对缓慢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已有一系列药物和方法被证实对能改善症状,可纠正、逆转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发展。例如:(1)阿托品、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可显著提高心室率、改善症状,适用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一过性缓慢心律失常的治疗以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术前治疗;(2)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出现大大改善了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前景,尤其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但以上方法上存在药物耐受不良,导致新的心律失常和造价昂贵等不利因素。传统医学中有许多中草药验方对缓慢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并且安全有效。我们的温阳通脉协定方就是在此基础上研制的。《景岳全书-怔忡惊恐》“命门火衰,真阳不足而怔忡者,右归饮。”提出慢缓慢心律失常病本在肾;《医宗必读-悸》“汗吐下后,正气虚而悸不得眠”则指出了缓慢心律失常的病理变化为“正气虚而悸”。《汤本求真》认为:“外因虽有作用,若不与内因结合,则不能成立,此千古不易之铁案也”。外邪侵袭,七情刺激,饮食不节,体质虚弱等均可直接或间接损伤于心,全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或全心之血脉痹阻,心失濡养而见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症外,往往还多伴面色苍白、肢冷畏寒等症[2]。以上诸症产生的原因恰恰在于:肾为诸阳之本,心脉搏动循行也自然“资始于肾”,肾中真阳不足则心阳虚微,不能温运血脉而致[4]。笔者认为缓慢心律失常病因复杂:或外邪侵袭,或七情刺激,或饮食不节,或体质虚弱,但最终结果为肾中真阳不足,心阳虚微,不能温运血脉而呈迟、结、缓之脉,而发本病。针对以上病机,继承前人理论,结合我们的临床实践研制了温阳通脉协定方,方中:以鹿茸为君,峻补肾阳;桂枝、麻黄为臣,温通心脉,祛散血脉之寒,其中桂枝兼以引药归于心经;生地、麦冬以佐诸药,滋养心阴,防温燥伤阴;木香行气健脾,防补益滋腻[3]。全方协调共奏温阳通脉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说明:鹿茸提取物可保护心肌细胞膜和微粒体膜的稳定性,从而减少钙内流,避免钙超负荷、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并有显著加快传导增加心率的作用[5]。桂枝对心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阳虚缓慢心律失常有明显增加心率的作用。麻黄碱具有肾上腺素能的效应,兴奋心脏[3]。从心阳虚衰型缓慢心律失常发病机制来看正是温阳通脉协定方的适应证。因此,从心阳虚衰型缓慢心律失常发病机制来看正是温阳通脉协定方的适应证。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0-31
[2] 黄春林.心血管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0-229
[3] 雷载全.中药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M],1994.28-30,286-287心电图医生工作总结范文12
关键词:青蒿;常山;青山健心片;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365-03
过早搏动是人群中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探索研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的中药抗心律失常药物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文献资料,认为过早搏动的重要病机为痰热扰心,并提出清热化痰治法。在传统抗疟疾植物金鸡钠树中提取出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的启发下,对抗疟疾中药中具有清热化痰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进行了10多年的探索。初步实验证实:青蒿、常山具有确切的抗动物心律失常的作用,为探讨其临床效果,进行了以下试验。
1 病例选择
参照国家《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过早搏动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心脏过早搏动患者中医辨证符合痰火扰心型,基础病因限定在冠心病、心肌炎及原因不明所致的过早搏动。从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观察早搏360例,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200例和对照组80例。
2 试验药物
试验组:青山健心片,4片/次,日3次,疗程为1个月。青蒿、常山由济南宏济堂制药有限公司提取并制成青山健心片(浸膏片,0.3g/片),批号20040202。
实验药物青山健心片的制备(济南宏济堂制药有限公司提供):黄花蒿1800g,常山360g。制成1000片。工艺与剂型:黄花蒿、常山两味,加入70%乙醇提取两次(2h,1.5h),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加入淀粉适量,烘干,粉碎成细粉,制成颗粒,压片。1片相当于生药2.17g。
对照组:心律宁片(中药苦参提取物苦参碱),3片/次,日3次,疗程为1个月。心律宁(苦参总碱)片由黑龙江恒久制药厂生产,100mg/片,批号300300。心律宁片是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对室性早搏疗效尤为显著。
试验药物制备:预先制备两种药物,使两组药物在外观、剂量上相同,分为青山健心片1号(即青山健心片)、青山健心片2号(即心律宁片),单盲给药。试验期间停服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人选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者停药1周(洗脱期)后入选。
3 观察指标
3.1 疗效指标①临床疗效:相关症状、体征、舌脉的变化记分。每周1次。②心律的变化。每周1次。③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治疗前后各1次。
3.2 安全性指标一般体格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前后各1次。
4 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4.1 主症心悸:轻度,3分,偶尔发生,或一般体力活动时感心慌心跳,不适感较轻。中度,6分,经常发生,或稍活动即感心慌心跳,持续时间较长,不适感较重。重度,9分,持续发生,或不活动而经常发生,惕惕而动,难以平静,甚则影响生活。
4.2次 症①胸闷:轻度,1分,轻微胸闷。中度,2分,胸闷明显,有时叹息样呼吸。重度,3分,胸闷如窒,叹息不止。②心烦:轻度,1分,轻微心烦。中度,2分,时时心烦,自能控制。重度,3分,心烦易激,不能自控。③口干口苦:轻度,1分,偶尔日干口苦。中度,2分,经常口干口苦。重度,3分,经常明显口干口苦。④易惊:轻度,1分,偶尔发生。中度,2分,稍有刺激则发生。重度,3分无外来刺激亦经常发生。⑤头晕:轻度,1分,轻微,不影响工作生活。中度,2分,较重,对工作略有影响。重度,3分,头晕不止,影响工作生活,难以坚持。⑥失眠多梦:轻度,1分,睡眠时易觉醒或睡而不实,晨醒过早,偶伴恶梦,但不影响工作及生活。中度,2分,每日睡眠不足4h。恶梦多,但尚能坚持工作。重度,3分,彻夜不眠,难以坚持工作。⑦大便干:轻度,1分,偶尔干燥。中度,2分,经常干燥难解。重度,3分,持续干燥难以解出。⑧舌质、脉象:舌质,舌红1分,苔黄腻2分。脉象,脉促结代3分。
5 临床疗效评定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有关规定制定疗效评定标准。
5.1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控制:症状消失,动态心电图早搏消失或为偶发(小于30次/24h)。显效:症状记分减少超过2/3;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示波器10rain达到显效标准。有效:症状记分减少超过1/3,少于2/3,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示波10min早搏减少达到有效标准。无效:症状无改善或记分减少少于1/3,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示波10rain基本与治疗前相同或减少小于30%。加重:症状记分增加超过1/3,动态心电图或心电示波10min早搏较试验前增加超过30%。
5.2 早搏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控制:早搏消失或基本消失,动态心电图无早搏或为偶发(小于30次/24h)。显效:早搏较前减少80%以上。有效:早搏较前减少30%~80%之间或减轻1级。无效:用药后早搏元变化或减少
5.3 中医症状评定标准 临床控制:中医症状记分为O分。显效:中医症状记分减少超过2/3。有效:中医症状记分减少超过1/3,少于2/3。无效:中医症状记分减少少于1/3。加重:中医症状记分增加超过1/3。
6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用x2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用SPSS软件处理。
7 临床资料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早搏类型、病因等组成上,经卡方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见表1~6。
室性早搏的疗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房早的疗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8.4 证候疗效分析见表10。
经统计学处理,发现对早搏临床证候的疗效改善,试验组明显优于苦参片组(P<0.05)。
8.5 单项症状疗效见表11。
经统计学处理,试验组对轻、中度早搏的治疗效果优于重度早搏(P<0.05)。
8.10毒副反应观察试验组200例中5例出现恶心不适等轻度胃肠道反应,减量服用,上述症状未再出现。200例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检测未见异常改变。安全性分级:195例为1级,5例为2级。说明本药安全可靠。
9 讨论
心律宁片即苦参总碱片,苦参总碱对由氯化钡、哇巴因、乌头碱造成的3种典型的室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增加麻醉犬和离体兔心的冠脉流量;对正常和用垂体后叶素处理的犬,静脉给药后冠脉血流量分别增加50.56%和81.48%,并能使冠状血管阻力明显下降,同时对心肌缺血、缺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内设计空间功能划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