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月的工资就七千可是一年交7000的税,工资大概是多少下来为什么要交七千多的税?

法律主观:7000元的工资,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和社保扣除等情况下,每月需缴纳60元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为(7000*12-60000)*0.03=720元。此为年总缴税额,平均到每月为60元。法律客观:《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个税的话,单位每个月会帮我们代扣代缴的。
如果是退税的话,需要自己在个税app办理,到时会直接退回到自己绑定的银行卡上。
说到退税,2022年退税已经开始,领钱的时候到啦!
从3月1日开始到6月30日,我们每个人,又可以通过办理退税,从国家手里领到大几千的红包啦!
这可是千真万确的,去年我有朋友就退了8000多,那叫一个香。
不过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退税,有的朋友申报完却发现自己退税为0,甚至还有要补税好几千。
为什么区别这么大呢?
什么情况下可以退税,什么情况需要补税?
退税怎么操作?
我可以不补税吗?
关于退税,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讨论,可惜大部分都没说明白。
今天,我就从六个方面和大伙详细聊聊,看过的网友都直呼“说的太清楚了”。
事关你的钱袋子,墙裂建议点赞、收藏,以免要用的时候找不到。全文目录如下:
一、为什么会有退税
二、为什么有的人退税,有的人要补税?
三、如何申请退税?
四、教你两招,从补税变退税!
五、我买的保险,能抵税?
六、关于扣税的常见疑问解答
一、为什么会有退税?
我们平常每个月都会先预缴个人所得税,
然后每年度会在已经预缴税款的基础上,进行“查遗补漏,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
说白了就是,国家为了不多扣我们的钱,把过去一年扣的税进行一个汇算。扣多了就退还我们(退税),扣少了就得补缴(补税)。
所以,我们才需要在第二年的 3 月 - 6 月进行汇算清缴,申请多退少补。
二、为什么有的人退税,有的人要补税?
说到退税补税,可能很多朋友还比较懵,自己到底要交多少税?
所以,这里先通过一个案例来详细计算一下,方便大家更好理解后面的内容。
比如,小王是一家公司职员,每月工资 1 万,交五险一金要 1000 块,每月有 2000 块的专项扣除额度。
那么,小王要交多少税呢?如下图所示:
为了帮助大家看懂,这里要先知道一个公式:
要交税的钱 * 税率 - 扣除数 = 自己要交的税。
所以小王全年要交的税为:
( 12 万 - 6 万 - 1.2 万 - 2.4 万 )* 3% - 0 = 720 元
其中,要交税的钱 = 全年收入 - 不要交税的部分。像五险一金,租房抵扣,6 万以下的年收入都是不用交税的部分。
如果明年小王涨工资了,要交税的钱就会增加,对应的税率也会提高。
所以,收入越高的人交的税会更高。
了解完计算方式,我们再回到退税还是补税。
上面也有提过,这其实和你每个月预扣的税,以及年度应缴的税有关,
两者对比,多退少补,所以每个人的情况可能都不太一样。
接下来,我再分三种情况举例说明一下:
1、不退不补(退税为0)
比如,只在一家公司上班,每个月都只领固定的工资,
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也没有什么扣除,平常预缴的税跟年度应纳的税一样,不存在差额,自然也不需要退补税。
2、退税
出现退税情况,说明是平常预缴的税交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比如说,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6万,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我们知道,个税月免征额是5000,对应年免征额是6万块。如果员工A,1月份的工资加上年终奖发了8000块,但后面都是正常领3500元/月的工资。那么在1月就会预缴(8000-5000)*3%=90元的税。但是年度汇算时会发现,其实员工A一年总收入才3500*11+8000=46500元。少于6万,根本就不要交税,所以年度汇算时就可以退回90元。
再比如,符合条件但平时没申报「专项附加扣除」的。如果员工B,工资是8000元/月,那对应每月预缴就要交(8000-5000)*3%*12=1080元的税。但在年度汇算时,发现自己在大城市租房有1500 块的减税优惠。这样扣除1500后,应该交的税就是(8000-5000-1500)*3%*12=540。所以,这样的情况就可以退回1080-540=540元。
3、补税
补税的话,常见的就是有多个工作单位(多份收入)或者有副业的人群。
如果在两个以上单位工作并领取工资,预缴税款时会重复扣除了减除费用(5000元/月),年底汇算少交的税就得补上。还有现在除了平常上班,业余搞副业的斜杆青年也不少。
因此会获得一些除了本职工作之外的劳务报酬、稿酬等其他收入。
这些收入每笔金额可能不算多,平时单独计税预缴的税也少,
但年度汇算时发现加起来的总收入很可观,也会对应到更高的个人所得税率。
这种情况下平常就算少交了,一年到头,少的那部分还是得补上的。
三、如何申请退税?
先提一下,今年有新增了预约办理,在3月1日-3月15日之间办理年度汇算,需要提前预约;如果在3月16日以后,就无需预约可以直接办理。
如果之前操作过退税的朋友,可以直接在个人所得税APP上预约一下,到时间就能申报退税。要是第一次办的朋友,就先用手机和身份证注册,然后绑定银行卡。再在首页里,找到综合所得年度汇算,选择2021年度。
接着勾选“我需要申报表预填服务”,查阅后点击”我已阅读并知晓“,然后下一步。
这里提一下,如果是2021年有换过工作的朋友,可以任选一家公司,影响不大。
然后系统就会自动读取我们的数据,显示你能退/补多少钱,最后提交申报。
这样就大功告成啦~
显示需要补税的朋友也先别太着急,下面的内容认真看,两招教你变补税为退税!
四、教你两招,从补税变退税!
我们每月收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不用交税,额度是 5000 元;而另一部分要交税。
那怎么样才能少交税,甚至变补税为退税呢?下面给大家支两招,亲测有效,记得收藏试试,不少网友试过有惊喜~
1、专项附加扣除
要想少交税,不得不提到 “专项附加扣除”了,它包含了 6 项。交税之前,申报这 6 项,可以用来抵扣个税,省下不少钱。
1)6 个项目,到底能抵多少税?
6 项专项附加扣除,它的作用是提高不交税部分的额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它们能抵多少税。
① 房贷或租房
如果你正在还首套房贷,每月有 1000 块的免税额,最多能免 240 个月,也就是 20 年。
当然,如果是租房的朋友,每月可以有 800 - 1500 块的抵扣额。具体多少,不同城市有差异。
比如,在深圳租房,每月可享受 1500 块的减税优惠。
需要注意的是,房贷和租房只能二选一,不能同时抵扣。建议大家哪个扣得多,就选哪个。
还有如果是夫妻婚前各自购房,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人的一套房子扣除 100%,也可以各自抵扣 50%,但不可以两套房同时抵扣 100%。
② 教育
这里说的教育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孩子教育,一种是成人继续教育。它们的抵扣情况如下:
③ 赡养老人
如果父母年满 60 岁,独生子女每月能抵扣 2000 块 ;有兄弟姐妹的,可以一起分摊这 2000 块的抵扣。还有要注意,如果家里有多位超过 60 岁的老人,赡养老人的抵扣是不能翻倍的。
④ 大病医疗
大病医疗的抵扣额比较高,经医保报销后的医疗费用,个人自付累计超过 1.5 万部分,可以申请免交个税,每年最多 8 万。
下面我们来举个例子,看看它们能抵多少税:
生活在深圳的老王夫妇,刚付了第一套房的首付,剩下 25 年贷款要还;有个今年 8 岁的女儿,正在上二年级;夫妻两人都是独生子女,王先生父母已经 62 岁了。
根据老王的情况,分别可以申请:
子女教育:老王和妻子商量过,自己的工资较高,所以直接扣 100%,就是 1000 元/月。
住房贷款:因为是首次购房贷款,可以享受,同样在老王自己这边扣 1000 元/月。
赡养老人:老王作为独生子,父母都超过 60 岁了,每个月能抵扣 2000 元。
总体来看,每个月可以抵扣 4000 元,一年就抵扣了 4.8 万元。我们可以再简单计算下,老王交完五险一金后,每月到手工资 2.8 万,总共能少交多少税呢?
可以看到,进行个税抵扣后,老王每年可以多拿将近一万块钱的工资,还是挺多的。
如果是夫妻扣税,这里也有个小技巧:因为收入越高,扣税比例也会越大,所以当夫妻二人都能申请时,工资高的一方申请可能会更划算些。
那具体的申请需要怎么操作呢?我们接着往下。
2)「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方法
首先,手机下载「个人所得税」APP。注册登录后,在首页点击 “我要办税”,就能进入申报流程。
首次确认,点击“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如果是首次填写,点击“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后,可以分别看到 6 大专项附加扣除,选择自己符合条件的的,再填写相关信息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2021 年度汇算,申报的扣除年度要选择 2021年。
申报时,会需要我们提供一些相关资料,这里也整理了一份清单,供大家参考。
非首次确认,信息无变化
如果去年已经填写过了,今年信息也没有变化,就可以直接点击“一键带入”,自动填充之前的申报内容。
非首次确认,信息有变化
如果信息有变化,包括修改扣除比例、新增申报、作废申报等情况,都需要进行修改。在下面页面,选择“专项附加扣除修改和作废”,能看到往年的申报信息进行更改。
特别要注意时间的变化,比如租房的朋友,填写的租赁时间要覆盖 2021 年度,不然是没办法抵扣成功的。如果有换过房子,也要记得及时更新信息。
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就算重新申报后需要多交点税,也一定要如实填写。万一被查到错报漏报,将会收到行政处罚。
2、年终奖,这样操作少扣税
目前我们的年终奖,有两种计税方法可选:
相信大家看图片会很懵,我们给大家翻译成“人话”:
第一种:合并计税,工资和奖金一起算
第二种:单独计税,工资跟奖金分开算
年终奖的两种扣税方式,对于收入不同的人群,可能会相差几千块。
这两种操作,年终奖具体能少扣多少税?
我们也给大家算了一下,如果你不想看计算过程,也可以直接跳过看最后的结论。
还是以小王为例,月工资 1 万,交五险一金要 1000 块,每月有 2000 块的专项扣除额度。今年还发了 3 万块的年终奖。
第一种操作,年终奖单独计算:
第二种操作,年终奖和工资一起计算:
可以看到,如果小王的年终奖和工资一起扣税,税率就提高一档,由原来的 3% 提高到了 10%,多交 1000 多块的税就不足为奇了。
原本,从2022年1月1日起,年终奖要跟工资一起计税。但值得高兴的是,2021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至 2023 年底。
这对我们而言绝对是个好事!所以,今年我们还有得选,上面提到的这两种方式,大家都可以试一下。
大家拿的工资和发的年终奖都是不一样的,哪个操作对自己更有利就选哪个。
五、我买的保险,能抵税?
除了上面的 6 项专项抵扣,还有一些保险也有抵税功能。我们给大家整理如下:
由上表可见,只有这 3 类保险能抵税,但抵扣也不多。
像我们平常买的重疾险、百万医疗险、意外险、寿险、车险等都是不能抵税的。
在能抵税的保险中,比较常见的是税优健康险。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可带病投保,就算得过癌症、糖尿病也能买。
不过,税优健康险能抵的税并不多,每年只能享受 2400 的税前扣除。
假设你扣完五险一金后,月薪是 1 万,有这 2400 块的免税额,每月就能少交 20 元的税,一年能省下 240 元。
关于税优健康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或者已经买了但不知道怎么操作抵税。
六、常见疑问解答
看完上面的内容,可能你对个税还有或多或少的疑问,我们整理出 4 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1、每个月工资,扣了啥?
经常有朋友说,每月工资 1 万,到手就剩 8 千,月月肉疼,还不知道扣了些啥。
那跑掉的两千块去哪了呢?
其实,我们每月的工资,要 扣交五险一金的钱和每月预缴的个税。
如果你交的五险一金越多,到手的工资就越少。同时,我们要交的税也少了。
2、年收入不到 6 万,还要退税吗?
如果工作稳定,年收入不超过 6 万,一般不用退税,但也有例外。
比如一份月薪 1 万的工作,你干了半年,这半年是交了税的,但下半年你出去浪了,没有任何收入。
汇算下来年收入不超过 6 万,可前期国家多扣了你的税,也是要申请退税的。
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朋友,要记得去申请退钱。
3、换过单位工作,选哪个扣最划算?
2021 年有换过工作的朋友,在选择单位时,会出现两家公司。
其实我们选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不会影响我们退税或补税的金额。
另外,对于需要补税的朋友,年收入在 12 万以下,或补税金额在 400 块以内,依据政策可以不补。
4、个体户也能退税吗?
个体户交税的项目是“生产经营所得”,并不是综合所得,不能通过个税APP申请。
个体户的税款基本是固定的,一般只会补税,不会产生退税,有关税的问题可以咨询税务机关。
七、写在最后
个税抵扣,是国家给的大好福利。
在交税之前,记得申报 6 大专项附加扣除,每一项申报,都可以让你少交税。
如果有年终奖的朋友,建议对比一下单独计税、合并计税两种方式,选最划算的那个就对了。
最后,如果你在买保险时遇到什么问题,或是不知道买哪个产品,可以点击下方预约1对1保险规划服务,深蓝保给你提供专业的建议。
每逢年底,便迎来了香港的交税旺季。和内地每个月直接从工资中预扣个人所得税,到手的工资已经交过税不同;香港的个人所得税(薪俸税/个人入息课税),是大家每年自行根据上年收入申报的。等收到税务局的评税通知书(俗称“税单”),再根据税单上规定的日期缴纳。等于要把打工人已经装入口袋里的钱,又掏出一部分来……而且不仅要交上年的税款(应缴税款),还要预缴接下来这一年的预估税款(暂缴税)。一交就要交两年。所以每到交税时,身边总有小伙伴“鬼哭狼嚎”,抱怨又要挤出钱来交税。如果没有良好的储蓄习惯,或者那段时间正好开支较大,更是雪上加霜,钱包和心灵遭受双重打击。根据税单,如图所示:我们要交的税通常由上一年度应缴税款(即2022/23年度应缴税款)和接下来这一年度暂缴税款(即2023/24年度暂缴税)组成。同时还会扣除我们之前预缴的部分(2022/23年度暂缴税实额),才是最后要交的实际税额。香港税务局一般会允许大家分两期缴税,每个人的缴税日期都可能有所不同。以前收到税单,我都会安慰自己,交的税越多,证明收入越高。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嘛。今年,我从6月开始裸辞在家休息,偶尔接些自由撰稿和翻译的活儿。下半年快乐加倍,代价则是收入锐减……年底一看税单,数字依旧高得令人咋舌。和小伙伴吐糟时才想起来,税务局还是按上一年全职工作的收入给我预估的暂缴税。而根据税务局的政策,只要确认这一年的收入比起上一年会减少10%以上,就可以申请调整暂缴税。虽然按目前的税单缴纳也不至于伤筋动骨,毕竟我可是有备而“辞”的人。但抱着“能省一笔是一笔”,“能晚交一点是一点”,“绝不能被(政府)占便宜”的想法——我立马做了研究,并迅速在网上通过税务易提交了申请。提交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就收到了税务局的回复。本以为税务局会按我重新填写的2023/24年度的预估收入,按幅度下调暂缴税额度。没想到税务局直接大笔一挥,把我的2023/24年度暂缴税调整为零。加上我之前交的2022/23年度暂缴税完全足够支付2022/23年度的应缴税额,相当于我今年完全不用交税。可以说是出乎意料了。(有种捡了个大便宜的感觉~)税务局回复估计税务局会等明年报税时,再按我这一年的收入来收税。不仅金额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时间上也缓了一年。不能不说,处理还是蛮人性化的。写下这篇攻略,供有需要的小伙伴参考。想要申请的话,就得抓紧时间啦!第一步:确认是否符合资格。税务局在网上明确列出了有哪些符合申请缓缴暂缴税的情况。划重点,只要在接下来这个交税年度(即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预估收入,比上一年度少10%以上,就符合资格。所以,不管是因为辞职或不幸被裁而暂时失业,还是因为经济不景气而遭遇薪水下调;又或是放了长时间无薪假期等其他原因,总之只要预计全年收入减少10%以上,就可以赶紧去提交申请啦。其他情况包括有资格领取未获计算在税单内的免税额(比如有新生子女符合子女免税额,或者是父母届满年龄可以获得供养父母免税额);又或是有其他获扣税认可的开支超过上一年,大家可以自行研究一下。第二步:查阅税单,了解自己的申请截止日期。税单第一页的右侧会列明申请暂缓缴付暂缴税的截止日期。每个人的日期都可能有所不同,大家要以自己税单上面列明的日期为准。如果有小伙伴已经错过了这个申请日期,也别急着叹气,毕竟我们的税是分两期缴交的。在如期缴交第一期税款的同时,还是可以申请暂缓缴交第二期的税款。第三步:准备好证明文件。比如暂时失业的小伙伴,可以准备好离职时公司出具的离职证明;而降薪的小伙伴,建议可以准降薪证明(比如公司的正式书面通知或工资单),以此类推。我在递交申请时,就准备了公司出具的离职证明;以及公司提供的2023/24年度的雇主报税表(即每年公司出具给员工用来报税的那张收入单)。因为我是在5月底离职的,所以当时的公司提前给我出具了23/24的报税表(表格IR56F)。列明我在今年4月1日起到离职时的收入。IR56F也被称为“由雇主填报有关其雇员将停止受雇的通知书”。香港雇主需要在雇员合约终止前将这份表格提交给税务局。第四步:提交申请。根据我的研究,可以通过三种方法提交缓缴暂缴税的申请,包括:1)亲身提交:亲自到启德的税务中心填写并提交表格IR1121。2)邮寄/传真提交:在税务局官网下载表格IR1121,填妥后寄回税务局,或通过传真方式递交。3)在线提交:登入我们在税务局的电子服务平台“税务易”的账户,直接在线提交。其中第3种方式最为方便,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前提是必须拥有“税务易”账户。建议没有开通的小伙伴,都可以赶紧去开通,之后就可以直接在网上填写和递交报税表。税单也可以轻松在线查阅,特别方便。登入“税务易”后,选择“线上服务”,然后选择“暂缓缴交暂缴税”。进入以下画面,然后点“继续”。选择最新一期的税单,即2022/23的薪俸税评税通知书,点“继续”。然后选择“申请暂缓缴交暂缴税”,再点“继续”。选择“入息减少”这个理由,并按要求填写预计自己2023/24年度的应纳税收入。除了收入减少,以下因素也可以成为申请暂缓缴交暂缴的理由。参考下图,在页面底部的“补充资料”部分,按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收入减少的原因。同时将证明文件添加为附件,逐个上传,再按“继续”。这是我填写的大致信息,仅供参考之后则会出现一个页面,总结刚刚我们填写的所有信息,如果需要修改,可以按“返回”。确认所有信息无误,则可点击“提交”按钮。成功提交后,会出现一个页面,上面会列出有16位数的“交易参考编号”。记得截屏保留相关信息,之后可以作为依据,和税务局跟进。网上资料显示,税务局一般会在收到申请后的12个工作天内回复结果。而我是在10个工作日内就收到回复了。不过实际等候时间也有可能更长,毕竟在年底交税旺季,税务局会收到大量申请和查询,处理需时。如果还没开通“税务易”账号,又着急申请的小伙伴,除了邮寄/传真,也可以考虑到启德的税务中心亲身提交。我亲自去替大家试了一趟,感觉现场处理的速度还是很快的。税务中心中央询问组的办公时间,供大家参考从启德地铁站C出口出发,到Airside商场,坐扶手梯到商场2楼,有道天桥可以直接通往税务中心。全程步行只需8分钟左右。然后坐扶手梯往下,到税务中心G层的中央询问组,索取IR1121表格。现场填写并直接在中央询问组的柜台提交即可。如有任何疑问,可以在自动排筹机处领取筹号,请工作人员答疑解惑。我去的那天还没收到税务局回复,于是顺便领了个筹,想询问申请进度。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收到申请,但处理需时,目前还没有结果。一般他们会审视提交的资料,如果没有问题就会根据我填写的预估收入,给我发送新的税单。工作人员强调,如果在第一期税款缴交期限的一周前,还没有收到税务局的通知,可以再通过税务易或邮件/热线提出查询。税务中心现场取筹,叫号速度蛮快。我当天前面排了十来个号,等了不到10分钟。最后温馨提醒大家,如果关于税务局出具的税单有任何疑问、修改或反对,一定要尽快提出查询或申请。而在没有收到税务局明确答复的情况下,建议还是要遵循税单上列明的期限和税额,按时缴税。一旦出现延误,税务局有权征收附加费(相当于罚款)。如果实在因为财政困难而无法如期缴纳,还可以向税务局申请分期交税。详情建议参考税务局的官网。今年香港经济不大景气,希望这篇分享可以帮到有需要的小伙伴。而用不上的小伙伴,在看到高昂的税款时,也不妨用“交得多说明挣得多”这句话来安慰自己。2024年,希望我们都能赚到足够花的钱,过上心满意足的生活。*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END-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年交7000的税,工资大概是多少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