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最喜欢吃的食物爱吃吗?

总的来说,无论是考虑到糖、饱和脂肪,还是咖啡因,都是不建议给孩子吃巧克力的。特别是2岁以下的孩子,应该避免吃巧克力,12岁以下的孩子,最好避免黑巧克力。但偶尔过节的场合,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少吃一点也行,只是不要让巧克力成为孩子的日常零食。- 目录 -给孩子吃巧克力要注意什么?黑巧克力会比牛奶巧克力更好吗?关于小朋友吃巧克力的建议选购保存提醒太长不看版好吃的巧克力中糖、饱和脂肪都不少,容易造成龋齿、肥胖,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谓“健康的巧克力”是不加糖的高浓度黑巧克力,小朋友不喜欢吃不说,其中的咖啡因也要警惕。 不建议给孩子吃巧克力,特别是2岁以下的孩子应该尽量少吃甜食。* 欢迎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家长朋友1. 给孩子吃巧克力要注意什么?热量高首先大家都知道,巧克力的热量不低,拿我们最熟悉的某丝滑牛奶巧克力为例,一条43g的巧克力含有热量233kcal,差不多相当于一碗饭。对于小朋友来说,饭前吃巧克力可能影响他们吃饭的胃口。顾大美吃饭胃口好,和平时不吃甜食也有关
多添加糖,2岁以内不建议吃拿起货架上的一块巧克力,翻到背面看配料表,很可能会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是白砂糖。大量的糖不仅容易让人长胖,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2型糖尿病的风险,还会增加龋齿风险。孩子幼嫩的乳牙比成年人的恒牙更加脆弱。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不建议2岁以内的孩子吃任何含有添加糖的食物和饮料,其中自然就包括巧克力。过早让孩子接触甜食,还会助长ta“嗜甜”的口味,养成不利健康的饮食习惯。饱和脂肪多,一定要限量巧克力的香气和丝滑口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中的可可脂。但在带来香醇的同时,可可脂还带来了很多饱和脂肪。还是刚才的那条43g丝滑牛奶巧克力,里面就含有30.6g脂肪,其中超过一半是饱和脂肪。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和儿童的饱和脂肪供能不应超过10%。按轻体力成年女性一天摄入1800kcal热量的标准,饱和脂肪的摄入就应该控制在20g以内。对于能量需求更低的小朋友来说,可能一条巧克力就让他们当天的饱和脂肪摄入超标了。2. 黑巧克力比牛奶巧克力更好吗?这时有人就会想到,既然牛奶巧克力里的糖这么多,那吃起来带有苦味的黑巧克力会不会更好? 关于黑巧克力的成分标准其实我国的对黑巧克力的国家标准里,只要总可可固体含量≥30%、非脂可可固形物≥18%,基本就可以归为“黑巧克力”的类别。就算你买的是黑巧克力,也不能保证它就不含糖,为了口味被大多数人接受,市面上多数「黑巧克力」中的糖也不会少到哪里去。拿起一款黑巧克力的配料表看一看,会发现可能白砂糖依然排在第一位,就算是标明可可含量接近70%的「黑巧克力」,糖在配料表里的位置也依然非常靠前。前面说的可可脂中饱和脂肪的问题也无法规避。3. 那不含糖的黑巧克力呢?首先说实话,小朋友可能不会喜欢纯可可的味道。在不含糖的情况下,可可含量达到70%就已经很苦了,大人都不一定能接受,要是能达到90%以上,可能就已经是抱着一种吃药、吃补充剂的心态在吃了。高浓度的黑巧克力确实含有较多黄烷醇等抗氧化成分,也有很多的证据显示它对心血管系统有益。但无论是哪种单一食物,都不会比均衡饮食有更好的保健效果。有咖啡因,12岁以内不建议吃就算孩子能接受黑巧克力的味道,也不建议给孩子吃黑巧克力。要知道可可中是含有咖啡因的,巧克力中的可可含量越高,咖啡因含量就越高。差不多30g黑巧克力中有23mg咖啡因,30g牛奶巧克力中有4mg咖啡因。[1]而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2岁以下的儿童不应摄入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儿童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刺激性物质的摄入可能会造成一些长期的影响。尽管目前有关咖啡因对儿童大脑的具体影响证据不足,但仅仅是咖啡因摄入影响睡眠这一点,就足以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风险。此外,有动物实验表明,在成长早期接触咖啡因,可能会影响后期大脑对类似药物和成瘾性物质的反应。[2] 4. 选购保存提醒以后买巧克力的时候,除了可可含量以外(成年人建议买可可含量70%以上的),还可以注意一下成分表中的配料顺序,比如白砂糖、植物油、可可液块,如果白砂糖在前三位的话,说明这块巧克力糖分太多了。白巧克力里边主要是可可脂和牛奶,并不含有可可粉,因此并没有什么抗氧化的成分,从健康角度来说完全可以排除在外。买回来的巧克力不要放到冰箱中,会出现白霜,影响口感。只需要把巧克力放在阴凉的地方,密封保存即可。每次少尝一点即可,一整块巧克力最好和身边的人分享,不要等胖了再后悔。吃完巧克力记得漱口,等到蛀牙、牙疼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参考资料:[1] https://www.verywellfamily.com/when-can-i-give-my-baby-chocolate-290365[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99625/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营养师顾中一,进入公众号主界面,点击左下角「搜一搜」,输入相应的关键词查找。
孩子能吃吗_39健康网
中医特色疗法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查看更多相关内容取消关注
首页 > 中医 > 中医特色疗法举报/反馈2023-08-19 01:32:0539健康网一般情况下,孩子能吃,但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吃,家长要避免盲目给孩子吃,否则可能会让孩子出现胃肠不适,或者是肥胖、过敏等情况。一、能吃:孩子能吃,但是要控制好量,尽量不要让孩子吃得过多,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而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二、不能吃:1、胃肠不适: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胃肠功能发育还不是特别完善,一般不建议吃生冷的食物,比如雪糕等,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从而引起腹胀、腹痛等胃肠不适症状。此时,可以给孩子吃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鸡蛋羹等,不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且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2、肥胖:如果孩子吃过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比如炸鸡等,可能会导致身体脂肪堆积,引起肥胖,此时建议家长带孩子多进行运动锻炼,以减轻体重,避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3、过敏:如果孩子吃海鲜等食物过敏,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皮疹、腹泻、腹胀等症状,此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等药物进行治疗,以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4、其他情况:如果孩子年龄较小,不能够清晰表达不适症状,出现不吃饭、不喝水等情况,可以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进行治疗,以免引起脱水等不良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合理喂养,孩子在吃饭前要避免吃零食,或者是过饱等情况,以免影响孩子的食欲。另外,建议家长遵医嘱带孩子到医院小儿消化科就诊,完善血常规检查、粪便常规检查等,明确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2018-08-14来源:网络分享
作者:张乐瑶
一、一岁宝宝能吃酱油吗  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吃酱油,1岁以上的可以适量吃一点。  宝宝最好少吃酱油,一周岁以内的宝宝最好不要吃酱油。酱油中盐的含量占20%,与盐相比,酱油的量更不好控制。婴幼儿食品要注意色香味,有的家长出于,喜欢在食品里加很多酱油,这样做出来的食品黑乎乎的不好年,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当然有些菜可以少放一点酱油。  1 岁以前的宝宝不能吃盐和糖,盐会加重宝宝肾脏的负担,糖会损坏宝宝的牙齿,宝宝食品中应该不含有这两项成分的,因为食盐是由钠和氯两种元素构成的,而过多的钠对婴儿有害。因为婴儿的肾脏发育尚未成熟,没有能力排除血中过多的钠,因而很容易受到食盐过多的损害,而这种损害很难恢复的,其结果是孩子将来就可能发生高血压。  婴儿从6个月开始吃咸味的食品,用盐量随月龄增加,从0.8—1.5克/天,满一岁的宝宝食盐量每天应小于2.0克。吃过咸食物除上述的危害外,还会造成婴儿不愿吃乳类,偏爱浓味的食物,容易导致挑食的习惯。摄入的盐分过多也会导致体内钾大量随尿排出,而钾对于人体活动时肌肉的收缩、放松是必需的,钾损失过多能引起心脏肌肉衰弱而出现严重后果。有些人对此不太注意,婴儿食品往往按成人的味觉定咸淡,就产生了婴儿摄入盐分过多的危险。二、宝宝多大可以吃酱油  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适量吃一点酱油。  1岁以内的宝宝不适合吃盐类食物,包括酱油。宝宝对盐的敏感度要高于成年人,虽然在粥里加了酱油我们不觉得咸,可是宝宝已经感觉到咸了,如果长期吃过咸的食物,会给宝宝的肾脏增加负担。  而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适当地吃一点酱油。而且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吃酱油比吃盐好。因为酱油是黄豆做的,还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食盐的化学名称叫氯化钠,婴儿的肾脏和他们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远远没有达到成熟阶段,所以他没有能力充分排出血液中过多的钠,因而吃盐过多很容易受到损害。并且,这种损害是难以恢复的。酱油则没有这个问题,可以给宝宝调调口味。但是酱油也只能吃少量的。  妈妈一般喜欢在宝宝的粥里加一点酱油,不过要注意,要在宝宝10个月后才可以在辅食中加一点酱油,作用主要是让饭菜味道好一点,所以酱油每次加1~2滴就可以了。三、辅食中加酱油的注意事项  1、1岁以内的宝宝不适合吃酱油,因为酱油中含有盐,宝宝对盐的敏感度高,虽然在菜里加了酱油成人不觉得咸,可是宝宝可能觉得咸。长期吃过咸的食物会增加宝宝肾脏的负担。而1岁以上的宝宝要根据菜的量放入适量酱油,一般1~2滴就够了。  2、最好是吃那种婴儿的专用酱油的,这样的能有利于宝宝的消化和吸收的,但是在添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量就可以的,不能过早的加入或是加入的太多的。  3、婴儿从6个月开始吃咸味的食品,用盐量随月龄增加,从0.8—1.5克/天,满一岁的宝宝食盐量每天应小于2.0克。吃过咸食物除上述的危害外,还会造成婴儿不愿吃乳类,偏爱浓味的食物,容易导致挑食的习惯。  宝宝最好少吃酱油,一周岁以内的宝宝最好不要吃酱油。酱油中盐的含量占20%,与盐相比,酱油的量更不好控制。婴幼儿食品要注意色香味,有的家长出于,喜欢在食品里加很多酱油,这样做出来的食品黑乎乎的不好年,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当然有些菜可以少放一点酱油。四、宝宝调味品添加的原则  盐--1岁内最好别加盐  不加盐:早在2008年发布《中国孕妇乳母及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中就指出1周岁内的宝宝饮食不用专门添加盐。据说,宝宝1周岁内对钠的需求量远不足1g,而这些完全可以从奶类和其他辅食中摄入。1岁以后宝宝可以开始适当的在宝宝食物中添加少量的盐,帮助调味,但注意摄入的盐应该控制在2g以内。  加盐的危害:  1、过早添加盐,宝宝易养成喜欢吃咸的习惯,长期易发展成挑食;  2、过早添加盐,易致宝宝摄入钠过量,导致宝宝肾脏负担,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的风险;  3、宝宝若养成吃咸习惯,当心影响宝宝对锌的吸收,或会导致宝宝缺锌;  4、高盐饮食还容易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抗病能力下降。  糖--6个月后宝宝辅食要保证少糖  少糖:首先注意少糖并不代表少加糖,而且在选择食物时尽量选择含糖量较低的食物。糖只是提供热量,并不能帮宝宝补充任何其他的营养素,除了调味对于宝宝并无太多的好处,因此在宝宝辅食中要尽量不加糖。  加糖的危害:  1、糖易产生饱腹感,太甜往往容易影响宝宝食欲;  2、摄入糖过多,易致宝宝对其他口味的排斥,长此以往导致宝宝挑食偏食;  3、宝宝吃糖过度,容易导致体内无机盐代谢失调,促使肝脏产生大量的中性脂肪,进而增加小儿早期动脉硬化的风险;  4、宝宝饮食添加过多糖,无形中还增加了肥胖和龋齿的风险。  油--6个月后每餐可添加一两滴植物油  少油:据中国营养学会关于婴幼儿膳食营养的要求,6个月后宝宝辅食中可以考虑添加少量的植物油,一般每餐1-2滴即可。脂肪能够提供宝宝成长所需的热量,6个月前宝宝从母乳或者配方奶中摄入的脂肪已足够。随着婴儿对脂肪需求量的增大,可以在6个月后在宝宝辅食中添加少量的植物油,以补充宝宝成长所需的脂肪,特别提醒最好不要加动物油,不仅不利于消化还可能引起消化性腹泻。发布养生资讯
我的投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爱啃东西是什么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