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昆仑健康保青春多倍版重疾险险的以案说险案例,您能分享一些近期值得一听的吗?


2018-04-23 19:46:23
150点赞
717收藏
165评论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楼主最近开始入乐高坑大家应该也知道的,正确的说也不能叫乐高坑,而是“拼插积木坑”,因为不止是乐高,国产众多品牌的优秀原创作品也都有涉猎,正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发文都少了很多,然而昨天正在愉快的拼接中,突然接到一位老友的电话来诉苦。其实也并非是诉苦,就是打电话来告诫下楼主......这是以前一起WOW的战友,比我大两岁,刚30出头的年纪,以前和我一样,也曾经有一段非常沉迷游戏的时机,而且和楼主一样,都非常爱喝可乐,不过记得那时候他是可口党,我是百事党,游戏raid间隙之余,也经常为了不同的信仰而争论。有时候我们嫌家里一个人玩游戏没气氛,就经常一起出来找个网吧通宵啥的,玩游戏嘛吃啥无所谓,自然少不了喝的,尤其是炎热的夏季,网吧空调一般都不给力,游戏里也是热火朝天,冰可乐价格便宜量又足,喝起来爽快提神又解暑,那是一瓶接着一瓶,一个通宵下来每人至少4、5瓶就没了。之后即使我们双双AFK,偶尔联络时也经常感慨这段青春时光的美好。---------------------说起来也挺久没联络了,刚接起电话来我还有一些小兴奋,不过没等我嘘寒问暖,对面就直接步入正题了,说记得我也是可乐成瘾,让我以后少喝点可乐,戒掉最好。哈?我有点诧异,回答说我虽然买了riedel的可乐杯,但现在极少会喝可乐了,喝也是来点无糖版本的。继而又问他为啥突然这么说。电话那头沉默了下,嘟囔了一句:“你小子不够意思,自己早戒了也不带着我。”然后告诉我,最近他单位体检,结果有些不对劲,然后继续检查了一番,确诊为二型糖尿病。医生说,与他的日常饮食习惯尤其是每天都要喝几瓶可乐有非常大的关系。好吧。一时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大概从2-3年前,我就开始逐步戒断可乐甚至可以说是所有含糖的饮料了,可乐只能说是这一类软饮或者说碳酸饮料的代称罢了,此时我也非常后悔,没有在当时的联络中,就告诉他这件事并劝说他和我一起戒断,当时可能只是简单的考虑到,我并没有权力去干涉别人的爱好和生活,即使这个人和我关系很好,可现在想想,当时如果有说上几句,那今天可能会是另外一个结果。所以,今天本文的内容主要是和大家提点建议,我说的话不一定全对,不过应该也能给大家一些参考。------------------------之前我的爆料或者原创文章里,经常会有值友说:“厨神这么能吃能喝,肯定是个大胖子。”其实,在几年前那段暴饮暴食宅网游的年代,我还真的胖过,不过最重也没特别重,从开始比较瘦130斤,飙升到后来的160而已,不过现在,在饮食结构趋于合理之后,体重又慢慢回落到了140左右,算是比较标准的体型了,隐约能看到腹肌。即便是如此,虽然楼主很庆幸的没有和楼主那样落下个糖尿病的结果,然而过量摄入高嘌呤的肉食和高热量的饮料(尤其是可乐和啤酒),还是让楼主犯了痛风,最开始那年最严重,一年发作了4次,生活不能自理,痛到哭。原因就是拿啤酒当水喝,一天喝个五六升那是经常事,以为没问题,结果就挂了。你们看楼主现在很少有关于啤酒的文,其实就是这个原因,不敢大量喝啊,所以无从写起,也就是非常非常馋了,才敢喝几口润润嘴。虽然说痛风的诱因并不仅仅是啤酒和海鲜(代指高嘌呤食物),也有基因和遗传等各种因素在影响,但是公认的最大原因还是这两样了,所以这里也告诫下广大酒友们,马上炎热的夏季即将来临,又到了啤酒的高消耗季节,即使想喝,也不要放纵,适量才是身体能够续航的本钱。楼主戒了啤酒之后,平时注意节制下高嘌呤饮食,喝水又多,现在虽然尿酸指标还高于平均水平,没有完全下降到正常,但是这两年痛风貌似也没范过了。痛风和糖尿病一样,一旦得了,就无法根治,只能尽力去缓解症状和对身体带来的危害,其中控制饮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实也是在那时候的住院治疗中,医生和楼主谈了很多相关话题,让我知道不止是啤酒,高热量的饮料比如说可乐也能造成身体负担加剧,诱发痛风的发作,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准备戒断可乐。不过大家应该也知道,食物上的瘾其实也是很难断的,所以我就开始了一系列尝试和努力。1、咖啡因带来的兴奋提神效果2、丰富气泡的刺激感3、大量饮用带来的饱腹和满足感4、糖份带来的满足和安慰感总结下来,应该是以上四个原因。------------------------那楼主下来就分析下如何去逐条应对:1、咖啡因这个其实可乐里含量相对于意式浓缩等萃取咖啡来说不算高,3瓶500ml可乐的咖啡因含量应该还不如一杯50ml的Espresso,其实平时我也喝不少咖啡,所以如果是为了获取提神兴奋的咖啡因,我完全可以每天早上来一杯Espresso来代替,方便快捷,且没有热量负担,所以说如果是为了“提神”,靠大量喝可乐来提神是巨额的热量摄入,是对身体的双重伤害,还不如直接灌一瓶红牛呢起码热量会少很多。这里之前也写过文章,现在用胶囊咖啡机做咖啡方便快捷,是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一些花式咖啡也会提供低卡或者无糖的版本。说到这里其实突然想起来,貌似血糖升高会导致犯困(比如吃饱了就想睡觉),所以说喝可乐到底是能提神还是导致瞌睡这个还真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同时楼主也发现喝一些高糖的咖啡饮料(比如雀巢的各种速溶三合一系列),喝完就更困了。---------------------2、有气泡的不一定是可乐,还有芬达雪碧美年达(其实都是一样的吧?),还有啤酒(这个更不能多喝,不考虑),那么剩下的还有啥?含气苏打水(以屈臣氏苏打水为代表)和含气天然矿泉水(以欧洲各种水为代表)。含气苏打水和含气天然矿泉水到底怎么样?有什么区别?这个在楼主之前的文中也有讲过,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谁是史上最有气量的NO.1?SOURCY 气泡水礼盒 开箱晒单小编注:想获得更多专属福利吗?金币加成、尊享众测、专属勋章、达人福利任务你想要吗?如果想要,赶紧来申请认证站内生活家!猛击此链接你们不是一直吵吵着让我晒秘书吗?那楼主今天就先试晒一次,看点赞情况来决定是否以后开放更多。咳咳.......跑题了,其实今天主要不是晒秘书而是晒水的啦。购买理由认识楼主的都silencesky
赞47 评论139 收藏151查看详情天然含气矿泉水对人工加气的苏打水最大的优点,就是含有种类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在价位接近甚至更低的情况下,无疑是更好的选择。记得我人生第一次接触到含气天然矿泉水,就是在意大利,圣培露,当地人用气泡水佐餐和作为日常饮品已经是很久以来的习惯,气泡水可以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时候甚至连葡萄酒都可以取代,把意大利人引以为豪的莫斯卡托都顶掉,尤其是对于究竟不耐受的人群更是如此。当时第一次喝,我虽然不排斥,但还是拒绝的,因为不甜啊,与之相比,我更喜欢甜到忧伤的可乐和清爽新酿的莫斯卡托,然而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欧洲的超市里可乐柜台前非常冷清,后来看到一则新闻说欧洲的可乐销量本身就不算高,近期更是连年下滑,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欧洲销售额都不佳,我想这大概也和欧洲多名泉,出产诸如SOURCY、Perrier、S.PELLECRINO等天然含气矿泉水等并且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有关。当然,这也和欧洲相对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关,欧洲尤其是西欧,和美国还是有明显的区别,说来也比较奇怪,美国本土的面积比西欧大很多,但是少有名泉,也并不出产优秀的水,比如最常见的Arrowhead这牌子水源地就是美国各地的“山泉水”,口感一般也并没有气泡,再比如层被猫王和克林顿喜爱,甚至一度被克林顿指定为白宫招待用水的Mountain Valley Spring Water,也不过尔尔。外加老美们更喜欢油炸、黄油、奶酪等高热量食物,所以美国的肥胖率比西欧高的多。美国成年人(15岁以上)肥胖率高达38.2%,当之无愧成为全球最胖的国家。所以,在受到肥胖甚至是健康的困扰之后,“不甜”反而会成为最大的优点。而当习惯了不带甜味之后,含气矿泉水能带来同样的气泡刺激感,也会让人觉得很满足。而在最初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如果觉得白水太寡淡,我觉得不妨可以用一些其他方式来弥补,比如放一粒无糖的泡腾片,比如加一些新鲜果汁比如百香果,或者是加一点点蜂蜜使它带上一丝甜美。关于这个可参考我之前的魔性文章:枫の私房 篇156:Duang的一下就搞定,一周七天不重样的夏日冰饮一秒DIY今天教大家几款自制饮料,它们肯定不是最好喝的,但是一定是最方便的,其来源于懒惰的楼主平时对口味的不懈追求和对操作的不断简化。用最短的时间和最简便的操作达到最好的效果,楼主在懒人的路程上一直在努力。相信你们一定也喜欢。这次不罗嗦,我们直接开始。PS:这几款的名字都是我自己起的,如果你们感觉有更好更贴切silencesky
赞252 评论456 收藏1k查看详情-------------------------3、大量饮用可乐带来大量糖份摄入,大量糖份即意味着大量的热量。薄荷网统计资料显示,1罐可口可乐(355.0毫升)含有热量153大卡,需要健美操45.7分钟消耗完。象楼主之前每天要喝掉3升以上(大概相当于10罐)来说,那就需要跳健美操连续8小时以上才能消耗完(可怕,并且楼主并不会跳健美操 ),这还是在不吃正餐和其他零食的前提下,这样不胖才怪了,而且过量的糖摄入对胰脏是个巨大的负担。而对于楼主这种不喝点什么就不舒服的人群来说,喝水对身体的负担就要小的多,能有效填补楼主的精神和肚腹双重空虚,副作用仅仅是每天多上几次WC.此外对降尿酸也有一些效果(楼主自认,并未得到证实,算心理治疗吧)。之前楼主也写过一篇总结文章,总结了在过去的2017年里,被我消耗掉的各种水饮的清单,其中含气天然矿泉水占到了极大的比例,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剁主计划-郑州#2017剁手回忆录#一年喝了一吨多?20款年度水饮清单“空瓶排行榜”小编注:文章来自#剁主计划#什么值得买官方值友交流群内征稿活动,如果你也想有更多值友面基交流的机会、结识各行各业的大神、参与免费吃喝玩乐的线下活动,就快来加入剁主计划吧!详情戳这里报名入群。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知道自己喝水很多,可是没有想到可以喝掉那么多。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幸福的年代,在silencesky
赞169 评论218 收藏726查看详情其中三款喝的最多的气泡水加起来就差不多有一吨重。------------------------4、关于糖份摄入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多人都有研究,这里也没必要讲的太细。俗话说“过犹不及”,糖类是维持生命运转最重要的元素这没错,但是一个人每天正常能消耗掉的量是一定的,如果每天摄取大于消耗,就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堆积,于是就变成个胖子,胖的久了,身体上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来。而我们日常的三餐,已经差不多能提供给我们绝大部分需要的热量,在此之外如果还喝可乐,那就是额外的热量摄入,喝的时候可能会很爽快很满足,但实际上对身体会是个沉重的负担。很多人爱吃甜食,这很正常,之前我也分析过,人类会觉得某些食物好吃,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这款食物里包含着生命所需的必要物质,比如脂肪、蛋白质和糖类。富含这些物质的食物都会比较好吃,比如红烧肉、比如各种烘焙甜点,比如果汁和可乐等饮料。就好比啪啪啪附带的愉悦感促使我们去喜欢这一行为而顺利繁衍生息一样,进食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我们称之为“食欲”,促使我们乐于去吃吃喝喝,不过就像纵欲过度会把身体掏空一样,暴饮暴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多,最主要的就是热量过剩。那么如何能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又控制热量摄入?我的选择是用气泡水和无糖可乐来代替含糖的传统可乐,而可乐即使无糖版本,也会有碳酸饮料的各种问题(比如说导致骨质疏松,未经证实),所以更为保险一点目前我无糖版本的可乐也很少喝。毕竟无糖可乐无法脱离碳酸饮料的本质,不过就是可以作为一个过渡阶段的选择,戒什么也没有一下子戒断的道理。而且因为使用代糖的缘故,各种无糖可乐和传统可乐之间还是有味道的区别的,降低了热量没错,但是又带来口味上的缺失,之前我也有文讲过这个:链接我觉得无糖可乐可以作为戒断可乐一个非常重要的中介环节,大致原理嘛其实也简单,不但是个中间适应期,而且本身难喝的程度还能使你对可乐类产生一种抗拒心理,从而最后过渡到更加健康的含气天然矿泉水。也就是说假如你能接受无糖可乐,那你离气泡水的距离就已经不远了。你需要相信的一点就是相对果汁饮料、可乐和啤酒,矿泉水更有益身心健康,更适合长期饮用,如果你和楼主一样是气泡的沉迷者,那么含气天然矿泉水将是你最终的归宿。有糖可乐 - 半糖低卡可乐 - 无糖可乐 - 天然含气矿泉水基本可以参考以上的流程来逐步适应这个转变。------------------------------------补充一点,上面讲了要提神可以通过黑咖啡之类无糖的咖啡来达成,不过这个也是过犹不及的。就在昨天早上,楼主起来比较渴,一口气灌掉了一瓶900毫升的UCC黑咖啡,确实没热量,也提神了,但是不久之后我就有种非常心悸的感觉,特别不舒服,和几个朋友交流讨论了下,感觉应该是咖啡因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所以如果大家平时喜欢含咖啡因的咖啡制品,也要注意下摄入量和身体耐受能力,以免引起身体不适和作息紊乱。-----------------------------------果汁饮料类这里就不多讲,美汁源之类等等其实都是复合果汁饮料,不太赞成多喝,其他的比如各种品牌的纯椰子水,NFC果汁,贵在天然,可以喝一点,但这些也是热量很高的,尤其椰子水很有隐蔽性,建议看下营养成份表,计算下热量摄入,不亦多喝。----------------------------------啤酒类,结合高嘌呤且能与海鲜、火锅一起综合为害的因素,危害性是最高的。尤其是国产水啤,风味寡淡只能靠量来弥补,很多人一下子就能喝很多,而各种德啤则是热量炸弹,尤其是小麦啤一不小心也能喝很多。所以我建议如果是啤酒爱好者,不妨做一些从量到质的改变,比如以前每天10来罐冰镇哈啤的,可以尝试下换成各种精酿啤酒来细品,每天1-2瓶即可。----------------------------------至于另一种日常饮品牛奶,其实应该算是主食的范畴,本身热量和饱腹度也是非常高的,喝多了也无法吸收,浪费营养,而且中国人很多乳糖不耐的现象,所以我建议在夏季可以更多的做成酸奶,或者搭配一些水果比如西瓜(高糖,容易吃多,也不宜多吃)打成奶昔,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切记,用水果本身的甜度就行了,不要另外再加糖!牛奶和酸奶文可以参考我下面的文章: 枫の私房 篇七:盛夏炎炎,清爽开胃——媲美希腊酸奶的简明自制教程夏天是西瓜的季节,夏天是雪糕的季节,夏天也是酸奶的季节。尤其是最近半年来,进口牛奶大崩盘,去年这个时期动亦12升/箱卖两三百的牛奶,现在经常特价能做到3块钱一升,我相信大家在长期以来对国产奶的恐惧之下,一定囤了不少货了吧?牛奶确实是消耗量很大的日常用品,而进口高温杀菌纯牛奶质量也一直很靠得住,楼主从silencesky
赞179 评论324 收藏1k查看详情#晒单大赛#喝遍了全世界的牛奶,只为了告诉你哪款最好喝?前段时间看到几条热评,感觉挺有意思:嗯,是那篇牛奶评测文。看完之后我觉得我也有必要在牛奶上面讲几句话,主要是分享下对我喝过的一些牛奶款式的感受和评价,另外再谈谈以上这篇评测文没有讲太多,但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比如哪款更好喝?为什么会更好喝?当然,楼主只是孤孤单单一个人,一没有人赞助,二不靠这个silencesky
赞599 评论541 收藏2k查看详情----------------------------------好了,就说到这里吧,本文给出了一些建议,因朋友的遭遇有感而发,我也希望值得买上的大家都身体健健康康。相对烈酒的危害,可乐和啤酒的危害要大众化的多,普及的多也隐蔽的多,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警醒和注意。小编注:本文作者@silencesky?是什么值得买生活家,他的个人自媒体信息为:微信公众号:厨神说,微信搜索“silenceskys”。
真诚钜献:爆肝整理 3 个礼拜!给孩子买保险看这一篇绝对够了。早有耳闻,给孩子配齐保险,只要 1000 多大洋。宝爸宝妈一听惊了,代理人却慌了。宝妈:我的闺蜜群、身边的朋友,乃至代理人安利的保险,都是动辄七八千的呀,1000多能买个啥,你怕不是 kidding 我。代理人:便宜没好货,要么保障巨差,要么出险赔不了,指定有什么猫腻。不要急,1000多买的保险有什么花花肠子,我给你整了一套出来:其实可以看到,给孩子买保险并不贵;配齐少儿医保+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一共只花了:325+695+51+72=1228元,一年 1200 元左右就能给孩子配置相应完善的保障。如果孩子尚在裸奔,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去买保险,这套方案无疑是雪中送炭,能够解决未来几十年的风险隐患。不过保险配置如量体裁衣,不同的家庭情况保险搭配也不尽相同。就拿这套方案来说,重疾险只保30年,孩子成长这段期间生大病的概率是无法预料的,等孩子长大再买可能就被直接拒保了。对此,预算宽松的家庭,可能会为孩子买保终身的重疾险,直接保障一辈子。总之,给孩子买保险,最怕的就是“病急乱投医”+“跟风误入”了。所以,这篇文章会帮你厘清给娃买保险的正确思路,什么保险不该买,哪些保险必须买?文章都会一一讲解,而且还整理了几套不同预算下的儿童保险方案,强烈建议你看完并收藏起来,孩子的保险这样买准没错。全篇主要内容如下:一、给孩子买保险,真正有用的就 4 种国家福利—少儿医保对抗意外—意外险对抗疾病—重疾险报销大额医疗费——医疗险二、儿童意外险挑选指南,附产品推荐三、儿童重疾险挑选指南,附产品推荐四、百万医疗、小额医疗挑选指南,附产品推荐五、服务几千个家庭后,总结出万能的3套配置方案经济实用型方案中端进阶型方案高端顶配型方案一、给孩子买保险,真正有用的就 4 种不少朋友在给孩子配置保险时,走了很多弯路;教育金、理财险七七八八买了一大堆。不仅保障不达标,而且多花了十几万冤枉钱。其实,孩子最值得买的保险就 4 种,在给自己的两个娃买好保险后,我总结出一套购买顺序和配置策略:1、少儿医保重要指数:★★★★★价格指数:100-500元/年(具体看各地缴费比例)医保是国家福利,也是我们最基础的保障,不问健康告知,可带病投保,人人都可以买。而且我建议办理少儿医保一定要快,如果在宝宝出生后三个月内办理,那么从宝宝出生那日起的住院费用都可以报销啦!花小钱,办大事,实用性很强。下面我们以北上广深为例,看看少儿医保的具体保障怎么样:举个例子,看看少儿医保是怎么报销的?北京的小A宝宝因为肺炎,到三甲医院住院治疗,一共花费 3900 元,其中医保目录内用药3500 元。医保可以报销:(3500-650)*75%=2137.5元自己掏的费用:只需出3900-2137.5=1762.5元可以看到,少儿医保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减轻了我们不少经济压力。如果你还不知道少儿医保怎么办理,赶紧点击阅读我之前写的这篇实操文章,不要错过该有的福利:2、意外险重要指数:★★★★价格指数:100-200块/年我们都希望孩子平安长大,但意外总是突如其来,不打一声招呼,据《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统计,每10个儿童死亡,有4.5人是因为意外伤害,而且最高发的3个意外杀手分别来于:溺水、交通事故、跌落;家长虽然悉心照料,但百密难免一疏,一份意外险就很有必要了。3、重疾险重要指数:★★★★价格指数:500-4000块/年孩子一生病,爸妈半条命,如果说感冒发烧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小怪兽,那儿童重疾就是终极大boss了,一旦罹患某种重疾,耗费人力不说,治疗费用更是无底洞。比如癌症中少儿最高发的白血病,就得10-70万不等,一个普通的家庭,因病返贫就在一瞬间。所以,我们需要一份重疾保险去替我们负重前行,用来抵抗未知风险的发生,风险来临时,至少可以让孩子体面的去接受治疗,而不是在朋友圈发起众筹。4、医疗险重要指数:★★★★价格指数:100-800元我们常见的医疗险有百万医疗险和小额医疗险之分。这时可能有朋友也会问了,不是有少儿医保吗?为什么还要给孩子买百万医疗和小额医疗?像我们普通人确实难以理解,所以对于这三类医疗保险,我一并做了对比:少儿医保:国家福利,话不多说,必须买。但医保的不足也很明显,下有起付线,上有封顶线,只能解决小病小痛带来的医疗费用。百万医疗:用来弥补医保的不足。不在社保内的外购药、进口药都能得以报销;像治疗白血病的大额费用也都可以通过百万医疗来报销;但大多百万医疗险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一般医疗保险金有1万的免赔额,1万以内的费用1分钱都不赔。小额医疗:可以用来弥补百万医疗的不足。凭借自身特点“低免赔”可以用来抵扣百万医疗险的1万免赔额,形成很好的互补关系。这 3 种医疗险各司其职,互不冲突。二、儿童意外险如何挑选?哪些产品值得买对儿童来说,意外险是最简单的一类商业保险了,往往只需要几十上百块,就能买到几十万保额,性价比贼高。不过越便宜的东西猫腻也越多,不得不防。该如何挑选一款意外险?要看重哪些保障?我根据责任的重要程度汇总到了一种表中,来看:1、给孩子买意外险的正确思路:发生意外,结果无外非 3 种:残疾、死亡、住院治疗但对于不同人群来说,这三项结果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成人肩负着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死亡、残疾保障相对更加重要,孩子吃喝玩乐无忧无虑,住院治疗和残疾保障则是我们要留意的。所以,给孩子买意外险,我们需重点关注的是意外医疗和伤残两项保障。(1)意外医疗玩闹是孩子的天性,意外风险在暗中潜伏。在日常生活中,猫抓狗咬、烧伤烫伤、跌倒坠落、交通事故...防不胜防,宝爸宝妈们一年因“意外”去几次医院也很正常,不过进进出出医院的花费确让人有点心塞。而意外医疗的作用则可以帮助我们报销因意外导致的住院、门急诊的花费;而且一些医保不保的自费药也能报销,孩子必备,父母放心。如何判定意外医疗保障的好与坏?我们只需关注 3 点:保额、免赔额、报销范围。保额一定要高,免赔额一定要低,最好不限社保100%报销。就比如这款少儿意外险:少儿护身福(基础版)(2)意外身故/伤残身故责任本身对孩子而言并没什么意义,孩子一旦离去,保险公司赔再多钱也无济于事,抚平不了父母的伤痛。而且为了防止有人泯灭人性,伤害孩子进行骗保,银保监会对未成年人的身故保额做了限制:0-9岁,身故保额不超过20万;10-17岁,身故保额不超过50万。即使买再高的保额,最高赔付也不能超过各年龄段的保额限制。虽然身故没必要,但伤残很重要,因为伤残赔付是没有限制的。而身故和伤残责任又常常融为一体,身故保额越高,伤残赔付的才能越多。举个例子:根据伤残评定,伤残可以划分为10个等级,如果孩子不幸发生意外导致3级伤残,买了20万保额,只能赔付16万;买了50万保额,就能赔付40万。所以,并不能武断地说给孩子买高保额的意外险没用,伤残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仅凭这点,我们仍然可以为孩子买高保额的产品。至于其它保障,我们可以重点留意下意外住院津贴和监护人责任,有则锦上添花。(3)意外住院津贴发生意外事故,入院治疗是有一定补贴的。每天可领几十块到几百块,最多能领180天;不同产品领取额度、天数可能会不一样。这部分钱虽然起不到什么大作用,但对于孩子的日常膳食还是能覆盖的。(4)监护人责任监护人责任其实就相当于一份熊孩子险。孩子天生好动,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捣乱自然也在其中,砸人家玻璃、摔坏人家电脑...给别人造成的人身伤害、经济损失都得家长来买单。而监护人责任则能有效转移熊孩子带来的一些意外经济赔偿。这项保障实用性还是很大的。2、意外险,哪些产品值得买?儿童意外险,由于未成年人身故保额有限制,保额很低,保费也很便宜。但市面上滥竽充数的产品太多,哪款最值得买?我测评了市面上82款意外险,筛选出如下 3 款:相比上月少儿意外险榜单,本月无变化。下面我们来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几款产品:小顽童 2021性价比很高,各方面保障也很全面,对意外烧烫伤有额外 1 万的意外医疗保额。主要的优势和注意事项如下:平安还有一款 小顽童 2019,保障也不错,每年只要 60 块,但意外医疗保额只有 1 万。要是孩子已经有百万医疗险,也可以考虑 小顽童 2019,1 万以上的费用能通过百万医疗险报销。华泰少儿护身福也是一款性价比不错的少儿意外险,保障很全面。大保镖Ⅱ(少儿版)意外医疗的保额很高,整体也是比较全面的,具体优劣势如下:三、儿童重疾险怎么挑选?哪些产品值得买重疾险是最复杂的,不同产品,可能赔付标准不同,保障病种不同;密密麻麻的保险条款,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不知道其表达的意思。重疾险也是最贵的,几百到几千不等,有人一两千就能搞定,有人却花了七八千。是宝爸宝妈最易踩坑的一类保险。下面是我从业多年总结出来的少儿重疾险的一些常规保障以及投保思路。1、给孩子买重疾险的正确思路:① 先做高保额,再拓宽保障期限举个例子:50万保额,保30年 VS 30万保额,保至70岁你会怎么买?优先选择前者,因为买保险就是买保额,这部分钱不仅得支付孩子的治疗费用;同时也得承担父母由此造成的误工费、收入损失;所以一定先把保额做高,然后在预算充足的前提下再去拓宽保障期限至70岁、80岁或者终身。② 先基本保障,再附加保障重疾险最经济的买法,只选基本保障:重症+少儿特定重疾+中症+轻症;其它一概不要。如果预算充足,可以添加一些重要的附加责任,比如:恶性肿瘤多次赔付、投保人豁免。按需附加,丰俭由人。其次,给孩子买重疾险,也不能与成人一概而论,除重疾/中症/轻症必须的基本保障外,我们尤其要注意少儿特定重疾和忠诚客户权益两项保障。(1)少儿特定重疾何为少儿特定重疾?顾名思义就是专门为孩子设计的一类重疾,特点是高发。在少儿重疾险里面,少儿特定重疾大多是自带的,这是它的特色之处。而且要知道,大人和孩子的高发重疾是不一样的,大人如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而孩子为白血病、严重川崎病等。针对这些特定重疾,一旦确诊是可以额外赔付的。比如妈咪保贝可以赔200%基本保额,你买50万保额,就能赔100万。不过对于高发的少儿重疾,保险行业协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家公司、各款产品的病种数都不一样。但我还是通过多年的从业经验和查找相关数据,总结出比较高发的17种少儿重疾:其中,根据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的《国民防范重大疾病健康教育读本》显示,0-17岁最高发的儿童重疾为癌症、重症手足口病、良性脑肿瘤,这3种重疾的发生概率,加起来占比接近 70%,所以买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这3种缺一不可。另外,到目前为止,基本没有一款产品对这17种少儿高发重疾全部涵盖,我们在挑选的时候除了那最高发的 3 种,也要尽可能得去挑覆盖病种多的重疾。而且也要注意,少儿特定重疾是有单独的保障期限的,例如:可以看到,有保到18岁的、25岁的、30岁的,也有保终身的;保障期限越长,理赔概率越高。(2)忠诚客户权益这项保障虽然可能免费赠送,但值得重点一说。在我们文章开篇1200块的保险方案里,提到过一个不足:重疾只保30年。孩子成长这段期间,一旦患大病,再想买恐怕就没机会了。这时,忠诚客户权益的厉害之处就体现出来了:保险期满后,可以“免健康告知、免等待期”的形式投保该公司的其它产品。以少儿重疾“妈咪保贝“为例:如果给孩子买的重疾险只保20年、30年,这项增值服务便可以发挥出它的作用。不用再担心中途出险,买不了重疾险的情况。至于其它保障,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了解,如果预算允许的话,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附加所需要的责任。(3)恶性肿瘤多次赔付恶性肿瘤就是我们俗称的【癌症】。根据世卫组织最新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1/5的人在其一生中都会罹患癌症。仅在2020年,全球确诊癌症的患者数达1929万人,996万人死于癌症。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癌症死亡人数300万人,均位居全球第一。癌症发病率高,治疗费用昂贵;所以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再加上恶性肿瘤复发、新发、转移、持续的概率极高,多次赔付是有其一定作用的。(4)投保人/被保人保费豁免投保人为父母,被保人为孩子。所谓保费豁免,就是在缴费过程中,如果父母或孩子任意一方达到这些情况(如:身故、残疾、重疾、中症、轻症),后面的保费就不用交了,保障仍然有效。现在市面上大多产品,都会自带被保人豁免。当我们为孩子投保时,可以另行附加上投保人豁免,这样不管是孩子生病,还是大人生病,后续保费均无需再缴纳。(5)身故/全残/疾病终末期这三项责任不是死亡就是瘫痪,或者是医治无门,正在面临死亡。赔付形式为三赔一,触发了其中一种,赔付后合同就结束了。赔付方式有两种:大多为18岁前返保费和18岁后赔保额。但是,给孩子买重疾险,我不太建议附加身故责任;一是保费贵了一大截,二是未成年人对身故赔付保额有限制。总之,身故责任对孩子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为人父母的也是希望保险来保生而不是保死。将来成年了,有家庭责任了,可以买份定期寿险来应对死亡风险,性价比更高。2、儿童重疾险,哪些产品值得买?看完重疾险的挑选思路,我们再来看看有哪些产品值得买。重疾险并不便宜,所以,我们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但由于预算不同,购买形式也不同。形式一:保短期每个家庭经济情况都不同,如果当前预算紧张,优先考虑保额,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我挑选了以下 2 款儿童重疾险,它们的特点是:主要保障未来二三十年,每年的保费在 400 - 1000 元左右。保短期的产品,能用比较少的预算买到很高的保额。等以后经济宽裕了,再考虑增加保更久的产品。下面来详细看看:相比上月保短期榜单,本次无变化。下面我们来点评下这两款产品:健康福 是人保的产品,整体保障够用,对于青睐大品牌的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惠宝保 是由富德生命人寿承保的少儿重疾,具体优势如下:惠宝保选择保 30 年优势比较大。形式二:保长期给孩子买保险,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有人觉得保 30 年太短,想要保更长的。我们也筛选了 4 款保障期限更长的产品,可以 保到 70 岁或终身,每年保费在 1000 - 3500 元左右。下面来详细看看:(完美人生守护 2021 儿童最高能买 33 万,i 保最高 30 万,所以这两款统一用 30 万对比)相比上月保长期榜单,本次无变化。下面我们来逐一点评:7 月 1 号后,妈咪保贝新生版 保至 70、80 岁和终身,最长只能选 20 年交,但保 70 岁仍然有优势:信泰家的 完美人生守护 2021 保 70 岁可以自由选择不带身故,性价比很高。阳光 i 保长期重疾险,非常适合青睐大品牌的朋友。健康保普惠多倍版 重疾不分组能赔 2 次,保终身性价比非常高。这里也提醒一下大家,这款产品的儿童高发特疾中,少了 “严重癫痫” 这一项疾病,如果看重这方面的保障,也可以考虑妈咪保贝。除了 健康保普惠多倍版 外,昆仑健康的 阿波罗 1 号 保障也很全面,主要区别在于:健康保普惠多倍版:投保前 15 年重疾额外赔 50%。阿波罗 1 号:60 岁前重疾额外赔 60%,中症额外赔 30%,轻症额外赔 15%。不过 阿波罗 1 号 价格也更贵些,想要保障更全面的家长可以考虑。没有一款产品是尽善尽美的,或多或少都有其利弊,大家也不用过于纠结哪款最好,适合自己的比啥都强。四、医疗险怎么挑选?哪些产品值得买医疗险的作用就是帮我们报销看病住院的费用,前面我们也详细对比了少儿医保和商业保险中的百万医疗、小额医疗,发现各自作用并不同,少儿医保报销范围有限,需要搭配一些商业医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孩子的医疗险,具体应该怎么买。1、给孩子买医疗险的正确思路我们的生活不会因小病小痛改变什么,但一场大病却足以让我们倾家荡产,所以我们要优先保障大病带给我们的风险,而百万医疗自然为首选。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小打小闹、磕磕碰碰的的数量更多,几百几千块的治疗费虽然不多,但次数多了也很肉疼;所以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也为孩子买上一份小额医疗。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款好的百万医疗险和小额医疗险要如何挑选。(1)百万医疗险挑选指南几百元保费,几百万保额,百万医疗由此远近闻名。但我们不能只凭借保额去判断一款产品的好坏,几百万的保额大多只是营销噱头而已。百万医疗险有哪些保障,我们应侧重于哪些方面?我都做了总结:1)四项基本保障必不可少这四项保障可以说是一款百万医疗险的核心,大多产品也都有,不用过于担心。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这几项保障的作用,便于大家理解:① 住院医疗是百万医疗险的主要保障,无论是疾病还是意外导致的住院,都能报销。② 特殊门诊主要是报销癌症的一些治疗手段所产生的治疗费用。如:化学治疗、放射治疗、肿瘤免疫法、肿瘤内分泌疗法、肿瘤靶向疗法。③ 门诊手术基本上是不太严重的手术,手术完成后,病人不需要住院,一天就可以走。常见的有:门诊外科(脓肿引流等)、眼科(刮沙眼等)、急诊(清创缝合等)。④ 住院前后门急诊不管是住院之前还是出院了之后,门急诊的检查或治疗都必不可少。对于和住院相同原因的门、急诊医疗费,百万医疗险也是可以报销的。不过不同产品对这项责任的保障时间大不相同。有的产品只保障前7后7天,比如如E康悦C;有的产品能保障前7后30天,比如平安e生保(保证续保版);还有一类型产品,能保障前30后30天,比如尊享e生2021。保障时间更长,更彰显其人性化。总之,这四项基本保障作用各不相同,如果有的产品参差不全,请果断拉黑。2)续保条件一定要好买医疗险,最担心的就是今年买得了明年就续不了。因为医疗险产品对健康告知问询的很细、很严格,一旦生病理赔过,下一年可能就与百万医疗险无缘。那么好的续保条件是什么样子的?我针对市场上主流的一些医疗险,做了个整理:可以看到,保障期限有1年的、6年的、15年的、20年的;怎么选呢?哪种最好?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光看保障年限的话,保20年的自然更好,至少20年内不用担心医疗保障,在这20年内,不管你的健康状况是否发生改变,亦或是出险理赔过,保障都不受影响;不过有一个缺点就是20年到期后再次续保就需要保险公司审核了。而有的产品是无需审核的,只要产品不停售,能一直免健康告知的续保下去。通过对比分析,续保条件比较好的标准是:“满期未停售无需审核,产品停售后还能续保新产品”。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管怎样买都有其利弊,要紧跟自身需求。3)最好有外购药报销一般来说,医院没有,需要去外面购买的药,就属于外购药。外购药的特点:难买、贵,但能救命。比如《我不是药神》中治疗白血病的格列卫,虽然能治病,但一瓶售价就高达2万多,令病人家庭望而生畏。如果我们购买的百万医疗有外购药责任,那这些高额的费用就可以统统得到报销,不用再担心吃不起药的窘境。而现在,大多产品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也都附加了这项保障。如果所购买的产品没有,我们也可以通过买一款专门针对抗癌药的“特药险”,来应对这些高额费用,作用是一样的。价格也非常便宜,只要几十块或几百块。4)免赔额一定要低免赔额相当于一个理赔门槛,也就是不赔的部分,跟国家医保中的起付线是一个道理。大多百万医疗的免赔额为 1 万,不过有的产品还有一些免赔额优惠政策,我也做了汇总。其中,6年共享免赔额是最实用,最优惠的。代表产品为好医保长期医疗,在6年保证续保期间,如果第一年就发生理赔,扣除完1万免赔额;其余几年出险就可以直接报销了,花多少报销多少。5)增值服务最好有这几种增值服务是为了让这款产品更有竞争力、性价比更高。虽然是相当于免费赠送,但对于看病给我们带来了很大便利。一些好的增值服务,都在这儿了:其中像就医绿通、住院垫付、质子重离子,是非常实用且重要的。就医绿通为看病带来了便捷,可以帮助门诊安排、住院安排...住院垫付,患上大病,可能得十几万的治疗费和住院费,普通家庭可能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这时,保险公司就可以提前打一笔费用给医院用来垫付,解决我们的燃眉之急。质子重离子则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手段之一。(2)小额医疗挑选指南和百万医疗相比,小额医疗就纯粹很多了。不用去比较乱七八糟的附加责任、增值服务;不用太考虑续保问题,因为所有小额医疗险都是1年期的;我们需重点关注的是由疾病或意外导致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说到底就是要关注 3 个指标:免赔额低不低,赔付比例高不高,报销范围广不广。可以看到,0免赔,100%赔付,不限社保报销的条件是最好的;但目前能同时满足这3个条件的产品真的很稀少。一般情况下,能扩展自费药、0免赔额、且报销比例不低于80%的产品,就已经很不错了,适合我们大多人的选择。2、医疗险,哪些产品值得买?(1)百万医疗险哪些值得买?百万医疗险刚经历了一系列整改,续保条件不规范的短期险都被强制停售;因为短期产品仍然处于调整的过程,所以我们这儿只看续保条件好的长期医疗险。话不多说,直接看推荐榜单:相比上月百万医疗险榜单,本月无变化。下面我们挑几款重点产品点评一下:医享无忧是最近上线的一款保证续保 20 年的医疗险。我总结了它的优势和注意事项:医享无忧对外购药能 100% 报销,这点比好医保长期医疗(20年)更好一些,而好医保只能报销 90%。不过目前只能 0~55 岁投保,预计 11 月下旬会开放 56~65 岁的投保入口。另外,医享无忧的健康告知会问询 1 年内的检查异常,但也支持智能核保和人工核保。好医保长期医疗(20年)上线快一年了,综合性价比依旧非常耐打。我总结了它的优势和一些注意事项:好医保长期医疗(20年)的健康告知相对来说比较宽松,比如不问询 1 年内检查异常。如果不满足健康告知要求,也可以试试它的智能核保。另外,好医保长期医疗(6年)的整体表现也还不错,在 6 年内能共享 1 万免赔额。超越保2020特需版虽然价格比其它产品贵,但能报销特需部的治疗费。预算充足,比较看重就医体验的朋友,可以优先考虑这款。这里提醒下大家,关于超越保 2020 的投保年龄,近期调整为最高 65 岁,相比之前更宽松了。另外,超越保有一款标准版,整体保障也不错,相比特需版价格会便宜不少,不过只能报销普通部的住院医疗费,如果年龄在 60~65 岁也可以考虑超越保 2020 标准版。尊享 e 生 2021 作为一年期百万医疗险的领跑者,这几年版本更新的很快,产品也越来越优秀。尊享 e 生 2021 最高 70 岁老人也能买,适合高龄老人。不过如果年龄在 65 岁以下,可优先考虑保证续保的医疗险,在保证续保期间,身体情况变差或者产品停售都不影响续保。五、服务几千个家庭后,总结出万能的 3 套方案!如果你从头到尾看完上面的理论部分,相信你一定对保险配置有了清晰的思路;不过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妨运用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实操,来为自家孩子搭配一套保险。你会发现,给孩子买保险其实并没那么难,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贵。下面是我根据不同预算,设计出来的 3 种不同方案,适合90%以上的家庭;以 5 岁男宝为例,大家可以作个参考。方案一:经济实用型这套方案就是我们文章开篇举例那一套了,主要以经济实用性为主,要确保用低预算买到高保额。首先,少儿医保一定要买,是国家强制性的社会福利,也是我们最基础的保障。重疾险,配置了妈咪保贝新生版,保障有重疾+特定重疾+中症+轻症,身故返还所缴保费,50万保额每年635元。医疗险,配置了人保好医保长期医疗,保障有200万一般医疗+400万疾病医疗,6年保证续保,5-10周岁买,每年196元。意外险,配置了大保镖(少儿版Ⅱ),保障有20万身故/伤残+10万意外医疗+100元/天的住院津贴,每年72元。这套方案配置下来,一年只需 1228 元,非常适合预算有限,没有多余的钱去买保险的朋友。方案二:中端进阶型这套方案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完善的,主要有两点不同:1、重疾保障,重疾保障由原来的保30年更换为保终身,解决了保障期短的问题;而且孩子买重疾险保终身是最经济的,要比长大后再加购一份来的划算。2、增加了一份小额医疗,前面说到,大多百万医疗险都有1万元的免赔额,而小额医疗是低免赔甚至0免赔的,用小额医疗报销后,可以完美抵扣百万医疗的免赔额。这套方案配置下来,一年需要2968元;如果预算充足的朋友,可以考虑下这套进阶方案。方案三:高端顶配型这套方案是在方案二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提升的地方主要有:1、重疾保额提升至60万,而且附加了重疾二次赔+恶性肿瘤二次赔+投保人豁免。保额从50万提升至60万,并附加了一些重要保障;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癌症的概率会越来越高,而癌症又很容易复发和转移,所以保终身的话,两次赔付还是很有必要的;投保人豁免的话就是当父母生大病或出了事故,后续保费就不用再交了。2、加购了一份意外险,平安小顽童综合意外险,身故/伤残50万保额,意外医疗2万保额。上文在意外险的购买思路那里提到过,孩子伤残赔付是没有限制的,残疾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我们仍然可以为孩子做高意外险的保额。可以看到,顶配型方案一年也只需4500元左右,仍然要比线下保险便宜不少钱。当然,保险配置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不同的组合就是一套不同的方案;不同预算的购买方式也各不相同,没必要盲目跟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且,保险是个多次配置的过程,普通工薪家庭也没必要一次到位,量力而行即可,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写在最后孩子保险就写到这儿了,不知不觉就码了1万多字,整整历时 3 个礼拜。但其中不免会有一些遗漏以及表述不恰当的地方,大家如果有不同见解或者别的疑问,都可在评论区留言,我们来共同探讨切磋。保险行业仍然是个信息不对称的行业,导致大多数不懂保险的朋友买不到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让大家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给孩子买对保险。觉得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请记得点赞鼓励一下!我是深蓝君,日常科普社保干货。如果回答对你有用,欢迎点赞支持!以下精华文章,尽是深蓝君总结多年的从业经验后创作而成;在买保险之前看一看,绝对可以帮你省下几万的冤枉钱!保险购买攻略:普通人买保险应该避开哪些坑?婴幼儿买什么保险?父母只有医保(新农合),怎么买保险?四套方案,1000多也能搞定!保险哪种最好?如果预算有限,只买一种保险,买什么最合适?百万医疗险只要几百块,凭什么重疾险要几千上万?医疗险不能替代重疾险吗?从业5年,规划10000+份家庭保单!我总结出0-80岁性价比最高的投保方案!拒绝套路!普通家庭如何买保险?六年保险大V经验分享!(附年收入5/10/20/50万家庭方案)知乎最全!身体有小毛病,如何买保险?(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乙肝/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黄疸)全网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测评:成人重疾险排行榜,每月实时更新!儿童重疾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定期寿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百万医疗险、小额医疗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成人、儿童、老人意外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仑健康保青春多倍版重疾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