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信证券券为什么建设投资交易支持体系?

民盟深圳市委会: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校企深度合作促进科创资源融合发展》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意见建议采纳落实情况  (一)针对提案“促进大湾区高端人才在校企间自由流动”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支持和鼓励聘用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的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吸引企业科研人员到事业单位工作,国家和省、市陆续出台了若干支持政策,明确了工资福利、兼职取酬以及返岗聘用等有关内容,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和企业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为进一步吸引港澳人才在深创新创业,2020年3月,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会同财政局、科技创新委和税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深人社规〔2020〕4号),对在深圳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按照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给予补贴,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2020年6月30日,正式发布《深圳市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2019年纳税年度个人所得税财政补贴申报指南》。允许港澳医师报考参加国内医师资格考试,对于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可在深圳市申办《医师执业证书》并长期执业。截至2020年6月底,已有92名港籍、4名澳籍医师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并在深长期执业,港澳籍医师在深办理短期行医执业注册有291人次。  (二)针对提案“引导高校成立专业投融资平台”建议,答复如下:  2020年8 月26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将于11月1日起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全部或者主要利用财政性资金取得职务科技成果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应当赋予科技成果完成人或者团队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概念验证中心,为实验阶段的科技成果提供技术概念验证、商业化开发等服务”“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依托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平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产权和股权交易”。2016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高校设立科研成果孵化基金,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支持,支持教师在本市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深圳大学城、国际大学园、虚拟大学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孵化机制,全方位提升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水平;支持高校依托优势专业领域,与龙头骨干企业、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和各类创客群体合作建设创客空间,鼓励高校与社会机构合作设立创业基金,为师生实训实习、科技成果孵化、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三)针对提案“加快湾区校企合作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建设”建议,答复如下:  印发《深圳市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并于2019年5 月召开了试点工作启动仪式暨银保合作签约仪式,并组织相关金融机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政策宣讲和业务推动工作。截至2019 年底,全市参与试点的金融机构有36 家,其中银行23 家、保险公司13家;全市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累计发放贷款28.14 亿元,服务小微企业(含企业主)近1500 家,其中约66.7%的小微企业是首次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印发《深圳市促进创业投资行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募、投、管、退”和“通、聚、税、人”等环节,提出了20 条政策举措,支持创投企业投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对投资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或早期项目的创投企业进行备案,按规定享受相关专项资金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探索私募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份额转让,研究设立政策性S基金,活跃PE二级市场。发起设立“深港澳天使投资人联盟”,促进大湾区天使投资信息共享与业务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天使投资氛围。积极鼓励保险公司开发科技保险相关产品,目前我市约有16家保险机构正在开展科技保险业务,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科技金融试点工作。2019 年10 月,国任财险、平安银行、国信证券、深创投、横琴人寿、法智金集团等6家企业,联合共同发起成立全国首家知识产权金融全业态联盟,围绕知识产权、企业信贷等重点领域,探索产融结合等创新商业模式。  (四)针对提案“高校与中小企业校企合作产业联盟”建议,答复如下:  设立深圳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共享平台,推动科研设施开放共享,搭建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桥梁。共享平台已汇集464家仪器管理单位,仪器总数为8878台套,总原值为76.98亿元,其中已有5000多台套开放共享,仪器对外共享率为60%。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对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建立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研成果与深圳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试点,搭建部市共建技术转移南方中心平台。2019年,我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申请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近600份。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举办各类中小企业工商管理研修班,累计结业近6000名企业家,为中小企业提供高层次管理人才学习交流平台,有力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下一步,将加强与高校合作,继续深化企业家培育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产业配套与合作交流,鼓励高校为企业家学员提供配套服务,以学员企业走访、现场诊断、联合会诊、专题研讨、创新联盟、抱团出海等形式开展高校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相互帮扶,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创新支持。  (五)针对提案“将深圳虚拟大学园打造成为大湾区产教融合示范标杆”建议,答复如下:  深圳虚拟大学园聚集了63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建立事业单位建制、独立法人资格的成员院校深圳研究院49家;搭建“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平台”,在深设立研发机构229家,其中获批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创新载体74家;形成了从学士到硕士、博士的在职学历学位培养和从短期专项到为企业量身订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体系,累计培训各类人员35.9万余人;组织成员院校的资深专家来深开展学术活动、提供技术交流和决策咨询,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专家讲座3056场;深圳虚拟大学园内博士后工作站进站博士后280名;国家大学科技园用地面积28.4万m2,已建成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5 家产业化基地,园区启用面积48 万m2;累计孵化科技企业1362家;各成员院校深圳研究院产学研工作持续深化、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1378项,省部项目265项,市级项目1934项,获得专利1592项,软件著作权314项,发表论文3999篇,转化成果2081项。已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专业突出的高端人才宜聚地、研发机构聚集地和中小科技企业孵化地。  下一步,我委将积极吸纳提案有关建议,深化校企合作路径,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二、其他  (一)办理过程  我委高度重视提案有关工作,认真分析提案所提意见,并在政策研究制定过程中,积极吸纳提案有关建议。  (二)办理实效评估类别  A 类。  (三)其他需要说明问题  无。  专此致函。  附件:20190854号提案办理清单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2020年9月24日  (联系人:梅秦源,电话:8810346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国信证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