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中国有民营的军工企业吗还有多少家国营工厂?

提到变通这两个字,中国人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当中国的军工厂开始狂点民用科技树,你永远都想不到,原本正在捏导弹玩大炮的他们,下一秒能造出什么花里胡哨。
在之前的视频中我们提到了一种叫504大雪糕的童年回忆,结果在评论区就有不少兰州的小伙伴积极反馈,吃过,奶铀味的~在我国军转民的产品向来不少,但这其中反差最强烈的绝对是这种兰州顶级特产:核能大雪糕。兵工厂变冰棍厂,反正缩写(BGC)没变,估计差球也不大。
众所周知一般牛逼的单位都有代号,这家冰棍厂江湖人称504,乃一五期间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重点军重工业项目之一,在正式开启造冰棍副本之前,它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铀浓缩工厂,曾为中国的第一枚原子弹提供了核燃料,包括后来我国的第一枚氢弹、第一艘核潜艇,以及第一座核电站都和这个冰棍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常年从事铀同位素分离的高科技企业,504积累了大量不同丰度核燃料的提纯经验,为了在核事业的低谷期保证技术工人的饭碗,于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军转民的科技树重置浪潮中,果断点亮了与核弹制造工艺异曲同工的冷饮加工术。据说504大雪糕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它的奶油是用厂里的离心机给提纯的,那丝滑绵密的口感,据吃过它的人说,是一种只存在于时光中的辐合味道,再难辐刻。这些经过重元素分离提纯的冷饮,被小心翼翼地整齐码在装手榴弹的大木箱子里,跟着一辆辆二八大杠穿梭在黄河两岸的大街小巷。据统计当年每十个兰州人中就有一个吃过核能大雪糕,而504厂的任务是,怎样让剩下的九个人也尽快吃上。
虽然离心机转奶油的真实度个人感觉并不高,但核工厂造冰棍这事儿却是千真万确,504厂也为人类民用核技术探索出了一条新方向。80年代,在我们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魔幻的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冷战趋于缓和的大背景,国家的战略重心由整装备战调整至经济发展,很多军工单位也经历了从局部限产到全面停产再到积极军转民的艰难再创业过程。故意把科技树点歪,搞点副业,七尺大汉手握屠龙宝刀,竟然一撩大衣公然叫卖屠龙指甲刀,是那个年代中国军工人的无奈之举,却也因此创下了许多难以逾越的神级产品。
你家里有没有那种几十年都没用坏的大件?一件传三代,人走它还在的那种。
相信大家在生活里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还是以前的东西皮实,质量好。这里头三分怀旧,七分真实,说过去的东西质量好不是一种人上了年纪之后才有的虚幻执念,而是非常唯物的真实。就比如我家里现在就还有一台比我年纪都大的电风扇,蝙蝠牌,用料非常足,扇叶厚的跟螺旋桨一样、正儿八经精钢打造、底座似乎是一整块铸铁,每年夏天从二楼把它老人家请下来时,至少得两个人协作,相互搭把手。
我爷爷夏天房间里的空调几乎从来不开,就爱听这蝙蝠电风扇摇着头唱防空警报。它是我爷爷的宝贝,估计将来我孙子也会这么说。这台电风扇当年厂家号称能用70年,连续开不关机也能转两年,敢说出这话的企业来头绝不简单,南京720厂,军工单位,全称是南京长江机器制造厂,专门生产空中管制雷达和卫星地球站高功放设备,在所有产品中知名度最高的就是这蝙蝠牌电风扇。之所以叫蝙蝠,应该也是和生产雷达有关,当军工厂开始转变思路搞民用,一般都做东西厚道,只管往耐用了做,720厂电风扇的设计使用寿命就是70年打底,所以它今天在不少朋友家里还依然服役实属计划之内。如果你家里也有一台这种古董级风扇,还依然在转,麻烦把“品质”打在评论区。
作为一家军工单位,720厂的前身是1946年成立的南京特种电讯器材修理所,属国防部六厅,58年改名为南京雷达总厂,70年代末点亮了家用螺旋桨技能点,1981年蝙蝠牌电风扇一经推出就对该行业造成了降维打击,不仅干掉了南京本土的其他所有生产电扇的厂家,还在1984年保加利亚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斩获了家电产品的一等奖,
这可是中国家电首次在国际上获得殊荣,连人民日报都专门刊发了社论,之后的发展更是异常迅猛,接下来的几年里分别和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签署了跨国合作协议,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共同生产蝙蝠电风扇。质量好,皮实,是军工品质最突出的特色,也是市场化的商业经济最大的悖论。现在我们在电器的日常使用中,都会有一种质量随时间衰变的明显感觉,似乎现代电器里有某种自动折寿的默认出厂设定,运行时间到了它就该坏了,坏了就该买新的了,这个现象还有个专有名词叫计划报废,比如某些手机充电次数达到一定数量就会自动降速运行,于是内需增加,经济繁荣。像蝙蝠电风扇这种,真正一步到位把品质做到天花板的,后来真是不多见,壳子黄的都快玉化了,机身都用包浆了,可硬是拿出来就能转,转起来就是风大,还眼看就要把它四代单传。大概之后的蝙蝠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慢慢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以上这两个军转民的案例,都可以算是产品名气大,厂子名气小,而接下来这个点歪科技树的军工企业,其本身就是声名在外,响当当的中国航空一哥,成飞。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江湖人称成洛马,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直属的特大型企业,是我国研制、生产歼击机的重要基地,歼20老家。
在广大军迷眼里,那可是一个武德崇拜的圣地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对于广大酒店、医院来说,这里也是一个洗衣清洁的圣地。
在最新的2022年中国工业洗衣机的知名品牌榜中,有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老六,也叫成飞。点进去一看主页,好家伙,全方位洗涤系统制造商,首页Banner上艺术感十足,
两架明晃晃的歼两两在一个巨大的滚筒洗衣机转轮上展翅翱翔,旁边八个标语式的醒目大红字:航空品质,精工制造。航空?洗衣机?什么乱七八糟的,难道歼二零夺取制空权,就是为了让贵厂给敌人推销洗衣机吗?事实决不是这样,因为他们生产的可不止是洗衣机,还有摩托车、千斤顶、铝门窗、板式家具连接件和各类模具,要推销也是直接推销一整个五金店。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国营132厂正式以成都飞机公司的名称对外开放,开启了军转民、内转外的战略征途,在保证军品生产不耽误的同时,也在寻找新出路,这期间所生产的成飞牌洗衣机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一件拳头产品。
据说这看着就有战斗力的成飞牌滚筒洗衣机,是出自歼20总设计师杨伟之手。因为采用了当时先进的航空制造技术和严格的军工产品工艺要求,成飞生产的洗衣机很快就具有了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三十多年来一直到今天依然是行业领导者。核工厂造冰棍、雷达厂造电扇、成飞造洗衣机,这些“不务正业”的军工厂奇葩,现在回想起来,高情商的人把这叫一段佳话,低情商的人把这叫穷的尴尬。成飞是在歼十批量生产后才慢慢有钱的,在此之前也是非常困难,而为了大家有口饭吃不散伙,养活厂里的重任就落在了这台洗衣机的身上。
这是一幅当年成飞技术人员吃饭的照片,他们正在研制歼十战机,一群人围在一起,拿着饭盒从一辆卡车上打饭,这种火锅一样的料理叫盆饭,想顿顿见荤腥连门都没有,每周四才给每人安排一个小鸡腿,某次实验队的工人因为多吃了一个鸡腿被厨房师傅拿着大勺绕着厂房追着跑,平时饭菜的油水少到根本不需要洗洁精,弄点热水一冲就瞬间干净。
在这张九十年代拍摄的照片里,一个骑着二八大杠的大爷,身后不远处跟着一架歼十原型机,大爷是歼十战机总工程师、研制现场副总指挥,后来是成飞董事副总经理薛炽寿,十几年来就靠着这辆生物能座驾,往返在试验场和办公室之间,而他的另一位老搭档总师宋文骢下班后还要靠买面条补贴家用。
当1998年3月23日歼十首飞成功,试飞员雷强走下飞机后,这个铁打的汉子中国最优秀的试飞员忍不住落泪,不远处白发苍苍的宋文骢和总工程师薛炽寿也紧紧相拥。正是这无数军工人在事业低谷期的坚韧、无数军工厂在至暗时刻的坚守,数年间哪怕一个订单都没有,依然能用尽浑身解数活了下来,他们用造飞机大炮的设备生产锅碗瓢盆、糕点饮料、家电百货,熬过了最漫长的夜晚,终于盼来了今天。最后,让我们用成飞官网上的一段文字来结束今天的视频,向那段难忘的岁月致以敬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有民营的军工企业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