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下各位FWD富卫保险上市"保险的保费收入增"长如何?

香港富卫保险公司简介香港富卫保险公司(FWD)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保险公司,成立于2013年,由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法国安盛集团(AXA)共同创立。FWD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包括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区。FWD的主要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退休金规划等。其产品种类丰富,涵盖了个人和团体保险需求。FWD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在客户服务方面,FWD承诺提供24/7的在线客户支持,以及便捷的理赔流程。此外,FWD还与多家医疗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总的来说,香港富卫保险公司是一家年轻的、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保险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保险解决方案。香港的保险有哪些公司香港的保险公司数量较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险公司:1.友邦保险(AIA)2.保诚保险(Prudential)3.恒生保险(HangSeng)4.中银保险(BOC)5.安盛保险(AXA)6.富卫保险(FWD)7.宏利保险(Manulife)8.汇丰保险(HSBC)9.恒泰保险(Endurance)10.中国人寿保险(ChinaLife)以上只是香港众多保险公司中的一部分,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香港储蓄保险哪家在购买香港储蓄保险时,有几家知名的保险公司可以提供相关的产品。这些公司包括AIA(友邦保险)、Prudential(保诚保险)、AXA(安盛保险)和FWD(富卫保险)等。每家公司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产品组合,因此您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选择合适的保险公司。在选择保险公司时,建议您考虑公司的声誉、服务质量、产品特点以及投资回报等因素。香港十大保险公司香港的十大保险公司一般包括以下几家:中国香港人寿保险业联会(HKILIA)友邦保险(AIA)保诚保险(Prudential)宏利保险(Manulife)安盛保险(AXA)富卫保险(FWD)中银人寿保险(BOC)恒生保险(H晟)汇丰人寿(HSBC)永明金融(SunLife)请注意,这个列表仅供参考,具体排名可能会因为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时期而有所差异。同时,购买保险产品时,建议仔细比较不同产品和服务,以及了解相关的风险和责任。保险公司哪家保险公司性价比更高在选择保险公司时,性价比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然而,性价比高的保险公司因个人需求、风险承受能力和保险产品类型而异。以下是在选择保险公司时可以参考的几个方面:1.品牌信誉:选择一家具有良好品牌声誉和稳定经营历史的保险公司是很重要的。这可以确保在需要理赔时,公司能够履行其承诺。2.产品和服务范围:了解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种类,以及是否符合您的需求。例如,如果您需要购买人寿保险,那么您应该选择在人寿保险领域有丰富经验和良好口碑的保险公司。3.客户服务:良好的客户服务可以帮助您在购买保险和后续理赔过程中减少困扰。因此,在选择保险公司时,可以考虑其客户服务质量,如电话接听速度、回复邮件的速度等。4.价格:虽然价格不是选择保险公司的唯一标准,但合理的价格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您可以比较不同保险公司的报价,以找到符合您预算的保险方案。5.附加福利和服务:一些保险公司可能会提供额外的福利和服务,如免费的健康检查、道路救援等。这些额外的好处可以增加保险的性价比。综上所述,选择性价比高的保险公司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建议您在购买保险前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比较,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亚太保险公司属于正规保险公司?亚太保险公司属于正规保险公司。亚太保险公司全称为亚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由“民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更名而来,是一家全国性综合财产保险公司,并且是经原中国保监会批准成立的,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有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代理保险公司是什么?该选择保险公司还是代理保险公司?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了温饱的前提下,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于是保险市场日益繁荣。购买保险,除了我们普遍所知道的保险公司外,其实我们还可以选择代理保险公司,更方便我们对保险产品进行比较。一、代理保险公司的概念?代理保险公司是指哪些依照法律法规设立的,专门从事对各个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进行代理服务的组织机构。保险代理公司营销模式在人身保险业内一直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在该模式下,人身保险公司支付给保险代理公司一定比例的代理费用,保险代理公司在营销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员工管理费用等,都由保险代理公司自行承担。二、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代理保险公司?随着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了购买保险的重要性,像我们这些普罗大众在购买保险时,往往会选择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进行比较,“货比三家”已经成为老百姓购买保险的消费习惯。而传统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对“卖什么、不卖什么、怎么卖”没有决定权,不得不面对主体保险公司产品线丰富程度不足、服务客户方式僵化与客户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专业保险代理公司可以将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同时呈现给客户,使客户真正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保险代理公司与客户站在一起,给客户更多的对比空间和选择空间。可销售多家保险公司产品的保险代理公司正处在“风口期”,顺应了保险业发展的趋势,极大的满足了老百姓的需求。三、保险代理公司与保险消费者、保险公司三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专业的保险代理公司与保险公司是合作关系,它不隶属于某家保险公司,也不偏向某家保险公司或某个产品,真正做到站在客户角度考虑,更加客观、更加公平、更加公正。专业保险代理公司能从中立的角度,按客户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组合,设计和规划出最合适的保险方案,提供一站式的套餐服务。四、保险代理公司会比较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要了解一款保险产品主要看保险条款的哪几个方面?一是看投保所能涵盖的范围,一般来说越广的产品人性化程度越高;第二看保险责任,很多细节会体现在保险责任里面;第三会看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条款上是怎样的。通过条款的细节,告诉客户应该买什么样的产品,很多保险产品条款看上去差不多,但是通过条款里面疾病的种类,轻症、中症、重疾的区别,就可以判断出来这个产品的优劣处。保险产品保费的差异可能来自保障额度的不同、病种的不同或者条款细节的不同。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重疾险,第一看轻症赔付的次数,相对来说轻症赔付的可能性比重疾赔付的可能性更大一点;第二看中症的额度是高是低;第三看重症赔付次数3-5次基本就可以满足;第四看是否自带投保人、被保险人保费豁免功能。随着消费者保险意识的提高,以前的保险公司代理人,解决的是消费者不买保险到买保险的过程。现在的保险专业中介,解决的是消费者买保险到怎么买的过程。随着买保险的消费群体的年轻化,理性化,更多的消费者需要挑选产品,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产品推销。可以预计,随着保险市场和保险中介市场的蓬勃发展,未来我国专业中介机构渠道发展空间广阔。在购买保险时,选择保险代理公司进行购买,对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不仅省时省力,更是能够省钱。香港有哪些保险公司香港的保险公司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知名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AIA):友邦保险是香港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提供各类保险产品和服务,包括人寿保险、医疗保险、财产保险等。保诚(Prudential):保诚是另一家在香港颇具规模的保险公司,也提供各类保险产品,包括教育基金、退休金、投资型保险产品等。安盛(AXA):安盛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也在香港开展业务,提供各类保险产品和服务。富卫(FWD):富卫是一家新兴的保险公司,提供创新和高效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包括互联网保险产品。以上只是香港众多保险公司中的一部分,香港的保险市场比较成熟,有很多有实力的保险公司。香港保险哪家最好在香港,有许多知名的保险公司,每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很难说哪家保险公司是最好的,因为这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偏好。以下是一些在香港比较知名的保险公司:1.香港友邦保险有限公司(AIA)2.香港保诚保险有限公司(Prudential)3.香港安盛保险有限公司(AXA)4.香港宏利保险有限公司(Manulife)5.香港富卫保险有限公司(FWD)这些保险公司都提供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包括人寿保险、医疗保险、投资理财、财产保险等。因此,建议在选择保险公司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和预算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保险公司。香港有几个保险公司香港的保险公司数量较多,无法提供具体的数量。但是,我可以向您介绍一些在香港较为知名的保险公司,以供参考:1.友邦保险(AIA)2.保诚保险(Prudential)3.恒生保险(HangSeng)4.富卫保险(FWD)5.汇丰保险(HSBC)6.宏利保险(Manulife)7.FWD富通保险8.中银保险(BOC)9.永明金融(SunLife)10.宏保保险(Income)请注意,以上只是部分在香港较为知名的保险公司,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或对其他保险公司有进一步的了解需求,建议您咨询当地的保险公司或保险专业人士。
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023年保险业经营情况①保费5.1万亿,增长9.1%赔付增长22%,净资产增长1%②人身险公司增速10%8月后增速下降,险企间分化大③财险公司增速6.7%受非车险拖累,增速低于2022年北京、上海等地保费排名上升经济发达地区人身险保费增速更快12023年保险业经营保费首破5万亿,增长9.1%赔付增长22%,净资产增长1%近日,金融监管总局披露2023年保险业经营情况的数据,副局长肖远企和部分内设机构的负责人,在出席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时,也提及过去一年行业的发展。1. 2023年保险业:保费增长9.1%,赔付支出增长21.9%,净资产增长1.2%先看,2023年保险业的业绩:①原保险保费收入5.1万亿元,同比增长9.1%②赔款与给付支出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③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通过债券、股票、股权投资等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类融资支持25.4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9万亿元④保险公司总资产29.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⑤保险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1.71万亿元2023年末,综合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6.5%和127.8%。其中,财产险公司分别为236.5%和204.3%,人身险公司分别为186.2%和110.3%。2. 保费收入首度突破5万亿!寿险贡献最大,财险增速低于上年同期...从保费增速看,在经历过此前的车险综改和个代团队清虚向实的三年低谷期后,2023年保险业的保费收入,首度突破5万亿!而且,9.1%的保费增速,也是继2019年之后,近四年的最佳成绩。这背后主要得益于寿险业久违的快速增长,2023年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为3.5万亿,同比增长10%,为行业贡献7%的保费增速。财险公司方面,受意健险等非车险降速影响,2023年的保费增速低于2022年同期,仅为行业贡献2.1%的增速。因此,2023年保险业的低开高走又回落的增速走势,与寿险业保费增速变化一致。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保险业的负债端保费规模实现久违的快速增长,但是,受出行恢复等因素影响,赔付支出的增速更快。再加上,去年资本市场的持续震荡,也导致险企的投资收益承压,三季度末财务投资收益率有所下滑,年末净资产增速也偏低。2人身险公司增速10%3.5%产品停售刺激消费8月后增速下降,险企间分化大1. 寿险业务增速近13%,拉动人身险公司实现双位数的保费增长!从人身险公司的数据看,寿险业务的保费收入为2.76万亿,且增速最高为12.8%。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叠加理财产品全面进入净值化时代,基金等产品受资本市场震荡影响,破净也时有发生。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购买收益确定且能够长期锁定的产品,保险凭借这一优势获得银行理财经理和保险从业人员的热推。再加上,3.5%定价的传统寿险产品陆续于7月底停售的消息刺激消费,寿险业务保费快速增长,为人身险公司贡献8.2%的增速。但是,以重疾险为代表的健康险,因为有一部分功能被医疗险替代,加上此前重疾定义调整前的抢购潮下,导致很多刚需人群已经购买。所以,健康险近两年的增长疲软,意外险受新规影响2023年以来持续负增长。从这个角度看,当下最热销的还是具有高“储蓄”性质的保险产品。这也是为何3.5%定价产品停售之后,人身险公司的保费增速持续下降,从7月的顶峰15%的增速,一路下降至10.2%。2. 中小公司增速更快超16%!从公司的角度看,即使都处于同样的环境下,也不代表每家公司都是实现规模的快速增长。此前,我们在分析上市险企2023年保费收入的时候,就有提过相比于其他中小寿险公司,头部险企的增速还是偏低。从上图可见,在上市险企及其子公司中,人保健康和平安健康、阳光保险的增速较高,而这10家险企没有一家增速超过行业,且整体保费增速不过5.16%。反观,其余80余家寿险公司的增速为16%,不仅超越行业,也与这10年公司间差距较大。具体是哪些公司增速快呢?这一点后续我们在分析。至于,为何以国寿平安为代表的头部险企,会低于中小险企的增速,这可能与多重因素有关。比如,头部险企对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平衡更为看重,并不会盲目追求规模,使得负债端成本压力过大。毕竟,面对持续震荡的资本市场和利率中枢的持续下行,险企必须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才能确保公司长期稳健经营。3财险公司增速6.7%受非车险拖累,增速低于2022年1. 老三家中太保增速最快,中小险企增速更高...相比寿险公司而言,财险公司间的保费增速差距会小一些!从上图可见,包括老三家在内的7家财险公司增速为6.45%,略低于财险业整体增速。但是,剔除这些公司外的其余89余家财险公司增速为7.7%,跑赢行业,也略高于这7家险企。老三家中,除平安受主动收缩信保业务影响,非车险增速偏低拖累公司整体增速外,太保超越市场、人保也能跟上市场。不过,如果只看车险业务,平安仍旧是三家公司中增速最快的,说明其在车险市场的竞争优势依旧。此外,国寿财产、大地、阳光等保费增速也均跑赢市场,其中,众安保险的增速最快为25%。2. 农险等非车险快速增长,健康险降速,意外险负增长...分业务去看,拖累2023年财险业保费增速的关键在非车险方面,因为车险保费增速与上年持平。至于,非车险的增速放缓,主要是受意健险拖累...一是,意外险持续负增长,2023年增速为-11%,保费收入减少60多亿降至509亿。二是,健康险的保费增速放缓,从2022年同期的14.6%降至10.9%。所以,农险和健康险责任险三大非车险业务,仅为财险公司贡献了约3.4%的增速。4北京、上海等地保费排名上升经济发达地区人身险保费增速更快最后,分地区看,2023年保费大省的排名有所变化,北京、四川、上海、深圳的排名上升。去年年中的时候,“13精”就有跟大家说过,3.5%定价产品停售的背景下,不代表每一位从业人员都能有较好的业绩。这背后除了与自身业务能力和客户资源有关外,还与所在地区有关。从上图可见,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保费排名上升,背后就得益于人身保险业务超高速增长。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深圳、福建等地,都是2023年人身险业务增速超过全国,这些地方的共同点就是经济发达地区。也就是说,3.5%定价产品停售背景下,对储蓄有着高需求的客户都是高净值客户,这也是为何去年大额保单不断的原因...2023年保险业系列文章总结今日,金融管理总局在官微发布《启航新监管 开创新局面》一文,对2023年的监管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其中,提到在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2023年注定不凡!过去的2023年,对于很多保险人来讲,先后经历银行存款利率下调,3.5%定价产品停售,以及“报行合一”和代理人分级等,确实也很不容易,有拼搏有坚持也有收获。此前,我们已经从保险大事件、政策文件等角度复盘过2023年,详见:①2023年上市险企保费排名榜②2023年保险公司罚款近3.8亿③2023年保险业监管政策文件汇总④2023年世界保险市值百强⑤2023年度末1746款万能险结算利率“13精”年终行业点评:值得?收获?发疯?坚持?
2020-11-16 07:30
来源:
每日财报评论
富德系真的能重塑辉煌吗?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郜融莲
近日,富德生命人寿公布了其2020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8.69亿元,同比下降13.83%;保费收入506.27亿元,同比增长21.2%。
富德生命人寿成立于2002年,公司背靠张峻的“富德系”,控股参股的公司有数十家,涉及了金融、地产、新能源、矿业、影视、农产品等领域。
曾有媒体表示,富德系将在30年内成为第二个平安,然而,富德生命人寿却在2016年出现大幅亏损。近年来,公司业绩有所好转,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说,还会重拾目标吗?
增利不增收,万能险再度崛起
《每日财报》注意到,尽管近年寿险行业受到疫情冲击较大,但富德生命人寿的保费却得以增长。过去三年,富德生命人寿的保费收入呈下滑趋势。2016年-2019年,富德生命人寿保费收入分别为1021.77亿、804.03亿、717.31亿以及513.13亿。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保费收入506.27亿元就要超过去年全年。
具体到利润指标,公司的亏损也在不断收窄。2016年,富德生命人寿净利润亏损50.61亿元,同比2015年的45.05亿元大幅下降了212.95%。自2016年起,富德生命人寿连亏三年,终于在2019年实现了扭亏为盈。
有趣的是,富德生命人寿在保费最高的时候,净利润最低,而在保费跌到最高点一半的时候,净利润反而增长。而今年,公司用三个月的时间实现了去年近全年的保费,但净利润却不及去年的一半,公司今年还能成功实现赢利吗?《每日财报》就此问题,发函询问富德生命人寿,遗憾的是,截至截稿日期,并未收到公司的回复。
《每日财报》还注意到,富德生命人寿在2016年前,曾是险企中的万能险大户。2013年-2015年,公司万能险带来的收入分别为485.46亿、323.79亿、859.27亿,占规模保费的比重分别是68.58%、46.58%、52.02%。
2016年,原保监会派驻检查组到包括富德生命人寿在内的9家万能险大户进行专项检查,成功遏制住了富德生命人寿万能险收入的增长。2016年和2017年,公司万能险带来的收入分别为681.09亿和370.20亿,同比下滑了20.74%、45.65%。到了2017年末,万能险占富德生命人寿保费规模的比重已经下降至31.53%。
而到了2018年,富德生命人寿的万能险规模再次增长51.12%至559.44亿元,占比增至43.82%。
2019年,富德生命人寿并未在其年报上对万能险的规模进行披露。然而据公开媒体报道,这一年,公司万能险产品销售前三名的富德生命长盈三号两全保险、富德生命长盈五号两全保险和富德生命附加金管家年金保险这三款产品,分别带来保费收入332.44亿元、256.79亿元和21.96亿元,合计为611.19亿元。这也意味着,万能险再度成为其规模保费的最重要贡献者。
背靠富德系,金融版图持续扩张
富德生命人寿背后的“富德系”是由公司的实际控股人张峻一手创办的。富德系起源于电子业和房地产行业,后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向银行、保险、能源等领域进军。
富德生命人寿成立于2002年,是由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而来。公司的各位创始人都大有来头,比如徐明的大连实德、首钢总公司、广东省国资委旗下广晟资产经营、香港郑裕彤家族等。
然而,富德生命人寿开业头几年并不顺利,随着一波又一波的股权更迭,股东、管理层频繁变动。
2008年可以说是富德生命人寿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张峻出任公司的董事长,在其领导下,公司的总部由上海迁至深圳,张峻还从新华人寿将总精算师、运营中心总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等高管挖到公司,彼时的富德生命人寿总资产才刚刚迈过百亿。
随后富德人寿的一路高歌猛进,到2012年总资产便突破了千亿。2014年富德生命人寿正式更名,彼时张峻在富德人寿的持股已超过80%。
据公开媒体报道,为了将富德生命人寿拿下,张峻共耗资高达110亿元。而其筹集资金的方法便是通过不断质押生命人寿股权的方式,循环往复,以实现短期内对生命人寿的密集增资。
随着富德生命人寿业绩跳跃式的发展,张峻便展开集团化布局,富德系迅速扩张。2014年《北京商报》曾报道称,“深圳保监局局长余龙华曾表示,生命人寿未来30年有可能成为新的平安集团,甚至超过平安。”
然而直到2016年,富德生命人寿出现亏损,富德系金融版图的扩张也受此影响。
截至目前为止,富德生命人寿控股参股的公司有数十家,涉及了金融、地产、新能源、矿业、影视、农产品等领域。富德系与浦发银行还有着千丝万缕微妙的联系。
2019年富德生命人寿成功扭亏为盈后,2020年也继续保持了盈利的势头,市场上也有声音表示,富德系又要重新“站起来”了。然而,市场变幻莫测,富德系真的能重塑辉煌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卫保险上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