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晓的回答下新网一银行公司业务发展思路及措施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清朝宰相刘墉的两个哥哥分别叫什么,官任何职,在什么地方。后来怎么死的,哪位通晓历史的前辈给讲解一下_360问答说一下他们的生平简介,和主要事迹。是刘墉的哥哥,不是刘墉1个回答满意答案刘墉(公元1719-1805年)字崇如,号石庵,密州 (今诸城)逄戈庄人,外号刘铁脖子 (杀不死的意思)。为清朝重臣刘统勋之三子,两个哥哥全因触犯大清律法获罪被斩,来自他也三次被朝廷判成死罪何械商,但乾隆帝因爱其才,见他可用,特加恩诏免。目前只知道是被其父杀死的,具体叫什么找不到资料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广告点我做任务,抽手机哦
恭喜完成日常任务“天天助人1” 10金币奖励已发放
继续做任务
任务列表啊哦,你还是无名氏 登录登录做任务,奖励多多,还可抽手机哦~返回顶部侵权投诉意见反馈微博恭喜您升到级!获得Lv升级宝箱,快开启吧!开启宝箱 暂不开启
(本文比较长,耗费二周时间写完。如果想在学法的征途中听听不同的意见建议,可以耐着性子读一读。)坊间盛传“劝人学法千刀万剐”,这是真的吗?看到很多学弟学妹不畏坎坷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学法的征途,作为一个学过七年法律,从事数年司法工作的过来人,感叹之余,很想把这些年的经验教训分享一下,但愿有所启发。要学好法学,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步:大量阅读、深入部门法学习、充分社会实践。一、大量阅读我在刚刚学习法律的时候,没有人指点应当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地步,仍然延续了中学时的学习方法——拿着一本教材死记硬背,满足于做简答题、填空题或者判断对错。在入学后一年内,图书馆都没有去过几次。大学四年时间里,我的考试成绩很高,但总感觉没学到什么,心里空空荡荡。有一年春节,一个朋友带着家人来找我询问交通肇事罪的有关问题,我竟然啥也说不出来。《刑法》我已经学过了,却连这个并不复杂的案件都解决不了。看着人家失望的表情,心里真不是滋味。我甚至于深深怀疑,我起早贪黑地学了个啥?读研以后,在仍旧不能入门之时,有幸拜访了一位国内著名的法学家。我问他:最开始学习法律,到底是应当集中精力学习几本教材,还是应当大量地阅读?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大量地阅读!无须多谈,我想起了我的同学一箱子一箱子地买书,没事就钻图书馆……当时我还不屑一顾,你的成绩有我高吗?唉,惭愧之至!受法学教育现状的局限,一个刚刚进入校园的法学专业的学生,入校时的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知识体系是远远不完善的,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最重要的问题来了。读什么书?如何阅读?这应当是一个刚入学的有心计的法学生面临的迫不及待的问题。(一)读什么书?法学是个终生的事业。如果立志学法,需要耗费一生的精力和心血(看看法治发达的国家,那些白发苍苍的大法官大检察官,相信能有这个体会)。一个法学生,需要广泛涉猎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社会、逻辑、历史等等各方面各领域的知识(之所以如此建议,可以想想为何法治发达国家的很多高校在本科阶段不开设法学专业),因为法律的实施和实现必然是以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为依据,只有对社会生活做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才有可能实现法律和社会生活的良性对接,找到法律能够立足的土壤。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入学的一两年之内,充分掌握法理学法哲学法社会学知识,这是以后学习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各个部门法的必要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扎实深厚的法学基础,以后必然处处掣肘,不是分析不着边际,就是逻辑混乱,或是空洞无物。校长徐显明先生曾经描述哈佛大学法学院(或是耶鲁大学法学院,记不清了)学生的学习经历:从入校第一天起,就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指定书目。每天阅读n页,每月……每年……几年下来,一共阅读了多少本书。毕业时,学生普遍感觉这几年过得好累呀,但是回头看看满屋子的书籍,却有满满的成就感。我再想想自己大学四年,读过的能够说得上名字的书,不过就是一本《民法学原理》,但是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其他领域的专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在法学理论基础方面,推荐几部专著。这些精品著作,都是从一个或多个侧面建构了法学学习所需要的法的本体论(法的概念、内容、形式等)、价值论(秩序、自由、正义等)、方法论等内容,值得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仔细研读。《理想国》导师推荐此书“要读50遍”。当时听了以后,还以为是个笑话。读了几遍此书,深感其中的问题太多太深奥,导师所言绝非玩笑。几遍下来,初步了解了正义、城邦、快乐、善等基本哲学、政治、法律范畴,结合后来所学所想,深切体会到此书对于法学专业的基础价值和意义所在。对照东方文化在初创时期的种种特质,便于从整体上把握人类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未来。康德曾言:哲学家的事业正在于追究所谓自明的东西。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最重要的当属作为其哲学核心观念的标志性的“理念论”。柏拉图借“洞喻”描述:真实存在的是理念世界,现实世界中的种种“存在”或者现象不过是理念世界的不完整摹本。由理念论而生哲学上的本体论、认识论,并为科学的出现提供了前瞻,欧几里得为了证明“理念论”洋洋而出几何原本十三卷。后来培根所言的四大假象之“洞穴假象”、康德哲学“物自体”、影响全世界2000年的基督教的创立均可由此寻见端倪。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组成,即理性、激情与欲望。与此相应,国家应当由统治者、守卫者和劳动者三个阶层构成,只要三个阶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国家就具备了智慧、勇敢和节制的正义美德。但是,一个正义的国家,应当是由“哲学王”占据统治地位的国家,柏拉图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国家政体形式、治理原则等等诸多问题。柏拉图经常以类推的方式推及人和国家的种种特质,反映出轴心时代本原文明思维方式的普遍特征。其论述涵盖了诸多领域,既可谓西方哲学之端,也可谓人类文化的百科全书,更是学习法学的必读精品书目。《论法的精神》看此书之前,仅仅听闻有学者称其为“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也比较清楚地记得他的一句话“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民,则像青年人一样勇敢。”看罢此书,感觉如此贴标签未免有失公允,有断章取义之嫌。孟德斯鸠认为法是由事物本性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也就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他将法律分为人定法和自然法,提出了立法应与政体相互适应的原则,并且论述了法律与预防力量、进攻力量、政治制度自由、公民自由、气候、土壤、贸易、宗教习俗、货币等各种事物的关系。研究此书,能明白法律——不管是成文法还是习惯法——所赖以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土壤,对于克服就法论法的误区和思维习惯大有裨益。孟德斯鸠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每个国家都有三种权力:立法权、适用万民法的执行权、适用公民法的执行权……人们把第三种权力称作司法权,把第二种权力则简单地称作国家的行政权。”
书中还有一些著名的论述,比如“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等等。
《论法的精神》以法律为中心,又遍涉经济、政治、宗教、历史、地理等领域,内容丰富多彩。特别是其以独特方式研究和论述了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国际法学等一系列课题,成为一部独具风格的法学百科全书。《正义论》曾有学者概括经济学和法学的区别时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经济学负责把蛋糕做大,法学负责把蛋糕分得更均匀”,可谓一语中的。但是,如何把蛋糕分得更“均匀”却是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正义,属于哲学、政治学、法学领域的一个基本价值范畴,论述者颇多但是莫衷一是。柏拉图认为正义是各司其职(《理想国》书中人物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亚里士多德把正义等同于政治学上的善,“以公共利益的等量分配为依归”,正义分为“一般正义”和“具体正义”,并把后者分为“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康德认为“正义是为一些条件之总和,在那些条件下,一个人的意志能够按照普遍的自由法则同另一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博登海默先生在《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一书中曾言“正义具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现不同形状,并且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 (这一段下来,感觉晕晕的才是正常的状态。)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一书,自1971年问世后,在西方国家引起了广泛重视,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政治哲学、法学和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该书出版之后,受到热烈讨论,被列为不少大学课程的必读书籍之一。(本段引自《正义论》序)《正义论》研究社会基本结构在分配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决定社会合理的利益或负担之划分方面的正义问题。在学科上涉及到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许多领域,而且,又关系到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切身利益。罗尔斯的探讨范围仅限于一种“法律被严格服从的状况”,限于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依系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罗尔斯的正义论因为理想性质而被人称作乌托邦。但是,其理论可为现实社会和制度的改良提供理性的参考和指引。对于学法者而言,可以较为精确地勾勒法的正义价值,明确法的作用基础和发展根据。《法理学的范围》我在接触法律之后,曾认为自然法、成文法、民间法、习惯法等“法”的存在都是必然的和司空见惯的,丝毫没有感觉到其中的含混不清和逻辑混乱(尽管我的《逻辑学》考试成绩很高),“告密者案件”和“柏林墙射杀案件”所赖以为凭的自然法学思维一度让我魂牵梦绕。或许,在我幼稚的理解里,自然法学是对抗纳粹式的暴力统治和专断法律的唯一有效的利器。直到接触到奥斯丁的分析法学,才发现法律之内的一片新的天地。学习法律,分析法学实在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制高点。读研后,听闻陈景辉老师一直钻研分析法学,而且很有见地(最著名的一句话,“再跟我说什么‘恶法非法’,我一脚把你踢厕所去。”害怕的感觉油然而生!),产生了了解一下的想法。但是,不管是上分析法学课,还是读分析法学专著,真的感觉是如读天书,云里雾里,柔肠百转,不知所云。几遍啃下来,慢慢有一种茅塞顿开、遍体通畅的感觉。因此,推荐各位学弟学妹藉此书打开新的视野。奥斯丁的专著之所以名之为法理学的“范围”,显而易见,是要分析与限定作为法学研究对象的法律的内涵与外延,意图从各种带有“法”的名称的宏大叙事中分离出来专属空间。奥斯丁秉承“要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实在本身”的实证主义思想观念和科学精神,要求认识客观存在的“法”,而不是基于类比式修辞的其他以“法”来命名的规范体系。在休谟的不可知论哲学看来,应当区分一组概念: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在奥斯丁这里则转化为“实际存在的法”和“应当存在的法”,从而划清了实证法学与伦理学的清晰界限。奥斯丁笔下的“法”,用学界最为经典的一句概括: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展开来说,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优势者(主权者)制定的具有普遍性质的“命令”,其中包含了“义务”和“制裁”这两项基本的要素。读《法理学的范围》,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心和冷静得稳如泰山的性格。这本书应当是个试金石,能够测试你是否符合法学对于静心研学的期盼。《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庞德的这本名著,自出版以来即大受欢迎。虽然自写成已然80年,但是影响依然巨大。关于“法律是什么”的问题,自古以来即是法理学、法哲学的核心问题。对其不同的回答,形成了法学界诸多派别,相互攻诘无休止。庞德基于人类理性的局限性,从功能的角度下定义“法律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其思维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老子对于“道”的定义——“强字之曰道,强为名曰大”,都是“强”下定义的结果。人类自脱离“自然状态”开始进入社会中生活,必然发生相互交往问题。而且,社会生活越往后发展,人类的交往行为越是紧密,以至于几乎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生活而独存。在如此繁密的“社会生活之网”内,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交往的频繁性,冲突和合作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要求有控制手段在人类的利己本能和合作本能之中作出协调,从而维系人类社会的正常运作而不致于堕落成一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在人类所发明的控制手段内,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无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宗教规范的受众有限、教义不统一、组织化程度参差不齐、强制力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其作用发挥的固有短板。儒、道、洛克等人设想的“黄金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恐怕从未存在过,因此指向于良心发现的道德规范在人类社会的控制系统内从来都是力不从心。同二者相比,法律的作用尤为突出,因其具有的国家强制力能够保证规范的有效实施和实现。有感于历史上使用“法律”一词的混乱,庞德认定的法律是“按照一批在司法和行政过程中使用的权威性法令来实施的高度专门形式的社会控制”,包括各种法令、技术和理想。法律既不是理性凭空发展出来的控制体系,也不是风俗习惯自然而然演化而来的规范体系,“在我们法律中记录着为理性所发展的经验和被经验所考验过的理性这样一种教导传统。” 在庞德看来,法律的目的是正义,能够在最少阻碍和浪费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利益。
上面推荐了作为法学基础的自然法学、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读物。如果能够精读,相信能够打下坚实的法学基础。《法学方法论》接触到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是在研究生刚入学时。当时对所谓“方法论”几乎一无所知,这三个字看上去既熟悉又陌生:熟悉自不待言,陌生在于为何会有“方法”之说?大陆法系的法律适用模式不是有“三段论”就足够了吗?粗粗地翻了一遍之后,深感我的想法极其幼稚可笑,我再一次深深怀疑我在大学四年刻苦学习了啥?司法者在对案件作出决定时,必然面对众多规范的选择问题。甚至于,穷尽法律规定,却没有任何合适的法条可以适用,司法者应当如何处理?英美法律的判例法思维方式要求判例的优先适用,在没有相应的判例时意味着法官造法时刻的来临。大陆法系的信条“司法者不应当以法无明文规定为由拒绝受理案件”,但是,应当如何操作?《瑞士民法典》第二条规定了“有法律从法律,无法律从习惯,无习惯从法理”,思路可谓清晰,但是应当如何将法律条文或者理论“套”到待判事实上才能保证严丝合缝、合情合理?几乎任何法条,若不经解释则无法适用。这样明白的道理竟然深藏在我的潜意识里,而在我的显意识里呈现的,竟然是:我对法条的想法和解释是理所当然的,他人也是如此想的!看了此书之后明白了,任何案件事实本身均需要经过抽象化、绝大多数法条都需要经过具体化,才能彼此相互接近(恩吉施所谓的“眼光往返流转”),最终达成法条的涵摄功能,作出正当的个案裁判,实现制定法的法效果。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改变了我的想当然。可以说,此书几乎能够给每一位学法者走向实务操作提供先进的利器。在此书中,作者介绍了现代各种法律适用方法之争,提出了“法学”的定义在于“处理规范性意义下的法规范为其主要任务的学问”,阐释了案件事实的形成过程、法律的解释方法等内容。这是一部论证个案裁判、司法决定的合理性和有针对性的、深入的辩护策略的奠基性的优秀著作。其他的名家著作,如果有时间有精力,可以一读。推荐几本:王东岳《物演通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伯尔曼《法律与革命》、柯克《美国秩序的根基》、《四书》、熊十力《原儒》、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费孝通《乡土中国》。这些书,对于开阔视野,全面了解世界和中国,明晰传统与现代的承继关系均有所裨益。(二)如何阅读?前些年读了一些书,花钱买了不少书,但是对于读书学习法律知识,始终有一种门外汉的感觉。后来看了国内外一些大家对于读书的个人体会,深受启发,总结出来,分享给痴心的学弟学妹。第一,阅读应当有所选择,千万别读二流以下的书。这是近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徐复观先生的切身体会,也是我这样菜鸟的切肤之痛。二流的书,包括一些比较著名学者的论文集、随笔,初学法律者也许甘之若饴,但是回头看看,往往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得不偿失。个人意见,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前10余年,大陆学者在大陆出版的法学学术书籍中,精品太少,很多类似于街头小报、杂文集。初学者在这方面一定瞪大眼睛,提高分辨能力。一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曾经提到了这个问题:有的英语好的学者直接从外国拿来学术观点和分析,当作自己的理论;英语不好的直接从港澳台拿来,真正原创性的有世界影响的学术主张并不多见。所以建议尽量选择国外名家的专著。如果本人外语水平高,直接阅读外文原著实在是最好的选择。次之,选择国内法学大家名家在较早时期翻译的著作。由于译者的水平不同,不同的版本对初学者影响很大。以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为例,曾经见过三个译者的不同版本,读起来的感受差别巨大。第二,切忌浅尝辄止,贪多求快。曾经见过有的同学买书,可谓汗牛充栋。拥挤的宿舍里,他自己放了两三个书架,推测总计有二三百本,但是到毕业的时候,书架上的书很多尘封了,读过的书也像新的一样。我的导师曾经谈过读书的问题,至今记忆犹深。他说,读书最忌讳之处在于:别人问他看过某书没有,他信誓旦旦地回答看过了;别人再问这本书写的什么内容,他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来!别人说是不是写了什么什么内容?他一拍脑袋说“哦,对对对,是的是的!”这样的读书其实不是读书,简直是在浪费时间!自己似乎废寝忘食,弄得痛苦无比,其实一点收获都没有。在读书的过程中,也许有所体会,但是随后就忘得一干二净,自己折磨自己干啥?郑永流老师曾经说过:一本好书,花费几个星期的时间去研究,都远远不够。我补充一句,一本价值不大的书,在上面花费一小时的时间都是浪费。知乎上、论坛上有些帖子所言的“每周看n本书”,应当不能适用于学法者,而只适用于消遣者。微信聊天的时候曾经碰到过一位信心十足的群友,声称自己一年读了300多本书,三番五次要加我。我请教了几个问题后,直接回复他“你还是别加我了”(允许我笑一下哈哈哈)。在此引用徐复观先生拜谒熊十力先生的一个典故:1943年,徐复观身着陆军少将军服拜谒熊十力,请教该读点什么书,熊十力推荐了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说这本书早已读过了。熊十力面露不悦之色,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过了一段时间,徐复观再见熊十力,谈了许多对本书的批评。还未说完,熊十力破口大骂: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这一骂,徐复观称之为“起死回生的一骂”,经由这一骂,徐复观改变了读书的方法,终成为新儒家的一个著名代表人物。我曾经看过马长山先生的《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这本书是20世纪以来国内学者所写的比较好的专著之一。在看第一遍、第二遍的时候,有很多地方看不明白;看第三遍、第四遍,感觉到这本书中理论的丰富、论述的细致;看到第五遍、第六遍终于有所体会;看到第七、八遍以上,才对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之间的推进关系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前前后后,在这本书上拖了一年多的时间。看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也是这个体会(那种认为此书“浅显易懂”的观点,不敢苟同,难道是我真的太笨了吗?)。第三,要讲求方法。试举几种。一是读书的过程中做读书笔记,对书中的关键观点、词句展开自己的分析,此时可以在书中的空白处留下足迹。二是做小卡片,把书中的一些精彩的论述或者词句摘抄下来,在卡片上注明出自哪本书哪一页。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经常复习,而且以后写论文的时候方便引用,免去了许多查找的功夫。三是经常交流。可以跟同学开读书会,也可以在论坛、群交流看法。闷头读书有如闭门造车,多多听取不同观点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要经常练笔。书读得再多再细,如果不能落实到纸面上,那就是茶壶里煮饺子,而且,思绪得不到整理,杂乱无章,很快会把学过的内容忘光。大学的时候,本系一个同学从大二开始就在各类刊物、网站上发表小豆腐块,当时我虽然羡慕,却没有警醒,依旧埋头于自己手中几本教材不能自拔。现在,这个同学已经成为国内著名学者,我却仍然在某个单位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初始练笔不限形式、不限体裁、不限字数,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下手,随笔、杂文、论文、评述、综述都可以选择。发表以后,不要害怕批评,因为任何批评都可以促进分析论证的全面深刻或者心理素质的强大,如果你已经对网上的杠精视若无睹,心中不起任何波澜,那么恭喜你,人生已经成功了一半。建议学法者从写随笔入手,就某一个现象、案件、热点结合所学发表看法,只要观点犀利独到、论证深刻有力、语言新颖风趣,不愁没有受众,更重要的是,这是夯实法学知识的重要一步。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试着写学术论文。论文是反映学术水平的最重要指标,要求很高。从实体上来说,一篇有见地有价值的论文所涉及到的,必定是他人未能涉及或者论述不够深刻有力的领域。郑永流先生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做学术,首先要找到别人理论的终点,并以此作为你的起点。但是找到别人的终点就是一个非常困难非常艰苦的过程。所以,写论文必定是建立在大量阅读并对某个学术领域非常熟悉的基础之上。从格式上说,论文涉及到结构、排版、字数、字体、字号、引用、注释等很多问题,每一个小问题都有具体详细的要求。建议,从最初开始,就养成注重格式的习惯,以免发表论文时丢三落四。如果你在法学论文上能够应对自如,下笔有如神,恭喜你,大功告成!二、深入部门法学习据说,每年大学毕业的时候,都有不少人回想起自己大学四年热衷于觥筹交错、游山玩水、谈恋爱、玩游戏,法律知识却一无所得,都会失声痛哭!如果这几年没有打下深厚的法学基础,却能在各个部门法上用力日久,毕业时总有收获以撑撑门面;如果仅仅在人际关系或者情商上费时费力,以后或许会在工作中取得成功,但是,底子空虚会让你无比遗憾!不管以后是从事司法实务,还是律师实务、企业法务,各个部门法的学习都是重中之重。这其中,适用范围最为广泛、同社会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当属民法、刑法、行政法以及民诉、刑诉、行诉三大诉讼法。对于部门法的学习,我实在是惭愧得很,仅仅对民法和刑法学习谈点体会吧。(一)民法学习体会在学习民法的时候,大学老师上课时照本宣科,自学又不得其法,几年下来跟没学一样。读研时听了江平老爷子慷慨激昂的演讲、台湾学者曾世雄先生的诙谐幽默和娓娓道来,以及方流芳等学者的论道,才初步了解民法学的根基之深、范围之广。如果按照“民商合一”来立论,还包括了公司、票据、海商、破产等等,距离现代生活更近,距离亲身感受却更远,一下子难度更大了。那么民法学习应当注意哪些方面?1.直奔民法学高峰,别在山谷徘徊民法学先进和发达的国度主要是法国和德国,以德国为甚。法国缔造了反映自由资本主义观念的2281条《法国民法典》,拿破仑奉为“圣匣”。他在被囚禁于圣赫勒拿岛的时候,回忆起自己亲自参与制订的这部民法典时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我一生中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多次胜仗,因为滑铁卢之战抹去一切美好的回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们忘记,他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拿破仑民法典》。德国人以善于理性思辨著称。自蒂博特和萨维尼于1814年开始进行民法典的论战,历时80余年,直到1896年才正式出台反映垄断资本主义观念的《德国民法典》,洋洋洒洒2385条。《德国民法典》创造出“潘德克吞”体系,抽象出“意思自治”“法律行为”等概念,引领了全世界民法典的发展方向。想要深入学习民法,可以围绕法、德两国的民法研究,尤其是要关注成为法德民法共同根基的罗马法、查士丁尼《国法大全》。对于国内法学研究而言,可以重点关注民国时期的著名民法学者史尚宽、梅仲协、王宠惠等学者的理论著作以及当代学者江平、王泽鉴等学者的作品。推荐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王宠惠《德国民法典》。2.加强案例研讨,切勿闭门造车民法学说到底,还是一门应用的学问,不管学说如何高深,总归是为案件解决提供理论指引。因此,时时关注热点民事案例,或者到“中国裁判文书网”等网站查找、研讨典型案例,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我学习民法的时候,曾经对“孳息”的确定和归属产生疑问。比如:果树上的果子应当归谁所有?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坑”啊哈哈!果树上的果子还不是法律上的“孳息”啊,在没有其他约定的情况下,当然归果树的所有人所有了。至今对一个案例记忆犹深:张某养了一头牛,送到县里的肉联厂杀掉。他跟肉联厂达成一项约定:杀掉后,牛头、牛皮、牛下水归肉联厂所有,牛肉按每斤若干元的价格卖给肉联厂。工人在处理牛下水的过程中,发现了50克牛黄,卖给药店后得款若干。张某听说后,索要出售牛黄的钱款。问:出售牛黄的钱款应当归谁?当时法院判决张某与肉联厂平分。这个案例曾经引起热烈的讨论。一些法学名家也参与进来,各抒己见。有的主张依张某产生重大误解为由,可以行使撤销权,要求肉联厂返还;有的主张肉联厂依先占原则取得所有权;有的主张牛黄属于天然孳息,应当归原物所有权人所有。我非常赞同第三种意见:既为孳息,应当归原物所有权人所有。简单分析一下供各位批判。(1)牛黄属于牛身上长出来的好东西,既然已经脱离牛,应当属于天然孳息。要知道,只有同原物相脱离,才叫“孳息”;如果还未脱离,那也是原物的一部分,是不能称之为“孳息”的,当然谈不到归属的问题。(2)牛黄只能在活牛身上长出来(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实在内含大学问),死牛或者一堆牛下水摆在那是不长牛黄的,只能长苍蝇啊!因此,在对其没有另外约定的情况下,牛黄应当归属于活牛的主人张某,而不是死牛或者牛下水的主人肉联厂。案例是活生生的生活事实的再现。如果一味地低头拉车,而不会抬头看路,辛苦学到的东西必然空泛无着。曾经问过一位英国留学归来的学姐:你们硕士期间学习什么?她说:从进校开始就研读案例。这种学习方式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后来想想也正常,——那是判例法国度的必然作法。对于目前大陆法系倾向明显的国内的民法学习,其实也不能脱离这个路子,毕竟,诸如“诚信原则”“缔约上过失”“揭开公司面纱”等概念、原则或者相关规定的出台,很大程度上不正是基于相关案例提出的挑战吗?在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不断接近的今天,判例法的归纳方式也应当为大陆法系借鉴吸收,这是确保同样案件同样解决的必由之路。(二)刑法学习体会民法的内容包罗万象,错综复杂,逻辑结构似乎并不清晰,对于像我这样的反映迟钝、脑子进水的笨鸟,学起来真是头疼。但是刑法的层次就清晰多了:犯罪、刑事责任、刑罚。而且,打打杀杀的多刺激多好玩儿!不要想象经常接触血腥的图片会吃不下饭,看几次习惯了就好了。对于刑法学来说,近些年可以关注的一个重大现象就是犯罪构成“四要件”向“三阶层”的转变。我国自从1979年刑法典开始,在犯罪构成方面即采用了前苏联的“四要件”: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一脉相承近30年。代表人物包括陈兴良、赵秉志等。本世纪初,以张明楷先生为代表,主张“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的“三阶层”理论强势登场,并在司法考试当中全面铺开。对于有志于刑法理论研究的同学可以特别关注。1.全面搜索法律法规在刑法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法律的共通方法比如上面所说的之外,一定要关注与该法条、该罪名有关的所有法律法则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注意法规、司法解释尤其是各种特定罪名的解释、立案标准、量刑意见的协调对接,各种法规适用的先后顺序、是否仍旧生效等等事项。对于刑法适用而言,《刑法典》其实仅仅规定了原则性的框框,比如第234条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个简单罪状如果不能结合各种理论、司法解释、立案标准、量刑意见,简直不能适用。以伤害案件的办理为例,涉及的法律法规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公安机关鉴定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执法细则》《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等等,甚至还需要查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相关的会议纪要、各地区法检的配套规定等等,工作量远远超过对《刑法》相应法条的理解。在此,必须注意法律法规之间的逻辑性、兼容性、补充性问题,注意效力高低、生效失效时间等问题。所以,一个刑事案件的办理,需要的能力是综合的,知识面要宽,考虑问题要全面,一个关键性的法律法规未能注意到,都可能导致冤假错案。学习法律,岂是易事?再举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为例。《刑法》对附带民事诉讼没有规定,因为这主要属于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但是《刑法》第三十六条作出了赔偿经济损失的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注意“赔偿经济损失”与“赔偿损失”之别,这可是法考经常考的知识点!答不上来的“咣咣”撞墙!)。但是对于赔偿经济损失的范围、数额等事项未作任何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明确了被害人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进一步明确“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该《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进一步明确了赔偿数额: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也就是说,对于一般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而言,未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列入赔偿范围(在制定该规定时考虑到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数额比较高,如果列入,往往使得附带民事诉讼被告更加难以赔偿到位,所以将这几项排除)。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保六安市分公司与李福国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请示的复函》中明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3条规定的“人身伤亡”所造成的损害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另外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交通肇事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赔偿范围问题的答复》明确: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未能就民事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和解协议的,无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是否投保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均可将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纳入判决赔偿的范围。可见,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办理,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一个罪名下面好多陷阱,稍有不慎就会翻车。交通肇事罪罪名本身就存在着立案标准、量刑意见、同危险驾驶罪的区分与选择适用、附带民事诉讼等问题,涉及到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诸多领域,多个司法解释、意见、纪要,法理学中规范效力、合目的性解释、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等理论……法条浩如烟海,你因何偏偏钟爱那几条而排除了其他法条?谈恋爱时的选择对象都比这个多吧?你如果证明并非是自己的偏执(比如“肚子痛”哲学)而是科学论证的结果,那么是如何做到的?可以想见,想把这一个法条学明白,需要的时间与精力简直不可想象。但是,惟其如此,才会真正学到知识,才能实现理论与实务的对接,而非仅仅学到点杀L绝技。2.格外注意罪名区分标准多个罪名的区分,比如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和故意杀人既遂、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未遂,在司法实践中往往比较困难。此时,掌握相应的区分标准是十分重要的,这涉及到罪名认定并直接影响量刑。对前述两罪名而言,可以参考的标准包括:使用的工具、打击的部位、打击的力度、事件的起因、双方的关系等等。依此标准,使用木棒多次用力打击被害人头部,虽然未能打死或者经抢救脱险,但是单纯从客观方面来看,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未遂比较合适;同样的行为,但是打击没有固定部位,而是一通乱打,或者刻意避开头部、胸部等关键部位,即使被害人死亡,还是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比较合适。前几年曾经有个真实案件。一个护士砍自己男朋友30多刀,但是刀刀避开关键部位,所以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类似的情况在盗窃、侵占、诈骗等罪名中比较常见。要注意的是,相关罪名的区分标准不能僵化适用,而应综合考虑(基于此点,我始终觉得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尤其是裁判过程中的作用有限)。上学时在学到犯罪主观方面时,一个案例曾经争论了很久。嫌疑人在朋友家玩,看见一支气枪。他拿起枪,推上铅弹,打了几枪,感觉没什么意思。看到前方不远处有几个小孩在土堆旁边玩耍,于是设想打到土堆上,造成尘土飞扬,吓一吓他们。他一枪出去,不偏不倚,把一个小孩打死了。对其应当如何定罪,是间接故意杀人还是过失致人死亡?同学争论得很激烈。那时候刑法老师说了一句经典的话:男同学判断罪名往往比较准确,即便错了也容易改过来;女同学则相反,如果认定错了,会一条道跑到黑,很难改过来。我把这句话记得很清楚哇,因为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比较合适啊!3.注意各个术语的特定含义及当下个案的适用问题比如,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作为盗窃罪的入罪标准,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何为“凶器”?必须解释后才能适用。不管怎么解释,请在刑法中坚决排除女性独有的2个宝贝,那绝对不是“凶器”的!容易理解的是,携带管制刀具、枪支认定为“凶器”问题不大,那么,一个水暖工下班时候穿着工作服,身上挂着螺丝刀、钳子、扳手等工具,临时起意,趁人不备,夺取了一个美女的包包后跑掉,是否应当认定为抢劫罪?这样的问题,绝对不是背诵几个法条或者司法解释、看过几个案例就能够解决的。我们现行的法律法规是用常用的数百个汉字编纂而成,由数量如此之少的字符来概括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必然造成一词多意,因此必须结合当下个案作出合适的解释。在解释的过程中,可以参考的资源主要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先例以及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的特定理解或者风俗习惯等等。在此,为了解释的合理性以保证案件得到公正解决,并且案件的裁判方案能够得到事后审查,还是推荐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这本书是整理思路以尽可能保证案件解决方案科学合理的重要参考用书。三、充分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作用毋庸讳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既可以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开阔视野,也是理论对接实践的一个良好渠道。法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到公检法、律师事务所、企业进行实习,或者参与导师科研、进行田野调查、组织模拟法庭。强世功先生到陕北衡山县曾经的“法律不入之地”观摩“炕上开庭”,可以作为法学生从事社会实践的一个优秀典范。在此,可能会有法学生认为,去实习都是从事订卷、打字、整理材料等事务性的工作,没啥意思,学不到什么。个人觉得这种想法实在大错特错。不要说是实习生,就连刚入职的正式工作人员,也不可能立刻在法庭上“舌战群儒”,都得经历像师傅带徒弟的过程,才能慢慢上手。只要自己在从事事务性工作间隙多看卷、多思考,闲暇时间跟师傅多请教,肯定能够学到不少在书本上、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判决书》的实际写作方法。四、结语写这篇长文挺累,看这篇长文肯定也不轻松。但是,可以想象,法学的学习比写这篇文章要难千万倍。还是那句话:法学是个终生的事业!如果你想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请拿出浓厚的兴趣、坚定的意志和百倍的信心!
原文回答:作为一名从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我很诚恳地说,国内国外的新闻都需要看,因为兼听则明。不是所有的国内新闻app都非常糟糕,毕竟国内的记者比国外的记者更了解中国的社会情况。但是只看国内的新闻也是不够的,尤其是使用一些大众化、用算法推出的新闻APP。在我正式推荐好的新闻APP之前,我想先吐槽一下几款现在被广泛使用的新闻APP。所有非新闻科班出身做出的新闻APP都是“内容上的外行”,以“技术”淹没新闻质量。在中国,根据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分为三种:一类资质、二类资质和三类资质。其中,只有获得了一类资质的新闻网站才能获得国家主管单位颁发的记者证、才具有合法的采编权、才能做原创新闻。而二、三类资质的媒体网站则不能获得国家主管单位颁发的记者证、不具有合法的采编权、不能做原创新闻,只能采购一类资质新闻版权进行转载。一类资质新闻网站包括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全国性行业新闻网站和部分新兴新闻网站等三类。比如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均获得了一类资质,而获得了一类资质的新兴新闻网站目前全国仅有两家:澎湃新闻和封面新闻。而新浪、网易、凤凰、腾讯、今日头条等商业门户网站,都属于二类资质网站。因此,真正在一线从事专业新闻报道的,还是传统媒体。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依靠算法推出新闻的今日头条,还有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新闻,都是谣言和假新闻的重灾区,完全不顾新闻真实性,只是博人眼球,什么乌七八糟的都有。看这种新闻无异于浪费生命。另外,像zaker、Filpboard,这种舶来品,本人亲测,虽然订阅服务很好,但是内容还是转载为主,而且瀑布流模式非常容易让人陷入信息爆炸中,产生信息焦虑感,所以仍旧不推荐。综上所述,以上的新闻APP最大的问题在于将你淹没在信息流中,没有获取信息的质量可言!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对新闻都质量要求的人,你渴望看到更加有水平的新闻报道,建议你先摒弃上面的所有APP。然后,我先推荐一些国内的:1.澎湃新闻新闻业界的都知道“澎湃新闻”,它是上海报业集团在2014年上线的新闻APP,是整个上海报业从传统媒体转型到新媒体的一次大动作,在新闻学界和业界都是一次大事件。澎湃的新闻完全都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记者一线采编而得,这些记者都是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老手,报道的客观性和采编的水准,比一般的网站小编胡诌、搞标题党不知道要好多少倍。而且,澎湃的界面UI设计也非常独到,字体都是设计的,而且新闻栏目分类也别出心裁,它“专注时政与思想”,是硬新闻的主战场。2.界面——专注财经新闻界面新闻是“澎湃新闻”的兄弟媒体,来自上海报业,联手小米科技、360、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联想弘毅、卓尔传媒推出的新一代财经商业新闻网站。“界面”有一支实力强劲的原创报道团队,他们曾参与创办《经济观察报》和《第一财经周刊》,团队骨干还来自《华尔街日报》中文网、《财富》中文版、《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周末》、财新传媒等。2018年2月28日消息,中国财经新闻和信息服务领域独角兽诞生,上海报业集团宣布界面新闻与蓝鲸、财联社正式完成合并,新集团名为界面·财联社,定位为由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持有A级新闻牌照的主流财经新闻集团和财经通讯社。(此段话为2018年3月1日更新)3.财新网——深度报道大牛财新主推了两款app,一个是财新网,主要是将一线采编的新闻第一时间发布在财新网APP上,还有一个是《财新周刊》,主打深度报道。4.新京报2018年年末,新京报也正式开启全面数字化之路——新京报APP上线。可以说,到了2019年这个时间,国内在一线新闻报道的纸媒转型的出色媒体,我只认两家,一个是澎湃,一个就是新京报。如果有人关注深度报道,应该有看过新京报“我们”视频这个栏目,“我们”视频是新京报与腾讯合作的视频新闻项目,栏目口号简单直接:“只做新闻,不做其他”。新京报有一个公众号叫“新京报传媒研究”,内容更新的质量很高,常有国内外一手行业资讯分析,这说明新京报一直在好好汲取行业优秀的养分,在好好做新闻。(PS:此处为2019年1月22日更新,替换了原来推荐的凤凰新闻,现在的“凤凰新闻”APP已经被算法占领,内容没法看了,果断弃之。)5.端传媒端传媒是香港的一家数字媒体机构,它报道香港的新闻和国际新闻较多,对于中国的报道也常常令人眼前一亮。它的客户端一般在网上直接搜索是搜索不到的,ios端可以下载,但是使用还是需要技术工具(大家都懂……),不过可以选择电子邮件订阅服务。PS:端传媒官网地址:端传媒下载地址:国外的:1.Google新闻我们对于国外新闻APP的需求主要在于可以看到,所以是不是算法推荐还是专业媒体在做,就不是最重要了。2.BBC News专业媒体,不解释,英文好的看BBC的报道,尤其是深度报道,会有看小说的感觉(因为记者文笔流畅,还有就是外国媒体报道的方式就像讲故事,不像国内有的报道……)。3.The 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常常赢得普利策奖的美国报纸,严肃刊物的代表。在国际形势媒体营收都日趋下降的情况下,纽约时报的数字付费订阅人数还在连年增长,并为它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这一点便可看出,《纽约时报》的报道质量上乘,赢得了极强的用户粘性。(PS;此处为2019年1月22日更新,删除了华尔街日报,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地区和领域局限性过强,因此删除不再推荐。)更新内容:现在我开始关注另外一些比较专业性的新闻APP,在此推介给大家。1.彭博商业周刊这是一本美国商业杂志,隶属于彭博新闻社,它的中文版内容主要是有关世界经贸、投资、金融、营销、科技和新兴产业、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权威信息,很多是选自原版杂志内容。它的付费内容文章含金量很高,主要是商业洞察。我平时也阅读36Kr、虎嗅这类媒体,个人认为彭博商业周刊比它们新闻质量更高一级。2.经济学人·商论《经济学人》四国际顶尖的商业杂志,杂志主要关注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商论的内容是从《经济学人》周刊的商业、金融和科技版精心挑选的,由通晓中英文的编辑在保留原文风格的前提下,把它们译成中文。月更,中英文一键置换,很方便。3.国家地理虽然不算是新闻APP,但是仍旧想推荐。这是美国国家地理的APP,每天精选12张左右的摄影作品,记得下载时只需付费1元,是名副其实良心APP。再次更新(2019年1月22日):前些日子翻看自己大学期间新闻课的课堂笔记,里面记录了当时传播学老师说的一句话:“从同学们的课堂发言可以看出,我们大部分同学在信息上还是弱势群体。”现在我已经工作了,重读这句话,越感受到这句话中老师对我们在信息获取上是“弱势群体”的评价的分量。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太容易对信息产生麻木心理了,“别人”推什么,我们就本能式不加选择地接受,或者被算法标签化的“兴趣”,局限住自己了解更广阔层面的可能。这样是不行的。这次,我再补充推荐一些好的资讯网站(平台):1.The New Yorker(纽约客)一本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好杂志,尤其出彩的是非虚构报道。国内很多优秀的非虚构作者,都喜欢把这本杂志的作品当做材料学习。官方介绍:《纽约客》是一份美国知识、文艺类的综合杂志,以非虚构作品为主,包括对政治、国际事务、大众文化和艺术、科技以及商业的报道和评论,另外也会刊发一些文学作品,主要是短篇小说和诗歌,以及幽默小品和漫画作品。2.The Atlantic(大西洋月刊)《大西洋月刊》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杂志之一,一本有关文学、政治、科学与艺术的杂志,第一期出版于1857年11月。《大西洋月刊》坚持无党派、无偏见原则,对于任何事物采取一种超然、充满智力性、幽默的、有艺术感的态度。它拒绝将自己置于任何派系中,但它将永远会与拥戴自由、国家进步、荣誉这种信念的人在一起。(来自360百科的介绍)最后,统一回答很多私信我的知乎用户:如何能够下载到端传媒、有的网站打不开,这类问题我不负责解决,应该自己主动去找方法,知乎也有相关话题。吐槽一句:伸手党最大的问题就是思维懒惰,看了答案即便下载了,也不会成为信息获取的主动者和思辨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公司业务发展思路及措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