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新网一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如何发力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2-12-30 23:04
来源:
央广网发布于:北京市
12月30日,新网银行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分行营管部指导下,发布了最新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全面披露了业务发展和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情况。这是新网银行披露的第二份全面环境信息报告,作为新一代数字原生银行,这次新网银行披露了大量数字技术在促进普惠金融低碳绿色发展方面的应用情况。
记者获悉,据独立第三方机构核算,截至2022年6月末新网银行累计实现碳减排129.51万吨,其中线上零接触服务减少客户碳排放124.77万吨,全电子化进件及无纸化办公累计减少纸张消耗23.68亿张,相当于碳减排4.74万吨。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新网银行的各项数字金融服务帮助客户减少出行19.19亿公里,减少纸张消耗5.34亿张,减少碳排放36.13万吨。
拔头筹碳中和银行成鲜明标签
新网银行将建设碳中和银行作为自身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在2021年12月发布的《首次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中便提出了相关计划。报告显示,新网银行明显加快了碳中和银行建设步伐。2022年9月,该行聘请独立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成立以来的经营活动碳排放情况进行了全面回溯核算。新网银行采取全数字化作业模式,开业以来其线上业务和无纸化办公累计减少了大量碳排放,而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全部碳排放仅1万余吨。对此,新网银行通过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购买相关环境权益指标,对历史经营活动产生的碳排放一次性进行了全部抵消处理。
此次碳中和行动,使新网银行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经营活动全面碳中和的法人银行机构,更在其“数字、普惠”发展特征之上增添了“零碳”新标签。新网银行还提出了“永久碳中和”的绿色发展目标,未来将按自然年度中和当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碳排放。
数字化普惠金融的低碳密码
新网银行坚守普惠初心,坚持“两个只做”,只做主流银行不能充分服务的客群,只做用技术能够管控风险的业务。将“朋友圈”定位到三四五线城市和乡村,将小微企业、个体商户、新市民、三农客户添加为重点“好友”,客户数已突破7000万户。
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服务能力,新网银行能够为海量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而且与客户的业务、服务“互动”全部在线完成。数字化服务是典型的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新网银行的数字普惠金融业务,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
在疫情反复扰动情况下,小微企业、个体商户、新市民、三农客户等群体亟需金融纾困。新网银行利用全在线、“非接触”服务优势,穿越疫情阻隔,不间断提供“空投”服务,发挥了金融保供的作用。同时,金融纾困服务,也是降碳行动。报告显示,新网银行在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累计向新市民客户群体发放了线上贷款4853.12万笔、1652.99亿元,实现碳减排11.69万吨;向个体商户及小微经营主体发放线上贷款292.55万笔、245.08亿元,实现碳减排6985.34吨;向现已全部脱贫摘帽的全国原832个国定贫困县客户发放线上贷款994.51万笔、299.68亿元,实现碳减排26790.58吨。
新理念引领全面向绿发展
“践行‘双碳’战略,共建绿色家园应该成为每一家企业、每位企业家的共识和责任,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据新网银行行长江海介绍,新网银行持续践行“双碳”战略,将绿色发展上升至全行发展战略,各领域全面“向绿进军”。
新网银行全面引入了ESG理念,于2022年4月发布了首份ESG报告,全面披露了在ESG领域的发展规划、工作措施和相关成效,成为国内首家正式对外披露ESG报告的民营银行。同时,新网银行还积极响应国内外气候和环境倡议。此次发布的环境信息报告显示,该行已启动了气候友好情况试评价工作,依据《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气候友好型表现试评价》标准,从多个维度开展了气候友好型绩效试评价工作,全面梳理、展示了自身在气候友好型工作中所采取的工作措施和未来计划。该评价体系共由47个二级指标组成,新网银行目前已覆盖40项工作要求,覆盖率达到了85%。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原标题:碳减排近百万吨 新网银行力争成为四川“碳中和”先行银行12月10日,新网银行在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的共同指导下,按照《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编制并公开发布了《首次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全面披露数字金融节碳成效和科技创新研究成果,并提出力争成为四川“碳中和”先行银行的绿色发展长期目标。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新网银行各项线上业务助力客户出行和自身运营的碳减排效果明显,经第三方专业机构测算,已累计实现碳减排量93.38万吨。  数字驱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乘着国家支持设立民营银行的政策东风,沐浴着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阳光,新网银行重视科技研发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争做数字科技创新助力普惠金融发展与落实“双碳”战略的实践典型。 金融活动中的经营用电、通勤差旅、业务办理等诸多行为都涉及到碳排放。“数字天生是低碳的”,新网银行行长江海表示,作为新一代数字原生银行,新网银行从成立第一天开始,便将“数字驱动”理念深深融入进智能营销、敏捷作业和数字风控等环节。目前,新网银行已经构建起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运营闭环,99.6%的贷款已实现系统自动化审批。 “客户少跑路,数据多跑路”,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云端“随叫随到”服务。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新网银行为用户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机构运营和客户申贷过程中的碳排放和碳足迹。报告显示,单从纸张消耗来看,近五年来,新网银行的全线上作业模式已节省了超过18亿张纸,充分实现了业务发展的节能环保。 产品创新,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依托先进技术和监管许可,新网银行研发出了“好人贷”、“好商贷”、“好企e贷”等多款数字金融产品,均采用纯线上、零接触、无纸化方式作业。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新网银行仅通过线上开展这三款信贷产品业务,就累计减少了约35.15万吨碳排放。 根据测算,新网银行“好人贷”产品节能效果抢眼,单产品累计减排35.1万吨。从用户角度看,“好人贷”极大地改变了借贷流程与资料填报方式,不仅为用户节省了排队、等待放款的时间成本,也减少了申贷过程中多次往返带来的碳足迹。从银行角度看,全线上化作业模式不仅节约了大量人工尽调、审批成本,也减少了产品全流程运营中的纸质材料等耗损,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除此之外,新网银行还持续加大绿色信贷的倾斜力度,基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绿色供应链等场景,开发了数字普惠型的绿色消费信贷产品——“绿行贷”和绿色经营信贷产品——“绿e贷”等专属产品,以绿色金融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科技引领,多项专利助力节能降耗新网银行碳减排近百万吨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坚实的技术后盾支撑。报告显示,新网银行注重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数字型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近70%,开业以来在数字信贷、非接触服务、反欺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累计提交专利成果申报300余件,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银行业前列。 近年来,开放商业模式与数字化风控体系的发展,使银行“全在线展业、全实时风控、全客群开放”成为可能。新网银行发挥科技优势,已迭代升级信息科技系统,增设绿色信贷标识系统,精准识别绿色信贷申请并给予相应优惠措施支持。 新网银行注重技术减排,在抵押物价值自动评估、离线决策、实时计算、档案管理等领域研发的多项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降本增效,也实现了节能减排。报告显示,新网银行基于减排效应比较显著的10个项目进行测算,在系统部署前碳排放量共计6,730.23吨,在部署后仅为423.06吨,平均减排比例高达93.71%。 持续深耕,争取成为四川“碳中和”先行银行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如果说数字经济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催化剂,那么金融科技便是助推绿色金融的核心引擎。 作为新一代数字原生银行,新网银行将会继续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业务发展全流程,借力不断革新的数字信息技术,持续提升数字化运营和综合应用能力。同时,新网银行已在探索基于新技术建设个人及企业碳账户,精准记录个人及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并将碳排放情况纳入贷款风险评估体系,制定差异化的积分激励与金融扶持措施。 新网银行已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绿色发展计划,将在绿色发展上持续深耕。根据报告披露的信息,新网银行将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合作,动态实施碳减排措施,逐步实现经营活动、拓新展业中的碳中和目标,力争成为四川“碳中和”先行银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1/10热门推荐
收起
@@~$$
更多>@@=value.teacher && value.teacher.name$$@@=value.title$$@@=value.publish_time$$
@@~$$
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在绿色金融方面如何发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