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上除了物质一无所有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2017-09-06 18:59
来源:
普惠家
◆◆◆
这是 小宝札记第 36篇
一年又去四分之三,
各大城市开始发布幸福指数,
但我们的幸福指数似乎已陷入怪圈:
收入越来越高,但幸福感却越来越低。
为何越富有反而越不幸福?
因为追求幸福的方法错了。
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
你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当你越依附某个东西、某件事情、甚至某个人时,
你的幸福指数就会越低。
01
调查发现:
人并非越有钱就越感幸福
日前,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
发布了2016年度《幸福中国白皮书》,
绘制了2016年“中国幸福地图”。
令小宝吃惊的是——
排在“幸福城市排行榜”
第一位的是四川泸州,
而北上广深则排在了百名以外。
该报告通过将社交媒体上的
词汇按正面和负面、积极和消极、
幸福和不幸福进行比较,
得出各城市幸福指数值。
南方人普遍比北方人更幸福

大城市的幸福感都去哪儿了?
看,幸福指数TOP6的城市

原来,越有钱不一定越幸福

由此可见,
幸福感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
对于经济仍不发达地区,
经济越发展,人民越幸福;
但对于已经比较发达的地区,
应在其他与幸福相关的因素上
投入努力,增加幸福感。
进入21世纪,人类财富增长了,
物质丰富了,寿命延长了,健康改善了...
但是,人们的快乐和幸福并没有增加,
心理健康水平反而在下降。
主观幸福感,却成为人类生活的最大挑战!
02
追求幸福的方法
会直接影响你与幸福的距离
出乎意料,
世界著名高等学府
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
不是时髦的经济学课程,
也不是实用的法律课程,
而是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幸福课”。
“幸福课”为何在哈佛大受欢迎?
“因为大家过得越来越不幸福。”沙哈尔说。
越来越富有,却越来越不快乐
——已成为全球性现象。
前几年,央视还专门搞了个
“你幸福吗”的调查,
发现老百姓的幸福感
随着经济增长却在下降,
最发达的北上广,
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反而很低。
为何越有钱幸福感反而越低?
沙哈尔说:“因为追求幸福的方法错了。”
以失去自我的方式追求幸福,
只会离幸福越来越远。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
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沙哈尔博士坚定地认为:
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
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03
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
我们通常以两种方式“失去自我”
第一种是“生活给别人看”。
漫画家朱德庸对此有段精彩描述:
“他穿时尚衣服是为了让别人看,
他开的车也是为了让别人看,
他买别墅也是为了让别人看,
他从事的工作也是为了让别人看,
他的孩子送名校也是为了让别人看,
他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展现给别人看
自己的品味或成绩或格调或地位,
所思所想都是以他人眼光作为唯一标准。”
为了刷出“比别人能干”的存在感,
我们终于活成了“别人眼中牛逼的人”。
第二种是“看别人如何生活”。
别人有了豪车,我也想要豪车;
别人有了别墅,我也想要别墅;
别人孩子读名校,我家孩子也要读名校。
为了过上“别人家的幸福生活”,
我们终于活成了“跟别人一样牛逼的人”。
04
通往幸福最大的障碍
正是我们对外物苛求太多
有人说:
“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钱,有了钱就幸福了。”
有人说:
“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权,有了权就幸福了。”
有人说:
“我不幸福,因为我没有名,有了名就幸福了。”
但最终的结果是——
得到钱之后,我们期待更多的钱;
得到权之后,我们期待更大的权;
得到名之后,我们期待更大的名。
得陇望蜀,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
正是因为对外物过于苛求,
才使我们在通往幸福的路上一直徘徊。
05
幸福感并非源于金钱上的满足
而是源于内心的宁静,精神的富足
幸福是什么呢?
这是个很老套的问题,
我想每个人的答案和标准
都不同,说不清,道不明。
幸福是口渴时的一杯清水,
幸福是困倦时的一个枕头,
幸福是寒冷中的一抹阳光,
幸福是饥饿时的一碗米饭,
幸福是成功者流淌的激动的泪水...
但,可以肯定的是,
“真正的幸福不是物欲的满足,
而是内心一种愉快与平静的状态。”
爱因斯坦说:“同一层面的问题,
不可能在同一个层面解决,
只有在高于它的层面才能解决。”
生活本来就太多的诱惑,
太多的追求和渴望,
会让原来简单纯粹的人生
变得迷茫与困惑起来。
渴望金钱、地位、权力...
欲望无止境,对物质过多的追求,
其实,是内心的贫乏,
从而影响着你的生活,
贫富只是比较上的问题。
比方说,最早走路,我要一部脚踏车;等到有了脚踏车,又觉得摩托车比较快;有了摩托车以后,觉得不安全,又想有部四轮的小汽车就好了;有了小汽车,认为这是本国货,有个“外国货”就好了;等到有了一辆“外国货”,又觉得自己驾车好辛苦,有一个司机就好了。
总之,人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所以快乐是随着满足而有的。一个懂得生活的人,一定不会被名缰利锁自我束缚、自我设限、自我封闭,而是像云一样,过得自由自在,做最真实的自己。
人生,是一门大学问,在人生里面要寻找快乐的人生,寻找自由的人生,寻找自信的人生,寻找可以包容的人生。如果可以宽大包容,那时,自我心中自有无尽财富。
热爱珍惜财富,
是获得财富的前提条件,
但不等于财富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
真正的富有不是外在的高额花费,
而是内心的宁静,精神的富足。
尤其是,
作为一名新时代女性,
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
冲破束缚?活出自我?提升幸福感?
不如从戏剧开始,寻求幸福的真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科技越来越发达,人类却越来越迷茫,这是为什么?物质越来越丰盛,人类却越来越不幸福,这是为什么?信息越来越发达,人类的智商却越来越低,这是为什么?本文给你一个不可思议的答案。1这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现象:人类是正在一点点蜕化。下面我们来捋一捋这个过程:在电报没有诞生前,整个人类都靠阅读获取信息,那时世界到处闪烁着理性之光。因为阅读是主动汲取信息,里面没有任何情绪,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推理和判断能力。能在那个时代广泛传播的内容通常已经被多重过滤,平均质量很高。但这一切随着电报的发明而改变。电报让信息变成了碎片化、毫无关联的符号,信息不再具有“持续性”、“连贯性”、“系统性”,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就开始被撕裂。电报时代也让大家从“文字时代”进入了“照片时代”,让“看”取代了“读”,“读”是汲取信息后消化理解,“看”是只要获取信息然后在大脑里形成印记就可以了,“看照片只需要能辨认,读文字却需要能理解”,于是人类的思考能力变弱了。于是我们接收并储存了很多信息,但我们却并没有找到这些信息背后的联系。我们知道了很多事,却没有深刻理解它们。也就是说在电报时代,人们只知道“是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是”。2后来电视的出现,则让大众彻底被动化,“表演”开始取代了“事实”,电视时代引发了全面娱乐化,让理性与大众彻底分道扬镳。一个东西搬到电视上,首先考虑的是它是否有趣、足够的新奇,表演是否到位,故事情节不需要以事实为依据,而是要足够传奇,因为大众对真相并不感兴趣,但是对于传奇却趋之若鹭,这让我们逐渐丧失了对知识、真理的敬畏,开始沉溺于各种表演。为了能够博观众一笑,所有的滑稽式演绎都变成了“合情合理”,人们放弃了思考,毕竟思考需要耗费精力,转而寻求各种刺激。如果说电报把“文化”变成了一种爽口的快餐,而电视则是把这种快餐变得更多更“好看”,更“廉价”、且更易获得。3再后来就是互联网时代了,互联网时代让这种全民娱乐演绎得更加疯狂,因为互联网时代最具革命性的特征是:让制作内容者也大众化了。在电报和电视时代,我们所能欣赏的内容至少都是机构出品的,机构需要具备一定的门槛、水平、资质,且被相关部门所监管,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创作内容了,比如博客、微博等等。于是“制作信息”和“接受信息”的双方都变成了大众,信息传播得更快,因为各种互联网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大家每天都在忙着当吃瓜群众。这时新奇、怪异、博出位的内容更容易进入大家视野,大家每天都在网上寻找各种刺激,一旦几天没有八卦出现,大家就会感到空虚,更重要的是,理性的人都不太喜欢发言,发言的人往往都是偏激、激进的,理性的人越来越少,理性的声音越来越少,即便偶尔出现,也很快被淹没。我们陷入了一种集体的疯狂,实际上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4再后来就是现在的手机短视频时代了,各色人物轮番登场,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这些网红、主播、培训大师竭尽所能地吆喝、表演,疯狂彻底压倒了理性,娱乐彻底取代了思想,地狱空荡荡,妖魔在人间,人间进入群魔乱舞的时代。更重要的变化是:互联网时代是我们主动选择去看内容,但是手机时代的算法推荐,我们已经不需要做选择了,大数据知道你喜欢什么,然后你越喜欢什么,就越给你推荐什么。于是每个人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可自拔。未来很多人就像井底之蛙,只能看到自己头顶的一片天,只能看到推荐给自己的那一类信息。互联网的出现原本是为了打开世界,结果现在却让世界更狭隘了。也因此,未来很多人都会活在“内容茧房”里:一个大约五平方米的笼子里,在里面玩玩游戏,刷刷短视频,看看直播、抢购廉价产品,饿了就点一份外卖。让它们沉溺在各种短暂的刺激和快乐里,被各种内容和廉价的食品填饱。算法可以精准地给每个单元格投放他们最想要的东西,这些人都将像宠物一样被圈养起来,被喂养和投递,并且它们还乐此不疲,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还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小资。这就是未来绝大多数人的宿命!5听我分析完这些?是不是觉的人生一片灰暗?其实,整个人类都在放弃了思想和文明,转而投向享乐主义、娱乐至上。《娱乐至死》里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人类的文明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座监狱,另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场表演。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毫无招架之力,至少你还能做三件事:拔掉插头,关上电脑、放下手机。当99%的人都开始随便逐流,沉溺于眼前的快乐,放弃了独立思考能力,只有1%的人能坚持自己,他们不被带偏,坚持独立思考,他们才是文明的火种,也是人类社会的引领者。希望读完这篇文章的你,能成为那1%的人!毕竟,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成功亦然。人生最难得的是“人间清醒”高手深刻又轻松,庸人肤浅又痛苦!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精神生活匮乏物质生活发达,则科学,文化也就会发达。人本性是贪,恶欲。因为我们的基因片段中就有这些。这是生存累积下来的经验,也是痛苦的源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除了物质一无所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