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以前年度未取年末忘记计提所得税年后如何处理前扣除凭证而没有税前扣除支出,取得凭证后,可以在今年扣除吗?


税收优惠政策、园区推送,更多信息关注《粮饷社综合财税服务》了解!最近财务团队正处于年底关账的关键时期,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还有同事拿着2023年的发票来报销,这无疑给本就繁重的工作增添了不少困扰。面对这种情况,有些财务人员心中难免生疑:“如果我按照规定给他办理了报销,这笔费用是否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进行合法扣除呢?对于那些未能及时取得发票并在2023年内入账的业务支出,应当如何妥善处理和记录才能符合财税法规的要求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粮饷君按不同情形的跨年发票给大家做具体分析:案例1:某公司2023年发生了10万咨询支出,2023年公司已经付款并做账了。借:管理费用-咨询费 10万贷:银行存款 10万在2023年汇算清缴结束之前,公司从对方取得了开具日期为2024年3月20日的增值税普通发票,金额一致。账务处理:不需要调账,公司只需要把取得的发票粘贴到2023年记账凭证后即可;税务处理:这笔费用允许扣除在2023年度,也不存在纳税调整的问题。2、2023年已经做账了,但是2024年5月31日前也未收到发票。实际上,在日常运营中,企业难免会遇到各种无法取得正式发票的业务场景:比如,在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内部培训、讲座或交流活动后,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未能够及时获得符合税法规定的有效发票。税务处理: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应在当年度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汇算清缴期结束前取得税前扣除凭证。以上情况由于缺乏税法要求的允许税前扣除的凭证,因此,这样的业务无法进行税前扣除,只能在所得税汇算时,进行纳税调整。面对这种情况,粮饷君建议企业可以和个人沟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发票入账:(1)使用自然人代开服务在涉及临时性或零散的劳务用工时,企业可引导个人前往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尤其是通过税收优惠园区的政策,不仅能够获得成本发票用于入账,而且税费负担相对较低。例如,在河南税收优惠园区内,个人准备好资料开具发票,即可享受个税核定征收政策,税率最低可达0.5%,整体税负通常维持在2-3%左右。基本所有的行业类目都可以开具,也不用自己跑税务局,全程可以线上协助操作。2、与灵活用工平台签订总包协议在服务行业中,很多人力是外包的。当企业在劳务用工时,如果无法取得自然人代开的劳务费发票,就可以通过灵活用工平台来解决。通过灵活用工平台,企业可以间接与个人建立劳务关系。这样,企业可以取得灵活用工平台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即可凭票扣除相应费用支出。同时,也无需为个人代扣代缴个税,可谓一举两得。流程大致如下:3、注册个体工商户对于长期合作的个人,企业可以协助对方成立个体户,并申请核定征收,可以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同时企业也不用代扣个税,对双方都更有利。注册个体工商户也可以在有税收优惠政策地注册,一样可以享受个人经营所得税核定征收的政策。核定后税费非常低,基本都在2%左右。需要注意的是,个体户核定征收的年开票额有一定限制,一般不超过五百万。根据企业支付情况选择合适的个体户进行注册核定。注意啦: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第十七条的规定:企业以前年度应当取得而未取得发票、其他外部凭证,且相应支出在该年度没有税前扣除的,在以后年度取得符合规定的发票、其他外部凭证或者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提供可以证实其支出真实性的相关资料,相应支出可以追补至该支出发生年度税前扣除,但追补年限不得超过五年。案例2:公司2023年12月签了一份2024年度服务合同2万元,对方2023年12月提前给我们开具了发票。请问公司取得的该笔服务发票,能不能在2023年扣除?解答——不能。账务处理:2023年12月付款时先入预付账款,分录如下:借:预付账款
2贷:银行存款
22024年在实际发生该项业务时再计入对应成本费用科目即可。税务处理:根据相关规定: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所以这笔服务费不能在2023年扣除,按规定应在2024年度税前扣除。案例3:企业2024年2月份收到了一张员工去年日期的费用报销发票,金额2万元,如何处理?拿到发票时: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万元贷:其他应付款
2万元 支付报销款时:借:其他应付款 2万元贷:银行存款
2万元 结转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税务处理:发生的相关费用,在2023年的汇算清缴时(即2024年5月31日前)进行补扣除。最后提醒大家,即使有了发票入账,与税前扣除凭证相关的资料,包括合同协议、支出依据、付款凭证等都需要留存好备查,以证实税前扣除凭证的真实性。本文由《粮饷社综合财税服务》公众号撰写,本内容仅用于参考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税收优惠政策、案例可移步了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末忘记计提所得税年后如何处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