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旭股份发展前景的技术水平相对于其他公司如何?

近期,爱旭股份组织了一场投资者的交流。该公司对于未来市场变化、产品路径及海外融资做了观点分享。Q1:GDR的发行基于何种考虑?未来几年的发展如何考虑?公司:未来几年,光伏行业的高速增长是十分确定的。爱旭通过持续努力,开发出了ABC产品。ABC会成为明星产品,公司会以ABC产品为核心,从电池到组件,再到解决方案,进行快速扩张。从专业电池片生产商,转变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开发目标,是所有场景的前30%的高端客户。同时,会在日本、欧洲等高价值产品市场进行深度开发,并通过GDR发行,向全球扩张。GDR发行会成为公司全球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成功发行后,公司会借助资本力量,在未来五年获得较大增长。未来五年,行业增长率会在20%以上,公司会超过行业平均。Q2:研发中心放在欧洲有什么优势?公司:首先,爱旭是第一个在欧洲设有研发中心的公司。其次,目前所有的光伏理论创新都是来自于欧美,中国的创新还没到这个程度。TOPCon技术,异质结技术,都是来自于海外。其中TOPCon技术的发明人之一,就是我们欧洲研究中心的首席技术官。公司有很多研发人员都是来自于全球各国的优秀人才。Q3:现在各种技术路线以及概念炒作很多很火,公司会更看好哪一种?公司:首先,几年前公司率先发明了“管式perc技术”、“大尺寸电池片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主流技术。这与公司在研发方面持续投入和积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公司在研发方面的实力雄厚,欧洲研究院首席技术官就是TOPCon技术的原创之一。公司的很多产品比世界纪录高,但爱旭不追求这个,公司追求的是量产效率。实验室效率再高,也是“茶壶里煮饺子”,关键是量产效率。ABC产品的量产效率平均已经超过26.5%。公司追求的目标:高效率、高可靠、高颜值、高安全性、低发电成本。公司会依靠核心优势,向上下游延伸。目前54片组件量产功率超过450W,72片组件量产功率超过600W。未来产品平均效率会突破27%。Q4:目前国内高端别墅销量有限,公司未来如何扩大销售规模?公司:我们的目标客户群是所有场景前30%的高端客户。光伏行业未来几年会保持20%~30%的增速,而公司的增长率将努力超过行业平均。这两年的工作主要是把基础打扎实。Q5:公司依靠什么去赢得市场,超越市场上其他产品?公司:所谓《代际技术》就是超过前面主流产品一代以上的技术,对于perc产品,全生命周期发电量要超过10%,发电成本也要降低10%+,才算新一代技术,否则很难形成产业共识。而BC产品可以很轻松的达到这个目标。Q6:珠海产线进度如何?公司:perc产品技术安装只需要一两周,调试一个月即可达标。ABC的难度要比perc高三倍以上。目前所有的情况都在规划之中,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变化。另外,公司确定认为6.5GW产量是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公司也在做各种准备工作,2023年BC产品会有更大的产能扩张,并会适时对外发布。Q7:产品良率是否有更新?公司:良率越做越好。现在应该把目光聚焦于组件良率,而不是电池片良率。现在再讨论电池片良率,是公司方面太不称职了。Q8:GDR融资是用来做什么?公司:主要用于国际化扩张。Q9:公司后面有什么规划?公司:正在做最后的论证、确认各种规划。相信,很快会与大家交流新的规划。公司规划的宗旨就是超过行业平均增速。Q10:出货量是否有清晰指引?公司:期望超过预计产量。Q11:订单情况如何?价格如何?公司:我们的目标客户群就是所有场景中前30%的高端客户。公司会与客户分享高效率产品所带来的溢价。Q12:目前36GW的perc产能未来如何升级?公司:公司十多年前的设备还在满负荷生产。期间发生了很多技术迭代,但公司都能够克服。Q13:未来的技术路线是否有清晰方向?公司:我们对生产设备的维护经验证明,公司有能力对未来生产技术路线的变化进行把控,公司会把好的经验发扬光大。Q14:量产达成在即,公司后续如何开拓海外市场,如何与华为进行深度合作?公司:华为方面如何具体运作,我不太清楚。作为爱旭方面,持续向客户提供高效率、高寿命、高可靠、低衰减的产品是爱旭的使命。高温衰减率低是BC产品最独特的优势之一,其他产品很难竞争。Q15:ABC产品是否能够应用在集中式市场?公司:我们聚焦在所有场景前30%的高端客户。ABC也可以做双面产品,各种产品的双面率分布在40%~70%之间。Q16:公司产品是否对标SunPower产品?公司:我们的ABC产品与其他厂商不是一个技术路线,ABC是全背结产品,其他产品都是半背结。海外专利认证正在陆续进行中。Q17:爱旭产品与SunPower产品相比,在溢价方面是否有竞争力?公司:我们有更高的转换效率,更多的发电量,更好的质量,更美观的产品去获得客户的认可。Q18:公司是否有组件产能?公司:我们一直都有组件产能,但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正在做各种准备工作提升产量。另外公司没有讨论过单独售卖电池片的选项。Q19:公司产品作为钙钛矿底片,是否有什么优势?公司:我们研究钙钛矿多年,在各种钙钛矿技术方向做了大量的实验、量产研发工作。说真话,到现在也没找到一个适合大规模量产研发的理论方向。Q20:ABC电池效率平均是26.5%,那么组件效率是多少?公司:目前54片标准尺寸组件量产功率超过450W,72片标准尺寸组件量产功率超过600W。Q21:公司产品是否是差异化的?公司:特斯拉的产品也有多种型号,ModelS、ModelY等。我们也会有多种型号的产品面市。Q22:公司向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会不会对现有产品的客户造成竞争影响?公司:BC系列产品与现有的perc产品市场有区别,不会有大的冲突。这也是当年研发时初衷之一。
2020-09-15 22:16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凭借在行业中的持续深耕和探索,爱旭股份(600732,SH)通过不断地研发创新和产能优化日渐成为了行业中一颗耀眼的新星。2020年上半年,爱旭股份营业收入36.95亿元,同比增长30%,技术创新价值逐步凸显。
作为技术领先型的全球光伏电池龙头企业,爱旭股份深耕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领域11年,始终秉持“让太阳能成为最广泛使用的经济能源”的愿景,不断寻求光伏理论技术创新与量产技术突破,致力于推动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的不断下降。一直以来,爱旭股份视技术创新为企业的生命线,在量产PERC电池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的同时,也在HJT、TOPCON、IBC、HBC、叠层电池等新型电池量产技术方面展开长期、深入的研究,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形成了对未来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从2016年多晶电池为主要产品转向单晶电池为主,2017年将管式PERC电池量产技术成功应用于大规模生产,2019年全球独家推出“双面双测双分档”技术,到2020年全球首发210mm大尺寸电池,爱旭股份引领了近几年的电池技术革新,促进了“度电成本”的下降,有力推动了光伏行业的发展。
基于多年在技术层面的领跑及对行业的深度研究,爱旭股份近年来的业绩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6~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7%和81%。而在资本市场层面,爱旭股份的股价表现也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同频共振。
深耕精益化管理 产能价值持续释放
随着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常规尺寸电池已明显被大尺寸电池的需求替代,市场对高效太阳能电池需求日益增加,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均围绕大尺寸电池加大产能布局。
2020年上半年,光伏行业经历了快速的产品迭代,156.75mm电池快速退出市场,166mm电池逐步成为市场主导产品,并出现了182-210mm为代表的大尺寸电池产品。基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爱旭股份积极推动义乌二期项目快速投产以及义乌一期、天津一期项目的升级改造,主动调整自身产能结构,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市场对大尺寸高效电池的需求,义乌基地成为全球率先可以量产182-210mm大尺寸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基地。
截至目前,爱旭股份所有15Xmm产线均已升级为16Xmm产线,拥有高效太阳能电池产能已超过15GW,另有在建高效太阳能电池产能21GW,预计2020年底将建成高效电池产能36GW,其中182-210mm大尺寸电池产能约24GW,166mm电池产能约10GW,166mm以下尺寸电池2GW。产能结构的逐步优化,使爱旭股份保持了产品的适销畅销,较好地满足了市场对大尺寸高效电池的需求。
为了持续彰显在高效太阳能电池产业的规模优势,爱旭股份加快产业布局,分别在天津、浙江两地扩张产能。
近期,爱旭股份通过下属子公司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爱旭”)投资建设天津二期年产5.4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该项目预计总投资约22亿元(含流动资金),新增年产5.4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包含公司此前批准投资建设的“天津基地年产1.6GW高效硅基太阳能电池扩产项目”。本项目实施完毕后,爱旭股份天津基地的电池总产能将提升至9.2GW,包括天津一期3.8GW和天津二期5.4GW,进一步提高服务市场需求的能力。在产品尺寸方面,新产能将顺应当前产品大尺寸的趋势,规格将全面兼容210mm及以下尺寸。
此外,爱旭股份下属全资子公司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爱旭”)与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爱旭36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投资协议》,计划在义乌市苏溪镇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投资建设年产36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为人民币200亿元(含流动资金),建设周期预计为7年,将采取分期投资方式实施。爱旭股份将充分利用现有在技术、成本、管理等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建设管理更智能、生产更高效、技术更先进的太阳能电池产能,致力于打造全球“规模、技术双第一”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爱旭股份天津基地和义乌基地已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是国内率先利用RFID、CPS、神经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建设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工厂之一。该智能化工厂的建立,使得公司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原辅材料成本、制造费用大幅降低。
未来,义乌和天津的新建项目将继续优化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加强工艺改进,进一步提高产线智能化程度,实现节能降耗,强化成本控制能力并提升管理品质,合理优化资源,持续全方位提升公司生产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使公司产品成本优势处于行业的前列。
爱旭股份在大尺寸方面的布局,也获得专业研究机构的点赞和认可。东吴证券研报称,展望明年,预计182mm及以上大尺寸组件渗透率持续提升,大尺寸电池存在供需缺口,溢价更为明显,爱旭因前瞻布局将持续受益。国泰君安研报显示,爱旭股份加速扩建大尺寸高效电池产能,快速建立规模优势,满足市场对大尺寸高效电池需求,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提前布局高效电池片 科技创新长效引领
如果说适时调整公司产品产能结构,提前布局大尺寸高效太阳能电池是爱旭股份为未来发展准备充足“弹药”的根基,其对电池技术一直以来的厚道深耕则是领跑行业的王牌。
太阳能电池制造环节是资本和技术双密集型行业,要求企业及时跟进最新的电池制造技术以提升电池效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越高,越有利于降低太阳能发电的度电成本,从而推广太阳能发电的应用。作为技术领跑型企业,爱旭股份在研发、技术层面脚步从未停歇。
爱旭股份在2016年自主研发管式PERC技术并取得量产规模突破,并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从单面PERC升级至双面、SE-PERC、方单晶、166mm、182-210mm大尺寸高效电池等多品类产品,并率先推出了“双面、双测、双分档”技术。围绕管式PERC技术,公司已获得了370多项专利技术,不断引领行业进步。
此外,应用领先的技术优势,积极布局大尺寸电池。截至2020年上半年期末,爱旭股份拥有电池产能约15GW,其中182-210mm电池产能约5GW,166mm电池产能约8GW,166mm以下尺寸的电池产能2GW,产能布局较为合理,优势明显。公司坚持客户需求导向,迅速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产能,为公司未来成长奠定基础。
近年来,爱旭股份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数量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占比和研发人员比例均走在行业前列。2016~2019年研发费用分别为0.67亿、1.03亿、2.01亿、2.21亿元,逐年提升,有效保证了技术优势的进一步巩固。2016~2019年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134、236、337、572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6.16%、16.39%、13.65%、16.97%。
2020年上半年,爱旭股份研发费用1.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进一步加大对HJT、TOPCON、IBC、HBC和叠层电池等新一代电池技术的研究,力争在未来实现技术的创新突破。截至2020年6月30日,累计拥有国内授权专利521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实用新型专利269项,外观设计专利187项;海外有效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爱旭股份凝聚了一批全球光伏领域的优秀人才,其中技术带头人团队主要来自日本京瓷株式会社、台积电、中芯国际等先进半导体企业,其他核心研发人员主要是来自985和211院校的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研发骨干成员均具有丰富的光伏太阳能行业从业经验。同时,核心管理团队长期从事于光伏产品业务,具有丰富的市场、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培养锻炼了一支具有极具创新力的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的管理干部队伍。
在研发投入方面,多年来,爱旭股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购置大量行业领先的研发设备,支持核心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通过各种途径与包括弗朗霍夫研究所、荷兰能源研究中心(ECN)、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机构在内的国际知名研究院所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公司对于核心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给予了充分发挥的空间,不断吸引优质技术人员加入,形成了优秀的研发团队。
爱旭股份在佛山、浙江、天津均建有研发基地,进行不同领域的研发。2020年,爱旭股份斥资7亿元建设2.39万㎡光伏研发中心,开展光伏技术、材料和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全力打造光伏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
光伏研发中心项目建成后,爱旭股份将基于自身在太阳能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整合产业链中的其他优势资源打造光伏研发中心,除支持公司内部的研发外,还将与全球产业链内的领先型企业、国际著名科研院所及国内、外知名高校展开广泛的光伏产业理论创新和工程技术创新合作,力争成为光伏技术领域具备重要影响力、理论和技术突破的重要起源地,为光伏行业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贡献力量。
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构建稳固发展“护城河”
从技术和市场层面看,爱旭股份一直引领行业发展。而在资本层面,爱旭股份的表现同样值得期待。
2019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爱旭股份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新的资本市场平台有效助力公司的业务发展与产能扩张。
2019年,爱旭股份营业收入突破60亿元,同比增长48%,PERC电池出口量全国第一。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光伏行业各产业链环节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爱旭股份在产品生产、销售等方面也面临巨大考验。通过提前规划布局,主动降本增效,严控产品质量,积极与产业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紧密沟通和协作,爱旭股份平稳渡过疫情严控时期,实现了营业收入平稳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36.95亿元,同比增长30%。
2020年5~6月疫情缓解后,光伏市场景气度明显好转,爱旭股份产销量逐步提升,订单恢复较快,至6月末爱旭股份产销率已恢复至正常水平。2020年上半年,爱旭股份电池出货量约5.24GW,同比增长82%,位列全球电池出货量第二(据PVInfoLink市场调研结果),继续保持行业前列。
目前,爱旭与全球领先的设备供应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德国Centrotherm、德国RENA以及浆料供应商贺利氏等建立了全方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公司产品的品质得到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可。目前公司生产的电池最高转换效率已超过23%,预计今年年底平均转换效率将达到23%以上。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爱旭股份也作出了一系列规划,为未来的发展构建稳固的“护城河”。今年上半年,爱旭股份发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期权3600万份,约占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公司总股本的1.97%,激励对象共计275人,包括公司(含子公司)任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骨干人员等,首次授予2925.40万份,预留674.60万份。激励计划在2020~2023年间分年度对公司的业绩指标进行考核,以达到公司业绩考核目标作为激励对象当年度的行权条件之一,公司未来三年业绩可期。
爱旭股份启动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并于8月顺利完成股票发行,募集资金25亿元。此次募集资金25亿元将用于投资义乌三期项目、光伏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随着募集资金到位,爱旭股份将加快推动大尺寸电池产能的快速投放,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直面未来,随着研发中心项目的投入使用,爱旭股份研发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而新建产能的建成投产,将促使电池产能规模和大尺寸电池出货占比的快速提升,爱旭股份的盈利能力有望继续增强,彰显技术创新价值,引领光伏电池行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文/林宁
每日经济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旭股份发展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