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预测养老金准确吗保险预测怎么会少了几百元?

大家好,很高兴见到大家,咱们这期内容就来讲解一下,2025年退休,2023年将缴费档次从60%提高到300%,养老金能增加2000元吗?相信很多朋友也都知道,咱们在缴纳养老保险时,只要能够提高缴费档次或者延长缴费年限,退休后的养老金就会提高不少,那么在2025年退休,2023年将缴费档次从60%提高到300%,养老金能增加2000元吗?第一,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都是如何选择的?参保人员在缴纳养老保险时,缴费方式是有2种的,一种是在岗职工通过公司单位缴纳,一种是个人以灵活就业的方式缴纳,2种缴费方式虽然不同,但缴纳的却都是职工养老保险。以这2种缴费方式来说,在岗职工的缴费档次是不能够选择的,只能按照本人上年度的平均工资进行缴纳,而缴费范围是在60%到300%的档次之间的;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各地的缴费档次都是自由选择的,选择范围也是在60%到300%的档次之间,不过相对来说,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方式更自由一些。第二,2025年办理退休,2023年的缴费档次提到300%,养老金能不能增加2000元呢?从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来说,参保人员多缴费和长缴费,退休后的养老金确实会提高一些,但是缴费档次提高的情况下,如果缴费时间不长,那么可提高的养老金也并不是太多的。比如缴费档次从60%提高到300%,但是缴费的时间却只有2年,那么退休后的养老金就不会提高太多,以大部分地区的养老金提高额度来说,缴费档次提高到300%、且缴费时间只有两年的情况下,最后的养老金大多会提高200元到600元的,而具体的金额就要以个人的实际情况计算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最后两年的缴费档次提高到300%,每月可增加的养老金并不能达到2000元的。第三,提高缴费档次和延长缴费年限,哪个更划算呢?从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来看,多缴费和长缴费都是能够提高养老金待遇的,但是两者对比的话,多缴费是没有长缴费划算的,从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来说,基础养老金是有控高调低的作用的,也就是咱们的缴费档次高,但是计算的时候,咱们的养老金是会压低一些的,反之,则咱们的养老金是会提高一些的。其次是从养老金的上调方案来说,缴费年限长的退休人员,可以单独按照缴费年限进行挂钩调整的,而多缴费的情况却没有这样的优势,所以从养老金计算和养老金上调来说,长缴费都是比多缴费划算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咱们的缴费时间有限,最长的缴费年限也就是不断交,那么在保证不断交的情况下,咱们想要再提高养老金的待遇,那么就需要提高缴费档次了,这也就是说在保证长缴费的情况下应尽量多缴费。第四,退休前2年,还有必要提高缴费档次吗?到底划不划算呢?提高缴费档次可以提高养老金的待遇,但是缴费时间仅剩2年的情况下,缴费档次提高到300%并不划算,咱们刚刚也说了,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有控高调低的作用的,所以缴费档次一次性提高到300%,且缴费时间不长的的情况,这种缴费方式并不划算。最好的方式是:缴费档次可以提高,但是最高不能超过150%的档次,缴费档次再高的情况下就不划算了,如果缴费时间再长一些,比如还能缴费5年、8年或者10年的人员,那么按照300%的档次缴费是比较划算的。第五,想要提高养老金,需要提前规划哪些方面呢?从影响养老金的计算因素来说,参保人员可控制的因素并不是很多,在一般情况下,咱们可控制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是缴费年限,这一点是最容易控制的,对于在岗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来说都是能够控制的。其次是缴费档次,在岗职工因为是通过公司单位缴费,所以缴费档次是无法控制的,但是灵活就业人员却可以自由选择缴费档次,咱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保证缴费年限的情况下应尽量多缴费。最后就是养老金计发基数了,而影响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因素就是退休地,也就是说咱们可以提前规划自己的退休地,如果退休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比较高,那么退休后的养老金也是会提高不少的。总结来说,在2025年退休,2023年将缴费档次提高到300%,那么每月的养老金增加金额并不能达到2000元,大部分地区都是只能增加200元到600元的。 不知道大家看完上面的内容,有什么看法呢?如果您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咨询哦,感谢您的支持!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财联社5月21日传出的消息,在2023年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执行副会长曹德云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以来,建立账户人数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例低,已缴费人数占建立账户人数低,民众参保意愿不强。而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的大背景就是我国目前施行的养老金制度存在巨大的漏洞,老龄化日益加剧,年轻人越来越少,养老金在可见的将来便会入不敷出。2023年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我们不禁担心现在作为养老金缴纳主力的70后和80后,还能在退休之后领到养老金吗?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巨大窟窿目前我国养老金实施的是即收即付制度,也就是说拿年轻一代缴纳的保险费用用于支付给老一代的养老保险金。而这隐藏的巨大漏洞便是: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的加剧,领取养老金人数不断上升,而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金额也在逐年增加,但是每年缴纳养老保险金的人数却在不断减少。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个平衡点终将到来,而这之后便是养老金入不敷出。这个时间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是在2028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将于2027 年达到顶点7.0 万亿元,2028年便会出现收不抵支,在2035年左右养老金将会耗尽累计结余。而在2035年前后,正是70后开始领取退休金的年纪,而作为最早的80后也跨入55岁门槛,同样面临着缴纳了几十年的养老金却在退休之后无钱可领的恐怖境地。根据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进行的测算,司长王海东表示:在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而根据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要是达到20%,就是超老龄化社会。此时的中国的65岁以上人口将远超联合国规定的“超老龄化社会”,进入了王司长口中的“重度老龄化阶段”,这可是一个相当恐怖的前景。一旦进入了重度老龄化社会,便意味着这个国家失去了活力,老年人的数量庞大将会让整个国家陷入灭顶之灾。除非出现科技大爆炸,生产力大发展,那么这个国家将会没有任何希望。养老金漏洞巨大,更为恐怖的是采取的措施成效不明显为了增加新生人口数量,国家不但鼓励生育二胎,甚至不少地方已经公开鼓励生育三胎,并为此推出了多项奖励措施。但是大家却越来越不想生孩子,在2016年二胎的生育率达到顶峰后,便逐年下降,2021年,二胎出生人口开始少于一胎。在二胎生育率逐渐降低的同时,离婚的越来越多,结婚的越来越少了。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离婚率达到了23%,已经高居全球第一。曾经的中国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离婚率更是高居全国第一。看看周围的中年人,离婚的越来越多。而年轻人,选择躺平的也越来越多。因为结婚,就需要彩礼、婚房,这已经成为压在年轻人头顶上的一座大山。而结婚之后,如果孩子出生,则需要高昂的养育费用。不少年轻人在这个竞争压力巨大的社会,自己养活自己就够难了,哪里还有多余的钱来结婚生子?所以越来越多人选择了躺平,选择了单身。由于当前的高离婚率推动了低生育率,而低生育率进一步导致适龄劳动人口越来越少,也就是说缴纳保险费用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而需要领取养老保险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因此国家推出了延迟退休和个人养老金制度。延迟退休制度对于公职人员、事业单位、国企的参保人员来说,因为工作和薪资待遇的相对稳定,可能对于延迟退休的担忧相对会少一些。但是对于就职于私营企业的广大参保人员来讲,就显得十分不公平。因为很有可能,在你还没有达到领取社保的65岁,人就没了该怎么办?另外,现在许多私企的用工年龄限制在男工45岁左右,女工40岁左右,到时候找不到工作又该怎么办?另外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来说,这个政策的推出是吸取了发达国家养老金制度的经验,是十分有必要的。从发达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来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国家法律强制规定的基本养老金制度;第二部分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组成的企业年金制度;第三部分则是由个人自愿参加和累积制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然而,这个制度在中国却遇到了不少的麻烦。首先个人养老金是完全个人自愿和自费的,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可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我们国家的广大老百姓,除了衣食住行和子女教育,还有多少人能拿得出12000元来用于缴纳个人养老金?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另一个主要特点便是:缴费阶段实行封闭运行,只进不出,个人缴费和投资收益都在账户里持续滚存,直到你退休之后才能领取。这些个人所缴纳的钱进入了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方向,并且国家明确表示:风险自担,不保证收益,也不保证本金。试问,到了大家年老体弱退休的时候,可能这是自己的救命钱,如果到时候国家一句话:已经大幅亏空,到时候难道要让我们再次迈入就业大军,70,80岁了也要再挣钱养活自己吗?日本75岁老人在制衣厂工作养老金账户亏空的另外一个重大因素:庞大的公务员数量和养老金制度曾经有网友在网上晒自己父母的养老金:爸爸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每个月8000多。妈妈是企业职工,养老金每个月2000多。两个人工龄相差不大,爸爸36年,妈妈32年,但养老金竟然有差不多四倍的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差距如此之大呢?那就不得不提到曾经施行的“双轨制”。简单说,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城乡居民,采取的是两种不同的退休制度。2014年以前,机关事业单位是不用交社保的,全部由财政负责,不用交钱,直接享受待遇。和企业职工、城乡居民的社保,完全是另一套制度。14年开始搞改革,也就是所谓的“并轨”,机关事业单位也开始交社保了。看起来好像大家都一样了,其实不然。机关事业单位,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还有补充养老保险:职业年金。而私人企业里上班的,大部分是没有企业年金或者职业年金的。也就是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之后,有两份工资,而普通大众只有一份。而机关事业单位在14年之前,是不需要缴纳社保,他们的养老金完全从国家养老金这个大金库里面划拨。更为恐怖的是,中国目前在职公务员是700多万,加4000多万的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总数接近5000万。2014年之前退休的公务员数量多到无法统计,他们没有缴纳一分钱,却享受了高额的养老金,他们退休之后的养老金能够拿到工作时工资的80%以上。根据2017年,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一般企业员工的养老金在2300元到3000元之间。而机关事业单位平均养老金,早已超过了5000元到6000元这一水平区间。试问一下,有多少大学生毕业生在2022年的工资水平能够达到机关事业单位在2017年的平均退休金?也无怪乎,在中国,76.5%的大学生毕业生愿意考公务员,这个比例是全世界第一!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如果不在体制内,似乎能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自己多存钱,并且适量购买商业保险和缴纳个人养老金,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年老之后是否能有一个体面的生活。否则的话,那就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画面:我们将在75岁的年龄,拖着虚弱的身体去工作;自己的孩子必须一直工作,直到累死在工作岗位,因为他不但要养活自己和孩子还要再补贴父母养老。文章结束,谢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任何看法和观点,希望留言讨论,再次感谢。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相关推荐热点推荐
2024-01-06 03:12:4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保预测养老金准确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