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年中越战后中央制定的越南发的85纪念章章是否有正品出售?

结果这场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将近十年后,中国的实力不降反增,当初的那位专家也感觉十分意外:“现在看来,这场战争中国瞒过了全世界!”美国专家这样补充道。中越战争是怎么回事?当初中国加入这场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呢?同样是战争,为什么中国反而在战役中取得了收获呢?独立后的越南试图打造印度“支那”联邦1975年,越南实现了南北统一,作为获胜一方,当局缴获了大量南越军队的武装设备,充实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越南一跃成为东南亚军事力量数一数二的国家。当时的越南领导人黎笋尝到了胜利的果实后,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霸权主义,便千方百计试图通过各种力量来实现自己的“野心”。随着国家政治的稳定,黎笋也不再局限于本国土地,反而隔着千里和苏联靠拢,试图靠着当时的大国苏联的支持下,完成自己的霸权主义。当时的苏联也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也不断发展自己的阵营,所以对于越南的橄榄枝十分开心,二者一拍即合,1978年,苏联和越南两国的领导人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自此两国成为了盟国,越南也成了苏联在亚洲的一个好帮手。随着苏联的帮助,越南开始有了更大的野心,他们妄图在苏联的支持下,一步步吞并掉东南亚各国,最终理想就是建立一个以越南为核心的印度“支那”联邦,从而让越南站在东南亚国家的塔尖。越南的这一野心无论是对于周边的东南亚国家还是对和其相近的中国而言都是有一定的威胁的,毕竟,一旦越南在苏联支持下把这个所谓的“印度支那联邦”建立起来之后。就会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不安定因素。得到苏联支持后的越南开始反复挑衅我国苏联结盟之后,仗着苏联的力量,越南开始肆无忌惮起来,在东南亚地区开始大肆扩张,先后入侵了老挝和柬埔寨,并在这两个建立了傀儡政权,掌握了这两个国家的真正权力。此外,越南还公然“反华”,在越南当地公然“杀害了”不少华人;越南还在中越边境不断开炮,“杀害中国边民”,不断制造流血事件;越南还占领了中国南沙的岛屿,“反华”之心显而易见。越南之所以敢这么针对中国,除了越南当权者“霸权主义”的野心外,其实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的。这一时期,中国的苏联的关系有些紧张。1971年,美国的总统尼克松访华,加上当时的“乒乓球外交”政策,我国和美国的关系逐渐走向了正常化。而当时的时代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大阵营的对抗,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自然会惹得苏联不满意。所以,当时中苏关系也很紧张,有一段时间,苏联甚至在中苏边境安排了百万兵力,战争一触即发。其实,苏联之所以愿意帮助越南,其实也有一个原因就是通过“南北夹击”的方式打击中国,以此来加强苏联在亚洲的范围,就能增加自己的实力,进一步和另一个大国竞争。在当时的形势下,毋庸置疑,整个东南亚都会是越南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到那时,不仅仅会给中国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还会造成冷战危机乃至地区局势的不稳定,后果不堪设想。中国正式开启对越反击战越南一次次的越界行为之后,我国也开始和越南方展开了多次的对接,多次严厉警告越南入侵我国、杀害我国国民的行为,但是对于我们的警告,越南非但不停,反而变本加厉。所谓“士可忍孰不可忍”,面对这一情况,当时中国的领导人邓公说了这么一句谚语,表达了中国的态度。为了不牵扯到更多的国家,也为了保卫好自己的背后安全,1979年在战争爆发前,邓小平同志就做了万全的准备,和美国进行了交涉。“如果战争真的打起来,我们希望美方不要干涉。”在访美期间,邓小平同志直接对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希望美国不要介入。美国不仅同意了,甚至还在此后打给了苏联的勃列日涅夫,双方都约定,对于中越战争都作为旁观者。1979年,在《人民日报》上刊登着“是可忍孰不可忍”几个大字标题,直接表明了中国将会教训越南,宣布战争将开启。中国正式发起了对越反击战,当时在云南和广州的两大军区接到指示后,正式向越南北部进发;为了做好后备力量,我国兰州军北京军区、沈阳军区纷纷做好了加入战斗准备,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至此,中越战争正式爆发。当然,作为挑起战争的一方,越南也必将为他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战场上的中国军队所向披靡相比于训练有素、作战勇猛的中国战士,狂妄自大的越南军队根本不堪一击!战争打响后,越南的主要部队还在老挝和柬埔寨,参加中越战争的越南士兵简直溃不成军。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我国军队就横扫了越南北方地区,攻占了越北重镇、河内的北方门户城市谅山。谅山一开,越南就像被我军撕开了一个口子,我军长驱直下,毫无阻碍。越南领导人没想到中国军队力量这么强,杖才打了一个月就开始怂了,转过头去想苏联求救,赶紧拿着当初和苏联签署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希望苏联能够派兵帮助越南。但是由于美苏两国的约定,苏联并没有根据协定内容帮助越南,仅仅是动了动嘴上功夫,号召国际爱好和平人士在外交上谴责中国,并没有给处于劣势的越南实质的帮助。自卫反击战,点到为止对于越南进攻我国的行为,我们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但是作为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球各国人民,大家都是更期待和平的,所以我国在战场上取得优势之后并没有长驱直下,而是选择了点到为止。一个月的时间,中国军队已经摧毁了越南的主要军队力量,在席卷越南半壁江山、打击了越南人狂妄自大的精神、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完成了自卫反击的任务,所以当时的军队并没有趁热打铁进入越南的城市河内,反而选择了撤兵回国。这场战争让当初不可一世的越南人心惊胆战,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军队力量这么不堪一击,更没想到中国的力量这么强大。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军队势如破竹,他们甚至没有时间还手,就被打倒了。这一仗,彻底打出了中国的实力,让越南在全世界面前出尽了丑态,甚至还因为这场战争损失惨重,经济发展一度停滞不前,几十年都没有翻身。在这战争中,中国的做法让美国不解,中国为什么不直接在边境解决冲突,反而达到了越南老家?为什么中国军队所向披靡却又对越南点到为止?中越战争中国的种种行为,之所以西方人不理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当时的中国。和战争之前西方国家的预测完全相反,这次战争非但没有拖垮刚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反而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了发展机遇,还压制了越南的发展,可谓是一举两得。对于这场自卫反击战的发起与否,我国在之前就有预测和评估的,分析起来,我们加入这场战争有三个方面的考量和原因。首先,通过战争来震慑反复挑事的越南,为改革开放提供稳定的环境。1979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二年,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挑战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当时的国家而言,其实是比较有挑战性的。正是因为这场经济变革挑战和机遇较大,所以更需要各个层面的协助和外界环境的稳定,因此,这次的经济挑战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未来,越南的安定与否至关重要。就在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节点上,越南在我国南海边境上反复挑事,甚至还挑起战争,制造了不少流血事件,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我国不得不出兵教训一下这个“邻居”。对于我们而言,大家这个“不消停”的邻居必须一招制敌,否则以越南的尿性,他们就会变本加厉骚扰我国,可能会对我们造成更大的影响。在这场对越反击战中,中国军队不负众望,在战场上一路前进,摧枯拉朽般给了越南军队重击,把越南打得屁滚尿流。中国军队的势力直接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奠定了稳定的外部基础,在这场战争之后,我国边境更加稳定,的经济发展就更稳了。其次,通过这次战争,树立了中国军队的权威,起到了压制苏联的作用。越南之所以敢在中国边境闹事,其实主要是因为背后有苏联在撑腰。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比较友好,中国的工业、军事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受益于苏联。但是,随着中国崛起,中苏关系不断恶化。当时的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比较紧张,甚至差点就短兵相接,苏联也希望通过越南来夹击中国,从而提升苏联在国际上的社会地位。对于中国而言,我们继续一次机会来证明我们不是软柿子,我们不会同意任人拿捏,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这次战争来证明自己,从气势和能力上让苏联看到我们的实力。事实证明,英勇无畏的中国军队并没有让大家失望,在对越反击战中,中国军队表现出来的实力不仅让越南措手不及,连苏联也大为震撼,此后,中国的发展之路就更加自主了。最后,通过这次战争也可以快速拉近我们和美国的关系,在国际社会上树立自己的威望、成立自己的社交圈。1979年前后,正是“美苏争霸”的时期,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大国分别建立了自己的阵营,试图成为“世界霸主”。对于中国而言,当时的我们需要的是打开世界市场,自由自主从事国际贸易,所以我们不需要再受限于阵营的局限。要知道,战争之前,中美关系一直比较紧张,主要就是我们此前都和苏联的关系好,但是这场对越反击战,让美国看到了中国的决定,我们并不会战队,而只是渴望发展自己的经济和国力,让美国不在排斥和我国的友好关系。在此之前,越南和美国也发生过战争,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场战争在让越南和苏联逐渐丢失一个强大盟友的同时,让美国也多了一个朋友。有了美国的制衡后,苏联和越南都不敢轻举妄动,这样一来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得到了长期的稳定、和平的发展环境,直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和综合国力的提升。1979年,当时的中国建国不过30年,敢于加入对越反击战,这让当时很多国家和军事专家都不解,直到几十年后,美国专家们才大呼:“中国瞒过了全世界”。在大众眼光里,战争总归是劳民伤财的,但是这场对越反击战对我国却有着非同凡响的作用,当时的中国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巨大的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武力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越南碰上来简直就是草船借箭里的“东风”。当时的中国继续改革,改革开放的口号提出之后,收到了不少质疑声,为了稳定发展,我们必须保证国内外的经济发展环境,到了21世纪中国经济大繁荣,证明了改革的正确性。当年邓小平同志指示对越反击战,也受到了不少质疑,但事实证明,当年的决策多么英明,这次胜利直接让中国建立了国际威望,直接促进了中国之后几十年的繁荣发展,领导人的高瞻远瞩让人叹服!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本报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统战要闻统战网群
老党员李路的“三次战役” ——访“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获得者、越南华侨李路
2021-07-02 18:21:18本报记者 冯羽  现年90岁的李路,是一名越南华侨,在16岁那年加入越南独立中团,参加过越南抗法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广西剿匪战役等,曾在越南山上风餐露宿地待了8个月,打伏击、抓俘虏,度过了缺衣少穿的艰苦岁月。  游击战  “野人”生涯中光荣入党  李路十四五岁,在越南海防华侨中学上学时,受到他的学长的影响,对共产党有了认识,逐步接受共产党的思想。1947年,他加入地下党,积极参加地下党组织的各种抗法活动,为越南抗法战争做出了贡献。  1948年10月,李路加入了越北东北区华侨民众自卫团(后更名为越南独立中团),一边打游击一边学党章,并申请入党。  1949年4月,党中央通知28团从越南回国参加全国大解放,在部队集中准备回国时,党组织通知李路,已经批准他入党了!李路听到这个消息时激动得流下眼泪:自己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了!  刚回到祖国,队伍就跟国民党打上了仗。队伍受上级指派到湛江参与作战,刚跑到湛江,又接到解放军四野的指令:“白崇禧带了十多万部队从湖南进入了广西,你们马上尽最快的速度前往到中越边界,配合南下大军一起,将国民党的部队堵住。”  于是大家转头就往广西方向跑,因为从越南回来条件比较艰苦,大家都没鞋穿,光着脚日夜不停一直跑到合浦。到达战场后各部队就配合作战,最终把国民党部队打垮了,白崇禧也逃跑了。因为这次战役,李路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颁发的三等功立功证书。  剿匪战  “狂人”击溃六百余股匪  最令李路难以忘怀的是参加广西剿匪战,整整打了三年。  那个时候广西的匪患很猖獗,大批土匪都集中在六万大山、十万大山一带,李路所在的解放军二十四团团部大部队就在那里参加剿匪。  有一天,有人来报告说合浦县乾江村发现了土匪的踪迹。那个时候合浦县城没有兵,兵力都在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等地剿匪,打得热火朝天。李路就抽了几个精英,还抽调了侦察员、通讯员、警卫员、炊事兵、理发兵、文化教员等,东凑西凑,集齐了25个人。  大概十来公里,他们就跑步过去,赶到时村公所的人说是土匪刚走。第二天一早,他们连早餐也不吃,就赶紧往团部赶。可刚走出村口,就看到农田附近有很多人,李路心里“咯噔”了一下,是土匪!  当时,李路他们只有25个人带着3挺轻机枪,可眼前的土匪密密麻麻,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狭路相逢勇者胜,打!不要命地打!李路立即将人分散,三五个人一组,随后一声令下:“哪里的土匪多就往哪里打!”  冲锋号“滴滴答答”响了起来,几个小组的人都在喊“冲啊”,轻机枪同时开火,这一下突然袭击,走在前面的土匪被打死了一批。  附近村庄的民兵听见冲锋号,知道解放军出动了,也跟着大喊“打土匪了”,敲锣打鼓的出来了200多民兵,跟着李路他们一起打土匪。冲锋号和枪声一响,土匪被打懵了,纷纷逃跑,李路他们更是越战越勇,追着土匪大部队打。  李路称,这次土匪遭遇战是他经历过的战斗中最危险的一次,事后他们才知道,这批土匪对合浦团部的兵力情况很清楚,知道解放军派来乾江村的兵力不多,目的就是围住乾江村打,吸引火力,妄图给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等地的土匪解围,还好他们发扬了大无畏的精神,主动出击、英勇奋战,最终将敌人击溃。  政治战  坚定信念做“忠人”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18岁入党,至今已有72年的党龄了。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入党?我会骄傲地说,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最伟大的党!是党带领我们打败日本的侵略,带领我们从旧中国走到今天的繁荣昌盛。在这七十二载党员生涯中,我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无论如何,始终不变的是我‘永远跟党走,不辜负党’的初心。”  李路回忆说,1981年他在合浦赤岗华侨陶瓷厂工作的时候,单位领导派他利用华侨身份到香港考察,那时他就以探亲的名义办了签证,带着妻子去了香港。返程的时候香港海关的人拦住他,对他说,你考虑清楚,你的证件是可以留在香港的,你回去了就不能再来了。李路则这样回答:“香港是中国的地方,以后我还可以继续来。”  李路说,在党七十二载生涯里,他经历了不少风雨,因为他华侨的身份以及受家属的影响,李路在工作、生活上受到过一些不公平的遭遇,那时,海外的一些亲友都动员他出国,但最后都被他婉拒了。他说:“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我会坚守着入党之初的那份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为国贡献力量。”
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范文1为进一步做好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根据XX文件要求,我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大力开展局内部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现将2019年度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有计划有步骤地有效开展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我局成立了以XX同志为组长、XX同志为副组长、局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我局及时向市版权局提交了《XX局关于2019年度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计划》,将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纳入到我局年度工作计划。
二、强化措施,加强运行管理
一是对新采购的电脑必须按规定安装正版软件。二是建立软件资产管理制度及软件正版化工作档案并纳入固定资产管理。三是加强对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培训教育。教育机关干部不得随意破坏正版软件,对软件重新安装和升级处理的电脑,必须使用正版软件。
三、加强督查,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我局及时转发《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计划》,要求局各部门认真学习文件,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使用正版、抵制盗版的意识。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局积极开展使用软件正版化工作的自查和整改,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办公电脑做好软件的升级和维护工作,做好台账登记。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通过全面督查以及采购工作的开展,我局各部门的计算机均安装正版操作系统、正版办公软件以及正版杀毒软件。
下一步,我们将把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常态化,组织相关
人员学习正版软件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使用正版软件意识。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一步管理好本单位的软件资产,不得随意下载、更换和安装,确保软件正版化工作的实效性。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范文2软件正版化作为中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提高公众著作权意识,促进软件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也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国资委高度重视软件正版化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大力推进中央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
多年来,国资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推进中央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的指导和推动。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自2006年,国资委明确提出到2010年底中央企业所属三级以上企业实现软件正版化。为保证目标按期实现,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根据国家版权局等九部门联合的《关于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实施方案》(国权联〔2006〕2号),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制定贯彻落实实施方案的具体工作计划。国资委每年召开“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并提出有关要求。近年来,国资委推进中央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的力度越来越大。2013年,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在巩固前几年已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个“三年目标”:力争再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到2015年实现中央企业软件正版化。
二是逐步实施推进。中央企业行业众多,规模不一,不同企业信息化水平差距很大,加之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涉及的终端及软件版本种类多、数量大、范围广,必须按计划、分步骤逐步推进。国资委按照中央企业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分类指导,分梯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推进。中央企业按照国资委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采取集团化统一部署与先试点后推广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不同的推进策略,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推广集中采购。针对企业购买正版软件面临的资金压力,以及企业对软件发展信息了解不完整、不完全,采购谈判费时费力,难以做出科学采购决策的情况,按照企业自愿的原则,推行软件产品集中采购,搭建企业与软件厂商沟通互动平台。
四是加强宣传培训。国资委通过简报、网站、会议、外事活动等形式,强化对中央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宣传,国资委领导多次在委外事活动上介绍中央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国资委每年联合国家版权局组织对所有中央企业进行培训,国资委互联网上的“中央企业软件正版化”专栏也加强了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培训。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央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成效明显。2010年底,中央企业所属三级以上企业基本实现软件正版化,目前正在向四级以下企业深入推进。
(来源:《中国电子报》)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范文3
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通知》[2010]47号)全省政府机关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机关软件正版化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办函[2011]106号)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机关软件正版化
镇进行了一系列的软件正版化检查整改工作,督导整改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镇领导高度重视,自接到相关文件通知后。镇立即成立了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把使用正版软件当做事关国家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维护的大事来抓。成立领导工作小组,即通知各镇属部门向镇党政办申报计算机数量、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的软件名称和正盗版数量,然后根据各个办公室申报情况,由清查组长带队对各单位逐一核实,落实到每台电脑上,确保不出项瞒报、虚报情况。
二、重点核查
镇立即对机关内部使用的计算机产品等情况进行了自查,为做好单位软件正版化专项检查和整改工作。重点是针对我镇办公所用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杀毒软件。
共计25台电脑,1操作系统。全镇共有台式机24台、笔记本1台。来源为自行推销及上级配发。全部是联想、方正、戴尔等品牌机,所装操作系统均为随机附带的操作系统。
wp则为使用的免费办公软件。2办公软件。目前我镇电脑所装办公软为officwp其中25台装有offic3台装有wpOffice均为购买电脑时电脑公司预装。
8台使用金山杀毒软件,3杀毒软件。镇电脑使用的杀毒软件有360金山、瑞星。其中14台电脑使用360免费杀毒软件。3台使用瑞星杀毒。软件。
三、存在问题
没有将使用正版软件上升到相应的高度,1少数干部软件正版化意识薄弱。对使用网络上下载软件持同意态度。
全镇全面施行软件正版化无经费保障。2镇政府财政比较困难。
不能及时为杀毒软件升级和给操作系统下载补丁,3局部同志缺乏网络平安知识。从而村子一定的网络平安隐患。
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使用很多,4由于现办公需要。镇干部基本上没有对外来u盘杀毒的习惯,导致电脑感染病毒十分普遍。
四、整改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软件正版化工作的推进,针对以上自查中发现的隐患与不足。镇将重点完善规章制度,努力提高广大职工的正版软件使用意思,丰富宣传手段,认真开展整改工作。
再次检查我镇软件正版化相关情况,1依据相关文件精神。并对其中不完善之处逐步改善。
进一步强化人员使用正版软件的意识。2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学习软件正版化相关通知精神。
不是一蹴而就的与上级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相比,3要加强对软件正版化工作的总结梳理和整体规划。软件正版化工作任重道远。镇级政府软件正版化更加困哪。为此,镇政府一定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和有效做法,针对我镇应用软件部规范等问题,日常工作中日积月累,总结经验确保推进工作不时深入。
以制度促进单位内部使用正版化。领带小组要在组织协调、督导检查、调查研究等方面发挥服务平台的作用,4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精心筹划、热心组织、尽心服务,进一步增强各部门之间统一协调。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范文4
案例回放:
2008年9月24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工商局针对部分网吧、电脑培训学校使用的WindowsXP操作系统盗版软件多的现象,对全县网吧、电脑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检查。在专项检查中,共查出县城17家网吧和两所职业技术学校使用的电脑启动(开机)后,画面多处出现“MICROSOFT及WINDOWS”注册商标及相应图案,与微软公司的注册商标文字图案相同,这些网吧和学校未能提供商标使用的许可文件和软件产品包装及正规发票。经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出具《鉴定书》,认定上述19家单位所使用的WindowsXP操作系统系未经授权擅自安装使用。日前,南江县工商局依据《商标法》相关规定,对17家网吧和两所学校分别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共处罚款19.28万元,平均一家网吧罚款一万多元,而当地网吧多为十几台电脑的小型网吧。
2008年10月15日消息,微软将针对中国市场在本月20日启动Windows XP专业版及Office的正版验证计划,安装了盗版Windows XP专业版的电脑将被强行每小时“黑屏”(桌面背景变为纯黑色)一次,Office的菜单栏将被添加“不是正版”的标记。微软中国公司官方证实,微软将于10月20日起在中国启动两项正版验证计划――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简称“WGA”)和Office正版增值计划通知(简称“OGA”)。WGA是微软在三年多前推出的通过技术手段提醒用户正在使用盗版软件的计划,比如让用户主劝下载正版验证程序,程序安装运行后会将结果反馈给用户。除了验证之外,还提供“增值”服务,比如免费下载最新的语言包、免费下载类似万年历的小工具软件等。WGA计划一直延用至今。微软10月20日推出的WGA与以往的历次相比是最严厉的一次。此次的WGA计划只针对用户Windows XP专业版用户。IT业内人士介绍,国Windows XP盗版软件几乎全为专业版,比如番茄花园等各种修改版XP,PC厂商针对个人及家庭用户的消费电脑一般预装的为XP家庭版,这类软件属于正版软件。此次WGA安装到用户的方式也与以往差别很大,以前需要用户主动下载,然后安装,而此次的WGA计划不使用安装向导,用户在10月20号后通过操作系统的自动更新(Microsoft update)自动下载,这意味着WGA和0GA会在已打开自动更新的盗版用户电脑中不知不觉地下载,如果用户设定为自动安装,它还将在后台自动安装完毕。
2008年10月27日上午消息,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首次就微软黑屏事件作出公开表态:理解并支持微软等各机构的正当维权行为,但同时也认为这些机构在维权中要注意方式,建议微软多考虑中国用户的现实承受能力,阎晓宏在当日上午举行的2008国际版权论坛时向媒体作出上述表态,这也是中国官方首次就微软黑屏事件表明态度。微软在10月20日正式启动黑屏式反盗版验证,盗版XP专业版用户的桌面背景每隔1小时将被成纯黑色,盗版Office用户软件上将被永久添加视觉标记。这一做法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应,八成网友及专家均表示反对。
“站在一个权力人维护自己权利的角度,国家版权局对包括微软在内的各种权利人组织与机构的正当维护权利表示理解与支持。”阎晓宏表示,但他进一步指出,“我们认为这种在维权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黑屏这种方式,我们认为是否应该采用值得商榷。维权的措施需要恰当,不能过分。黑屏这问题,我们很关注,很多专家也关注。”阎晓宏告诉参会媒体,微软之前未与版权局方面做沟通,黑屏事件公布后版权局主动找到微软公司沟通,对方表示这是全球统一策略。阎晓宏认为,微软的产品在全球统一定价的策略值得商榷,“我们认为微软在价格政策上,应该适合中国国情。微软过去采取全球统一定价,没有考虑发达国家收入水平与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的差距,我们需善意去提醒他们,要考虑中国用户对价格的承受能力。”
盗版XP是网吧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
正版XP操作系统从2001年发行以来,在就一直饱受盗版困扰,在中国网吧行业开始全面更换XP系统的2003年末,由网络中“神人”制造的上海政府大客户版XP就广泛流行开来,并在中国网吧行业内扎根,显然相对于一套上千元的操作系统来说,这种免费又可以大量复制的产品受到每一位网吧技术人员的欢迎。可以说网吧使用盗版XP系统是不争的事实,然后这一切随着番茄花园事件发生,大家恍如梦中惊醒,原来身在危急之中,却仍然饱尝这颗苦番茄。
如何加快网吧正版化进程是与每一位网吧经营者息息相关的事情,历年来网吧对微软软件产品侵权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现在绝大部分网吧仍然在使用盗版XP操作系统,虽然一套OEM版XP系统价格并不算贵,网吧随时可以全面更换全正版的操作系统,但对已经造成的侵权事实,又怎能视而不见呢?如今越来越多发生在网吧身上的侵权事件已经实实在在地教育了我们,侵权必然会付出代价,在影视版权方面的案例就是最好的借鉴,曾经有一些影视公司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对某些网吧侵权事实取证,而却发生在三年之后,所以不要以为现在没人告自己,网吧还是安全的,也许伏笔已经埋好,就等揭幕了。还好微软在维权方面还是本着教育为主的态度,当然微软也绝不会彻底收割自己的维权成果,毕竟微软卖的是软件,所以他们仍然欢迎大家及时地由盗版更换成正版。
微软维权不会只停留在技术层面
2007年3月微软在中国区域推出正版增值计划WGA,名为增值计划,实为盗版验证计划,目的为今后近一步打击盗版做好准备,随着WGA对某些用户带来了诸多的不便,WGA验证补丁应运而生,而禁止系统自动更新也能有效防止WGA进入系统,总之在技术上习惯了盗版软件的用户,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WGA。而如今微软 WGA计划再次升级,号称将对所有盗版系统实施黑屏制裁,如此声势浩大的行动足以震摄盗版使用者。虽然微软此动作很大,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技术层面上,WGA是不太可能对盗版使用者带来太多影响的,如今的WGA验证补丁就是最好的例子。
既然WGA并不能对盗版用户产生更大的影响,那么微软此举目的在哪呢?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微软对网吧行业的维权绝不会只靠技术,因为网吧在技术方面并不落后,类似WGA这种措施对网吧根本起不到实际作用,而促使网吧操作系统正版化的好方法就是杀一警百,在各地方、县市对网吧的维权行为已经为大家敲响了警钟,警钟的弦外音是既然可以对一个县的十几家网吧全部处罚,就能对一个城市的上千家网吧全部处罚,而维权的时机尽掌握在微软手里。而面对微软的维权行动,有些网吧业主认为其实微软并不会大面积网吧,否则他们为什么只挑些小县城只有十几家网吧的地方维权呢?的确,微软操作系统虽然占据着绝对垄断的地位,但也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中国的红旗Linux就是强有力的对手之一,针对此次“黑屏”事件,中科红旗就打出了“摆脱黑屏,拥抱红旗”的宣传口号,试想如果在全国同时开展取证诉讼行动,付出的人力不小,所产生的后果会是怎样,谁也无法预料,还是那个道理,微软意并不在处罚,而是通过小型的维权行动促使正版化的进程,这是商家必然的选择,无可厚非。
谈网吧用正版软件得与失
随着操作系统,影视产品的版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网吧选择正版软件也未偿不是好选择,试想如果因为侵权而付出法律上的巨大代价,还不如早做打算,付费用正版不仅能得到相关的升级服务和技术支持,还能安心地经营不再受法律方面的困扰。但正版软件真的适合网吧使用吗?就是拿操作系统来说,正版XP不仅一张盘只能装在一台电脑上,而且还不能GHOST安装,需要一台一台装,单是激活就需要重复N次,费时费力,操作系统需要逐台安装也就罢了,可随之而来的将是每台电脑都要复杂地设置一番,包括收银软件、游戏更新软件,注册表个性化、桌面……等N多的设置,这些都要一台一台地进行,全因为不能GHOST,所以母盘已经不复存在,每台电脑都要全新做一次母盘的工作,这个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而盗版XP在这方面优势明显,做好一块母盘然后GHOST一遍,全部OK。盗版软件根本不用花钱,这相对于正版软件一套近千元的开销来说也是最吸引网吧经营者的特点,试想一家100台电脑的网吧,购买XP的开销要在十万左右,这笔钱对如今微利的网吧来说绝不是笔小数字,所以技术上的难题与金钱的诱惑,这两条是盗版横行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方面的问题是目前仍然不能良好解决的。
所以谈到网吧用正版软件的得与失,恐怕不能只怪网吧不想正版化,而也要谈到有些软件并不适应网吧发展需求,当然网吧也要学会尊重版权方,不要一味考虑自己的得与失,要按市场规律发展才行。
微软维权进程推算
其实说到微软在中国的维权进程,早在中国加入WTO依始,微软就在找机会将忍了多年的怒火发泄出来,而此次WGA升级更是将其维权进程往前迈了一步,那么微软在中国网吧行业的维权的进程又会是怎样的呢?当然计划只有微软自己知道,我们只能靠一些事件来估计。首先,VISTA已经在笔记本上得到普遍应用,虽然仍然面临国内厂商和渠道的种种不满,但这些都不能阻止微软的取代XP计划和执行,另外XPE经在2008年7月正式停止出售,技术支持将持续到2009年4月。而在网吧行业的维权目前仍然处在前期铺垫阶段,零星的几个小县、市的维权活动完全是为了震摄更多的网吧用户。那么微软将在中国网吧行业达到什么样的维权目的可以大致说成以下几个阶段,第一步、通过小区域维权影响业内多数网吧。第二步、逐步将XP淡出舞台,而这个期间借助WGA的大力宣传尽一步宣传维权力度之大,形成坚决维权的气氛,当然也为盗版用户敲响警钟。第三步,待到明年XP已经在市场上彻底消失,而VISTA已经被广大网友接受,就算网吧想买正版XP也已经买不到,那么只能选择VISTA或是W7,从而实现微软的正版销售计划。现在看来按照这个维权进程和计划,虽然微软在此次维权中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XP的销量也没能得到提升,但网吧面对的XP版权问题已经产生,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面对飞来的传票,措手不及会再一次降临每一家网吧,而网吧业内早已熟悉的一些影视产品厂商利用法律手段威胁网吧的事例早已不是新鲜的事,看来作为网吧业主,真的要多上上法律课了。
各地网吧店长沉着应对
在微软对中国网吧即将展开的维权来临之际,各地工作在第一线的网吧店长都已经关注这方面的进展情况,虽然目前只是在广东、福建一些省市有一些网吧遭到了微软要求购买正版软件的通知,但由于面临可能发生的盗版,对于各地网吧提前做好应对是每一位店长最关心的,他们多数寄希望于政府方面,北京经营管理5家网吧的薛平说到:“我很赞成网吧正版化,但以现在的价格,我的网吧根本承受不起,我对网吧操作系统正版化的进程也很有信心,我认为只要价格降到合适的阶段,网吧正版化才有可能实现,否则只能是联合抵制,我想现在政府的态度应该是如此,毕竟中国的消费水平与美国比不了,微软在美国卖得很便宜,但到中国的网吧面前,却是一份大餐,实在消化不了啊。”
湖北的朱力军对于怎样应对微软有着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以前网吧可以放心用盗版,但现在时代不同了,新开业的网吧尤其应该考虑买品牌电脑了,原因之一就是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整机通过3C认证,听说有网吧因为3C认证被罚了5万,而且人家质检局是年年来罚,如果这样的话不如直接买品牌机,一举两得。另外现在网吧购买正版方面,我觉得网吧只能依靠团结来解决问题了,俗话说法不责众,更何况微软处于垄断地位,前一段央视一个栏目里也提到了,谁让我们没有知识产权呢,现在人家来维权只能听人家说了算,显然各行业都是抵制态度的,所以网吧联合起来的目的不是反对正版化,而是联合侃价,只要能将价掐侃到合适,自然解决了这方面问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微软不会轻易降价的,所以网吧方面仍然要小心为好。”
当然也有不少网吧店长对此事并不关心,广东省的李清杰表示,自己这边的网吧观点应该是一致的,不可能接受目前的价格,也劝各位同行一声,别太信一些人的所谓与微软协商了,价格上给了优惠了,这些都是他们收了好处,换句话说他们才是帮微软赚钱的人,网吧团结起来,一切困难都能过,当然网吧业内竞争很激烈,能像这边这样团结的很少。
各地协会积极努力
从以上几位店长的观店不难看出,网吧在应对这一问题时联合对外是最好的出路,面对越来越明显的问题,积极为网吧寻找出路的是各地的网吧协会,能站出来与微软谈判的也只能是网吧协会了,争取一个好价格是网吧期待的,但在全世界软件行业都处于垄断地位的微软哪会轻易让步,目前的几例统一正版化的谈判当中,网吧并没有得到太多好处,而技术问题也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虽然这是一条绝大部分网吧指望的出路,却充满了坎坷。纵观现在网吧业内团结最好的方法就是依靠网吧协会方面的力量,目前厦门某区的网吧行业协会已经在为网吧正版化进行了努力,他们与微软方面积极协商取得了先机,最终以13500元的优惠价格为自己协会的会员解决了这一困扰已久的难题,13500元一套网吧无限制XP操作系统,相比于网吧自己单独购买或者购买品牌机,都便宜了许多。而重点在于为什么各地方有的协会却以比这高出许多的价格与微软达成了协议,并还让网吧为此买单,所以真正为网吧办实事的协会才能受到网吧拥护,现在来看从前以高价为微软卖力的协会领导们,你们该反思一下了,微软并没有为你们保守好那份“商业机密”。
未来网吧出路有几条?
从前网吧摆脱不了盗版软件有着很多客观原因,但就微软XP而言,根本问题仍然是知识产权并不在国人手中,价格自然昂贵,所以未来网吧解决这方面问题仍然有很多期待。而近阶段向来为大力支持网吧行业发展的品牌PC应该是最值得期待的一方面,面对微软加大打击盗版的力度,将会给品牌电脑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原因就是品牌PC都是随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的,虽然仍然需要网吧业主来买单,而且并不便宜,但相对于单纯购买操作系统来说,购买品牌机能为网吧带来的更多的是硬件品质提高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同时又解决了软件的问题,这是一举两得的事,而像方正、惠普这样的品牌机都已经推出了网吧专用机和解决方案,能为网吧带来综合解决办法,目前来看就XP版权问题,购买品牌PC是最好的选择。
在技术方面,中国网吧技术历来就是最具创新的行业,无盘技术被看好是能解决操作系统正版化的最好方法之一,虽然现在的无盘软件还不能解决这一问题,但相信随着无盘技术充分发展,并且能与微软方面取得更多的合作,未来选择无盘软件也是网吧躲开这一锋芒的好选择,而且无盘为网吧带来的更是维护与管理上的方便,就这一点而言,选择无盘应该比选品牌机好,但问题是目前无盘仍然没有向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留给网吧选择的时间又有几多呢?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软件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 软件三库 配置管理简化实施
1 实施软件配置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软件项目的复杂性与集成度越来越高,项目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开发过程的控制,包括对质量、源代码、进度、资金、人员等的控制,有效的过程必须有科学的管理方法,“软件配置管理”是通过技术或行政手段,对软件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实践证明,软件配置管理是一套规范、高效的软件开发管理方法,同时也是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1.1 实施软件配置管理,是提高效率和质量的必要手段
软件研发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必须及时定位、修改、更新和记录,配置管理过程中的记录、报告和版本控制,通过问题跟踪和追溯,能加快问题的定位和修复,并最大限度减少缺陷和错误的发生以及再次发生;同时,在软件编码过程中,使用配置管理工具,能够较好的避免因并行开发、多重维护带来的版本混乱、重复编码等问题,清晰的配置管理过程,在节约人力的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
1.2 实施软件配置管理,有利于单位建立知识库
软件代码是软件开发人员脑力劳动的结晶,也是软件开发单位的宝贵财富,长期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代码对象就像一个个零件坯一样,是快速生成系统的组成部分。实施配置管理,能够对各人的有用对象进行管理,把其使用范围扩大到单位级,进行规范化并加以说明和普及,建立单位级的代码对象库;在配置管理中,形成完整的开发日志及问题集合,以文字方式伴随开发的整个过程,不依某个人的转移而消失,有利于单位积累业务经验,无论对版本整改或版本升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3 实施软件配置管理,能够降低成本,节约费用
通过软件配置管理,可以对不同阶段软件代码版本进行管理和跟踪,建立代码知识库,提高代码的重用率,同时最大限度地共享代码,便于进行新版本或类似功能的开发,减少再开发的成本,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通过配置管理,建立开发管理计划和规范,共享最新文件和代码,当项目成员跨地域分布时,能够实现协同有序,互不干扰而又不失去控的异地工作,从而节约大量的旅差费用。
1.4 实施软件配置管理,是规范管理的要求
通过建立科学的配置管理流程,将大量的文档和代码等知识财富统一标识,按阶段进行规范化管理,避免随意保存在项目经理和软件工程师各自的机器里,因硬盘故障或人员离职造成数字财富因缺乏必要的配置管理而白白流失。能够应对人员离职、版本混乱、加快问题的定位和修复;通过配置管理规范软件研发各阶段的文档,进行有效的质量记录和文档管理,保证每个使用者都能得到正确的版本,在提高项目研发效率的同时,也为企业积累了组织级财富,便于今后的项目共享;软件项目的研制过程是随项目的规模以指数上升,只有在项目研制之初,制定项目开发和管理计划,并在研制过程中,依照计划实施,才能避免项目研制过程中的盲目性;代码回溯是软件编制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使用工具进行规范化的配置管理,每天记录当天代码修改情况,规范文档和代码每天的版本,使工作或代码回溯成为轻松便捷的事。
2 简化实施软件配置管理的策略
软件配置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配置管理机构和配置库(即软件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又称软件三库)、制定配置管理计划、基线控制、出入库控制、更改控制、配置状态记实、配置审核。本文重点介绍综合性科研单位的软件配置管理工作的简化实施。
2.1 建立配置管理机构和配置库
在项目设计开发期间,应建立相应的配置管理组织(配置管理委员会或配置管理小组),专门负责配置管理工作。项目组应指定专人(配置管理员)处理配置管理事务。
配置库也称为软件“三库”,是软件配置管理机构的组成部分,包括: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开发库存放各开发阶段产生的尚未通过评审的程序、文档等电子版本或纸制资料,一般由项目组建立并维护;受控库存放已通过测试或评审且作为阶段性产品的软件配置项集合,包括程序和文档,一般由研制管理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建立和维护,受控使用;产品库存放已定型(鉴定)且供交付、生产、检验验收的软件配置项集合,包括源代码、可执行程序、数据和文档的电子版或纸制资料,一般由组织的技术档案管理部门建立和管理。
三库可以借助专门的配置管理软件建立,也可以以电子或物理形式建立。例如:受控库可以是一系列电子文件夹,产品库可以是一组文件柜。如表1所示。
2.2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配置管理计划的目的在于对所开发的软件规定各种必要的配置管理条款,从而保障产品质量。内容包括:说明配置管理角色和职责、计划纳入配置管理的配置项、计划的基线时间和内容、配置库的建立方式和授权、配置状态记录和统计计划、更改和版本控制,并确定项目标识、文档标识、程序和产品标识、版本标识等。
对基线的管理是配置管理的重点内容。基线是软件文档或软件代码的一个稳定版本。是被正式确认并作为今后研制生产、使用保障活动的基准。已形成基线的关键文档,虽然可以修改,但必须以一个特殊的、正式的过程进行评估,确认每一处修改。软件开发项目的配置管理基线包括:功能基线、分配基线、设计基线、开发基线和产品基线。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实际研况,可以只划分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基线对应的标志性文档如表2,每一种基线以通过一定级别的评审后建立。
2.3 配置控制
开发库出入库较频繁,主要由项目组控制。通常配置控制主要是对受控库和产品库的控制。为了简化实施,只能涉及基线的配置项目进行控制。
2.3.1 基线控制
在确立基线的标志性评审通过后,及时将基线文件入库,此后,若有对基线文件的使用和修改,应及时记录并向有关人员最新版本。
2.3.2 出入库控制
一般在基线建立后、变更前后和重要事件前后,要记录配置项出入库。配置项出入受控库或产品库应当填写《出库单》和《入库单》。
2.3.3 更改控制
被更改的源代码和相关文档必须正式取自配置管理的受控库或产品库,更改后重新入库并填写《配置变更报告单》,版本的变更,也应进行记录。
2.3.4 配置状态记实
记录并报告受控软件配置管理项的现行状态和历史。在实施配置变更处理的过程中,配置项的状态分为:变更中、有效、无效。配置管理者应在一个重要阶段结束时,及时汇总《配置状态记录单》。
2.3.5 配置审核
在项目研发完成一个阶段或在产品交付前,应进行功能配置审核和物理配置审核,功能配置审核以确定和保证配置项的完整性;物理配置审计以检查程序与文档的―致性、文档与文档的―致性、交付的产品与任务书要求的―致性以及与标准规范的―致性。完成审核后,应填写《配置审核单》。
2.3.6 配置总结
根据配置管理情况,一般在项目完成时,编写配置管理报告,也可以在研制总结中进行配置管理总结,内容包括:配置管理情况综述、用户组划分及权限分配、配置项记录、基线记录、入库记录、出库记录、变更记录、审核记录、备份记录等。
3 结束语
专业软件开发单位的软件配置管理工作,一般应达到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3级或以上标准,故一般采用专业的配置管理软件实现;对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综合性科研单位的配置管理,一般达到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二级标准即可,重点记录基线形成和变更、大阶段的配置管理状态和审核,以及相应的出入库,可以采用一些版本管理软件辅助实施,同时制定一系列规则,以人工辅助部门级配置管理工作。
注:文中提到的配置表单和文档表单,可参考相关标准中的格式。
参考文献
[1]陈焱,李勇,韩铁军.配置管理在软件系统开发中的作用[J].自动化指挥与计算机,2012(04).
[2]冯济舟.软件配置管理典型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航天标准化,2013(03).
[3]刘旭奕.基于GJB5235的软件配置管理方法初探[J].标准介绍,2011(02).
[4]高贤志,戴恒毅.导航装备软件配置管理方法研究与实践[J].装备质量管理,2012(08).
[5]周智力,原月,薛洁.航天企业中软件配置管理模式实施与应用[J].数字军工, 2012(02).
作者简介
周艳会(1972-),女,河北省人。硕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科学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及应用。
刘海(1982-),男,湖南省人。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科学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及应用。
丁皓(1989-),男,山东省人。硕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科学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及应用。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范文6
移动阅读就是消费者运用手机、MP3、MP4和PSP等数码产品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而边走边读的现象。移动阅读因其低消耗、无辐射和携带方便等优点,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通过调查表明我国大约有45%的手机用户每天在进行移动阅读。这说明移动阅读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纸媒成为新的增长点,移动阅读正在逐渐成长为市场的“香饽饽”。电子出版物是移动阅读的重要载体,众多商家正在绞尽脑汁地抢占移动阅读电子出版物的高地,正在一味地取悦消费者而出版一些趣味低级、庸俗、恐怖等电子出版物,甚至有些商家在电子出版物中携带病毒,给消费者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因此,如何在移动阅读时代监管电子出版物的质量变得亟不可待,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电子出版业可能进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本文将尝试为电子出版物的质量监管提出一些解决策略,希望能为各位同仁所用。
1全面提升电子出版物文化含量
电子出版物的出现和发展,是跟广大消费者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息息相关的,电子出版物必须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阅读需求,但是这种满足必须有道德底线,必须跟消费者的正当阅读需求相联系。有些电子出版商为了满足部分消费者低级的阅读趣味,出版一些低级庸俗的色情的恐怖刺激的电子出版物,完全不考究电子出版物的文化含量。这种一味取悦消费者的不良现象,严重毒害着消费者的心灵,严重制约着消费者阅读水平的提升,严重干扰着电子出版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从电子出版物文化含量这个角度入手进行监管,把一些文化含量低的电子出版物扼杀在“摇篮”里面。
1.1 严把选题策划关
电子出版物质量的提升,首先要取决于选题和策划。做好电子出版物的选题和策划,必须需要出版社工作人员仔细分析各类图书的销售排行榜,以便最大程度地把握市场的需求;必须需要出版社工作人员养成定期到书店、书城等场所“溜达”的习惯,在“溜达”的间隙关注消费者的阅读兴趣和购买意向,以便掌握选题策划的正确性;必须需要出版社工作人员时常关注国内外的实事或政策,以便预测消费者阅读转移的方向和电子出版物的发展趋势。当电子出版商做了以上工作后,电子出版物的文化含量在严格的选题策划下得到了全面保障。
1.2 坚持三审责任制度
初审阶段,责任编辑在审读完电子出版物内容后,从文化含量高低和社会价值大小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和写出初审报告;复审阶段,主任编辑在审读完电子出版物内容后,对电子出版物的质量提出复审意见;终审阶段,出版社社长在阅读完初审和复审意见后,从政治倾向、文化含量和社会价值等角度对电子出版物的内容做出采用或不宜采用的最终决定。电子出版物的内容经历了初审、复审和终审三个阶段,就像三个等级的编辑为了电子出版物的文化含量上了三层保险,那些庸俗的低级的电子出版物再也无缘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
2全面提升电子出版物技术含量
与传统纸张出版物相比,电子出版物具有互动性强、信息量丰富和“绘声绘色”等多项优势。而这些优势的体现都需要先进的软件来支撑。但实际情况却是“惨无人睹”,一些电子出版商技术含量极低,生产出来的电子出版物产品仅仅比传统的纸张出版物多了声音和图像,跟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出版物相差甚远;一些电子出版商因技术问题导致电子出版物安全性差,携带或感染病毒,给消费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我们要从电子出版物技术含量这个角度入手进行监管,争取为消费者奉献出更多技术含量高、安全性能好、人机互动强的电子出版物。
2.1 加大设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电子出版物的开发和设计是一个艰辛而又复杂的过程,设计人员可能因软件综合运用能力有限或开发设计工期较短等现实问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设计差错,而这些差错可能造成“软件故障”,严重地影响消费者阅读。因此,电子出版社要邀请技术专家开讲座讲授先进的软件技术知识或手把手地传授先进的软件技术运用技能,要派技术人员到先进的电子出版社单位潜心学习先进的软件技术。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更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最先进的软件技术,更能综合、灵活、创新地运用新的软件工具,更能为消费者设计出人机交互性强的电子出版物,更能提升电子出版物的技术含量。
2.2 推行差错追究责任制
电子出版商把电子出版物的设计工作“包干到户”,推行差错追究责任制,这使得每个设计人员的职责清晰明了,这样便于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心,提升电子出版物的技术含量。在制作电子出版物过程中,电子出版物一旦出现安全性差和残全不全等问题,可以准确无误地寻找到相关设计人员,并根据设计人员失职造成影响的大小给予通报批评、扣除岗位津贴或追究法律责任等处罚方式。差错追究责任制度将会督促设计人员更加细致谨慎地对待自己所负责的任务,将会大大地减少软件故障出现的几率,将会大大地提升电子出版物的技术含量。
3增强电子出版物的版权意识
电子出版物侵权现象非常严重。无论大小超市和大小商城都有盗版电子出版物出售。与正版电子出版物相比,盗版电子出版物因其价格低廉、销售渠道宽广而深受消费者亲睐,这使得打击盗版活动因消费者的亲睐而屡屡受挫。因此,我们要从电子出版物的版权归属这个角度入手进行监管,争取一举消灭盗版的电子出版物,争取扭转消费者错误的消费倾向,争取在“猫和老鼠”大战中赢得胜利。
电子出版物融合了音频、视频或软件等形式,变得一不小心触了“版权”的礁,变得一不小心踩了“版权”的雷。这就要求,电子出版商在制作电子出版物过程中,最好自主研发相关的音频、视频或软件等内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侵权现象的产生。如果一旦涉及使用第三方的音频、视频或软件必须经过第三方的书面授权,而非“偷偷摸摸”地使用。电子出版商的自律性提升了,侵权现象减少了,电子出版物的质量也会随之提升。
参考文献
[1] 伍燕.浅析音像电子出版物质量问题及对策[J].北京:出版参考(业内资讯版),2010(11).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范文7
关键词:软件测试;测试管理;测试工具;Quality Center
软件开发团队的质量意识不断提升,团队对测试的重视与依赖程度也逐步提高。软件质量是各种特性的复杂组合,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软件测试来验证软件是否满足了需求,验证产品是否满足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
复杂的项目和有限的工期,要求测试人员用更短的时间、更高的效率进行软件测试。测试人员组成的团队,需要有效而明确的管理。软件测试管理是一种活动,可以对各阶段的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流程、测试文档等进行跟踪、管理并记录其结果。随着软件产品的迅速发展,软件复杂度逐渐提升,这给软件测试带来了更多挑战,测试的组织与执行成为软件工程的重要部分。
借助工具,可以使测试管理可视化,协助测试顺利进行。在IT企业的软件测试团队中,结合软件测试理论与方法,适当选择工具软件,可以促进企业工作规范化,提升团队工作效率,让多人协作完成复杂测试工作成为一项管理清晰、目标明确的系统工程。
1 Quality Center简介
Quality Center是HP(惠普)公司的软件测试管理产品,该产品前身是Mercury Iteractive(美科利)公司的Test Director,后被惠普公司收购,正式命名为HP Quality Center(后文简称QC)。QC是一个基于Web的测试管理工具,可以组织和管理应用程序测试流程的所有阶段,包括指定测试需求、计划测试、执行测试和跟踪缺陷。此外,通过Quality Center还可以创建报告和图来监控测试流程。
QC功能比较丰富,善用QC可以完成复杂的测试管理工作。相比其他过程管理与缺陷管理软件,QC是一个“重量级”的软件帮手。介于使用成本的限制,更适合于企业级应用。在系统测试的组织与管理方面,更显优势。
2 使用QC管理系统测试
QC软件模块较多,本文从最实用模块入手,主要包含版本管理、测试需求、测试版本管理、测试用例、测试执行与缺陷管理六个方面,完成整个测试过程的监控、管理与执行。下文将通过图文描述,展示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方法。该测试方法的解决方案经过实际系统测试工作的检验,是一种有效的测试管理手段。
2.1 权限管理――自定义中的“组”
测试管理的主体是“测试人员”,测试人员在测试团队中有不同的分工,测试经理、测试用例设计人员、测试用例执行人员各司其职。根据项目复杂度的区别,人员配置会有不同。
测试经理的职责是制定测试计划和进度并及时反馈、建立与维护测试基线、团队成员能力了解与工作安排等[4];测试用例设计人员应掌握项目的具体细节和操作流程,设计出合理用例。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人员复用情况。管理与设计人员需要拥有操作QC的较高权限。测试执行人员根据设计的用例进行执行,对整个测试需求、用例的修改需要较为慎重,所拥有的权限应较低。可以根据实际项目的人员分工设施操作权限。
设置权限的方法如下,管理员账号登陆,点击右上方“工具”--“自定义”,出现权限管理界面。点击“组”,可以建立或修改权限分类。点击“项目用户”,可以添加、编辑和删除用户,并确定测试人员所属的组。
2.2 测试需求――QC中“需求”模块
项目需求不同于测试需求,不能够指导实际的测试工作。而如何将项目需求转化为测试需求,考验着每一个测试经理的工作能力。使用QC,可以清晰地梳理测试需求,是需求处理工作的得力助手。
QC支持以树状结构建立需求,并为每一个需求分配ID。实际测试过程中,可以将“需求”模块用作测试需求的梳理,结合整体需求文档建立所需要测试的需求。每个功能需求均须有测试需求对应,根据实际情况,功能需求可能需要对应多个测试需求来进行测试。
2.3 测试版本――QC中“版本”模块
测试工作非一蹴而就,测试需求与用例都可能存在多个版本。可以在QC的“版本”模块建立相应的测试版本。版本名可以根据项目具体需要确定。在版本的下一级建立循环以表明测试的轮次,可以在每一轮次中,记录本轮次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这里提供一些实用技巧:
当系统测试只涉及一个基线时,可以使用“轮次_基线”来命名测试轮次当系统测试包含几个基线时,可以使用“轮次”作为测试轮次名,在详细信息中写明所有系统的基线。在“详细信息”中写明所有系统的基线。
可以在每一轮次中,记录本轮次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建议使用“系统名_模块名_基线日期”来规范基线名称。
2.4 测试用例设计――QC中“测试计划”模块
用例编写是测试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测试计划中包含所编写的所用用例,并可以控制用例的版本。介于QC的测试实验室部分展示不方便,所以实际的执行结果,也会体现在测试计划之中。
2.4.1 从“需求”导出“测试计划”中的用例
“需求”模块可以直接转换为测试计划中的用例或者文件夹,右键点击要转换的需求,选择“转换为测试..”,之后会弹出对话框,可以根据需求粒度,来选择转换方式。可以将最底层子需求转换为设计步骤、测试或主题。当需求较复杂,未拆分到具体步骤时,建议选择的是“将底层的子要求转换为测试”。转换后,测试计划中,就会生成与需求对应的测试主题,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增减主题,调整目录结构,设计具体的测试用例。
2.4.2 关联用例与需求
设计用例时,可以让用例与需求关联,这样可以清晰显示测试需求的覆盖度与完成度。在每个用例中,点击“需求覆盖”,然后点击“选择需求”,右侧会出现具体的需求,选择相应需求则可以将此需求关联到用例中。
2.4.3 用例设计
具体到每一个用例,可以分为“步骤名称”“描述”和“预期结果”三个部分。不同项目对此三个模块的应用方式不同。以某具体项目为例,定义用例编写规范如下:
步骤名称:以步骤编号开头,并简要描述步骤执行的意义
描述:此步骤执行的具体方法,根据此描述,可以指导测试的输入
预期结果:这部分填写实际测试结果,记录真实的测试情况
2.4.4 保存每一轮次的用例
QC的测试实验室模块对测试结果的保存有待优化,所以,在非自动化执行的测试中,建议项目选用测试计划模块保存用例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选择在测试计划中呈现具体的执行结果,即将“预期结果”填写为实际执行结果时,一定要注意:对于多轮测试时要复制测试计划中的用例,并单独与轮次关联和命名。
2.4.5 测试执行――QC中“测试实验室”模块
QC设计测试实验室模块是希望用此模块来记录实际测试的执行情况。但因为展现不清晰,所以,实际测试结果记录在了测试计划的“预期结果”中。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项目具体调整。此外,测试实验室还有以下作用:管理每一轮测试所执行的用例,监控本轮次用例状态、测试进度,以及分派测试任务。
测试实验室可以根据测试计划,来建立测试用例集。通常,测试计划的树状结构和测试实验室的树状结构是一致的,测试计划中最底层文件夹,对应测试计划中的一个测试集。当然,也可以建立一个测试集,将测试计划中所有的用例放置在一个测试集中,并分配测试给相关测试人员。具体建立测试集的方法如下:根据测试建立测试文件夹,在测试文件夹下建立测试集,并使用“选择测试”将测试计划中的测试用例拖入相应测试集中,分配测试给相关测试人员。
在测试过程中根据测试用例的实际执行情况,由测试人员将测试用例的状态置为:
测试未执行,状态为“No Run”
测试正在执行,状态为“Not Completed”
测试执行完成并通过,状态为“Pass”
测试失败,状态为“Failed”
2.5 缺陷管理――QC中“缺陷”模块
使用工具管理缺陷,可以清晰地向开发人员反馈问题,记录问题沟通和修改状况,是测试历史过程的重要参考。
缺陷由测试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进入“缺陷”模块,点击“新建缺陷”,并根据提示填写“摘要”、“测试版本”、“测试轮次”、“测试日期”、“测试者”、“模块”、“缺陷状态”、“严重程度”、“原因分类”以及“描述”,并将缺陷与引发此缺陷的测试用例关联起来。在笔者工作过程中发现,缺陷的描述越清晰对开发人员定位问题越有帮助。
一个完整的缺陷描述应包含以下元素:
测试数据:运行该测试用例时建立的数据,如指令内容、输入字符串等。
测试步骤:执行该测试用例的操作过程。如果是前台程序,需要详细描述打开界面的title、录入的内容、点击的按钮等;如果是后台程序,需要详细描述测试环境(服务器、环境变量)运行的指令、SQL语句等。
期望结果:根据需求确定该测试用例的预期。
实际结果:测试用例执行后的真实结果 试用例执行后的真实结果,可以用文本形式或截图形式来展现。
3 结论
QC工具拥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会给测试工作带来一定影响。通过企业级项目测试的应用,发觉QC最大的优点是使得工作分配与测试用例完成情况可视化,并可以清晰地梳理测试用例等。而同样有QC带来的缺点,最显著的缺点是网页反应慢,操作耗时长,贴图不方便,内容导出困难等。
在笔者工作的测试团队中,同样一个项目的测试人员来自不同的部门,甚至所属不同城市。这时,测试的管理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多人合作的项目测试,使用QC管理带来的好处完全弥补了它的不足。使用QC进行系统测试的维护和管理,能够达到降低沟通成本、明确任务划分、实时反馈测试问题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苏秦,何进,张涑贤.软件过程质量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吴慧韫,李卓群.基于H 模型的软件测试管理应用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1):1993-1995.
[3]Black.R,龚波.软件测试过程管理[M].北京:及其工业出版社,2003.10:1-53.
[4]http://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范文8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下一个换代产品Windows Vista,离其最终的正式越来越近了。按照微软的计划,正式将在2006年底,而在2006年2月22日,微软又了Vista的一个Beta版本。
自从微软在2005年9月了第1个Vista Beta版以来,此次是第4次。与此前亮相的版本不同的是,此次的是第一个功能完全齐备的测试版。
在微软开发操作系统的历史中,此前还从未出现过包含了最终版本全部功能的测试版。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该版本的成熟度有多高,而是恰好反映了微软旨在收集其可能存在的更多BUG的决心和努力。
微软自已也承认该版本也正亟待反馈和修正,“我们仍在收集反馈信息,其中有些反馈表明目前尚存在改变目前Vista某些设计的需求,在未来正式版本中有些功能被删除或新添加进来都是有可能的,”微软Windows客户端部门产品经理Mike Burk说。按照微软的原计划,它将在每个月一个CTP,但从去年12月开始停滞了,直到此次才重新启动,此次应该正式命名为Beta2。预计它将在全球接受50万名用户的测试,这些测试者主要将包括MSDN(Microsoft Developer Network)和TechNet的志愿者,以及许多愿意先尝为快的程序开发人员。
据悉,该测试版被命名为CTP(Community Technology Preview),是主要针对企业用户的客户端操作系统。它首次包含了将要内置于该操作系统的全套设置工具,并且设计得使Vista映像的创建很轻松,使其在台式机上的分发和安装更加容易。该CTP还包含了首次的Vista工具栏功能,该功能为用户提供进入系统常用工具软件的快捷方式;它里面还提供了包括RSS阅读器和世界时钟在内的一系列工具软件。该版本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整合了一系列设置工具的WAIK(Windows Automated Installation Kit,系统自动安装包)完整版。
虽然它在上次的CTP中也出现过,但上次只包含了XImage工具(用以抓取和编辑Windows映像文件),而此次新增了SIM(System Image Manager,系统映像管理器)和WDS(Windows Deployment Services,Windows设置服务功能),它们联合起来可以帮助用户创建和编辑操作系统映像,使其在众多客户端PC系统中的分发工作不同于以往。在今年下半年的Beta版中,微软还将新增应用软件兼容性工具包(Application Compatibility Toolkit 5.0)。
新增的这些工具主要弥补了Vista的两项新特性:模块设计,简化了向操作系统增加新可选组件的过程;WIM映像编辑功能,以基于文件的映像格式替代了过去基于扇区的映像格式编辑,用户将感受到的好处是:可以在不删除已经存在的桌面映像的情况下,用新的映像将其覆盖掉,并且该映像不需要针对特定的硬件进行专门设置。如此以来,映像文件的数量和尺寸将会变小,为其打补丁或提供服务将更有效率。SIM是一个可视化的拖拽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在映像文件里设置组件,并且全企业范围内的配置过程中针对不同部门和不同的特殊需求而创建不同的映像。而在此前,管理员不得不采用Windows系统的记事本这样的基本文件编辑工具来创建和修改映像。WDS则取代了Windows XP系统中的RIS(Remote Installation Services,远程安装服务)功能,可以实现更有效的远程安装和设置。
所有这些新工具都被打包进一个称之为企业桌面设置(Business Desktop Deployment)的安装环境里,它是大量分发和安装Vista系统的最有效向导,其目的是向企业用户展示Vista是如何实现可重复、可升级的设置工作的。其他重要的新增工具中有User State Migration Tool 3.0(用户状态迁移工具,包括完整的加密功能),经过升级的Microsoft Management Console 3.0和Group Policy,事件和日志功能,等等。
对于许多个人或家庭用户来说,该版本的Gadget功能则显得更加注目。其功能与苹果电脑Mac OS X系统和Yahoo等提供的Widget功能类似,在桌面上提供天气预报、日历和收藏站点的RSS阅读等功能。与Widgets不同的是,Vista的Gadget既可以自由漂浮在桌面上,又能固定在一个垂直的工具栏里。虽然微软在以前演示过该Gagdet和工具栏,但从未包含在Vista的测试版中。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范文9
一旦真正,WS2008(Longhorn)必然会对大多数大公司的基础架构产生影响。
对数据中心的管理人员来说,没有什么像服务器基础架构的变化那样会带来“厄运和灾难”了。无论这种变化是引入新的虚拟化技术、对网络访问控制软件进行升级还是使用新的命令行参数,企业服务器管理都是一项困难重重的工作。
但要是这些变化都同时进行,那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正是Windows Server 2008(简称WS2008)可能带来的情况。WS2008之前名叫Longhorn,定于今年晚些时候。不过近日,微软了该操作系统的社区技术预览版,除了Beta 3版本拥有的特性外,该版本还包括安装及其他一些选项。
一旦真正,WS2008必然会对大多数大公司的基础架构产生影响,至少在某个时候是这样。问题是,它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什么时候开始规划、部署速度有多快,以及希望WS2008的哪些特性成为技术基础架构的一部分。
及早行动是关键
总部设在美国休斯敦的大陆航空公司正在采用分阶段实施的策略。这家航空公司很早就开始与微软一起合作,在该公司自己的数据中心测试该款服务器操作系统,并且在微软总部的测试实验室评估该版本。
大陆航空公司在今年4月底来到微软总部的办公室,测试活动目录模式扩展以及与大陆航空公司的主活动目录数据库文件一起部署的情况。大陆航空公司的系统架构师兼高级技术经理Jason Foster说: “我们在微软总部的实验室建立了我们的森林测试结构(forest architecture)。”森林测试结构是一种网络模型,这里是指大陆航空公司的活动目录结构。
对大陆航空公司来说关键在于,可以控制将来部署哪些服务、何时部署。Foster解释: “我们现在采取了分阶段实施的方法,第一个阶段局限于休斯敦数据中心的10个活动目录域控制器。我们觉得,分阶段引入技术有助于分解一部分风险,同时为基础架构添加10台新服务器让现有的活动目录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提供验证服务”,那样该公司在开始部署新款操作系统时,就可以限制安全风险。
除了Foster介绍的分阶段实施方法外,他还计划在大陆航空公司的大多数区域办事处以及位于休斯敦和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的两个主数据中心,立即部署只读域控制器(RODC)功能。大陆航空公司将使用RODC在区域办事处和远地办事处执行安全政策,并且防止未授权用户入侵。
同时,微软的高级技术经理Ward Ralston对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即将出现的变化作了低调处理。他说,WS2008对系统的要求与2003年4月的Windows Server 2003对系统的要求非常相似。他还说,尽管WS2003有未说明的“数百万行”代码,但WS2008只有大约80万行代码。Ralston说,要说有什么区别的话,WS2008将利用新的“服务器核心”(Server Cores)和PowerShell等特性来简化IT运作,而不是增添新的复杂性。Foster说,的确,像DNS、DHCP和文件打印这些服务对数据中心的影响不大。
Ralston似乎代表了少数派的观点。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分析师Christopher Voce说,因为WS2008中新的服务器架构对大公司来说具有许多重要好处,所以最好还是现在就开始规划部署。
Voce说: “新款操作系统有诸多新的企业级特性,重视远程管理,安全方面有了新的改进。新的‘服务器核心’特性有望改变管理员处理工作的方式。PowerShell等一些特性看上去只是闪烁的光标,却会对IT产生重大影响。”
另一位分析师也认为及早开始测试是关键。企业战略集团的分析师Brian Babineau说: “管理人员现在越是深入了解Windows Server 2008如何工作,期望后会得到什么样的特性和功能,他们的日子就会越好过。”
八步骤迎接WS2008
为了帮助企业减轻部署负担,本文介绍了准备迎接新版本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八个步骤。
第一步: 开始测试Windows Server 2008 Beta 3
最直接、重要的一步就是下载及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Beta 3,该版本已在4月份。弗雷斯特公司的Voce说,进行测试时应当模拟实际生产环境,而不是仅仅模拟基础架构的一部分。无论企业在使用18台服务器还是800台服务器,都是如此。
Voce说,当然,每家公司的部署时间表会有所不同。有些公司正规划等Windows Server 2008的第一个服务包出来后再部署,该版本可能要到2008年底或者2009年才问世。另一些公司会等到Windows服务器虚拟化(Windows Server Virtualization)在2008年某个时候后,再部署新款服务器操作系统。第三种策略涉及桌面系统的硬件周期,只有硬件赶上Vista的步伐,许多大公司才会部署新款操作系统,有些公司在服务器方面采取了同样的策略。
微软的Ralston认为,许多公司会部署Windows Server 2008,作为推出新服务器硬件的一部分。他强调,据微软的内部调研显示,只有10%的微软客户会把服务器部署在现有硬件上。这可能意味着,许多公司会选择等预算得到批准,戴尔和惠普两家公司推出新的硬件产品后,才正式部署WS2008。
Voce说,不管是哪一种部署时间表,β版测试都能显示企业环境中技术不兼容的地方,特别是在涉及远程管理的情况下,有的远程管理使用新的PowerShell特性――“服务器核心”,它提供了精简版操作系统,从而可提升性能; 有的使用新的“终端服务”(Terminal Services),该服务面向需要访问关键任务应用的移动用户。我们最近对Longhorn Beta 3进行了评测,评测人员称“服务器核心”是新款操作系统的“杀手级特性”。
第二步: 成立WS2008部署小组
β版测试是一个临时的过程。不过作为比较正式的步骤,成立一个小组专门负责WS2008部署策略很重要――成员应当来自IT部门的各个方面,包括网络、存储、应用和安全。可能的话,让业务部门代表、设备管理人员和公司官员参与进来也很重要。
企业战略集团的Babineau说: “应当专门成立一个项目小组,负责考察Windows Server 2008的新特性,以及它们对现有基础架构会有怎样的影响。譬如说,新款操作系统在网络方面有一些改进之处,项目小组应与网络管理员一起了解这些改进会带来哪些影响或者潜在好处。跨职能部门小组有助于充分利用Windows Server 2008的新特性,并且缓解各种风险。这同样适用于利用服务器管理文件共享存储的存储小组。”
第三步: 制订向64位迁移的计划
一段时间以来,微软一直在鼓励IT管理人员考虑向64位计算迁移。Ralston说,Windows Server 2008将是微软的最后一款兼容32位服务器操作系统。他特别指出,客户及早开始采取步骤向64位迁移,从而消除与不提供32位计算这一选项的其他服务器不兼容的地方,这很重要。
弗雷斯特公司的Voce也认为,这对大多数公司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他说: “我们在32位应用程序方面已经碰到了天花板,32位应用程序可以一直追溯到486处理器。微软Exchange 2007是纯64位应用程序,这归因于内存处理以及在更大的内存空间下高效运行等方面的需求。Exchange使用活动目录,为12000到15000个用户的庞大用户群采用了安全发送者列表和统一通信,而它在32位内存空间下缺乏效率。这就是为什么开始让应用程序符合64位显得那么重要。”
第四步: 充分利用微软的技术采纳计划
大陆航空公司通过微软正规的技术采纳计划(TAP)与该厂商达成了伙伴关系,这项计划针对的是收到微软邀请的客户,并非所有客户都有资格参与该计划。
不过对参与该计划的客户来说,好处多多。大陆航空公司在自己的研究开发实验室测试、部署及配置了WS2008的许多服务。借助TAP,大陆航空公司可以直接联系微软的技术联系人,并与工程师讨论代码库当中不一致的地方。
Foster说: “这种测试、配置、中断和修复(break and fix)生命周期确保了质量,从而使大陆航空公司能够充满信心地把Windows Server 2008投入生产环境。微软与我们的工程师一起在我们的实验室缓解风险,这创造了技术竞争力,从而使我们在业内显得与众不同。”
第五步: 全面测试关键应用程序在WS2008下的稳定性
β版测试过程的一部分应当包括测试应用程序在WS2008下的稳定性。表明这步很重要的一个例子就是WS2008如何改变了Web应用程序。微软声称,.Net框架会变得更加稳定,并采用新的控制界面。
美国特拉华州纽瓦克的公司依靠主机托管应用程序为其最终用户提供服务,它们已在规划实施WS2008。这款新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控制提供了新的服务,譬如控制应用程序内存使用的一项技术: 地址空间随机加载(ASLR)。HostMySite的数据中心管理员已经开始学用实现这些控制的界面、建立集群服务器环境,并使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7.0(这是Windows Server 2008的一部分)配置站点。
HostMySite的首席技术官Neil Heuer说: “因为.Net框架在Windows Server 2008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与该操作系统紧密结合,使用.Net进行编码以实现管理任务如配置会变得极其重要。从Web应用程序的角度来看,我们建议从典型的ASP改为ASP .Net。”
第六步: 现在就熟悉PowerShell的复杂细节
规划部署Windows Server 2008的另一个相对容易的步骤就是开始测试PowerShell,目前可以下载PowerShell,使用现有服务器进行测试。虽然PowerShell令人望而生畏,但这个命令行接口提供了节省时间、减少错误的新措施。管理员在单单一个命令行里面,就可以使用活动目录部署新的员工账户,把该员工添加到正确的用户群、配置电子邮件,而不是像现在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那样非得填充多个字段。
Voce强调,虽然许多公司会改用支持64位的Windows Server 2008以及域方面新的安全控制机制,但它们很快看到数据中心的运作会有更好的工作流和自动化。微软承诺,系统中心虚拟机管理器(SCVMM)也会提供更多的自动化服务, 它表示,SCVMM有望减轻虚拟服务器管理负担。据微软的发言人声称,可以使用SCVMM实现自动化的功能包括: 成批的VMware到微软文件转换以及成批的物理到虚拟(P2V)转换,从而实现服务器合并。
美国密歇根州埃达的健康美容产品零售商Quixtar公司的首席系统支持专家Steve Cole说: “我们已经在自己的WS20003环境下使用PowerShell。我们在使用PowerShell用于下一次修订构建及配置服务器的脚本。我们希望这个项目在Windows Server 2008之前就完成,那样我们就可以使用PowerShell脚本来全面设置及配置Web服务器。”
第七步: 使用微软Windows服务器部署解决方案加速器
今年秋天,微软将一款更加综合的部署规划工具――名为Windows服务器部署解决方案加速器(WSDSA),到时可通过微软的网站获得WSDSA。Windows Server 2008的这个工具包类似名为Business Desktop Deployment 2007的Windows Vista桌面部署工具,将包括白皮书、电子学习材料及软件,从而帮助服务器管理员。
不过,微软已经决定: 在WS2008推出批量生产版之后,或者在这个时间的前几周,才会有关WSDSA的细节,或者公布专门用于部署的任何网站。
第八步: 确定服务器虚拟化日程表
IT管理人员面临的必须做出的决定之一就是要不要在虚拟化环境部署Windows Server 2008,还有如何部署。对那些计划部署微软Windows服务器虚拟化(WSV)的公司而言,时机问题来得尤为重要。微软已经无限期推迟了部分计划中的服务器虚拟化特性,包括实时迁移(live migration)以及动态添加存储设备及其他硬件的功能。微软还减少了所支持的处理器数量,最多支持16个核心。
微软的Ralston强调,WS2008和WSV的开发工作彼此并没有经过特别协调,WS2008将先行交付,WSV可能会在之后几个月交付。
这意味着许多公司可能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够在微软虚拟化环境下部署WS2008,所以有关测试及实施该操作系统的规划很可能被再推迟几个月,直到WS2008和WSV的日程表能彼此同步。
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准备
说到底,即使已制订了详细的部署计划以应对Windows Server 2008的技术变化,也没有哪个基础架构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部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应当包括灾难恢复规划。每过五年左右才会出现一款新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所以明智的方法就是尽量获得成功,但要针对任何不利情况作好规划,譬如停机时间以及基础架构出现的其他意想不到的不利情况。但愿技术优点会压倒这种干扰因素,即便是在最庞大的服务器环境下。(译自《Computerworld》)
链接:IIS 7的五大改进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IIS)是服务器上任何版本的Windows捆绑的主要应用程序之一。自Windows NT Server 4.0随带的第一个版本的IIS即IIS 4问世以来,它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那么即将推出的Longhorn Server内置的IIS7会带来哪些改进呢?让我们看一下IIS的五大改进之处。
一、 完全模块化
如果熟悉流行的Apache Web服务器软件,就会知道它最大的优点恐怕在于可以在裸机系统上运行。可以把它配置成只用来显示静态的HTML,也可以动态加载模块,以便不同类型的内容能得到处理及显示。
IIS根本无法真正从其特性和功能中进行选择,这存在两大缺陷:一是,由于代码忙于赋予特性、支持用户可能根本不想使用的内容,所以性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第二,安全是个问题,原因在于该产品的受攻击面(surface area)在默认状态下更大了,即使有些特性根本就毫无用处。
不过在IIS7中,特性以模块化的方式使用。可以加载任何组合的特性,相互之间并没有依赖关系,实际上可以创建精简高效的服务器,能够非常好地处理预定任务,而不会处理其他任务。用户还能获得IIS 7的可扩展性这一优点,现在比过去更容易编写自定义模块,这些模块可以直接连接到IIS核心。
二、 可通过文本文件来配置
IIS 7借鉴了Apache的另一个方法,IIS里面配置的任何网站的每个设置都能直接通过web.config文件来编辑。除了明显带来的便利外,这还有助于设有大量网站的公司。现在,在几秒钟内跨数千个网站实施同样的配置轻而易举:只要把web.config拷贝到每个网站上就可以了。
还可以把管理web.config某些部分的工作委托给其他人,那样每个网站所有者就都有了一定的控制权,同时一旦出现了改动,不一定需要每个人都要联系IIS管理员。版本控制同样很简单,只要制作某个文本文件的几个不同版本,以某种有组织的方式把它们保存起来,必要时就可以获取,非常方便。
三、管理界面经过全面设计
IIS 7抛弃了长期困扰IIS 4、5和6的混淆、凌乱的界面,提供了全新的控制台外观。如今它旨在以一种对用户来说合理的方式显示更多特性,同时简化了跨成百上千个网站迅速进行大规模管理的任务。与IIS 7的几乎每个方面一样,新界面也具有可扩展性,所以可以创建在IIS 7管理控制台里面能直接使用的自定义插件。
四、在安全方面的改进
IIS 7的安全机制比IIS 6更胜一筹。而与Windows 2000随带的IIS 5相比,IIS 6在安全方面却又胜出了一大截。在IIS 7中,.Net应用在IIS核心本身里面直接运行,不是被发送到互联网服务器应用编程接口扩展。这会比较安全,而且提升了性能。实际上,随着ASP、.Net代码和IIS之间的区别日渐模糊,.Net运行时环境有融合为一的趋势。还能获得针对各种内容进行表单验证的好处,那样就可以对照数据库对几乎任何页面或者任何部分的Web内容、而不仅仅是.Net代码进行验证。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范文10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改善投资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为原则,深入贯彻上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全市全面推进正版软件使用工作,促进软件产业健康发展。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㈠主要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全市各地各部门所有计算机全部使用经合法授权的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杀毒软件。
㈡工作目标。2012年6月30日以前,市政府及其部门完成使用正版软件工作;2012年11月30日以前,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及其部门完成使用正版软件工作。
三、组织领导
市人民政府成立市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附后),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全市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规章制度,审定工作计划,部署工作任务,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要抽调一名干部作为本单位联络员,加强与市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的沟通,人员名单于2012年1月30日前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新闻出版(版权)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要统筹解决本地政府机关及部门使用正版软件所需经费,市政府各部门要将更换、采购正版软件费用列入本部门预算。
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责,认真做好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市新闻出版(版权)局要对集中采购的软件进行甄别、鉴定,加强对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负责提供正版通用软件产品目录,介绍不同软件的性能价格比,推荐国产优秀软件,对有关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市财政局要依法开展正版软件的政府集中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督促各部门将正版软件的购买、管理等相关费用列入部门预算,同时,将市领导小组所需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四、实施步骤
㈠市政府及市直机关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日至2012年6月30日)
1、2012年1月30日前,由市新闻出版(版权)局牵头,核实、编制市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正版软件需求计划报市领导小组及省、市版权局。同时,编制《市软件正版化产品目录》及市政府所属部门正版软件政府采购方案,报市领导小组。
2、2012年2月28日前,市政府及其部门使用正版软件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结果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财政局。
3、2012年3月30日前,由市财政局牵头,完成软件政府采购、配给工作,资金由使用部门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支付。
4、2012年4月30日前,由市新闻出版(版权)局牵头,完成正版软件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工作。
5、2012年6月30日前,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对市直部门使用正版软件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
㈡各乡镇(办)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日至12月30日)
1、2012年1月30日前,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及其部门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实施方案,并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2、2012年2月28日前,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及其部门完成自查、核查及软件政府采购经费落实工作,结果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3、2012年4月30日前,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及其部门制订正版软件政府采购方案,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4、2012年7月30日前,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及其部门完成软件政府采购,配给工作。
5、2012年8月30日前,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及其部门完成正版软件使用与维护技术培训工作。
6、2012年9月30日前,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及其部门对使用正版软件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总结,结果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范文11
1成本管理概述
项目成本管理包括确保在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完成项目所需的各个过程[1]。软件项目成本的管理基本上可以用估算和控制来概括,首先对软件的成本进行估算,然后形成成本管理计划,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对软件项目施加控制使其按照计划进行。成本管理计划是成本控制的标准,不合理的计划可能使项目失去控制,超出预算。因此成本估算是整个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基础,成本控制是使项目的成本在开发过程中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
1.1成本管理的过程
软件项目成本管理就是根据企业的情况和项目的具体要求,利用公司既定的资源,在保证项目的进度、质量达到客户满意的情况下,对软件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利润。
成本管理的过程包括[1]:
l资源计划,包括决定为实施项目活动需要使用什么资源(人员、设备和物资)以及每种资源的用量。其主要输出是一个资源需求清单。
l成本估算,包括估计完成项目所需资源成本的近似值。其主要输出是成本管理计划。
l成本预算,包括将整个成本估算配置到各单项工作,以建立一个衡量绩效的基准计划。其主要输出是成本基准计划。
l成本控制,包括控制项目预算的变化。其主要输出修正的成本估算、更新预算、纠正行动和取得的教训。
1.2软件开发成本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项目成本预算和估算的准确度差。
由于客户的需求不断变化,使得工作内容和工作量不断变化。一旦发生变化,项目经理就追加项目预算,预算频频变更,等到项目结束时,实际成本和初始计划偏离很大。
此外,项目预算往往会走两个极端:过粗和过细。预算过粗会使项目费用的随意性较大,准确度降低;预算过细会使项目控制的内容过多,弹性差,变化不灵活,管理成本加大。
(2)缺乏对软件成本事先估计的有效控制。
在开发初期,对成本不够关心,忽略对成本的控制,只有在项目进行到后期,实际远离计划出现偏差的时候,才进行成本控制,这样往往导致项目超出预算。
(3)缺乏成本绩效的分析和跟踪。
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中,将预算和实际进行数值对比,但很少有将预算、实际成本和工作量进度联系起来,考虑实际成本和工作量是否匹配的问题。
1.3成本管理方法的改进
目前常用的软件项目管理工具都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功能,如微软的project2000侧重管理、规划任务,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跟踪这些任务,偏向于进度安排与跟踪控制;rup侧重于用户需求的描述;pvcs侧重于软件变更管理。这些软件项目管理工具都在不断的完善其功能,虽然也有成本管理的功能,但总的来说大多数都不能用来进行软件成本估计,缺乏事先成本控制,不能和估计数据自动化协调,不能自动化地利用历史数据库中的数据。当前的项目管理工具并不能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
针对以上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目前软件项目管理工具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管理方法,将进度和成本联系起来考虑使工作量和实际成本匹配的方法。并且结合已有的成本估算方法,同时将过程数据库引入到软件项目管理中,给出成本管理系统的原型设计。系统采用先进的估算方法解决了成本估算准确度差的问题,工作量和实际成本匹配的方法进行成本的绩效分析和跟踪使得项目成本能够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
2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
2.1系统总体设计
虽然目前已有不少项目管理软件,但一般只是管理软件进度和跟踪监督,和软件估算是项目独立的,而且目前还没有成型的软件项目成本管理软件,我们以为指南,研究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特殊性,结合现有的软件成本估算技术和一般行业的项目管理技术,以进度、人员、成本,变更为中心,提出了软件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和设计。图1是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图。
2.2系统功能设计
(1)成本估算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精确的软件成本估算是进行有效的软件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常用的软件估算方法有:算法模型法、专家判定法、类比估算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采用文献[2]中提到的方法,即将各方法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由层次分析法得到各种估算法的权重,再由权重合成法得到估算成本。它可以提高软件成本估算的精确度。
定义设f1,f2,,fm为m个不同模型所得的估算值,wi(i=1,2,,m)为第i个模型的权重,则
f=且
即为权重组合估算模型。
假设用cocomo模型[3]估算成本为mm1,tdev1,用delphi技术估算成本为mm2,tdev2,用类比估算法估算成本为mm3,tdev3,则由权重组合估算得:
mm=w1mm1+w2mm2+w3mm3
tdev=w1tdev1+w2tdev2+w3tdev3
这里mm是软件开发需要的人月数,tdev是软件开发周期。
(2)预算变更管理可以记录每一次资源和成本的变化,保持完整的有注释的历史记录。
(3)成本基准计划是成本控制得标准。即使最好的项目经理采用最优的成本估算方法,也不可能使预算和实际成本完全一致。因此,项目成本估算应该预留总成本的5%-10%作为不可预见的成本,用于应急项目成本,在成本估算和预算之上。成本控制的基准是项目管理人员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允许的偏差范围。在一个项目的进行中,成本基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用户的需求变化,项目的变更请求基准计划可能会得到不断的校正。
(4)进度计划分为控制计划和执行计划,允许用户实时查询进度计划以及实际进度状态。成本估算通常与工作量联系起来考虑,成本的跟踪控制过程也是进度计划的执行与调整的过程。
(5)成本控制是根据成本基准计划来控制项目预算的变化,成本控制过程的主要输出是修正的成本估算、更新预算、纠正行动、完工估算和取得的教训。成本绩效分析和跟踪将预算和实际进行数值对比,将预算成本、实际成本和工作量进度联系起来,考虑实际成本和工作量是否匹配。系统解决实际成本和工作量匹配的方案如图2。如果实际成本和实际进度不匹配则重新调整计划,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项目成本失去控制。
(6)过程数据库存放项目的成本管理过程的历史数据,它由已完成项目的数据构成。这些数据可用于成本估算,成本计划,绩效分析等方面。它除了为进行新的项目成本计划提供依据,也可以为进行中的项目提供实时的过程数据。在项目初始基准计划制定时期,以过去类似项目的历史过程度量数据为经验,制定基准计划,执行计划。将本次项目开发执行过程的过程度量数据存入数据库,作为下一次开发计划制定的经验数据。这样,计划的制定越来越接近实际。
3结论
该文讨论了目前已经有的一些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的不足,不能把预算、工作量和实际进度联系起来考虑做到有效的成本管理,本文提出了改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可以对成本管理进行准确的估算、有效的控制,并且给出了系统的设计。但由于软件项目管理本身的复杂性,虽然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有助于成本管理中估算与控制问题的解决,但仍然不可能做到非常好,如果能将成本和进度、质量联系起来取得三者之间的平衡,势必对软件企业的项目管理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美)施瓦尔贝著,王金玉等译,it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1.12。
[2]魏晓进,一种新的软件成本估算方法,。
[3]周伯生等译,软件项目管理一个统一的框架,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2.8。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范文12
本报综合消息 惠普公司亚太区HP Software副总裁Steve McWhirter 2006年12月26日说,惠普正在开发HP Software品牌资产,而放弃此前收购的OpenView和Mercury品牌名正是HP Software品牌资产开发工作的组成部分。
在惠普公司2006年12月于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Software Universe”活动上,一些惠普公司人士证实,惠普计划用HP Software取代Mercury和OpenView品牌。
McWhirter说,这一品牌取代决定的起因是客户调查,惠普通过客户调查发现,尽管产品名广为知晓,但是“没人真正关注其品牌名”。
McWhirter还透露,惠普公司将继续扩展软件产品线。“我们已经下定决心,要为企业提供一种全面管理能力,从应用、网络、数据仓库、知识产权到硬件设备,实现全方位管理。”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惠普公司会权衡开发成本和收购成本。
McWhirter说,惠普公司在亚太地区的软件收入占其全球软件总收入的15%。他希望以如下几种方式继续提高这一比例:各部门协同销售、拓展渠道业务和加强与已有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
IBM推出Mac OS X兼容软件包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IBM正式推出代号为Notes 7.0.2的最新版Lotus消息软件包,包括专为Mac OS X用户设计的电子邮件、日程管理工具和即时消息应用。
新版Lotus Notes将用于名为Tiger的最新版本Mac操作系统,也是第一个同时兼容基于Intel和基于PowerPC的Macintosh桌面与笔记本电脑的版本。
IBM Lotus高级产品经理说,新版软件为Mac用户带来了IBM此前为Windows和Linux升级Lotus时提供的同样的消息与通信功能。新软件还将使Mac或Windows操作系统用户可跨平台相互通信。
Lotus Notes 7.0.2将提供功能更强的用户界面和使Mac用户通过对话线索对电子邮件分类的电子邮件生产特性。
简讯
虚拟软件OpenVZ能给Linux分区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可把一个Linux划分成数个不同区域的虚拟化软件OpenVZ,可以执行在搭载Sun计算机的UltraSparc T1处理器的机器上。两大Linux操作系统厂商Red Hat及Novell都计划把OpenVZ加入到各自产品中,Red Hat甚至支持OpenVZ整合到Linux核心。
新Xen软件更适用于桌面PC
IDG专供本报消息 程序人员最近推出了新版Xen软件,使它在桌面计算机上具有更有用的图形特性。通过增加所谓的“虚拟帧缓冲区”,Xen的控制“宿主”操作系统可以捕获写入到内存特定部分的视频数据,然后将数据传送给显示器,这项技术使用户可以通过图形界面看到虚拟机。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南发的85纪念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