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车险口碑如何保险跟什么合并了


2023-06-28 19:06
来源:
搜狐财经发布于:北京市
出品
搜狐财经
作者
冯紫彤
接管到期一年后,天安人寿风险处置再现重要进展。
6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同意中汇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汇人寿”)开业,并接受北京银保监局的属地监督管理。
对此,天安人寿方面对媒体表示,中汇人寿成立后,将依法承接天安人寿保单负债、有效资产及全部机构网点,全面履行保险合同义务,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今生”
随着中汇人寿的“出生”,“天安人寿”将就此成为历史。
据悉,中汇人寿的“中汇”二字,正出自其大股东——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央汇金”)。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内容显示,中汇人寿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32亿元,其中中央汇金公司出资265.6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80%;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出资66.4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20%。
中汇人寿是中央汇金拥有的第二张人身险牌照。此外,中央汇金还持有新华保险31.34%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
在天安人寿的风险处置过程中,新华保险始终承担着重要角色。
2020年7月,银保监会决定起对天安人寿实施接管,并成立天安人寿接管组。新华保险便受接管组委托,按照托管协议托管天安人寿业务。
2022年7月,天安人寿接管期满并迎来重要高管任命。原新华保险副总裁李源、新华养老财务负责人、总精算师马海利、新华保险资管主动权益投资总监兼主动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潘九岩获监管核准任职天安人寿。
中汇人寿开业批复显示,李源的中汇人寿总经理任职资格已获批准。而中汇人寿董事长一职将由任小兵担任。
公开资料显示,任小兵,历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司、非银行司、保险司干部,原保监会中介管理部副处长,华安财险副总裁、公司首席核保人、中国再保险(集团)股权董事等职位。2021年,任小兵赴中国建银投资任党委副书记、监事长。
“前世”
此次天安人寿变身中汇人寿早有迹可循。
据天眼查,在5月31日-6月1日期间,天安人寿曾申请“中汇”相关各类商标百余个,并引发了市场关于其更名的猜想。
向前追溯,在成为“天安人寿”前,这家成立于2000年的人身险公司名为“恒康天安人寿”,由美国恒康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各自持股50%。
2009年,美国恒康人寿退出,所持股权均分于国内4家企业,领锐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佳伟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入局。同年年末,“恒康天安人寿”变更为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天安人寿迎来第三次股权变动,大股东变更为领锐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佳伟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大连桥都实业有限公司等5家,分别持股20%。从法人及股权关系来看,这五家企业均为“明天系”旗下。
2020年7月,“明天系”成为“昨天系”,天安人寿被银保监会纳入接管。
在被托管前夕,2019年,天安人寿出现巨亏,全年净亏损近70亿元,可谓激进投资但又屡屡“踩雷”。
据天安人寿官网,2022年,天安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超706亿元,同比增长8.57%;但具体盈利数据未见披露。
如今,随着国资的入局,新成立的中汇人寿或将带着“天安人寿”的历史包袱实现涅槃。
风险处置近尾声,多家“被接管”险企寻得新东家
在2020年7月与天安人寿一批被纳入接管的还有另外5家公司——华夏人寿、天安财险、易安财险、新华信托和新时代信托,均为“明天系”旗下。
当前,接管期到期也近一年,各公司的风险处置也逐渐明朗。
除天安人寿,此前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易安财险也迎来新生,现已成为车企巨头比亚迪全资控股的财险公司。
5月9日,银保监会官网公布《关于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变更股东的批复》,同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险10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00%。
当前,易安财险已获批更名为“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同样进入破产程序的新华信托则未能等到接盘者,于5月26日宣告正式破产,成为自2001年《信托法》颁布以来首家破产的信托公司。
另一家接管信托——新时代信托,目前仍在寻求市场化重组,股权频频挂牌转让。目前前景不明。
天安财险、华夏人寿也将迎来“新生”
此前,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银保监会已批准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和其他投人共同筹建瑞众人寿保险公司,设立后将依法受让华夏人寿资产负债。
天安财险的保险业务资产包在2022年6月便挂牌转让。据市场传言,上海国资申能集团或将接手天安财险资产,并设立新的保险公司。
日前,曾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道,“申能集团是否为申能财险的申请者?申能财险设立后是否会将天安财险的资产包注入其中?”
对此,申能股份回复称,申能财险公司尚处于前期监管部门审批阶段。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安车险口碑如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