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能协商还本金吗理财r2会损失本金吗

最近不少银行储户反应,自己买的理财竟然出现了亏损,还没拿到利息,本金就损失了,一时头大,到底怎么回事?其实,银行理财品种繁杂,随着时代的发展,商业银行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存取款业务,理财、保险、基金等业务多有涉及,而理财产品只是其业务之一。理财,顾名思义,就是打理财产。理财和存款不同,理财是一种投资行为,有风险属性,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风险测评指数氛围R1-R5,风险性逐步增大,分别是谨慎,稳健(低风险),中低,中高,高风险。一般而言,理财产品都是R2级别,也就是低风险,低风险就是有风险,只是风险低而已。一般而言,R1投向是债券和优先股,债券有固定利率,优先股有约定的股息,称为固收产品。R2的投资范围就更广,可以是公司债,二级市场交易型债券,非标(非标准合约,例如承兑、商业票据)。R3投向更广,涉及二级市场股票了,一般的股票型基金都是R3。R4则更广,几乎可以投向二级市场所有品种了,R5就更广。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是二八或者三七的比例,大比例投资固定收益产品,小比例投资相对有风险,但是可以获得更高回报的产品,可以投资二级市场交易型公司债,而最近股市表现并不好,所以公司债也出现回调。有的投资者说,为什么21年之前理财产品没有出现或亏损,这就要说到刚性兑付。2021年之前银行理财产品都是刚性兑付,即使有亏损,也有银行兜底,保证本金,为了适应资本市场发展,2018年4月27号,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这份文件的出台了打破刚性兑付,使得理财产品彻底区分于存款,过渡期到2021年底,2022年1月保本型理财产品基本出清,今后的理财产品几乎都不会保证本金。所以,今后选择理财产品必须睁大眼睛,查看理财产品投资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博士财经1369获赞 293粉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轻松看严肃的投资。财经领域爱好者
感谢邀请。银行理财产品何时止跌?取决于市场何时能够稳定信心,既散户和机构不再抛售自己的理财产品。因为现在的银行理财已经形成了踩踏行情:“银行理财净值大幅回撤→赎回理财产品→基金经理抛售债券→债券价格继续下跌→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继续回撤→赎回理财产品”。大家要记住一点,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底层资产绝大数人都是债券,以前买银行理财没有感觉,那是因为银行对理财做了平滑和兜底。但现在《资管新规》出台以后,不允许银行刚兑和兜底了,银行理财产品也都净值化了,以后无论是买银行理财还是买债券基金都一样,都不可避免的会承受债市的波动。最近的低风险理财市场不平静,以往很稳健的银行理财和债券基金再度跌跌不休,他们到底有多惨,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1、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全市场处于存续期的公募理财产品中,有超过4000只银行理财产品单位净值小于1。2、普益标准数据显示,由于债券市场近期剧烈震荡,理财产品收益大幅下行,R2级(中低风险)的产品也出现了部分亏损。3、截至11月末,“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大行理财公司及招银、兴银、光大、平安、信银共计十家理财公司的产品(仅以子公司管理口径计)管理规模约为17.1万亿元,单月缩减近6300亿元。4、很多号称银行理财升级版、替代品的短债基金也歇菜了,这只“网红”债券基金,单日暴跌12.08%!5、清流又找了几只历史业绩很稳健的,大家平时买得比较多的债券基金,分别是:招商安心收益债券、鹏华丰禄债券、西部利得汇享债券、工银纯债债券、易方达纯债债券、天弘永利债券等。这些基金近一个月跌幅都超过了1%以上,一年可能就赚三四个点,一个月跌去了半年的收益。本次债券市场波动成因较为复杂,清流在这篇:债券基金大跌,我们该怎么办?和大家聊过,最主要原因的是前期央行各种降准和逆回购投放,大量资金涌向银行间市场,但出于某些原因并没有太多地流向实体经济(社融和信贷数据持续低迷),这些钱都积压在银行间市场,银行理财和债券市场走牛。但是11月份开始,国内宏观经济(FK)政策转换,市场对经济修复的预期向好,投资者风险偏好提高,货币流动速度会增加,导致资金利率上升。加上央行近三个月收缩了流动性,减少了资金供给,一些机构就开始抢跑,卖出手里的债券。所以导致资金价格,也就是市场利率上涨,市场利率上涨,债券价格就下跌了。因此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代表着市场长期利率,利率和债券价格呈现负相关,市场长期利率上涨,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同时叠加地产融资政策放松,对资金需求提高,导致债市收益率明显调整,短端收益率快速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对应的就是当前持有的债券价格下跌,意味着市面上已经流通的债券相对收益降低,债券基金会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对应的就是当前持有的债券价格上涨,意味着市面上已经流通的债券相对收益降低,债券基金会涨。这里面大家会问,我们该如何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诸如新浪财经、东方财富、英为财情等很多财经网站等每天都会跟踪1年期、3年期、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动态,当然也可以去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去看具体的增长幅度。事实上国债利率上行的幅度其实不是太大,按以往的规律债市跌幅不至于这么多,而且以前买银行理财大跌也没有感觉,那是因为银行对理财做了平滑和兜底。但现在《资管新规》出台以后,不允许银行刚兑和兜底了,银行理财产品也都净值化了,以后无论是买银行理财还是买债券基金都一样,都不可避免的会承受债市的波动。很多买银行理财的人从来没想过稳健型理财也能跌这么多,为了避险于是纷纷赎回,而集中赎回加剧了市场抛压,基金经理只能变卖其他能卖的资产应对赎回,从而导致基金净值跌上加跌,债市调整继续加深。短期来看,尽管这轮债市下跌刚开始不久,央行就立马向市场重新投放了流动性,给的信号很明确,不会收紧流动性,还是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而且领导已经鼓励保险资金和银行自营资金承接,银行理财和债券基金压力有所减轻,但是赎回潮冲击依旧没有有效缓解。因为以往的债市下跌几乎都是机构投资者抛售导致,他们对央行的政策信号跟随度很高。但这次债市大跌,最主要的抛售者是银行理财(散户)。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可不一样,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很难理解央行的政策信号,他们的决策更多地来自于情绪上的影响,盲从恐慌大幅度赎回。不过长期来看也不用特别过于担心,因为长期利率债的表现已经对理财赎回没啥反应了,从中债指数来看,最近跌了0.814%,整个债券市场的平均跌幅。而且债市也总能涨回去。按中证全债指数看,从2005年至今,持有1年的盈利概率高达87%,持有2年的盈利概率高达99%。最近仍然有很多人问银行理财、债券基金跌了什么时候能回本、接下来怎么办?事实上和股票市场一样,债券市场走势是无法预测的,没有永远不跌的债券基金。历史规律可以参考,需要考虑的就是受否愿意接受2年持有期,换来99%的盈利概率?愿意接受这个逻辑就长期持有,不愿意接受这个逻辑的话,就要割肉下车了。持有很多债券基金怎么办?可以先做一下筛选,比如看底层资产是利率债(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和央行票据)还是是短期(期限一年以内)的高资质(评级AA以上)信用债,因为流动性好,风险性更低,这部分会先企稳,剩下其他的就还是有比较大的波动压力。而且今后也就只能选择货币基金(久期短,摊余成本法估值)、银行存款这类更安全的产品了。但是货币年化1%点多,对于大资金投资者来说肯定不划算,这就需要资产配置,持有不同类型的资产,如股票、保险、黄金之类的,做风险对冲和平衡,进可攻退可守,达到投资组合整体盈利。银行的保本理财彻底清零,未来我们怎样投资?清流在投资中,如何获取稳稳的幸福?一文中:对普通人来说,科学合理投资建议是:通过合理的比例分配,同时投资于保本型产品和成长型产品,多元化科学配置家庭资产。事实上,绝大多数朋友,炒股票、买基金、做投资是为了追求一个超额收益,更好更快地收获更高的涨幅,这是最顺人性的思维,但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在当前的市场中,获取稳健收益已经不是易事,何况超额收益:一方面,偏股资产(股票、基金)本身波动就很剧烈,超出了很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低风险利率长期走低,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等产品的收益,在持续下滑。@清流财记,资深投资人,知乎财经领域新晋优秀答主,更多宏观经济、财经知识、理财科普,欢迎关注同名攻中号“清流财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交通银行能协商还本金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