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不彻底禁止生产禁止烟花爆竹征文和孔明灯?

我是一名烟花行业从业者,这个问题我启用匿名回答,因为实在是伤不起,行业非常小,企业很脆弱,我不想产生任何负面影响,我只说一些我知道的事实。从事这行十多年,老家是产区,湖南浏阳和醴陵,江西上栗,我来自这三个地方其中之一。为什么禁烟花爆竹?真相并不那么简单。一、经济大方向的需要。环保!烟花产生的烟雾显而易见,而且呛眼刺鼻,不少人视为“毒雾”,其声音更是扰人。不光是烟花,全国各地,各个重污染行业都在整治,煤炭,矿业,造纸,化工...国家对治理环境的决心是十分大的。背后深层的原因是经济的发展需要,一是不治理环境,对子孙后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影响。二是国际社会的压力,《京都议定书》,《巴黎气候协定》等等,都敦促我们减排。加之国内这几年愈演愈烈的雾霾问题,民众的议论,烟花这个常见的污染物便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其实从全球范围来看,最应该减排的是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美国出了名的浪费大国,欧洲重工业也很多,只不过总量不及中国大,平均量是很吓人的。咱们经济不够强,国际地位虽说有所上升,但在很多方面仍旧是没有多少话语权。2019-2020的疫情,汽车不跑了,烟花也禁放了,工厂也停工了,可雾霾依旧,可见烟花并不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绝对环保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比如眼下很火的电瓶车,环保吗?不见得,虽然能源环节不存在什么污染,但是电池的研发生产,以及后续保养和销毁,是否有成熟的技术和完整配套的产业链来支撑,仍旧是个未知数,再有,驱动车子的电都是清洁能源发的电吗?不见得吧。但是政策在这里,由不得你。塑料制品随处可见,也没有谁天天举着饮料瓶说卖饮料的企业污染环境,或者说生产PVC, PE, PET等的企业污染环境。关乎普罗大众的认知水平,以及日常生活的依赖度。烟花不是必需品,有人觉得对自己没什么影响,禁就禁呗,没了烟花照样活得很好,但要是没了烧汽油的交通工具,世界就乱套了。所以,也没有多少人会去讨论汽车是不是要禁掉。有人说研发一种新材料,无烟无尘,这只是个美好的想法,或者说我们人类的科技水平还不够,目前还没有哪个能人可以做到这点。烟花的污染不仅仅是烟和尘的事,那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关于噪音的问题,我想说没谁提议过“禁止建筑施工”吧,也没人说“禁止居民楼搞装修”,因为这些都是必须要有的活动,而烟花不是,人最擅长双标,狗是朋友,鸡鸭鱼就不是,因为你不会和鸡鸭鱼搂在沙发上看电视,理由是它们没有情感链接,不是人类的朋友,而我的理解是,我们不懂鸡鸭鱼的语言而已,进入不了它们的世界。当一件东西或者事情是非必要,或者和我们利息相关不大的时候,就容易痛下杀手。“环保”的大帽子扣下来,没有哪件东西经得住分析。人人都以环保为名义,捍卫自己那颗脆弱而又卑微的心,我认为是自我欺骗而已。真正的环保,是回到深山老林里裸奔,喝露水,茹毛饮血。都是猴子,只是毛多毛少的区别,说“环保”要看跟谁说,拿什么说,变量是很多的,随便下个结论说XXX不环保,既幼稚又愚蠢。二、烟花爆竹是危险品,没有哪个一把手愿意自己管辖区域出现安全事故,能放开手脚,鼓励生产企业做事的并不多。烟花行业的安全事故往往以重伤,死亡的形式出现,有的地方为了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干脆全面禁止,比如广东,河南,浙江等等。它贡献的GDP和税收与其他行业来比,太小了,不足以投入太多精力和政策倾斜去扶持,与其留着,不如禁止。他们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大家都放弃这个行业,转而投身其他的工种,既安全又有利于经济发展,彼此都好,再也不用担惊受怕。我们明白LD的压力,这个结症是谁也没法去消除的,没有!就算是我们产区,也日益在减少制造企业的数量,行业规模越来越小,我总觉得这个行业会有消失的一天。烟花将成为绝唱!并非是我太过于悲观,是客观现状如此,视“烟花鞭炮”为洪水猛兽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思维定式了,成为很多人谈论“环保”“安全”的底层逻辑,他所有观点都是基于这个基础,想要推翻,难度不亚于颠覆一个人十几年,几十年建立起的世界观。以下是2022年的更新,因为今年春节很多地方解禁,烟花又成为热点,我想多谈点:三、关于安全。生产,销售,运输和存储的安全把控是非常严格的,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官僚主义不作为,政府对烟花的管控极其严格,细化到每一种原材料的来源,数量和去向,想乱来的工厂可以去试试,牢饭等着你。生产端每个角落都有摄像头,连着应急管理局,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墙上爬只蚂蚁都看得到,有专人把手。但是,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人的思想开小差,安全管理的懈怠,烟花本身并不是主要原因,人一旦放松,偷懒,不按规定操作,就容易出问题。消费端问题更大,绝大多数的人对烟花没有正确的认识,贪便宜,能10块买,绝对不会多花1块钱买有保险,有正规企业标识的产品,甚至专门买三无产品。烟花根本不是便宜东西,甚至算得上奢侈品,它的生产,存储,销售和运输特点都决定了它不是一个低成本的商品。产品上的燃放说明基本上不会有人去看,如果严格按照说明操作,可以避免99%的安全事故,绝大部分因燃放发生的安全事故都是消费者不按燃放说明操作造成的。拿爆竹炸井盖,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燃放,引线熄灭不浇水就立马往上凑,不保证安全距离,拿打火机而不是点火香直接点...不胜枚举,这些是禁放的最直接原因,我个人觉得,一分为二地看,消费者固然也有一定责任,但是一个产品如果弄太复杂,就失去了消费类产品应有的特性了,花钱消费,不是花钱来研究的,起码烟花的第一功能性不是让消费者去研究,一个应该带给人快乐的产品,让使用者花太多时间去研究使用方法,这背离了产品设计的初衷,它是为了人而设计制造的,是需要为人服务的,这是企业应该反思的问题。这个锅不该让烟花来背,更不该让消费者背。单方面谈烟花的危险和安全防护,都是片面且不科学的。另外,为什么不下重锤去整治那些生产劣质烟花的企业?明明都登记在案,也都知道是谁生产的,就是不限制,原因大家都懂,还不是为了个钱字。有些地方就那么几个支柱经济,那么几家企业,谁会嫌税收多?————————————————————————————————————————题外话,讲讲行业的现状。烟花的准入门槛很高,以前并没有这么高,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只要能带动经济,创造税收,就能够发展,那是一个经济蛮荒时代。“危险品”是它的属性之一,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属性。受到的关照可谓“众星捧月”,环保局,公路局,消防,公安,林业,电力,应急管理...开个工厂要准备的手续和材料可以凑上一本书,所以,大家也能懂得其中的奥妙,一家烟花企业经不起任何政策上的压力。作为生产工厂,占地面积大,投入也大,每2-3年整改一次,最少投入是500万起,有的工厂干3年都挣不来500万。挣的钱全部投入到了整改里面,车间,药物线重新搞,添加设备,安装监控,各种指示牌...按照标准来,不是说反对整改,而是个中滋味很难受,里面的各种套路让企业很受伤,很多东西背离了整改的初衷。虽说有相关利好政策,但就像前面说的,有多少真正落到了实处呢,企业老板不会去吐苦水,也不会主动揭露自己的困难,因为没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倒不如老老实实把生意经营好。我只能说,上层的意图是好的,只是往往下来的时候就变了味。烟花大部分还是靠手工,只有一部分工序实现了机械化,烟花里的火药是很敏感的,不可能在金属机械里兜兜转转,这样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好的烟花,好的效果基本都是要靠手工的,礼花弹也是手工操作的多,最后那道工序封壳才是机器,提高了效率。这个行业让我深深地知道了,什么叫能力再高也是笼中鸟,那么好看的烟花,没有一点天赋,一点知识,一些丰富的经验,想做成能卖钱的商业产品,谈何容易?更别说那么多条例的规定,来自包装,生产,材料,天气等等方面的限制,烟花行业处处都是人才,不单单是抗压能力,业务钻研能力也并不比其他行业的差。每年3月停工,人大会召开;7-8月高温假,停工;国庆节停工;12-1月,过年,停工最少20天。中间还有复工审批,整改的时间,以及天气原因,雨水多嘛,有时候多到不能开工。满打满算,能有7个月生产时间就谢天谢地了。不同市场的销季切换很快,标准和要求不一,生产时间短,集装箱舱位也并不是常年都有,要靠抢,所以说,所谓机械化,无烟火药,安全烟花之类的议题,都是些外行,根本不懂烟花的人谈道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烟花的实际制造成本并不高,因为本身特殊,在流转到市场之前要经历的流程非常复杂,从原材料到成品,再到运输,销售都受到严格把控,而厂家面对的经销商以及市场消费不起价格高昂的烟花,因此,人工成本在烟花制造环节是很低的。这也直接导致了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加入到这个行业,除了制作药物工序,其他工序是一个既需要经验,又需要足够精力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如今从业者大多数都是40-60岁左右,工厂的工人没有30岁以下的。出口的烟花,物流是垄断的,口岸也只有上海和北海两个地方,运费高得出奇。各种费用,各种文件和手续,各种各样的奇葩规则,以及不定时变化的商检政策,让出货变得异常艰难。如今国标的推广,和进口国标准很多地方相冲突,企业经历了很多阵痛,也总有“老鼠屎”破坏游戏规则,很多奇葩而又令人痛苦的规定很多时候是上层不得已而为之的。出口的烟花标准是进口国说了算,因为国外市场的烟花消费一直都很稳定,所以外销一直都比内销好。国外的烟花文化强于国内,国内视烟花为洪水猛兽,国外把烟花当做一种古老的,来自东方的光影魔术。我们去到国外参展,普通民众知道我们是做烟花,都会十分高兴地找我们聊天合照,在他们眼里,烟花是很魔幻的一种存在,是非常不可思议而又美丽的恩赐!在外销这块,一直是买方市场,产区的话语权并不多,测试认证也是国外机构,标准也是国外制定。烟花根本不是其他普通消费品,下单,制作,付款,出货,上架然后售卖这么简单。烟花是分消费类和专业类的,随着标准的不断更新和修订,会有更多的分类和细则出台,这是好事。烟花不该禁放,应该限制燃放,普及一定的烟花知识,让民众了解更多关于烟花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好不好玩,好不好看,更要知道危险不危险,什么时候不能燃放,怎么正确玩烟花。从各个角度,多维度去呈现,得不到民众认可的东西终将会消失,深受喜爱的民俗灭都灭不掉。烟花是人们情绪的一种释放,每当烟花炸开时候,我经常都能看到人们脸上的兴奋和眼睛里的快乐,那种发自内心的开心,平日里沉默不语的人都满脸堆笑。我想这才是我们做烟花的终极意义,带给人快乐和幸福!这也是大部分烟花人还在一直坚持的初心,不都是为了养家糊口,还有一部分是不舍!就说这么多吧,讲得很杂,也不是总结,差不多是个诉苦,还有很多很多不方便透露的东西,这个行业,绝大部分人内心深处不抱有乐观的想法,处处受打压,行业萎缩,骂声一片,关键是挣钱还少,特别苦。我内心总有一种声音,那就是这个行业终究有消失的那天,那几百万从业人员终究会退出历史舞台,相关产业也会慢慢消失转型。我并不怎么看好,还是那句话“谁让你是危险品呢?”,又有谁愿意为你站台?

同上...
同上
展开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  政策早已明令禁止销售、燃放孔明灯。  燃放的孔明灯是一个流动的火种,易引发重大事故。  不少市民喜欢在元宵节时,燃放孔明灯许愿祈福,却存在着隐患。点燃后的孔明灯,就是一个明火火种,飘落到哪里,就可能引起火灾。孔明灯为纸质灯罩,以固体酒精等燃料为热源,燃料点燃后加热纸质筒形灯笼内的空气产生浮力而升空,燃料烧完后便会下降,引发火灾。  在空旷的地方燃放孔明灯也不安全,虽然孔明灯升空后,其燃料燃尽内部火焰会自然熄灭,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受风的影响,孔明灯左右摇摆,引燃外罩,而内部的热空气不会在瞬间消失,就成为了一个流动的火种。这样容易给居民阳台、草地、树木等带来火灾隐患。若遇到加油站、古建筑、高压供电设备等,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现在还没出台这样的法律法规,所以不存在禁止不禁止的。但建议你不要卖,肯定是禁止的,就算没有专门禁止孔明灯这种东西,但是治安或消防管理条例里面,有适用的规定,比如“其他易燃物”,你说你的东西有绝对质量保证,你有国家的质量检测文件吗?是不是有质量保证不是你说了算,是管你的人说了算。展开全部是的。最近几年孔明灯悄然升起,人们都通过放飞孔明灯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爱恋之情,寄托之情等等。但是由于孔明灯的材料都是非常极易燃烧,稍微不小心就有可能危害到其它建筑或设备的安全,极易引起火灾事故。据消防部门和电力部门统计,因孔明灯属于明火,外焰温度高达300℃,一般纸张的可燃温度只有130℃,普通木材的可燃温度在250℃~300℃之间。因此,孔明灯带来的火灾隐患非常大。孔明灯对高压电线也有一定的威胁,如果落到树林、草坪、草堆以及加油站等重点防火单位,极易引发火灾,甚至危险更大。
展开全部国家颁布的法律中目前还没有明文规定禁止放孔明灯,不过现在部分城市的法规开始禁止了。展开全部国家在前几年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严禁在市区内燃放孔明灯。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禁止烟花爆竹征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